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可能是跟女的有仇,一个个都喜欢哭丧个脸,不知道到底谁欠她的... 雒青明明可以独自搞事业,非要恋爱脑的爱上方堃,事业爱情都搞得一塌糊涂。
穆见晖的老婆像个中了蛊的白眼狼,穆见晖就算是罪孽滔天对她真的是没话说,她自己身体太差流产了,她一个人跑到山上到底是给谁脸色看啊??
那个雯雯更是个奇葩,不管发生啥了就知道一个劲儿的哭,到底在哭什么啊??
这么违背常理的剧情到底是谁用臀部写的??
两个被迷晕的人竟然可以发生性行为,而且百发百中,穆见晖真是被他老婆拖累的造人冠军!!!
发生这种事情,你雯雯第一选择就应该是报警,啥也不干预就知道玩失踪,真是弱智至极!!!
孩子不想要你可以尽早打掉啊??
生下来不管撂给别人自己跑掉又是什么鬼啊???
穆见晖也是搞笑,你没做亲子鉴定咋就那么确定孩子是你的啊??
黎远光也是除了会下苦和搞手工,真的是一点儿生理卫生常识都没有吗??
自己老婆一天那个逼样子,也不问问到底咋了,就知道工作…… 小男主方堃我无力吐槽,笑比哭还难看,抖机灵耍小聪明玩暧昧爱冲动喜欢冲撞领导破坏文物,工作没做出啥成绩最后被女主强制爱然后他欣然接受,真是顶级绿茶男!!!
那一铲子真应该让他下线!!!
很多人说考古线无聊,但其实这剧领的是宣传陕西近年的文保考古成果的主旋律任务(霸陵和蓝田吕氏),是为了这醋包的饺子,盗墓线可以没有成果线但一定要有。
其实考古文保线也不是一无可取,其中发掘项目的规程和资金限制、考古队和村民的摩擦、文保和城建规划的冲突,基层文保工作的艰苦,考古队工作环境、待遇方面的问题都有涉及,但这些出彩的地方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强调冲突叙事偏负面,于是可能是为了营造轻松的氛围、增加收视噱头、或在相对平静琐碎的考古线中增加能贯穿的内容而加上了恋爱线,但实际效果就是又长又水又尬。
比较出彩的盗墓线设计也有问题,穆无疑是本作在人物塑造上的第一主角,但穆这条线的逻辑有很大的bug。
一是中期没事找事插进来的绿帽剧情,剧情设计本身降智,剧中人物处理更降智,甚至ooc,人家女方都明白这小孩不能要,穆是嫌自己上半辈子太顺遂了所以要在自己身边埋一个炸弹?
有钱又低道德,dy不是王道么。
另外一个是他老婆树兰,这个角色中间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掉线状态的白莲花简直不可思议。
前半段盗墓线主要的矛盾就是穆和小舅子树生抢地盘的戏(这段也是全剧剧情设计的高光),两人斗成这样了树兰居然被蒙在鼓里?
你说树兰生病身体不好穆又能装所以不清楚穆整天捣鼓啥能理解,这亲弟是啥人一点概念都没有吗…包括后期盗墓线的主要矛盾点——降智的绿帽剧情其实都是两人争斗的延伸,小舅子虽然脑子不好使但是架不住有钱有势,而且在涉黑涉恶上一直领先穆一个版本,可以说是穆在违法乱纪活动中的引路人了,就这样树兰居然觉得是穆害了自己的弟弟?
(编剧最后是不是都忘了树生还至少背了一条人命呢…)面对突然出现的孩子她的第一反应也非常不合理,当然整个绿帽事件的剧情设计逻辑就有很大的问题,除了小光没一个人的反应是正常合情理的…其实这部剧从人物刻画上最好的是村民们,小满、守村、小满爸、来娃、还有那个吕氏的,着墨不多但都算是比较生动的ps:本剧的演员和我是刑警有极大的重叠…
挺好看的一部剧,很多黑话及环节很专业,有种《北派盗墓笔记》的调调,比如「望闻问切」「支锅」「滤坑」「 掌眼 」「 踩盘子 」等,比如十万买一个坑的位置等。
有人觉得不好看,可能是因为《盗墓笔记》《鬼吹灯》之类的看多了,拜托,这是现实题材,不是玄幻小说。
不过有瑕疵,比如挖盗洞,得有散土工,挖了几次都没土堆,也没人散土,那么大的盗洞,土肯定不少。
目前,辛柏青老师演的反派角色已经立住了,有学识、头脑聪明、讲义气、有胆量、有手段,还爱老婆,这样的人,成长为最大的盗墓头子,会非常有看点,期待后续剧情。
吐槽感情戏的放心,照这个剧情发展下去,雒青肯定是要去发掘吕氏家族墓的(原型张蕴),方堃再回秦川一定是发掘江村大墓(原型可能是马永赢?
)。
两人各自奔事业线,这才是考古人的爱情!
还有小白,根本就不是师生恋,小白是台湾学子,祖籍山东,热爱中华文明,内地求学。
这个人物的设计明显是为主旋律服务的,两岸一家。
必需吹爆绝命墓(穆)师的智商,太能算计了。
可怜生娃,一天上一当,当当不一样,笑发财了。
各种女性角色虽然基本是配角但也各有其美。
有人吃苦但不耐劳(刘树生姐姐),有人忍耐但不强悍(燕小五老婆),有人干练却不精明(黎晓光老婆),但是价值观基本是正的。
男性角色普遍比较扁平,包括辛柏青演的老大,过于儒雅多谋,显得不太真实。
一个真正爱历史爱文物的人绝不会认为盗墓是正确的,所以我看弹幕都在捧盗墓贼有些愤慨,得是多么粗鲁愚昧的人才会觉得盗墓是值得赞许的呢。
白宇帆一贯演少年意气的角色,这次中规中矩。
刘奕君老师的儿子刘怡潼这次发挥不错,果然家乡的故事演起来就是得心应手啊。
富大龙的陕西话真的好难听,下次不如说普通话把,别难为自己和观众的耳朵了。
曹老师演的小光可真悲情啊。
我觉得这个角色比狂飙里的老莫吸引我,因为老莫可以无缘无故把人畜无害还对他友善的工友推下楼摔死,但小光没干过这种事,最后拉着生娃一起死的时候还记得让小凤离开。
重情重义的真汉子入了盗墓的行当也是不得好死的。
后来我还发现原来演小光的曹老师是《觉醒年代》里的鲁迅啊,这位老师真的大有可为。
中国人不信神佛却信祖先,对家族的眷恋和尊崇根深蒂固。
盗墓这件事如果也能被吹捧,那真的是大大的羞先人了。
看完《护宝寻踪》第35-36集(大结局),这部剧低调的原因似乎找到了……《护宝寻踪》有一个和《狂飙》非常像的人物:秦川高启强——穆见晖。
《护宝寻踪》也有一个和《狂飙》非常像的结局:天降正义,大义灭亲,反派一个个死于话多,或者浪里白跳,然后突然之间,一网打尽,圆满闭幕,念新闻稿。
这样的结局,确实不适合大张旗鼓做剧宣。
《护宝寻踪》有三条故事线:盗墓线,破案线,考古线。
盗墓线就是秦川高启强的发家史和覆灭记——《绝命穆师》。
破案线就是齐大仓追着穆师,锲而不舍,最后终于把案子破了,把穆见晖抓了。
考古线是方堃为首的三小只,找到了吕氏家族墓,找到了真正的尹村大墓(现实中的汉文帝霸陵)。
盗墓线,非常牛啤。
破案线,尽显苦逼。
考古线,净看资源咖装鼻了……最好看的还是盗墓线,可惜前三十集把穆见晖的发家史铺垫得非常细节,最后几集莫名其妙就轰然倒塌了。
燕小五的老婆,黎远光的老婆,穆见晖的老婆,三个女人陆续正义觉醒,大义灭亲,弹幕区飘过一句话「穆见晖被带走后,方堃知道了成大事者身边不能有老婆,于是抛下雒青去了榆塞……」笑cry!
大结局有几个点可以深聊一下穆见晖。
还是那个问题:穆见晖对兄弟好还是不好?
穆见晖打发黎远光去香港避风头的时候,给了小光一个身份,一张银行卡,还有一个菲佣。
银行卡里的钱,够小光花几年的。
穆见晖承诺,等花完了,再给小光打。
小光这种省吃俭用的脾气,卡里能有多少钱?
另外,按剧情这么演,小光是没什么积蓄吧?
小光死后,穆见晖跟文雯争孩子的抚养权——你只要放弃孩子的抚养权,我给你一千万。
还有之前刘树生开了建筑公司洗钱之后,一年接了15个工程,账上的钱有四千多万了。
综上,穆见晖对黎远光好吗?
《护宝寻踪》还有几处提到钱的地方。
第一处是穆见晖自费出书,预算200万。
第二处是燕小五出狱,坐了十年牢,给了92万,平均一个月7666.66元。
2003-2013年,一个月给七千多,是,不少。
评论区有小伙伴说,穆见晖十年给燕小五92万是个非常考究的数字,给多了怕小五妻穿金戴银露富……结合出书那200万,这个论调不攻自破,人家穆见晖自己飘了以后压根不怕露富。
第三处是穆见晖跑到香港拍下了兹陵那个乐府印,100万,回来就以古玩协会的名义捐给了考古队。
这100万花没花不好说,毕竟这个乐府印本来也是他截胡河东人的。
黎远光这辈子总共从穆见晖那里赚了多少钱,不好说。
银扣钵那个阶段的时候,穆见晖是没多少钱的。
刘树生要400万,穆见晖清了库存,东拼西凑一共拿出来350万,其中一大包还是黎远光和小弟们集资的。
穆见晖嘴上说:哎呀,我怎么能用你们滴钱泥 实际上该咋用咋用。
银扣钵的事办成了,穆见晖给了刘树生一箱钱,去开公司——这是刘树生卖银扣钵400万之外,白拿的钱。
黎远光那边,穆见晖还了黎远光和小弟们一包钱。
借了一大包钱,还了一大大包钱,咱也不知道「下苦们」这波雪中送炭利息得了多少。
然后突然穆见晖就有亿万身家了,这个地方过渡得有点突兀。
到底是突兀还是我看剧不细?
准备把《护宝寻踪》二刷一下,做个纯「盗墓线+破案线」的复盘。
尽量不提「考古线」,咱就是那么挑食。
好看,两位导演挺会讲故事,演员也个个演技在线,很少看国产电视剧的我居然被深深吸引住了,天天追着看,并特意去问了下D S,该电视剧是否系真人真事改编,下面内容来自网络。
电视剧《护宝寻踪》是以真实案件为原型改编的**,但并非完全复刻现实事件,而是将多个真实案件与艺术创作结合,形成具有纪实感的虚构叙事。
以下是具体分析:---### 📜 **一、核心案件源自真实历史事件**1. **2002年西安黑陶俑走私案** - **案件原型**:剧中开篇的“黑陶俑被盗案”直接对应2002年西安白鹿原窦皇后墓被盗的真实事件。
180件汉代黑陶俑被盗墓贼以800元/件的价格贱卖,其中6件险些在纽约拍卖行流失。
经中国外交部门紧急交涉,在开拍前20分钟成功截停拍卖,最终于2003年6月追回文物。
- **剧中还原**:剧集完整呈现了盗墓团伙借社火表演的鞭炮声掩盖爆破盗洞、黑陶俑走私海外、跨国追索等情节,甚至包括警方与拍卖行的拉锯战细节。
2. **民营博物馆收购赃物案** - **案件原型**:剧中反派穆见晖操控的文物走私链,部分情节参考了甘肃天水成纪博物馆收购被盗文物的真实案件。
2013-2017年,该博物馆多次从文物贩子手中购买被盗编钟、黑陶俑等文物(包括二级文物3件、三级文物61件),馆长张某某曾被刑拘,后因“非牟利目的”获检方不起诉决定。
- **剧中映射**:穆见晖作为“双面文物商”的角色设定,暗合现实中部分收藏机构游走于法律灰色地带的行为。
---### 🎭 **二、艺术创作与虚构元素**1. **人物与关系的虚构** - 主角方堃(白宇帆饰)、警察齐大仓(富大龙饰)等均为虚构角色,其成长线与情感纠葛属于戏剧化创作。
- 反派穆见晖(辛柏青饰)虽融合了现实中文物贩子的特征(如操控走私链、双重身份),但其个人故事线(如妻子流产、与文雯的纠葛)为艺术加工。
2. **案件细节的拓展** - 剧中“亚字形大墓”(原型为汉文帝霸陵)的考古发现过程,结合了真实考古工作者的经历,但具体盗墓团伙的械斗、内讧等情节属于戏剧冲突设计。
- 穆见晖为掩盖丑闻连环杀人的剧情(如害死小舅子、原配等),是强化反派复杂性的虚构内容。
---### 🔍 **三、创作团队对真实的坚持**1. **专业顾问与历史考据** - 剧组邀请考古专家担任顾问,确保盗墓手法、文物鉴定、考古流程等细节符合专业规范(如洛阳铲使用、墓室结构还原)。
- 剧中出现的文物(如黑陶俑、唐三彩)均参考真实文物,西安博物院展出的涉案黑陶俑实物与剧中道具高度一致。
2. **地域与文化的真实感** - 全程采用陕西方言,场景取景自西安博物院、白鹿原、汉阳陵等真实地点,饮食文化(如肉夹馍、水盆羊肉)也贴合关中民俗。
- 通过“文物保护vs.犯罪利益”的主线,折射现实中考古工作者面临的危险与坚守。
---### ⚖️ **四、真实与虚构的平衡**| **内容类型** | **真实元素** | **虚构创作** |||--|-|| **案件框架** | 黑陶俑跨国追索、民营博物馆购赃案 | 人物关系网、反派个人史 || **考古细节** | 汉文帝霸陵发现过程、文物鉴定流程 | 墓穴械斗、卧底行动 || **社会议题** | 文物走私链条、法律漏洞 | 主角情感线、警察牺牲剧情 |---### 💎 总结《护宝寻踪》**以真实案件为骨架**(如2002年黑陶俑案、天水博物馆案),**填充了戏剧化的人物与情节**(如穆见晖的罪恶史、方堃的成长)。
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半纪实”手法,揭露文物犯罪的黑暗现实,并致敬文物保护者的艰辛。
正如导演惠楷栋所言:“我们希望通过这部剧,让观众看到盗墓不是冒险游戏,而是生死较量。
”
穆见晖的这个角色绝对不是简单地贪财。
不贪财,不好色,不爱房子车子,就爱老婆。
让老婆住上一套最好的房子,过上比较小康的生活质量以后,他其实就没有什么别的物语了。
他是精于算计,然后选收益最大的那个,他喜欢不是钱,是那种成就感。
穆见晖有两个追求:①成首富,恢复名门望族的规模。
②生孩子,把名门望族传承下去。
两个加起来其实也可以算同一个追求。
穆见晖能想到的唯一解就是通过盗墓,通过倒卖文物变成秦川首富,秦川最大收藏家……他和老婆都四十多岁了,一直没孩子。
俩人努力了半辈子,穆嫂40多岁高龄孕妇,受惊吓动胎气流产了,穆见晖就断了要孩子这个念想了。
结果他小舅子为了挑拨穆见晖和得力干将黎远光的关系,把穆见晖和光嫂灌醉以后扔到了床上。
光嫂怀孕,算算日子是穆见晖的,穆见晖开始琢磨这个孩子了。
【反派从来不觉得自己反派。
】辛柏青演出了这种状态。
他老婆流产的时候,直接原因是他老婆知道了他在和小舅子在倒卖盗墓的宋瓷的事,然后被阿sir搜查了。
孩子丢了,宋瓷保住了,这时候穆见晖自我催眠——我不能低头,因为我没错。
这个宋瓷是我孩子拿命给换来的,我得好好珍惜。
为什么这世道跟我过不去?
其实穆见晖翻车的次数是蛮多的,幸存者偏差吧,让他觉得自己算无遗策。
正常情况下,他背刺小舅子之后就死坑里了。
穆见晖比高启强好看。
2009年1月22日 齐大仓搜查刘树生家。
刘树兰流产。
搜查令的落款有时间。
之后的时间线就非常模糊了。
线索一:李春来放出来以后,小满给他离婚协议上日期是2011年2月10日。
线索二:齐小满的孩子变成了半大小子。
2013年2月 4日,燕小五蹲满10年,出狱。
5日,穆见晖传唤24小时候,燕小五那边有突破,穆见晖被刑拘。
拘留证上明确了日期和穆见晖的年龄,52岁,1961年的。
对应10年前(2003),穆见晖42岁。
刘树兰流产的2009年,穆见晖48岁!
老当益壮…… 齐小满的离婚协议上,小满是1986年的,李春来是1984年的。
村支书齐有粮25岁当爹的话,对应1961年……穆见晖和齐有粮同岁!
更离谱的是,黎远光10年前20出头,现在30出头,文雯比黎远光还小几岁,她是到了适婚年龄不想被包办婚姻才跑出来的,由此可以推知,她比齐小满还得小几岁。
小满1986年的,2012年的时候26岁。
文雯2012年怀孩子的时候也就24-25……此时穆师已经50周岁了。
年龄跨度≥齐有粮父女俩。
燕小五从年轻就欺负穆见晖,跟穆见晖差不多的年龄。
2013年,就算50岁吧,他儿子初中还没毕业,算14岁。
看看齐小满的孩子多大了——应该是五六岁的样子,看着快10岁了。
渐入佳境!
看前三集年轻人的表现让我一度想弃剧,坚持下来之后后面真的渐入佳境,目前看到第26集,最喜欢的角色竟然是可爱的守村人张克寒。
男主角从长城考古回来之后也能看进去了,甚至我一度开始磕他俩的CP了,让我想起了之前看的纪录片《发掘记》里面一对儿田野考古的大学生毕业之后在附近买了房结了婚,每天骑电动车去考古的故事。
整个故事主线都是通过真实文物故事改编的,从苏富比黑陶俑到江村大墓改变汉文帝陵在凤凰嘴的历史说法,然后还有考古学先祖吕大临的三层防盗墓,这些都是近些年来中国的考古发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江西卫视的经典传奇搜一下具体的纪录片。
很多人物的塑造都非常的细腻有温度,基层文物保护的困难,村民的不理解和文物意识的觉醒,古迹发掘与否的纠结,盗墓分子的猖獗,文物警察的无奈,考古人的低待遇和情怀,这些都非常的引人入胜。
当然最令人感动的是脚下的这块土地,滋养了祖祖辈辈的历史,传承了中华文明的薪火,弘扬了华夏子孙的生冷硬倔精神。
大地无言,只是一味地付出,而我们如何守护好这片土地,如何保护这厚重的历史,需要更多的“文保员”!
男主到底什么背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资源往他身上堆,演的又不好
文保刑侦线真是曲折好看,评论也有说盗墓线和警察线两个的,应该基于真实案件整理,说警察和盗匪斗智斗勇,其实各有各的道,正面交锋不多。结尾几集,三个傻媳妇爆了,燕小五家的,小光家的,穆见晖家的,都是伦理悲剧,观众大声骂二笔
我就想问一下白宇凡到底是什么背景?哪个大佬的私生子吗?这种自命不凡的演技,油腻恶心的组作,真想一洛阳铲拍在他那42的鞋底子脸上 另外穆见辉和文文这条线根本没有什么必要啊!图添恶心。
这三星是忽略男主这群考古家给的,好好的盗墓剧非要插入无聊的感情戏
文雯跟穆见晖那段戏也太扯了
口音难听的要命,演员又丑,白宇帆富大龙看着讨厌。都是些小案件,也没盗墓笔记惊心动魄。我是刑警原班人马,但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男主的戏实在看不下去!一星给题材一星给导演!
这类题材的影视剧能不能别在加感情线了 真的很恶心 每每有白宇帆和王鹤润的感情戏我都是快进的 你们加这么多感情戏受众是谁?有几个纯情少女看你们这个片子
正剧拍成这样还是很不错的,辛柏青、富大龙等实力派相当自然,人物把握很透,年轻人明显有差距。感情戏处理的还是有些问题,不够真实。科普了很多考古、文物保护知识,但是辛柏青的文物贩子太有个人魅力了。
白宇帆和于和伟搭戏那部就看出来演技差 王鹤润看了那个综艺十天 狼心狗肺 茶茶
演的很开门,不像上周的14mark ~这部一番白宇帆?可能一开始想搞小年轻考古这个点,拍完发现不好看,演不过老戏骨,戏也没什么发挥空间,然后改成警匪戏,一边盗墓一边寻宝,这就好看多了,几个盗墓贼真是写的很好笑很真实,大痦子刨祖坟,妹夫看书和虎子喝红酒给我乐坏了,整是吃了莫文化底亏,还有辛老板有点炸鸡叔那味了~小年轻删掉,乞丐头假的要死,还不如那个台湾腔和角姐的组合比较新颖
央妈的审美没毛病!针不戳!
秦北大学是西北大学,北京大学还是北京大学,为啥
富大龙太厉害了,很真实的一个剧,不太喜欢男主,当初那个剧就死活看不下去
配音太出戏。
挺好看的一部剧,亮点全在富大龙,辛柏青,曹磊和姬他这四个演员身上了。盗墓和警察破案这两条线确实比考古护宝好看,没办法,考古就是枯燥熬人,就得耐下性子来,一辈子默默无闻地奉献。辛曹俩演员虽然扮演的是反面角色,但有弧度有光芒有人性,并非一坏到底。姬他扮演的刘树生除了负责搞笑也有可爱蠢萌的一面。编剧是不是忘了刘葳和孙浩?剧里就他俩这条线没被抓(肖国强仿制古董将高仿假货卖给明德博物馆馆长)。
白宇帆的戏路人设现在是固定在爱讲大道理、爱掉书袋、爹味十足的角色了。。。。。。应该砍掉白宇帆和那些学生的戏,完全不影响剧情推动,甚至能锦上添花。只留两条线,警察线和盗墓线,评分还能更高,剧组还省钱,观众也不用看白宇帆油腻的自信了。
这片子冲辛柏青至少也要上8分,怎么只有7.2
剧情还没展开不好评论,我只说演员问题,不是长得吃藕就自动默认升级成演技派,说的就是这部剧的男主,之前《城中之城》就是被他和隆妮灾难般的演技给毁了,这次又可惜了一群老戏骨
三个学生的戏份一点不想看,纯属多余,尤其那个什么白宇帆,毫无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