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岛终结

孤岛终结,岛(制作名),The End of the Lonely Island

主演:田多多,廖浠,李磊,邱睿,杨蓝,姜爱榕,傅凯伦,周优凯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7

《孤岛终结》剧照

《孤岛终结》剧情介绍

孤岛终结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前往半人马座行星系统的“彼岸”工程是一次赌博般的探险,而这几乎已经失败的旅程最后却成为了人类文明最后的希望。但是“彼岸”工程的成功与否,却全部系于林夏独自一人的孤岛之旅。这座充满回忆的孤岛,尾随而来的黑衣人,只有24个小时,疲惫的她如何拯救这个被超新星爆发定格的世界?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隐入尘烟潜水钟与蝴蝶绝地狙杀惊天营救危险卧底龙樱2蝴蝶树求生极乐号三块石英雄卡萨变弯记愚者信长白雪公主斗牛记杉原千亩指环王:力量之戒第一季魔力果乐岛之拯救行动灰姑娘之舞动奇迹史前狂鲨甜豌豆第一季温州女人一千零一种屋顶的散步者插树岭豫菜皇后冲出逆境亿婚独家头条金猪玉叶热血军旗潜艇总动员5:时光宝盒

《孤岛终结》长篇影评

 1 ) 我们背负不起的……是对黑暗前路的无视

听说是一部国产获奖科幻影片,就专门去看了这部片子,作为一名科幻迷的我来说,潜意识里有一份支持的责任。

看过之后,没有让我失望,在国内这么恶劣的科幻电影环境下,有勇气去拍一部真正的国产科幻电影,这本身就很难得。

从整个故事来看,基于科学精神,讲得通,逻辑还很严密,可以看得出是花费了很多心血的。

虽然从场景和特效上来说,根本不能和好莱坞大片相比,但是万事开头难,我们应该以包容的态度鼓励还在襁褓中的国产科幻电影逐渐发展起来。

个人认为,《孤岛终结》放在同类影片参照系中,可以打到八分。

从整体来看,影片具有非常强的科幻内核,无论从悬念设置还是科幻元素上,都在及格线之上。

影片涉及了多个科幻的主题,比如人工智能,深空旅行,超新星爆发,都是当下科学领域的热门话题,在影片中一一铺展开来,概念专业,逻辑严密,完全具备了一部科幻片所应有的科学精神。

这部片子的观影核心可能并不在于它的科幻场景和特效,也不在于其中的一些先进的科学概念,而在于在这些科学概念包裹下的人类世界观与情感的深刻讨论。

在影片中,女科学家林夏的男朋友作为人类第一次恒星际旅行探索者,乘坐“神州20”飞向了“南门二”。

后来超新星爆发,世界末日来临,超级电脑TESS判断地球上所有的人都活不过八个月,人类需要tess计算药物模型续命。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林夏男朋友乘坐的飞船也出了问题,飞船上还有1000多个深空探索科学家和数以万计的人类胚胎,也需要TESS才可能保住小命。

就在这生死存亡的时刻,林夏选择了放弃地球人,拯救自己的男朋友和科学家。

这是一个背离我们一般感受的选择。

至于林夏做得对还是错,我觉得这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只要引得我们对未来深思,这部科幻片拥有了它的价值和意义。

《孤岛终结》带给了我们很多在日常生活中被遗忘的思考机会,让我们懂得在这个安逸的时代也应该学会居安思危,正如片中所说:我们背负不起的……是对黑暗前路的无视。

 2 ) 原来中国人也能拍出这样的电影,一直以为只有美国人才能拍出这样的东西

我作为一个行星地质的研究人员,最喜欢的电影还是{星际穿越},首先这类电影是得有一定门槛的,中间的一系列知识或多或少得有一定的了解,而且电影必须得严谨,我说的严谨不是各位说的剧情的严谨而是科学方面的严谨,比如杨幂演的一部电影{逆时营救}想学国外电影平行空间的故事,但是你的故事那个根本就不叫平行空间,是有悖科学理论的,再说说这部电影,首先它的科学内涵,超新星爆炸会发生咖玛爆如果你对准了它的发射方向的话,地球上的生命一到三年之类灭绝百分之九十九,如果发生没有办法预防,没有补救的办法,因为会损坏你的DNA,而且死去的时候都会极其痛苦,补充一下我们不能预测超新星的爆炸,因为它是以光速传播的,所以有可能下一秒地球就完了,而且天空中每天都会发生超新星爆炸,只是伽马爆的方向没有对准我们而已,而且我们又证据地球上曾经有过生物的大灭绝是因为超新星爆炸。

不过这部电影最打动我的就是他对科研精神的描述,对探索未知的那种无畏的精神,一般普通人是感受不到,电影里有句话我特别感触,“人类要延续下去,必须有一部分人要有勇气牺牲去探索未知”差不多就是这样吧。

以前小时候我总是觉得我会老死,但是现在我真的觉得宇宙真的太不适合生命生存了,就算是地球,来一次生物大灭绝的方式真的太多太多了。

就像我们检测到太阳的发射的中微子比理论计算的少了三分之一,这个数据一直不敢对外界公布,知道后来有科学家证实了那少的三分之一的原因,就比如2017我们第一次观测到了太阳系外的天体进入太阳系。

 3 ) 《孤岛终结》制作手记(翻译自英文)-来自中国的极低成本科幻影片

制作“孤岛终结”是一段孤独和艰难的旅程。

导演王人超主要是电视广告导演。

这是他的第一部剧情影片。

他写了这个故事,并修改了近两年。

首先,他想吸引投资,使这部电影能很好的呈现原有的故事效果。

但对于这个科幻体裁的故事,再加上两个人物的情感记忆,没有明显的商业元素。

所以它很难吸引投资。

不会在影院发行的B级独立电影在中国被称为“网络大电影”。

它们都是在拍摄制作完成后直接网上发布。

这意味着“快钱”,网络大电影中的大多数都是奇幻题材或探案题材,加些轻喜剧情节和一组年轻漂亮的演员。

科幻类型不是投资者的最爱。

即使一些电影被称为科幻,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仍然是奇幻故事,有着各种荒谬的词汇而且没有基本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

最后,导演决定不再等了,而是自己出钱。

他找来两个朋友来演主要角色(配角都由朋友友情客串,均非演员),并使用手持拍摄风格(因为缺乏设备)。

整个剧组只有七人:两个主要演员和五名工作人员(包括导演本人)。

整部电影是在自然光下拍摄,没有额外的灯光。

只有室内场景使用一个小的LED灯。

开拍前导演几乎放弃了这个项目,因为一个新发布的预告片:著名的中国作家韩寒在同一个岛上拍摄了他的第一部电影“后会无期”(2014)!

虽然导演2008年就来到过这个岛,并决定基于这里独特的氛围开发一个故事。

当然,导演最终决定不理睬那部电影。

岛上的拍摄地点非常分散。

最远的位置从大家住宿的地方步行需要约两个小时,而且要爬山。

每一天的拍摄,每个人都必须携带沉重的东西,包括设备,衣服和食物饮水来走山路。

所以每天拍摄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

而且因为人力和设备的缺乏,很多现场调度走位和摄影机的移动很难实现。

导演必须在很多情况下找到替代的解决方案。

原来是预定了五天的岛上外景拍摄,但仅仅拍了一天,倾盆大雨就推迟了第二天的拍摄安排,然后又因为即将到来的大风天气,而不得不提前终止拍摄。

所有的人员只能提前回到上海,大部分的回忆场景都未完成。

在存了足够的钱后,剧组于两个月后重新回到了岛上,最后完成了拍摄。

林夏和黑衣人之间的打斗场面是在岛的山脊上拍摄的。

那一天的风速非常高。

演员几乎没有站立,同时也没有办法记录现场声音。

大多数镜头都是导演自己亲自拍摄的。

他必须非常小心,小心风不会把他从悬崖上吹下来。

虽然这部电影的表现受预算和人力限制,但这并不能阻止梦想家实现心中的理想和对宏观世界的思考。

这是电影制作中最重要的一点:讲你想讲的故事。

不要被预算或摄制组大小或外景的规模所限制。

老是觉得科幻电影耗资很大而不去拍摄,事实并非如此,我们缺的只是基本的科学精神,和一点点的勇气而已。

 4 ) 人工智能和人类共同探索宇宙的故事总是激动人心

该片导演对人工智能的理解非常充分。

表现人工智能可以不需要奇形怪状的机器人,一个耳机一张卫星照片足以,超验骇客就是这样,智能的表现不一定是实体形式存在的,导演用耳机来表现人工智能,最开始大家以为是人,最后获得一个意外,这个理解和表现手法都很好,要是这个反转可以再往后放一放就更好了(乐园追放就是到影片最后才揭开谜底)。

人工智能的最难点不是逻辑,而是语言,因此先实现了解决优化问题的逻辑模块,最后才得到了语言模块,这个理解也和我的理解一致。

而计算机的最优选择也是设计的很棒,石油泄露扩散 vs 五百人的生命,计算机会根据最优目标作出人类不一定能理解的选择,解释这个的时候出现了一系列天气预报的图也一定程度符合了当时的场景设定。

关于程序的不可复制性,作者用了一个概念叫“逻辑锁”,说,因为逻辑锁的存在,如果tess被上传到飞船上,地球上的版本就不能运行了。

大家可能觉得,tess就是一个软件,而软件我可以随意拷贝啊,为什么tess不行呢?

其实,大家天天都在接触不能随意复制的软件,我们给了它们一个名字叫:“正版软件”。

你从appstore下载app,对于收费软件,你不交钱,你没有办法下载和使用;你玩王者荣耀,你不交钱,你没有办法换好皮肤。

这都是对软件或者软件部分功能的限制,只不过,tess的限制更严格,只能同时有一个程序在运行。

稍懂一些的同学可能不服:“appstore和王者荣耀都是网络服务器做的限制,tess是个可以离线运行在飞船里的程序,网络服务器的限制不起作用啊?

”这时,轮到我们的主角“逻辑锁”出场了。

20年前的中国最重要的正版软件是:杀毒软件。

而kv300就是当时最成功的杀毒软件,几百块一张软盘,可惜他是单机的,可以随意复制,软件公司能收到的钱就大打折扣。

kv300的老板王江民于是做了一件震惊计算机界的事情:江民炸弹,他在1997年推出的kv3000新版本里使用了一种叫“逻辑锁”的技术,kv3000启动后,会通过检查系统硬件的编号等技术是否合理来判断用户是否在使用盗版,如果是,则会锁死“硬盘和软盘”,杀伤力堪比CIH病毒,因此只有kv3000的正版才能运行。

很明显,本片导演王人超引用了这段尘封了20年故事,tess也有一个逻辑锁,他只能运行在指定的硬件上。

王江民因为“江民炸弹”被全民声讨,最后被相关部门罚款3000元,最终下线了“逻辑锁”这个功能。

“逻辑锁”没能阻止kv系列杀毒软件在新时代的没落,一代技术极客江民先生2010年突发心脏病逝世,不禁令人唏嘘。

王人超导演用“逻辑锁”来纪念这段往事令人钦佩,但它在tess里的使用存在欠稳妥的地方。

逻辑锁是识别硬件来判断软件的行为:if hardware_is_suitable():tess_ai_start()else:kill_the_host()问题在于“逻辑锁”是可以被去掉的,kv后面就没有用。

tess已经有了通用人工智能,完全可以自己修改掉这段代码。

除非tess的作者写了一段加密极深的代码,其代码技巧高超到不但超越了女主,而且超越了tess,否则无论女主还是tess都可以轻松解除这个”逻辑锁“;但如果tess连逻辑锁都解不开的话,怎么能实现片中那种强AI呢?

要知道任何加密程序运行时都会被解密执行,最终都是我上面写的那个伪代码,这种程度的限制对TESS不会是问题,所以用”逻辑锁“来解释tess只能有一个拷贝是不严谨的。

那么,怎么实现复制之后就不能运行的程序呢?

现代物理学告诉我们处于纠缠态的两个粒子,不论他们相隔多远,只要我观察其中一个粒子的状态,就能立即知道另一个粒子的状态,同时这两个粒子就会退相干。

这是许多包括三体在内的科幻小说进行超距通信的基础。

我想,如果TESS运行在量子计算机里,它的状态都是以量子态存储的,那么,飞船上如果存在一个量子计算机,我们从地球往飞船里进行量子通信传输tess的话,可以同时解决电影中的两个bug:引力波不能超光速和“逻辑锁”不能限制tess拷贝。

因为,量子通信是超距作用,同时,量子通信时,一方接收到信息后由于退相干,另一方就无法还原信息了。

因此可以保证单向传输,而且,物理学对量子纠缠的研究还在继续,因此我们怎么想都可以-v-。

技术的发展无止境,人工智能和人类共同探索宇宙的故事总是激动人心。

从《我的三体》到《水滴》,中国科幻电影正在科幻迷的支持下做出越来越多好作品。

中影集团和微像文化等公司在网剧上的努力也是这个进程的一部分,众人拾柴火焰高,祝愿你们在电影和编剧技巧上越来越进步成熟,你们的作品越来越好看。

 5 ) 软硬皆施的科幻佳作

小成本以及小故事并不影响其成为一部科幻佳作。

作为一部小成本作品,重要的就是把故事讲好,孤岛恰到好处的完成了这个任务。

电影采用穿插叙事,手法很生硬,但是不影响故事的走向。

特效总体不错,唯一的遗憾和槽点也就是曳光弹的表现,实在太5毛。

从电影的内容可以看出,电影设定中有很多刘慈欣的影子(超新星等作品),但作品讲的不是科幻,而是科幻表象之下的人类自我问答,电影里的苔丝,代表着理性,而女主,代表的感性,这一同构成了完整的人类情感。

硬科幻的包装,使得这部软科幻作品比起文字性的小说更具可读性和说服力,受众面更广,但这中表达同时也大大降低了观看者的想象空间。

好在孤岛团队并没有偏离故事主体,去像一些小说一样,把各种各样的数据和设想都以特效的形式给放出来,使得观众能够把注意力更集中于故事本身(小成本是弱势也是优势,哈哈)。

希望以后有更多此类的作品可以出现在我们的荧幕上,感谢孤岛给我带来的这个好故事。

 6 ) 这一次,中国人拯救了世界

在评论开始之前,大家可以先想想,自己看过的真正的科幻电影中,有没有一部是国产的?

反正我是没有。

等了三体这么久,我只能说菊花都要谢了,真真有一种入了洞房的新娘苦等掀盖头的感觉。

这么多年来,国产科幻电影始终是空白,《孤岛终结》的导演王人超有勇气去拍这样一个大家都不敢碰的题材,我觉得应该支持一下。

《孤岛终结》的科幻是货真价实的科幻,绝对不是那种超能、机器人、巴拉巴拉小魔仙什么的糊弄小孩儿的玩意儿是在今年的世界科幻大会展映过的片子,而且是75年历史以来第一次获此殊荣的国产科幻影片。

还在几个国际电影节上拿了好些奖项。

总之,对于国产科幻空白的光景来说,实属不易!

照实讲,这片子不怎么好懂,双线叙事,穿插进行,没经验的童鞋可能要多刷上几遍才能搞明白。

大概讲的就是末日背景下,一个中国的女科学家冒着生命危险前往一座孤岛,试图延续人类文明的故事。

超新星爆发,末日危机,人工智能,深空探索,一等一高大上的科幻命题,异常宏大的世界观。

然后还有,比高考选择题还要难的选择题:1)当世界末日来临,大家一年之后都会死,但你可以牺牲自己换取延续人类香火的几个人的命,而且这几个人不一定能活下来,你会如何选择?

只是交换一种可能性?

不是确定可以延续人类香火?

还可以多活一年?

嗯——我要好好想一想。

2)当地球人类和深空旅行者同时陷入绝境,前者存活希望渺茫,后者有极大获救可能,而你只能选择救一个,你会如何选择?

拯救全人类?

很可能白忙活一场,断送人类文明。

拯救深空旅行者?

难道要用全世界人的命来换几个人的命吗?

嗯——要怎么办呢?

在这个做选择的过程中,人们感受到的是对自己的内心的重新审视,当绝境真的来临,面对人性、道德和现实的重重矛盾,我们会坚守初心、临危不动吗?

人们都说科幻“尖锐”、“冷酷”,它总是以上帝视角看待世界,经常性地反道德甚至反人类。

这不可否认,因为科幻正是敢于突破一切,直面真实,以超越人类道德的角度看待世界,才拥有了不掺杂质的理性,拥有了其他电影题材不可替代的魔力。

真正的科幻基于科学,尊重物理规律和现实依据,不会因为道德而歪曲真理,它们讲述的是未来极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可以说它们就是未来人类社会的写照。

真正的科幻,总是引导观众思考人类在宇宙中的定位,预言人类社会未来的命运,它们让我们对未来不再慌张,不再迷惘,也不再逃离注定的残酷。

从20世纪末开始,《星球大战》的成功使得科幻片迎来了真正的春天,然而“科幻”的成分似乎被淡化了,很多所谓的科幻大片实质上是科幻包装的动作片,少了对世界的思考与对世界认知的挑战。

而《孤岛终结》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充分,一部小成本的国产科幻片,真正让我们领略到了科幻片应该具有的哲学思考。

因为受到成本的限制,这部片子的场景和特效在严格意义上还没有达到科幻大片的水准,但其中包含的哲学思辨确实是值得细细品味的,这就是我推荐它的重要原因。

作为一个科幻迷,我真心希望国产的科幻电影越来越多,中国的科幻电影有一天能够真正崛起,在世界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7 ) 可以再等等的电影

的确是小成本,小到出了一点旅行费用(上小岛),两个演员和几个群众演员的费用,演员是生面孔,女的不漂亮,男的不帅,表演也没有出彩的地方,感觉很生硬,所以演员费用也低。

之后可能就是那点特效(手机),估计也不用花几毛钱的。

故事,也是有问题的。

尤其是关键的地方。

其一是说人工智能TESS,为了防止对人类造成更大的损害,所以,伤害了成千上万的人;其二是宇宙飞船因为一点小失误,导致最终离开目的地,飘向无垠的宇宙。

应该说,在逻辑上是对的,因为这两个说法都基于现实的科学观点(甚至哲学理论、宗教理论)也支持。

一做任何事都要付出代价,而且越大的事,往往代价也越大。

要保护地球人类,必须要付出代价。

我们看到的只是有限的问题,但是要解决问题往往要看到更大范围的问题。

二微乎其微的错误,可以造成巨大的损害。

宇宙航行本身就是相当复杂的事情,变数很多,处理不当就会导致这样的后果。

但是,恰好因为大家都明白,所以这两个问题不至于被忽略。

简单地说,人类评估人工智能,尤其是这种“会直接与人类对话”的智能,一问便知,一听就懂。

至于宇宙航行,大家更明白,我们之所以不仅需要计算机来操作,也需要人来控制飞船,就是因为机器可以迅速处理数据,而人类可以应对突发状况。

现在我们看到的很多航天对接问题,飞行器登陆等都没有问题,就可以找到这种技术问题,恰好是“几乎不可能出现的”。

说飞船出故障失控还可能。

当然,影片还是成功的。

因为首先,它恰好反应了一个科学发展的核心:人类文明的延续和发展。

两个科学发展的引擎:人工智能和航天技术(当然还是有第三个甚至第四个引擎的,比如生物工程,提升人类的能力;比如环境工程,改善地球生态;比如安全工程,防御外星入侵,星体袭击)。

人类为了延续和发展,和个体的“人”一样,都想子子孙孙,千秋万世。

人的智力和能力有限,所以其一必然提升信息处理能力(提升自身生存能力,适应能力,智能体能,属于生物工程,需要基因改造处理科技。

但是我们对基因知之甚少,而且控制基因的能力还没有触及皮毛),因为我们都知道,信息掌握越全面,处理速度越快,我们就越可能找到最佳处理方法。

所以,必然要制造“TESS”这样的超级人工智能。

但是超级的人工智能,也有问题,担心人工智能会不会“鄙视”“伤害”,甚至取代人类。

而随着地球自身的环境危机,还有可能存在的外来威胁,人类必须 “狡兔三窟”,随时准备迁移。

为了拓展人类的眼界和未来,我们也需要发展航天技术,去往更遥远的星空。

电影巧妙的地方在于,开始认为TESS背叛了人类,“彼岸”航天计划因为错误失败。

都是失败。

但是结果是发现TESS没有背叛人类,那么把TESS上传给“彼岸”航天飞机,这样就可以纠正错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样一来地球文明虽然毁灭,但是人类的文明依然获得在外星球延续的机会。

感觉,故事还是太仓促点。

可以拍得更好。

也许导演没有资金,只能如此。

但是,我认为这也显得太仓促,太急功近利了。

为什么不学学卡梅隆,人家成功了,都可以为技术等上十年!

片中有些台词也有点意思,片中男主人公说了这样一句话:研究所里,研究过人类文明。

样本数量越大,结果越有意思。

历史上很多事情是注定发生,你会不会觉得我唯心主义。

其实这就是“到了一定范围,更大的范围,结果会逆转”的哲学观念(和真理跨出去就错误了相似)。

这种观念之所以被“肯定”,和科学家也会接受荒诞的理论和观念是有一致性的。

当然,这种观念其实很危险。

17.10.3

 8 ) 《孤岛终结》花絮

本片剧本由导演从2013年开始开发,历经十几个版本调整,最终于2015年夏季注册著作权,并开始筹备制作。

由于预算限制和可调用资源限制(两个演员,普通家庭场地),本片剧本几乎属于命题作文式的量身定做,无法安排更多的角色出现和调度。

并且预算只够拍摄短片长度的影片,因此剧本是以短篇方式写作,在后期拍摄制作时,逐步加长到一小时的中片门槛。

导演原始构思有大场面及强烈冲突,留待未来机会成熟实现。

影片的全部投资用于差旅费用,由导演出资,共约7万人民币,后期购买音乐版权及参赛,花费大约1万人民币。

(此投资当然未计入所有人员成本,此成本尚不及导演工作拍片时一天的拍摄预算)除女主角从事表演相关行业工作以外,所有出镜人员均为非专业演员,由于影片并非纪实拍摄形式,表演难度较大。

男主角为表演专业毕业,目前为瑜伽老师。

其余群演均为朋友友情客串。

由于预算和制作时间要求的限制,TESS的配音只能由导演在自家自己录制完成。

影片所有太空画面均为Space engine实时演算录制。

影片开端两辆车的车牌为特制,“SZ20G”意为神州20GO,TES42意为TESS缩写+42(科幻小说《银河系漫游指南》终极问题的答案)TESS劫持的卫星监控画面上显示USMC,表示卫星属于美国海军陆战队。

本片隐晦指出超级大国在深空的角力。

美国的深空飞船名为“进取号”,来自《星际迷航》的Enterprise的国内经典翻译。

影片所有名牌道具均由导演自己设计制作。

影片透明手机及电脑,由透明亚克力板材定制,配上单独购买的显示器底座和LED灯带,同样由导演自制。

注射药剂的针筒,其实是给猪牛打针的针筒。

影片开端的海边道路是上海广告片拍摄常去地点,即使这是条少人的道路,都会被收取极高的拍摄费用。

《孤岛》摄制组因为手持拍摄并且未使用三脚架,低调才得以未被收取费用。

开端林夏与同事的车内对话戏为夏天补拍,地点位于东华大学,时值下班,必须在行人通过间隔拍摄。

原本林夏在码头寻找能用的船只的戏因为无场地拍摄全部删除。

海上停满渔船的镜头为勘景时拍摄的素材。

海上的镜头,为租用了一艘小渔船拍摄,因无法交给主演操作,故镜头被大幅缩减。

出现合理性问题。

片名出现的镜头,远处的岛屿为特效添加,原镜头只有大海。

两人在船上的回忆镜头为抢拍,因为渡轮为公共摆渡船,必须找准无人空档。

两人在平台的回忆镜头拍摄了两次,第一次因为旅行团的到来占据了平台休息,拍摄不得不中止。

夜晚看星空场景为白天拍摄,后期通过特效替换天空加入星空。

影片手表界面,手机内容及电脑内容均为后期跟踪合成。

两人山路回忆镜头,均为手持拍摄。

最有难度的是手持倒退拍摄,山路极其崎岖,镜头难以控制。

由于每个场景可拍摄时间极为有限,岛上的拍摄安排极为紧凑,导演身兼制片工作焦虑于进度及天气等不定因素,压力巨大。

12月拍摄岛上镜头时,岛上仍然蚊虫肆虐,只要有裸露的皮肤就有蚊子叮咬,摄影师拍摄时,裤腿上密密麻麻爬满蚊子。

12月岛上下雨频繁,影片中现在时间的场景,都必须抓紧在下雨间隔拍摄。

影片中黑衣人演员由摄影与录音客串,一共仅有2人。

因为12月的岛上拍摄被冬季季风打断,剩下的戏份在2月元宵以后继续拍摄,每次上岛的摄制组人员一共都只有6人。

《孤岛终结》整片拍摄,摄制组包括主演在内最多仅有6人。

林夏与致远的海边分手场景,拍摄时旁边正在建造码头,所有的同期声均无法使用,全部后期重录。

片中神舟20飞船的模型,因为导演并不懂三维建模,是在space engine的飞船编辑器中设计制作,然后输出至三维软件里简单贴图渲染而成。

影片使用了康泰时CY口二手老镜头加上变形宽银幕适配器拍摄。

变形宽银幕适配器拍摄第一天就损坏,严重影响了整片画质。

另由于拍摄效率所迫,整片主要使用50镜头拍摄完成。

岛上拍摄林夏与黑衣人搏斗场景时,山脊风速极高,旁边就是悬崖,无法录音,只能由导演自己手持完成。

制片上下山时,均为爬上爬下,不敢站直走路。

导演认为,这种狂风的环境,恰能体现出当时的戏剧情境。

押送林夏的黑衣人,为本片摄像。

影片中出现的枪支,均为TB购买的极廉价儿童玩具。

由导演重新喷上枪灰漆。

TESS控制装置为一台iphone4s加上了坚硬的防撞壳。

影片末尾有林夏拆开一台iphone4s焊接的镜头。

岛上的信号发射天线为特效制作。

致远的飞船内镜头,为临时加入,在导演家白墙处拍摄后,特效处理得到。

全片共有约110个左右特效镜头,耗费了导演一个人将近半年时间准备和制作。

本片所有剪辑特效合成及音效均由导演一人独立完成。

原始构想的最后镜头,是致远从深空发来的星球的全息表面,像一堵墙一样展现在林夏面前,林夏在全息星球的表面,看到了一座城市的遗迹。

因为拍摄制作的原因,取消了这个结尾。

但是影片中仍然保留了全息技术的展示,就是林夏看到致远发来的很小的小行星的全息图像。

 9 ) 孤岛终结:一部值得支持的国产电影,但仍需进步。

特效不够好,影片对白太西方化了,也太文,没有普通人对话的感觉,有很多读起很美很有道理的关于人性啊世界啊之类的语句,但念出来就很尴尬,假如是一篇小说我估计会很棒,但还是支持这种全国产的独立电影,一下是剧情简介:原创的剧情简介,相关贴吧里也发过:女主是人工智能TESS的开发组长,一次事故中,未开发完成的TESS用一条游船的爆炸阻止了一个油田的泄露,保护了未来几百年那附近的生物的生命,却因此杀了500名游客,TESS项目扑街,同时男主是引力波通讯的研究人员,却参与了天朝第一次移民其他恒星系的旅行。

男主旅行中途,地球被超新星爆炸辐射到了(具体可以看刘慈欣的相关小说),所有人类面临扑街,开发完成的最强人工智能TESS表示人类没救了,并开发出了一种能暂时治愈的药剂,但会加速人的死亡,于是TESS在遭受人们的质疑的同时却被寄以厚望。

同时男主的飞船出了事故,无法到达目标恒星系,只能擦肩而过,于是女主用TESS计算,发现了可以拯救那些飞船的人的方案,于是她用剪切的方式把TESS发送了出去(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复制一份那么难,也有可能说我没看懂),期间遭到领导阻止,说你剪切走了地球怎么办,说不定TESS能找到拯救人类的办法呢云云,于是女主赶往男主曾今的引力波通讯台,赶路期间各种回忆,导致尿点很多,顺便干翻一名来抓她的黑衣人,全剧终。

 10 ) 惊喜又伤感

阴差阳错的,我看到这部电影,前前后后看了一些关于这个片子的报道,好奇剧组是如何用八万块钱拍出一部科幻电影。

据说(注意是据说),导演拿着剧本前前后后找了很多公司投资发片,但是科幻电影其实本来就不是电影市场的热门,尤其是网络电影,导演也不知名,剧本写的不错但是没有噱头,没有狗血,没有喜剧,谁他妈看啊,你这剧本前前后后的说了一大堆别人听不懂的话,导演是王人超,王人超?

我还超人王呢?

你以为你韩寒啊,随便一个烂剧本我就给你钱去拍。

所以剧组或者说是导演在没有投资的情况下自己攒钱去拍,听说,中间有一次钱不够,还停了一下,又去赚钱了,哎。

然后剧组没有设备,导演就手持摄影,没有灯光,没有特写。

没有爆炸,什么都没有。

就这样,一部片子算是完成了。

《孤岛终结》上映之后,在美国Raw Science Film Festival上荣获专业长片银奖,并且是电影节上评分排名第二的影片,星云奖雨果奖著名科幻作家David Brin对作品给予了高度赞美和大力推荐;入围2017迈阿密国际科幻电影节(Miscifi),该电影节被称为竞争最激烈的科幻电影节之一;作为第一部来自中国的独立科幻电影,入围第17届伦敦科幻电影节;荣获第五届美国菲利普K迪克科幻电影节最佳剧情片奖;荣获加拿大CREATION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

此外,影片还受到了伦敦巴比肯艺术中心邀请,以片段形式参加夏天在巴比肯艺术中心举行的大型艺术展“Into the Unknown:A Journey through Science Fiction”。

今天我也不想聊剧本,我相信王人超用这么长时间去细心修改剧本,能把自己的积蓄拿出来拍一部小众电影,至少感动我了。

电影中可能真的情节逻辑有些不清楚,但是真的足够了。

王人超用这几万块钱打了多少一线导演的脸。

打了多少投资方的脸。

最近几年电影市场多少热钱不断地滚进来。

像他妈拉屎一般弄出一堆狗血的片子。

所有人都觉得中国电影每况愈下的时候,是王人超这样的导演,让我们看到中国科幻电影的希望,让我们看到中国电影的未来。

我们相信,随着时间推移,大众审美会迅速提高,当那些商人导演还自认精明的热衷于狗血电影的时候。

中国的电影市场终究会让这些投机取巧的人无路可走,

《孤岛终结》短评

当末日来临,我们是作无谓的挣扎还是牺牲一切去放手一搏。

8分钟前
  • 馥雅
  • 力荐

中国小成本科幻的希望。末日感浓重。很棒!!!

11分钟前
  • SophyLast
  • 推荐

作为一个网大,太超前

13分钟前
  • 书麓
  • 还行

这是一个时代的开始吧,起码证明了中国人也是能拍好科幻片。但是确实资金太局限了,这甚至不能被成为一部电影,更像是一部电影的草稿。基本上没人吐槽演员的问题,但是必须指出,如果这样小成本制作上选角能有特色,会弥补很大的一部分缺陷。

14分钟前
  • 我爱大白熊
  • 推荐

想法不错,剧本不好,性价比高,女主太丑

16分钟前
  • 用心棒
  • 还行

以前常在办公室听到王人超这个名字,从未相见。意外看了这部片子,故事结构比较完整,并且能留有想象空间这个非常棒。台词设计、演员表演上,可能是广告导演的缘故,就弱了很多了。其他摄影之类因为低成本操作,已经实属不易了。反正挺佩服的

20分钟前
  • 研究非人类物种
  • 还行

是个好故事,但不是个好电影

23分钟前
  • 共赏花者
  • 还行

开头意境氛围特别好,就是很难入戏,但得知它只有八万的制作费以后,觉得这一切都可以谅解了吧!这是一部完完全全的硬科幻!有三体和降临的那么点内核~很好!

28分钟前
  • 偏居一隅々寒
  • 推荐

事实,小成本也能大概念

29分钟前
  • 星炽北斗
  • 推荐

天猫有投资吧,为什么我看到天猫超市的广告。

34分钟前
  • 猫儿走了
  • 还行

类似星际穿越的剧情,双线叙事反复穿插各种回忆和阴谋论也算是完整的一部电影了,只不过制作实在是太过粗糙,表演也是乏善可陈,话说的太多金句冒个不停实在是太过中二

37分钟前
  • 纯肉锅贴
  • 较差

给一颗星鼓励!小成本佳作,完成度很高。

41分钟前
  • [已注销]
  • 推荐

除了台词矫情了点之外...很多细节真的看得出认真在写这个故事...希望有投资人可以扩大这部短片(暂且认为)的世界观,有机会在电影院看重置版...

42分钟前
  • 蒸鱼爱装13
  • 还行

也曾有过自认为很好的故事想过要制作成短片,但在接触各方之后才能明白得不到任何支持去实现想法有多困难。为这个片子和它背后付出的所有人点赞,它值得五星

43分钟前
  • 凤梨先生
  • 力荐

其实应该是4星,不过我觉得应该打5星支持

48分钟前
  • 宝宝
  • 力荐

七万块的成本还想要什么自行车,说起来一度觉得女主和AI有种莫名cp感

50分钟前
  • 平芜尽处
  • 推荐

无意间点开,海报p的看着像美女,结果主角不好看。剧情我感觉2019年的少女地球守护者的剧情是不是抄袭了这片子???也是地球有类似传染病之类的要灭亡了,女主的男朋友去深空了……除了没有人工智能……

52分钟前
  • 葱歌
  • 还行

171210。成本所限,一切看起来都很寒酸,尤其画面,照理说现在拿个iPhone拍出来的效果应该都不会这么差吧,不太理解。剧本和台词设计得不错,主旨内涵也比较提气。主角的颜值实在拖后腿,海报设计可能也考虑到这个问题,PS得都不像本人了。

53分钟前
  • TMoWS
  • 还行

应该是个人作品吧,有心了,值得赞赏,但是离引爆式提升还差很多

56分钟前
  • 麦子
  • 较差

非常简陋 剪辑和剧本都有亮点 但是也有很多想不通的地方 比如如此先进的人工智能连自己的封印都无法解开 最后就几个月了维稳的意义何在

60分钟前
  • johoyo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