西贝尔
Sibel,少女密语(港)
导演:纪尧姆·乔瓦内蒂,查拉·赞基尔吉
主演:黛穆拉·苏奈马兹,埃尔坎·科萨克·科斯滕迪勒,Emin Gürsoy,艾丽特·伊斯坎,Gulcin Kultur Sahin,Sevval Tezcan,默罗尔·切廷卡亚
类型:电影地区:土耳其,法国,德国,卢森堡语言:土耳其语年份:2018
简介:口哨声响遍土耳其偏乡的高山低谷,是村民隔空传话,也是哑女与人沟通唯一途径。贵为村长爱女,虽免戴头巾的规范,却难避众人鄙夷目光。奔走山岭,希望射杀野狼以赢得尊重,不料被神秘负伤男子突袭,肉体心灵亦一并被俘虏。饿狼传说令人心惶惶,未及父权社会的封建巨灵,更令少女恐惧。一趟北部之旅与坚毅女子偶遇,启发辛却斯与佐凡尼提谱..详细 >
Sibel
是我喜欢的那种女性电影,Sibel早年因病失去了说话能力,但“女性嗓音”的丧失反而帮她保存了自己的个体独立性。在宗族中生活,暴力威权与对女性的内讧化训练不可避免,但正因为Sibel从最开始就没被当成女人,所以她才会欣赏逃离了国家机器,同样不屈从于暴力威权的男主,也才能有余力去思考该如何自救以及拯救身边的父亲与妹妹。送妹妹离开村庄,自己选择留下,我觉得与其说是要“战斗”,更有可能是Sibel想要“保护”父亲的信念。
@2019-06-19 10:56:37
@22.6.19
你可以从众人眼中读出一种对自然野性的嫉妒——“为什么你能拥有一个好故事,而我们只能是庸碌无为的道具和背景墙。”
如果仅仅从父权角度理解就太过于片面,片中父亲是个复杂的角色,处于进步与守旧夹缝间,甚至最后还是父亲维护了女儿的反抗。村子本身就是狼与恐怖分子的合体,贫穷、落后、闭塞滋生了邪恶
照顾哑女的村长一直没有再娶,但他们的关系从依赖,演变成对立。村长父亲以为顺从外界的世俗眼光,将哑女藏于身后就能护其周全。其实,背枪而行的西贝尔,已经有了她对世界的看法。曾经的她,遭受排挤,意图以猎狼撑起在村子里的脸面。但在以嫁于夫家,便宣告生活完满的乡村僻壤,这些都是无用功。林中救起的逃兵役者,最后不知所踪。西贝尔与父亲也撕破关系,她不再幻想父亲会站在她的一边。她的微笑只为自己盛开。影片基本上纯以西贝尔的视角来叙述,尽管显得单调,人物的情感走向和转折表达的还是比较到位。她的不被理解,被视作厄运,可以感受到她生活的窒息。对于凭空出现的逃兵役者,哪怕他们之间仅以比划猜测来沟通,西贝尔也感受到一种释放的畅快。
#PIX18#一个失语少女如何在传统社会准则中反抗父权、解放自我的故事。不存在的“狼”正是无所不在的父权,无法完成消灭它的目标,也只能活在它带来的恐惧和威胁之下。女主像年轻的玛丽昂·歌蒂亚,灵气逼人~
剧情极为做作,哑女森林救起男人结合传说的故事是批量生产的吧。摄影想展现原生和极简,做得这么直接粗暴不知道怎么评价。当所有人,所有陋习都对恶语相向,拳打脚踢,你只会假装一副别人说什么我都不care,微笑面对,如果这就是土耳其女性反抗的力度,那真没什么救了
一声冷哨震出卑劣原形
夸克
在细火慢炖中直至被无情印证那堆并非狼骨头,开始真正勾勒完主题的成色。女性主题永远跟宗教、民俗、地域有千丝万缕道不尽的羁绊。那匹不存在的狼,是支撑她挣扎的唯一精神图腾;那个来去无踪的男人,只是助燃她籍以温暖内心孤寂的火花的一根火柴,转瞬即逝。结尾有点遗憾,妹妹的转变过于刻意。
戛纳补课最后一部,新导演编剧作品。她没有撕掉这个剧本,说明她很难拍出两星电影。
哑女若能说话,便如虚荣的妹妹趁着年轻就嫁了。哑女不能说话,便如山上的老太等心上人一生。哑女若能结婚,便如邻村的寡妇四处找人改嫁。在一个山村,每个女人的结局都已被写好。那是人骨不是饿狼,他是恋人不是嫌犯。与陌生男子生出爱意,周遭无人与之取暖。点燃新娘巨岩,村庄平庸之恶才是恐怖分子。
喜欢关于反抗的故事
Sibel @2020-04-30 19:28:07
女性地位(相较于正常人)的二度缺失,面对同样边缘人的逃兵(男性)再度被欺骗与侮辱。「鸟语」是一种影射,非人却不得不忍辱生活的变异下的迷茫。
#22SIFF#女性的自我觉醒与反抗历程。这个传统的村子本身就像一个对女性的牢笼,剥夺自我意识,按照传统桎梏。父亲的冷漠无视不作为,妹妹的敌对,邻人们的恶语相对,都是构成了对西贝尔的枷锁,而外人的闯入构成了一个缺口与一种寄托,对爱和没有有色眼睛的寄托。西贝尔从忍受到对父权和邻人敌视的反抗做得还不错。手持镜头,原始而粗粝,构成了西贝尔野性而不屈服的力量展现。
心思好故事薄
喜欢哑女的口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