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仁的肃宗演得很带感,有鲜明的个人风格,我很喜欢。
金泰熙演技就很一般了,但她生气的样子特别漂亮,很适合恶女角色。
从这部剧可以看出,朝鲜古代的党派之争和门第身份概念是痼疾,虽然这些观念都是从中国传过去的,但是中国古代好像只有某个阶段才会这么严重,比如明朝中后期的党派斗争,或者魏晋时期的门阀观念,总体来说属于糟粕,但是这些东西却在朝鲜被发扬光大,真的挺不好的。
中国古代寒门子弟通过科举当大官,或者寒门女性因为美貌被帝王封妃的可不止一个呀,在朝鲜这好像是非常罕见的,简直跟奴隶制差不多了。
另外,通过历史的吉光片羽推测,肃宗一度非常爱禧嫔。
第一,这个封号的意思是幸福,在中国好像没有这么浪漫且寄托自己强烈个人感受的封号。
第二,以张玉贞的出身,能入后宫都很难了,但是肃宗居然把她提到了正一品嫔,并且把广收爱戴的仁显王后给薅下来,让宝贝女人当王妃,这当然跟肃宗暴躁独断的个性有关,然而主要原因应该还是爱情,让一个人这么癫,冒朝鲜之大不韪。
第三,虽然禧嫔做了很多很蠢的事,而且蠢得毫无创意,但是肃宗基本都包容了,在热恋期他应该是完全熟视无睹的,只是在爱情消退后,他才慢慢地开始做出反应,直到把禧嫔赐死。
最后还让他们的爱情结晶继承王位,第四,据史实记载,这个儿子(景宗)身体和精神状态都很堪忧,当了四年就死掉了。
那就进一步证明肃宗对禧嫔的爱了,不然完全可以挑另外一个儿子。
没办法,情种帝王表达爱情的方式就这样,万历皇帝和郑贵妃的儿子(福王)简直像头猪,但是他们还是很希望那头猪继承皇位。
能体现一个帝王是情种的,不仅需要有特别的爱情邂逅,朝局也要稍微复杂一些,有一些权臣党锢跟帝王斗法,给他制造障碍,障碍会让他的爱情故事更惊心动魄。
不然像汉武帝或者李隆基那样,大权在握,看上谁就是谁,留下的也只是一些花边新闻而已。
一开始看到刘亚仁+金泰熙+古装,真的以为还不错。
可除了各种偶遇、做衣服的情节还能看之外,其他跟大臣吵架、跟叔父吵架、跟泼妇吵架等等一系列表现男主女主身不由己的部分真的是看够了。。
尤其是儿时的部分。。
难道男主女主就一定要小小年纪私定终身么?!
私定终身还要因为一些狗血的理由忘记?!
相遇时一定要有似曾相识之感?!
关键男主女主那样的颜儿时怎么会长成那样?!
(这才是重点。。
)跟捧日之月差了不知道多少条街,瞧人家青梅竹马得多么清新自然,情谊深重。。
再说东平君到底是肃宗的叔还是哥?
为啥总是”爱你在心口难开“的千年男二?
还有女主的娘。。
人家老婆不让你给她老公换衣服就别去换啊!
好好的,换着衣服还对视?
说你不是故意的谁信啊!
如果是为了推动情节,那实在是太生硬了。
泼妇既然收了成东日大叔的钱,怎么着不能出手啊?
关键这样根本显不出女主的娘无辜啊。。
男主的娘更是。。
自己收了大臣的钱根本不藏着掖着,男主和男主的爹还只能无奈的忍让?
果然朝鲜是真正的礼仪之邦吗?!
最扯的吐完血下一集马上原地复活是什么体质?
那个女巫。。
算这么准算不出谁才是真的煞吗?!
仁显王后。。
明显的外强中干,嘴硬心软,各种隐忍落寞竟然没人发现。。
最后,一个天天看论语的人没看出来鸿门宴?
人家都舞剑了好吧?!
现在只坐等肃宗怎么下令处死张禧嫔。。
这些天贴吧里很广泛用的一句话是“历史是胜利者的赞歌。
我记得第一看到这句话是在《闲看历史淡操心》里,“历史不过是胜利者的赞歌,如一个浓妆艳抹的婊子,本来面目埋在厚厚的脂粉下。
”对这句话,我是万分的赞同。
我并不觉得张玉贞朝鲜史书上所谓的妖妇,是红颜祸水。
就像是不觉得李煜是所谓的昏庸懦弱的亡国之君,杨广是真正的残暴无能。
反而觉得仁显王后和崔淑嫔、赵匡胤和赵广义、李渊和李世民就是那浓妆粉饰的婊子。
先从仁显王后说起吧,仁显王后给我的感觉就像是长孙皇后,她们都是适合做一国之母的人。
从仁显主动要求张玉贞回宫,以及后来被贬微庶人,五年后又重新坐上中殿之位。
一方面有王的默许和暗中支持,一方面仁显也做到了一国之母应有的隐忍和坚持。
但是历史对仁显的评价实在是太高了,一旦尽是赞美之词都让我觉得不真实。
如张玉贞是“妖妇”,能打败“妖妇”的仁显必是更强大的更有手段的人。
然后是崔小三,此人放到现在绝对是那种长的不咋地、人品差还贱次次的却招男人喜欢,然后被一堆女人恨得牙根直痒痒的女人。
王对仁显有尊重,是相敬如宾的关系。
玉贞有几分刚烈和执着,王起初会欣赏这种性格,但日后张玉贞也会因这种性格和王拉开距离。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会撒娇的女人有人疼,崔三紧紧的握住了这个要领。
她既不像仁显般让人感到拘束,又不像张玉贞那样强烈到让人窒息,王自然是会想亲近。
王没事在她身上找个安慰啥的,生了三个娃也不奇怪。
崔三靠王上位,王靠崔三生孩子,各取所需。
最后说玉贞麻麻,剧中玉贞麻麻自己喝毒药而死,我觉得真的有可能是这样的。
从玉贞麻麻的之前所做,与仁显对抗,嫉妒崔小三,麻麻觉得是对爱情刚烈和执着的人。
但爱能救人跟能毁灭人,玉贞曾经被爱所救,也是被自己的爱所毁灭。
也许是忍受不了王对其他人的爱,也许是受不了多年的冷淡,或者两人的误会种种。
从她的性格看,麻麻自己喝毒药自尽是很有可能的。
记载说是王厌恶麻麻最后才赐死麻麻的,但是如果真的厌恶,完全可以在仁显复位之时给麻麻贬为庶人。
并且日后坚持不更换世子,订立不得再以后妃为中殿,都有守护麻麻的意思。
麻麻这种性格放到现代,绝对是人们欣赏的敢爱敢恨,能拼尽生命守护自己所爱的那种女人。
在古代三妻四妾的制度下,能有如此的性格更是可贵。
但这种人,往往下场是最惨的,感情强烈到极点,往往不能温暖别人,而是自焚。
一个女人,为了她心爱的男人,不惜千辛万苦,花费了无数的心血得到了梦想中的位置,然而,也为了心爱的男人,放弃了一切,重新回到了原点。
张玉贞终究是看完了,结局我无力吐槽了,多少凄凉。
殿下知道张玉贞回来了却还在一边等待着,漫长的等待着张玉贞的自尽,身为他最心爱的女人,是不应该无动于衷的。
我以为他会奔跑过去,砸了那杯毒酒。
但是没有。
真是有点小失落。
可是是我的幻想有点罗曼蒂克,认为爱人间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不能让对方先比自己而去的。
活着的人永远会比死去的痛苦,所以尽管殿下完好的活在这世上,他依旧是失败着的。
我在剧中最讨厌的就是后面出场的淑媛,怎么这大眼睛的小尖脸看着让人恶心呢,一瞪一瞪地,实在很不喜欢!
而且最后还使阴招,致使张玉贞去世了。
结局没有给淑媛的恶报,真是让观众难以忍受!
为什么作恶多端的淑媛没有得到惩罚呢,喂,导演你是漏写了什么!
这个讨厌的女人与中殿娘娘相比,简直突出了她是多么善良的配角。
仁显皇后倒是一个不讨喜的角色在这个剧中。
反正一开始看见她,我也是浑身的不自在。
不过她的眼神透漏着一股无辜单纯的气质。
一脸无害样。。。
哈哈,看她后面的表现,我发现她也只不过是一个可悲的女人罢了。
几次凭借父亲的势力和那些所谓老论西人的势力来获得中殿娘娘的位置,但实际上呢,自己是否开心呢?
看着自己的男人和其他女人在那里卿卿我我,恩恩爱爱,自己何尝一天是开心过的?
她终于在临终前对张玉贞说出内心的真实感受。
可惜呀,可惜,她人是走了,也同时带去了张玉贞的生命。
她万万也没想到,她们两人的命运纠葛这么的复杂。
张玉贞确确实实是个为爱而生的女人,殿下的英明才气也是值得她去爱的。
殿下自然是很爱很爱她的,但是李淳可以自由的爱她,而殿下却不可以。
这个身份注定要放弃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
因为是殿下,所以不能不听从那些权势们的指挥,在他们的怂恿下,废黜了原来是中殿娘娘的张玉贞,然后在巫蛊之术中,也间接导致了张玉贞的死亡。
张玉贞是甘愿为他而死的。
就像为他而生一样。
可怜的女人,死在了宫廷阴谋中。
张玉贞原本是善良的女人,然而入了宫后,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我们一步一步看到她的变化,这也是人生最大的无奈吧,为了得到心爱的东西,不得不去改变。
当她被迫屈服于大妃娘娘的各种压迫时,她终于知道只有反击才能赢得胜利的战争。
于是开始自导自演了,假死以废黜了中殿娘娘。
然而不正当的胜利终究要品尝恶果的,这部剧情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真理。
那时,我就觉得中殿娘娘特别的可怜,又反而责难张玉贞的不应该了。
居然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
所以,她的初恋情人都看扁她了,想要报复来引起她的注意。
张玉贞呀,张玉贞,可惜你爱的不是普通人,而是帝王家的人。
注定,是一场悲剧。。。
期待半年之久的《张玉贞》姗姗来迟,之前看了卡司预告和OST的MV对这部剧无比期待,从SBS的投资,请的演员,服装道具的精致程度和宣传力度足可见其打造一部超越《拥抱太阳的月亮》(2012年度收视破40的古装国民剧)的国民剧的决心。
最近比较忙,前三集下了一直没看,但看到前三集的收视真让我大跌眼镜,诚然收视率并不是衡量一个好剧的唯一标准,甚至有时都算不上重要标准(比如针对于麻麻的剧),但是,一部制作精良,演员阵容强大,原著又有深厚群众基础的电视剧收视不高必有原因。
在仔细看了前三集之后,我发现了其中一些问题,为了更好的说明,特别拿《拥月》作一下比较。
PS:鄙人是本着尽量客观的原则来写这篇感想,《拥月》和《张玉贞》都是我喜欢的剧,比较仅为说明一些问题,并非为掀起粉丝骂战,敬请理解海涵。
在分析内因之前先说一说外因,就是对打剧,《拥月》的超高收视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其对打剧的功劳(太弱了)。
《张玉贞》的两部对打剧是《九家之书》和《职场之神》,前者看了片花,说实话,题材新颖,戏剧冲突鲜明,特别是男主爸妈那段,片花里就觉得李妍熙好惊艳,演技和《伊甸之东》时比已不可同日而语,片花里貌似男女主篇幅不多,本人对男主无感,女主是《建筑学概论》里的国民初恋,确实清新可爱,如果剧情能够一直给力,这题材会非常吸睛。
《职场之神》木有看过,但有金惠秀姐姐压阵,在进度上又快2集,收视上也不会太弱。
不管《张玉贞》之后的剧情如何发展,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对打剧不弱,希望这也能成为剧组前进的动力之一吧分析完外因进入正题讲内因。
首先说一说优势1. 超强卡司 先看一看《张玉贞》和《拥月》卡司对比《张玉贞》:国民女神金泰熙+忠武路蓝筹股刘亚仁+在熙+洪秀贤(《公主的男人》女二)+李相烨(《善良的男人》男二+老戏骨若干)《拥月》:金秀贤+韩佳人+丁一宇说实话,作为月火短剧, 《张玉贞》卡司之强大绝对算是短剧里的翘楚,我看过那么多短剧,除了IRIS(那个阵容太完美了),没有见过比《张玉贞》更强大的卡司阵容了(我说是整体哦)。
和《拥月》比,除了男主(虽然亚仁绝对是演技派,但必须承认金秀贤的强大的演技和爆发力,哭戏太赞了,演得能把人的心给揪出来,难以想象那么年轻的孩纸到底有过怎么样的经历才能积蓄如此深沉的情感和爆发力),女主和配角绝对是完爆《拥月》,男二是谁?
是演过当年超高收视《豪杰春香》的男主在熙(说真的看到他演男二真是大跌眼镜,怎么沦落去演男二了...),女二是目前我看过演过最出彩女二的洪秀贤(《公男》的评论里对她的赞誉不比对女主少),男三居然是刚刚演完《善男》中完美男二的李相烨2. 精致的服装因为服装本来就是本剧的卖点之一,精致程度就不用说了,华丽丽的颜色和刺绣,配上女演员华丽丽的颜...非常棒...。
相比《拥月》,我个人更喜欢《拥月》里小演员的服装,吕珍九紫色的世子服和金有贞红裙淡绿色的小袄太养眼了,不过人家那是高帅富和白富美,我们这个剧情所限,不具有可比性。
不知道是不是为了避免被说效仿《拥月》,本剧里男主的服装很少大红,我私以为大红更显王者之气,但貌似淡蓝色非常趁刘亚仁。
女主的服饰就不细说了,泰熙是国民女神,洪秀贤古装扮相非常美。
唯一一个槽点就是女演员的妆,我严重怀疑本剧的化妆师和《善男》的是同一人,化的唇彩怎么都是那么怪异的渐变色..老让人感觉营养不良的样子...富家千金不该用莹润一些的唇彩么..这种哑光的渐变,怎么看怎么感觉病怏怏的啊说完优点说缺陷1. 小演员到成年演员之间剧情过渡完全脱节为什么电视剧里要有小演员情节的存在,答案只有一个,说明男女主角感情的延续和坚定。
在这点上做得最出色的就是《拥月》,小演员情节和大演员的过度非常自然,我记得《拥月》里吕珍九最后一个镜头是大婚时捧着蒙蒙细雨,而金秀贤出现的第一个场景就是伸手去触碰蒙蒙细雨,这在情节的延续上就非常非常自然,同一个动作一下就衬托出了男主矢志不渝的那份深情,加上时间的跨度,更显出男主的深情厚谊。
当然,这么巧妙的设计归功于编剧和导演的深厚功力。
但是,如果没有那么巧妙的过渡,至少也得表达出幼年和成年感情的延续性,最起码不能脱节吧。
但是,这个可怕的但是终于来了,《张玉贞》就严重犯了这个感情脱节的大忌。
一场政治事件居然能让世子忘了自己初恋情人,而玉贞除了哭了一场之后貌似就没有感觉了,成年之后什么都记不起来了,如果这样的话,初恋还有什么意义?
还占篇幅,砍了算了。
虽然韩剧剧情是不能用正常逻辑推敲的,但也不能太荒谬啊,《张玉贞》里的感情逻辑就是,小时候因为一次邂逅情根深种,但因为变故全都忘了(至少剧中就是这么体现)的,然后长大之后无意中遇到几次又看对眼,然后女主一听到男主另娶她人就伤心的要死。。
试问这样的逻辑会不会太荒谬了...暂歇不说男女之间存在门第差异,如果真的是令女主刻骨铭心的初恋怎么会自从小时候分别之后女主一点想念男主的举动都没有?
这就是编剧和导演的失误所在啊,你好歹在玉贞成年再次遇到世子之前加几段玉贞对小世子的思念都能自然的多,亦或者世子对玉贞的思念都自然的多,也为之后感情上的大喜大悲埋下伏笔。
现在这样的剧情实在是太突兀,试问现实生活有谁会听到小时候见过几面曾经有好感但早已淡出生活的某异性结婚的消息之后会嚎啕大哭,估计就只有二逼才会,毕竟连脸长啥样都不记得了谁还关心你和谁结婚。
不夸张的说编剧和导演的这种失误完全浪费了小演员存在的意义2. 主线副线混乱,条理不清我们先来梳理一下《张玉贞》里目前出现的几条线线一:张玉贞和肃宗的爱情线二:张玄利用玉贞的复仇线三:玉贞‘大长今’般的成长线四:肃宗的成长和政治抱负线五:南人和西人的党色之争........对于电视剧来说,如果不是想拍神马史诗大剧,主线支线太多从来不是好事,如果真的要多,也不能超出编剧导演的驾驭范围。
而且所有成功的电视剧,特别是爱情剧,走的从来都是主线副线分明的道路,而且必须差异明显。
比如《大长今》,就是着重个人成长,爱情完全是附属品。
比如《拥月》,就是走的难忘初恋模式,其他什么政治斗争的副线都很弱,着重为爱情开道。
但看看《张玉贞》,首先男女主角都是走“大长今”式的成长道路,还有从篇幅上看非常强大的叔父复仇,还有男女主角之间的梦幻般的的爱情,还有之后宫中各女眷的宫斗...只能说编剧导演的胃口实在太大,短短24集想表达的太多。
有句话叫“专注所以生存”,一旦主线副线太多不仅容易头重脚轻没有重点,还导致整体结构过于松散,一旦剪辑不当(这又是个槽点)马上就逻辑混乱让观众看的云里雾里。
所以真心希望编剧好好抓一抓重点,弱化几条支线,让剧情更清晰。
3.主线中冲突不明显,整体节奏过于平淡缓慢前三集里有冲突么?
有!
但不是主线。
说实话,前三集里印象最深的几个冲突 1.世子礼事件2.玉贞父亲去世 3.失去恩师 4.和叔父的冲突(包括服装展示会事件),但每一件只能说只是伏笔,不是主线。
也许有人会质疑,认为正是叔父的冲突为日后玉贞进宫埋下伏笔。
但我并不认为这是主线,什么是主线?
进宫前应该是和世子的爱情,进宫后应该是怎样和各方势力周旋,利用自己的力量把服装文化发扬光大。
只能说这些伏笔埋的太深了,但是...这是一部只有24集的古装剧,不是50集也不是60集,在篇幅上不允许埋太多的伏笔。
其实编剧和导演应该把前4集都着力在刻画玉贞和王美好的爱情之上,毕竟后面很大的篇幅要放在入宫后的宫斗上。
大概是受美剧的影响,快节奏强大戏剧张力已经成为短篇电视剧发展的趋势,如果你不是走《我可能不会爱你》或者《那年冬天雪在飘》的超唯美小清新风格,就必须顺应这个趋势。
看看去年的《善男》就知道了。
《张玉贞》前几集总体来看节奏相对缓慢平淡,而且还是在对打剧都那么出色的情况下,前几集并不太高的收视也不奇怪了。
希望随着剧情深入能有所改进吧。
总结:总体而言,《张玉贞》还是不错的,感觉金泰熙演得“紧”了一点,如果更放松一些就更好了,之前总被诟病演技不行,其实平心而论金泰熙演技还不错,至少不是韩剧里一生气就拼命瞪眼那种,可能真的太美了容易让大家忽视其演技吧。
《张玉贞》我会一直追,上回追剧还是《伊甸之冬》。
相信有了前几集收视率的反馈编剧导演也会有所改进,希望剧组不要有太大压力,化压力为动力,相信渐入佳境境的剧情一定能给大家呈现一版难忘的《张玉贞》(转载请注明作者,感谢)
选段一:芙蓉亭一遇,三个女人。
一切皆有指,出自名门的尊荣骄傲,身负卑贱却天资过人的璀璨,底层出身的不甘与善变,多年后的你们,终究成为三股历史中不可磨灭的力量,同时出现在政权身旁。
开篇清晰明朗,这是三种人生的起点,三个女子追求幸福的道路,三场宿命的交集。
甚至在一瞬间,感受到了命运的指引,三个女子在那样花一般的年华里,梦想实际上都是微小单纯的,不论是成为做王后的一步之遥,渴望脱离贱籍的不懈努力,成为更好的人的期许。
当这样简单的心愿,在三个同样聪慧的女人生命里,遭遇权力巅峰的洪流,注定展开华丽的宫廷交锋。
作为观众,我只能说大戏在即,在她们走向同一个目的地之前,静静观赏制作组为我们讲述久远而不同于胜者历史的那一段传奇。
选段二:古法相亲,桃花人面相映红交错的信封,如同交错的红线。
东平君打得一手极好的桃花枝退山贼,仁显的闺秀遇救感恩南表演的尚好,却还是在听到东平君的自我介绍后红唇失色,可爱的东平君毫无认真之意,一句“为什么要在寺庙相亲呢”让这个皇后亲设的局啼笑皆非。
庭院再见,良辰美景,虽然是一番误会,但也单纯美好的令人难忘。
一贯冷酷武装的肃宗,竞也能般的说出“我们在哪里见过吧”这样搭讪路数,玉贞看来自是毫无意义,但是命运实际上已在此打开画卷,身份是裁缝的姑娘,为来错的订婚者量体裁衣,一场未来美好生活的小场景,好是温馨。
结合第二集的预告来看,玉贞还是那个玉贞,心无杂念的做好自己的事,肃宗还是那个肃宗,会论男女有别会论玉贞不害羞。
选段三:峰回路转,王和他的唯一爱人。
肃宗轻轻感叹:“或许两段姻缘都有关吧。
”一语成谶,她们将成为你的时代中赫赫声名的仁显皇后和妖妃张氏。
但是编剧在剧中想要传达的是,纯真坚韧的张玉贞,没有册封嬉嫔前的张玉贞,对女工独具慧眼甚至成为名震一时的朝鲜第一女设计师,以及,历史无法记载,但可以解释肃宗为何一生情牵一人的理由:王和张氏少女时期的姻缘纠葛。
一再感叹“分明,分明是在哪里见过呢”。
王和他此生最重要的爱人,就此再度相逢,走向他们共同铺就的灿烂时代。
选段四:白雪红衣,牵手奔跑的清贵少年。
不论后世如何评说,编剧在第二集表达给观众的,是这样一段无关政治,无关历史,却将深深影响肃宗心意的少年唯美爱情际遇。
谁家少年眉目如画,张氏少女花颜初绽。
两个非正统文艺青年在书店看中同一本书,又遭遇市井恶战,少年毫无犹豫拉过小玉贞的手,愣是在野蛮的群架里跳出一曲非凡的华尔兹。
而后看似勇敢豪情的一番演讲,却被百姓驳的一无是处,我们就此可以看做是肃宗从青袍暖带读书郎转向残酷利落的绝对君主的第一次启蒙。
是雨?
(参照“想你”)是出言不逊?
(参照“拥月”),是你看书我看你的欣赏?
是你领口中白皙的肌肤?
朝鲜第一君主的竟也曾如此可爱,心中的悸动难掩啊。
第二面,确是少年时代的最后的一面。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尚不知你名,却已先动心。
小肃宗的小亲亲虽然被鸡飞狗跳外加摔跤整的太过狼狈,但其背后神圣庄感和责任感不可小觑:那是和有恋心和定亲的女子才能做的事啊。
多么传统贞洁的婚恋观,多么纯白无暇的少年。
而少年啊,你可知道此后的艰难险阻群臣围攻的王者之路,将不再允许你有半分情怀?
而玉贞啊,你可知道你是这个男子最初也是最后的爱人?
所以这段微小简短的爱情的最高画面,毫无疑问给了雪中奔跑的场景。
雪原辽阔,天地沉默,蓝衣的少年握紧了少女的手,在绵软纯白的雪道上跑出无比欢快的节奏,我想,肃宗回首的面面里魂牵梦萦的,一定有这样一个场景:那年,白雪里红衣少女,面目静好,微笑的被你牵着手,如此坚定的和你共赴前路。
选段五:我可许你一件可以摆脱身份的衣服。
“你做我的嫔就可以了”,这是天下最高的爱情承诺,也是实现玉贞衣服的唯一可选。
作为朝鲜的最高统治者,作为夫君,做你的衣服温和的保护你,当属最佳的求婚比喻宣言。
可惜,年少的肃宗和玉贞,却未能预料,这段路离实现,还有7年甚至更远的要走。
(目测计算,等读完实录再确认下)选段六:玉贞啊,用你的石榴裙吞下整个朝鲜吧……两台女轿,双双落于城门之外。
抬头一望,未来已来。
在拥月中,是真假两个月亮的出现,而正如预告中玉贞所说“人生要向烟花一样绚烂”,这是一场耀星与月亮的对接,玉贞与仁显,注定是宿命中的对手。
玉贞啊,现在开始遵守约定吧。
玉贞啊,用你的石榴裙和我一起吞下朝鲜吧。
预告显示:肃宗将在第3集展开围攻玉贞的戏码,或许仁显甚至在入宫之前就明白此生夫君将无法爱她的事实。
嗯,下周继续。
(这戏单看节奏很快,可是已经过了四分一了,为啥玉贞还没跟皇上在皇宫相见)其实当个“戏说”,把女主名字改改,不见得比“拥月”差,但收视这个(估计海外版权会卖得不错,尤其张弛有度的宫斗戏 ),至少金泰熙的容貌和演技比韩佳人还是好些的,首先脸周正匀称,服装配色到位,完全就是把伊当作一朵白莲花来打扮的,葱绿桃红那套上衣绣白荷,真真是“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若单给一星,还是给改良韩服吧。
张玉贞和李焞都已经见上好几面了,但是无奈就是造化弄人。
到最后她奴婢出身的母亲因小事惹怒赵师锡夫人,遭到卷席棒殴,还要由私家奴婢卖去做官奴,导致张玉贞想办法要带上母亲逃到清国——要是当时移民估计就没啥好写了。
结果却在逃走途中遇到遭到伏击的李焞,因帮他治疗箭伤,导致延误逃走。
中间缝衣、赠衣之类的情节掠过不说。
感觉李焞永远对人心怀保留,即使是多次相见的情况下,他也不像一般人“缘分”“命运”,还要质疑对方何故拣选皇家狩猎地,是为了撞大运遇到皇室宗亲。
不过身处政治漩涡的他,估计也是被父亲的临终遗言警醒,“谁也不要相信,只能信自己”,政治上,无非党色,谁能为君所用就用,但绝不妥协让权,不让一DANG 独大。
“南人派”许积引入,“西人派”暂时被牵制,尤其是闵维重即刻因为送女候选世子嫔隐瞒母亲亡故为由就暂时废了,但私底下这两派没有停止斗争,彼此都要挟持皇帝,壮大自己的势力。
“南人”首领许积是狼,深藏不露,比起霸气外露的闵维重,下手还要毒,先是要求更大的官位封赏,和对弈时微笑着吃掉对方的棋子,李焞倒也爽快,说车马被你尽数吃了,留个卒子给我吧,我要昔日教我武功的那人进宫。
加官进爵后许积也没消停,和福寿君密谋联手,打算直接在自己的寿宴上伺机动手弑君。
(他帮着福善君跳出来夺位这段似乎太过,)虽然许积是想挑战尊卑秩序,是不是太着急,直接“项庄舞剑”抄家伙上了,最后这群女子刺客行刺被及时制止,因为张炫知道世子和张玉贞的关系赶紧反水。
东平君始终用风流好玩,言语无羁来隐藏自己真正的内心,这里是肃宗的亲信。
仁敬皇后的命运很快就要结束,父亲是握兵权的“西人派”,不过是稳固政权与闵氏抗衡,肃宗三任皇后皆出自名门世家,真实的她年纪小、体弱有病,卒于天花之症。
这里着墨不多,却令人感到可怜。
一直遭受冷落,难得皇太后引至李焞面前。
为了敷衍大家,两人投壶为乐,人前似乎是一对恩爱的小夫妻,但各投一枝后,皇太后走远,李焞实言相告,人前做戏即可,不能奢求太多。
倒是李焞一直不忘当时佳人手缝布衣,但日后,“愿为衣裳被之”的昵语却恰恰有不祥之音,李焞本人对张玉贞倒是宠爱有加,但也不等于是独宠,后来还有几个嫔妃,“人不如旧,衣不如新”,其实对于君王,衣与人都是新的好。
故事翻新,总喜欢强调君王之爱,但那只是撰写者的一厢情愿,众位阿姨宠溺无边的“拥月”里,总有一位“体弱多病、霸气、温柔、痴情”的君王可以N年不合房,为心上人守身如玉——这不科学。
当然这里李焞也没合房,因为很快仁敬得天花,最后一面他不怕传染去看望,也算有义。
越看越有点点像康熙,不过康熙爷趣味更广泛,不像这里整天忙着朝斗都冷落美人没时间睡觉,第一任老婆是索尼的孙女,索尼一家子为康熙保驾护航,顺带除了鳌拜,康熙和第一任老婆少年夫妻情深,还生过几个孩子,还写诗文纪念;第二任老婆也死得快。
看起来霸道君主命太硬了,克老婆。
张玉贞为免母亲的痛苦,作为赵师锡门下送选宫女入宫,结果因身份和慈京的旧恩怨再次受到“针房”宫女们的奚落打击——基本宫斗戏都是,闺蜜和诡蜜并存,可能有个缺心眼的闺蜜作好百合,也有个狠毒争宠的闺蜜背后插刀,有时还会二合一表示深宫太复杂,好人都变坏了。
最后赞一下助演张英男女士,从国情局直接穿到“针房”,台词铿锵有力,目如冷电,直接把小宫女秒成渣渣,一个个在她这个尚宫眼里“都是屎”,倒是瞥了一眼沉鱼落雁的张美女,眉毛挑一下表示知道了。
尚宫不喜不憎,说明人家的专业性,培养好女裁缝,好好干活,长得美丑其实和手艺关系不大,如果长得美手艺佳,那以后就会谢谢栽培。
还有幕后主脑庄烈太皇太后,历四朝不衰,这里是肃宗的曾祖母,仁祖的皇后,为后时年纪很小,《花的战争》里选的少女端方娴雅,可是不敌狐媚的赵氏,史载她因中风,被仁祖迁出宫,仁祖只专宠出身不高的赵氏,但庄烈无子嗣却能让凤林大君对她恪守孝道倍加尊崇,可见还是有一定的政治手腕。
这里和肃宗之母明圣皇后杠上,被讥讽没有儿女所以在后宫也就无立足之地,引起旧恨。
所以要赵师锡为她找两班出身美女,以图控制后宫有自己的人。
这戏一直紧贴各色宫廷戏,啥 大长今、宫心计,尤其是玉贞的活儿和刘三好太像了,就是面慈心软的女劳模,而且李公子从少年爽约到青年,完全是在骗人家玩,为啥你这么傻。
说自己本名时,玉贞你的智商降低了么,有敢和皇帝同名的么,都会避忌改名,敢这么叫——你没有反应么。
妖妃至今还没附体,也就是前面和赵师锡夫人对白还有点反抗度,大家喜欢如妃娘娘是因为她见佛杀佛遇鬼挡鬼,身怀六甲直接去鬼屋把帐子一掀,供品打翻,大叫:倒看看是怕鬼,还是怕老娘。
至于华妃娘娘虽然翻白眼现开销,但架不住凌厉到立马赏一丈红打到皮开肉绽,还冷笑几声:可叫你知道本宫的厉害。
最后撞墙也撞得漂亮。
玉贞姑娘,赶紧黑化吧,你完全是在走大长今被迫害的道路。
刘亚仁的演技还是迅速进步的,本来认为他古装扮相不及东平君好看,但即位后的霸气确实彰显无遗,和闵维重、许积的对手戏很有看头,但我还是觉得他演时装更适合啊。
就是看完总觉得朝斗说太多了,粉红太少了(不过我也不愿意天天看个爷们哭啊,回忆啊什么的),跟戏名“张玉贞为爱而生”这个琼瑶派的名字有什么关系。
三个后妃怎么还没聚拢呢。
戏剧的节奏有问题。
编剧花了很多时间讲述宿命,确实,不排除这世上有宿命的存在,只可惜,我们的王不是昏君,那他必然不会因为宿命就为一个女人舍弃一切。
到第9集还是常规的故事,但10集开始,编剧你是傻了吗?
这样睿智的王,竭尽全力塑造的明君,是为了衬托人因为爱会疯狂才写出的第10集吗?
什么?
当王权没有存在过?
没有王权你拿什么守护爱人?
不正是因为王权罹弱才如此无奈的任人宰割吗?
张玉贞是为爱而生的,因为她没有多少可舍弃的。
如同开头玉贞和仁显的不同选择:像烟火般灿烂短暂,像月光般隐忍亘长。
这是个不必疑猜的悲剧,所以过程必须绚烂?
玉贞的砝码只有王而已,可惜自古君王的爱都不可靠。
男女间的爱也是如此,所以需要婚姻为保证。
用孩子,房子,车子;人际,财产将二人牢牢绑在一起。
窒息吗?
也无法逃离。
所以不太相爱的二人或许才能长久的相亲,这样才不必叹息爱情的疯狂褪去后余下的乏味平淡。
最后,祝所以有梦的人都能疯狂的去爱,并拼尽一生相守!
为了金泰熙倾国倾城的颜和笑,一颗星。
为了刘亚仁明明一副童颜却演出了王的霸道和深情,一颗星。
为了片头曲的在熙,一颗星,却直到第11集还没有出场,减半颗星。
男主女主第一次牵手,第二次接吻,第三次直接上床,为了这现代模式的古代剧情,半颗星。
所以,这部剧算来算去,就是三颗星的水平。
其实要是只看张玉贞与王之间的感情主线,这部剧还是挺有意思的。
两人从相识到相许,从童年到成年,从宫女到娘娘,这种俗得不能再俗的剧情,还是挺符合我对于古装戏的口味的。
当男的是皇上时,女的一般都是小宫女,女主与男主偶遇,男主伪装成另一个身份,一般是太监或者侍卫两人产生情愫,经历一番大事,女主才知道原来这个小侍卫就是皇上啊,两人折腾一番,女主成功上位。
好像现在古装戏十个有九个是这样的剧情。
这部戏的败点其实也是韩剧古装戏的通病,就是故事线路多且混乱,主要问题是,谁喜欢看一群大叔在那斗政治?
那些大叔只是打酱油的炮灰好吗?
他们不出现没人会想他们好吗?
一集给他们二十分钟已经是极限了好吗?
我们要看的是,男女主的粉红啊粉红,女主的上位啊上位,女主与女N的宫斗啊宫斗,为什么大叔的戏码要比女主的戏码还多?
为什么男主与大叔相处的时间比与女主的还多?
为什么女主与配角相处的时间比男主还多?
编剧没有搞清楚重点,冲着金泰熙和刘亚仁的颜,观众要看的是奸情,谁要看历史剧呀
看过11集之后,感觉这一集是一个转折。
前10集讲的都是玉贞与王的单纯的爱情故事,虽然屡遭曲折,但就如同王说的一样,玉贞是他不用因为朝廷的压力而去爱的唯一的人。
可是在玉贞二次进宫时,出于堂叔的压力以及对王的爱,还有对屡次想要谋害她的闵维重等人的复仇,她是怀着这样复杂的心情而去的。
不过,如果前面10集里讲的玉贞是一名智慧但苦命的,为了实现梦想而努力的单纯女子的话,那从这里开始,玉贞则蜕化成一个为实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的人了,不过这也多少反映了历史事实,具有了比较中肯的人物表达,毕竟朝鲜历史上三大妖妇之一不是白给的,如果一味地将玉贞塑造成不食人间烟火的纯良女子,虽然迎合了观众的口味,但是会失去历史人物本身的再现。
只不过电视剧是想让观众全面地了历史中的张禧嫔是怎样通过一步步的努力做到以她本来的身份不可企及的位置,当然也有替历史人物做的种种让民众不可理解和唾弃之事寻找让人多少能够理解的理由。
只不过看到这里,虽然肃宗依旧喜爱玉贞,但作为一个深谙帝王心术的人,他早已对南人与大王大妃的用意了然于心。
不过此时的仁显王后却像是被抹淡了心机,不再是前面所看到的和联想的一样,真正开始耍弄心机的人开始变成张玉贞,而仁显好像会作为一个受害者登场。
观众如我,我如观众,沉浸于前10集里表达的感人爱情,却对此后王与玉贞在宫阙里的命运与爱情感到隐约的些许失望,因为随着剧情的发展,玉贞终在宫阙里走向毁灭,不管是她还是她的爱,终究是个悲剧。
里面的衣服好漂亮。我有点担心这剧的结局,虽然历史上的结局明明白白摆在那儿,我也希望这剧能够委婉一点。
概览
韩国历史剧几乎都是拖沓冗长,然后杜撰成分太多。
结局略憋屈啊 不过这部戏真的是完全以爱为主线 貌似把张氏美化了 与历史记载形成较大反差 但是却比较暖心 PS:完全是为了刘亚仁看这部戏的 哈哈哈
浪费刘亚仁了。
说刘亚仁丑的放学别走
看不下去
编辑你到底是想让金泰熙走腹黑御姐路线还是让她走小白兔被迫害路线,阵营太不分明了,话说我们家在熙怎么都12集了还没出来,这个男三,也太边缘了吧~~后面好看些了,坐等被虐~
真报看!女主愁眉苦脸了一整部剧!
虽然被刘亚仁迷得死去活来。。但这剧的后半段也只能快进迅速看完啊,至于眼泪才不代表什么╮(╯_╰)╭
十集以后就不好看了,从第十集开始,玉贞从一个聪明美丽的姑娘变成了一个无知的妒妇,唉
电视剧前半段非常玛丽苏呀。刘亚仁真的很有感染力,诠释出了一个王的无奈与凄凉,把爱情戏和政治戏演的出神入化。他是本剧最大的看点。
因为是难得看完的韩剧所以给了四星,虽然18集后开始有点走势混乱无聊了,最后两集几乎看的我心不在焉,但因为有效地诠释了爱情不能被王权欲望侵蚀的真理,显得比较理性。刘亚仁意料之外地出彩,推进感情戏引人入胜,不过从前半段时装剧到大长今到后半段甄环传主线混乱,幸好没让人腻味。
挺好的。
三颗星给刘亚仁和成东日的演技,刘亚仁和演技真的是爆表,但是这个剧bug还是很多,另外两颗星,千不当万不当啊主上。
看到有人在人人上刷才来看,以为是跟黄真伊一样好看的剧,结果尼玛就是于妈水准的甄嬛传,难怪于妈那傻逼自己也喜欢看→_→男主凌潇肃的脸和鼻孔。女主后期比较能看。超级喜欢那个长得像撒贝宁的男三。OST不错。其他无语。
三颗星全给刘亚仁
剧本非常糟糕,张玉贞人设别扭,金泰熙演得也很僵硬,刘亚仁表现平庸
刘亚仁好帅
不费脑子 养养眼 还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