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年轻一代的导演,都有不少类似的作品.反映现在扭曲的日本社会容易;不容易的是,如何引导观众理性地思考.如果一部电影,只是单纯地反映现实.那我们何必去看?看看周围的人,看看记录片就好了.一部好的电影,应该引发观众的思考和求知欲.<天堂失格>在这方面明显不足.可能是最近类似题材的作品多了,有了比较,就觉得整部片整体情节零碎,有点生硬.
[天堂失格] 失格即失败 失败的人生 失败的关系 失败的世界 小田切让演绎的疯狂躁动笑容神经质的厕所清洁工 独眼的以在公寓制造硝化甘油为乐的药剂师栗山千明 以及懦弱的郁闷刑警加濑亮 诡异的一直旋转的镜头 绝望狂躁在不断的旋转中层层推进 一直觉得 是不是片尾加赖亮抛起的硝化甘油项链如果落地爆炸一切完结是不是会更好 是不是 恩?而 期待 是不是某一天自己可以遇到一个戴黑超大墨镜拎装满硝化甘油试管手提箱的独眼药剂师然后得到一个可以瞬间轰然毁灭的美丽项链 不符合理想的世界 肮脏混乱的世界 惺惺作态的人 纠结的关系 丢不开的记忆烙印 逃避面对不肯承认不肯妥协的事实 一切 就完结 这样的世间 怎么可能出现天堂呢 对不对是的 虽然自己一直非常努力积极的生活 但 内心里黑暗绝望充满可怕欲望的世界观却是不容毁灭的 我 知道知道月亮么 如果没有地球的反射 那里不会有一点点的光亮和温暖 只是一颗坑洼丑陋冰冷的大球而已
权当作日式搏击迷对FIGHT CLUB的致敬。
趋之若鹜。
我最爱的场景是骨灰洒完,在他眼里的整片大地连同街道和摩天大楼都慢慢变成白色。
若后半部没有那么强烈的Fight Club的痕迹,我会更挺这个电影。
《天堂失格》也有翻译是《天堂失败》,不过“失格”听起来好听点。
一部日本的片子,但看着看着让我想到了《Fight club》(搏击俱乐部),他们的中心思想真像,甚至有点怀疑是不是仿着《Fight club》做出来的。
但这个只是我的猜测,没有考究过不乱说。
而现在讨论的是《天堂失格》,在此就不多说《Fight club》了。
《天堂失格》讲的是人们生活在这个可悲的世界,却只忍气吞生,而男主人公们在厕所办了一个组织(两个人的组织),帮助委托他们的人们复仇。
而女主人公以一种小插曲的方式出现在电影里,而导演想向我们传达的意思就聚集在她的戏份里。
可是他们组织疯狂的行为最终出了人命,日本警察忙起来了。
3人的命运一人死亡,一个活着,一人独自做着她要毁灭一切的伟大计划。
(这样阐述一个电影真让我吃力,看来我的语文还得回小学再学习学习。
)我们也许看不惯一群人在纠缠一个女人而不敢上前搭救,也许看不惯那些做了坏事的人还在逍遥法外,也许看不惯家庭暴力而无从插手,也许看不惯这社会上的一切,可是我们什么都没做,即使在脑里无数次幻想着自己成了惩治这一切的英雄,可是现实里依然是什么都没做。
父母从小就教育我们不要多管闲事,安守本分就可以了。
因为害怕惹麻烦,害怕被牵连,因为我们都是那么胆小懦弱。
而男主人公们就像人们脑里的幻想,以一种真实的形态出现在生活中,帮做着我们幻想中的事情。
而这样的英雄是无名且得承受所有罪名的,这样的英雄一定是要牺牲的。
看过一张相片是一个乞丐往一个卖艺乞丐的碗里投币。
同是天下论落人,没人帮忙,就自己人帮自己人吧。
人间还是有温暖的,但看着真是觉得讽刺,一支剑就这样插进体内了。
而提这个是想说,电影里公车的劫匪没有对女主人公开枪,就是因为看到女主人公是一个没有一只眼睛的女孩,他想她一定受到很多不公,活得一定也很辛苦,活到现在一定比他还不容易。
而最后他将枪对着自己,结束了生命。
而片中也有一个乞丐。
一群孩子,男的女的,在向那个老乞丐扔垃圾。
孩子本来是那么天真无邪的,导演却用孩子来扮演这个坏人的角色,他是不是想说,人如果软弱,连最没杀伤力的人也能欺负他?
还有一个镜头是男主人公到警局还枪。
他对着房间随意用完了子弹,并无伤人之意,而房间里几十个警察,身强力壮的男人啊没有一个人敢上前,没有一个人敢站起来,所有人都躲在了桌子底下。
而当他把子弹用完放在桌子上之后,那些警察却像英雄一样勇敢地扑到他的身上。
一个词——欺善怕恶。
太可笑了,可是,这就是我们生存着的世界呀“那时我发现我过的是狗屎人生,而我死过一次了,我不想再过狗屎一样的人生了!
”那个男人喊到。
是啊,他不想继续沉默,所以他做了别人幻想的事情。
而他父亲在他面前死亡了,他的人生仿佛失去了支撑点,生命变得不再重要。
连一直与他战斗的朋友也放弃了战斗,没有人支持的努力,是很辛苦的。
没有亲人没有朋友的世界,更让他没有了生存的意义,最后他用女主人公制作的炸弹自杀了。
另一个男人受到了刺激,走在桥边一直抛着炸弹玩,想死却还不敢死。
缩在边上那小小的槽里悲吼,就像我们,世界那么大,可我们连伤心也只能躲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仿佛说我们就是这样生存的,在狭小的细缝里。
最后他决定死,(上图就是他在扔炸弹的画面了)他粗住脖子等待爆炸的那一刻,紧闭着眼睛还是那么地害怕。
可是这时导演让人开了辆小货车从他身边经过,车上载着一桶羽毛,炸弹掉在羽毛里被运走了,没有爆炸。
这男人傻了,看着小车离开的方向笑。
既然上帝让你不死,你就给点面子上帝,给点希望自己,再试着活一次吧!
影片到这就结束了,一个男人在里面唱起歌来,翻译是这样的:“即便是朦胧的远方,也让它开遍鲜花吧。
”人活着,也是应该乐观点的。
(本来写好了,按错键,什么都没了,哭死我了,又得从新写一遍。
)
毁灭一切的方法是毁灭自己吗。
李相日就是很会拍。
看他们三个演戏也很舒服,好久没看过这种片子。
中途会有一点压抑,特别是清洁工爸爸跳楼那里。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光明”在最后警局对峙那集达到高潮,粕谷想要的应该只是认可而已,所以他会执着于“为什么是我”,捧脸哭那里看得我也好想哭啊。
一切的一切都在最后羽毛飘过的时候释然了,好像这就是最好的结局。
将scrap heaven译作天堂失格,总觉着是文字游戏,有点儿玩味。
其实关于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和,想象力。
我们的主角,这个虽不甘心却又不得不埋藏自己的警察,也许连他自己也不能肯定遇到那个扫厕所的男人该是他这辈子的不幸还是幸运呢。
他和他;她和他。
暧昧。
不过是三个月前的巴士事件,三个冷淡的生命开始有所重合。
枪响,倒下。
但是我们都知道涅磐的含义。
他说他是死过一次的人了。
个人色彩的抗争,在平淡无味中涂鸦,是良知的泯灭还是觉悟?
血,红色的,有生命的真实感受,还会痛代表着还活着,因为忍受着压迫所以需要刺激。
但是心平气和的对待已逝和将逝,真的得有足够的勇气。
夹杂在那些误解伤害中,带着恶作剧成功的快感,得到的失去的失而复得的,当时间凝固成牢笼,毒,药,在爆发之前也能有着悬浊液的安静。
从高高在上的天台坠落,如果有什么是无法挽回的,诱导妥协,不知道还可以怎样的扭曲怎样的变形怎样的融为一体。
敢吗?
所谓复仇,也许也只是一个玩笑,开得比较巨大罢。
人们若想毁灭一切,先毁灭自己。
小田切让这次的角色,有着类似布拉德皮特在[十二猴子军团]中那样神经质的演出,也同样有着单纯如孩子的笑容。
很多将意象具体化的例子,在这部电影里,不浪费每一个镜头来拥抱这孤独的人群。
还想说的是,虽然我撕了最外面的一层写成的这篇东西充满着隐涩,其实更深的地方还有更多的东西可剖析。
但我居然是笑着看的这部[天堂失格],从头到尾,很发自内心的笑。
ED咒一般吟着的{蜃気楼},喜欢。
另有Rin'的新歌{Anti Hero}也很是喜欢。
我从不否认我英语学得糟糕,也能知道反英雄,是和传统意义上的英雄有悖的存在。
最先想到的是太公望,近的也有银时……我也许只是想到了,无论动漫里电影里,还是我们存活着的这个现实的时空里,可以卑微但决不低贱,决不丢弃自己的原则,喊着,为了想象力的起死回生。
因为看过《69》,所以期待李相日的近作。
当代日本电影的一大风潮,就是偏嗜心理分析。
于是崛起了一些善于用没有表情的表情演出深刻情绪的演员,浅野忠信、洼冢洋介都是。
除了稀淡的表情,常见的主题还有对死亡的耽溺、对人生的冷漠、对社会的敌意与绝望等等。
栗山千明,即使没有表情,也有种难驯的孤傲写在轮廓鲜明的脸上; 小田切让,时而高贵时而不羁,疯起来跟妻夫木聪有点像; 加濑亮,那样的发型与口鼻,那样闪烁于善恶之间的神态,很适合诠释非主流的对象。
让这三个人相遇,便有了这样一部被称作“向Fight Club致敬”的《天堂失格》。
影片开头颇有点cult的味道,佐以节奏强烈的音乐,真是又凌厉又感伤。
片尾曲《蜃气楼》曲调十分怪异,却很有将影片气氛一以贯之的效果。
记得早前看《涩谷二十四小时》,结束时忽然响起UA的《水色》(《盛夏的果实》原曲》,感觉就很奇怪,好像电影放错了一样。
电影配乐所起的作用,正像黑泽明在自传《蛤蟆的油》里一直强调的:是影像与音乐的乘法。
人生总是有缺陷的,比如电影中三个失意的人。
可是又因为缺陷的存在,故而萌发对“想象力”的渴望。
世界不该是这个样,世界应该是怎么样?
向行恶的人复仇,虚构一个公平有情的天堂……可是又该如何将这些美好的碎片拼合起来?
向“一切”复仇,破坏身边的所有……渐渐无力承载,渐渐地当现实超出自我的想象力,生命又将向何处去?
如此这般,便觉得有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
这部电影的结尾也有其用心,既像是讲完了一个荒诞故事,又像是埋下伏笔任尔评说。
意思是不喜欢的人终于看完,可以去干自己的事了;而喜欢这部电影的人则尽管继续活动兴奋的神经,思考下去。
http://bodhicat.blog17.fc2.com/blog-entry-126.html
“三岔路口任我徘徊 左摇右晃见不到顶端的摩天厦美妙世界 任我舞蹈消失的也好 生存的也罢 大家都在舞蹈 即便是朦胧的远方 也让它开遍鲜花吧海市蜃楼……海市蜃楼……”片尾曲颓废的男声,很惊艳。
“我找到消灭一切的方法了”,结果只是用毁灭自己来结束这肮脏的一切。
小田切让在片中的表现的确出挑,始终跳来跳去,像只好动的猴子。
加濑君奔跑的样子也像是在哭泣,始终脏兮兮的白衬衫,在厕所里被上司揍得好惨。
喜欢他们合伙报复社会的那几十分钟戏,伪装绑架拯救被家暴的小男孩那段很有爱,看他们两个笑的可欢了。
对于栗山千明,我只记得她对大叔说的那句“拥抱得太紧会爆炸的”。
结尾处理的比较有意思,加濑大叔将自己瘦弱的身躯埋在地沟里的画面令人印象深刻,想死却还是没死成,真是讽刺。
就像混乱失序的片尾曲钢琴伴奏一样,半音来回反复,戛然而止。
哪里有什么天堂,继续舞蹈吧。
用这样的“节奏”和“速度”来表述这样一个主题太不过瘾了,中间好几次我承认都有点想退出,总算忍住了。
除了暴力和冷酷切入了点深度,除了音乐和色感搭对了些调调,其余的,都无法跟FIGHT CLUB比。
就算个人喜好小田切让,这角色差那边厢的彼得还是老大一截,而且老在肮脏的厕所里泡着算怎么回事儿呀,模仿的痕迹太重;小身板的加濑亮白日梦没醒的模样还行,一到喷血的镜头就让人叉气得不敢正眼看;栗山千明大家都说表现很冷,我怎么就看出点僵硬来,那炸弹项链还算有点特色。
其他角色不堪一击,可以忽略不计,提都可以不用提。
想喷的就来攻击我吧。。
这是实话哈。
我还是满心期待看69吧。。。
最后一记可能遭井喷攻击的,我还是想说,实话哈,“想像力”?
这片子的主题也不怎么样。
所谓的想象力,又有谁能真的说清楚呢?
三位主人公在命运里苦苦挣扎,想要毁灭一切的欲望,也是想象力在作祟吧。
喜欢影片的旧旧的色调,仿佛这就是主人公生活的不堪的世界。
凌厉的剪辑风格,让人印象深刻。
影片的人物设定,我认为是最吸引人也是最精彩的一笔。
在这样凌乱不堪的生活里,也许世界也只能变成碎片。
臆想狂的世界。。让叔青涩状= =
消灭一切,就是消灭自己.
我知道让世界毁灭的方法。不要拥抱我。我会爆炸的哦。
我就好这口
韩国导演的日本电影
感觉有FIGHT CLUB的影子 但是完全没有别人的精髓 如果只是报复这整个世界 就是所有爆炸 还不如做着之前所有小小事情 开开心心好
有一瞬间我以为你们在一起了(我到底看了神马!!///
蛮崩溃的剧情 看过fight club后这片有点不耐看 但 小田切身材也太好了吧
作
做作
似乎是有那么些向FIGHT CLUB致敬的意思,结局让我非常非常有打五颗星的冲动。铁三角确实磨出了火花,可栗山千明的气场还是给两个搞基的男人压下去了…嗯 值得一看
演员比内容还重要了,小田切让独角戏,加濑亮样子真的很衰
无可救药的无政府气氛。
有多压抑有多想复仇。这个世界不善良。
不管世界再残酷,生活仍将继续。如果复仇可以解决一切问题那世界就真的好简单。唯有自己妥协,别人不会为你而改变~其实生活里也不都是坏事,如此戏剧化的方式都救了警察,命不该绝不是么。
栗山千明
只有日本才能出产的电影
fight club的調調、三個主角都很中意。
很久没有一部电影让我想骂人了. 照抄搏击俱乐部的人物设定,各种无畏的打斗和烦人的剪辑,伪摇,伪酷,伪暴力,伪无政府,整个就是一假药贩子的感觉!想抽丫两巴掌的感觉!最可气的是拉来我大爱的JOE桑和王志文来搞基,你侬我侬了半天而且演得都那么卖力,结果摊上这么个剧本...唉
差点儿意思差点儿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