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的看了《大武生》,看以前对此片一无所知,只是知道有很多名人。
看开头的时候,觉得这个片应该还是有看头的,元彪和于荣光的武生对决融合了不少京剧的套路,看起来赏心悦目。
我甚至有点期待这部片子能像《梅兰芳》一样能把国粹给表现得淋漓尽致,可是我发现除了开头演二奎的小演员张口唱了一句之外,居然整个片子再没有一句戏文了?
元彪饰演的师父看起来一直很淡定,可惜居然最后被一句“你不敢”给点爆了,实在是有点不可思议。
打斗的最后在师父占尽优势的情况下一龙非要画蛇添足的跑去喷人家一口水,结果直接导致了师父的战败。
唉,一失口成千古恨啊,就是这一口水,引发了后来一系列的血案……吴尊和韩庚的确很帅,不得不承认两个帅哥的确很酷。
特别是吴尊,创造了一副表情贯穿全剧的纪录。
无怪在上海滩那个年代就有了众多的粉丝,在民国初年居然喊出了“我爱你”这样的口号,热情程度不亚于当今的超女快男粉丝了…… 吴尊、韩庚、刘谦、大S几个人衣服走马灯似的换,任何一身拿到现在也是引导潮流的, 电影似乎成了一场耗时90分钟的走秀剧情就不多说了,反正我很多地方也没有看懂:一是为什么师父在送两个徒弟下山后要搞自焚,莫不是信奉了李大师?
那也不要破坏文物把悬空寺给烧了吧?
二是两个小子出来后为什么没有一点顾忌的直接跑去找人家决斗,师父的话半点效力都没有吗?
三是一龙从小跟着师父在戏班子里,那个少爷范儿如何在比武后一夜之间练成的?
两个山里娃进到大都市一夜之间就潮了起来,毫无过渡的过程。
四是两个壮小伙子一起去打一个半老头子,费厄泼赖啊有木有?
为啥都木有人说句公道话呢?
五是木兰到底喜欢哪个?
似乎那四个男人都要娶她来着?
看最后情况难道她有恋父情结?
六是扮演局长刘谦怎么看都应该是个高智商的坏人,我一度以为他要作为最后的反派呢,结果……轻松的被木兰就给菜了帅哥、美女、动作、包括最后生硬的那场床戏……这些电影要素都齐了,但是剧情呢?
电影过程中笑场多次,非要是评论的话,这个应该算是年度激情爆笑动作大片了
对于昨晚无聊的电影观感,我本来不愿意发表什么评论的,但是今日在《看天下》这个本杂志上看到商业宣传稿后,有一些愤怒。
那篇文章这么写到“其实,剧组当时在选角色的时,就确定‘这是一部给年轻人看的戏’” ,还有“有业内人士质疑,片中京剧花车上街巡游,摩登的法式浴缸,以及周围的道具装饰太具现代感,会令观众的代入感和共鸣度下降。
不过对于也爱吃着爆米花享受西式大片的年轻人来说,又有多少人会注意这些呢”......等等一些对该片的溢美之词和狡辩之语。
《大武生》这个部片子在作为商业片上的宣传无疑是成功,各种话题在电影开机之初就能“hold”住大家的眼球。
可是作为一部电影,它似乎定位的不是很清晰。
美女帅哥,国粹、特效、爱恨纠葛,虽然俗套,但是也可以俗套的很好看,但是肿么在这部片子里就是那么的不对味呢?
说实话,我并不太乐意花钱到在电影院看这部戏的,但电影的第一幕那个小胖子用嗓子先声夺人的那一幕,我有些放下了成见。
但是我还是十分的警惕的看着荧幕,生怕有什么“雷”下来我躲不开。
到最后我还是躲不开,当女主设计并爱上男主,男主都死光残光的时候,当韩庚哑了,吴尊基情无限的抱着韩庚的时候,而当吴尊搂着韩庚的时候说,“只有这点我们做到了.......你怎么不点头啊.......难道.....你...”我感觉五雷轰顶,甚至认为李安曾经来客串。
绝对不是宣传稿说的那样“赶上了‘莎士比亚’这种经典,演出来也是别有味道"。
或许这是“一部有娱乐精神的青春偶像片”,但一定不是“故事讲得极其成功的商业片”。
至少我是没有明白为什么电影最后的走向会这样。
我相信也有很多童鞋不明白,场中不断哄笑声,俨然是证明,特别是在大S和韩庚突然的感情高潮,和最后有些狼狈的结尾时,我后面的一对女生笑的最为大声,还有我顶着粉丝称号的小猪同学也不得不笑了。
到最后,我来说个大方面的,近几年来中国电影鲜少有好的作品诞生了,本来中国电影星光溢目的戛纳电影节上也,,,,,,我认为这是不单是新生代演员和导演青黄不接的原因,更是中国电影人在这个时期追求最大化利益的躁动的心在作祟,拍出了各种大制作的烂片。
那篇文章中还有这么一段话“据说有很多当时没有投资该片的投资方,在看完电影后咬牙切齿地表示,要是当时启用陈宝国、孙红雷等老戏骨出演,可能会成为又一部经典大片”,如果《X国》是一部经典的话,那无疑是再创高峰啦。
诚然,我不是科班出身,要我拍我也未必能拍好,但是我至少在看了不少TVB电视剧和不少美国大片后,我还愿意静下心来看一些看似沉闷而精彩无比的书,还愿意在看到IPAD各种好之后,一直压抑自己的购买欲,当然我还是哈那些新技术的,而且现在我还在吵着要新手机,对买个新nano跃跃欲试。
以上,完了,不是影评哦,亲!!!
《大武生》暗藏了“断臂”情节其实《大武生》里暗藏“断臂”情节,这说出去,别人会以为是笔者一厢情愿。
但是通过偶然手段,得到了《大武生》第一稿的剧本时,得知原本,高晓松是准备拍两个美男的“断臂”故事的,所以才找到花样美男韩庚和吴尊,两人都是属于美少年,而且不是那种硬汉式的美,都是属于细致的美。
但是广电总局认为这么好的题材,如果拍了“断臂”,就太浪费了,勒令高晓松更改。
但是高晓松不是简单的人物,暗藏了许多的“断臂”段落。
如果您还是觉得这是笔者意淫的话。
就看看一些原剧本的细节吧。
(1)众所周知,在影片《大武生》里面,余胜英余老板给二武生定了一个规矩:1、不能练天桥的把式;2、不能与花旦苟且;3、不到万不得已时不能与武生比武。
其实这三个规矩并不是真正的梨园行的规矩,那为什么余胜英要定这个规矩呢?
首先,不能练天桥的把式,片中根本没有天桥把式的元素,小孩自己射飞镖根本不能算得上天桥的把式,那为什么余胜英要定这个规矩呢?
其实导演删除了一场戏,在两个小孩两小无猜的童年的时候,他们俩在北京城里玩耍,看到别人在表演双簧,便彼此玩起了双簧,一个负责翻跟头,一个负责唱戏。
玩的不亦乐乎,而且彼此产生了莫名其妙的情愫,感觉彼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两人从小睡一张床。
还有许多暧昧情节然后两人互相产生好感。
而《大武生》中射飞镖的戏份其实是临时加上去的,所以才显得牵强。
对于第二的规矩,根本是胡编乱造的,为什么不让武生和花旦苟且,那是因为花旦的角色是后来硬加的。
这就说明了,为什么高晓松把大S花旦的角色设计的那么不堪了。
不仅和自己的师傅上演不伦之恋,而且又和自己的仇人,两个武生发生了感情,还有跟那个卢局长也纠缠不清。
高晓松本来就不喜欢这个角色,所以干脆就设计成了一个荡妇,但是为什么到最后,大S扮演的花旦又钟情于自己的师傅了呢?
抱着匾独自离开了呢?
因为她自己知道,二武生之间是相爱的。
自己是分不开的。
还有武生不能与花旦苟且,明显就是告诉你,武生可以和武生苟且~~(2)原剧本中两人的情愫是有很多细节可以表述的,在原始剧本中可以发现:小时候的一龙常常安慰二奎:咱们俩以后不管怎么样,一定不要分开,就算你要报仇,我也陪你一起。
像此种场景,原剧本比比皆是。
而师傅平时常常哼唱的曲目《郑风子矜》还有《楚宣王与安陵君》,里面其实就有不少是关于男同性恋间的情爱描写,这是高晓松高明的另外一点。
(3)待到二武生长大成人后,找岳江天报完了仇之后。
电影里面,他们俩看中了一套别墅,然后一龙就对二奎说:“以后咱们俩就住这里。
”其实原剧本里还有一句“永远不分开”,然后彼此互相注视,微笑。
在《大武生》电影里也不难看出,不管二奎看上了什么好玩的东西,一龙都大方的买下。
而二奎的神情和说话的方式都温文尔雅,像极了一个跟男朋友逛街的小女生。
而二奎也常常为了要照顾一龙的面子,为一龙解决一些琐事。
彼此常常去看电影,吃饭,都在一起。
虽说这兄弟二人这样很正常,但剧中二人一张一弛,互相逗趣的场景实在是有爱。
但是此场景又不能继续下去,会导致观众错觉。
只好让大S扮演的花旦席木兰来勾引一龙,但是勾引不成,因为一龙是喜欢二奎的。
这里就有观众要问了,那一龙不是还和一个冯师长的太太鬼混到一起吗?
对,这就是一个转折点,在舞厅,二奎一直在嗑瓜子,而一龙是和冯师长的老婆跳舞。
明显,如果二奎喜欢女人,他完全可以去搭讪,或者直接就有女人送上门来的。
但是他选择了一个人默默嗑瓜子,其中感觉,只有小女生可以体会的吧。
但是为什么一龙既然喜欢二奎还去和冯太太跳舞呢?
因为开始的时候,一龙和二奎不懂礼数得罪了卢局长,卢局长又知道席木兰一直在勾引两个武生,就很不开心想要弄二武生。
此时冯太太来告知一龙危险。
所以一龙不得不冒着二奎吃醋的风险来以美色勾引冯太太,希望可以假借她手摆平此事。
在舞厅跳完舞后,二奎醋意大发,要和一龙告别回去北平,此时感情很好的两兄弟怎么可能分开呢?
但是一龙却答应了,其实,一龙在保护二奎,他从冯太太口中得知卢局长对他们不利,所以就希望二奎可以暂时避避风头,而满身醋意的二奎却不知道,那是一龙的爱。
这就是导演的高明之处,其实如果想象二奎是个女性角色,很多事情的理解就是很容易的了。
(4)而当最后,一龙发现自己是最后一个王子的时候,心理防线马上崩溃了,既接受不了自己父辈杀了自己心爱的人一家,也接受不了二奎杀了自己全家。
剧本中,他们安静的对话,但是被删除了的一句话就是,二奎说:“我还是搬走吧,以后我们不能在一起了。
”后来在比武的前夕,一龙安静的想了一整晚,最后觉得还是爱大于恨,所以在被二奎打的时候尽量没有还手。
事实上,两位主演表现的非常好,从采访中也可以看的出来,其实他们看过原始剧本。
吴尊在接受中央电视台的采访的过程中说:“他一直在攻我,我一直没有还手,因为我是爱他、疼他的。
”而导演也是非常高明找到一个非常像模像样的韩庚来表现了内向的二奎。
二奎在比武前也说:“爹,娘,最后一个仇人找到了,没想到是我师兄。
他对我有恩,师父临终让我俩发誓一生友爱,我该怎么办?
”(5)故事的结尾,导演不得不不设计席木兰夺匾离去,不然二武生怎么在一起?
在二奎用力打碎了镜子之后,从镜子里面看到了一龙,然后他们紧紧相拥,相互抚摸对方的脸蛋,然后默默的流泪,因为他们怀念起一起快乐的日子。
还有故事的最后在公交车上那个段落,大家一定记忆犹新吧,非常有爱的对话,这个不用解释了。
不管你信也好不信也罢,《大武生》原本是准备出续集的,里面还有不少情愫。
但是由于刚刚拍摄完电影,导演就进去了。
不过据幕后人员说,原始剧本如果拍成电影,绝对更好看。
有个电影,你看过没?
矮油,说说看,啥题材的?
关于唱戏的,有两师兄弟……嗯哪,《霸王别姬》呐,经典啊,回想起哥哥那身段,啧啧。
……呃,不是这部啦,其实还有个女的花旦……《刀马旦》呀,嗯嗯,林青霞钟楚红叶倩文美女养眼呐。
……呃,不是这部,里面美女也有大S啊,魅力好大哦,跟大多数角色都有暧昧……哇塞,《剑雨》啊,大家为了一付骨头死去活来不知道为什么。
……不是这个啊,是讲为了争唱戏谁第一惹出来的……《梅兰芳》!
陈凯歌的作品哦。
……不是这个!
是高晓松导的……哦,高晓松不是进去了么,他这电影叫啥名字啊?
……《大……哎呀,我有事先走了,回见!
……武生》……
看电影前看到很多人的评价但我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把所有的都忘了只跟着情节走故事节奏很快也很扣人心弦每一步都在情理之中却在意料之外不论是他们的兄弟情义,与木兰的感情以及两位师父,对武生职业的终身信仰都让我深深感动几场武戏也都打得非常让人热血放在这几位偶像明星的身上但绝不是花拳绣腿看完又来看影评好好的纯洁友情怎么也是基情完全搞不懂腐女的三观是怎样的的又回想影片中大家提起的笑点在上海比武时岳江天的靴子被夺下他一瘸一拐的走眼神中都是愤恨我想 作为武生 一个把武生当终生事业的人当对方一点点毁掉自己在戏台的装扮 公之于众他的心中是羞辱的虽然之前的戏份中 我把他看成反面角色但他不服输不低头的精神那一刻还是震撼了我从角色方面人物的角色也都很丰富没有绝对的好人坏人所以很多时候人是矛盾的有爱有恨对自己对别人 都是这样
昨天有幸去观摩了高晓松老师的作品“尽管同龄”但我还是尊称一下老师,毕竟人家是也导了部电影嘛!
昨天寡人(因为没有女朋友,所以自称寡人)自己孤零零的去电影院看了场电影 本着有啥看啥的态度去的 ,选来选去 决定看大武生,事先真不知道是高晓松拍的。
首先夸夸电影:洪老师的打斗真的不错,不是徒有虚名。
彩就在失匾和夺匾上。
这两段 真的很不错然后再说说缺点。
我看老半天 没看明白高老师 的真正寓意在哪里。
既然起名叫大武生,那么就应该给这个大气的名字配上同样荡气回肠,可歌可泣的故事,比如十月围城就是围绕着那个伟人和他身后的那场革命的故事。
首先对于一个唱戏的武生,最重要的是什么,首先是艺术,对于本片的下本部两位主人公只是围绕这报仇和挣钱之后的挥霍,以及一场不可理喻的滥情。
完全没有想过给祖先留下的东西发扬光大。
第二孟二奎的家人死于什么?
死于革命啊?
可是他后来所谓的报仇跟革命一点关系也没有啊,而且连一个侍女的私生子都不放过,这个私生子有什么过错 值得你去杀?
且不论这是不是大S的一个计谋。
而且还是他一小长大的同门师兄?
别说他不是,他就真是那个私生子和他当时的家庭因为参加革命而满门抄斩有什么关系 值得去比武逼命?
先不说这个故事离题甚远,配不上这个名字,就是前后的衔接也非常不当,难道师父忍辱负重把两个徒弟教出来 就是为了他们去腐化堕落吗?
本人和高老师 无仇,也谈不上喜欢 ,但对他的言行还是很佩服的,但艺术毕竟是艺术,不容的本分的侮辱。
不少社会科学研究的著作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整本书在不同章节里面都会反复强调同一个命题,比方说:我们这里所讨论的机制不一定就适合所有政体,可能还存在其他机制,也可能还有其他机制存在;又比方说,惩罚行为不一定针对集体情感的违反,有可能是其他具体的地方性因素或者共同体内部派系力量斗争的产物。
反复重复的内容是什么其实并不重要,因为这样的句子很多时候只要你看上一遍,就能记住,更何况不断重复,加强记忆呢?
但电影《大武生》本身就很缺乏社会科学著作的这点精神,它泄漏给观众的信息太少了,交待的重要提示信息太少和太迷糊,以致于观众在很可能在观影后只能大致地勾画一份该电影的地图草图,而这幅地图,尽管具备大致的轮廓,但具体某条线路是否真的连接两个地方,是否真存在河流在某个城市的附近,观众可能就有点迷糊。
电影具体是泄漏什么信息泄漏得太少呢?
主要有两个,第一:刘谦与大S的关系,刘谦演的卢局长尽管喜欢大S,但那种情感是男生单方发生的爱慕,还是彼此双方的互动,甚至是双方都有互相利用之意,这点要到电影结尾才能明白,而观众很可能一直把卢局长作为一个纯粹的配角看待,当然,前面也有一幕,讲卢局长带师长去捉奸,或许可看作是卢局长从一开始就精心打造一个庞大的计划,但要从此处跳到最后的复仇,绝不能说观众的想象力太贫乏,而应该说电影提供的信息不够,无法让观众完成基本的合理的事实想象。
第二:吴尊与韩庚的关系。
两人的关系主要围绕与大S的关系、家族仇恨和同门恩情所展开的,看完这个句子,应该能够想象这里面情感的复杂性,但韩庚在故事最后对大S说了一句:“我大哥早就看出你这一套,所以没跟你”(类似的话),就莫名其妙地让观众把吴尊与伊能静的偷情归因于识穿了大S的诡计,并远离了她。
当然,可能有一个镜头交待了,就是吴尊偷看到大S背后纹了她师傅(于荣光)的面谱,所以才明白大S最终是要来报仇,但问题是从电影交待的视角,吴尊要看完整那个面谱是有难度,而且从看清楚面谱到知晓事实的真相,当中的过程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应该说里面的角色太天才,而观众又犯迷糊了。
泄漏信息过小,也可能与这部电影过于庞杂是有关的,该电影是很有雄心,里面有提到门派斗争与复仇、上海戏剧界的生活场景、武生和花旦以及公权力、军队权力的复杂纠缠,也有兄弟同门之间的手足情谊以及家族仇恨,其实每个部分单独把它列出来大做文章,都会是一部好戏,而何必非要把所有元素都加之于一个小盒子里面,依靠“天才般”的只言片语来衔接故事和观众想象,最终很有可能导致观众心中糊里糊涂地只形成一张大概的心灵地图,要彻底弄明白,可能还需要多观影几次,从票房的角度,这是好,还是坏呢?
要说用只言片语来衔接故事和观众想象的大师,不得不提米兰昆德拉,他最厉害的一点,就是你必须老老实实地看他的文字,必须认真看,不能遗漏任何人名和其他名字,因为这些名字只会出现一次,假若你错过了,就会发现几页之间的内容无法顺利连接,但他同时也是一个编排观众想象的高手,在各种伟大的只言片语背后是足够的故事编排以及并不复杂地单个小故事。
尽管电影或文学作品不可能像社会科学研究著作那样,通篇反复提及一些问题,但若要观众互动性地参与进电影作品本身的想象建构,那么电影导演如何泄漏关键信息,如何艺术性地帮助观众完成一张电影心灵地图,却是最关键的地方。
看了首映,洪金宝的武术设计真的没得说,很棒!
故事还是不错的,要是再长点可能过度的更好。
几位年轻演员人人都有戏,韩庚很惊艳。
相对于今天商业片的质量,《大武生》还是很值得一看的。
首先找的演员太业余,唱歌的、变魔术的、做美容的。
唯一的老戏骨于荣光很早就挂掉了。
这个BOSS也太弱了吧可惜!!
吴尊和韩庚基情四射,从小在一个床上睡觉,师弟什么事情都听他师哥的,本以为会一直没好下去,谁想到杀出来个大S,吴尊又勾搭了一个徐若瑄,于是剧本变成这样,韩庚喜欢吴尊但是吴尊勾搭个少妇不吊他,韩庚喜欢大S,大S喜欢吴尊,刘谦演的2B警察也喜欢大S,于是刘谦吃吴尊的醋,韩庚也吃吴尊的醋。
电影到了半截吴尊勾搭的少妇挂了,吴尊也发现自己喜欢韩庚,但是韩庚还是喜欢大S,也是那个2B警察又开始吃韩庚的醋,最后把这对苦命的兄弟俩个拆散。
到了结尾吴尊和韩庚意识到自己一直深爱着对方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我一直在努力找这个电影的亮点,最后发现什么点都没有,配乐平淡,剧本糟糕,到结尾也没给观众带来一首给力的歌曲。
中国不缺好导演,缺的是好编剧!
坐下来的时候,泉说她是来看京剧bug的,我说我觉得这戏的人设有点儿模仿《报仇》。
anyway,我俩都算是有“正面”期待的吧。
然而。。。。。
太洗具了。
最后十来分钟全场充满笑声,我都笑得肚子痛了,还有人在鼓掌呢,哈哈哈。
此片也算是“雷神”之作吧。
完全抓不到编剧的逻辑,你以为这就够雷的了,但是还有更大的雷在后边,一雷猛过一雷。
看了不一会儿,我就听出给吴尊配音的是黄磊。
对黄老师的声音太熟悉了,看过他太多戏。
知道他和高晓松关系好,所以才来这么帮忙跨刀的吧。
整个扯片里荡漾着他那文艺腔的嗓音,像是随时都要念一首“再别康桥”,有种微妙的喜感。
配乐乱得一塌糊涂,完全不搭调。
造型师很穿越,男演员都顶着个韩式发型挡住半张脸,便服款式也都正当流行,尤其是,有男女混穿的嫌疑,且不是中性款,都是女性款。
洪金宝的武指本来不错,奈何几个主角都不具备功底,腿都踢不直,乱扭乱摆的。
所以好看的打斗就是开头元彪VS于荣光那一场。
从影厅出来,我不禁对张彻怀有了更高的敬意,大师啊。
至于《后生》与《大武生》相比较,显然龙导在表达兄弟情义上水平更高,而高导在选择女演员上水平更高,这部戏凸显了大S的演技和演员素养。
这次的观影体验真是前所未有的出乎意料啊+_+
去电影院看全球热恋的时候碰上本地的庚饭组织集体观影此片。门口拉横幅有木有……一帮小年轻,恨死高导演吧。
这片子看前半段以为就韩庚是有条理的,结果复仇那段把我看得一愣一愣。没有师兄当年就他,他都死了好吧,还报什么仇。韩庚和吴尊,我总觉得这2人的暧昧兄弟情是导演故意的,这其实蛮下三滥的。这结局,怎么都好啊,哑了一刚!我是冲着大S看的,不喜欢她京剧扮相,民国扮相是好看的。韩庚+,伊能静-。
从成片来看,我只能认为这或许是某超级富婆兼深度腐女主投的项目,这出戏,幕后或许堪比某传说,媲美战国啊!...诸位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局面,继续无下线吧!
老套!找几个帅哥美女变魔术的,也改变不了!
高晓松当导演了?
你妹啊,高哓松邹静之你们这是要闹哪样?邹静之你也算听京戏的人,不用这么糟蹋玩意儿吧。
╮( ̄▽ ̄")╭
除了大S,我都稀饭。
剧情还是有些亮点的,洪金宝的武术指导也很到位,比今年的关云长、战国之类要好很多。如果一开始就带着看烂片的心态去看的话还是会有意外的惊喜。最终1龙和2奎还是走到了一起啊~!
在看到导演名字的刹那我预感到了不妙。。。
武生为神马不能跟花旦苟且?现在不素又都是台前的情侣嘛?原来二奎是个笑面虎。国粹还素蛮有魅力哒,虽然这方面我还素个棒槌
哈哈哈。不解释了。
剧情不错,帅帅~
还不错,比想象中的好多了
看过,所以有资格评论。相对于近几年来烂片泛滥的内地电影市场来说,这算是一部中规中矩,应该可以避开烂片之名的影片了。洪金宝的武打戏仍然精彩,画面很有质感,大S的演技有很大突破,韩庚的初次触电给人惊喜,虽然在度的拿捏上稍欠火候,但看的出是块演戏的料子。
各种英伦范的小生 看了开头就猜出结局 这让编剧情何以堪 情何以堪呀哦原来2奎是韩庚不是潘粤明呀
今年看过国内最好的电影,三星给这部片子,加一星作为鼓励~
师父临终前嘱咐我们:无论发生什么事,一定要在一起。女主信上说:我走了,你们师兄弟好好的在一起。吴尊最后开心地抱着韩庚的肩,得意地说:咱们该回家了。师父最后说,不要跟花旦苟且,只有这一点,咱们做到了。祝福你们!!
腐,意料之中;烂,意料之中;男装秀,意料之外。
好基友,一辈子,雷点过多,不解释。PS:韩庚挺帅,只不过吴尊五官更紧更立体。PPS:从洗手间出来竟然偶遇菲姐!超瘦,超有范儿,总算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