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就听过执政者是最大的黑帮这句话,就是戏眼喽。
很多伏线细节豆瓣评论都有解析,情节细节打磨导演都做足功课。
看黑水讲美国打伊拉克,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珈啡也举例三国,戴生要安定繁荣。
扯的大道理,亦有香港时政流行文化的土壤。
我都见过没读过几年书的香港人,讨厌大陆人但也觉得如果长毛当道香港明天亦不会美好。
我当时想这算不算民主文化的水涨船高?
文化这个东西,是精英思潮在底层流动形态,普遍的认识其实是有扭曲的,比如我们从小接受的『西游记』是源于八十年代的电视剧,与原著相去甚远,而铡美案的故事,即使在戏曲里都没有那么大快人心,但主流文化愿意把它简略化符号化。
因此,有文化也不表示读书多。
很多学历不高的父母,仍教子女要以礼待人,不是逻辑推演得出获利的结果才这样做,是文化传承使然。
这些细节可能都不一定是导有心加之,也是因为文化润物无声。
为顺应审查改本并非大陆专供,据说以前古惑仔系列卖东南亚也要加主角是卧底的戏。
只是大陆市场这块蛋糕太大,又有政治气候的问题,几个导演稍抱怨,大陆影迷因为憎审查,叫屈更甚义愤填膺。
近来连看几部邱导和罗导的片,国语版改得那叫一个亲妈都不认识的有创意,也没听他们嗔过一句怪审查让他们被误解是烂片王。
当然,他们也出过不少烂片。
但我就是喜欢这种职业的态度,一码归一码。
评分也是件很卑鄙的事,别人做完了一件事,然后你吃着爆米花评头论足,呵呵!
不过好不好是应该想得到认同的。
影片时间上出现了些漏洞,不过故事情况还行,永远证明了没有什么好人坏人,利益面前都是卑鄙的,香港的回归确实影响了不少香港影片的质量,但也比国产影片的歌功颂德强。
看片就是为了一乐嘛!
何必要搞的谁对谁错,就象每次领导开会一样,总要说一句:“大家不要把我当领导看待哦,畅所欲言”。
呵呵,这种SB发言真让人受不了。
评分也一样呀,打多少分应该由自己决定,有感觉就是好片,何必去管别人的看法。
看的是国语,郁闷,一开始还说是粤语的,失望,但是还是鼓励余文乐和杜汶泽的,挺喜欢他们的,当然还有少芬姐啦!
片场1:39:36,俺看的是粤语版挂中文字幕。
本评论没有剧透,纯属个人对配角的一点八卦主角俺就不说了,大家都太熟悉了,八卦一下配角:从最大的老大说起吧,戴生——惠天赐,邵氏时期的功夫明星啊,拍过刘家良的《少林三十六房》等,有个妹妹叫做惠英红(金像奖影后),现在还能在一些剧集里面看到;蚊叔——冯克安,也是邵氏时期的功夫明星,跟成龙洪金宝合作过不少电影,也有一个很出名的妹妹冯宝宝;Jimmy——潘源良,音乐才子,填词的作品太多了,写个大家比较熟的(王菲 容易受伤的女人);伽菲——黄贯中,beyond三子之一,这个大家很熟了,就不多说了(剧透:本片中这位大佬,随时随地OOXX);木星——陈子聪,老婆是何超仪,赌王之女;砂纸——恭硕良,这个是新人,留小胡子的样子很像张震岳,哈哈;鸭仔——罗礼贤,著名飞车指导,替身,也是本片的飞车及动作指导。
大嫂——蔡少芬友情客串,二当家黑皮——杜汶泽,这个家伙,金牌配角了。
暂且不说剧情内容,光是时间上的安排就很让人匪夷所思,从詹米中枪(姑且算是6点吧吃饭时间),蔡少芬打电话给余文乐说我晚上10点40的飞机从台湾回香港,大约1点多到香港,你先给我稳住局面!
从她打电话给余文乐算起,那边一帮老大晚上吃饱了没事干,你约我啊我约你,谈啊谈啊的,我砍人啊你砍我啊,完全不知所谓,就算你们要抢地盘吧,用得着在这23个小时里抢这点时间么,好像今天我砍完了这帮人场子都跟我了,又不是搏击打锦标赛抢金牌。
等警察审完犯人结果都出来了,那边接到消息派人逮捕蔡少芬了,她还没上飞机呢(按照机场那边提前1个小时左右到到机场的登机常规算,她被捕的时候可能还没到10点呢),这边4个老大以及帮会成员都被警察一锅端了,这破案的进度都赶上光速了,这办事效率太可怕了吧。。。
哦 原来是内地和谐版,但就算是粤语版时间安排上也忒夸张了点。
全片似乎在刻意营造一种24小时的氛围,强调在短促时间内故事的纷繁线索,这是黑社会抢地盘又不是赶公车,你一个黑帮大佬被砍了还没死呢,同门兄弟在那么短时间里抢来的地盘就能跟他们的姓了?
而且全篇的主旨恕我愚昧,有些没看懂,互相猜忌引致互相争霸?
但是警察最大就为了迎接97回归?
就感觉是一锅粥而已,没有什么英勇干探,没有兄弟情和大鳄阴谋家,只是一帮头脑简单的家伙貌似在无间道和卧虎的影子里比划西瓜刀,名字很唬人,但是就我看的这个1小时26分的版本而言实在让我有些摸不着头脑,太无厘头了。。。
天啊,这是一部可以媲美《黑社会》的伟大电影,远远把《无间道》抛在后面了,虽然导演还想在国内上映,但这样的编剧水准,实在可登上教科书级别。
看得心里直堵。
这么一帮活蹦乱跳的或可称为SB但有血有肉充满喜感的大好黑社会青年,就被一个干瘦女的冷冰冰的阴谋搞死了。
看黑帮片或心有灵犀或戏谑或肾上腺素急升或或悲愤莫名或快意恩仇,就是很少看得这么堵心。
真是一群不争气的黑社会。
但是这群黑社会是天命难违,时运不济吗?
也不是。
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算盘,围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打转。
咖啡常年性欲亢奋,每次出场必xoxo;黑水就想着扩大地盘一统江湖,对真相毫不感兴趣;沙井胆小怕事又怕人看出来,总担心别人背着自己搞事;就连戴叔,也没有能够号令的五堂口的气势,分明有些微苍白和日薄西山,只有架子还在端着。
所以这一群虾兵蟹将注定被打败,早晚而已。
不知道导演是否隐喻着什么。
败军之将,确实也怨不得别人。
真正的卧底原来是!!!!!!!!!!!!!!
这片子片尾 占米的电话铃声和 来电显示 这个细节真的很不错啊!
很久之前看过的一部电影,因为里面有懒人很喜欢的黄贯中和恭硕良,当时观影后的评价还OK,但前几天看到有人说几个不同版本时,懒人也忘记当初看的是哪一版了,所以今天特意找到粤语版重温一下。
据说电影连续审批不过,又改剧本又补拍依旧未过,确实让人很好奇最初的版本到底拍成了什么样,才会落得如此命运。
国语版卧底是余文乐,那种无间道风一眼就看得出,很没有新意可言。
粤语版他反而不是那个最关键一环,才会在结局时连续反转,由此可见国粤两版完全是两个走向。
豆瓣评分5.9,可粤语版结局很精彩啊,中肯一点的评价7分是有的,想来一定是不少人看的国语版,认定是跟风烂片给了差评。
只能说影评被版本坑得很惨,推荐大家都重温一下粤语版,会有不错的惊喜。
香港南区五大话事人分别为占米、咖啡(黄贯中)、木星、沙纸(恭硕良)和鸭仔,他们各有各做很少发生冲突,连带着整个南区也特别的安定。
后来占米娶了个精明且心狠手辣的老婆张桦(蔡少芬),秩序就开始变味了,尽管大家表面上还维持原状,可心里的想法谁也猜不透。
鸭仔的实力是五人中最弱的,义子又没有脑子,张桦自然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同样盯着的还有随时收网的警察。
张桦约人谈判,占米在打手伍宝(余文乐)和黑水都不在身边时出了事,伍宝赶来时蹭到了一辆摩托车,上面的人就是杀手。
杀手跑进了沙纸的地盘,紧接着警察开始封场,张桦不在指定伍宝话事,几位大佬先后和他聊天。
黑水不顾众人意见决心向其他四人反击,他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借口,可以一举消灭其他势力。
几位大佬也是各怀鬼胎,大家都想浑水摸鱼,就这样咖啡最先动手了,蝴蝶效应下所有人都动了起来。
粤语版看完之后令懒人最纠结的两点,一是到底有几个卧底?
反转出来的那个就不说了,在假冒杀手说出八十八万的时候,本以为这是要坑余文乐的,没想到会有背锅侠,那就说明这是一个暗示不是送命题。
警察不会无缘无故去救他,只有一种可能他是卧底,但绝不是这次行动总指挥的卧底,应该是隶属别的领导,否则犯不上还要监听他的通话。
由此推断江若琳的好友一定是卧底,因为她存在的过于巧合。
二是买凶杀人的主谋不是张桦和文拯,最后女警拿的手机是黑色的,肯定是一种暗示回答,这两人手机颜色不对。
女警的手机是戴先生给的,这或许是余文乐跑回去的原因,戴先生是策划者,文拯应该是执行者,所以他最后怕被杀人灭口。
大混战的时候咖啡、木星、黑水和沙纸都没死,反而是戴先生和文拯死了,懒人觉得是有意为之。
一年前就应该上映的电影,拿回去硬是左改右改,现在终于可以上映了,可惜余文乐今年已经不是很火(2008年他有《花花刑警》,《第一戒》,《青苔》等作品面世),就连想趁着话题人物江若琳(整容,包养的传闻)的人气多争取点观众的想法也落空了,因为这类炒作,在一年以后已经被很多人淡忘了。。。
从现有的故事结构,人物设计,以及部分场景,依稀能分辨出这应该是邱礼涛的一部力作,可惜现有版本已经被改动得太厉害,基本上丧失了原有的神韵,就连本来简单的故事,也被一些硬要加入的戏份弄得整个故事都莫名其妙的复杂起来。。。
演员的发挥这次不好评价,因为都不算太完整,杜汶泽和余文乐还是中规中矩,几个饰演老大的配角有点抢眼,角色鲜明,江若琳还是老老实实当个花瓶比较好,长的不错,适当卖弄下性感也可以,只是不要给她太多感情戏,那些戏一上,她的缺点就暴露无疑。。。
粤语版也不用期待太多,也是改动之后的版本。。。
除了自己,谁都不能相信
现在香港的黑帮电影都食之无味了
我严重地欣慰,我能够听懂粤语。不然该错过多少好东西。
编的真的是纯扯...
港片里算还好的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香港从此以后便一直沐浴在党的光辉照耀之下,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治安良好,怎么会有片中如此狂妄的黑社会呢?所以说,黑社会只属于97年之前的英殖民地,香港最后一个顽固不化的黑社会成员已经在1997年7月1日0点正的前一分钟被正法了!在党中央亲切教导和关怀下,香港黑社会已
。。。
大陆版,恶
什么TMD狗屁编剧 香港还没有回归呢 美伊战争就开始了 还有脸提大规模杀伤武器 估计 丫是把自己脑子里仅有点东西 都用上了 所以 一锅乱炖
呃。。。警察们真囧
丫的睇到最后觉得一点都不给力,比起杜SIR差太远了……如果你愣说最后的谜底是个讽刺的话我也没办法。
不够吸引人是不是问题所在
余文乐帅,but 编剧moron
有意思吗?
剧情也太烂了吧………………
原来邱礼涛在15年前就已经掌握了「故事发生在香港回归前」的过审核心科技,幸好看的是粤语版。大哥潘源良被刺,大嫂蔡少芬远在台湾,保镖余文乐被指定为堂口在几个小时的真空期中的名义话事人,他要查明大哥被刺真相,压制同侪开战欲望,应对忠奸难辨的其他堂口老大。被赶鸭子上架的余文乐并无建树,他除了给大嫂打电话,和其他人瞎扯就是和江若琳游车河,甚至连后者都比他善于观察,发现了更多的情报线索。但随着故事展开,浮出水面的幕后黑手也让余文乐的无端上位有了尚算合理的解释。有不少对《无间道》的致意,英勇得令人不习惯的傻强,共用「文拯」这一名号的梁俊一和陈德森,连开场各个堂口老大打牌的地方也是曾志伟和泰国佬接头场所。仿佛有性瘾症的黄贯中不是在上床就是在上床的路上。蔡少芬和其他人几乎没有面对面对手戏,打打电话就演完了。
我觉得还不错啊 有时候看这种黑帮片 挺带感的
冲着余文乐去的。结局毁了一切,女卧底都能升到压寨夫人,说打打说杀杀!感情戏也乱七八糟,没个交待。
漏洞太多,剧情太扯~
一星加给余文乐同志(好吧我知道我没节操), 邱导您真是辜负了我对cult片的期待啊。。。。 另,这里的配乐是个什么傻逼玩意儿,大半部都几乎没有,不得不有的时候就是江小姐的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