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看了老徐的新作《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从电影院出来,上海的夜晚还是很冷,可是心中却是温暖的,真的会有恋爱的冲动。
电影叙事流畅,年轻人与老一辈的两段感情交替出现,前一段关于爱与责任,后一段关于爱与守候,结合布拉格的美景与恰到好处的bgm,让我十分入戏,并且为之感动。
有一种说法,悲剧才能让爱表现得更为深刻,也许这种讲法没有错,但是如今的社会压力如此之大,现实中的无奈又如此之多,我宁可选择在短暂的观影时间里,放过自己一次,忘记感情道路的不如意,好好沉浸在金天,泽阳的幸福里。
如果说主线中年轻人的爱情教会我们勇敢,那么副线中奶奶与医生的旷世之恋则是为影片对爱的展现增加了厚度。
为了一个承诺,等了几十年,说真的,即使现在躲在电脑屏幕后面,我仍不可以大言不惭地说,自己能做到。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我不是一个泪点低的人,可是当老年诺瓦克医生在死前和奶奶于女神像前以另一种方式相遇,我还是留下了眼泪,为了承诺,为了爱。
主演方面。
男主吴亦凡作为第一次演戏的新人,表现可圈可点。
复杂的家庭背景下的那份隐忍,对父亲的无奈,对母亲的包容,对女儿的宠溺,最为重要的是对女主金天的深情都体现在眼神的表现中。
美颜细肤大长腿什么的其实都只是附加条件,一个演员最重要的还是要表演得有内容。
这个男孩子如果多加磨练,一定能拿出更精彩的作品!
金天之前有一段失败的感情经历,王丽坤把女主那种渴望爱情,害怕爱情,对爱情的不安全感诠释得很到位,在没有打通泽阳电话后,疯狂而焦虑那段表演尤其精彩!
姐弟恋中很难体现的cp感,也通过肢体,台词和神态方面的演绎得到弥补。
不愧是集美貌与演技合一的实力派演员。
见过太多的爱情小品电影,贩卖的是青春?
贩卖的是激情?
贩卖的是狗血?
我不懂。
我想要的也只是一部简简单单的电影,能告诉我不要对爱情失望,爱能人带来温暖与希望,也就够了。
和闺蜜一起看的这部电影,前一半的时候,我们俩小声交流了三次,每次的台词都是一样的——发展太快了惹!
男主迅速的爱上女主坠入爱河419。
然后神经质的求分手再求复合,回来后啃着一点都不甜的哈密瓜刷了一下影评发下吐槽者不在少数。
暂且停下来会儿,让我插叙一下,上面的一串评价只是我在前半段的感触,并不是我看完整部电影的评价,看之前我以为这是一部讲都市男女如何狗血的异国邂逅的浪漫故事,所以才会有前半部时的疑惑,但是看完了整部片子才发现,这就是一部非典型中国式的文艺片,所以当然不会讲一大堆男女主怎样爱上的心路历程,不会广撒狗血。
但是当狗血八点档成为当今社会的日常时,我们还能看懂真正的爱情么?
看完片后,闺蜜和我说了三个他喜欢的点,也是她的雷区,本部电影均没有踩到。
1、男主和女主分手不是因为前女友或者女配2.男主和女主分手后流泪开车未车祸3.男主最后求和没有下跪求婚款款深情爱你一万年仔细想了下,很多人觉得这部电影不带感无趣的原因就在于此——导演or编剧在这些地方刹了车,观众们怀抱着一盆狗血,可是没有撒出去的机会,只能自己硬生生吞了下去——因此劳资很不爽惹,给你差评不商量。
没有霸道总裁,没有纯情姐弟恋,没有女配捣乱,没有车祸癌症!
伐开心!
原来说好的处女座大龄单身女青年邂逅霸道总裁小鲜肉呢!
怎么变成了颓废烟熏妆女青年遭遇家庭破碎潦倒、少年叛逆除了长得好看没有其他一点戳到我少女心的单亲父亲!
你tm是在逗我?
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因为觉得剧情淡而无味发展太快,不造男女主就怎么滚到了床上而觉得不满。
但是,闺蜜吐槽完之后和我说了一句:难道你不觉得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么?
生活里的确不乏媳妇大战婆婆三百回合,少女被拐卖山区、正室裸殴小三这样的事情,好像也越来越常见,各种头版头条热门话题随处可见,让大家觉得,哦,生活就是这样的。
当记者和写手们把所有的狗血都搬上了台面,我们似乎离真正的生活和爱情已经太远。
我们习惯了每天在枯燥无味日复一日的工作学习生活后在地铁上看看霸道总裁和狗血日常来填补生活的平淡,却早已经在渐渐失去真正体会平淡生活和爱情的温暖和意义。
有很多人觉得男主角对女主角的爱太突如其来,但现实生活中我身边很多爱情都是这样,见过面两面后彼此有好感或者一方对对方有好感,尝试开始追求和在一起,没有小说里那么多磨难和分分合合,就像导演之前说的,爱情是什么?
就是在人群中你看了我一眼,我看了你一眼,你又看了我一眼,我又看了你一眼。
这并不是所谓的一见钟情,所有的感情都始发于第一印象,第一眼好感的重要性在爱情里占到的比重超乎我们的想象,何况是在浪漫的异国成熟布拉格,昏黄的灯光下,帅气的男孩子和漂亮的女孩子,本来就应该一拍即合,这么想来,完全是天经地义的感情发展。
有人说男主角神经质,和他娘一样,他娘随便吹了个耳边风就和女主分手了。
卧槽!
都不给恶毒莲花婊女配出场的机会!
干人事!
诚然,作为一个浸淫霸道总裁小说界多年的人来说,狗血真的成了一种习惯,当我看到真正的生活居然迟疑了怀疑了,觉得不爽了。
他娘都不甩个支票以死相逼一下,就这么轻飘飘一说居然就成功了!
这不科学啊。
但是细细想来,结合男主角的背景,家庭破碎,母亲有病,单亲父亲,一个人要撑起整个家,你能看得到自己的未来么?
他一直都是一个只活在今天的人,但是他娘的话点醒了他,其实他和女主提出分手完全是出于爱啊,因为她,他才会去想未来,我能给她什么,给她一个躺在医院哼哼唧唧没事发病自杀的妈还是一个便宜女儿?
她要放弃她的一切和我在一起,这样对她公平么?
设身处地的想想,这些都是太过现实的问题。
每年毕业季有多少情侣劳燕分飞大家都不觉得奇怪,而这一对之间都那么多显而易见的问题,为什么大家就会觉得男主神经质,剧情莫名其妙呢?
因为编剧忘了撒狗血,我们习惯了蘸着狗血吃馒头。
还有最后男主求和,很多人觉得说的那一段话好矫情惹,还有前面好多台词都好矫情,感觉好多文绉绉酸不拉几的。
烦,出戏!
但其实恰恰相反,这些所谓的哲理性语言一般都不会被用于书面,为什么?
因为他酸呀,作者们也嫌酸呀,所以他们不用。
但为什么我感觉似曾相识?
因为其实他们反而是最生活化的哲学性用语。
当我闺蜜花痴的时候,你难道不会在旁边浇一盆冷水:你们这些小姑娘就喜欢做花痴梦!
你以为爱情是把时间地点人物都写好了才发生在你身边的么?
你偶像会驾着七彩祥云来救你?
其实在讽刺点醒别人的时候,大家都喜欢有点酸看起来哲理满满的句子,男主角同理,狗血都不给我撒了,还不让我在女主角面前装个13?
伐开心!
他没有说我爱你,我要和你一辈子,给你最好的生活。
反而好像说了一堆文不对题的东西,我不能失去你,我给你做饭吃,我们试着处,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一天一天的爱你,我不能承诺永远,但我承诺每一个当下。
君子远庖厨,我虽然不会做饭,做的也不一定好吃,但是我愿意为了你去尝试,我知道我有一堆乱七八糟的家事和前尘旧事,如果你愿意接受我,我会试着把一切捋顺,大家一起去面对。
我不能失去你,其实我不能失去的不是你,而是爱情,而你就是我的爱情。
最终他看清了现实,明白了自己的内心,我们虽然要未来,但是每一个当下更重要,因为未来就是每一个当下。
他原来是把每一个当下当成每一个过去来过,日复一日,陷在自己编织的囚笼,因为遇见了你,我愿意把每一个当下当成每一个未来来过,这样我就能看见我们的未来了,金天,你说好么?
在被狗血浸湿了的馒头堆里想找到一个干干净的白面馒头真的不容易。
我知道肯定有人说,哪里不狗血!
然后弄出一堆狗血的例子来反驳我。
但是我记得周董拍不能说的 秘密时有记者问:是不是和自己的感情经历一样啊?
他回答大概是这样:正常谈恋爱都很无聊的,哪有这么多内容可以拍,拍出来肯定没人看。
这就是我的答案,他毕竟还是一部电影,没有戏剧冲突如何为戏?
这部电影的这一条线的故事大概就是这样吧,一个普通的男女意外邂逅的故事,没有一见钟情强取豪夺绿茶上位前任搅局,就连前男友都可以以那样一种温暖的感觉存在,没有我每看完一本小说都被渣男莲花虐的肝疼的经历。
全篇都弥漫着一种平淡的暖暖的味道。
他们相爱了,他们相遇了,他们吵架了呢,他们分手了?
他们还是在一起了,虽然不知道未来会如何?
每个人都不能因为未知的未来而放弃前进,每个人都知道终有一天自己会死去,可都是在努力的活着啊!
你看,金天和泽阳就是我们啊,就是这大世界里千千万万的男女啊这是近几年国产爱情片里唯一看了让我觉得爱情是美好的电影,仅以此影评献给不是霸道总裁却依然爱我的你
都说韩剧是女人的春*药,但本质上男主的帅脸长腿才是催情剂。
如果没有李敏镐,金秀贤那样的高颜值男主,即使人设万能如都教授,换成刘在石出演,恐怕少女少妇们也无法眼冒桃心的高喊偶吧擦浪嘿吧。
最近娱乐圈冒出一大堆打着小鲜肉旗号的脸盲网红,好不容易分清楚李易峰和陈伟霆,又冒出了鹿晗吴亦凡。
本着帅是第一生产力的真理,显然小鲜肉们对于电影票房的推动力效果显著。
这部片名矫情又长的一逼卡司几乎等于没有的文艺爱情片在贺岁档的预售票房,竟然甩开国际巨星成龙的天降雄狮和冰坤加持的魔幻巨制钟馗伏魔一大半,着实令人惊讶。
今天终于一睹传说中的第一小鲜肉吴亦凡的风采,果然帅得令人春心荡漾,长腿美颜磁性嗓音简直完美男神,而且演技也算自然,至少不出戏。
不过男神的颜值也挽救不了这片儿沦为爱情鸡汤版匆匆那年的事实。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是好友的关系,老徐和张一白的剪辑风格出奇一致,喜欢穿插mv画质的零碎片段。
把一部爱情故事片活生生给拍成了散文诗。
再配上煽情的音乐和莫名的旁白,分分钟催人入睡。
才女的才华或许真的与电影无缘。
纯爱文艺片本来就不是中国观众喜欢的题材,偏偏故事性还差,就和靠渣特效支持的所谓大片一样,这部也全指着美颜和美景支撑了。
故事情节可以概括为男主和女主,相识,恋爱,纠结,在一起。
女主的奶奶和外国老头,相识,恋爱,纠结,分开。
不过走出电影院的那刻,那句差点脱口而出的,这片真烂,我操!!!
竟变成了,男主真帅,操我!!!
另外,电影院里有人说王丽坤比AB漂亮多了。
我想了想,还真是。
反正也会秒沉随便写给自己看吧/ 很想知道一个脑量正常审美达标有自我价值观爱情观的人会给这个不需要解释的烂片打一颗以上的星吗。
打三星四星的人非水军非脑残粉就是没经历过爱情也就算了你连一般的言情小说都没看过吗匆匆那年都甩这十个block啊!
一部电影但凡有一个点戳心,那也不算完全失败了何况一部“后青春”爱情电影,您好歹让我有那么两秒钟动容啊!
这部电影在前二十分钟就已经铺好了全部一目了然的梗,所以在后八十分钟里我共计十六次翻看了手机上的时间,九次观察了影院环境,五次犹豫了一下要不要去上厕所,淘宝了两条裤子并拜托同学收了一个快递。
后二十分钟最不能忍。
镜头反复闪回每次屏幕一黑尼玛我就想TM总算结束了,但尼玛黑了五次屏啊!!!
这样讲故事真的好吗。
问题是,这部电影从叙事的内容与方式上来说真的有那么差吗?
有。
吐槽剧情浪费体力所以不加赘述。
当然,最无法理解的是静蕾阿姨无知的爱情观和世界观但还有人当香饽饽捧其臭脚,这点最不能忍。
全片唯一让我感触良多的是毫无预兆抛弃你的男人真是猛戳痛处。
所以忘掉过去的最好办法不是换座城市而是换个男神,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啊真理姊妹们!!
这种文青表都表不起来,因为无脑。
我尊重有态度但我不尊重没脑子。
发生在世界浪漫之都布拉格的横跨横跨两代人的爱情故事,讲述了两对男女不同时空的爱情。
遭遇未婚夫背叛、相依为命的奶奶又去世之后,金天决定抛开过去,重新面对未来,她来到奶奶曾经生活的地方布拉格,追寻奶奶的爱情回忆。
在这里遇见了彭泽阳,彭泽阳是一个大提琴手,两人相遇并且相爱,一同追寻金天奶奶的与医生的爱情。
影片的画面非常美,看电影的时候非常向往布拉格这个浪漫的爱情之都。
给这部电影点赞。
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那个地方,我终于知道了。
剧情是简单的,就是一个被王八蛋抛弃的王八走到了一个新的城市叫布拉格碰到了会做鸡蛋的绿豆。
刚刚好的不是鸡蛋,而是这个人很完美很帅很梦幻,大提琴 钢琴算什么,会唱歌算什么,现在流行的是鸡汤男,此男看起来冷冷的,实际上会看穿人心还会说一嘴好鸡汤。
所以男女主就这么一眼万年,对上眼了,人群中我多看了你一眼,嘿,长得真对得起布拉格的机票,其实这部分到有点像港片时代的爱情电影,上手快,上嘴快,上(此处省略一万字)。。。。
老一代的爱情是简单的,一场跨国恋,当老年的约瑟夫还是囧瑟夫出现在女主面前时,我确实是差点泪崩,点在于其实那张已经老去的脸就是对时间对爱情最好的证明,虽然它简单却深刻,但是这部分就应该到这里为止,深刻其实并不需要解释,点缀太多就变得矫情,约瑟夫穿着睡衣跑出来要回头的那一刻,我以为会出现一张法鲨的脸。。。。
高潮冲突也是简单的,孩子的妈妈虽然没有狗血的回来说I still need you,王八蛋也没搞个绝症说自己爱的还是“昨天”,仅仅就是爱与责任能否共存,我负责赚钱养家,你负责貌美如花。
其实我宁愿相信这个故事只是他们绳命中的一部分,因为它太短,这是很多爱情电影的通病,也许爱情这个主题本来就是2个小时无法说清的,毕竟生活中我们坐不上一个叫泰坦尼克的船,我们也没有真的活在战争年代,我们生活的爱情就是豆浆油条,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就是你来奶孩子我来洗介子。。。
相信爱情不应该要靠老一辈的信念,相信爱情要靠两个人的相处和努力。
电影最后说,拥抱身边的人,而我在想,怎么样才能被黄立行踹了被吴亦凡接着== 别想了,去哪儿都不会碰到黄立行或者吴亦凡,只能碰到送红绳的骗你个故事还得管你多要几倍钱。
上一次记忆深刻的国产爱情电影也是国外环游记,很喜欢那部电影,但是两个人加一起岁数翻倍不说,最后还搞了个家有儿女系列。
其实剧情啊 人物形象啊都可以简单,看个电影没必要把自己搞得跟打仗一样。
而且爱情电影啊 还得是看人的,就那腿,锯一半在那儿谈情说爱,早就愤而离场了,“票价一半你干吗” ???!!!
那不是爱情电影,那特么是励志教育片。
想必我不说大家也都知道,我们马上就要面临一个史上最拧巴、最纠结、最忙乱的一个情人节,原本专属情侣们经营二人世界的日子撞上了农历的“小年”,而且还适逢各企事业单位的春节放假高峰,男男女女们都要身陷淘票回乡的“春运”大作战。
到底是老老实实地回家“小团圆”,还是风风火火地挤进火车站与飞机场,都是一等一的大事儿,可是这不免就苦了那些被一干琐事纠缠至焦头烂额却无暇浪漫的苦命鸳鸯们了。
忙归忙,传统意义上的情人节档电影仍将如约而至,在这个“双节”相撞的大混乱当口粉墨登场。
徐静蕾带来了她的新作《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这颇考验我们记性的长片名,以及影片那略显泛黄的古典气质,令2015年的情人节除了矛盾重重之外更加彰显了一重特别的原色。
影片由王朔和徐静蕾共同编剧,这一老一新的创作搭档算是借机把两代文艺青年们给彻底扒拉到同一张盘子里了。
不过从目前的局面来看,显然徐静蕾在文本创作中承担的分量更重一些,王朔的存在感很飘渺,毕竟整个故事大多都是以女性视角展开的爱情故事,里里外外都像是在剖白一个小女生那过于理想化的情感世界,细细如织的婉转影像里,流露着大老爷们必然都不会明了的淡淡忧伤。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部《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更像是《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延续,展现了半个篇幅的失落与遗憾,心灵层面的过往要远远大于影像中的诠释。
不过还好的是,徐静蕾选择用隔代人的情感遭遇把越来越悲情化的旧有遗憾给间接弥补了,让心有悲戚的观众们瞬间被年青一代人的温暖情愫所包围,寻到了一个可以遣怀的戏剧出口。
近年来事业上行的王丽坤和初出茅庐的吴亦凡在片中饰演了一对莫逆情侣,而徐静蕾则甘居人后地与戈登·亚历山大出现在半世纪前的回忆篇幅中。
这两组故事,借着信笺串系在了一起,形成了两个互有影照也互有影响的并行叙事线,展开了两段过程与结果均有不同的新老恋情。
作为观众,很容易被片中金天和彭泽阳这对人气值颇高的小情侣所倾倒,而陈兰心与约瑟夫这对相互守望半个世纪的痴男怨女便显得过于古典了,你很难再相信而今还会有人会为一句承诺和一张票而苦等痴盼一辈子,这都是传说中的传奇故事,但偏偏就是这种看似高远的奇人奇谈方才会成为生命力最长久的所谓爱情理想。
影片给出了这么一个理想,让身为孙辈的年轻人相信,并把这种传说中的爱情注写到自己的人生里,这个过程很美妙,会让很多人都为之向往。
影片简洁的故事篇幅没有承载太多的波折与包袱,但却前前后后在三代人的身上给出了不同的情感遭遇与情感观,诸如“奶奶”叶兰心与约瑟夫的错落恋情,比如彭泽阳父母那被事业与小三拆散的婚姻,再如金天在临近婚姻的关头所遭到的背弃,还如彭泽阳年纪轻轻便成了单身父亲而且还要照顾患有精神疾病的母亲等情节。
三代人,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各不一样,但所涉及的核心问题就是对责任的重视程度,之所以整部影片兜兜转转地在最后关头让男女主人公真正决定守在一起迈向婚姻,也正是那份一直在片中被高悬着的“责任感”问题突然落了地,彻底回归了。
这可能是全片在核心题旨层面所剥离出的最大妙处,既使整个故事形成了几代人前后互有参照的价值演进,同时也令原本看似老旧的戏剧累积变得有章有法起来。
爱,终究要从半空漂浮的状态悄然落地,责任是最难被突破的那重关隘,在房子车子票子样样都可以拿来的当下,这一点往往是最缺失的核心元素。
在影像方面,全片极尽唯美,几乎把布拉格全城绝大多的美好原色都囊括在有限的画面格局里了。
想来这仰仗于李屏宾的摄影功力,同样也仰仗于徐静蕾自己那特有的“小女生”情怀,使得影片的视觉层面能在古典与现代韵味之间两极穿梭,极尽浪漫气息,就像翻开了一本多彩的童话书。
想来步入影院的年轻男女们会更加青睐这种画面调性,自始至终都挥散着暖意,驱走了外面尚浓的晚冬寒意,也渐渐冲淡了影片凄情篇幅所带来的伤感冲袭。
作为新人组合,王丽坤与吴亦凡的表现都是值得称道的,尤其是首登大银幕的吴亦凡,有着让人眼前一亮的蜕变感,让人着实看不出这是他的首度影视触电,单从这一部《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的历练来看,他已证明了自己拥有得天独厚的表演天分,但凡经历行内的锤炼与点拨,未来还真是不可限量。
开始以前辈姿态提拔新人的徐静蕾,在自执导筒的前提下仍能在有限的空间内贡献较高水准的表演,颇有“一红两专”般的大家风范,不仅为影片贡献了一个最凄美的角色形象,同样也在这新人担纲的情感大戏中起到了定海神针般的奠基作用。
不管韩寒跟徐静蕾多么好,无论王朔跟徐静蕾到底什么关系,多么看好徐静蕾,但从徐静蕾的作品来看,作品、演技一如既往的是个二流,但我不是谁的粉丝来黑徐静蕾的,因为犯不上,我不指着电影圈,娱乐圈,甜甜圈活着活着吃饭。
徐静蕾得算是中国老一辈偶像演员了,也算是演了一辈子的戏了,很早就出道,拍了一个《将爱》火了全国,再以后一直以小清新范儿著称,当然,说徐静蕾是个拍烂片的,这个话不妥,她的确是很努力的在拍一个她自己满意的电影,这一点似乎跟姜文也很努力在拍一个电影,甚至跟庞麦郎在努力写出一首好歌,和赵季平先生写一首好旋律是一样的动机,但您徐静蕾就隔三差五出来晃晃,大部分时间在游山玩水,所谓的积累素材,如何能拍得出一个好电影?
累了就休息,不累继续拍,这个非常合理的工作节奏,但是姜文,王家卫,他们拍电影不这样,因为同样是在拍电影和演电影,你拿它混饭的工作,而那二位拿这事儿当诠释生命,这就不一样,你拍出来这么一个电影,就算吐槽,起码还得去电影院花钱座那几个钟头,看一遍吧,你不能让我满载而归,那我凭什么说你拍得电影赏心悦目,是你徐静蕾有个人魅力,让八年不开口的王朔重新再开金口,就好像谈恋爱遇见走不动步的人一样,非要把最好的,最美的都留给这一个人,但我是观众,我看电影,我不看谁面子,因为我不爱你。
不说废话,直接点评:优点1、开头笑点很足,在笑声中人物形象逐渐清晰;2、插曲有用心,片尾的此情可待意外得很搭;3、美人美景没有辜负,光线场景都很自然清新;4、老徐尽力讲出了她的故事和她的爱情观;5、爱情金句;6、老一辈的爱情在动荡年代显得珍贵,有触动到我缺点1、剪辑显得略混乱,故事内容很丰富,但缺一条串起来的线2、个别情节缺乏新意个人感受:电影爱情并非我想的那样,有一个过程,思前想后再决定在一起;而是:觉得爱了,那就在一起吧//如果没法给你未来,那就分开吧//我觉得不能失去你,你能陪我一起努力共度一生吗.........我想,现实主义的我,好像也是需要一点爱,勇敢的爱一次!
两段故事的联系有点牵强, 分开来说,奶奶的故事比孙女的故事精彩,但是奶奶的故事是以穿插的方式播出的,断断续续不够完整。
而作为这段故事的女主角徐静蕾,震惊于她的演技都差成这样了吗?
全程空姐式的微笑脸,我知道她想要表现她的文艺范儿,但是要文艺基本的感情还是要表达出来的吧,说实话我完全没看出来奶奶对老外有感情,更别说这个感情是让她等了一辈子的深情。
而孙女的感情线,比较凌乱,不知道这个故事想要表达的是什么。
至于演员的演技嘛,吴亦凡不出意外的差。
电影整体不错,选景和演员都很清新,台词挺喜欢的,笑点哭点都有。一开始前半段会看不懂,但后半段会恍然大悟。感觉电影想要表达的有一点多,剪辑感觉可以更好。还有就是,这部片子算这些点来有诚意的了。感觉每个年龄段都可以看,如果是情侣的那就再适合不过啦。
真的挺无聊 全片会演戏的满打满算大概能找出0.75个 在已经够不靠谱的市场下又来了这种自带水军的所谓小鲜肉 中国电影真是要完
从7点几分一直到5点几,大概就知道这部片子的好坏以及脑残粉的多少。
特别温暖感人的电影,配乐动听感人,几次落泪。看完和老公手握得更紧了!
不得不说,这部电影给我的震撼太大。现在的社会太浮躁,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好好的拍一部爱情片。徐静蕾的片子一如既往的慢热,看前面时,觉得有点无聊,不过到中间时情绪慢慢铺垫,后期迸发。后半场几乎是哭着看完的。约瑟夫追出来的那一段直接泪奔。总结一下,就是相信爱情。
导演用力太猛...多一颗星给美美的布拉格
其实徐静蕾也是个聪明的商人,搞几个中国弱智青年喜欢的演员,扯你妈的几个撕比飙泪故事就开始圈钱。操你妈的,其实不是中国电影垃圾,是你们这群垃圾观众养活了这些垃圾导演和演员
有一个片段是,男主的妈妈看不惯女主和男主待在一起,就开始烧香拜佛,男主去劝妈妈,然后妈妈就发疯了!逼男主吃药,好容易哄住了,女主突然也发疯崩溃了!害怕男主不理他!…这什么鬼啊!看了一会就退场了。
老徐连郭敬明都比不上,更别提韩寒了。郭敬明好歹还是PPT,老徐是把PPT里二八不靠的那几页抽出来组了台戏。一出影院就听一个姑娘说,要回去看《小时代》回血。 @2015-02-03 10:32:47
电影情节断裂,是徐小姐的败笔一部。自己和奶奶的故事是相仿的,但是是平行的,交融的并不好,两个故事扯在一起很牵强。布拉格,美国音乐,中国演员,其实也是非要拧在一起的,这样的元素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是矛盾的。总体评价:粗浅,毛躁,不值得看。
烦够了这类片子,故事能够俗套一点吗?
徐静蕾最擅长酸楚的文艺气息的电影,无病呻吟,矫揉造作,毫无内涵,空洞无物。
不知道为什么看到“我不仅会煎鸡蛋,炒鸡蛋,煮鸡蛋,炖鸡蛋,还会烤牛排,做早餐”的时候莫名好想哭,这奇怪的泪点。当一个人肯为你改变,不管是不是因为爱,至少你在他心里的地位一定很重要。
还行吧,没有想象的那么糟,虽然比起徐静蕾早期作品还是有点不尽人意,对于这种粉丝群体比较多的电影,绝壁是有一抹多拉低分数的
未婚夫跑路,奶奶有段抱憾终生的跨国恋,喜欢上的男人为了孩子画地为牢,乍一听这不就是琼瑶小说里车载斗量的故事吗。可是话说回来,失恋的人在这部片儿里能找到治愈,爱着的人也有共鸣,更何况,还有很多戳萌点笑点的小细节。看这么个故事,挺满足。
“我更愿意相信在某一个地方,其实所有你想的人,都在一起。”都说片名矫情且无病呻吟,但是我觉得明明很戳人。
因朋友邀请提前看了这部电影,电影很出乎我的意料,意外的好看,其实这种爱情片我一开始并不感兴趣,但看完发现电影很有情怀,我想一部爱情片能够做到观众对爱情的渴望追求和向往就是一部好的爱情片,老徐的这部电影做到了,徐静蕾对整部电影的节奏把握的不错,不会让人觉得冗长沉闷,是部好电影,推荐
棒子+脑残粉
用平反的视角和镜头,讲述两段巧妙关联、跨越几十年的故事,老徐这种不紧不慢的个人风格,在当前不是靠大场面就是低俗喜剧的国产片中显得独树一帜。只可惜剧情还是落俗套,如果把美丽的布拉格和高颜值演员换掉那会一落千丈。
挺感人的 尤其是奶奶那一辈的故事 那个外国人真是让人心酸到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