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好电影最简单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评价方式不是看剧情有多离奇画面多血腥暴力拍摄尺度多大,而是看它塑造的人物角色成不成功有没有深度得不得人心,因为所有这些剧情背景都是为塑造人物角色服务的,单从这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来说这部电影是非常成功的。
以画面以特效为卖点的电影是吃力不讨好的,因为对这些外在色觉冲击的东西人只会要求越来越高,后来模仿者不会有赞赏还可能找来谩骂《RRR》塑造最成功最有深度的角色无疑就是男二,整部电影剧情背景好像都是为他服务的,人物刻画非常细腻,类似从人们平时不经意的举动才能看透伪装了解个人,最打动人的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表现人物内心的不起眼的活动,特指《rrr》剧情毒蛇一段总结+吐槽,对比另一部印度电影《巴霍巴利》,男一作为英雄角色对比作为平民角色最大的优点显而易见便是与周围不相干群众的感情联系,所以这部电影以一个平民角色却是按照巴霍巴利王英雄角色的方式来描写塑造有点刻鹄类鹜,而男一只是表面上的实际更像个男配。
毒蛇情节让我想起一部丛林求生电影的一段(只记得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情节了其它全忘):主角在求生最后阶段最口渴饥饿乏力最绝望也是最接近死亡的时刻,昏沉眨眼间突然发现一个拳头大的乌龟缓缓爬行,惊喜的主角随手拿起一块石头高高举起正要砸碎龟壳食其肉饮其血,然而看着平静而行不知其之将死的乌龟,主角慢慢放下石头,轻轻抚摸着它,前一刻还处在绝望处在疲乏处在死亡的恐惧阴影中的主角,此刻若有所思的轻抚却显得那么宁静安和,闭上双眼得到了解脱,摆脱了一切匮乏一切欲望以及一切痛苦 作者:溜溜鱼鱼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6832175 出处:bilibili
本片前段中的舞会场景,以及对应的歌曲“Naatu Naatu”,是在乌克兰首都玛丽亚宫( Маріїнський палац )进行取景拍摄的。
根据indiaglitz.com、indiatoday.in、screendaily.com等网站的报道,本片团队曾经于2021年8月在基辅停留了两周,进行拍摄。
本片官博也发布过相关消息。
下面2图印度唱片公司Lahari Music发布的“Naatu Naatu”官方歌曲视频里截的花絮图:
《RRR》拍摄花絮图1
《RRR》拍摄花絮图2本部电影对应片段里的截图:
《RRR》正片截图1
《RRR》正片截图2
《RRR》正片截图3
你可以说他很二,你可以说他从头到尾都在装B,但你不可否认的是,这真的是一部合格的爆米花主旋律电影。
讲真,『RRR』这部电影的整体节奏是真的好,每一段都有吸引眼球的地方,加上故事很简单,也很好理解,看起来很有意思。
三个小时的电影看下来,一点都不觉得长。
相比较而言,这两年好莱坞特别是漫威的电影真的是充斥着各种无聊的桥段。
然后吐槽一下:这电影缺点也很明显,虎头蛇尾。
整部片看下来,最大的爆点在中间双男主对决那段。
结尾10min双男主直接冲进总督府,把总督府殉爆了+毙了总督⋯⋯所以之前的努力都没有用么?
直接开无双就行了。
感觉到救出男主大团圆结束,增加第二部打英国殖民者会更好。
双男主的兄弟情拍的挺好,女主我感觉都没必要了,尤其白人女主,自己的叔叔婶婶都死了,真的没关系吗。
😂整部电影一个男主为家,一个男主为国,家国情怀,拍的挺感人,可惜结局好草率,真的不发动一下群众吗,难得鞭刑那场戏,把人们心中的怒火勾出来了,最后还是你俩开挂定输赢,挺遗憾的。
我很喜欢导演的《巴霍巴利王》两部曲,都是在电影院看的,所以专门来看《RRR》,可惜差了点意思,没有巴霍巴利王爽。
这么说吧,就是乔峰,虚竹过来,也干不了这种事,这是武侠剧,仙侠剧,一个人能冲进人堆里,把另个人给抓了,武器就是一根棍子!!!
阿三的意淫程度,真的是上天入地了,大情节,反正是虚构的,没问题,小细节,那就真的是各种颠覆你的认知,我们中国人如果长久以来在这种剧情之下成长,那抗日神剧,也就是小虾米了,不值一提,英国人是怎么在印度逃难了那么多年,还一直没有被完全击溃的?
这是一个很难理解的问题!
更厉害的是,竟然有7.4分,6分,不能再高了
连续看了两场,在我心中大概7.4/10的样子。
故事线算是新颖的,场面也是非常宏大,实打实的大片,典型的Rajamouli出品。
剧中启用了大量的白人演员,不同于南印演员的表演方法,他们的出现给我带来一股十足的清新感。
但全片还是南印特色太明显,有不少为了凸显主角光环而明显不符合逻辑的情节;一惊一乍的镜头和反应看到后面多少让人有些疲惫;前半部分文戏还可以,后半部分除了打戏就全是放狠话了,感觉叙事虎头蛇尾。
结尾也是让我略失望,原本以为会是人民英雄带领群众和英政府作斗争,毕竟Bheem的歌声让每个普通人民都成了武器, Rama也不发枪了,但结尾居然没有任何普通人的抗争,仅仅靠着两位主角干翻了整个当地英政府,这真的很南印。
而且RRR的女性角色属实刻画的不怎么样。
上映前看了片尾曲里Alia Bhatt的镜头,原本以为Seetha也是位女英雄,结果还是以往的典型南印女主形象,几乎无贡献/战斗力,在家哭哭啼啼等着男人消息,为了男人而活的花瓶。
另一位白人女主Jenny,和Bheem的感情线来的莫名其妙,最后不仅背叛了自己的国家和亲人,还和Bheem开心地在一起了,全场印度观众欢呼,这属实让我看不明白。
RRR里人物刻画实在太单一太扁平,虽然这是南印一贯的风格,但也略让我失望。
总的来说,RRR是一部优点明显,缺点也很明显的南印大片。
两大巨星坐镇,视觉呈现一流,故事线稍弱,但还是值得一看。
刚刚释出资源的印度历史动作大片《RRR》,由打造《巴霍巴利王》三部曲等高票房电影的“爆款制造机”S·S·拉贾穆里执导。
耗资72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4.78亿元),是印度制作成本第二高的电影(仅次于《巴霍巴利王2》的7500万美元)。
印度本土票房已破八千万美元(折合人民币5亿+),位列印度影史票房第三。
是疫情后,带领印度影市复苏的现象级热片。
与此同时,这部本土历史爱国题材片,出口到海外市场,竟然也未遇冷。
海外票房收入有1100万+美元(接近7500万人民币),占据总票房的11.1%。
对比国产同题材电影“大陆狂飙,海外不灵”的票房表现,还是有点儿“通杀”本领在身上
但它的通俗性,还是有别于面向全球市场的“圆滑”好莱坞大片。
作为“印度制造”,显然带有当地的特色口味和文化标记。
从豆瓣上“燃就完事儿了”、“看着好欢乐”的评论画风可知,被印度本土观众当爱国教育大片看的《RRR》,到了外国观众眼里,可能更像印度风味的超级英雄电影。
对于咱们非本土观众来说,它的最大的看点或许不在剧情如何起伏、情怀如何动人(因为都可预料),而在“印度超英如何开挂”的神操作——一系列令人目瞪口呆、极尽浮夸炫目的动作场面,以及“只有印度能行”的奇葩脑洞和故事编排。
影片以1920年,仍处在英国殖民统治中的印度为历史背景。
两位男主在历史上都确有其人,但具体情节纯属虚构,故事发挥空间很大。
全片以一个非常具有情感冲击力的段落开场:英国总督斯科特和他的妻子凯瑟琳,访问了阿迪拉巴德的一个部落,仅用两个硬币,就买走了部落里极具歌唱天赋的小女孩玛莉。
面对拼命阻挠的母亲,英国士兵为节省一颗价值1英镑的子弹,直接用乱棍将其打死。
如此剥削、冷酷的“交易杀戮”场面,基本可以第一时间调动起观者的情绪与立场。
对于有过类似被侵略、压迫历史的中国观众来说,看起来更是感同身受。
之后,部落的保护者比姆,为了救回玛莉,伪装成穆斯林,踏上了前往总督府的复仇之路。
另一边,顶着“印奸”骂名,潜伏在英军总督府里的底层卫兵拉朱,则主动请愿,表示自己可将比姆逮捕。
如能立下此功,他也会晋升高官,分得兵权。
到时候把总督府一锅端,给家族报仇雪恨,也并非难事。
好巧不巧,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分属两个阵营的比姆和拉朱,因共同拯救了一个差点葬身火海的小男孩而成为挚友。
不料,拉朱在一次调查中,发现挚友就是总督要逮捕的比姆。
惺惺相惜,但各有任务的两人也不可避免地迎来一场对战……
随后的剧情也不必多说,基本沿袭 “兄弟对决又和好”+“印度战狼痛击英军扬国威”的模式,和它的缩写片名含义:Rise (崛起)、Roar(咆哮)、 Revolt(反抗)完全一致。
不过,就算大情节俗套到完全可预测,但还是架不住过程里的搞笑开挂与惊奇脑洞。
影片花了大篇幅呈现双男主宛如超人的身体素质,以及基情满满的兄弟互动日常。
在总督府当卧底的男主拉朱,是“火”元素的化身,亮相的架势非常风骚。
当时总督府的铁丝网门外,全是一拥而上、疯狂抗议的印度民众,乌泱泱一大片,起码有几千人。
但想立功升官的拉朱,完全没在怕,抄上一根木棍,助跑一小段后就腾空起飞,稳稳落在了人海中心。
仿佛不存在重力的跳高场面此时,偌大的广场挤得和印度的火车没差,但拉朱还是能在方寸之中,左一拳右一腿地杀出一条血路。
最后,跟关羽斩颜良枭首如探囊取物一般,拉朱直接从人堆里,把领导民众抗议的头目给提溜了回来,把百千抗议者吓得直哆嗦不说,还惊到了自己顶头上司,导致之后被穿小鞋。
人压人、人裹人的动作场景跟拉朱大杀四方的亮相方式不同,另一位以“水”为依托的英雄,也就是部落首领比姆的出场,则带着凶猛的原始气息。
在森林里,他灵活似人猿泰山,雄壮如武松,赤手空拳跟大老虎对打、对吼。
一边和野兽贴脸,一边用铁链拉伸的场面,比徐克《智取威虎山》里,杨子荣用枪飞身打虎的段落,还要夸张十倍。
与野兽对吼两个超级肌肉男的历史性会晤场面,也是极尽夸张、燃动,完全演绎了“只有观众想不到,没有印度电影做不到”的高能创作精神。
两位男主,仅仅依靠一面国旗,就毫发无损地穿过火海;仅仅依靠一根麻绳,就能荡出违反物理常规的牵手奇迹。
火焰和激流交错的场面设定,也把两位英雄“水火相融”的象征意义,赤裸裸地怼在了观众脸上。
两位男嘉宾牵手成功开挂都开到这种程度了,寓意氛围也烘托到这儿份上了,咱们观众就算不跟着他们激动,可能也会忍不住大笑吧。
不光能力疯狂开挂,影片在展示双男主的阳刚之气与兄弟情谊时,也异常上头。
时常过度雄壮又过分亲密,让原本正经的英雄气质,拐到暧昧基情,生出不少偏门趣味。
比如拉朱被折磨得浑身是伤,关在地牢里一周一顿饭,还要抓着天井上的铁栏杆做引体向上,保持完美身材。
敬(疯)业(癫)程度,跟《拆弹专家2》里,截了肢还在冲刺体能的刘德华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比刘畊宏居家健身猛N倍的地牢健身拉朱比姆联手大战英军的配合场面,走的也不是酷帅路线,而是大玩杂技叠叠乐。
各种亲密托举、眉来眼去,很难不让友情“变质”。
配上一言不合就全员飚舞的标志性印度歌舞段落,闹腾、浮夸中,自有无所顾忌的欢脱气氛。
杂技表演之“男上加男”
心痛砸墙之好兄弟竟然是对手
友情日常之印度“江湖儿女”尽管不少评论都调侃剧情就是“手撕鬼子、全程离谱”,但人家这么拍,可不是胡乱圈钱,戏弄观众。
单看各种人海大战的场面规模、气度不凡的布景、以及大量不露怯的CG特效,消耗的真金白银就化作视听品质,反映在银幕上。
而且,人物能力开挂也好,剧情俗套也罢,最终依托的,仍然是印度民族文化与本土观众最通行的审美趣味,而非照搬好莱坞,把白皮肤的超英换成棕色就完事。
对于看惯了白人英雄的海外观众来说,突然跳出一个有别于美式风格的印度味儿超英片,就算是猎奇地看,也有不错的特色娱乐性。
从故事大框架来看,讲述的是本民族的殖民历史,自有厚度和社会价值。
“水火”英雄的人设,以及一些具体的情节设置,则带着明显的民族神话色彩,有文化上的根据。
比如,双男主开挂的超能力,不源自现代(西方世界)的机甲、枪炮,也不是中国的功夫拳脚,而是与印度宗教、神话里的神力相呼应。
拉朱的落难王子经历,以及最后变身弓箭圣手的造型与技能,就源自印度神话史诗《罗摩衍那》中的男主人公罗摩。
比姆作为“水之化身”、“部落守护者”、“森林之子”的身份,也有历史根据和映射。
影片的动作场面设计,也凸显出印度特色。
拥挤、紧张的人海大战,完全利用了“世界人口大国”的属性,自带真实的压迫感。
豺狼虎豹等自然猛兽与人类英雄打配合,对战英军的战斗场景,虽说有点儿离谱,但出现在印度片里,也不算太突兀,反而更具原始刺激感。
各种草药疗伤、毒蛇攻击、地牢听音寻人的小情节设定,则透出朴素的民俗文化特色。
神秘之中也有观赏性。
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这部被调侃为“印度战狼”的主旋律动作大片,比“中国队长”《战狼》更有本土文化特性。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本片的成色气质,更接近“封神”版的《叶问》或《精武英雄》,借用好莱坞的视效技术与叙事手法的同时,保存、发扬着历史文化、本土审美趣味与民族气节。
而这,可能也是印度观众喜闻乐见的关键原因。
欢脱的全员斗舞场面不过,作为一部通俗商业大片,影片也有一些弱点。
单论这种浮夸、喧闹的风格,可能就会劝退一部分反感咋咋呼呼的观众。
三个小时的片长,还反映了叙事效率不高的问题。
很多额外的渲染和铺垫,都显得累赘。
闹腾又直白的印度歌舞戏,也不一定人见人爱。
本就单薄的女性角色,在疯狂开挂的双男主的衬托下,更显鸡肋……
白人女恋上印度男的爱情线不过,这些安排设定也和印度人民的观影需求有关。
能否花一张电影票钱,看更丰富、更刺激的类型元素,享受更长时间的影院服务,都是观众至关重要的购票指标。
最后片子拍得长、内容杂,可能也自有市场考量。
假如大家不抗拒这种风格,又想无脑娱乐一把,这片还是挺适合一看的。
原文首发于微信公号:影吹斯汀,阅读原文: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比“战狼2”还敢拍的印度主旋律神片来了…文/motion
妙啊!!!
相当成熟的商业片,视听语言颇为专业,神乎其神的特效,从水滴到火焰,从爆破到猛兽,从一个人单挑全场的动作戏,到成百上千群众演员的调度场面,配合直给有力的音效(振奋人心的鼓点,人声怒吼),视觉奇观层出不穷。
音乐,尤其是几首演唱的歌曲,或婉转动听催人心神荡漾,或超脱世外天人合一境界飞升,或傻嗨逗乐气氛拉满,印度人民真的有点艺术沉淀。
叙事上,主线之外还有前传,前世今生遥相呼应,留下伏笔足够多一一call back很爽,夸一句宏大而细腻不过分。
诚然,故事内核略cheesy,叙事也完全没有在意连贯性与合理性,但我简直怀疑他们并非说不好这个故事,而是不care那些细枝末节。
整部片子就像一部轰隆的战车滚滚向前,车轮磕磕绊绊,但凭着一股子家国情怀民族血恨大杀四方全程喊了大概十几遍卧槽。
1.印度的人口确实也是太庞大了,而且还无知,加起来就是巨大的可怕。
2.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印度神强。
3.真是每一帧都充满了节奏感。
4.那个跨越种族的一见钟情是不是太仓促了点?
5.印度人恨英国人,估计只比我们恨日本人差那么一点点。
6.在大桥上两个男人相互招手的那一刻,我就觉得他们相爱了。
过了一会儿,他们果然牵手成功了。
7.印度电影竟然也把两个男人拍得如此浪漫。
那个英国女的绝对是第三者插足。
8.印度的歌舞情节,太让人共情了,真想自己也会舞蹈,然后混在那些整齐的节奏中。
真是一个舞蹈一个文化感染力。
9.他们,如此相爱!
10.打戏太帅了,水火交融那一段简直神来之笔。
11.比琼瑶剧的误会转折还多,眼泪流的比琼瑶后期剧强多了。
12.印度神配乐总是恰到好处的振奋人心。
13.印度的演员真是太辛苦了,能歌善舞的,还一个个身上长满了荷尔一部宏大的制作,展示了亚洲宝莱坞的实力。
唉,就不哀叹咱们自己了,除了不会用心搞创作,其他歪门邪道的一样不落蒙。
14.,拍片洗钱,一部戏挂十几个编剧挖主体编剧墙角打击创作,导演制片人副导演到处揩油,大佬天天忙着上市,演员挣钱主业直播综艺刷脸等等,无药可救。
我等电影观众,只能隔墙观影,怒其不争了。
散场吧,把垃圾带走。
国产神剧什么样,我大致晓得。
印度电影载歌载舞众所周知,但印度神剧我还真没看过,这次算是大开眼界,国产神剧简直爆弱了。
首先这个神剧肯花钱,那场面可以用气吞山河,气势磅礴来形容。
两个男主角用了一系列眼花燎乱,堪称神人的动作击败了英国坏人,看得我叹为观止。
我觉得印度神剧神得彻底,神出了天际,偶而看看有开胃健脾,神清气爽,身心欢乐之功效。
是适合全家老小,逢年过节,欢聚一堂的时候全家消遣之用,大家一定会有会心的一笑。
印度战狼
印度版“手撕鬼子”。对于这个评价,一开始我是持怀疑态度的,看到后面真的就是战神下凡。两个超级战士因为偶然的机会成为朋友。一个要救妹妹,一个要达成壮志,俩人因为目的不一样,从相爱走到相杀。但毕竟爱得太深,之前还用皮鞭抽对方,之后就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去救对方。我觉得这段真的很像《大话西游》里的青霞和紫霞。最后俩人消除了隔阂,一起联手把英国人灭了。两个超级战士大战英国总督,说是印度版的“美国队长”也不过,反正就是无脑爽片。两个男人的情谊描写加上力量十足的舞蹈,可以无脑一看。
2022-06-03想看:实在太长了,哪天很无聊再看吧2023-12-18看完:印度人民有自己的手撕鬼子战狼
漫威英雄看完表示怕怕。强烈要求退休。
没看,舞蹈编排确实可以,剧情方面是一场盛大的yy,有点手撕鬼子那味儿
这辈子都不想在看开挂片,看吐了
本质是男同性恋的。点到了民族的歌曲和舞蹈比枪炮更重要却又最终回归枪炮。借口为了女人和孩子的革命,其实只是一种男性统治推翻另一种男性统治。(和刚读完的《性政治》里批判的所有一一对应……印度男主爱上英国女人也和《性政治》里说的“黑人男性爱上白人女性”是一样的……
冲着这个喜感和基情我也不能打低分,毕竟抗日神剧都不敢这么拍。这何止印度抗英,硬汉露肉简直不要钱!(我承认我腐眼看人基嘻嘻)
手格猛虎,手撕英国鬼子,面对成千上万的示威群众,一人一棍穿行几万人,如入无人之境,还能抓头目如探囊取物般,一拳打死一头大象我都信,装逼A+装逼B=逼王之王,黑天神转世下凡,一起揍鬼子,带给印度人民无与伦比的爽感,女的看了想求睡,男的看了想自废,就问问你服不服。
40/100。战狼拍的还是太保守了
wolf waRRioRs
抗英神片,但是还挺敢拍的。
怎么说呢…看了个三小时的抗英神剧…热热闹闹的脚趾抓地但是蛮爽的……
开心呢
【C+】虽然浮夸且俗套的,但其一做到了类型的糅合和议题的融洽,其二有着成功的节奏把控,值得注意之处在于音乐使用与歌舞插入不同于其他宝莱坞电影的强行插入,对于节奏的推进效果明显,且不再难以入耳(更复杂的鼓点变换,一段长持续的glitch声效)。
虽是神剧,但可解压。电影用来消遣,导演获得利润,只有英国白人殖民者死伤惨重,完败
最好是有一点合理性……
印度一贯的迷之自信,确实又一个造神的,看到party上两个大叔跳舞能跳几分钟,像抽筋一样,还自己觉得自己帅出天际,鸡皮疙瘩掉了一地,看不下去了
这种欺男霸女式的民族主义的兴起有种难以言说的可怕。5
看了好几歇儿,真就手撕虎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