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点时间,在网上搜索推荐下看得这部剧,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医疗剧。
虽然是医疗题材电视剧,但是里面反映很多问题,医患问题、新闻媒体的问题、医院本身的问题、贿赂等等问题,当然主要的矛盾点就是医患关系。
我个人觉得,当时这部电视剧应该是医患关系处于非常紧张的时期,应该是想通过这部电视剧让广大人民了解医院、医生的情况,所以我觉得这部电视剧立场还是偏向医院和医生方面的。
其中,让我影像很深的两点就是,一点是医院在处理医院过错方面的一味包庇;另一点就是武院长在会面卫生局局长的时候,讲的一番话,其中一个控诉,医生出现收红包、收医药代表贿赂,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医生工资低,福利差,一个医院院长居然说出这样的观点,让我震惊。
其实,很多机构单位,对于内部出现问题处理方式都是喜欢包庇,私下解决,所谓的减少单位公信力的损失。
其实,很多时候,大众需要的是一个真相,公开事情的真相,公正处理事情,错了就应该承担应用的责任。
而一味的私下解决,不公开事情,大众处于信息不对称的一方,即使你私下确实没有包庇任何人,这种私下解决的操作更加降低公信力。
就像电视剧里面的医患关系紧张,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医院的包庇。
当然,有因为患者的不理解和无理取闹的原因,也有医院确实有收受贿赂,管理不当等一些有意或者无意的事情的原因。
这些都是部分人,但是由于医患处于双方信息不对称的状态,一旦医院对于自身问题不进行公正的处理,这就是代表整个医院,其他人连锁反应在自己身上会不会也有问题,这样没有对大众交代,对其他无辜的人不公平。
所以,医院内部出现问题,应该公开,公正处理,犯错的人得到应用的惩罚,同时给大众一个交代;面对医院没有错,由于患者的无理原因,就走正常的法律程序,维护自己的利益。
再者就是,医生收受贿赂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工资福利差。
这个完全不是因果关系,医生很辛苦这是对的,也许工资福利是和工作强度不对称,那就去用正常途径去争取,而不是收受贿赂。
所以,我才会觉得剧里面很多地方立场都是有一点偏向医院和医生的。
推荐大家去看看,值得一看的电视剧。
1、我们要保持绝对的冷静,因为还有下一个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着我们去救治.我们实在是做不到上一分钟还痛哭流涕,下一分钟就冷静的站在手术台上,切开另一个人的胸膛。
2、生命就是这样脆弱,而生命的危机和转机也在转眼之间;危机与转机,就是生死线,而医生的生活,就是踏在这条线上。
3、理想不仅仅是为了让我们去追求,去实现;而是它的存在,让我们实现的过程变得纯洁和干净。
4、生活中的最大的悲剧,不是坏人的嚣张,是好人的沉默,而且是迫于压力的沉默。
5、能让我们扭曲的,只有我们自己的的内心6、只要我们以诚相对,我们就能形成一种力量,保持一种精神,保持我们的正直和自尊,这是这个世界上任何财富都买不来的。
7、生活中的最大的悲剧,不是坏人的嚣张,是好人的沉默,而且是迫于压力的沉默。
8、我的心很难过,医生本来是个救死扶伤的职业,医生都开始保护自己了,那还有谁来保护患者。
9、行了几十年的医,我终于成被告了,是不是该恭喜我一下,我离名医不远了。
10、可是现在的领导就催着我们交活,不干不行啊。
工作嘛,总是要一点一点地干嘛,事情多,但是你心可不能乱。
11、躲不是办法,回避自己更没有意义。
好好想想你自己到底是谁,你需要什么,你想做什么,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成为这样的人你还缺什么,然后努力地去磨练自己。
我因为现在看东西都直接到网上看了,所以几乎已经和电视绝缘了。
前阵子,妈妈跟我提起这部电视剧,没提名字,只是说老戏骨演戏就是不一样,这个电视剧真不错。
到播放最后一集的时候,我正好到客厅去取水喝,刚好演到钟立行在法庭上不紧不慢的讲他的故事,我发现这个演员很眼熟,那双眼睛我忘不掉,想起来他是仙剑奇侠传里的酒剑仙。
在这部电视剧里是这么一个深沉稳重的形象,还真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对于这种深沉的人,我向来没有一点的抵抗力,一下子对他对这部剧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
所以就用接下来的两天,在网上把这部剧看完了。
中间哭了无数次,有的情节更是看了很多很多遍才深刻的体会那短短几句台词中所饱含的深意。
这部剧的编剧是内敛的,就钟立行心理刻画方面非常的高杆,他平时都是一副冷冷的样子,好像对什么事情都很坦然,从不生没有价值的气,全剧他也就是有那么几个场面是发怒的。
印象比较深的有三个场景。
一是他在劝导武明训坚持原则时的绝不松口和绝不让步;二是他和那个乱写的记者大打出手时说的那番话;三是最后他在法庭上艰难的讲述他的经历时的声泪俱下。
中间还有很多让我印象深刻的情节,比如王冬的事情不了了之时严处长用力的拉住了钟立行的双手,好几次紧握他的手腕,虽然这中间并没有说什么话,但是双方的心理活动是很复杂的。
严主任有自己的立场,她了解钟立行的为人,为了医院,不得不去牺牲钟立行的信仰;而钟立行也不得不在此刻永远的放弃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这对一个始终有原则的人来说是多么大的委屈;又比如他和江一丹的互表心迹,极力克制自己内心的感觉,也是那么简单的几句话,可是从他出门后马上倚靠在墙上深呼吸这一连串的动作,把他的无力感表现的淋漓尽致。
谁都有那么一刻是特别脆弱的吧,特别是在突然揭示了自己封存了很久的内心之后。
这部剧当医生的人看了会有一番解读,病患看了又会有一番解读。
我看这部剧也有着我自己的解读。
这种主旋律的电视剧,都是缓和矛盾的。
剧中的各种美化不能不客观的去看。
现实没有这么美好那是肯定的。
现实中到底有没有钟立行这种医生很多人都会质疑,相信有的人估计不会占特别大多数,这就是现实。
现实总是冷酷的。
可是我还是愿意去相信钟立行的存在,作为一个医生,对上不谄媚,坚持原则;对下不强权,注重培养和教化,不容易。
这个人不排除异己,不拉帮结派。
好像社会中一切厚黑都和他没有关系,他就一直在做他自己,在现在这个社会中,能坚持原则有多难想必大家都知道。
可是我想这部剧不光光只是塑造出一个钟立行来美化医生,传播主旋律。
更重要的是,他到底为什么可以这么独善其身,不受任何人的控制和影响,他内心中坚定的力量是什么,是什么让他这么勇敢,敢于挑战一切的不公平不正义不遵守道德和原则的事情和强权?
我想最重要的是他精湛的技术,其次是他内心的纯洁。
一个人想要在职场或者社会上立足,站稳脚跟,是需要一些本事的,有的人靠拉关系稳固自己的地位,而有的人靠的只是自己的本事。
钟立行可以这么的独立,绝对是因为他精湛的艺术,剧中陈院长也说“你以为你能那么轻易的打倒钟立行,他是打不倒的。
”说这句话的原因就在于他的技术,他的专业素质。
可一个人光有技术毕竟还是不够的,他可以这么的纯洁,就在于他的内心也是那么纯洁,他选择去坚持那份高尚,正是因为他坚定不移的选择了,所以才成就了他的人格。
这才是这部剧这个人物我认为最精华的地方。
在它主旋律的背后,在它医患关系等各个情节元素之外,这才是最终要传达的精神。
一个人,一个社会成员,想要改变一些现状,想要在大环境中坚持自己的原则,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资本,这项资本不应该是歪门邪道,而是自己精湛的专业素质,有了这个资本,再去维护自己的原则也为时不晚,而且到时候再去反抗体制,更有力。
钟立行在林秀陷害他时所表现出的沉稳和不屑真的太帅了。
秒到我了。
另外就是不得不赞叹这些老戏骨的精彩演技,个个都非常喜欢。
特别是谢君豪和陈瑾,气质,绝对是气质。
钟立行的配音也非常到位。
这部剧,之所以说是第二部让我觉得最佳的电视剧,是因为第一部是三年前看的《士兵突击》。
《士兵》教会的是信念,《医者》教会的则是信仰。
早就想写关于医生、医院、医疗的文章了。
凌晨3点,终于看完了电视剧。
我想说的不是故事的演员演的如何。
我想说的是,这是个强大的剧本。
它写出了医背后那些不为人所知的隐情。
写出了医生的心声,写出了中国医疗制度普遍存在的问题,写出了普通病人的抱怨、愤怒和无奈。
人总是不免要生病,总是不免要和医生、医院和医疗打交道。
作为一个病人,我们对于自己的身体一点也不了解,我们对于医生们的专业术语束手无策,我们就像是砧板上的鱼,任其宰割。
我们对于医生是信任的,也是怀疑,我们就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去面对病魔与生死。
如果结果是好的,我们觉得花再多的钱也是值得的,我们会给医生送上锦旗。
如果结果是令人失望的,我们便觉得自己受到了欺骗,会想闹,会喊冤诉苦。
这很正常。
医生,是个从古至今都值得尊敬的职业。
这是一群拥有智慧、才干、勇敢、善良的人。
白色,是他们的色彩,是纯洁的象征。
在他们的生活,工作是第一,病人是第一,家庭和家人反而显得那么的无足轻重。
他们的使命是救人,他们不管你是谁,你贫穷还是富裕,他们只想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与病魔作斗争。
因为,他们是医生。
他们看惯了死亡,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们老被舆论当作了焦点,他们的生活质量也是如此恶劣。
电视剧中,那些年轻医生说了,他们都被医生的这种神圣的使命感所吸引。
可是,最终的最终,期待与现实的落差,将教会他们冷漠、无情,像一把手术刀,冰冷的面对社会。
《医事》中说:医学院中充满了理想的年轻学生,最终去成了铁石心肠、麻木不仁的医生。
理想,在面对职业实践的现实时破灭了,这种玩世不恭是在理想破灭后的反应中形成的。
看电视的时候,我们站在外头,我们明白医生的身不由己,我们也理解病人的心情,我们为医生被告而着急,我们为无能为力的手术而揪心。
剧本源于生活。
但是,在现实中,我们每个人,无不在扮演中某些角色。
当悲剧就发生在你的身边时,理智将被情感影响。
回过头来,就像王欢的妈妈一样,你只是不甘心,不甘心为什么悲剧要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武明训说:医生不是牧师,医院不是慈善机构。
医生只管救人,他们有什么精力去管其他事情。
每天面对着五六十个病人,难怪会麻木。
他和周局长的那段对话,酣畅淋漓地诉说了每个医护工作中的心声。
刘护士长的死,不是赎罪,是绝望的护士在呐喊,是生活的一种解脱,是医疗制度的牺牲者。
像江一丹和钟力行这样充满正义感而洒脱的医生,是一种幸运。
他们被美化的像神一样。
他们的职业只是一个医生,一个医生要有医术,有道德,有人性,只负责救人。
但是,像武明训和严如意这样的人,他们不仅仅是医生,他们还是一个医院的管理者。
他们比医生更加难。
在下属和上级中,在患者和医生间,在真相和虚假里,在道德与医疗制度的夹缝中,煎熬。
他们没有错,病人没有错,记者没有错,社会没有错,谁都没有错。
这种生存困境不仅在中国,在世界上的每个地方都存在。
它可以被改造,却永远做不到完美。
医生不仅要把病人治好,也需要和病人沟通。
这是必要的。
医生需要告诉全世界他们的想法。
一味的埋葬心底,无法改变现实。
坦荡的正视,才是王道。
要么,在沉默中爆发,要么,就在沉默中灭亡。
病人不能因为自己是病人,自己付钱医病就甘做弱者,更需要对自己负责。
如果你不想被骗,如果你想获得最好的治疗,就必须做个聪明、合格的病人。
心态要积极,努力接受治疗,自己要掌握一些医学知识,理解医生,和医生结盟,等等。
我很喜欢医生这个职业。
我也有些后悔自己当初怎么没有选择学医。
我很少去医院,但是我偶尔也会和学医的同学做些交流。
他们也告诉我了这个职业的悲哀。
这本电视剧,拍的很真。
医患纠纷,医院乱收费,等等。
但是,故事总是积极向上,它披露现实,但从某个角度上来说是赞扬医生的。
医生,绝大多数的医生都是好医生,他们是被现实打磨的如此,我们必须理解。
不管如何:学医的,要做个好医生;生病的,要做个好病人;没事的,要做个好人!
这个国产电视剧拍的不错,有点小类似医龙,但是大多数符合中国国情啊。
我作为一个医学生觉得这个医疗纠纷问题我看过的这类电视剧就只有中国的才会出现,这个话题还真的是不好说,很多外国医类电视剧大多数都是对医生客客气气的,我也希望我们能得到应有的尊重。
大家都看看吧,理解下医生的苦衷。
圣诞节快要到来的时候,大家总是蠢蠢欲动,热情地打听前后左右会作什么安排。
在这个窄小的城市,我看不出这一天有特别与众不同的地方,除了商家有一些装模作样的打折。
因为天寒地冻,因为特立独行,我一个人窝在电脑跟前看《医者仁心》。
故意不接电话不回短信,我希望安静地寂寞,不被打扰。
若干年前,有一个朋友的QQ签名常年是“辛凶外科”,以此说明他所选择的心胸外科既辛苦又凶险。
还有一个朋友,第一次上台看见搏动的心脏,翻江倒海地呕吐到全身虚脱。
这位朋友,在我的记忆里,每天都是困倦的样子,倒在哪里都能睡着。
他说他不在睡觉,就在工作。
我一度仰慕这位同志,只是这一刻,我顿悟,其实不是仰慕他,而是以为他会成为像钟立行那样的人。
后来,我断定这种可能性几乎没有了,才不再纠结。
剧情,像向导一样领着我想起很多很多。
剧中的一些人物,也给我莫大的感怀。
严如意,偏执女。
她是一个出色的妇产科大夫,也是一个精干的医务处处长,工作上游刃有余。
可是,却亲手把自己丈夫推到了一个看上去并无过人之处的女人手里。
聪明,莫过于她,只是,太偏执,太苛求。
她整天为洗澡、换衣服这样的琐事与丈夫争吵不休,直到离婚。
性格偏执,对女人来说,可能会是悲剧,再遇到一个需要磨合并无暇体贴的男人,那就肯定是悲剧。
戏剧性就在于,离婚后她还是不改偏执,依然爱他,不能接受离婚的现实,然后一直痛苦,一直落寞。
一看到沈医生,会不自觉地对抗,也会默默地关心他下班的时间,以工作为名,给他往家里打电话。
可是,放不下又有什么意义。
要天长地久的两个人,就像配血型,看上去并无差异两种血型,就是不能在同一个血管里流淌。
江一丹,样板女。
她是那种必须清高的女人,一举手一投足都是派头,一般男人消受不起。
注意,是消受不起,而不是无福消受。
这样的女人,气场极强,她不会小鸟依人,也不会撒娇发嗲,她不需要擅长什么,压根也不稀罕迷倒众生。
她的骨子里,全是真理,眼睛里,满是威严,你得屏住呼吸与她共事。
然莞尔一笑的时候,也有倾城的况味。
有野心的男人会趋之若鹜,他们以征服这样的女人为荣。
罗雪樱,纯情女。
她有灵魂,正因为有灵魂,所以会崇拜,会被生活中美好的人或事所吸引。
她当初喜欢徐达恺也是因为他的成绩最好。
她说她们太需要榜样,太需要偶像了。
遇到不堪的事情,她勇于站出来发出自己的声音,然后,她把那个让自己女朋友流产六次的男人叫过来狠狠教训一顿。
她看上去虽然只是一个弱女子,但却不会被牵着鼻子走,骨子里有自己的主意,是一个不强势却坚定的女人。
戏剧在塑造人物的时候,具有很强的概括性,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许是一个杂糅体,是她,是她,也是她。
不想说的还有林秀,大团圆的结局让我们对她的恨多少缓和了一些,但仍不可否认,她是一个不简单的女人,她梨花带雨地跟你讲她可怜的生世,眼泪汪汪地跟你说她无家可归,处心积虑地抓住一点一滴的转机,然后,她没有底线,压根不打算离开,你撵不走她,就只能收留。
直到,有一天,男女那点事情终于发生了,同情说破产。
江一丹说,人活着除了要追求真理,有时候,还需要一点情怀。
用更宽容的心态去看待别人,这样,我们才能变得有厚度。
我似乎懂了这句话。
很多时候,除了用真理苛求自己和别人,也需要一点宽容的情怀。
《医者仁心》不好的地方就是全剧教育意义太浓厚,我只不过想放松一下,却不停地被训导要怎样去做人。
上班将近20年了,从一开始就跟自己作对,折磨自己,没办法,谁让是钻牛角尖的性格,什么都死认真,好处是不轻信老大夫的教导,经常熬夜挤时间看书,病人少的时候就学理论,短短几年看了大量书籍,内外科融汇了,触类旁通了,会举一反三了。
甚至从书中学会了实践中不易理解的很多解剖,精细解剖、胚胎解剖、各种规律,真是柳暗花明、曲径幽深、难以言传。
可是代价太巨大。
加上连年倒班、严重休息不足,失眠、高血压病、颈椎病、早早的缠上。
而且技术再好、责任心再强,也不如会送礼、会骗人、会钻营、投机的小人。
面对各种误诊误治,面对无知病人,面对权力压榨,面对社会的畸形,就是一个字--悲周围人的漠视、麻木、猜疑、同流合污、趋炎附势,说谎、欺骗、追名逐利,何来仁心????
整个社会不是这样么??
有电视里这样的局长、院长????
要说累,一言难尽,20年了,除了休过病假、婚假,再也没休息过,春节、五一、十一很难完整休息,反而加班更疲劳,一周两三个、甚至三四个晚上值班加班,白天还不能休,腰背筋膜炎、小腿抽筋、高血压、失眠,累的吃不好,睡不好。
这是地狱、监狱、炼狱,常常披星戴月,半夜的星星、春节的大雪、黎明的日出,如此熟悉,几个月几个月,周而复始,无数次想放弃、改行,何必如此认真,还不受重用,还备受压制,任你专业好、悟性高,只是执迷医学,正如佛家云:痴。
害了自己、害了家人,耽误了孩子。
越陷越深,难以自拔。
曾经值班、加班,12内天干了四宿半,感觉心脏要哆嗦了........同学20周年庆说不能喝酒,现在还不知道心脏会不会犯病。。。
刚才看了中央12台《大家看法——我建议》的一期节目:《我的生命谁做主》。
这期节目讲到了发生在广州暨南医院的一个引发争议的病例:一个产妇胎盘早剥需要剖宫产手术,但是产妇坚决要求顺产,最后医院以生命权最高的准则,违反《侵权责任法》里对患者签字的要求,强行进行了手术。
然而最终由于错过抢救时机,孩子在出生后6小时因呼吸衰竭死亡,只是幸而保住了大人。
以这个病例为引子,节目请了几位嘉宾讨论患者的选择权和决定权是否应高于医生的处置权这个问题,究竟该如何最大程度地保护生命?
讨论的具体内容不细说,只说其中一位郭先生(身份是媒体评论员)的意见,他的意见应该能够代表很多人的想法。
他说了很多,总结来说,他认为不应该放开(即将医生的处置权置于患者的决定权之上),以防止医生为了私利而滥用自己的处置权。
且不评论此观点有无道理,单看这观点的逻辑,其实建立在对医生会滥用权力的预期上。
这个观点的背后其实反映了老百姓目前对医院、对医疗队伍的极度不信任。
说不上到底是从十几年前开始,对于医疗事故的报道层出不穷。
媒体以弱者保护神的形象站在了医院的对立面,为患者摇旗呐喊。
红包、回扣、高价等问题更是给这个职业不断的抹黑。
偏偏媒体都特别喜欢挖掘这些有轰动性,且似乎显得自己很有良知的话题。
老百姓突然发现治病救人的白衣天使变得难以信任。
医患关系似乎变成了敌我矛盾一样尖锐。
患者警惕着医生:别高收费、别乱开药、别给我诊断错误了!
医生也防范着患者:别一不小心扯上官司。
节目中,郭先生(我忘了名字了,且这样称呼)为自己的论调提供了论据,提到了我国的剖宫产率高的问题,认为这是医院为了高收费误导产妇选择剖宫产的结果。
我不敢说现在没有这种现象,我也不敢说在以前的医疗观念中没有这样的问题。
但是以我自己的经验来讲,导致剖宫产率高的是多种因素的结果,而不单是医院为了多收费而故意为之。
我刚经历了剖宫产手术。
其实从我知道怀孕开始去医院做产检,医生就给我建议(多运动)怎么样能够尽量顺产。
当时我妈妈还感叹医疗观念的变化——在他们那时候很多人都认为剖宫产好,因为减少了产程中婴儿窒息的可能,而且产妇不会那么疼,而到了现在却都让顺产了。
我和我周围的许多生孩子的朋友,从医生那里所接受的信息也都是让尽量顺产。
可是最后,因为宝宝是臀位,而且脐带绕颈两周,我不得不接受剖宫产手术。
在我周围剖宫产的朋友中,这个原因是最多的。
这是医疗本身的需要。
还有一些是社会因素。
当时接受产前教育的时候,医院的小护士知道我得剖宫产,便说起来:以前胎位不正的话大夫可以上产钳(我没大听清,也不大懂,我想着可能是)给人工转位进行顺产,可是毕竟有风险,万一伤到了孩子,医院和医生的责任太大了。
特别是在现在医患关系这么紧张的时候,出了问题,患者才不会管你到底医疗过程是怎样的。
还有一位护士长说,出了事情,对于医院来说只是一个病例,而对一个家庭来说这是百分之百的灾难。
所以现在医生也都不愿意冒险给转位,更多的是选择剖宫产。
再有就是产妇自身的问题。
我婆婆就说,现在人都不干体力活,运动少,所以才这么多剖宫产。
我开始产检大夫就建议我多运动,坐办公室工作也要经常站起来活动。
可是我比较懒。
每天就上班下班走走而已。
所以,剖宫产率高,并不是医生利欲熏心只想赚钱所导致的,而是综合因素造成的。
不过,郭先生的想法很可以理解,其背后就是前面说的这个医患关系已经太紧张了!
为什么医患关系紧张?
看着节目我就想到了《医者仁心》这部电视剧。
这部电视剧不再像以前的媒体一样盲目地附和患者,而是诚意十足地希望能够建立医患沟通的桥梁。
没错!
医患关系紧张,就在于双方缺少沟通。
这部剧没有避开医生为了私欲而腐化的问题。
但这不是医患问题的全部和关键。
关键在于沟通!
医生和患者中间是高深的医学专业知识、以及有限的诊疗时间这条不大不小的沟。
我有做医生的亲戚,也有做医生的同学,也有医药代表的同学。
我也当过病人,我也在医院照顾过病人。
我不得不说,医生以及这个行业,有该被指摘之处,但也有被同情之处。
剧中反映的就是。
其根源就在于目前我国人口多,医疗资源太贫乏!
比如我的家乡,2009年末就800多万人了,三甲医院只有两所,拥挤到很多病人都要住走廊。
面对这么大量的病患,医生的工作量及压力不能说不大。
而就收入来讲,虽然其中有高收入的,但是和他们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地位来讲,医生群体收入不能算高。
我们不能在这个物质社会里独独要求医生不去追求收入,因为他们也有老婆孩子娘!
所以,医患关系的和解,其实关键就在于沟通,根本在于丰富我国的医疗资源。
希望我们都能理性一点。
早就听说过这部电视剧了,可看的兴致一直不大。
要么担心电视剧把会这职业捧得比天还高,要么或者又是媒体拿麻痹的良知来鄙视医务者的头衔。
什么时候媒体才能给医务着一个客观合理的角色地位呢。
医者真的只是和任何职业一样,没有高低贫贱可分。
就自己而言,报考专业之前我是从没想过要学护理,甚至还在报考前说过打死也不要从事医疗行业,我讨厌医院,讨厌医生,讨厌生病。
可是偏巧高考失利,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专业,鬼迷心窍般的居然报考了护理,报考的那一刻我居然完全忘记了曾经咬牙切实的誓言。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选择了就一定有坚持下去的理由。
在私立医院从事的十个月,感觉比十年还漫长。
时时刻刻都在煎熬和崩溃中,不知道下一秒又将出现什么抢救,下一刻又将出现什么病情变化。。
还有那些麻痹的考试麻痹的操作,永无止息。
因为是私立医院,要的就是口碑,你必须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所有医务人员都是傻逼。
不仅仅是这些形式上的煎熬,更多的是内心的煎熬,受不了面对这么多生死离别妻离子散世态凉炎受不了太多的眼泪。
我写过不少的死亡小结,写得一丝不苟一字不差,这都是避免住在你的把柄不放。
救人是你的本职,这是天经地义,没有什么可谢而言。
可是救不活就是你的责任了,医疗纠纷已经日渐欣起了,总有那么一堆眼睛在盯着你不放。
医务者真的不好当。
我的认识的老同事都不会赞同自己的子女去从事这行业,大部分医务者也不会找同行作为结婚对象,工作的性质已经就没什么好感可言。
在公立医院后我已经很久不抢救,不写死亡小结。
这对我来说已经是极大的满足,相反还常常有种感恩的心态,偶尔被家属骂骂有什么呢。
而且工作和感情一样可以慢慢培养的,尤其是你能在工作中找到自我价值和肯定的时候。
我依旧相信还是会有人坚持下去,那是因为有些成就感是无法言喻和让人欣慰的,这个世界依旧还有美好存在,有信仰存在!
我觉得这是一部关于理想,关于正义,关于使命的励志片。
整部剧看下来,充溢着满满的美丽愿景。
我承认,片子里的人是存在的,但我觉得那么鲜明的立场,那么光明的磊落,那么凌然的坚持,在如今,可能只是少数,而这里的每一个都是这样的好人,不管是畏罪的护士长刘敏,还是最终带上镣铐的陈院长,实际上尽管他们错,但最终还是扮演了以不同形式及代价的选择与坚持。
太过完美的东西都不太真实。
所以,片子里我们所看到的,并不是如今我们所看到的,也许正像片子里所表达的那样,医生这个职业有很多不被病患所理解的苦衷,有被误解的有口难辩,我们不能说不是,我们暂对我们无法断定事实的事情不做评断,我们只说我们所看到的,感受到的,最直接的,态度!
片子里的医生对病人的态度叫服务,但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面对的大多医生对待病人的态度是训斥,我不想给这两个字加引号,因为我并不觉得它有丝毫夸张、反义的意思,这是再生动不过的展示了我们所见到医生的最直接,外在的表现与现状,所以我说,这是一部对中国医学界的一个美丽愿景的理想片。
我知道,这正是大众、国家所期望的医学界的完美,允许这种理想的存在吧,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梦想,也应该允许我们的国家在尚不能达到的时候有属于自己的美好的理想。
也许,不知道将来的哪一天,梦想成真了就!
重新找回希波克拉底誓言给予的崇高与责任,找到了“医者仁心”的职业信仰!起码在医院拍的,所以医院的墙啊地板啥是真的!
居然要出续集了。
这是我看到的中国拍得最好的医疗剧!
本来被编剧的性别观(包括但不限于正面角色台词“我和江一丹的孩子,一定是儿子”、正面案例之打胎六次但最后结婚了他只是一时不耐烦其实很好,严老师和出轨前夫离婚但她还爱她好爱等)气到想一星走起毁灭这个世界,最后几集终于决定放过自己也放过编剧,只看江一丹cut……啊,好短的cut,寂寞如雪. jpg 但没办法,我太喜欢江一丹了,清高,自矜,了不起的专业性,手术服把人包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双清澈眼睛澄明如镜,傲得眼里容不下沙子,又可爱到一个人读小王子还会根据角色变声调语气……和钟立行的CP虽然是一款一望便知的清水向伟大友谊,但国产剧宇宙的伟大友谊不必承受那么多性别观方面的痛苦,谁说不是一种幸运?x以及,国内各行各业的职业剧大家可以歌颂医生、jc、法官……但我们新闻人永远有一个反派位😅
属实被里面的价值观恶心到了
我个人是比较喜欢直接看案例的,但是这部电视剧有很多医生直接的对话,就讲述了他们身处在那个位置他们看到的东西。我不是医生,更容易把自己带入到患者和家属的角度,医院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确实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我们普通老百姓对于很多医疗知识真的是一头雾水,如果医院在这一点上做文章我们是真的听不懂的。这里面就有讲到底是医院名誉重要还是事情真相重要。钟立行是个好医生,是个很理想的医生,他追求的就是能医治好更多的患者。而武明训作为副院长,就要考虑的比他多多了。但是我不太清楚,我以为医院的高层都不怎么做手术了,毕竟他们还有很多事务要管,但是这里他们又要管事又要做手术就真的很忙很累。ps:钱真的好重要,感谢国家现在的医保
边看边为医生这个职业心寒……
国产医疗剧业良 演员都喜欢 只是后半部分有些拖沓【扯丁院长领子问你放着严处长不要就娶了这么个乡下婆?
看了眼剧情和最后诊断好像
象牙塔的剧情,假
躲,不是办法,回避自己更没有意义!好好想想你自己到底是谁?你需要什么?你想做什么?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成为这样的人你还缺什么?然后努力的去磨练自己!……你需要磨磨自己的性子,慢慢你会知道你想要什么。
还成吧,还是有点虚假,正能量到有些过分了。没必要设计这么一个完美的男一,让人难以代入。其实吧,在中国所谓的医患关系就是患者和体制双向造成,跟广大的医生一点关系都没有。凡是想把祸水往医生身上引的都是臭流氓。
充分反应了中国内陆的医学,医患关系。
好喜欢钟立行泡咖啡的感觉,绅士般的优雅!第五集里钟立行穿白大褂那段把我雷翻了,又是美少女战士变装···不过小雷点不影响这部剧的整体质量^_^
还行吧!但是我还是喜欢香港版的!
节奏感很好。医学院虽然不是学医的,不过多多少少也了解一点。剧情还是蛮真实的。
制作比较好的电视剧,着重描写人物心理。
这部反映中国医生生存现状的电视剧,似乎成了2010年的热播剧。在此之后,可能众多的电视剧纷纷亮相,也正是这部电视剧开启了这样的先河。我印象最深的并非剧情,而是其中塑造的钟立行医生这个形象。貌似,演员谢君豪一炮打响,彻底从舞台剧演员走向了电视剧演员的行列。大家都记得,有个大帅哥。
牛头不对马尾 强行洗白贪腐问题
想再看一遍钟立行和江一丹对自己内心情感艰难捍卫的那一场。隐忍,有时候比轰轰烈烈来得更肺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