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爱情里的男女,就像大街上那种最常见的情侣:说年轻不年轻,说老也不算老,不能说是人中龙凤吧,但也好像比普通人好了那么一点儿——女的青春迷人不乏追求者,男的别的不说,好歹在北京拥有一辆自己的车,自力更生。
他们站在青春的尾巴上,抱着一腔诚意,打算把最初那种相互取暖的温柔关系延续到很久很久以后。
片名说:“我想和你好好的”,可这句话在正片中并没有以任何形式出现过。
而实际上,当这想法冒出头的时候,正意味着两人之间出了大问题。
爱是需要技巧的,这技巧来源于经验,微妙得不可言传:信任,坦白,理解,关心……每一样都要根据彼此的具体情况来拿捏推断,多一分令人窒息,而少一分又显得疏离,快了,令人无法消受,慢了,又有谁能辜负得起时光。
“谁还记得爱情开始变化的时候?
”无论严肃的还是随意的,从性开始发展的男女关系在最初总是被兴奋和激情包围,在极大的荷尔蒙刺激下,大家普遍高估了自己的耐性,又对对方报以过大的期望,一开始越兴奋,到后来越失望,当一段关系开始变得另双方疲惫之后,男的成了没心没肺的人渣,女的成了歇斯底里的婊子。
大家是不是忘了,那个会跟你用一辈子的时间去面对鸡毛蒜皮的人,不是圣人,正如同你自己是个名副其实的凡夫俗子。
在爱里,人们昏了头,人无法通过正常的方式解决两人之间的问题,无法判断对错,难以舍弃一段继续下去也不再有意义的关系。
不可自拔地迷失在漫长的失恋期中,还幻想着曾经那些刺激和快乐还会卷土重来。
------------------------围绕电影挑着说几点具体的。
1对于自己的过去,要自行处理妥当,并且没必要主动提起。
这是对现任和前任的尊重。
亮亮一开始的口无遮拦,直接为喵喵对他的不信任埋下了隐患。
2感觉难堪的时候干脆说实话。
喵喵去外地工作,亮亮在夜店HIGH,当喵喵来电时候他躲进厕所装作在家中,喵喵不动声色让他去阳台上收衣服而他满口答应,后来发现自己中招,双方都难堪。
3有问题想解决办法,不要摆脸色,没人有哄你的义务。
能合理处理日常事物是一个成年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例如说:发生矛盾的时候不要动不动跳楼、撞车、自残,做drama queen不会有人给你喝彩,折腾到后来往往只能面对毫无意义的独自谢幕。
无论是怎样的人,在判断一段感情关系的时候,无论是好是坏,一个人只承担一半的责任。
信任和谅解是情侣之间该具备的最基本的品质。
每个人都想要一段完美的感情,可是一生一世并不是强求来的,而是一天一天去经营的,这要付出极大的努力。
无法好好相处,便注定无法再相爱。
疑问句:何以至此?
都是那么小那么小的事情,为什么能引起那么多的反应?
就像一句歌词“只是太年轻/快乐和伤心/都像在演戏/一碰就惊天动地”好在是俊男美女的爱情故事。
即使不理解,男女之间从初识到相爱到同居到歇斯底里到分隔两路怎么都能在那么快的节奏里变变变变。
也因为美好的画面镜头而连贯起来。
才认识呢,就接吻上床了。
才相爱呢,就同居了。
才同居呢,就要跳楼了。
才念完情书呢,就要互相厮打了。
才决定一起生个孩子,就彻底玩完了。
承上启下的点都小到特别的无语。
查手机。
查外出。
查银行账单。。。
她就是查了啊。
怎么就那么不能容忍呢。
哭闹跳楼!
作。。。
怎么变那么不可理喻呢。
“你怎么有那么多前女友?
”“比我漂亮的,第二天都死了。
”······我唯一记得深刻的两句台词。
第一句,因为听了委屈的想哭。
第二句,因为听了就笑了。
整部电影由于每个场景链接的问题,看起来更像是一部长篇MV。
不连贯。
没故事。
有很多故事和画面,需要自己想象。
我给这部戏配的歌是当年男才女貌组合的《外滩十八号》:我不知道你在想什么,还是那个地铁那条街那分手的夜/那缠绵的地点难道是爱的天平已经倾斜......我很明白你在想什么还是那个地点那条街相遇的地点/结束的一切很明白爱并不是你要的一切
年轻的时候,一定要坚定地抱着:有爱就够了,爱能解决一切,爱能拯救一切,这样的念头去恋爱,才会更加深刻地在某个年龄醒悟过来,意识到曾经这样的念头是多么可笑和无奈。
我爱这电影里一切的浪漫:电影开始的飙车场面,北京城在凌晨时分依旧灯火辉煌,温柔的晚风吹拂着喵喵的头发,急转弯的时候亮亮用手保护在她胸前;摄影棚中一次又一次地重拍,在亮亮带头鼓掌的作用下,划上完美句号;酒吧里亮亮为了取悦喵喵不惜献唱一首《2002年的第一场雪》,即使他完全记得《灰姑娘》的每句歌词;这样就俘获了姑娘的芳心,或许是因为,电影的时间背景是2006年吧。
而对于喵喵来说,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在搬家的时候,亮亮的前女友跑来折腾,她拿起抹布“装模作样”地使劲擦了几下台灯。
或许这是第一次,别扭在两人之间生发。
这个别扭最终通过一场性(和谐)爱就得以解决,倪妮展现了她天生的妩媚动人,恰到好处的裸露和喘息,不能不让人承认这个世界上存在天生尤物。
矛盾于是顺理成章地在两人之间生发。
我们常常以为矛盾的由来各种各样,包括性格、距离、三观、经济……各个方面的差异,却往往忽略了,感情也是可以产生矛盾的。
整部电影应该是堆砌了所有情侣之间可能出现的各种争执场面,以及不断挑战恋爱关系底线的事件。
对于蒋亮亮来说,他的爱人是一个会翻电话簿、突然袭击、吵架的时候以死相逼,手里攥着酒瓶以命相挟,甚至在家安装了监视设备的女朋友,而另一面,对于喵喵来说,她的爱人是一个会在她出差的时候连夜泡吧,跟前女友揪扯不清,从不会在她矫情的时候安慰她、总是夺门而出任她在背后哭泣追逐的男朋友。
你很难说谁是谁非,感情的世界也根本不可能出现决断的标准,只看谁有包容的能力。
如果你要的只是一时欢愉,那确实,有爱就够了;但如果你要的是持久的关系,包容的能力才是必需品,而这种能力,无法和爱划等号。
我只是不知道,一次又一次的妥协究竟是可以磨去爱还是会升华爱。
电影院中的观众们对两人的互相折磨表示唏嘘,而电影的影评也集中火力于两人的矫情和”作“上,其实我们每个人在恋爱的时候都是这种状态啊,即便我们在看电影的时候,都明白,那些争执没有必要,那些伤人心的话没有必要,可是我们究竟要怎样,要花多久,要经历多少人才能学会不去犯那些矫情的错,而当我们真的不再犯错的时候,那个我们深爱的人究竟还在不在?
电影结束在夜晚飞驰的车里,两人的表情依旧茫然,仿佛经历梦一场,在这场充满快乐、思念、猜疑、暴力、悲伤、失望的梦之后,两个人的心里除了疲倦还能剩下爱么?
爱情是一个太难太难的难题,我愿记住这电影中每一丝浪漫的情节,却不愿意去猜测它最终的结局。
前段时间迷上倪妮,最近也就搜罗着她的老片子开始看,偶尔还买了几本她为封面的杂志收藏。
那天看到虎扑上几个动图推荐,是倪妮在该片中的片段gif,就寻着来了。
基本上还是抓住了现实中许多情侣都会存在的问题。
作为男生,即便女主性格也存在问题的情况下我却仍想为女主抱点不平:男主玩心十足,与前女友纠缠不清,分手却仍留有前女友物品这是不应该允许的,是男女主矛盾出现的最主要导火索;女主疑心相对重,控制欲强,不留空间的相处方式最终让男主抓狂提出离开。
双方对于该问题沟通也不积极,而作为最主要责任承担者的男主也并不配合解决。
剧情基本写实,情节发展也相对有逻辑总的来说,6.0的分我觉得是低了的。
俊男美女,干柴烈火,激情过后就剩下一地鸡毛。
激情之后亮亮开玩笑说要养喵喵,喵喵没有拒绝反问亮亮对多少女人说过这样的话,亮亮说有很多。
亮亮在分手后还和前任保持联系,有事情还会帮个忙。
亮亮是对待别人有点缺乏边界感(不懂拒绝、跟同事/前任暧昧不明令人误解、冲动时说要养xx),遇到事情逃避(因为喵喵缺乏安全感居然用让她生孩子来给她安全感)。
喵喵是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人(跟踪、查手机、监控、试探)并且掌控欲非常强,依赖性强(跟亮亮在一起后不再认真工作,没有正脸的戏不演),不成熟,一旦进入爱情就是全身心的投入导致用力过猛。
归根结底还是对亮亮(对爱情)的不信任,大概率以前受过伤害或看过太多父母婚姻中的不幸福。
亮亮和喵喵的爱情看似单纯美好,实际上两个人在二十几岁的年纪可能并不懂得如何爱别人,在爱情中爱的可能只是他们自己。
我们都执念着做自己认为对的事,并且希望伴侣也能按自己的方式选择,一旦事情超出我们的期望,就会产生负面情绪。
过于纠结于事情本身的对错,忘了我们对对方的爱。
在爱里没有对错,有的是包容和理解。
感情是奢侈品,我们跟不同的人在一起时的状态是完全不同的,有的人能让你沉沦,有的人能让你成长。
弗洛姆在其著作《爱的艺术》一书中说:“两个迄今为止同我们一样是互相陌生的人,当他们突然决定拆除使他俩分割的那堵高墙,相许对方,融为一体时,他俩相结合的一刹那就成为最幸福、最激动人心的经历。
这一经历对那些迄今为止没有享受过爱情的孤独者来说就更显得美好和不可思议。
这种男女之间突如其来的、奇迹般的亲密之所以容易发生,往往是同性的吸引力和性结合密切相关或者恰恰是由此而引起的。
但这种类型的爱情就其本质来说不可能持久。
这两个人虽然熟谙对方,但他俩之间的信任会越来越失去其奇迹般的特点,一直到敌意、失望和无聊把一息尚存的魅力都抹掉为止。
当然一开始双方都不会想到这点。
事实是:人们往往会把这种如痴如醉的入迷,疯狂的爱恋看作是强烈爱情的表现,而实际上这只是证明了这些男女过去是多么寂寞。
”
恋爱最好的时候就是还在暧昧的时候,没有在一起,彼此都是独立的个体,不约束也不索取,都想表现出最好的自己给对方,甚至愿意为了这份爱情而改变自己。
与亮亮恋爱之前的喵喵,机智、聪敏、洒脱、美丽、可爱,简直像一个女王。
那个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屁股坐进亮亮的车并命令他开车时的喵喵多霸气,那个拍饮料广告喝的撑到打嗝的喵喵多美丽,那个坐在亮亮的没有天窗的车里撑起雨伞还笑称“自备天窗”的喵喵多聪慧,那个站在麦克风前不停喊着“蒋亮亮来一个,蒋亮亮来一个”的喵喵多有魅力,那个当亮亮问起是不是她的生日时,厚着脸皮说“只要我高兴,每天都是我生日”的喵喵,多迷人。
亮亮呢,如果论经济水平,他当然是一个穷屌丝,也有着毛头小子的自由散漫和冲动易怒,但是他帅气阳光,风趣潇洒,把郑钧的“灰姑娘”唱的动情又感人,且有三百六十个心眼,只要他想就能把女孩子哄的笑逐颜开、春心荡漾。
这样的男孩子迷人,但却是不可靠的,他爱你的时候疯狂,但是不爱你的时候也会决绝。
最初跟喵喵在一起的时候,他便说过,对女孩子有三个原则“一、不主动;二、不拒绝;三、不负责”,言语中透着自信甚至是狂妄,任何一个理智的女生听了这种话都会觉得倒胃口吧,可当时的喵喵已经爱上他,便无暇顾及可靠不可靠了,当爱情成为最强烈的渴望,就失去了放手的力量。
亮亮很豪气的对喵喵说“我包养你吧”,这是很多年轻男孩子都爱做的承诺,“我养你吧。
”多么轻松的一句话,他们说的时候也许很真心,但其实并没有想过现实的可能性,不过是一时兴起冲口而出,女孩子听的却格外认真。
如果抛开后来在恋爱中的那些控制欲,喵喵真的是一个乖巧的好姑娘,放着追了自己多年的富二代不理,虽然这个富二代确实很low,但是以她的条件找一个比亮亮优秀的并不难,可她却奉行“爱情至上”,陪亮亮一起住出租房,买廉价的家具,看遍所有昂贵的灯饰却选了最便宜的一款。
亮亮和喵喵的关系,就像是一双脚选了一双看起来最般配但却不合适的鞋子,他们爱的很深,也因为深所以喵喵才会患得患失,表现出强烈的不安全感和控制欲,可亮亮却是一个自由散漫惯了的人,他不能适应喵喵给她规划好的规规矩矩的生活,为了避免争吵和被干涉,所以他撒谎骗她,但恰恰因为撒谎也导致了她的更不信任,她开始查他的岗,偷看他的手机,甚至偷偷给他女同事打电话。
喵喵爱的太疯狂激烈,爱的失去了自信,她把时间和精力都用来控制他、提防他和拆穿他,尽最大力量让他减少被别人诱惑的可能性,却忘了她最该做的是让他爱她。
女人总是以为,我爱你,我就有义务帮你清理生活,有责任帮助你成长,改善你的做事方式,而在男人看来只觉得自己受到了控制,自由的生活受到干涉。
如果男人反抗,女人最爱采取的措施就是“一哭二闹三上吊”也以为如果男人在乎,他就会妥协,如果不妥协那就是不在乎了。
喵喵第一次以跳楼的方式吓亮亮的时候,这招很管用,他吓的立刻跟他道歉,答应她所有的安排,她可以随便看他手机,八点之前陪她看电视,十一点前洗澡睡觉,还要面对面睡,也承诺不再抽烟。
但当她第二次想用死来威胁,他没有让她把话说出口就自己把酒瓶砸在了头上,他已经有些受不了了,被控制的生活让他觉得没意思,而这一次喵喵也被他吓到了,她终于真的怕了,从前对他的强势干涉,变成了弱势的祈求,但是这个时候他们的关系已经岌岌可危了。
女人很容易哄,如果一段感情中,是女人动摇,也许只要男人温言软语就很容易回头,但如果是男人动摇了,那么可能女人使尽浑身乏术也难再回到从前。
因为女人大多不记仇,有什么不高兴当场就会表现出来,而男人都很能忍,把所有不满意的情绪埋在心里,最后一触即发。
其实亮亮是很爱喵喵的,不然他不会放下那么多,朋友们喊他去撒欢,他也不去,哪怕觉得这生活没意思他还是乖乖回家做饭,可当他看到喵喵在自己家里都安监控的时候,他彻底崩溃了,最后的这根稻草压垮了他从前所有的妥协和对这份爱情的坚守。
那时他眼里的喵喵简直就是个疯子吧,她不停的说着“我爱你”而他说“你别爱我了”,如果爱是这么让人压抑绝望的东西,那么他宁可不要。
他让她滚,骂她神经病,她的爱让他觉得恐怖害怕,他不顾一切的想逃离她的控制,而她却因为爱他所以像个疯子无赖一样要留住他。
有人说,男女分手之后,女人第一个月最痛苦,各种歇斯底里寝食难安,而当这一个月过去就会满血复活该吃吃该喝喝,而男人则是第一个月最痛快,觉得自己像解脱了一样,终于恢复自由了,但一个月过去就会开始觉得空虚寂寞,陷入怀念从前的悲伤中。
亮亮跟喵喵就是这样,其实亮亮并不是不爱喵喵了,他可能也并没有真的想永远跟喵喵断绝,只是当时他被气愤冲昏了头,疯狂的想逃离,而当喵喵以亮亮前女友梅梅的名义试探他之后,她就真的对他绝望了,给他把衣服送到酒店的喵喵又变回了他们最开始相识时的那个冷艳、美丽的喵喵了。
最后喵喵死了,在一次潜水中发生了意外,亮亮因为是她手机中的紧急联系人而被联络到,他看到她那么多有着明媚笑脸的照片,而在照片的背后,却还贴着那张被他撕碎又被她一点点拼起来的他的手写信,那是她最宝贵却只能深藏的东西。
然后,亮亮哭了,那也许会是他有生以来最悲伤的一次哭泣吧,如果一切重来再给他一次机会,他一定会说,愿意承受从前喵喵的所有控制,只要能把她带回他身边,然而这就是命运,时间不能再来,有些人一擦肩就是一辈子。
也许他会在下一个爱人那里给予更多宽容,而那个人却再不是喵喵,他在喵喵那里学会了如何去爱人,而喵喵却永远只能留在记忆中了。
爱情容易让人忘乎所以,把对方与自己强行绑架到一起,但其实哪怕再相爱的两个人彼此生命也是独立的,谁都没有权利以爱情的名义去改造对方。
爱情是一种责任,你享受爱情就必然要承担随之而来的对另一个人的责任,做任何事都要把她当做自己的一部分考虑在内,要照顾她的感受。
你虽是独立的生命,但也要对另一个人的生活和幸福负责。
1992年,王朔在小说《过把瘾就死》中已把恋爱里疼入心肺、难得见光的一面写到剥肉拆骨,小说中那对未受任何外界阻挠的男女在不断升级的嘴仗中完成了一次惨烈聚散。
大V作业本首度操刀的电影剧本所受王朔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且不说大V微博头像常年晒着王朔笔下方枪枪小朋友的大头照,电影《我想和你好好的》中的倪妮和冯绍峰躺在床上对望时竟和21年前的杜梅、方言说了一样的话,男问:“如果我比你先死呢?
”,女答:“那我就先把你毒死,我再去死。
”那一刻,实在有点穿越。
即便有模仿经典的痕迹,编剧作业本与导演李蔚然还是在认认真真地为时下男女讲了一个发生在2006年的故事。
人物的真实感值得按赞,银幕上倪妮一身素净,冯绍峰那不修边幅的头发和穿着深得北漂屌丝神韵,俩人站一块不是明星顶多是在西单逛街一对长得挺好看的情侣。
更令人倍感安慰的是全片无雷语,也没有为了说俏皮话而说的俏皮话,在如今满目皆是以桥段和“抖机灵”堆砌而成的国产片中,能以刻画人性为前提云淡风轻地讲完一个故事已是难得的诚意。
每当走进电影院,如果能跟随剧情节奏、相信故事中的人物,并且没有感受到导演无所不在的野心,那么我认为此次观影值回票价。
《我想和你好好的》讲了一个平凡而琐碎的爱情故事,一个不靠谱的男青年遭遇了一个不懂事儿的女青年,每个人大概都能从自己或三五好友的历史里拎出类似一段“谈得好辛苦”却又“端不上台面讲”的爱情,那种爱情无关物质、不理会现实、纯情且失控,它往往最能印证男性、女性天生基因里某种无法调和的矛盾。
老话说“最好交情见面初”,电影里的男女却在陷入恋爱时就显现了性别上的节奏差异,初遇时喵喵一屁股坐到亮亮的车里,亮亮几乎第一眼就喜欢上这个女孩,因为她足够漂亮,但女人总需要更多的桥段来确认自己的感受,于是喵喵要等到亮亮飚过车、唱过歌、讲出几个逗笑自己的笑话后才真正动心。
而动心后就是无穷无尽的麻烦,毛姆在小说《月亮和六便士》里说:“作为坠入情网的人来说,男人同女人的区别是:女人能够整天整夜谈恋爱,而男人却只能有时有晌儿地干这种事。
”往后的故事是各种磕磕碰碰、摔摔打打,不断的矛盾升级,然后女人三更半夜不睡觉逼着男人问“你爱我吗?
”终于,女的越来越不讲理,越来越爱钻牛角尖,男的越来越不耐烦越来越没真话,而冯绍峰每次撒谎被女友揭穿,观众席都会爆出一阵男观众会心笑声。
的确,在爱情里,你不能要求女人讲理,也不能要求男人不撒谎,这故事里的一男一女不过是把各自性别里天生的弱点放大至戏剧矛盾呈现给观众,当我们谈论爱情,谈论的绝对不是对错是非。
李蔚然和作业本选择以男性视角观察、描述这个作死的爱情故事,女孩喵喵是整个故事的主使人物,一切矛盾的驱动者,总结起来就是这个人物“太能作”了。
现实里确有这么一类姑娘,她们容颜清丽、从不造作,她们感性至极且阴晴叵测,如同电影里的喵喵可以甩掉富二代和投入屌丝的怀抱,这类姑娘不太物质,但她们生活里把一样奢侈品当必须品:真爱。
在爱情里,她们哭、闹、不爱惜自己、做尽伤人伤己的蠢事,她们反反复复只为求证一件事:你爱不爱我?
你会不会一直爱我?
王朔曾给笔下的杜梅安排了一个凄惨的身世,而电影中的女主角喵喵却显得像她第一次坐到亮亮车里一样来历不明,她似乎被刻意画成了一个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的人,导演甚至没给她身边安排哪怕一个朋友,她茕茕孑立、两手空空,只有安全感极度贫乏的心和对感情失控般的贪求,而最令人动容的莫过于喵喵哭着对亮亮说:“我控制不了自己,其实我从第一天就知道我们会是这个结局。
”其实这未必不够真实,现实里我见过一些女性,她们漂亮、家境良好、童年也并不凄惨,而不安感却扎扎实实地存活于她们体内,总是有很多隐去的记忆和神秘莫测的力量铸就了今天的我们。
恋爱如一场慌张无措的疾患,过程里最终不是看清了别人,而是看清了自己。
冯绍峰有一句台词最好:“我不喜欢面对面睡觉,会惊醒的。
”世间最难的修行,都在最亲密的关系里。
《过把瘾就死》里的杜梅最后陷入疯癫,据说李蔚然也拍了另一版结局,喵喵死了。
现实里,大多数人则努力学习自爱,当有一天能够克服与生俱来的不安,能够忍受不可深究的人性,能够接受聚散离合的无常,那为爱“作死”的日子便终于逝去了。
电影上映的那一天刚巧跟EX分手一个月,EX完成他的分手旅行从广州回南京,我和小伙伴去看了这部电影。
在看片名和预告片的时候以为这是一部荡气回肠,撕心裂肺,哭到妆花的苦情片,带了两包面纸准备哭他个天崩地裂,结果哈哈哈,笑死爹了,,,,,,完全没泪点,也是,作为编剧的作业本不会让你从痛哭中明白道理。
倒带式的结局,本本把倪妮整个塑造成了心理有问题的神经病,再怎么作的人也比不过她。
世人常说: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其实得人心容易,难的是不相离,相处是学分最高的一门必修课,修满学分毕业拿证,学分不够就得留级。
失去后才会明白,刻骨铭心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只想在平淡中体会爱的味道,可是等明白过来,原来那个奋不顾身的人已经走远。
回忆起来,这一切只不过是因为爱,只是程度不一样,害怕失去,所以才会抓的更紧,如果对方如棉花般软弱,那么越握越紧,如果对方如刀片般锋利,那么只会割破自己。
微博上,本本放了后来的结局,喵喵在泰国潜水淹死了,蒋亮亮被通知前往泰国,因为喵喵手机里的紧急联系人是他的号码,那年蒋亮亮亲手撕掉自己写的那封情书依然被喵喵收藏,他哭了,从此真正的天涯各一方。
这类电影是非常讨好的,因为谁都可能经历过那么一段狗血恋情,很容易往自己身上套并且膝盖连环中枪产生一种膝盖被打烂的快感。
恋爱中的亲密关系真是一种高功耗的状态,随时都要接受无缘由的试探,无数次验证自己在对方心目中的分量。
无尽的为鸡毛蒜皮之事的争吵,前一秒你觉得跟眼前这个人真特么过不下去了,偏偏下一秒你心里面的小人儿又跑出来陷害你在你脑中播放过往种种共同经历过的时光,有甜蜜也有忧伤。
然后你们翻云覆雨一番觉得经此一劫彼此感情又增进了一层。
终于到了有一次,也许就是你们第三百次分手的那一次,你觉得不行了日子过不下去了这次绝对绝对要分手了,谁知道对方这次服软了,你心里纠结半天想想也不是什么原则问题最后心一软小日子又接着过,马照跑舞照跳。
你知道自己身上各种毛病,爱自由,怕束缚,一丁点的剥夺就会让你暴跳如雷,偏偏你的现任当初出生在悬崖边,天生安全感缺失。
你觉得好吧,既然想定下来,牺牲一些自由不为过对爱情也是一种尊重。
坏就坏在你还有一个不清不明的ex常常有意无意的走进你的生活。
于是你发现除了用中子击打铀235以外,风骚的ex+多疑的现任也可以引发一场核爆。
到底每个恋爱中的女人是不是都是神经病呢?
你默默的在心理给出了一百条事实论证,回忆起了对方的每一次的幼稚敏感和无理取闹。
但NO NO NO,你不会把真心话说出来,因为第一这非常政治不正确,第二你不可能让一个神经病相信自己是神经病。
你开始害怕对方,你觉得眼前这个人既亲密又可怕,特别是对方一而再做出伤害自己的事情以后。
你甚至想跟对方讲讲佛法,讲佛教的四见地,讲人生的无常,爱情的无常,爱情不会带来苦痛,执着才会。
但事实上,你知道的,其实你自己都未必相信。
真正的原因是,爱情就像怀里的小猫,抱的越紧,跑的也会越快。
你只是累了,害怕了。
超出预期不少,北上广深的漂们可能更有共鸣些。家不在眼皮底下,时刻为钱挠头,无根状态捅了安全感一个大窟窿,俩人越处越窄,总想验证自己的分量,对都市症候的脉号得挺准。不狠作不端着,想的少做的多,有挠也有闹,不错了。
生活的纠结
很真实,很现实,很写实。豆瓣上某些little bc 估计是从来没遇到过爱情
女生太作,男生太花,都要反省。#20131122
倪妮的腿太漂亮了
一模一样
呵呵,作业本
写出这样可怕的东西来,挺厉害的。
还就是喜欢这型的故事。
今天早上看的,有些时候,两个相爱的人未必适合在一起,爱情只是一种感觉,它可以在日复一日的琐碎中被冲淡稀释。但我发现剧中男女最大的问题,男的没那么强的责任心,女的过于没有安全感,这段感情注定了不会长久
五星是因为很生活又高于生活,我们都作过,也都包容过,但都需要双方共同的信任。
不明白豆瓣评分为什么这么低。一段感情的起起落落,我觉得拍得挺好的。也许豆瓣上的都干干脆脆,或者比这二位角色更作更作,反正我觉得挺生活的。
楞是没在这俩人中看出一丁点儿爱来…为了作死而作死…
模仿的痕迹,女的对男的紧张的感觉,跟方力申邓丽欣的那一系列爱情电影一样的,可是没有那些细腻透彻。
没经历过的人怎么会看的懂?
不作死就不会死。
一曲中国妇女的悲歌。
把你的段子我的段子用王朔的《过把瘾就死》串一串,再找个MV导演把剧本拍成片。让地球随我们的作业本,永远的不停转。
画面十分,倪妮十分!如果时间长度扩展成3个小时,故事情节会更流畅些。
越作越爱 越爱越作 说到底就是太喜欢了 最后作死你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