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斯克
Kursk,潜行浩劫96小时(港),深海救援(台),潜舰K-141,The Command
导演:托马斯·温特伯格
主演:科林·费尔斯,蕾雅·赛杜,马提亚斯·修奈尔,迈克尔·恩奎斯特,马克斯·冯·叙多夫,奥古斯特·迪赫,史蒂芬·威丁顿,潘妮拉·奥古斯特,马提亚斯·施维赫夫,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比利时,卢森堡语言:英语年份:2018
简介:《库尔斯克》的故事聚焦2000年俄罗斯核潜艇“库尔斯克”沉没事件。彼时进行作战训练的库尔斯克号艇内鱼雷自爆,118位船员全部罹难。事件也成了历史上最严重的潜水艇事故。 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是当时世界最先进、最大的战术核潜艇之一,专门用来攻击航空母舰,曾被媒体誉为“航母终结者”。像“泰坦尼克”号超级油轮一样,库尔..详细 >
不想说啥,很沉重,很压抑,不要给家属们看
当所谓的政府利益高于一切 当权者可以堂而皇之的没有人性(换言之是畜生)政府太恶心 俄罗斯老百姓命真苦 PS:看到科林费斯以为自己眼瞎......
只有一星,给演员的演技和电影的道具布景。电影最突出的问题是价值观极歪,其次是情节逻辑极度不合理。
有一个快乐的胖子朋友是多么的重要,他可以在深海100多米冷得要命的时候给大家讲关于北极熊的冷笑话
人类从大海中走出来,却只能以死亡的方式重回大海。同志们,官僚主义害死人哪……
场景还原、情节都相当到位,如果按一般剧情,真应该熬到最后一刻逃出生天,无奈真实历史的确无人生还!
谁是谁非,一部影片难以预测,可能真相已石沉大海
昨晚看了一半给睡着了 今天接起来看满脑子都是妇联424给我气得 然后看到no survivors心还是颤了一下 “71个儿童因为kursk号失去了父亲”哎 蛮喜欢Matthias Schoenaerts的忘记之前看过他的啥了
节奏有问题,这么好的题材,拍得清汤寡水的。
平平淡淡
为啥一个俄罗斯发生的事件,要一帮人用英语演,而且明显带有很浓重的政治倾向,战斗民族的人民恐怕看了会不开心,一帮德国法国英国美国人拍的视角,必然把毛子的官僚放大,把我大英皇家海军拍成正义爸爸,一部没有任何力度的电影
衰弱的国,愚蠢的将,倒霉的兵。深深领悟了一回——军人以服从为天职。
基本还原了人类史上夺走118条鲜活生命、至今最严重潜艇事故的几个关键节点。事故虽然是必然里的偶然(那款自爆的65-76型鱼雷的确是存在很大隐患),但艇尾23个人最后被溺亡却是彻头彻尾的人为灾难。大国面子、政治至上、冷战思维凌驾于人性之上,人命如草芥,把本该能回家的父亲、丈夫或儿子们,推入无底深渊。最后葬礼上几个孩子对政府代表拒绝握手的细节,非常到位。“我只是你生命里的一瞬间,而你却是我的永恒”。★★★☆
几乎就是双线全部失效的作品。遇难沉入海底的核潜艇可视为灾难类型片的话,那在陆上对俄政府反应的描绘,则是意在把全片提升到讨论政权暗面,以及讽刺其执行力的荒诞性。可作为类型片,创作者非但没有在双线上找到合适的节奏平衡点,还始终未能明确双线彼此间的叙事时间逻辑。更严重的是,故事陷入到了一种,未能实现效果叠加的纯粹情节反复。那对于船员注定死亡的命运,或是政府昏庸无能的批判,就都不具有任何的观赏性。这不是客观,而且创作语境的失误,消解了事件本身该具有的张力。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作者:城昔(来自豆瓣)来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0001031/大副在留给妻子的遗书中写道:“没有什么是永恒的。Find another man to love, for I'm the moment in your life but you are my forever.”总以为结局好的,但是现实就是残酷。所以喜欢看电影,因为它虚幻,它告诉你了另一个美好的世界。
吃着丰盛自助,唱着希望歌谣,我们讲着笑话,如同不想回到陆地的北极熊。其实是大国衰落的牺牲品,冷战竞赛里的弃儿。救援潜艇早已无人修理,如同整个帝国无法修葺。可是他们依然傲慢地说谎,和我们一样卖掉手表忘记了时间。就让我不去握手,不接受你的歉意。我们只是你们的一瞬,你们却是我们的永恒。
真的好气 生命在国家面子前面一文不值 本来可以挽回23条生命 可以让23个家庭美满 艹 只想艹 MMP
二星半,怎么能把这么丰富的文本拍得如此乏味。。。在国家层面发生的个体悲剧本该是非常有力度的讲述,成片却像一盘被白白放过期的佳肴,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2000年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演习,鱼雷爆炸,躲过爆炸的船员集中在尾舱。俄海军装备不足,救援失败,为了保守军事秘密,拒绝了西方的救援。船员在尾舱与漏水、缺氧作斗争。最终全部未能坚持下来。真实的历史事件通过灾难性的场景表演,生动地反应出来,对当时的国家、世界、家庭都有所展现。
让人想起最近的《切尔诺贝利》,都是官僚主义害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