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红芋 +小牛犊 编辑:小爷(俺是剧透小能手)这部电影用它文艺的画风和完美的配乐征服了小爷我。
在短短的两个半小时里,除了让爷有种在看卞之琳和海子的诗歌的感觉外,还看到了它寓于其中的法式、美式和俄式风情。
片子一开头就用唱歌的方式告诉你片子快要开场了,小粉丝儿你可千万别走开,老人需要止咳、小儿需要止哭、年轻人赶紧让手机静音。
爱情中的配角施卢蒂(凯琳娜饰演)以一种欢愉又嗔斥的腔调开始缓缓讲述着她和巴菲(兰碧·卡普尔饰演)的故事——那个自年少时起就给她带来爱情欢喜的男人,那个语言和听力皆有障碍的男人。
施卢蒂向往着祖父母似的爱情——生死同穴。
这种爱而不得的愿望刚好发生在巴菲和女主乔密欧(朴雅卡•乔普拉饰演)身上。
1978年的一天,施卢蒂带着警察在加尔各答的小巷子里去寻找许久未见的、不停地在低矮房顶上狂奔的巴菲。
巴菲总是那么不走运,竟然自投罗网逃到了警局,直接被人当场逮住。
施卢蒂六年的婚姻生活仍然抵消不了巴菲于她的重要性,她不管丈夫的斥责,毅然准备去大吉岭帮助巴菲。
回望过去,巴菲生命的长调是在逃跑,追了他大半辈子的警察也因为他,倒霉的让自己的命运堕落成了药贩子。
施卢蒂是在1972那年随父母初来大吉岭,在乡间的小路上她第一次遇到了如旋风般的巴菲。
这个以收音机牌为名字的男人,这个既会偷偷贩酒又会给居无定所的孩子送去粮食的男人,他的行为既古怪又搞笑,好似卓别林一样总是在给他人惹麻烦的同时又逗笑了他人。
巴菲在见到她的第一眼便要把心掏出来送给她,但在知道她订婚后又把远处高楼上的大笨钟调回到一刻钟之前,以恳求重新认识并帮她谋划婚约。
母亲是施卢蒂知无不言的人,母亲带她去看自己年少时放弃与之私奔的男人。
母亲循循善诱的告诉她恋爱不会仅有一次,未婚夫才是她恋情最好的归宿。
当施卢蒂吻着巴菲时,她让巴菲以为自己拥有爱的希望,他西装革履深情款款的带着求爱信上门,却发现施卢蒂的未婚夫早已登门和她恩爱,施卢蒂的母亲更是以残疾人募捐的名义将他打发走。
施卢蒂就是以这样的方式第一次抛弃了巴菲——这个只能在父亲温暖的怀抱和沉稳的心跳中得到安慰的男人。
这个自小就害怕被抛弃的男人总是以摇摇欲坠的街灯来考验亲密之人的忠诚。
还好命运总是反复眷顾着施卢蒂,在1978年加尔各答的暴雨中她再一次遇见了巴菲。
巴菲为了躲避通缉,便带着乔密欧来到了加尔各答,这个施卢蒂婚后生活的城市。
他一如往常那样在见她之前梳一梳他前额的头发。
施卢蒂开始频繁的和他们往来,她六年的婚姻生活并非母亲笃定的那样美好,她和丈夫在爱情里的残缺如同巴菲身体上的残缺那样不可修复。
彼时的巴菲已经不能再像婚前那样只关心着她一人,他对乔密欧贴心而亲密的照顾令她吃味,不过这吃醋的感觉也存在于懵懂的乔密欧心中。
终于在一次无端的呵斥中,乔密欧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搜寻多日而未果的施卢蒂错误的选择报警,大吉岭调查乔密欧绑票案的警察闻讯赶来,所以才有了故事开头巴菲被抓的场景。
大雨滂沱的夜晚,施卢蒂来到了大吉岭的警局,她终于知道了巴菲为何入狱。
巴菲的父亲因为肾衰竭需要七千卢比的治疗费,巴菲无计可施,他想到了绑票和抢银行,不过均已失败而告终。
乔密欧,这个巴菲曾经想要绑票的女孩其实很早以前就出现在巴菲的生命里,巴菲的父亲是乔密欧家的老司机,每当巴菲来找她时,总是会高高的抛起一只鞋子到二楼的窗台。
乔密欧的母亲酗酒,父亲无能,患有自闭症的乔密欧寄养在达具家,当祖父病危时,她不得不被接回家中。
然而当她的祖父去世后,她的父亲为了得到她的信托基金——祖父留下的全部遗产,而将她绑架,阴差阳错,巴菲成了替罪羔羊。
这也正是警察来拘捕他的原因。
大雨继续滂沱,施卢蒂的丈夫来到了警局,她的心再次动摇了,生命中的第二次,她又抛弃了巴菲。
巴菲入狱的同时,绑匪在深夜拿到赎金后直接撕票,乔密欧所座的汽车被投入河中。
警察上司惧惮乔密欧的家势,想要直接让巴菲成了替罪羊。
警察偷偷放走了巴菲,施卢蒂此时也终于鼓足勇气,追求内心真正的感情。
巴菲的生活终于只剩下她一人独享。
不过她的痴想还是被“太迟了”所打败。
巴菲根据生活点滴终于发现了乔密欧所在的地方,并最终在那里找到了她。
打小养育乔密欧的老人达具忍受不了乔密欧父亲因为骗钱而弄丢了乔密欧。
在他收到因为生气而想要离开巴菲的乔密欧的电话时,他干脆和乔密欧爸爸合演一场绑架戏码,乔密欧爸爸要钱,他则要人,而巴菲则无辜做了冤大头。
施卢蒂注定是得不到巴菲的。
巴菲虽博爱但内心极度渴望生命中能有一个对他不离不弃、至死方休的人,而乔密欧恰恰是唯一那个通过他街灯考验的人。
乔密欧极度排斥人际之间的联系,可是一旦她认定了一人,她就会理所应当地,且又霸道地需要那人的所有。
更何况懵懂的乔密欧已然在巴菲身上找到了那种突破她思维边界的爱的感觉。
巴菲用他标志性的梳头姿势和他与乔密欧专属的抵头姿势,郑重的确认了俩人对彼此的感情——那种不离不弃的,相互扶持的,却非亲情、亦非习惯的爱情承诺。
路灯那里就不必说了,说下其他有前后呼应的细节。
1最开始富家女描述了她认为的爱情,一起生活,一起死去,最后巴菲和自闭症勾着手指一起走了,而这本来会是她的。
2富家女妈妈提到了她和爱的穷人一起离开的机会,也是拿着车票,最后却没有上车,而富家女同样拿着车票,最后上车了,可惜已经错过了机会。
3自闭症很难接受鞋子踩到泥巴,刚回家时很敏感,但是追赶巴菲的时候踩到了,最后却仍然去追汽车,心思单纯,可以放下一切。
爱情里从来不分先来后到,唯一重要的是:感情基础。
当下定决心和一个人一起度过一段时光,那个人就已经成为了生命的一部分。
你能舍得丢弃生命的一部分么?
一块肉割掉虽然疼,但也许还能重新长出来,但是过去的时光没有了再也找不回来,况且人又是一种惯性动物,喜得不喜失,于是很难放下。
加上生活愈久产生的默契,于是产生了天长地久。
除非生活有摩擦或者太平淡,新的人足够优秀适当冷艳诱惑,激发了人的"贱“性,因为人是不甘于平淡喜欢新鲜刺激的,然后有一定的新的独一份的感情基础,于是,出轨是必然的。
如果新欢足够好,那就整个game over了。
消极是有点,但是人性本贱,以上都是不可避免的。
除非你真的遇到了那个唯一。
最适合你的,永远不抛弃你的。
但很难,大部分结婚在一起的人都是因为彼此适合,并不是真的相爱,即使称得上相爱也是时间带来的惯性和喜得不喜失原则的结果。
大部分的人都是缺乏安全感的,一旦当有个比较了解你,但是不管你怎么对待始终不离开的人存在。
哗嚓,完了,就像是男猪脚一样,整个心都被暖化了。
人是一种很渴望爱的生物,而如今很多”爱“都是建立在金钱上的,这就增加了人们鉴别”爱“的难度。
虽然渴求爱,但是又受不了诱惑和寂寞,半真半假的当做给别人的考验。
但是感情是容不得考验的,考验本来就是假的,考验出来的感情自然也真假难断。
而且人的本身又是消极的(或多或少),于是悲观化,迫自己去相信这是假的”爱“,只在乎金钱的”爱“,于是game over。
这也许就是大部分中产阶级和贫穷一点的人大多比较幸福的原因——得到的少,诱惑小且少,而且易满足。
但是一旦遇到很大很好的诱惑,短时间内存在的,很少有人能禁受的。
除非是真爱,真的是真爱。
如果是慢慢渗透型的,那就看1.渗透深度,2.诱惑丰度,3.诱惑和原配的心机当然了,所有的一切,最重要的也是重点,都看当事人的品德了。
例如忠贞度极强,以上都白说;一般,嗯哼.....像我这样的人,品德不好,也极缺安全感又花心很容易坠入情网不过我事后会很清醒呀!
哈哈哈!
(囧,所以现在在修炼(嗯,修炼爱情不同于好感只有唯一。
爱情也不分先后。
教会人谈恋爱呢要融入ta的生活呢哈哈哈。
不管心智不健全还是聪明机智,都有爱人的能力,都可以始终如一,只是要看,那个人是谁。
都会等到那么一个人的。
但重要的是,增加自己的安全感,安全感这种东西只能自己给自己。
很多对人性的考验都是残忍而没必要的。
还有,要让自己更好。
整部片子色调鲜艳清新逼人又有趣棒棒!
也只有纯洁如天使的Jhilmil才适合永远快乐的巴菲吧。
毕竟我们这样像Shruti的俗人是很难不被世界上的俗事和眼光所影响的。
愿我们都能遇到那么一个,你做什么ta都百分百相信支持,不去怀疑质疑,始终不离不弃跟着你的人。
其实吧我也不知道什么是爱情,还是很单纯的一只,一点拙见啥也不懂。
哈哈哈,整篇文就像在辩论一样!
左勾拳,右勾拳,左勾拳,右勾拳...最后平局
除了女主颜值,这个片子看不下去,男主不是聋哑的问题,他也太欠了,还自我感觉良好,处处以自我为中心,放浪形骸,甚至我怀疑他精神不正常,像一只受伤的流浪犬,到哪都讨人厌,如果现实社会中有这样的人,也会被大家唾弃,所以它的命运是自己造成的。
女主根本没有理由喜欢他,这就是现实社会中的聋哑小混混!
这是一部我分了三次看完的电影。
主要原因在于,太长了,两个半小时,整整150分钟的电影,而且是剧情偏文艺和意识一点儿的影片,真的是不是很能吸引我一口气看完。
但是看完以后,我还是挺感慨的,的确是一部很好的片子。
这种影片就是有这样的特点,你看的时候,可能不是觉得非常酣畅淋漓,但是却可以反复看很多次。
那些观看的时候很爽的大片,在这方面就是显出了短板,看完之后,再也没有欲望看第二次了。
巴菲,是个怪人,他有视听障碍,但是对生活积极乐观。
他爱上了美丽的姑娘,但是姑娘最后还是选择了“正常人”。
在最失魂落魄的时候,他遇到了另外一个怪人,有自闭症的乔密欧,她喜欢巴菲,依赖巴菲,信任巴菲,没有任何情欲,只有最单纯本质的喜欢。
巴菲以为自己只是习惯了照顾她,但是当失去乔密欧以后,巴菲变得失魂落魄,哪怕是美丽的姑娘重新回到他身边,他也无暇顾及。
终于,巴菲找到了乔密欧,娶她做了新娘。
两个有残缺的人,爱情,却是完整的。
除了美好的剧情以外,我们在影片中还看到了美丽的印度风光,很多场景都是可以截图下来做壁纸的级别。
另外还有我非常喜欢的充满宗教色彩的婚礼仪式表演。
巴菲的饰演者,借鉴了很多默剧的元素,造型和表演风格也有卓别林的特点,不能说话的男主,用演技撑起了全场。
女主的演技也非常棒,自闭症患者与失明失聪之类的残障人士还有很大的不同,可见女主为了角色做足了功课。
这是一部有些荒诞但充满爱的影片,很推荐,也会二刷。
里面有意思值得反复琢磨的细节,非常多,比如巴菲和乔密欧的镜子游戏;比如巴菲恶作剧地砍到路灯,只有乔密欧选择信任他,别人都仓皇逃走;还有随着情节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很棒的BGM;借鉴了很多经典影片中的桥段,比如《恋恋笔记本》里母女在工地上的对话等等。
总之,这是一部让你看完以后,相信爱的电影。
“爱在现世,如速食面条一般,当它最终到达你的胃时,便寿终正寝。
爱在现世,通过脸书萌生,在汽车后座发芽,最终在冰冷的法庭之上消逝。
我们的故事是关于一份与众不同的爱,一份满溢如彩虹般绚烂梦想的爱,不是自私自利的爱,也不是错综复杂的爱,是一份会让人驻足徘徊的爱……本来那个人应该是我而不是乔密欧,却是她最后得到了巴菲,因为她没有为爱步步算计。
她不计较后果,也不会去思考生活会因此发生怎样的变化,她只是无条件的爱他,最终得到了完美的结局。
”所有喜剧的情节设计,从开始那句“请调整到紧绷状态和多愁善感模式”就开始铺垫,且都那么合适那么自然那么温情毫不做作。
只要想到两人的互动镜头,真的会不由自主的开始微笑。
有的时候这种义无反顾的爱,真的很需要勇气,这勇气并不会白白浪费,会变成吸引力在双方之间永不消失,成为一份就连外人也会“驻足徘徊”的爱情。
无意间搜到这部小众的印度风光and爱情文艺片。
没想到大吉岭这么美街道,森林,建筑。。。
都和以往的印度电影完全不一样。。。
以为是女主的,结果并不是女主,以为是路人的,原来才是整部片子的真正女主。
路灯倒下的前两次,都是为了等待她出现的铺垫。
甚至与女神的初恋,都是为了最后明白什么是真爱。
男主去女神家求婚的时候,看到未婚夫在放唱片,看到未婚夫的奔驰,于是受到狠狠的打击,这就是现实。
人在现实面前,不得不低头。。。
女神妈妈曾经手里拿着一张车票,却没有上车。
女神自己手里拿着车票,犹豫到最后,上车了。
而我们的女主,手里拿着车票高高举过头顶,车来了也毫不犹豫的没有上车,那是因为男主也在,她绝不会离开。
她义无反顾的追求着自己的爱,一路追着巴菲的车,哪怕鞋子都是泥巴,哪怕巴菲生气假装要打她,让她回去,她也坚决不走。
当路灯倒下的时候,Barfi明白了真爱是绝对信任。
当Shruti知道只有自己能听到Jhimil的呼喊,犹豫片刻仍然选择了回头的时候,她明白了真爱是放弃和成全。
当Jhimil终于勇敢在Shruti面前挡住自己的男人时,真爱是勇敢坚持不放弃。
对于每个人,什么才是真爱。
看了一篇留恋前任的影评,似乎无限后悔自己选择任性的离去,但其实,即使时光倒流,当初的选择还是不会改变的。
固然,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人生也要,学会选择,懂得放弃。
唯有愿意为之付出一切者,才有资格被称之为爱。
其它的,都只是喜欢,而已。
PS,现在有了一个习惯,就是喜欢的片子连续看两遍,不是最近一段时间再重温一遍,而是150分钟的片子看300分钟。
每次看第二遍的时候,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巴菲的奇妙命运》, 88分,高分是因为这本片子触动心经,因为它美妙的色彩和摄影让这个电影像个奇幻的童话,还因为本片导演出手不凡,完全脱离了印度宝莱坞的巢穴,手风琴声贯穿全片,有那种自由幽默浪漫的法国风味。
好赞!
巴菲是一个听说有障碍的小伙子,可他率性快乐得就像空中飞鸟,水中大鱼;偶遇美丽的中产阶级家庭的施鲁塔,堕入爱河,最后却和青梅竹马的患自闭症的女孩乔密欧携手相伴终身。
大概因为乔密欧太象一个孩子了,我一开始都没想清楚这是不是爱情,只知道他们慢慢走近彼此,非常相爱。
再说世间的美好感情有很多种,何必一一贴上标签?
当最后看到巴菲的鞋子高高在一个个窗口飞起,乔密欧探出窗外大叫巴菲,施鲁塔几经挣扎还是回头,而巴菲和乔密欧终于额头相触,禁不住热泪盈眶,有情人终成眷属。
"他们可能心智不够健全,但却有一份完整的爱。
"纯真的巴菲和乔密欧,相互回馈的神迹一样的感情,这种完全没有保留的爱真太动人了,只有他们能这么坚定吧!
巴菲把爱和快乐到处传播感染不求回报,但心底深处也有一个恐惧,害怕被所爱的人抛弃,所以他会要求他爱的人去做那个电线杆实验,只有乔密欧呀一个人做到了!
和他手拉手毫不退缩,不是因为她笨,而是源于彻底的信赖和爱。
疑虑是撒旦给夏娃的一条毒蛇,很多人因猜疑而破碎了感情家庭。
施鲁塔代表着正常世界的人吧,她无疑也是一个天使,善良聪慧可是为爱不够勇敢,没有听从自己的内心,一次次从巴菲身边逃走,最后也不得不看到巴菲的心爱之人变成了乔密欧。
巴菲去施鲁塔家求婚失败的那一场雨中无言的对话,真让人心酸,人世间多少对不门当户对的鸳鸯被棒打分离,一幕幕一场场如蒙太奇,和巴菲一起缓缓在眼前。
转眼,萤火虫飞在树林里,肥皂泡如梦如幻,巴菲和乔密欧手牵手大踏步姿态飞扬,走在江湖上的这两个人,快乐就在平淡生活中,脸上的微笑光彩夺目。
幸福真的不是金钱,豪宅,身份可以买到的,眼看施鲁塔婚后淹没在冷淡和沉默之中,如陷爱的沙漠;这边巴菲和乔密欧有情饮水暖,拥有想象力和大智慧的人,就象孩子一般充满好奇和想象力。
巴菲逗乔密欧那些角色扮演,哑剧高手,是不是导演对<杀手莱昂>的致敬呢?
一样也是相处中慢慢滋生的情感,一样是无邪的特别的女孩,一定是致敬来着!
看完后思绪如潮,落了好几次眼泪,打开回忆的大门,拣落自己生命中的那一段时光砖瓦,有人静静听我在讲,然后关上门出来,为巴菲的奇妙命运鼓掌!
最后借倩一个故事来结束:创巴仁波切经常对学生说:我爱你。
学生问,爱是什么。
仁波切想了一会,说:感同身受。
一部片子是否好看,除了情节设计外,导演和演员的张力表演是必须的选项。
这部片子最后我还是给了5颗星,最主要的原因是片子很有张力,演员的表演很入戏。
一个聋哑、一个自闭、一个正常人,三个人对感情的理解也不相同,但只要是你爱了,毫无保留的爱了,你就无怨无悔。
如果你还有所保留,片中也有这样结局的描述。
关于自闭症的电影我看过《自闭历程》和李连杰、文章主演的另一部。
《自闭历程》我也给了5颗星,李连杰那部给了3颗还是4颗忘记了。
但从这个角度看,每部电影的水平立刻一分上下。
我再次感叹国内电影因为全民浮躁而近年始终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好作品出现。
再看印度,这几年每年都有不止一部值得细细品味观看的电影推出。
甚至包括伊朗,也在近年不断有佳片推出。
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年代!!
他,活在一个没有声音没有语言的世界,所以他全心全意把心交出来给命运,他说他会用心经营生活,用心真诚爱人。
他就这样毫无顾忌,无所保留,洒脱的对待生活,直到一眼遇上爱情。
她,是一个过着公主生活却有一颗朱丽叶的心的女孩,优渥的土壤下生长的温室花朵却卸下了傲慢,没有偏见的与聋哑的他相爱了。
她为什么选择了他?
他穿着破西装,踩着烂皮鞋,没有钱,父亲是司机,母亲早逝世。
他听不见,说不出,所有所有的不幸好像一下子厚重的劈头盖脸下来。
骑着顺手牵羊的单车,却信心百倍,信誓旦旦的求婚,我带着好笑看着这样的青年,心里妥妥的相信他不会收获爱情,但是我内心却暗自为他留下同情与怜悯,爱情,在物质面前是那样不堪一击,像流沙,不需要轻微的摧毁,风一吹,就散了。
之前的甜蜜爱情,现实瞬间撕扯开一条深深的裂痕。
不过,要我是她亲人,也会义不容辞反对这段荒唐的婚姻。
父与子单薄的活着,互相成为相互的依偎,然后温情之后,总会被无情的抢夺。
他的父亲,在一个普通的夜晚,住进了医院,急需的医疗费成为他心中的痛,打劫银行不成,绑架自闭症少女,勒索财钱,可是最终他挽救不了父亲的生命。
人的生命很短,一闭眼就一生了,停了心跳就一世了,人的感情却很长,因为感情长在心里,存在在世的人的脑里。
自闭症少女就这样搭进了他的生活。
他们都是有缺陷的人,但是却能让没有缺陷的人自卑,因为,爱,的穿透力感染到到了身边的每一个人,它与物质是那么格格不入,但它却让物质低下了傲娇的头颅,眼红了双眼。
爱,与物质无关,心系则存在。
我不懂什么是爱了,但是我看到自闭女傻傻的笑,毫无保留的付出爱,我想问问,为什么我们苦苦追寻的爱,它不会在别有用心的接近,它不会有畜谋已久的心机,而是在毫无保留的付出,而是有精心照料的维护。
所以,最终,她的美貌与智慧敌不过她为爱的坚持彻底。
两个缺陷的人,结婚了,为了爱,到了老,微笑的一起去了天堂。
但是她为了他,放弃了坚实的婚姻,选择了不能温饱的爱情,照顾起聋哑青年自闭少女,到底是什么样的伟大,还是单纯的想,宁愿在爱里笑,不愿在富里哭。
故事线松散,喜剧歌舞成分又让剧情碰撞显得无用甚至不合理
风格太小清新的看不下去
典型的印度宝莱坞片。但无法纯情到相信会有这种感情,总觉得真感情会屈服于那些不耐烦的照顾和细节里。
爱得太晚
1.韩国片的意淫通常都是女屌丝钓上高富帅,而印度片的意淫则变为男屌丝迷倒白富美,我不喜欢这种不现实;2.残障励志这种类型片看多了会变得不那么容易感动;3.两个半小时太长了,各种倒叙乱七八糟,支持我看下来的只有女主角特别漂亮
兰比尔·卡普尔在影片中饰演又聋又哑角色,丰富的肢体语言充分的展示了他非凡表演才华与天分。
太拖沓差点没看下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再专一执着的男人还是会移情别恋?受不了这个结局。
阿三的喜剧总是不走寻常路,看起来就没啥胃口。
典型的屌丝意淫狗血之作。
两个半小时片长 断断续续看了一个周 印度歌舞片也可以浪漫的像法国片 巴菲的默剧似的表演有卓别林的遗风 两个不完整的身体拼凑了一个感人的爱情故事 配乐也丝毫不逊色于摄影 手风琴跟大吉岭的异域风光相得益彰 最后一幕在大树下三个乐手吹奏熟悉的节奏 让人想起''放牛班的春天''
真的又亢奋又长⋯⋯
246 很印度。。。
愿是相携觅路的旅人,或者照耀彼此晦暗人生的光,孤勇果敢,紧紧相依。消融恐惧抚平不安,路灯倒下亦不放手,爱是连接两座孤岛的细长吊桥,除了你别无它路。
光影与画面真的美 剧情太烂了点
非常完整的一部电影。当然又是双刃剑,好的方面在于文本的完整度配合导演连同半致敬半抄袭嫌疑的表现手法,幽默与叙事双行。坏的方面在于为什么就非得两个半小时,剪掉半个小时节奏更紧凑。女主美得不像话,配乐适度减少,这次没有歌舞非常好,当然最重要的是严重过誉。影片整体显得非常腻歪。
美丽的大眼睛喔美丽的大眼睛
!!!
男主角很帅,故事一般般
这么多年,大多数的印度片还是剧情拖沓,内容弱智的范儿
不断插叙闪回的结构和利用男女主设定从而几乎拍成默片是两大亮点,局限在于模仿痕迹过重及篇幅太长。头一次发现完全没有歌舞的印度片,头一次发现印度片中的女性角色也可以如此惊艳。适合“纯真少女”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