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这三只猩猩到底来自哪里?
是什么东西?
A如果你看过卡夫卡的变形计,我想你会知道荒诞这一概念。
一觉醒来变成甲虫有原因吗?
没有原因,你也不需要知道,这就是一个荒诞的大前提。
你只需要知道这个事实存在以后所造成的连锁反应是贴近现实的就可以了。
所以这三只怪物究竟是否来自地狱,以及是什么无所谓。
剧情只是需要这个设定。
来推动后续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尽量使其符合逻辑。
从而放大其中作者想表达的东西。
如果你问它是什么?
那么这几个形容词可以来描述,残酷无情。
无差别。
难对抗。
这还不明显吗?
现实中也存在这样的东西。
比如天灾人祸等不可抗力,连婴儿也不会放过。
Q为什么要着力凸显它们的残暴?
A其实导演是想表达这样一个意思。
残暴是需要榜样的。
在真理教建立初期,本身只是一个骗子团伙。
并没有多么残暴,但剧的结尾明显暴力的许多。
文质彬彬的眼镜祭司。
本来是很克制的。
最后竟然控制不住当街暴打老人。
虽然疯癫却是个普通人的主播,为何会挥刀向婴儿?
这种兽性从何而来?
从他们的图腾而来。
因为他们信的三猩就是残暴的榜样。
人会在潜移默化中被榜样所改变。
所以设定三猩是残暴的,并着力表现,是十分必要且有深意的。
Q难道这也有现实对应吗?
A回忆一下不久前法国总统马克龙主张的废死运动,为什么西方国家执着于废除死刑?
有一个理由就是公共权利不应该自己充当那个残暴的榜样,哪怕以公正的理由,却也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说有人曾调查过,未废除死刑的国家犯罪更加残忍。
所以公共权力究竟应该怎样执行自己的正义?
在本片和西方国家看来,是值得思考的。
Q前三集中邪教头目,为什么要特意提到恐惧这个概念?
有什么寓意?
A恐惧是本片的一个重要概念。
这其实也是怪物为什么一定要残暴的一个原因,因为残暴更能引发人的恐惧。
而恐惧这种极端的情绪,却最容易成为人的把柄,被有心人所利用。
试想一下。
如果是哥斯拉出现会和三猩产生同样的效果吗?
不会。
一来人们知道哥斯拉的底细。
恐惧却来源于未知。
二来哥斯拉并不残暴。
所以虽然也是神迹一般的奇观。
却并不会产生片中所示的连锁反应,人们会理性的应对。
而本片之所以如此多的悲剧,就是因为恐惧冲击了理性,无论是母亲自投罗网。
还是乌合之众冷眼旁观。
都是因为恐惧,已经让他们丧失了正常思考的能力。
俗话说,不怕神一样的对手。
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骂那位母亲的网友,可能是低估了恐惧的威力。
换位思考一下。
你在一个灵气复苏的世界里。
恐怕还不如她呢。
Q这片子难道不是讲宗教的?
A不全是。
但有关注宗教的部分。
如果将片中所有的现代元素都去掉。
或者直接放回到史前1万年前。
你会发现,这就是一个早期宗教诞生的历史。
你大可以将三只怪物想象成三道闪电。
每年随机带走两三个原始人。
人们不知道闪电的由来。
又无法对抗。
只能摩拜。
这时候有心人就出来组织了,说这就是神呐。
Q难道该片是想说,神那都是骗人的,都是人编造的?
A不,这片聪明就聪明在他并不去探讨神究竟是不是真的。
因为无论说真,还是说假,都是不理性的。
因为没有证据,而且会触怒观众。
导演试图告诉我们的是,无论你是否相信神,都不能选择无条件的相信人。
神是怎样的,我们无从知晓,但一定要提防那些以神的名义谋取私利的人。
所以你若说他想批判宗教,那真是太浅薄了。
既然地狱不在地下。
在人间。
那么魔鬼也同样如此。
什么样的魔鬼能被癫狂的人更可怕呢?
什么样的酷刑能比人所能想到的更可怕呢?
Q那这样岂不是直接挑战当今宗教人士的公信力吗?
A不。
正统宗教的人士是不惧怕被挑战的。
要知道谎言,有恶意的,也有善意的。
极端的情绪有恐惧。
也有爱。
为什么三大宗教能绵延至今?
因为他们对于世界的总体影响是正面的,教义也不是邪恶的,谋取私利的。
所以这个地图炮打不到他们。
被打到的可能是传销。
可能是强权。
可能是邪教。
这也是结尾,为什么要凸显父母亲情的伟大,而那活下来的婴儿,甚至有一丝宗教的圣洁味道,其实作者也是想引导观众联想到如今正统宗教的建立过程,试想下,如果片中的律师以这个婴儿作为救世主的名义建立一个宗教,以毒攻毒拉拢渔民,将邪教连根拔起,这个过程是不是挺像如今正统宗教建立的过程呢?
虽然也是依托人们的情绪。
调动人们的感情。
但这个榜样却是正面的。
所以其实这个导演可能是有一些宗教情怀的。
该片也并不是为了批判宗教。
Q这么说来,这片子其实矛头指向的是思想控制?
A的确,但我认为本片最严厉反对的并不是思想控制,而是乌合之众。
因为进行思想控制的毕竟是少数人,那些精明的家伙,也不会因为你反对与否而改变自己的意志,而只有无辜的普罗大众。
才是最值得唤醒的。
他们有这样一些特点。
虽然朴素,但也天真。
虽然爱起来能舍身取义。
但恨起来也会失去理智。
虽然口头信仰唯物主义,但遇到当今科学所不能解释的现象,不想着去探究奥秘,却只会抛弃三观。
虽然有点善良。
但这善良,却经不起恐惧的考验。
虽然吃穿用度都是科技的产物。
却只是活在当代的原始人,并没有科学的精神。
哪怕自己亲身验证过,也会因人云亦云而选择盲从。
就像一只只活着的行尸走肉。
被利用来助纣为虐。
明明看见邪恶,却不阻止,也并不能称之为善良。
这才是本片所痛心疾首,想要唤醒的一群人。
他们可以是屏幕前的吃瓜群众,可以是无意识间伤害他人的键盘侠,可以是追随某个人的偶像崇拜者,也可以是屈服与权威而不敢表达自我的小民。
Q难道现实中这些人真的有被利用过吗?
A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生的事件正是如此。
缺乏批判性思考得普通群众,只懂得追随权威,可如果这权威被不法分子所窃取,很显然,便会演变成灾难。
乌合之众也许没有直接作恶,但是一旦狂热而不理性的环境被营造出来。
恶人便可以伪装在其中。
光明正大作恶。
不只是几十年前。
哪怕是现在。
互联网环境下,狂热的修正依然并未远去。
姑且不论多少次网暴被打脸。
只说最近的事件,设计师陈漫因作品不符合大众审美而被人身攻击的事,我看到有网民在豆瓣丑化她的肖像,在知乎骂她汉奸,在微博将其上升到乳华政治高度,其中大多数甚至连前因后果都没有了解过,只看一张图就能脱口而出各种脏话,似乎大家都这么骂,就一定是对的。
我只想说,当年的红卫小将也是这么想的。
权威以及群众,是最容易盲从,最值得警惕的东西。
Q这么说来批判性思考。
或者说理性。
是本片所推崇的核心理念?
不依靠权威和群众,难道只能依靠自己的理性吗?
A没错。
这也是为什么主角是冷静飒爽的女律师是本剧的主角。
而不是被仇恨所裹挟的警察,被狂热所诱惑的邪教创始人,被恐惧懦弱亲情所裹挟的那对夫妻。
因为情绪这个东西,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是理性的反义词。
可能加buff,也可能是debuff,而只有冷静和理性,也就是批判性的思考,才是通向清醒的唯一道路。
弱者总爱结群,猛兽才会独行。
Q本剧还有哪些闪光点值得你打四星?
A打星是一个对比的过程。
流量小,鲜肉傻白甜剧。
我可能会打一星二星。
那么本剧,哪怕不讨论剧情,无论从演技还是从特效上来讲,都更胜一筹。
没理由得一二星,否则,怕就是任性了。
因为画面血腥引起不适?
那只是因为你欣赏不了暴力美学。
因为喜欢的演员早死没有主角光环?
那只是因为你套路爽剧看多了。
因为类似那母亲的降智操作看的你着急?
那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因为看不懂,觉得莫名其妙?
那是因为你看得少。
因为自己的好恶而不去客观的评判一部作品,这样打分本身就是不理性的,我可以理解但不会采取。
所以我打四星,并不是因为我喜欢这部剧,而是我有一套客观标准对所有的剧一视同仁,它达标了而已。
无论节奏。
情绪调动。
视觉冲击力。
都有接近电影的水平。
剧情也不落俗套。
都是闪光点。
Q那么回到你的标题。
三猩到底嗷呜了啥?
A反对思想控制。
不要迷信权威。
不要盲从大众。
不要恐惧不符合常理的现象。
要理性,批判性思考。
要冷静勇敢。
要敢爱敢恨。
要直面恐惧。
要相信自己。
最后,不要买三星。
以上。
笔者只是快速浏览本剧写下的比较确定的看法,并没有仔细研究,如有笔误或值得深思的地方,欢迎补充。
如题笑了我的孩子出生了,但我得兢兢业业加班我很爱我的孩子和老婆,所以即使知道三天内,我刚出生的孩子就要被恶魔残忍弄死了,我也要每天认真上班打工人打工魂🐮还有,被邪教洗脑所以比起老公和自己怀胎十月生下的骨肉更相信邪教的质朴新任宝妈,真是将理性的头脑发挥了极致,“我一点都不信任我的老公,所以我还要和他诞下一个我不信任的原罪宝宝”
看完就是打心眼里佩服,玩这种高概念还能有这样的完成度,只能说希望韩国的影视创作者在国际资本加持下多搞些好东西出来,以及再次艳羡人家那些做观众的啊。
剧集用了一种“非西方”的方式来呈现与讨论恶与正义,前几集警察与教主对比很耐人寻味,教主离开了,却用他的恐惧扭曲了世界,警察留下了,却只能成为那个世界的一部分,所以他后面没有出现,因为不需要了,他不过是新世界的一个背景而已,故事一直跟着女律师,因为她才是未来。
可以解读的点很多,比如人类究竟可以打着看似“正义”的幌子,疯狂邪恶到什么地步?
有多少虚伪的谎言,都会带着义正严辞的口吻?
比如人对于不理解的事物,必须要赋予其意义,正因为个体无法独自面对恐惧,专而拥抱一个共同体,用集体的恶来隐藏自己。
其实也有在影射极权,比如铁拳即使那么随机,也锤不醒那些装睡的人。
包括互联网时代对个体的冒犯与侵犯,都变得轻而易举。
你可以看到,社会秩序是如此地脆弱,人性那么容易被摧毁。
或许文艺作品最大的价值,就是快速地找到摧毁人的方式,通过为你展示非常态下的人性变化,帮助你在常态下更敏锐地感知捕捉更多的体验。
咱亚仁的表演,那是没话说,那种眼神里的空洞和恐惧,完全和其他演员不在一个层次。
那位爷爷忍无可忍地对祭司说道。
全剧的几个高光时刻可能是朴静子的公开审判,第一代议长被审判时,以及PD夫妇保护孩子而死等等。
但是“别说谎话了”这一句话一出,把一切都拉了回来。
所有狂热的作秀都停下来了,仿佛人类重新得到了冷静,短暂拥有了理性。
但也仅仅只是短暂。
这只不过是一个循环的结束罢了,没有人会肯定不会有下一场循环。
PD说得没错,闵惠珍律师和新真理教没有什么不同。
在抢夺什么是悬挂在人们头上的真理时,他们都选择了直播审判。
告诉人们存在的现实一定是合理的,突发性的死亡一定是因为你有罪。
如果我在这里只是选择律师代表的是正义,前任议长只是邪教教主罢了,一善一恶。
结果会和剧里所要讽刺的并没有什么不同。
郑晋守反问刑警:“你一定只觉得我是个邪教教主吧!
” 那一刻我也顿了一下,是我先入为主了吗?
只是人们疯狂罢了,这个人也只是传播自己的解读罢了,最多因为网络的放大效应而受众更广,可是说出自己的想法有什么错呢。
可以像刑警、PD一样觉得这个人只是说胡话,精神不太正常罢了。
前三集对于人的善恶、好坏没有给出一个清晰、明确的答案,好像主要人物的行为在他的轨迹看来都是合理的,这可能也是一下子把这部剧推到四星以上的原因。
暴徒、私刑惩罚、主观定罪、旁观起哄不是合理,而是太过“常见”,这里我也犯了“存在即合理“的错误,认为太过常见,所以不必大惊小怪。
苏涂的存在是质疑,在冷静-疯狂的光谱上把人们拽回来。
到了后三集,议长变成了一个纯坏的形象,善恶的对立分明起来,给观众展示一个疯狂的世界。
从复杂性上看,地狱公使比釜山行更加深刻,也更加没有答案。
剧里的比喻设置非常有趣,三只怪兽一般会让人引起猜测隐喻的冲动,但剧中人物自己驳斥了这种想法:“没有什么罪,只是像地震一样的意外罢了。
” 用人们的罪来恐吓和制约人们的宗教,质疑了相信人们存在理性会自律的法律系统,最后用一场演示宣布了人类的死亡。
司机在最后的话很有意思,“人的世界就该由人自己看着办”,疯狂的也是人,让子女背叛父母的也是人,为爱牺牲自己的也是人,人也就是这么绝望的动物。
像哈利波特一样的结局没有让我感觉到希望,那个新生儿也不会拯救世界,因为这不是奇幻故事,而是现实。
本来因为害怕血腥暴力镜头而短暂犹豫了一下,今天一打开就看到了现在。
看来即使怕鬼,也还是不够害怕人。
如果硬要和鱿鱼游戏比,鱿鱼是和朋友一起看不会跳过,而自己看会倍速的剧,地狱是适合自己看且不会倍速的剧。
(突然蹦出来的粉丝心,朴正民可以多演爱情剧吗55,新手夫妇和爸爸好适合好适合;梁益准只出来三集是因为要回去写剧本吗?
还蛮期待沉默的警察是一辈子沉默了吗?
虽然我独里面刘亚仁跑上跑下不停喘气,但在说台词的时候断气口真的抓得太好了,人生角色+1)
《地狱公使》又是一部奈飞出品的猛片,既然是猛片就有它猛的地方。
奈飞在东亚的主要的市场地就是韩国再加上日本。
在两个不同的市场,奈飞的制作重点也不一样。
在人比较“狠”的韩国,奈飞的重点偏向于“血”字;而在相对开放的日本,奈飞则频频在“色”字上做文章。
作为在韩国制作的《地狱公使》自然在血腥程度上也是不遑多让。
影片的背景设定在近未来,题材属于属于惊悚片。
利用牛头马面的第二代地狱公使和邪教,挖了一个大坑,而且底料十足。
目前只放出了第一季,只有六集,每三集一个阶段。
三集的时间正好接近一部两个小时的电影,所以每个阶段的故事都比较紧凑。
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角色们,他们的命运都会有一个干净利落的交代。
这样的剧情的发展可以用一个“狠”字来形容,所以观感还是挺爽的。
只是原来不怎么看韩剧,所以不了解里面的演员。
但是也没有为他们的演技担心过,因为他们的外形和化妆就自带实力派的风格。
作为幻想题材的剧集,《地狱公使》里面的特效其实不多,也称不上精致,但是效果配合着剧情就刚刚好。
个人认为电视剧的特效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就OK了,本身就没有电影那么多的预算,何必满屏都是电脑CG。
最后除了色彩斑斓之外,其他什么都没有留下。
韩国灾难片有个传统套路。
先来一个引人瞩目的灾难作为整个影片的背景,然后主要表现各种的人性在灾难中的选择,以这些选择引发的极端行为制造冲突:善良与邪恶、乐观与悲观、积极与麻木……。
这样的套路的确更适合电视剧,可以拥有更多的时间来探讨人性。
说句题外话,这样的套路尤其适合大逃杀类的影片。
可以把各种类型的人物轻松的集中在一起,然后让冲突在一个个生死之间爆发,最后引爆剧情的高潮。
但是这样的套路下,如果情节的发展不够出彩,缺少合理的反转,很容易让人猜到剧情的发展,也容易产生审美疲劳。
《地狱公使》无疑也使用了相同的套路。
就第一季的表现来看还算可以,也还是有一些脸谱化的人物,预示了情节的走向。
从第一季的结局来看,主创又把坑刨深了许多,准备在新的一季让故事迎来巨大的反转。
因为前面的情节编排,我想编剧应该不是福音传播者,所以现在比较担心这个坑能不能填的上。
这时候想起乔治.马丁老爷子当年对《迷失》的寄语。
大意是他希望《迷失》在最后填坑的时候,不是所有人早就死了。
我就当个跟屁虫,希望《地狱公使》最后填坑的不是虚拟世界的一次关于人性模拟实验。
实话说看完真觉得这个剧荒诞至极,完全get不到这样的设定到底是为了嘛,想要表达的是什么?
刚好最新买了岳麓书社新出版的聊斋,看到蒲松龄先生写聊斋的自志,里面蒲先生对自己身世遭遇,自己写聊斋中的各种离奇故事,对世界因果的反思让我对此剧有了新的思考,原文是“每搔头自念,勿亦面壁人果是吾前身耶?
盖有漏根因,未结人天之果;而随风荡堕,竟成藩溷之花。
”长达一生对仕途的追寻而无果,让找不到原因的蒲先生对自己的身世因果报应起了怀疑的心思,这很好理解当我们对现实的不幸在从此生找不到原因的,就会退而求其次的以为是前世有因今生有果,而最让我和本剧联系在一起的是“藩溷之花”。
虽然蒲先生是想让世人相信因果,但只看“藩溷之花”的出处,因果到底存不存在其实很难定论。
《梁书·范缜传》:“缜在齐世尝侍竟陵王子良。
子良精信释佛,而缜盛称无佛。
子良问曰:‘君不信因果,世间何得有富贵?
何得有贫贱?
’缜答曰:‘人之生譬如一树花,同发一枝,俱开一蒂,随风而堕,自有拂帘幌坠于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落于粪溷之侧。
贵贱虽复殊途,因果竟在何处?
’”同一棵树的千万朵花,风一吹有的落在了富贵人家的座垫上,也有飘到人家厕所里的,同样的因却有不同的果,喜马拉雅上的一片云,落下的雨山这边的就进入了印度洋, 山那边的就进入了太平洋,同源不同命,如何就说这是因果导致呢?
近期又听同事说孩子一个挺好的同学,得了白血病几周时间人就没了,一直感叹那么好的一个孩子,怎么说没了就没了呢,让我脑海中一下子就想到了这些年离开的那些熟人,他们又有什么大罪呢,但不是被车祸就是被病魔带走了年轻的生命,他们生命的逝去和剧中那些被判死刑的人何其相似。
此剧的很多人都是没有大罪,就像是飘落在厕所旁的那些花瓣,被告知生命即将终止,不仅终止还要受到严厉的惩罚,还会被教会强行贴上是罪无可恕的人渣,连带着家人也抬不起头,被牢牢定死在受害者有罪论的十字架上,无法翻身。
就是用三头大黑扮演地狱公使的角色,人类无法解释超自然的现象,实现这样荒诞设定的探讨研究,一群角色不同,目的不同的人纷纷踏上舞台,开始属于自己的表演。
这样对人生无偿的探讨,我觉得是非常有意义的一项课题,但不得不说剧拍的是真的很拉,尤其是这三头黑鬼,一生黑,洗不白。
如果韩国没有黑白无常这样公认的人物传承,也请不要用三头黑鬼执行这样的任务,而且是三头毫无感情毫无判断力,一味的出场就是用凶残的手段折磨无辜的人,而且前期我是真的没看出来律师是主角,我以为是警察,再不济是邪教的首领,诶!
谁知道演了一半一个消失一个挂了,律师是九死一生,只能躲在背后处理这些事情,最终也没有在我期待中破解那三个黑鬼是怎么回事,怎样拯救这三个黑鬼手下的无辜人,让我看剧的时候把目标就搞错了,看不到我想看的,我所期待的没有得到解决,这样就让结局中父母的爱拯救了无辜的婴儿,也像儿戏一样不能得到我的认可,有些我明明痛的是脑袋,结果在屁股上抓了一把,完全不知道导演在讲什么样的故事一样,太难受了。
思考了挺久,想脑洞一下三只猩猩如何做科学解释,我先说自己的想象,然后再说说迄今看到的最有可能的解释。
本来我的想法有A,“天使预告+三猩系统”是某发明家或科技组织的新型定位全息投影警告系统和空间裂缝杀人装置。
三猩这个类实体工具是什么?
我解释为生化兽,机械兽,三猩的现身和仪式结束后的离场,都是利用空间裂缝的缘故。
但是我实在对自己的这个推断有个疑问,既然是同时代的发明者作出来的东西,但是剧中却未提到是真理教,而真理教却是最大受益者。
作者对这个发明家或者组织只字不提,如果不是导演故弄玄虚,而如果我这个猜想是对的,那就是发明家真的是被真理教第一任议长郑议长给摆了一道了,就是抢先认领恐怖分子行为,先自己做了一个伪神。
但是我还是觉得自己的这个脑洞没有给随机选人提供动机。
不成熟。
想法B:地外更高级的智慧外星人,简单地随机选择人类为猎物,观察人类而已。
这个能解释随机,但是解释不了大费周章地死亡预告。
最有可能的“三只猩猩到底是什么”的解释↓想法C:而我看了《地狱公使三只猩猩怪物是什么 结局都消亡了怎么出现的谁复活了 - 多问 (duobiji.com)》这篇文章之后,基本确定了有人想出了比我想法A更严谨的推论。
“未来的人类出于某种原因,试图改变历史发展的进程,或者说试图创造多个维度里不同发展路径的历史,从而将大猩猩怪送回过去,来有目的性的清除某些人类或者某些人的祖先。
邪教真理教则是利用了这个情况以及人们由于过分恐惧而出现的“强行合理化”思维逻辑,鼓吹受害者有罪论,从而扩张势力发展更多信徒。
”也就是说,三猩系统就是未来人类的“时间机器+时空定位机器+空间裂缝传输机器+生化兽”,为什么要有预告,那个宣判预告就是时空节点给”罪人“先做定位标记的功能程序,相当于给目标植入信号。
为什么警告和审判的最大误差20年,最小误差30秒,因为就是时空节点是运动的,当计算出来的时空节点准确,那就30秒到场,如果是不准确或者信号差,那就是做好定位标记之后,最准也要20年才能接收成功准确的时空定位信号,当然耗时长。
这个想法充分用科技解释了警告加杀人仪式和工具,而且最重要的一点也解释了,动机,为什么选人是随机的。
其实并不是随机的,是未来的人妄图改变未来进程或者多维空间。
出于某一个目的,去选取”罪人“。
而这些人其实是能影响未来进程的。
那就回到到了一个现实社会里人类在无数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提到的一个观点和问题:”如果你有能力回到过去,亲手杀死还是婴儿的希特勒,你会动手吗?
“至此,脑洞完成。
就看作者是不是真的从这个问题来获取灵感了。
另外有个很有趣的现象。
韩语其实与中文有些语言发音是互通的,所以真的可以谐音影射”三猩“=三星,”郑议长“=”正义长“这样的讽刺意味。
本片低分,在于真的让大众接受一个全新又残酷的时间观,真的很难。
但是你有喜欢思考的乐趣去看影视片,觉得思考的乐趣并不会疲累,那么你肯定会打高分。
”上班那么累了,下班看电视剧还要思考?
“的人,当然会打低分了,我至少觉得,6.8分,不客观了。
这是一个社会实验流的作品,原以为这种讨论程序正义的问题很像《死亡笔记》,讨论程序正义的议题也很难过蝙蝠侠。
但是都看完了,才发现这是一个社会实验为主题的作品。
并非完全讨论程序正义议题。
尤其是后三集,就是在实践一个实验,假如这样的社会形态生成,是什么样子,会怎么样,会怎么发展。
基于这种讨论和思考,我才发现,那三个怪物是怎么来的?
为什么杀人还要揍一顿等等逻辑疑问,在社会实验这个框架之下,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这种超自然现象只不过是借壳下蛋。
核心还是集中在社会道德正义和程序正义这个议题的讨论。
刚开始看这部剧的时候,我疑惑地狱公使出现的原因,结果一直到6集全部看完都没有解释。
但是看完以后就知道,地狱公使出现的原因并不重要,就如同片中所提到的,这就是一场普通的灾难,就好像一场地震,一次瘟疫,就是天灾人祸,地狱公使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赋予它的意义,就好像艾滋病,本身只是一种免疫系统的疾病,但是人们却把这种病和其他东西联系在了一起,得出了可怕的结果,艾滋病人被歧视,被暴力对待,因为在人们看来,就是因为这些人做错了事所以才会得这种病。
何为善恶?
善恶之间的界线如何界定?
偷食物是善是恶?
如果偷食物是为了救活一个快要饿死的孩子是善是恶?
如果偷食物救活一个孩子,却导致其他孩子的死亡是善是恶?
这个世界并不存在一个清晰的界线去划分善恶,而所谓的善和恶,只是人们藉由自身的喜好去判定的结果罢了。
尝试用刚读完的唐诺新书来看这部剧。
司汤达在《帕尔马修道院》里有个比喻:“政治,在一部文学作品里,就像是音乐会中的一声枪响。
”你不可以假装没听见,但也不可中止音乐会而逃窜。
你要怎么做?
除了暴力虐杀太多太重复,全剧几乎惊喜不断。
夏多布里昂说:一般我们以为的法国精神是“自由、平等、博爱”,但实际巴黎街头墙上写的是“自由、平等、博爱;或者死”。
由此你可以领会到人们究竟在争取什么。
接下来还是夏多布里昂:“当人们还没准备好的时候,争取时间是一门伟大的艺术。
”你为闵惠珍律师捏的汗,都没白流。
接着点评“新真理教”:“他从一个庸人变成要人,从要人变成傻子,从傻子变成笑柄。
”而如果拿林芙美子的话来指着剧情骂,就正是《放浪记》里面那句“神啊,你这个畜生。
”她还有一句话可以叩问:“人到底是什么?
到底应该怎么做人?
”最后我们借房龙的话抱怨一下本剧尚未有第二季的状况:“这本书有开头,但结尾在哪里?
”
大猩猩从何而来并不重要,这不是悬疑灾难片,而是荒诞的寓言。前后剧情的割裂感源自于剧集涵盖了漫画两季的故事,1-3是对世界的建立与铺呈,真正的内核在4-6,刘亚仁的缺席也不影响故事的走向。父母牺牲自我守护新生命这样的老梗,作为老母亲的我却完全破防。只是最后又搞复活,所以下一季是要解释大猩猩了吗?自己挖的坑请一定填完啊!
听君一席话 如听一席话…
啊?
挺矛盾的,又好又烂。好在内旨,烂在设定。都下决心拍这样的反乌托邦了,就不能把“神”的设定编编好吗,太粗糙了本末倒置啊。
一夜追完,设定非常好。虽然真的有鬼神或者怪物,但其实它们并不是重点,重点还是人类社会。前三集是惩罚的降临以及世界秩序的重塑,刘亚仁演得确实好;后三集是关于在新的世界秩序下,少部分人类如何反抗,找回做人的尊严。最后还铺垫了续集,还挺期待的。
感觉很好看啊为啥评分这么低,比《鱿鱼游戏》好看很多很多啊!!!三只大猩猩其实就是生活中的各种意外,本来没什么,但是一旦被宗教等乌合之众解读成是神让有罪的人下地狱,社会就疯狂了。设定非常新颖,同样是反映人性,比弱智俗套的鱿鱼游戏不知道强几百倍。结尾的小婴儿竟然活下来了还是挺震惊的,是想说父母之爱很伟大吗哎……还挺期待第二季
我一开始还以为是奇幻,没想到是严肃文学作品……当然大陆不可能输,咱们文革比这可牛逼多了
两个晚上刷完。真的没想到会惨得这么狠......最后一集救下孩子的那一幕还算淡定的我渐渐泪流满面,梦回我快要释怀的童年阴影——《天亮了》那首歌。我妈最擅长的就是声情并茂的跟我描述各种社会新闻,本意是告诫我要有警惕心理,出门在外要跟紧大人。我的确做到了但代价就是潜意识对社会、人性的黑暗面留有极其敏感的防备心理,人总会学着坚强,但知晓过太多绝望和真相,对孩子的成长并不是完全的好事。——偏题了,以前会首先感叹韩国艺术创作的自由,当看到片中小女孩愉悦的看着杀害母亲的凶手被处以死刑,我也恍惚想到讲故事的人也在一边揭示,一边宣泄。所以说行使善意(正义?)或者说,做一个善良的人也是需要用清醒的头脑控制自己的。
无论是在题材本身还是创作角度上,都非常具有可深挖可构建的空间,主创们也确实花了心思以严肃的心态去创作这样一部作品,但最终呈现出来还是必不可免有一些观感上的疲惫和信息视角上的凌乱。从延尚昊的动画到大热的釜山行再到现在各种宗教玄幻上的尝试,都能充分暴露出他的短板和优势,可惜随着资本的越来越大导演没能拉高短板,以至于即便有着极高的话题度和角度尖锐的题材,也未能阻止短板的一泻千里。对于末世群像的描绘让人想到汤浅政明的恶魔人。再考究考究剧本和叙事结构该多好。
分明好过《鱿鱼游戏》。故事现实色彩很浓,对于私刑、荒唐的新秩序,以及新秩序下的人性都有深刻的批判。它不太讨巧之处在外观,魔幻元素一开始很难令人信服。信使的金刚造型初看太扯了,太具象总是显得低端。所以这剧必须要接受诸多强设定才能进入它的故事和讨论。
简陋的麦格芬设定,弱智的发神经演技。
第一集看到箭镞出来以后就跳到最后一集,因为看剧透而心里有底,试看到那就发现自己真的不喜欢这个故事的大纲设定
当一个能力不足的编剧想要构建一个他认为足够深刻的寓言故事来隐喻一段动荡的社会历史时(在韩国可以映射的历史时段太多了,朴全都可以),就会出现这样的连最大的反派都是弱智却又能让某些弱智观众大呼过瘾的弱智作品。
三猩地使降临人间
一旦把它当作政治惊悚来看,解读空间就上了一个新层面。
恐怖片外衣下的政治寓言,就是有点没头没尾
太难看了。毫无美感的暴力血腥 逻辑漏洞百出的情节设定 人性的阴暗和光辉都刻画得非常死板。真是浪费了一整个星期五晚上 从第四集开始完全就是抱着“我倒要看看你后面还能怎么讲”的心态往下看的 看到最后真无语了。
这地狱杀手一个就碾压所有人类了,为啥还要一下来仨?而且每次都怒气冲天,好象对方杀了他全家?
请改名为“三只大猩猩”
这宣推是真厉害。但付费看了的总可以骂了吧……这剧想讽刺现实这没话说,但就烂在了架空设定下的很多不合理,很多不自洽,地狱三剑客的噱头也就止步于咋咋唬唬的登场。人的信念信仰的确是可以改变,但不可能一朝即变;媒体是可以直播,但不可能对着血腥镜头还继续正常播出,全球媒体性质的确有别,但是在传播底线上是一致的,孩子妈妈都被爆头了,信号居然正常播出……看到箭镞的拥趸突发恶疾一样的拥护,还有电视台驾机位直播死亡预告,就觉得这剧特别离谱,虽然震撼但无法共情。也就三流剧本,搭配了一流阵容、制作、宣推。多部剧已经证明,对网飞大家可以客观点了,钱堆出来的,要么是精品,要么就是精品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