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句实话,这是两个女人无法留住一个男人的电影。
副主编定子早年和都城静搭档,是新手,都城静摄影技术好,脑子灵活,总能捕捉到好的新闻,定子跟着他在杂志社站稳了脚跟,但是后来都城静沉沦了,他的理想太高,高于这个时代,罗伯特卡帕那个时代不复存在,未来也不可能有。
于是和恰拉源堕落的一面结合在一起,沉沦了。
婚也结不了了,幸福也亲手毁掉了。
定子很矛盾,无法理解这个男人,她可能也想不通,为什么他就不能像其他男人安安稳稳的为了现世生活,非要追求达不到的理想而最终沉沦,她理解他,于是放任他沉沦,但是她救不了他,不能安慰他,只能让他在堕落中自己寻找自己的安慰,她唯一能做的是不忘记他。
再次偶然见面,她根本不敢放过这一次拯救这个男人的机会,用钱,用教育新人的责任企图留住他最后一丝回归正常的期望。
野火很像年轻时的她,她期望用这个新人给予都城静正面的刺激。
结果呢,结果还是新人从老手身上学到了一切,却仍然救不回老手,他不是沉沦,就是寻死。
女人得到一切现实的东西,事业,职位,以及永失我爱的实实在在的痛苦。
男人得到一切虚幻的快乐,酒精,性,为所欲为,哥们儿义气以及为了理想献身,死在最幸福的时刻。
男人总是在与世界的互动中寻找世界上不存在的东西,找啊找啊找,找不到。
女人似乎属于从属地位,大部分时间是在陪着男人找,当然她也有她的快乐目标,但更多的是到了一定程度就满足了,或者说放弃了,开始注意现实的东西了,不再对不存在的东西抱有幻想了。
说到什么上位,什么分财产,什么爱慕虚荣,难道这些不都是男人在寻找过程中不要的东西吗,他们把它抛弃给了女人,然后毅然决然的再次上路,只留下女人们得不到这个男人的痛苦。
最近的贝索斯就是个典型,他努力创造,得到了一切,他还不满足,宁愿割掉一半财产挣脱所有的束缚。
对于长影评,总难以起题目,或许不愿称为真正的影评,谁知道真正的影评是什么样子呢?
作为一个多产的导演,这部影片在伍迪艾伦的心中有多重呢?作为影迷的作者,竟然是在看到片尾时才想到是第二次观看。
道德批判,一直是作者观影的局限,第一次观影对约翰逊扮演的报社记者桑德拉产生了偏见。
莽然采访一位新闻人物,却在自己喋喋不休中与被采访人放倒在床上,而自己想要采访的东西却一点也没得到,这实在是一件丢人的事。
事后桑德拉后悔的不是被人放倒在床上,而是没有得到采访材料。
“随便”发生性行为,在伍迪艾伦的电影中,并不是严重的事情。
在电影《奇招尽出》中,曾有表现女子因性而爱,因不性而不爱的描述,并表现出了一种——即使牢骚絮叨也如沉默无语般的无可奈何感。
毕竟本片中开始所出现的性,并不是故事的重点,而是为了后来桑德拉完全放弃新闻挖掘而投身杀人犯的怀抱买下伏笔,这便是伍迪艾伦导演的精明之处,用极端的时间,占用篇幅极小的一件事便把人物性格展露无疑——一、桑德拉是以为没有心机的话痨;二、有作为新闻专业学生的虚荣的“职业道德”;三、有浪漫的爱幻想的“好色”的心理。
除了这些性格之外,她的无懈可击的敲门砖便是傲人的美貌和性感,这是她接近杀人犯的毫无理由的理由。
觉得7分低了。
应该有7.5分吧。
豆瓣没有三星半的标记, 冲着看哭了, 就给了四星。
不知道这些演员的前世今生, 看到弹幕上很多人在叨叨念念, 觉得自己很局外人。
中年大叔, 两极分化, 只要没有一点地位, 没有一点金钱, 就是loser。
哪怕你以前是怎样的冲锋陷阵, 为拍严肃的新闻, 一个月和同事挤一张床, 带出了这么多新人, 有那么漂亮能干的前妻。
都过去了, 你现在就是一个潦倒的大叔。
然而有点情怀还是不错的。
还是会记得自己的偶像是战地记者, 还是会对自己的朋友不离不弃。
片子中, 大家一起开会, 回忆了严肃新闻呼风唤雨的年代。
这肯定也是当年大叔的美好时光吧。
拍明星的屁股, 拍作家的脸, 一样吗?
不一样吗?
众人的看法真的有那么不一样吗?
都是靠名气吃饭而已。
片子中, 菜鸟刚刚鄙夷完那位猥琐大叔, 下一秒钟就被他行云流水般的拳术给震住了。
人不可貌相呀。
看的很爽。
为拍到独家照片, 大叔还是很有战略的。
最后的情景真感人, 好像他没有死去一样。
温暖。
很喜欢口哨的配乐。
作为一个媒体人,觉得这片子有点意思。
片里有句金句:作家的脸和偶像的屁股不是一样的吗?
一开始女主嫌弃这份工作,男主说,有人一边嫌弃狗仔,一边照样想看八卦。
好奇心,窥私欲是人类本能。
文学杂志或者八卦杂志,定位不同各有买点而已。
媒体行业不应有高低贵贱之分,一样的熬夜蹲点,一样的承受着销量、收视率的压力,一样的冒着风险。
只要有观众想看,这份工作就是有价值的。
当然有人怀着战地记者的梦干着八卦记者的活儿,那又怎样。
只要每一天都尽力做好,对得起自己的稿费,对得起付费的观众就行了。
结尾如果是为了摄影魂 为啥不是自己拍而且新萌拍。
说为了和基友一笔勾销倒是可以理解 还是觉得如果新萌不出来就不会死了。
为什么会觉得要用死亡升华自己。
另外对男的评价是世界少了谁地球都照转。
年轻的时候遇到这样的人会万劫不复的。
女方该工作的时候工作不乱想和感情处理态度也是不错。
吐槽点马场仔一下子转成很有新闻理想了 前面的市侩呢。
还有后边变成歌颂了老是处男处女的 很寓意成长啊。
不过这种热爱的朝气真的很棒。
3天小假注定今天上班无精打采,我的心还瘫在家里。
其实鱼儿已经很幸运,写八卦的小渔妹子每次放假都要提前祈祷,就怕明星有突发事件,好好的假期还得赶稿。
比娱乐小编更敬业的当然是狗仔啦!
他们哪个不是掌握着十八般武艺,精通72变?
得有狗的鼻子,和敏锐的洞察力。
要有足够的耐心,持之以恒的毅力,无偿上夜班的自觉。
毕竟,99%的可能,你是白等。
除此之外,强健的体魄很有必要。
你得时刻准备着拔腿就跑。
车技也得精湛。
搞不好什么时候就得上演一番速度与激情。
更有甚者,要牺牲性生活的时间,只能见缝插针搞车震。
总之就是得懂隐藏,擅追踪,会逃跑,皮糙肉厚加耐操。
社会地位呢?
连蟑螂、过街老鼠都不如。
人们对明星八卦,狗血事件有异乎寻常的乐趣。
一面痛骂着狗仔揭人隐私的不良行为,一面津津乐道着他们偷拍的照片。
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活啊!
恩,今天推荐的这部电影,就是从狗仔的角度娱乐这个世界。
有一个很正经的名字:独家新闻昔日的王牌摄影师都城静(福山雅治 饰),不知为何,沦为八卦杂志的狗仔。
而且是那种毫无底线的狗仔。
喜欢单独行动的他,因一件小事,被分配与同部门的新人记者川野火(二阶堂富美 饰)组成搭档。
他俩在互相看不对眼中,搞定了不少新闻。
合作也越来越默契。
而原本看不起狗仔的川野火,都爱上了这份工作。
当红明星的地下恋情。
自民党青年局长,内定下届首相小田部新造,婚内出轨大胸姐桃子。
……随着更多八卦揭露的,是小报蹭蹭上涨的销量。
到这里,算是一部及格的喜剧片。
节奏畅快,线条分明,人物刻画的也挺成功,反正鱼儿是看的超燃。
但后半段就显得脱力,剧情走向还很诡异,看得不是同一部片子的赶脚。
人们都在寻求上进,只有都城静却安于只能追着明星屁股跑的现状,满脑袋都是男女的那些事,丧的可以。
不仅是他,整个记者行业都陷入了怪圈。
缅怀着当初的丰功伟绩,揭露社会新闻真相的热血时代。
却因为时代的变迁,人们更爱看拉面,看明星八卦。
放弃了做记者的尊严,迎合消费者。
白岩松曾经这样定位过新闻从业者,“好的记者都是啄木鸟,而不是喜鹊,不是天天让人开心。
而知识分子天生就应该是从‘小我’中能有所跳离,去关注一个时代,忧心忡忡地看到很多问题,并希望它改变,社会也因此变得更好的一群动物”。
大抵社会新闻,需要的就是啄木鸟吧。
这个已经专注八卦的杂志社,就有人不甘心如此,想要干票大的。
还说服颓废的都城静,干回本行。
导演太这么任性,转折就似龙卷风。
与警察斗智斗勇,拍到强奸杀人犯的独家。
满血复活的他成功勾引到川野火,顺利和她滚了床单。
不得不怀疑导演的险恶用心,之前的所有都是为了这一刻做铺垫吧?
如果到这里结束,就是部中年颓废大叔雄起的日式励志片。
But,难得福山雅治放下包袱,演满口黄腔的废材,导演不玩他怎么对得起观众呀!
于是,在一场枪杀案中,他光荣了。
这一段也是影片最受争议的部分。
有人觉得为了独家新闻丧命,是彰显记者的职业道德,一个摄影记者的最后尊严。
我和很多人一样,觉得便当领的莫名其妙。
最神奇的,杀人犯之前表现的都很正常,给都城静提供线报,和他一起逛风俗店。
突然的疯狂,设定着实有点突兀。
紧接着同事们流泪追忆和他在一起的曾经,好好的喜剧,变成刻意煽情,哼!
或许看过原版《盗写1/250秒》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吧。
毕竟这部片的初衷,是导演大根仁想让大家感受到,他当年看过后的震惊。
对新闻记者点到为止,没有深入探讨,大概是一部合格的娱乐电影应该具备的品质。
那么,配合爆米花享用是再好不过。
ps:结婚后的福山雅治,真的是放下包袱突破自我了。
这副丧气的装扮,我都没敢认。
但撩人的本事还是那么赞,捏脸撩羊姐棒呆了好嘛,期待更多颠覆性的演绎文本由「日剧之家」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
喜欢福山饰演这种人渣造型,就是演技有点造作过火。
女主从头到尾死老爸脸,让我不停出戏,而且床戏完全多余。
影片表达清晰明确:历史会遗忘英雄,但信念不会!
最后给“世界の北野”神级演技和达文西女士献花。
This ain't no place for no heroTo call "home"
《scoop》(独家新闻),一看中文片名就让我回想起了Woody Allen于06执导的同名影片(由Scarlett Johansson携手Hugh Jackman、Woody Allen联合出演),莫名的先入为主,莫名的兴趣盎然,莫名的代入感。
不过今番推荐的这部日本影片,虽然名字相同,但是其他方面(从故事内容到剧情设计)与06年美版《独家新闻》毫无一丝关联。
日版《独家新闻 SCOOP!
》——以杂志狗仔都城静为主要描写对象,以他的经历与结局来诠释“狗仔”的真正含义。
别看故事的主题是花边杂志与狗仔队,作品的深度与广度远不止这些。
先来看一看,影片三大主角——福山雅治饰演都城静(以前的王牌摄影师,现在的狗仔),二阶堂富美饰演行川野火(刚入行的新人,与老油子都城静搭档),中川雅也饰演恰拉源(都城静好友,whistle-blower)。
从戏份上来说,福山雅治与二阶堂富美的对手戏最多,亦师亦友,最后顺便拍拖一下;从演技上来讲,中川雅也当仁不让,个人从前年开始关注这名“多才之士”,他的个人魅力与表演天赋实在令人敬服。
影片中饰演瘾君子恰拉源,一方面平日里游手好闲,醺酒、逛夜店;另一方面,仗义过人(营救被约束的行川野火),而且经常爆料(明星丑闻),使得都城静顺利拿到第一手资料。
就这样一个捉摸不定的老兄,演员中川雅也以细腻、专业的演绎,让观众着实忘记了这只是剧中一个角色而已,太入戏,太带感。
除了实力扎实的主角以外,作品的还有三大”对立面“让观众在影片谢幕后,更加意犹未尽,现在由我一一详解。
第一组——都城静与行川野火(最深情的对立)杂志”老司机“与刚入行“新人”,这个搭配从戏剧的呈现到故事的发展都起了相当显著的作用。
就戏剧对立性而言,都城静的“浑”与行川野火的“纯”是最明显,这两人一起共事,从最初的“漠视”到中间的“暗示”到最后的“相视”,层层递进,感情由浅入深,相当有看头。
第二组——媒体与名流(最明显、尖锐的对立)故事中最大的“对立点”要数狗仔队与明星。
杂志scoop!
的热卖就是靠着明星的花边新闻,而这些新闻的背后则是都城静与行川野火每天蹲点伏击,利用各类手段得到这些惊爆的消息与照片。
而那些极力想要躲避媒体视线及负面消息的名流来说,这些狗仔队的存在简直不能忍,所以他们采取各式方法来阻挠拍摄,甚至动用武力。
写到这里,让人不免联想起“个人隐私保护”的话题(算了不展开了,看片,不多深究)。
第三组——都城静的理想与现实(最暗喻的对立)理想对于都城静是什麽?
影片中有个场景,让人深思——一幅摄影作品,名为“The Falling Soldier”(出自于战地传奇摄影师Robert Capa之手)。
这个场景何解?
都城静十分推崇Capa的摄影哲学”决定性瞬间”,并且一直希望自己可以拍摄“战争写真”,虽然最后有机会“以偿夙愿”,却被恰拉源误杀,成为了作品的一部分。
现实对于都城静是什麽?
一个狗仔,整日干着偷拍明星私生活的勾当,混迹于风流场所,穿梭于灯红酒绿之地,烂醉于街头巷尾,都城静的理想好像早已被现实冲刷的一干二净。
细细观看这部影片,实在有太多的内容值得思考,不仅仅是“狗仔人生”,不单单是“名流隐私”,更有一份浓浓的爱意,及对于理想的不懈追求。
导演★★★★☆(有思想,有行动,有执行力)演员★★★★☆(三个主角演技超然)剧情★★★☆☆(前半段超赞,后半稍弱,结尾十分煽情)视效★★★★☆(自然、不做作,不突出、却足够令人印象深刻)音效★★★☆☆(比较一般,BGM中的口哨声挺带感)推荐人群:所有人详细影评+剧照首发于“floyd与helen的旅途集锦”,谢谢
劫后余生的欢愉……
成功捕捉政治新星绯闻!
1.同题材-杰克杰伦哈尔的《夜行者》更加入戏☞"没有新闻?
制造新闻也要上!
"2.自己能打or有个7×24小时陪伴的+能打的好基友好闺蜜,对现实生活是很重要滴!
如果你有的话,你才会知道,一拳K.O.这种事真的不是梦……3.用生命演绎的封面 : 照现在这新闻热度,也就能撑个24小时?
“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在太阳升起的断崖上,叩拜那轮初生的红日,一面俯瞰闪耀着光辉的大海,一面在高洁的松树下,自刃。
” ——《奔马》「SCOOP!
」看完了几天,之前曾说过如果超过预期就写影评来豆瓣声援福山叔,从结果来看,与其说超过预期,不如说有些出乎意料。
总体来说,这部电影我会给三星半。
因为豆瓣只能选三星或四星,私心标了四舍五入的四星。
电影开篇福山的出场方式算得上先声夺人——具体可以解释为未见其人,先闻其喘息声。
初次观影的朋友想必会受到不小的惊吓。
然而从作品的角度来看,两分钟一组长镜头下来,车内声色犬马,车外灯红酒绿,既暗示了都城静的身份,也铺垫了人物设定,可以说色情得相当高级。
随着接下来迅速利落的双线推进,到与女主的相遇时,男主的人物架构已基本被交代清楚——故事的主角都城静是一个并不讨喜的角色。
身为经验老道的狗仔,他人到中年,一身负债,靠挖掘他人隐私讨取微薄薪资,仍不思进取,虚晃度日。
事业一塌糊涂,生活更是好不到哪里去。
滥交嫖娼,嗜性如命,却连去宾馆的钱都付不起。
与女主刚刚相识,就能理所当然地拿着对方的钱就打点朋友,甚至是理直气壮地性骚扰。
相信我,这样的人若是在现实里,即使长着福山雅治的脸,正常人也难免要骂上一句人渣变态。
电影的前半段节奏很快,明线里,在逐渐默契的合作中,都城带着野火不择手段花样百出地拍到一个个大新闻,杂志销量也水涨船高。
暗线中,野火对这份工作与都城的态度都在随着情节进展悄然变化。
穿插其间的黄段子恰到好处地提升了电影的幽默感,用烟火攻击打败街头追击的一段更是充满想象力的有趣。
顺便说一句,都城去救野火被一秒放倒,完全是小洋海去救鹰宫大小姐一拳把自己打倒的翻版啊。
故事的转折出现在杂志社想要拍罪犯的照片。
在野火的视野里,那是一个罪大恶极的人,将他的照片公之于众,是记者应该做的。
尽管仍是不择手段的偷拍,却被赋予了与偷拍花边新闻截然不同的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的照片虽然是都城努力的结果,却是由野火所拍下。
这可以算作为结局所埋下的小伏笔。
完成这次合作,两人终于如愿以偿的“やりました”,随后,都城对野火讲了自己的摄影之路。
接下来的情节急转直下,导演将恰拉原本的笑点突变成了合理的契机,节奏再次加速,最终故事被都城静戏剧性的死亡画上句点。
或许会有人觉得这样的结局过于刻意,我倒不这么认为。
都城给野火看战士之死的照片里中枪倒下的定格,讲自己最初是因为战地记者而当摄影师时,就已暗示了这个结果。
我实在太熟悉日本文学艺术的路数——殉道,殉理想,追寻死亡的纯粹性。
毕竟,有什么比死更具说服力呢?
不管他是否真的想当一个摄影师,在枪响的那一刻,他都已经是了。
作为摄影师的都城静,借野火的镜头完成了遗作。
野火在摄影师一栏署上都城静的名字,这是两人第一次与最后一次作为记者与摄影师的合作。
一生属欲的人,用死属了一回灵。
这或许是导演想要表达的艺术效果,或许不是。
但我诚然不是这么理解的。
我想,若是都城静看到我写他用生命成全了理想与爱情,多半会斜睨我一眼,吐个烟圈,抽抽嘴角,转身继续去嫖妓了。
这部电影真正触及到我的,远不是结局的枪响,而是之前日常中荒诞的一幕幕。
在幕布上我看到自己的影子,许多人的影子。
这样的影子我曾在各类文学形象身上读出过,或多或少,或明或暗,这大约源于人性相通的部分,譬如欲望,譬如执念,也譬如落魄。
这世界上有多少人普通如你我,拥有一个遥远的梦想,也曾踌躇满志地想去完成,却终究被生活日复一日的消磨。
偶尔在收拾旧物时看到年少的印记喟然长叹,或者在梦回的深夜自怨自艾,而后又将一切在下一个白天忘记。
重复游走于不甘心与放弃间,挣扎徘徊,原地踏步。
若用「梦想」这个流行词汇作为衡量标准,这样的我们与那个蜷缩在生活谷底的中年狗仔,落魄得别无二致。
或许有表象的差异,却没什么本质的不同。
甚至,还远不如人家痛快。
我不喜欢这个角色,却有些羡慕他。
因为我羡慕积极进取的人,也羡慕堕落到底的人。
前者的坚持至少还伴随着一路的掌声,而你都不知道,头也不回地让人生糟糕下去,需要多么大的毅力。
电影里都城静面对前同事“不能一直追在那群蠢艺人屁股后面”的劝告回答说,“艺人的屁股与作家的脸不都一样吗?
”我想对他来说,确实是一样的。
若有一个公式,使人生等同于一场大梦,那么死亡是人生的终点,也是梦醒的一刻。
有人的梦光鲜亮丽,有人的梦穷困潦倒,醒来都是一样的。
来过,活过,爱过,死去,忘记。
苦乐怨憎,众生百态,终为陈迹。
而能够在生前就将它看作陈迹,才能活成这样吧。
以都城静的性格,他会怎样评价自己的结局呢?
我着实难以想象。
若非要猜上一猜,那大概是——这人间的滋味已经尝得够多,既然机会来到眼前,就按理想的方式死一死好了。
嗯,就顺便死一死好了。
前半段超有趣,狗仔老炮儿带萌新顺便谈个恋爱什么的搞的既燃又萌,福山大叔满嘴跑黄段子撩妹竟然迷之性感。但是,请问后半段急转直下走文艺煽情风是怎么回事,结尾是什么鬼!
福山雅治创造了一个令人难忘的狗仔记者。
什么东西!!!生气!
前后突然脱节了 好奇怪
3.5 最后一分钟是佳能广告
开场的镜头设计非常惊艳,前半段的狗仔故事也足够有趣,后半段剧情却难免烂俗的转向了煽情鸡汤风。福山雅治本色出演,为了满足主妇粉们的需要,片尾放了整整三分钟的福山写真集,导演真是煞费苦心。
看得很爽,但对这种工作关系混杂私人关系实在是……一言难尽【2017.04.09】
有趣。出了名的好皮囊,一本正经的小黄歌唱作人。忙于崩坏的人设,却一点都没妨碍角色成为还是神探附身的狗仔
电影产业惨景之下,大根仁没有以作者之名去欧洲寻求掌声,而是固守本土拍好纯娱乐片,是出于自知也是自信(将不被主流社会接受的狗仔队生活,戏剧升华到卡帕摄影机下般的英雄人物,多类型片的糅合和轻快节奏感(福山雅治超越了自己却没超越角色。二阶堂富美依旧用不符合自己年龄的身体和演技征服观众。
主角的人设有点刻意,配角们设定倒是不错。人类很多生存方式,有血有肉的人生才有意思。以及其中重要的两段都让人觉得日本的警察太。。菜了,换美帝大概早就一枪解决了问题
媒体从业者真心不容易。独家新闻都要用命来拼,福山男神演绎的这个中年大叔又颓又丧,二阶堂从一开始做狗仔不适应的一脸懵到后来发现偷拍的刺激和乐趣燃到不行。作为摄影师的尊严,没有在战场做战地记者,但也是轰轰烈烈了一把。最后打赌赢了的吉田羊那笑容太有内涵了,大根仁的商业电影口碑内涵皆有!
这片的所有转折都走的直角,剧情像是几部毫不相关电影拼接的。谈了人生之后的莫名一案,莫名一炮,莫名一疯,莫名一枪,剧情这么自由发挥合适吗?
90分钟,忍耐到极限,也不是什么好狗血。
燃在何处??这种撕裂剧情式的拔高立意,杀死主角为了证明摄影师的尊严,我感觉跟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用神仙的生生死死来讴歌爱情也没什么区别了。2016年日本到底出过好的商业片吗?连大根仁都疯了。都城静根本没立起来,演得太差。
后半部分突然变不好看
anti二阶堂富美
3.5/5。跑过社会新闻的大抵如此,以前所在部门就有文字和搭档的摄影记者结成夫妻的。不过,为了独家拍scoop 有些炫技得过头:拍杀人犯松永那段,现场那么多记者不可能只有野火拍到独家;最后失心疯杀人那段,警方不安排狙击手一枪毙命也说不过去
7.9/10 狗仔隊要淋狗血, 但演出是不錯, 友情愛情鋼絲走得是一個懸, 玄...
这结局也太扯。。。能理解想表达什么但是。。。很扯
玛丽苏的剧情➕矫情的台词,评分有7.0是在搞笑吗?2.5星不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