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想些这三部曲的影评的,虽然也就6+分的样子,勉强凑合可看,后来去百度百科搜了下,放弃了,出现了太多的人物,根本记不下来,通篇都太科幻了,曲折离奇的,悬念一直保持到了最后,谁是“朋友”?
关键是,我没看过他的漫画,连载8年的东西,不是我用6个小时就能驾驭的了的。
漫画过来的电影普遍都是垃圾,这个能到6+已经很牛掰了,原作至少在8分以上。
如果你说,你丫的没看,你凭什么评价他。
因为后来我发现作者是 浦泽直树 。
给跪了!居然是《monster》怪物的作者!!!
神作啊,最喜欢这种心灵扭曲的漫画了!!!
先来个故事梗概吧我们来自百度 20世纪是什么样的世纪?
留在少年贤知的心里的,是摇滚乐的流行、万国博览会的举办、美国阿波罗号载人登月成功……所有的一切给少年们带来无限期待、希望与梦想的开始的世纪。
……在一个秘密的地方,有一个用草编织遮掩而成的属于少年们的秘密基地。
里面放满了少年们的宝物:玩具蛇、玻璃球、少年杂志、海报……还有关于未来的想象。
贤知、阿区、当机、义常、丸夫、阿门、雪次、青蛙仔,孩子们聚集在秘密基地里兴奋地谈论,想象着世纪末末日的到来。
贤知用笔描绘下了邪恶势力毁灭地球的故事:病毒攻击、镭射枪、轰炸机场、巨大的机器人…… 阿区为少年们设计了一个属于他们的标志,并约定:知道这个标志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
他们的梦想是:当世界被邪恶势力侵犯时,我们要挺身而出,保护地球的和平!
——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天会成为现实。
我们来自百度电影第一部开始出现了校园生活很精彩,1973年的日本乡村的中学上,稚嫩的学生们无忧无虑的在教室里撒野,男生们拿着成人向的杂志和几个要好的同学偷偷的观摩,漂亮的女生们在吃着便当,说着电视剧,明星什么的话题。
调皮点的直接去走廊掀女生裙子了,好在那个时候大家都是穿内裤的。
有一个很屌的少年,他叫 远藤贤知 疯狂的痴迷摇滚,直接去播放室推倒了文艺委员(那个妹子好萌的说),第一次让校园里响起了摇滚乐,那首著名的《20th century boy》就是你们现在听的这首。
贤知拿起扫把,当作吉他摇摆了起来,一副乐在其中的样子,他的梦想是搞一个摇滚乐队。。。
小时候,他是这里的孩子王,带领一大帮孩子一起玩乐,这里有各种类型的小伙伴,傻里傻气的鼻涕男,战斗力十足的二把手将军,经常被人欺负的义长,第一凶残女雪次妹子(她好可爱啊,好像被她推倒!!!
我这是什么情况。。。
)他们创建了一个秘密基地,写下了牛逼的《预言之书》,总之是相当happy的童年生活。
当然每个故事都有坏人,小时候是类似胖虎的凶残胖子二人组。
然后真正的BOSS,是那个带着面具,没有朋友的“朋友”。
一转眼97年了,当曾经的那个摇滚歌手转身的时候,一个30出头的贤知在了我们面前,曾经霸气的少年居然在应聘一个乡村小超市售货员的位置。。。
凌厉,坦荡,不羁已然不在,剩下的是为了工作一副讨好的老好人形象。
人生是不是就这样碌碌无为的过下去呢,貌似这样也挺好的。
但是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一个以“朋友”为首的邪教组织牛逼了起来,各种病毒在世界流行了起来,少年们儿时的预言成真了,就像当年埋时间胶囊时的约定一样,当我打开它的时候就是我们拯救地球的时候了!!!
(其实,贤知回归的标志是去找回原来的吉他,是的他又玩摇滚的了)现在抛开电影最后略坑爹的人生探索,完美悬念展开。
真正感动我的只有一点:日本很多动漫都有一个特点,热血的很,哥很是喜欢!!!
因为最近特TM缺乏热情,有木有啊!!!
樱木,鸣人,路飞都是少年,但是贤知现在已经40+了!!!
我的妈啊,请你想象一下,当你40岁的时候,被残酷的现实压的喘不过气来的时候,每天都在想着怎么比别人过的牛逼的时候,谁TM还记得自己年轻时候的梦想,爹要玩摇滚啊!
你再看看上了年纪的 蛤蟆仙人自来也 哎,爱情失意,世界大同的理想也老是寄托在自己的徒弟身上,实在是令人扼腕叹息。
2017年当贤知BOY,骑着银魂里的小摩托,背着吉他来到东京的镜头,屌爆了!
帅气十足,一个身怀梦想的家伙,你永远不会知道他已经快60了!!!
摇滚是什么?
重金?
农金?
工金?
死金?
硬核?
摇滚就是梦想,就是自由自在的可以挥霍的青春,就是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就和大多数少年热血漫画推销的价值观差不多。
但是如今的中国,似乎略显老态。
那些社会经验丰富的人们会给年轻人灌输某些过于现实的东西(非厚黑学,厚黑学其实很高尚的),他们会告诉你某些中国特色,然后把这些特色上升到神话一般的地位!
简单的来说,一个妹子抱怨找不到好工作,我问她怎么不去考研公务员什么的,她告诉我老师说了,如果你家里没有很硬的关系,就不要考公务员来浪费自己的时间了。
我只能对这样的老实说,呵呵,还好我不是你的学生。
现在的年轻人还是应该多看看热血动漫,多听听摇滚。
当然我也知道,不是所有人都能想贤知一样,快40岁走上了拯救世界和平之路,快60岁带着破吉他和故友去露天搞摇滚音乐会的,因为我们老的太快了。。。
一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庙,庙里有个小和尚,他每天爬很长很长的山路,来到这个很大很大的神庙,雕塑佛像,画壁画,在梁木和柱子上刻最精致的花纹,把最美丽的宝石镶嵌在墙上和佛像上……这个小和尚每天都赋予这座神庙美好,神庙很大很大,小和尚每天都不紧不慢地工作着,等到这个神庙完工的一刻,世界就毁灭了。
很多年以后,人类因为一种病毒而死得差不多了,剩下的人们生活在巨大的墙壁围成的小区域内,他们没有娱乐,连吃的都没有,有时候在老式收音机断断续续的噪声中会听到歌声,那是很难听很难听的歌声,但是不知为何能让人想到平常的生活。
这歌声断断续续,人们就拿纸记下来每次听到的歌词,他们认为,等到全部的歌词都被记下来的那一天,他们就会获得自由。
这两个故事都是寓言,前者讲的是人类文明,后者讲的是摇滚乐。
摇滚乐是人类文明这座神庙中的一颗珠宝,摇滚乐能让人获得自由,摇滚乐回答一些终极的问题,摇滚乐关系到存在的本质问题。
《20世纪少年》的绝对主角就是摇滚乐,摇滚乐是一切的起因,又是所有问题的解决方式。
中国为什么成为一个令我失望的国家?
是因为他们的年轻人都不喜欢摇滚乐。
为什么说林少将反毛起义成功的话,会让中国成为一个更好的国家?
是因为他是中国最早搞摇滚乐的人。
假如伦敦奥运会真的对我们这个国家有什么帮助的话,最大的帮助就是或许可以让一些人喜欢上摇滚乐。
摇滚乐是所有艺术门类当中最战斗的音乐,它天生就是为战斗而生的。
摇滚乐是所有艺术门类当中最年轻的音乐,它天生就是年轻人的音乐。
年轻人也天生应该是战斗的民族,像赛亚人一样。
贾樟柯老师曾经很奇怪,青年还分普通青年,文艺青年和二逼青年?
我认为所有的青年都应该是文艺青年才正常。
贾樟柯老师太高看现在的青年人了。
中国人一般都是还没年轻呢就早就老掉了。
我心目中的年轻人是这样的,他们讨厌任何东西,尤其是那些老东西;他们对自己绝对自信,明白什么是美好,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并且拼命也要得到;他们永远精力旺盛,想干什么三天三夜不睡觉,不想干什么三天三夜不醒;他们对所有东西都很认真,假的就是假的,坏的就是坏的,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他们信奉爱与和平。
如果有这样的人,我愿意跟他们一起玩,做他们的朋友。
这样的年轻人总是让我想起来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摇滚乐,反战游行,嬉皮士运动,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一个又一个奇迹让那些老东西们又气又怕。
那是人类的年轻时代,人类曾经年轻过,真好。
如果我在那个时候,我愿意跟他们一起战斗。
摇滚乐改变世界,真的只是一场梦吗?
如果是,很多人都在做着这样梦。
希望有一天,你也加入我们。
或许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天,摇滚乐真的改变了世界。
或许摇滚乐一直在改变世界。
就像《20世纪少年》的开头,学校广播第一次播放摇滚乐,人们该吃饭还是吃饭,该打闹还是打闹,该看女生裙子还是看女生裙子,但是天台上一个想要自杀的人活了下来,最后成了世界的救世主和魔王。
你也不能说没有这种可能呀。
最后一个寓言是伯格曼说的,伯格曼讲过一个教堂被暴风雨毁掉的故事,第二天所有人从四面八方走来,有艺术家,建筑师,工人,贵族,教士,他们日以夜继把教堂重新建好,然后离开,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字,没有人知道究竟是谁建了这座教堂。
我愿意成为这种建造教堂的人。
二其实东亚这些国家真的很想,中国的奥运,世博之路,在60,70早就被日本重复过了,不同的是日本因此真的强大了起来,而中国的傻逼哄哄就像他们五千年的历史一样,从来都不会中断。
我觉得差距还是从童年就开始的。
比如说,我们的普通人家的孩子没有人有阿波罗登月的童年记忆。
这个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时刻之一,不知道催生了多少美好的想象。
科学家成为孩子心目中英雄的时机并不是很多,而我们都给错过了。
万国博览会也比较不同。
据说上海世博会一开始没有人去,所以当局给上海及其周边城市免费发放门票,这才创造出壮观的排队长龙。
在《20世纪少年》里面,我被小孩子憧憬万博的场景感动了,那个没有互联网的时代,他们仅凭一个导游手册就开始计划每天的行程。
小孩子为什么喜欢万博?
因为他们听说那是一座未来的都市群,以后我们人类就会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之中。
“人类的进步与调和”。
没有去成万博的人在涂鸦中预言万博一定会重演,他将成为神来毁灭这个世界。
漫画中最重要的场景除了秘密基地就是万博会场,这是孩子的战争,健次,来玩吧。
健次,向大家承认你的错误吧。
健次,那首歌真好听,再给我唱一次吧。
未来世界的万博会场,巨大的太阳塔下面,人类在这里得到了进步和调和。
太阳塔代表着一个现代的日本,飞翔起来的日本;而中国馆说明我们还要背负着鲜血和古老的尸骸爬行很长很长一段时间。
三《20世纪少年》和《monster》一样,把最骇人的一句包袱留在最后,我一直在想,胜田间是谁?
而没有去想,这个故事的逻辑成立不成立。
人类长大的过程,就是人性泯灭的过程,是天性为了适应这个社会被改造的过程,这种改造包括,认识到生命的珍贵,理解他人,以及爱。
小孩子从来不善良,他们残忍,冲动,小孩子的世界是残酷的,我不明白等他们长大了为什么忘了这些。
漫画中最骇人的一幕是在虚拟世界里,一个戴面具的小孩摘掉面具,竟然是一个成年人的头。
这不是故意来吓你的,而是制作这个虚拟世界的人找不到有这个小孩脸孔的照片,只好用他成年人的样子了。
他是个没有面孔的小孩。
我们想想我们的各种同学,真的很多是没有脸的。
第一个“朋友”冒充秘密基地的成员,竟然没有人能够发觉 ,因为这里边有谁没谁他们都忘记了。
第二个“朋友”明明活着,但是大家谣传他死了,他在人们的记忆里就真的死了。
你也许会觉得这是漫画里的牵强附会,但是我认为现实中就是这样的人。
很多孩子就是在这种充满敌意的孤独中长大的,像《机器猫》里的大雄,别人不跟我玩,我就玩一个比你们更厉害的,我借用现代科技,玩一个把整个世界都颠覆一番的游戏,几乎所有《机器猫》的故事都是这个套路。
大雄是服部,是胜间田,是每一个孤独的孩子最伟大的梦想,来玩吧,来和我一起玩吧,你当正义的朋友我当邪恶也行哦,还是不跟我玩,那我们自己玩,玩的比你们都厉害,可不要后悔哦。
来当我的朋友吧,朋友,我是“朋友”。
电影版的结尾大概只是为了把漫画没说清楚的说清楚,破掉“幽灵说”的误读。
但是这种伪善真的有点恶心。
小孩子的道歉无非是出于恐惧之类的东西。
大人所希望看到的是属于大人,是强加在小孩子身上的。
而大人骨子里也是不会后悔的。
人类后悔的尽头从来都不是那么足,要不然还能直到现在都发明不了时间机器?
其实不看漫画也会觉得很好看,就是有时候会看不懂,那就多看几遍,这是这几年少有的好改编电影,也是又一系列续集电影的杰作啊
虽然这电影是可圈可点不过··最后的结局的确是20迷必看的经典之作当男主角略显沧桑的歌声响起我们才真正的感觉到了一切的结束这不是什么凸显个人英雄主义的故事男主也没有排山倒海的实力他只是一个普通的人类他只是单纯的抱有“大家都能安心回家,谁也阻挡不了”的心情一直以旁观者角度观看的我们 却被浦泽拉入了虚拟的世界在这个世界我们是主角的知己正义的伙伴与恶势力相比我们是如此的不堪一击但是因为那一首歌所带来的信念我们却是所向无敌当歌声持续到大家都落下了激动的泪水特别是黑围脖男深情的檫掉泪水我真的不知自己是什么感觉一个故事完结带来的悲伤为片中世界终于得救而喜悦每一次重看都是有不同的感受本来只是一首普通的歌曲突然听见也不会留意·但是当他在毁灭世界的阴谋被破坏的时候响起这首歌可能就是无法表达心情的全世界人民最好的选择了于是我决定利用校广播员的便利身份学习贤知的先进技术……………………
嗯,至此我才终于把这部融合了热血科学冒险巨大机器人心理宗教教团音乐摇滚嬉皮精神正义伙伴征服世界的小孩子闹剧看到了结局。
连载超过7年,我记得03年梦总上3000在介绍青年漫时以不无怨念的语气介绍它的时候说:对于还没看过《20世纪少年》的人只有一句话可说:“你们是幸运的。
”对于不小心看了《20世纪少年》的人只能说:“着急也没用,陪你一起慢慢等吧。
”这话当真说到点子上了。
第二部开场便是新宿街常盘庄。
(可惜常盘庄的喜欢捶打章鱼老女人房东没有出场,否则不知道饰演雪次的常盘贵子该作何感想)熟悉的各路角色纷纷出场,小泉的表情好到位,中国帮讲话全都是港腔……藤木直人出场让我很惊喜,他来演的软脚虾警探也是非常可爱啊,可惜戏份删减太多了,定清藤子漫画家搭档神马的演员都非常神似还是春波夫演歌者最像的啦!
看到失吹丈的时候我不禁又哑然失笑,从福星小子到功夫旋风儿,日本漫画家的从不吝惜对雪白的丈的敬意。
嗯,对铁血男儿的敬意。
就如雪次口中说出的台词:与其看空泛的恋爱故事,我更想看到为了保卫地球和平的男子汉的奋战。
其实整部20世纪里都充满向漫画典故致敬的味道,不用说童年随处可见的老漫画,常盘庄本身就是最好的例证,常盘贵子则无非只是个点缀,几个出场的漫画家身上藤子手冢之类的影子,还不用说电影版里已经删除了的软脚虾警探银河铁道999的扮相。
其实最想说的还是贤知这个主角,其实怎么看都是一个相当没用的主角吧,绝对不是最强,比起暗线的阿区大起大落的经历和绝好身手无疑显得平凡是吧,还中途失踪了15年(电影整整一集),追究那时他的行踪居然也只是失去记忆四处流浪,起先还有些热血愤青像,等到再出现时就完全吊儿郎当一身痞气了,最重要的是居然还给做为大魔王的“朋友”下跪道歉,这是作为正义伙伴绝对不会做的事情对吧。
但其实这倒霉孩子从始至终身上都贯彻着一种嬉皮精神,音乐摇滚爱和和平。
物化文明埋葬了田园牧歌,这是与格子间一样的小超市的规整生活格格不入的生活方式,一种对于自然天性的回归。
从他在校园里放起20th Century Boys的摇滚乐拿着扫帚在楼道屋顶嚎叫,第二次出场时典型嬉皮士扮相,还有那句名言:别勉强自己,如果觉得自己生命有危险的话,就立刻逃跑,千万不能死。
一首唱着咖喱的香味和回家的路的歌叫人们忘记恐惧聚集起来,这是暴力革命都做不到的,他做到的是凝聚人的心灵。
所以到最后他成为了一种阿甘式的精神象征,一种崇尚自由和平和自然的豁达天性。
而不是教宗领袖。
gutalala sutalala还有不得不说的是,对于看过这部漫画的人来说能看见从它在纸质漫画载体到如此到位的呈现银屏上的感觉真好,这又是一个完善商业运作的最好例证,对于国人来说未尝不是可以借鉴的路诶。
每集都会出现在标题右上角的:“本格科学冒险映画”看着也好是让人心生羡慕啊。
虽然还没有读过《20世纪少年》这套著名牛掰青漫,但这套三部曲真人版已足够让我喜欢,童年阴影引发的灭亡人类思想实在是够凶悍,三部曲牢牢抓住【朋友】的身份揭秘这一故事线,三部曲片长加起来已经不逊一部日剧了,作为系列电影来看这个长跨度的故事也着实精彩,万博是世界末日的避难所、摇滚乐拯救人心桥段实在让我又囧又喜,最后还整了场Woodstock大阵仗,浦泽直树想必受摇滚乐熏陶得不轻。
《20世纪少年》真人化乃银幕大件事,群星荟萃实乃盛事,一口气看完了三部曲,过瘾。
电影相比较漫画情节有所删改,这其中有些弥补了漫画的漏洞,有些却毁誉参半。
这些推动剧情的删改的确很着急,就电影而言也没能给出创新,客观的讲7分不冤。
在漫画中贤治说我不唱这首歌了,应该由你们来唱,这样的处理的确很巧妙,朋友不是主角一人打倒的,所有敢于与黑暗势力敌对的人们都应是主角。
但当电影结尾那首《Bob Lennon》被贤治带头唱起引发50万人大合唱时,决定给出5星。
人们手无寸铁却要反抗黑暗的强权时,也唯有摇滚,因为无论是怎样的黑暗也不能向唱歌的人开枪,想到这里眼泪再也控制不住。
又是去姐姐那儿吃完饭后躺那儿用P4把第三部看完的,怎么说的,一个梦想与现实的重叠结束了,就像他们说的,这已经不是一个孩子的游戏了。
最后知道原来服部小就去世了,幕后的朋友是胜侃,因为没有朋友、因贤知偷拿东西的意外被人欺负、又在没能去世博会的情况下带着面具过着日子,最终决定实现预言之书毁灭不喜欢的全人类。
朋友这个词,初中时或许我还会很念叨,但现在我已经不怎么觉得了,会对我好的人会一直对我好,谁是朋友我一直知道,呵呵。
说说电影里的几点,三部曲看下来真的很多镜头会有想哭的感觉,可能我比较容易被感动吧,虽然故事讲得不够周全,关于朋友如何与贵理子认识甚至生下孩子什么的没有讲述,让有些情节稍有不清;从第二部开始不断出现的人物,多出来的那个警察帅哥、还有神乃的同学,虽然创造出来了一些情节,但他们最终又没有参与到什么结局里头来,最后警察帅哥逮捕了杀害他爷爷的山崎后就没情节了,还有曾经出现过的监狱里的13号,东京里的一对小姐弟,播放音乐的DJ,DJ和漫画家还有姐弟是有用处的,但也只能说有点儿小;音乐上记得当时在那本杂志上看说摇滚的意味很重,确实哦,加入了好几首摇滚的歌曲,让人们铭记的也是贤知自己唱的那首“咕啦啦啦 嘶啦啦啦”,最后用音乐会的方式集结人群躲避灾害,并用贤知演唱这首歌的现场当字幕结束也是一种新形式。
最后的传说中的10分钟,贤知利用朋友在朋友乐园里的机器回到过去让小时候的自己承认了错误,胜俣也摘下了面具和贤知交上了朋友,也许正义战胜邪恶这种结局始终是不够完美的,只有把心里的结解开才会让人觉得,嗯,好了。
我会推荐这部电影的说,哈哈。
致敬,对这部所谓“影像化不能”的作品导演的表现相当不错,虽然到后面有些无厘头,很多谜团也没有交代清楚(或:我太笨没看出来)期待剧透。
但摒弃很多细小的逻辑和因果论,片子对于世界观的营造还是相当不错的。
另:万博……果然适合上海领导借鉴,不然到时候中国出个朋友大闹上海什么的……
每部电影140分钟左右,合计420分钟以上。
这样超长的电影三部曲,看完之后我都佩服我自己。
但看片过程并不痛苦,只是感觉时间稍微长了一点。
这是日本电影的一部史诗。
人物众多,线索纷杂,时间跨度20年。
大场面,大特效,大卡司。
我已经不看日剧很多年,我还是可以认出好多日本大牌演员参与其中。
影片的故事,很符合电影的名字,一部讲述20世纪日本少年的故事,也是给出生于20世纪的年轻人所看的电影。
对于中国人而言,80后看完之后,更有感触吧。
作为一个80后,我找到了很多日本文化所带给我的东西。
影片密集的安排了日本漫画里面的很多要素,比如:正义对抗邪恶,救世主传说,邪恶的科学家,机器人怪兽,外星人攻击地球,城市上空的怪兽大战等等。
还揉合了很多日本文化在里面,武士精神,日本的演歌等等。
日本漫画文化里面的东西有优秀的东西,也有让人感觉弱智的地方。
尤其是日本人的“哥斯拉”情节,太搞笑了。
看到第三部机器人横穿城市,我都忍不住笑出来了。
这不就是日本特摄片的翻拍版嘛。
还有,日本漫画里面的主题,大多是拯救地球之类的。
片中的两个漫画家也是很搞笑的。
开始画色**情漫画,后期也改成热血的少年拯救地球了。
日本人真是奇怪的民族。
影片要包含的东西太多,造成影片节奏有点拖沓,尤其第一部,看得我有点着急,以为就是一个正义对抗邪恶的故事。
到了第二部,穿越时空的情节过后,才感觉情节渐渐吸引我。
因影片所设置的悬念而迷惑,想知道到底谁是“朋友”。
影片的悬念设置很成功。
我到最后一刻,才知道谁才是真正“朋友”。
编导也太能吊观众的胃口了吧。
这可是电影,不是连续剧。
日本人真实可怜,需要付钱看完三部才能知道真相。
导演把这三部电影也拍成了漫画模式,各个细节都能感觉到,这就是漫画的真人版。
我怀疑导演,是不是参照原版漫画一格一格翻拍的。
还要赞一点,整部电影制作很认真。
从外国演员的选择上就可以看出。
中国人找的真是中国演员,虽然他是一个台湾人。
外国的取景,也是实地取景,不似有点影片,随便搭个景,敷衍了事、日本电影产业不能与好莱坞媲美,所以他们的票房榜上冠军大多是动画片。
从吉卜力工作室的作品,总拿票房冠军,就可以看出来。
所以,他们能拍出《20世纪少年》这样有大场面、大特效的电影,对于日本电影来说,应该是巨制了吧。
有些场景,还是很壮观的。
比如第一部的机器人大屠杀,还有第三部的飞碟飞行以及机器人穿越城市,还有里面很多的大爆炸场景。
演出这种片子,演员只是本色演出就好了。
没看出各位大牌有什么出色发挥。
各位演员都是尽职演出。
总体来说,是一套不错的电影。
说它是真人版漫画也好,说它是漫画的真人版也好,总之是一套好看的电影(如果你没看过漫画的话)。
2010-09-262010-09-2720th.Century.Boys.2008.BDRip.X264-TLF第二部PPLiVE在线第三部PPLiVE在线
那个啥,这么说也许对浦泽大神不公平,但是真的老难看的。
3/10
终章有点意思
日本人的创想。
终于有个清楚的结局
打算再去找漫画看一遍的说。。。
终于把这部天马行空般的电影看全了,悬念终于得到了揭示,虽然第三部总体节奏太慢了,不过最后揭开真相的过程真可谓是酣畅淋漓!
真不知道自己有什麼能耐能把3章全看完
故事怎么改另说,大伙能怀疑吉常这点我是没想到的,改来改去,结果最后朋友的身份还不是和漫画一样,那改的意义是什么?
作为没看过原著的人,觉得此剧真心赞。
BOSS不是美少年的遗憾在电影里被神木弥补了
咦,居然看完了,我还真有空呢=。=
不过神木隆之介和福田麻由子的出现太惊艳了。最后一幕根本就是在卖腐!!改剧情者死!!!!!
看完后我其实很昏,有很多细节是之后查了百度才了解的。 朋友其实只是一个孤独的孩子,一个因为主角小小的谎言而诞生的存在。
三部看下来这部收尾作最差。整体上,三部曲完全无法承载漫画的内容,只是成为了几部剧情还算可以的普通电影。
感觉第三部不够给力,结局不可思议。
已经是系列最高分了,看完的我拍桌表示,还我这几个小时来!系列完结仍然让我一脸蒙圈这个系列应该谈不上特别成功吧~不知各位原著党观后感如何呢~
最精彩的竟然是后面的摇滚演唱会……
演唱会才是重点好吗
没情怀的我只觉得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