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啊,看看这孩子出的汗,真锡啊,没事吧?
” “看来我们家真锡是做噩梦了吧?
” “所以哥让你昨天晚上早点睡了吧?
” 从噩梦中醒来的男主看到家人,仿佛上一刻还倚在母亲的肩膀上睡觉一样,心中一股久违的暖流,但不知为何内心深处却是无尽的孤独和寒冷。
这一切仿佛是梦,仿佛又不是梦。
直到看到镜中41岁的自己,才回想起自己这20年的经历。
这20年的行尸走肉仿佛就是一瞬间,回想起昨天,仍是为了救哥哥去剥夺陌生女子性命的那个自己。
“求求你了不要出声,我这就走。
”
《记忆之夜》是一部将悬疑叙事与人性拷问糅合得近乎暴烈的韩国电影。
导演张恒准以一场精心设计的记忆骗局,撕开了家庭表象下的血腥真相,更借由1997年金融危机的时代背景,将个体的道德困境与社会的系统性溃败编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网。
在这部作品中,“家庭”既是谎言构建的囚笼,也是人性挣扎的修罗场,而记忆的虚假与真实,则成为人性在绝境中最后的避难所。
影片前半段以近乎温馨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典型的东亚家庭图景:父母慈爱、兄弟和睦,哥哥是完美无缺的“别人家孩子”,弟弟则是被包容呵护的“问题青年”。
这种刻意营造的家庭神话,暗合儒家文化中“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理想模型。
然而随着剧情推进,这个乌托邦迅速崩解——父母是催眠师假扮的演员,哥哥是复仇者伪装的幽灵,甚至连时间线都是被精心篡改的幻觉。
值得玩味的是,真锡对家庭幻象的执念恰是悲剧的催化剂。
他沉溺于被建构的“幸福家庭”角色中,即便发现哥哥瘸腿位置突变、父母行为异常,仍选择自我欺骗,这种心理机制与心理学家塔瓦布提出的“依赖共生”形成镜像——个体为维系关系假象,甘愿放弃认知真实的权利。
而当真相揭晓时,观众才惊觉这个家庭剧场中的每个角色都在扮演双重身份:加害者伪装成保护者,复仇者假扮为拯救者。
影片对记忆的解构堪称心理学范本。
真锡通过解离性失忆将杀人经历封存,构建出全新的家庭叙事,这种心理防御机制印证了弗洛伊德关于“压抑”的理论——当现实痛苦超过承受阈值时,意识会主动遗忘创伤以维持精神稳态。
但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复仇者佑锡为唤醒真锡的记忆,竟动用催眠术重构家庭场景,让加害者再次成为“被保护者”。
这种记忆操弄揭示出吊诡的生存悖论:对真锡而言,遗忘是维持人性的最后屏障;对佑锡来说,记忆却是延续仇恨的精神养料。
影片中反复出现的“数到100”意象,恰似记忆游戏的残酷注脚。
20年前凶手让幼年佑锡数数等待母亲归来,20年后佑锡逼迫真锡数着记忆碎片走向毁灭。
这种数字的循环将记忆异化为刑具,而心理学中的“闪光灯记忆”理论在此被彻底颠覆——那些被认为深刻铭刻的创伤记忆,原来不过是权力者精心编排的剧本。
当真锡在车祸瞬间完成记忆闪回时,镜头的剧烈晃动与时空错乱,暗示着记忆从来不是忠实的记录者,而是幸存者苟活的止痛剂。
将故事锚定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是影片最锋利的叙事之一。
当国家经济体系崩坏时,微观个体的道德底线如同多米诺骨牌般接连倒塌:医生为保险金雇凶杀妻,真锡为医疗费成为屠夫,佑锡在孤儿院长成复仇机器。
影片中两场雨夜戏构成震撼的互文。
1997年的暴雨中,真锡为救兄踏入罪恶深渊;2017年的暴雨里,佑锡为复仇编织记忆陷阱。
雨水冲刷着血迹,也冲刷出韩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集体创伤:财阀经济催生的阶层固化、金融危机导致的道德失序、发展主义碾压的人性温度。
不同于传统悬疑片对“真相大白”的执念,《记忆之夜》的结局呈现出存在主义的荒诞感。
当佑锡得知父亲才是弑亲真凶时,支撑他二十年的复仇意义瞬间蒸发;当真锡选择用谎言承担全部罪责时,赎罪的道德重量反而压垮了最后的人性微光。
影片结尾的毒药与坠落,完成对传统叙事逻辑的彻底反叛。
这里没有救赎也没有惩罚,有的只是两个被时代碾碎的灵魂,在虚无中寻找痛觉以确认自身存在。
这种残酷的诗意让人想起加缪的《局外人》,当社会理性崩塌时,非理性的死亡反而成为最清醒的选择。
导演用类型片框架包裹哲学思辨,让惊悚元素升华为对现代文明的总体性质询——在记忆与遗忘、真实与谎言、家庭与社会的多重异化中,人性究竟在为何而战?
姜河那,韩国年轻演员中,我特别喜欢的一个。
一般看到有他的电影,都会去看。
这部影片主要讲的是一家人搬到了新房子,弟弟看到了哥哥被绑架。
在哥哥失踪的第十九天,平安无事回到了家中,但是没有关于这次事件的记忆。
而且哥哥像是完全变了一个人,收到刺激的弟弟,开始频频做梦,分不清现实与梦境,他开始对周围一切起了疑心......整部影片看下来,故事节奏舒服,全程反转再反转。
配乐跟运镜的加持下,让这部悬疑片有了些许恐怖的镜头,一个不小心就会被吓到。
跟搬家工人聊天时突然出现的哥哥,不被允许进入的房间,只有他一个人听到的声音,不存在的车牌号等等这些事,让弟弟的精神饱受折磨。
原来现在是2017年,并非1997年,他不再是年轻小伙,而是已经41岁了。
他所谓的家是由催眠师与“哥哥”组成的。
而“哥哥”的真实身份是97年被他杀害的女人的儿子。
男主为了救哥哥,上网求职“只要有活,什么都愿意干,愿意搭上自己的灵魂”;医生替妻子买了份保险,雇男主去杀了妻子但不能殃及孩子;妈妈被杀,幸存下来的男孩开始复仇。
有人为了钱,有人为了生存,有人为了复仇。
最后,不是酿成悲剧,是注定悲剧。
影片一层一层将血淋淋的真相放在你面前,接受与否,一切已成定局。
对不起是世上最残忍的话。
你说盗亦有道,一念天堂一念地狱,该怎么选?
当没了非活不可的支撑后,该怎么办?
没有什么大牌明星,但剧情足够惊艳!
整部电影剧情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幸福的一家搬到新家后,弟弟发现那间不让进的房间里时不时的传来声音,引起了他的好奇心但每次想一探究竟时,却总被他人阻拦!
加上做梦时梦见的女鬼,更让人相信剧情将走向猛鬼出现的恐怖片!
第二部分:哥哥突然被绑架,但回来后却变成失忆,更让弟弟发现哥哥好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腿不再有残疾、深夜神秘外出!
但当弟弟将他的发现告诉妈妈时, 却无意发现这个家除了他,其他人都是伪装的...!
难道这是韩国版《楚门的世界》!
第三部分:揭开真相,弟弟原来是杀人犯,遇难家属再追查他杀人的真相!
然而真相却让唯一幸存的家属失去了活下去的希望和动力!
整部电影剧情一波三折,每处转折转变之大另人诧异却又合情合理!
强力推荐!
首发于公众号“影探”ID:ttyingtan作者:香蕉姐转载请注明出处长久以来,韩国拍起悬疑、惊悚、犯罪类型的片子可谓驾轻就熟。
徐英姬主演的[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追击者]等,都堪称惊悚犯罪片中的经典。
而且,很多韩国惊悚片都夹杂着复仇的因素。
比如朴赞郁的复仇三部曲:[我要复仇]、[老男孩]、[亲切的金子]。
今天香蕉姐要给大家推荐的这部片子就是同类型的。
而且惊悚和悬疑效果营造的很出色,香蕉姐硬是看到最后才猜出真相。
记忆之夜기억의 밤
你看,这部电影的海报设计的挺有意思。
两个男人,各半张脸,拼在一起组合成一张扭曲的脸。
左边的男人眼神犀利,一看就不好惹;右边的男人邪魅一笑,总觉得隐藏着什么阴谋。
单看这个海报,就有十足的悬疑效果。
会让人好奇:这两个男人到底是什么关系?
究竟发生了什么故事?
其实这部电影是典型的悬疑-解谜式故事,剧情一波三折,层层反转,不看到最后很难猜中结局。
故事一开始,姜河那饰演的男一真锡,正在做一个很恐怖的梦。
梦里有人虐待他,还恐吓要杀了他……他一下子被噩梦吓醒,醒来发现自己置身于一辆疾驰的车里。
车里有爸爸、妈妈、哥哥,一家四口其乐融融。
原来,他们正驱车赶往新家的路上。
你会看到,电影的前十分钟,基本上是一场加了滤镜的友爱家庭剧。
爸爸妈妈关系和睦,而哥哥裕锡在真锡眼中,宛如神一般的存在。
毕业于顶级名牌大学,整个学生时期从未与第一名失之交臂。
不仅学习成绩好,运动、音乐、手工也样样精通;而且举止绅士,颇有幽默感。
总之,他就是这样一个集所有人的羡慕与敬爱于一身的完美男人。
虽然,哥哥因为车祸造成了左脚跛足,但他依然是家人心中的“完美英雄”。
而对哥哥的崇拜心理,没有人比复读了两次,又饱受慢性神经衰弱困扰的弟弟来得更甚。
在真锡眼中,哥哥简直就是他的力量源泉,是他遗憾的人生里唯一的骄傲。
故事发展到这里,谁都可以看出,这一家子和谐到无可挑剔。
但是对一部悬疑犯罪片来说,太和谐美满,反而显得有些古怪。
这种古怪在开头并不是没有显现,只是被表面的幸福掩盖过去了。
首先,当真锡第一次站在新家门前,凝望整座房子时,总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可在他的记忆中,这明明是第一次看到新家啊!
如果他的感觉是对的,难道之前他与这座房子发生过什么联系?
我们不得而知。
其次,搬家大叔对哥俩的兄弟关系表示怀疑时,哥哥及时阻止了真锡和大叔的交谈。
哥哥似乎不愿意让真锡和外界有什么联系。
最后,也是最古怪的地方,真锡被告知二楼有一个小房间禁止进入。
因为前房主在里面留了些行李,还千叮咛万嘱咐,不能让人进去。
更古怪的是,这个小房间经常发出一些奇怪的声音。
比如,吃饭时,突然发出沉闷的咚咚声。
可是全家人都告诉真锡,那只是打雷声,不用大惊小怪。
到了深夜,整栋房子陷入一片死寂,真锡还能听见从小房间传来的咚咚声。
有时候越是禁止越让人想一探究竟,当真锡耐不住好奇心,悄悄接近小房间时;哥哥像鬼一样突然出现。
再次否定了真锡听到奇怪声音的想法。
可是明明有声音,全家人都说:没声音!
目测这个小房间肯定有什么蹊跷。
事情的转折正是发生在这天夜里。
真锡下楼散步时,发现哥哥被几个人绑架进了车里。
真锡拼命追赶汽车,并牢牢记住了车牌号码。
但却被警方告知,这个车牌号并不存在。
别急,后面还有更蹊跷的事情发生。
哥哥在被绑架后的第19天,竟然毫发无损地回来了。
只是过去19天里发生的事情,他全都忘记了。
医生说,哥哥这是得了解离性失忆,会自动将绑架的痛苦回忆从大脑中抹去。
故事发展到这里,已经将悬疑推向了一个小高潮。
小房间里有什么的蹊跷?
哥哥在绑架那些天发生了什么?
还有真锡为什么会一直做噩梦,梦里还被一个男人虐待,并逼他说出什么事情……这些悬念目前都无从知晓。
开头说这是一部典型的设置悬念,再揭晓谜题的电影,那么接下来应该到了揭晓答案的时刻了。
不过影片在渐渐露出真相尾巴的时候,却陷入了更深的迷雾中。
哥哥本是左脚跛足,不过有一次真锡竟然发现,哥哥的跛足变成了右脚。
而且,真锡半夜醒来,明明发现哥哥的床位是空的;第二天早上问哥哥是不是半夜出去了,哥哥却不承认。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真锡晚上故意装睡,等到哥哥出去后,自己跟了上去。
这不跟不要紧,一跟吓一跳。
哥哥出门后,不仅不跛足,还健步如飞。
更让真锡胆寒的是,他发现平时温文尔雅的“哥哥”,此时判若两人。
凶狠、利落、脏话连篇,俨然一副“黑社会老大”的模样。
而且跟在“哥哥”身边俯首帖耳的那一群小弟,正是之前来家里办失踪案的“警察”。
真锡预感到自己陷入了“哥哥”早已布好的圈套。
他害怕极了。
吊诡的是,第二天醒来,一切如常。
真锡依旧趴在自己昨晚睡着的书桌上。
“哥哥”也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醒来。
这次真锡再也不淡定了,他无法相信眼前的“哥哥”。
争执打斗间,哥哥却斩钉截铁地告诉他:他所见的都不是现实存在的。
他因为昨天没吃药(真锡患有慢性神经衰弱症),才会做这样的噩梦。
而真锡发现这根本不是梦。
因为他压根没告诉“哥哥”他昨晚坐的士了,而“哥哥”却说漏了嘴。
这说明,昨晚的一切都是真实的。
这个人根本不是他的哥哥!
如果这个人不是他的哥哥,那又会是谁?
这个时候依照悬疑片的套路,观众可能已经幻想了N种可能。
或许真的哥哥被杀了,有人整成哥哥的模样来欺骗真锡;或许真锡有人格分裂,自己幻想出一切;可能还有人会想,难道哥哥本身有毛病,一直在装?
……想的都有道理,连真锡也认为,他的哥哥在失踪的那段时间里已经死了。
因为他曾梦到自己走进小房间,看见哥哥被吊死的模样,而这其实是他的心象。
那么,这个“哥哥”到底在搞什么鬼,反正香蕉姐没猜出来……而且后面的剧情也一直被编剧牵着鼻子走,直到影片结束的前十几分钟才猜出全部答案。
(轻微剧透)前半段已经够反转了,但是剧情进展到这里,其实远远没有结束。
真锡把所见的一切都告诉给了妈妈,包括“哥哥”的古怪。
可是却偷听到妈妈将他所说的都汇报给了“哥哥”,而且妈妈还在暗地里监视他。
被真锡发现后,“妈妈”一改往日的慈祥,变得面目狰狞。
一夜之间,“爸爸”、“妈妈”、“哥哥”全都露出了真面目。
事实摆在眼前。
往日和睦友爱的一家人全是假的。
“爸爸”、“妈妈”、“哥哥”全部都是看守他的陌生人。
他们将真锡困在这所诡异的房子里,并用一间时常发出奇怪声响的小房间;诱导真锡进入,试图让他记起什么重要信息。
这就跟真锡一直以来做的噩梦联系起来了。
梦里一直有人问他“你不记得了吗?
你不记得了吗?
”
那么,他们把真锡囚困在这里,扮作他的家人,究竟想从真锡口中得到什么?
而真锡之前为什么会把他们当做家人?
这一切都在影片的后半部分揭晓。
前半部分已经够悬疑了,而后半部分还在不断反转。
不过蕉姐也不想掩盖它的瑕疵。
个人觉得这部电影最大的硬伤在于,后面的揭秘过程圆得不是特别好,而且还有点逻辑上的BUG。
但瑕不掩瑜,整部电影在气氛营造和叙事节奏上都游刃有余。
在那栋诡异的房子里,还时不时地来几出吓人的桥段。
比如真锡做噩梦醒来,恰好在观众心理最松懈的时候;猝不及防冒出一个“女鬼”,真的能把人吓到腿软。
还有,这部电影的剧本很精彩,剧情紧张刺激,故事也值得回味。
当你看完全片,再回想之前的剧情,真的会被真锡对他哥哥的感情所打动。
适时插播的李文世[旧爱]这首歌,也让这部显得有些冰冷的电影有了些许温度。
总之,作为悬疑惊悚类型片,这部电影还是值得一看的。
文/香蕉姐(更多原创影评,微信搜索ttyingtan,后台回复片名,一起来看片儿)
绝了家人们,除了有点狗血以外,仔细想想每一个地方的设计都很到位,bgm还有情节都好加分,包括真锡开始怀疑的一切,看的人毛骨悚然的。
氛围感真的韩国很会做。
这个电影质量方面确实优于很多同类型电影。
前面真锡逃跑的时候,我就跟着吊着心希望他赶紧逃离,到后面知道他杀过人我又开始愤愤不平觉得他就该被这么折磨,到最后一切真相了揭露,原来是院长一己私欲所为。
我有想过真锡那个时候至于被逼成这样吗。
仔细想想,经济下滑,家里父母双亡,哥哥也危在旦夕,又借不到钱,又找不到工作(21岁可能刚毕业),一个能救助哥哥的医生却暗戳戳想要一大笔钱。
这时候除非真锡找别的亲戚借钱,不过会不会借可能也难说。
就差不多逼到绝路了。
当时真锡根本已经不准备动手了,结果误伤到目标的女儿后就想着一不做二不休,不然拿不到钱的心理,完成了任务。
那时候他应该很痛苦吧。
当然所有一切,不是共情杀人犯,只是在我看来,太悲情了,太惨了太惨了,让人真的看的太难受了。
再就是两个男主的演技真的没得挑,我之前看过这个电影的片段,导致我现在看到哥哥的扮演者我就害怕,说明人家角色扮演的淋漓尽致,深入人心啊🌚除了后面他跳楼了为什么还能呼吸,虽然楼层不高的,但也应该头骨碎裂……前面真锡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在家没照过镜子也离谱……再加上假扮的家人总会有很多细节对不上吧,生活习惯什么的……emmm这部电影逻辑还是小问题,不怎么影响观感,就是好狗血啊……当然最后这些可能也只是导演浪漫而艺术的升华结尾,想显得更为悲壮吧。
抛开逻辑,这还是一部非常值得看的电影。
如果没有结局的残酷及感人,我可能会给本片只打6.1分,但是结局的两段,让整个故事升华不少。
决定打个4星,不忍拉低豆瓣分。
本片属于套路类失忆悬疑电影,但是玩出了新意,不断反转转折,出人意料又能合情理地圆好。
看了一下短评,我觉得有必要做出些对本片的维护。
有人不理解的两个问题,作为四十多岁的老童子,我想解释一下。
凶案动机:97年金融危机,是一个波及很大很大的灾难,无数投资者资产蒸发,走到绝路,有那么惨么?
真的有,而且肯定不是夸张不是个例,编剧这样编,没错。
最后的一段结局,并不是画蛇添足,不是烂俗的那种恐怖片画蛇添足。
两层意义,两个家庭彷如天堂相见,可以是幻想与愿望;又可以是现实发生过的,感叹之前相关人物就曾经在美好的时刻相遇过,只是造化弄人。
本片最终抨击的金融危机下的社会,大量不理智投资者遭受到的资本市场体系下的风险兑现成恐怖现实,那场超级人祸。
结局的倒数第二段,男一男二最后的选择,看的时候,我脑中呈现过几个结局,这个结局是其中之一,就像求签中的下下签。
而这下下签是最悲壮的,结果真的如此。
绝望,又对人间保有希望。
本片中前期节奏把握不太好,有点拖沓的问题,后段开始发力,看到结局后,感觉瑕不掩瑜,撑下来还是值得的。
豆瓣分7分以上,还是很准。
故事大致如下:1997年,弟弟(男主,21岁),一家人搬家,路上修车,弟弟遇到了医生一家人(也就是接下来会死亡的一家人)路上车祸,父母双亡,哥哥住院,弟弟付不起医药费,在网上求职,医生私信他愿不愿意堵上自己的灵魂去杀人,弟弟接受了医生让弟弟去杀自己的妻子,原因是他给妻子买了保险,只有妻子死后他才可以领取救济金抚养女儿和小儿子(男二,此时5岁)一个雨夜,弟弟顺利进入医生家,看到医生妻子的那刻想放弃,准备走的时候,女儿出现了,开始大叫(其实我觉得你不叫就不会死了),弟弟失手杀了女儿,失去理智后又杀了医生妻子,留下个小男孩,知道是医生派自己杀人后在天台跟医生拉扯中,医生坠楼20年过去了,这桩全家被害案未被破解,此时的小男孩长大了,要找到当年的凶手报仇,可惜的是弟弟解离性失忆,当年的事选择性遗忘了,为此找到了催眠专家,女社长,三人扮演弟弟的家人,催眠过程中让弟弟以为自己还是21岁,仍然是1997年,让弟弟在搬家的路途中醒来为了重现雨夜杀人时的场景,帮助弟弟恢复记忆,中间出现了点小状况,失败了,之后哥哥和女社长暴露,弟弟逃到警局,说家人监禁自己,此时的警察一直称他为大叔,调取信息的时候知道了自己此时已经40岁了,现在是2017年(40岁了还要做高考题唉!
)在男二追捕自己的过程中出车祸,在医院突然回忆起了当年发生的所有事,男二问他是不是他爸指使他杀人的,男主把所有事都揽在了自己身上(命运悲惨的男主和男二)结尾男二跳楼,男主自杀。
如果当年女儿没死,死的只有妻子,医生也不会死,男主哥哥也不会死,但是这个故事偏偏要这么荒唐
女鬼出来的那段还以为是惊悚片……剧情铺垫的挺好。
有些梗后面也都解释清楚了。
不过哥哥那张脸不知道为什么笑起来就觉得像坏人……话说那个大叔催眠这么厉害居然去给黑社会干活么(⊙…⊙)男主听的那首歌很好听,李文世的旧爱,歌词和剧情还很搭这样说起来凶杀案一直找不到凶手应该也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系了,过了20年反而能找到也是讽刺。
老天有时候给了世人选择,其实是在考验我们啊
最开始,他有一个幸福的家,有爱他的爸爸妈妈,还有一个十项全能哥哥,他们都对我很好,他只是一个考两次都考不上大学的普通高中生,可是只因为那一场意外的车祸,他的一切都毁了,他这一生,也从此盖上了悲惨的烙印。
那场车祸后,父母全都去世,只剩下濒危的哥哥,他常常在想,为什么躺在病床上的那个人不是我,毕竟哥哥那么优秀,他应该健康地活着,而他那么普通,却毫发无伤。
伴随着那次恐怖的车祸而来的,是一场更大的金融灾难,他根本就找不到工作赚钱,没办法给哥哥交手术费。
爸爸妈妈已经去了,他不能让那么优秀的哥哥也离开我,于是他在网上发布了一个帖子,上面说,只要能给他钱给哥哥交手术费,无论让我做什么我都可以!
很快就有人回复了,说是让他杀人!
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学渣高中生,让我去杀人,他怎么可能下得了手?
可是一想到病床上的哥哥,他只能按照他说的去做…
就挺难看的……大概是类型片看过够多了,每一个反转都猜到。
狗血 解谜过程太长
同样也是俗套剧情大合集,一些画面和细碎的支线剧情完全就像是只为了结局包袱能抖响而凑合一个看起来最不错的样式。但执行得还算是完满。我个人最喜欢的应该是中间那疑似印证被害者的鬼魂存在的片段,以及通缉令随着年月不断变化的镜头。但如果结尾少一点煽情(虽然我也不知道怎么减少更妥当),以及自动笔芯那一段可以改成有把断掉的笔芯拿走,但留下了隐隐约约的一条痕迹的话,会更合我心意。三星半。
很喜欢前半段这种层层迷雾,不断在大脑思索真相的迷惑感,但后段又太直白且俗套了,杀人那段更甚降智到无语,只能说“半部好戏”了,结局转向的是每个人内心的解脱,但如果如同《杀人者的记忆法》那般再来个拨云见雾还是山的反转,估计会更有震撼力
前面的气氛铺垫的太好了,但后面解密的部分比较起来就有些拖沓甚至割裂,没懂那个哥哥为什么也要自杀……我更好奇弟弟杀了人之后的20年怎么过的,韩国人心的真的大,家里有密室啥的都不影响住下去……
韓國的類型片總是不會令人失望,左抄右抄,用很俐落的剪接節奏蒙蔽一切,但所有事情挖到底都是幼稚和狗血至極。韓國真的很垃圾,但這也能推上7.5分,看來大家真的很喜歡那些概念,只要執行成功就可以了,無論文本是什麼,根本沒有人在乎。真係屌你老味,搞咁多嘢都係想呃保險。
反转故事都很精彩 两位男主表现也很不错 就是突然闪现的红衣女鬼 我只能对导演说你爆炸谢谢
兩男主演技真的好 這故事實在太苦 細節就別介意了吧
豆瓣简介有毒,不过没有剧透对这部电影还是很重要的。电影一堆套路但就是猜不到结局 3.5星,两个男主颜值不错而且都有健身加半颗星
那些被困在过去的人们
一开始搬家工人问是不是你哥哥的时候 叫了一声阿加西 我还心想这么年轻叫人家阿加西 没想到啊
不幸导致的不幸,轮回。
3.5星,高开低走
看一半就能猜到结局系列 也算还行
blue christmas挺好听的
完美的惊悚犯罪片,翻转又翻转,至少有三层嵌套,近年力作。简单翻翻评论到底谁在打低分,发现都是赶到电影院找肥皂剧看的人。
这个世界有什么能比40岁了还得做高考数学题更恐怖?——通常谜底揭开不能太浪费笔墨,不然就显得节奏拖沓了。
音乐7 画面6 导演6 故事6 表演6 印象7 平均6.2/10 大家都是可怜人,相煎何太急?T_T一步错,步步错。两人本应截然不同的生活轨迹,却因一场偶然而变得相似,最后所营造的悲剧氛围浓厚。
现在的电影,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只顾情节的曲折好看,不断地反转,而不管逻辑及现实的可能性。此片故事编造的痕迹太重了,反而弄巧成拙,让人无法看下去,觉得编导把观众当傻瓜耍。韩国电影越来越走极端,让人有些生厌了。
前半段的悬疑营造得真的很好,直到反转,剧情都很吸引人。但反转之后,一切都急转直下,变成了流水账,电影的灵气就荡然无存了。。。结尾更是草率仓促,一声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