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没看出来这部电影具有批判性的吗?
为什么电影名称是办公室而不是学校,医院……呢?
不就是想说明职场的黑暗,以及日常黑警察内幕。。
办公室总共就几个人,科长,精神不正常,同事,太麻木了。
实习生受不到正式员工的正视,只能在客人(新的实习生)来的时候泡咖啡。
就像最后那个女的问女主,她怎么能做那个企划案。
你看啊,办公室从上司到下属,一共就两个人活下来了,一个是女主,一个是新实习生。
先来说说其他人为什么会死。
科长最后的日记说到,他对工作很绝望,同事不帮他忙,工作负担重,形容同事只会按脸色行事,职场是个禽兽麻木横行的地方,女主那样十分勤奋的反而成为最没有存在感的。
这不是类比现在的职场人,对其批判吗。
再说那个新的实习生,不知道你们看什么感受,我反正觉得她挺有情商的,所以比较受同事喜爱,把她类比成现在职场最需要的人才,并且没有看不起为难女主这个实习生,在知道自己会转正后请女主吃饭,单独聊聊,会在前辈去世后买花,(你看前辈们一个人都没买吧)说明了他们的人性麻木,以此批判。
所以实习生没被职场磨成前辈冷血的样子,没被女主杀死,估计导演也希望这样的人多一点,保持当年最鲜活,最有激情的人模样吧。。
这篇电影不是说反派杀了那么多人却逃避了法律的制裁,宣扬负能量,而是想要对某一现象进行批判。
我是个学生,可能职场人会有更深的感触,更深的见解。
个人观点,有不同意见的请留言,我们一起来探讨这部电影
作为韩国凶暴/血腥类电影代表作《黄海》和《追击者》的编剧,洪元灿在他的这部导演处女作中,很取巧的给自己降低了难度,并没有在他擅长的血腥犯罪题材上下功夫,而是将影片空间浓缩在一个较小的格局里,通过惊悚和悬疑氛围的营造来讲故事。
这是一部关于职场菜鸟的血腥进化史,将大城市里职场的压力和人际关系通过一场骇人的复仇来实体化。
高雅星,这个当年被“汉江怪物”吞进嘴里的孩子,在本片里经历了一次毛骨悚然的聚变,为我们展现了在各种压力下崩溃后的可怜少女,是如何成为“统治”职场的老鸟的。
(难能可贵的是,高雅星是少数没有整容的韩国女演员吧.....)裴晟祐,有着一张天然的邪恶脸,是韩国善于饰演变态大反派演员中的翘楚。
影片以他锤杀全家作为开端,在这里我们惊喜的看到了《黄海》的影子,可惜一个惊艳的开局后,导演让故事进入心理惊悚范畴,让这间小小的办公室在一片平静中等待着暴风的来临,并让幽灵般的裴晟祐贯穿全片。
导演用现代职场中的残酷竞争与事业压力作为杀人诱因,是比较让人信服的。
在高度紧张的工作环境里,剧中每个人的脑中都有一个挥之不去的梦魇,而失踪的金经理则在这些人的心里穿梭。
在影片最初,警方判定锤杀全家的金经理仍然在写字楼内,这就给观众一个直接的暗示:接下来,这个男人要完成复仇。
似乎让影片进入较为传统的血腥复仇套路,并且也是导演比较擅长的。
但调皮的导演很快调整了方向,我们等待的杀戮并没有那么及时的到来。
镜头的视角转向实习生未来身上,这个从小怀揣首尔梦的小姑娘,在职场的漩涡中逐渐迷失,成为推动故事发展的新主线。
直到最后,我们发现,其实金先生、未来以及警察,都是属于同一类人。
他们并不精明,在工作上踏踏实实,埋头苦干,但在其他人眼里却是不合群的一类人,也不是领导眼中的提拔对象。
警察最后虽然知道未来就是凶手,但迫于自己的升职和荣誉以及内心里和未来的那一丝共鸣,他选择了关上门,离开。
在大都市的职场里,这种压抑的环境处处皆是,人们的精神状态处于高度紧绷之中。
而影片就像一颗悬在办公室内的炸弹,提醒着你,说不定你身边就有那么一个已经精神分裂了的同事......疑惑与争论关于这部影片最大的争论,或许就是金先生到底杀人没有!
影片在很多地方并没有交代清楚,反而是处处丢包袱。
基本情况是:女主未来有精神分裂,以及销售团队的人都会产生幻觉。
其中有几个地方很诡异:1、闹钟,闹钟出现了四次。
第一次是案发后未来在整理金先生桌面时,此时闹钟没有电池,指针是停在九点。
闹钟停止,没有电池第二次是未来与金先生的一次对话时(在金先生杀人前),此时闹钟在走动,时间也是九点(但在电影时间上,这是闹钟第一次出现)。
闹钟在走动第三次则是在男经理被杀的那晚,他看见闹钟后,把它扔到了金先生之前的桌上,闹钟时间还是九点,但没有走动。
闹钟停止第四次是男经理发现刚刚被自己扔开的闹钟,竟然在走动(这里还给了一个特写)
闹钟开始走动为何四次闹钟的时间都是统一的九点?
2、男经理之死, 男经理到底是被谁杀死的?
当天晚上,我们看到的是金先生和男经理在一起。
但在警察赶到大楼时,我们发现就未来一个人在办公室里加班。
并且值班的门卫说,未来在九点的时候离开了,而那个时候正是金先生和男经理在一起的时间(闹钟的特写有交代)。
所以更加倾向于金先生杀死了他。
3、如果金先生杀死了男经理,为何不继续杀掉后面的几个人?
而最后他被发现早已经死在了地下室里。
我的解释是,在最初警察盘问男经理时,我们知道,他和金经理是直接的竞争对手,关乎下一次的升迁。
所以,金先生很可能只想杀他一个人,在死前完成一个小心愿。
而后面的那些人则是未来所杀。
作者:杨阳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24802176来源: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对于惊悚片题主有种莫名的好感,可能是内心太强大了,科科不多说,昨晚闲无聊,翻到爱奇艺影片推荐此片儿,评分一般冲着惊悚二字准备开看。
码下主要人物:金科长、郑科长、警察(朴圣雄帅哦)、李未来(女主)、洪副经理(办公室长发女)、李元熙(跟短发女关系不错那位)、尹小姐(短发女)、boss男、信达美(新实习生)金科长:影片开始就以金科长不振的状态开始,咖啡、公文包、地铁、下班路过的繁长楼梯、虚掩并没有锁的家门、家人的反应、递水果并没递给金科长一系列动作展示出了金科长日常工作生活的常态,在影片的后来可以知晓金科长被辞退、儿子患疾病,家人并不重视他,可能他本人是家里唯一经济支柱,多年来兢兢业业善良待人未被升值反而被辞,个人认为他手刃全家并非恨,而是觉得自己没能力支撑全家,所以自杀前带走全家而已。
工作上乐于助人工作细心但人很轴被大家所讨厌,与未来关系不错,个人推测,杀全家后藏在天花板上也是导致天花板漏水维修,藏于天花板个人认为他是为了完成销售计划,后来死于尸检氯化氢(闹钟电池)死在维修室,认为还是自杀几率较大。
ps:我也是猜的画面一转,到女主,李未来。
(名字是翻译过来叫未来还是韩语就是未来的意思不太清楚,纵观整片,略带讽刺)李未来:挤地铁,给妈妈打电话,一心立足首尔,工作待人小心翼翼,被同事“欺负”,映射当下年轻人基本状态。
未来同金科长一样,同样到了该被领导提升转正的时候,仍迟迟拖延。
经常加班,整理开会会议文件时发现维修工人在修理天花板巨大空间,也是后来郑科长的藏尸地。
从后来她在金科长工位上写销售计划但是署名都是金科长可见她有一定有能力,但从尹小姐(短发女)死前那段可见她对未来说“你怎么可以写计划方案可见,公司只用实习生做些跑跑腿的事,而实际上金科长的销售计划她也有参与却不能署自己的名字,金科长还是很重视未来所以让她参与。
刀确实是金科长给她的,就像金科长家里那把锤子一样吧,李元熙(跟短发女关系不错那位)和尹小姐(短发女)以及新实习生请客吃饭基本表示转正人选并不是李未来,偷看文件更加确定了不是李未来,未来开始了反击,楼梯间杀了boss,发短信给洪副经理叫回来杀洪副经理,杀完洪副经理杀短发女再杀李元熙(跟短发女关系不错那位),在病房跟警察的对话,直接说自己拿刀心里平静balabala明显她知道警察开错枪了并知道警察并不会告发她,因为她自己和金科长以及警察都是一样的人。
最后,未来换工作了,也换了发型,从头开始吧。
洪副经理:副科长级别,能力一般后续可见销售计划多来剽窃金科长但较金科长来说比较识大体。
在金科长杀人事件后还开金科长电脑偷拷文件,直接输入密码说明她不止干过一次,桌子底发现金科长个人认为是心虚幻想而已。
一,人不能一下不见吧。
二,办公室此时还有人呢。
知道boss辞退金科长,赌气走后在电梯门口直接说出辞退金科长的事未来也知道,对未来只有苛刻没有赏识,综上,也是导致走后还被叫回来杀死的原因。
尹小姐(短发女):花瓶(算是吧),属于随大流混日子,没能力但和男同事能处的比较好的一类人。
后来跟已经杀过人的未来吵吵起来,被未来杀了。
PS:你说她都反常了你还刺激她干什么,作死。
李元熙(跟短发女关系不错那位):没啥特色聊个妹,扯扯淡那种, 看见短发女被打后跑了,发现老板也死了,来劲了找未来去了,发现金科长计划是未来写的,对话可见未来很在乎她写的计划很爱工作的一人。
打斗中一刀捅了未来,掐未来的时候镜头是金科长,一是金科长跟未来很像二是他可能也是烦金科长所有臆想的画面就是在掐金科长,后来被爆头,也是最后背上了所有罪名哈,挺倒霉的一个角色吧。
郑科长:同金科长一样为经理候选人,与boss关系不错,拍领导马屁那种,炒股失败,没房被女友逼婚。
加班时被未来杀,藏于天花板,开会时从天花板漏下来被发现,不要说女生咋抬动的,一是未来常加班很多时间。
二是BUG。
boss:基本boss嘴脸,骂骂咧咧,对员工施压不断。
停车场幻想到金科长个人认为是觉得金科长杀全家后会报复他而臆想出的内容,后来死在常抽烟的楼梯间,打火机为之前被杀郑科长所用之物,与之前与抽烟有衔接。
被未来杀在楼梯间。
信达美:新人,人美,嘴甜,学历高,多金,有背景,给去世前辈桌上摆花,能力应该是一般,未来加班时偷看她报告的表情可以看出。
警察:属于智商很高,敏感度很强的人,但在在天台跟未来谈话中可知“警察也一样,工作认真却不知高层想要什么........”所以他的状态也处于被领导忽略,与金科长未来有种共同点,因此他立即能够察觉到办公室人心怀鬼胎,怀疑到凶手李未来。
也是唯一一位除了凶手未来,整系列杀同事案都清楚的知情人。
最后未来那句恭喜升职,太讽刺了。
所有,不要以为别人善良就欺负别人哦,不要否定别人的能力哦,不要利用别人的努力搭顺风车哦,恩恩,还是能得出不少观念的,不是未报时候未到的哦,善恶都是。
综上,还是归类为剧情人性片儿吧,bug细想不少,女孩咋能杀得了一个又一个老爷们,咋能搬动尸体,咋能确保加班时没人来,但是整体电影不错的,耐心看还是能看下去的,豆瓣评分过低,还有就是电影时间线很多,稍显乱。
第一次写知乎,竟然这么长,最后,你可以觉得写的有问题,但,不行骂我哈!
科科!
一开始让我怀疑李未来是精神分裂是在郑在日被杀的那个晚上,我本来以为凶手会是金炳国,但是警察到现场后发现只有李未来一个人在办公室,这就有点意思了。
回过头想想发现其实处处都有暗示,比如在便利店里面李未来和金炳国一样都把咖啡的盖子打开,分开放着发呆,以及监控摄像头明明拍到金炳国进公司后再也没有出来过,那么郑在日被杀的那天他看到金炳国湿漉漉地从外面进来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李未来从便利店出去的时候,没有把伞带上,所以淋雨的人是李未来,或许她那个时候的人格是金炳国,所以郑在日的眼中和李未来的眼中,她就是金炳国。
还有一个细节,就是天花板。
那天中午李未来在那间会议室睡着了,睡梦里想起之前和金炳国的交流,那个时候感觉她就有点不正常了,并且镜头一直给天花板一个特写。
以及后面每个人被杀之前都看到了金炳国,尹夏荣对李未来说她就是太像金炳国了所以大家都不太喜欢时,都在暗示李未来从某些地方来看就是金炳国。
后面李未来杀了洪经理后继续工作时也写得是金炳国做的销售企划表。
写得有点乱,从头开始的话,我认为可能是金炳国藏的刀不小心被李未来看到了,在她的心里就埋藏了一个种子,毕竟自己被同事排挤就是一个事实。
后面金炳国杀人事件发生之后,她就出现了精神分裂的情况,刀也是她是金炳国的情况下自己给自己的。
后面她在工作的时候聊天界面突然出现金炳国,后面又消失也说明了是她自己的一个幻想。
再后来当新实习生的出现影响她转正之后让她的精神状况更加不稳定,尤其是洪经理和尹夏荣说的话,也导致了她幻想自己在和金炳国吵架,哭骂自己凭什么像他。
这里也有一点也很巧,就是在李未来的眼里是金炳国给她刀告诉她刀就像念珠一样握在手里就会放松,可是在这之前她在家里就已经开始握着刀发呆了,所以说她很早之前就已经受金炳国影响。
所以最后男同事反杀的时候,她一直求着他把刀还给他,男同事肯定在她的举止里看到了金炳国的影子,所以发疯不断问她到底是谁。
最后加一句:以上纯属自己的猜想。
感觉应该值个6分,但是最后警察一枪把李元锡爆头,减0.5分。
这片子的惊悚感怎么说呢?
就像一直在挠痒但总不够用力。
最吓人的还只是几个jump scare式的镜头。
让人费解的是女主和金科长到底啥关系?
金科长又不是鬼,不是真的附身。
是因为他们同样的性格和杀人气质?
金科长到底在公司出现没?
为什么被杀的同事们眼中一会是女主一会儿又是金科长?
这完全说不通啊。
恐怖,惊悚片里关于凶手作案,总是把凶手神化得跟超人一样,神出鬼没,像是会隐身,又像是会瞬移。
不管是部长在楼梯里又是看见楼下吐烟,又是看到打火机,听到关门,凶手一下上面一下又到下面,还是职员们发现办公室里不寻常的怪异,总是找不到原因…………你既然要拍办公室,既然要让绝大多数身为打工人的观众感受到日常场景中的惊悚,但凡此种种不合逻辑,都让人想吐槽胜于感同身受。
看到大家说女主演技很好,回想一下,确实很不错。
老实人在职场永远都是一头老黄牛。
1、女主能力不行,实习生半年转正但她五个月依然是实习生证明其能力没有达到公司标准,其中空降兵快速完成工作内容而她只达到别人的一半进度,之所以还留着可以考虑为一方面是廉价劳动力可以随意压榨,另一方面面试找一个合适的人也需要时间。
2、与同事间的关系相处,同样两个实习生一个刚来就相处融洽,而她性格偏执内向,人际关系处理不当,情商相比较而言太低,过分关注别人的看法,片中体现竖起耳朵听别人窃窃私语,与金锤头看作是同类的命运共同体,在金锤头杀人后激发其意识。
太过于偏执,期望太高以至于无法接受落差,职场更欢迎事半功倍的人才,而事倍功半的升值空间绝对低。
另外体现一条,职场中可能你有作为有实力但却不会吹牛逼顺人情就容易被人踩在头上,自己亲身体验,前领导无论学历能力都不尽人意,凭借社会经验丰富,因为一张会吹牛逼的嘴混的很开,然而活儿都是我们做的,成果都是他的,大理论一套一套的,实际行动虚得不行,偏偏这样的人领导喜欢,弊端是走不长久,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总有傻子醒悟的一天,而他在傻子醒悟之前早就捞得差不多转身离开。
拿我自己说吧,如今在职场也摸爬滚打了六七年了。
看此片的时候已经第N次辞职,处于待业状态。
而且这一次已经打算转行了。
因为这六七年收入不稳定,工作不稳定。
自己却付出了很多精力时间。
甚至当时因为工作上的不顺心导致自己长时间焦虑,多梦,失眠。
对未来丧失信心。
电影中女主的喜怒哀乐我都能感同身受。
甚至结合自己的情况,我比她更悲催。
她应该是专科或者普通本科毕业的应届毕业生,学历普通,家庭背景普通,样貌普通。
这些和我都一样。
不一样的是,我已经是快三十的老鸟了。
我所从事行业如今也不太看重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
更看重的是完成的业绩,比起专业能力,更需要营销能力。
我又不太善于销售。
所以已经不适合,也不想继续从事这个行业了。
看完电影后,我认为我比女主苦逼多了。
但我从没有精神崩溃到杀人。
生活还得继续不是么?
哪怕一次次被现实打趴下,口袋里所剩无几,甚至还有负债,那不还得重新振作起来吗?
这个社会虽然诸多不公,竞争十分残酷,但只要勤劳奋斗不还是能过上相对还不错的生活。
中日韩职场确实残酷,可大多数人不还是逆来顺受着。
在我因为工作,因为收入,跟媳妇激烈争吵,情绪最崩溃,近乎失去理智时。
拿着菜刀扬言要了解了自己时,终究也没下得了手。
从那以后我知道自己没有决心和勇气去死。
那就活着吧。
回想当年本科毕业时的踌躇满志,对生活,对工作都充满了热情,到现在的圆滑,世故,冷漠。
根据我自己的工作经验奉劝各位一点,读个好大学,学个好专业。
有能力就往更高学历读,读到博士更好。
相信我,博士的下限很高。
会让你少走很多弯路。
另外,选择一个好的行业很有必要。
另外,工作固然重要,因为要用工资来生活。
但千万别为了工作想不开,伤害自己和别人。
学会释放压力,调节情绪很重要。
2016年6月,第19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韩国电影展映片单中有一部多元化角度的电影---《办公室》。
这部电影于2015年曾获戛纳国际电影节“午夜展映”单元提名。
第一眼看到《办公室》片名,首先想到的是1985年北京电影译制片厂译制的前苏联喜剧电影《办公室的故事》,卢金娜与诺瓦谢利采夫的中年爱情故事在冯宪珍和张云明的配音下,滑稽而有魅力。
第二个想到的是上世纪90年代冷暖都知情的《编辑部的故事》。
看过之后才知道,这部《办公室》与上述两部影视作品完全不是一种风格。
把办公室的故事拍成惊悚恐怖悬疑罪案的职场欺凌电影,也只有韩国了吧。
影片从某食品公司分公司营业二部科长金炳国无故用锤子将母亲、妻子、儿子残忍杀害后又回到公司上班,刑警介入开始讲起,在将近2个小时的时间里,警察不仅没有找到金炳国,连与金炳国共事的5名同事也先后被杀,只有和金科长性格相似的实习生李美莱幸免于死的诡异事件。
金炳国科长是一外兢兢业业、老实本分,不懂察言观色的正派人,家中有年迈的老母亲、没有工作的妻子和患病的儿子,他是全家人的顶梁柱。
然而,他的一心为工作并没有给他带来上司的肯定和按期升职,相反,却是一纸开除信。
实习生李美莱是一个目的性很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从向往首尔生活那一刻起,就先从放弃光州方言开始,一步步实施自己的人生规划。
一个人来到首尔当实习生,虽工作能力有限,但也算尽心尽力,为了得到转正的机会一直对周围的同事唯唯诺诺,面临同事们的排挤也只会懦弱无助的承受。
其实,李美莱正像金炳国说的那样,他们是一类人。
金炳国杀死家人来到公司,给李美莱一把尖刀,并告诉她:“握着它,心就会平静”。
李美莱没有拒绝。
李、金二人的同事中,有多血质、没有人情味的金尚圭部长;性格挑剔的职员洪志善;言语刁钻刻薄的郑在日代理;还有对外貌比工作更上心很有眼色的职员廉河英;只做交待下来的事情,从不主动工作的李元锡。
这五个人都在有意无意“欺凌”着老实本分、不懂耍心眼,欲升职、欲转正,生活压力大的职场弱者金炳国和李美莱。
负责调查金炳国杀人案件的首尔广域搜查队刑警崔钟勋,无疑是警察界的金炳国、李美莱,一个有正义感的刑警,却在直属上司以及未露面的食品公司高管等社会的无形压力下束缚住手脚,令惨案一再发生。
影片结尾很精彩,崔政勋明知李美莱是凶手却在李美莱暗示他的升职是因执法过错而得无力指证,令李美莱成功脱身。
貌似是一部因职场压力导致精神分裂的罪案片,实则是一部因职场欺凌而极端反抗,对职场潜规则进行深刻反思的社会题材电影。
到底应该老实本分的工作,还是该投机取巧、阿谀奉承?
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懦弱无助不会得到任何人的怜悯和同情,只有狠戾决绝才能有出路。
而认真敬业,本该代表正义与犯罪势不两立的警察,却在规则面前无力施展手脚,最终阴差阳错成为无形中的施害者,讽刺味十足。
这部电影里,最值得人认同的是高雅星,这个两度饰演宋康昊女儿的演员,从《汉江怪物》到《雪国列车》,已然是一支忠武路上潜力巨大的蓝筹股,她的李美莱时而抑郁无助,时而凶狠乖张、变态张狂,表演可圈可点。
这部电影确实比较难看懂!
我也试着解析一下。
首先要看明白电影,谁杀了谁!
电影画面很多都是点到为止,夹着很多镜头的切换,所以搞不清楚金先生杀了人,还是女主杀了人!!
所以要借助警察的视角1:金先生杀了自己全家,最后跑到公司,死在了配电间。
而且散发出了臭味,可见已经死去多时了。
(据此可知,后面死的人,都与金先生无关)2:其他死者(均是被女主杀死的,越到后,凶手越清晰)第一个死者,看到的是金先生。
最后被吊死在了天花板第二个死者,没有看到凶手,死在了过道第三个死者,也就是死在卫生间那个,初看是金先生,后面又变成了女主。
第四个死者,女主爆发杀死了她,并扔下了楼。
3:一个重要的隐喻是,金先生曾递给女主那把刀,金先生说你我都是一样的人,你比我更需要这把刀。
女主歇斯底里的喊道,我哪里像你了?
-可见故事里描述了2个遭受职场欺负的人,金先生被辞退后,杀死了自己的家人,最后悲哀的死在了配电间。
而女主,在金先生死后,受到巨大刺激(金先生似乎是唯一对他比较关心的人)。
她没有选择独自承受痛苦,而是黑化后报复了那些她自认欺负自己的人!!
她和金先生是一类人,他们都兢兢业业,却受到不公的待遇。
干最多的活,却得不到认可,奖赏,甚至随时被公司抛弃。
她和金先生也不是一类人,金先生致死都没有反抗是自己痛苦的真正原因,而是牺牲了自己和家庭。
而她最终选择了反抗。
人生即使如此,承受它是那样痛苦,反抗它是那样惨烈!
小制作烧脑悬疑剧。
开放式结局小情节电影。
无法快进无法弃剧的都是好电影。
剧情喜欢用暗示的方法让观众自己脑补:一个打开的天花板给几次特写,让人脑补认为凶手在天上;告诉你监控看凶手进了楼,让你自己猜是不是躲在楼里,楼里的人是不是那个人杀的;所有的东西都让你自己想,最后也没告诉你结果。。
悬疑气氛营造得很棒,女主演技也是炸裂,总之是一次很爽的观影体验。
结局差点
点子一般,演技一般,拖沓的厉害。
每个人都很大压力 精神分裂加悬疑太好看了 很不错的拍摄手法可以借鉴
OL阴暗面
豆瓣評分過低。此片在編劇上很有些心思,不過失之節奏拖沓,且不具備更多鋪陳的意義。最後想說一句,那些喜歡抖機靈的,「精神分裂」和「人格分裂(解離)」是兩個概念,OK?
结构松散,节奏不对
看过
职场菜鸟变身杀人狂魔的故事,篇幅又长,女主又丑。
还可以。。喜欢这个题材。。办公室里蕴藏了多少仇恨啊。。。
剧情完全没讲明白的。
女主长得太凶,看到一半猜到了结局。
影片装逼装太过了,导致到最后根本很难自圆其说,这位金科长更是个多余人物,学精神病人的套路,您也得有点现实逻辑,看到最后云山雾绕,人物关系也是乱作一团,完全浪费了高雅星这个演员,其实题材还不错,办公室带点宫斗套路,无非是压力或利益把人逼疯,棒子现在的惊悚类型,很容易把自己逼进怪圈!
【抖音上的“N分钟看完某某影剧”短视频系列】
开篇很精彩,可是后来故事圆不过来,遍地bug。勉强三星。高雅星演技五星。
虽然没有完全明白错综复杂的谋杀案背后的关系,但是韩国电影不像国产片那样突爆恐怖画面,片中几次打破节奏的惊现,还是有其一定的合理性,片尾是亮点,一句恭喜把职场与警局联系起来,妥协的人就能升职。唯唯诺诺的女主何以变为杀人狂魔都是由职场压力所致,开头挤地铁电梯故障飞奔点到,十分精彩。
该片继承了韩国犯罪电影一贯的残酷黑暗,将故事设定在每个人每天都要面对的职场无疑更为讽刺。上欺中,中欺下,下一怒杀人,这个循环中没有赢家,人们何苦为难人们?难道这就是无解的人性之哀?
2.5。厉害了,感觉这个电影适合各个公司的领导组团观看,不要给员工太大压力以及不要让员工经常加班。
不是很喜欢的类型 剧情有bug
明明是一部紧张刺激的好片子,不知为何豆瓣分数这样低。金经理、实习生和警察应该都是同一类人,刻苦用功做事,但却不受待见,那种压抑的工作氛围,经历过的才会懂。正如那句影评“而影片就像一颗悬在办公室内的炸弹,提醒着你,说不定你身边就有那么一个已经精神分裂了的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