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久没发空间与朋友圈了半夜刷剧,没想到这番后劲这么大看完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更让我诧异的是作品采用了《斯卡布罗集市》作为点缀,也算是无形的勾起了每个人的回忆最后结尾的升华,直接推上顶峰,但也注定了悲剧。
以前我一直不明白“无圆无不圆,无满无不满,亦无是名,究竟圆满”。
,直到看见珂利朵说出,她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孩,那一刻我好像真的明白了,那一刻我好像真正的懂得了点什么 “我已经不会再获得幸福了”因为珂朵莉已经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孩 许多人都愿求来生,但也许并不美好。
在作者笔下第二季。
即使是珂朵利转世,也是灵魂碎片一点灵识。
轮回太久,忘川河上,碧落泉边,孟婆汤太苦。
威廉已经太久记不起来了,他说,只是感觉眼熟。
而独自活下去的威廉,又有了新的故事,新的开始,新的际遇。
珂朵利:“盼君勿忘”我想起了在电影《爱有来生》中,改编自须兰的小说《银杏银杏》讲的是银杏树下一鬼,为心爱的人等了五十年最后结尾那段话至今印象深刻:我们前世都身不由己,我以为今生会碰到她,我们可以从头再来,我可以让她幸福;可是我没有想过的是也许今生的她,会生活的很幸福就象你一样。
我想给她的一切,她都已经有了。
其实我想要的不就是给她幸福吗?
所以只要她是快乐的,这快乐是不是我给的,能不能等到她已经不重要了”只是我们都忘记了前世的恩恩怨怨,今生的你的幸福已经有人给予了,只要你能快乐幸福这不就足够了嘛我想即使作为珂朵利也希望如此,希望威廉能够快乐幸福哪怕不能再在威廉身边,哪怕不能再给予威廉幸福;可是只要是威廉能够幸福快乐,珂朵利都愿意为了威廉爱真的有来生吗?
生命中我们与多少人擦肩而遇,而又擦肩而过。
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只为与你相遇只是忘川桥过,孟婆汤太苦。
前尘种种,我好像在哪儿见过你如果今生遇见了,能珍惜就好好珍惜吧 珂朵莉:我曾经发誓要永远和他在一起,能够如此发誓,让我无比幸福。
威廉:我曾经发誓要永远和她在一起,能够如此发誓,让我心获安详。
珂朵莉:我曾经以为自己喜欢这个人, 威廉:我曾经觉得自己非常珍视她, 珂朵莉:能有如此感受,让我无比幸福。
威廉:能有如此感受,让我无比喜悦。
珂朵莉:他曾经对我说:我一定会让你幸福。
威廉:我曾经对她说:我一定会让你幸福。
珂朵莉:能听到他那样说,让我无比幸福。
威廉:能够对她那么说,让我心获满足。
珂朵莉:那个人,分了这么多的幸福给我, 威廉:我从她那,得到了这么多的东西,可是 我却... 珂朵莉;所以,我敢肯定...现在的我...不管别人怎么说,都一定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孩。
在太阳西斜的这个世界里,置身天上之森。
等这场战争结束之后,不归之人与望眼欲穿的众人,人人本着正义之名,长存不灭的过去、逐渐消逝的未来。
我回来了,纵使日薄西山,即便看不到未来,此时此刻的光辉,盼君勿忘。
-世界上最幸福的女孩盼君勿忘,盼君勿忘,盼君勿忘我们在这尘世轮回了多久,与多少人擦肩而过,又与多少人来来往往,爱恨情仇,前世今生,君勿忘否?!
或现代意义上的马太福音?
都说是一出彻头彻尾的尼采式希腊悲情,但具体悲剧到哪里,有人能说说吗?
那就让我这个N年珂学家来试着解释一下吧!
聊作拙解!
妖精少女珂朵莉并不知道威廉姆的身世,而威廉姆也并不知道兽的真相。
珂朵莉就是威廉姆要保护的妖精兵器,而威廉姆就是珂朵莉要杀的兽。
威廉姆和珂朵莉要互相拯救的人,正是他们要互相屠戮的人。
这难道不是像极了俄狄浦斯王里的神谕,“你的妻子和母亲是一个人,你的兄弟和你的儿子是一个人!
”这种不可能性就是人自我否定的毁灭性命运。
妖精少女的前世莉莉娅背负着弑杀上帝的罪名,可是她的理由却是为保护自己心爱的人,“为了这样喜欢的人而去弑神什么的,这样愚蠢的理由不是很奇怪吗?
因为我就是这么一个笨蛋啊!
”就是因为她杀了神,所以一切不幸的命运和整部作品才因她而生,作为报偿珂朵莉迟早要意识到真相背负自我献祭终结污秽的命运。
星神(与珂朵莉)胸前那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正是两千年前弑神的朗基努斯之枪在耶稣胸前留下的形而上学伤口的现代再现,亦如狄奥尼索斯与俄狄浦斯的形而上学跛足,象征在世苦难。
当她用人义论的爱去挑战神义论时,连上帝都为之颤抖。
而这不就是法国大革命的艰难自由伦理?
(按刘小枫《沉重的肉身》)而当人的肉身因为失去灵魂而堕落为躯壳和野兽的时候,也就是人把自己树立为最高价值而崩溃的时候,这不就是启蒙理性的虚无?
可即便如此,威廉姆当反思启蒙理性对人肉身的毁灭时,明知妖精少女的身份是可疑的,仍然选择拯救她们,只是出于那惊世骇俗的一句,那羔羊从十字架上用宝血赎回选民的一句,“因为怜悯。
”俄狄浦斯在意识到真相时,如此圣洁而崇高地说,我多么希望我没有出生啊!
那样就不会有那么多一连串的滔天罪恶了,这撕心裂肺的祷告是对怜悯的双重拒斥,你曾高傲的以为自己能够违抗命运,却注定在违抗命运的途中自我毁灭。
如果没有那句怜悯,人世间的一切苦难就不会发生,人类也不会产生,可是缘何啊,祂竟怜悯人类!
“人算什么,你竟顾念他?
世人算什么,你竟眷顾他?
(希伯来书 2:6 和合本)”我多么希望我从未出生过啊!
可是缘何啊,你竟怜悯人类!
那一天我们把大海也不能盛满的眼泪泼洒,也不能表达对你的哀悼。
不要说一个人的生命是幸福的,在他尚未踏过死亡的门槛,痛苦得到解脱前。
不仅在悲怆,而且在揭示悲伤后面的伦理学困境这个层面上,这个作品具有比肩思想史戏剧,或者模仿希腊悲剧的品格。
人生啊,命运啊,幸福啊,你们都飞到哪里去了呢?
飞到苦难与灾祸里去了!
这出作品之所以吸引人绝非讲了一个什么简单的爱情故事,所有引人回味无穷的作品总在于其揭示了不可能的伦理学困境,才让读者辗转反侧想要解决它,然而这是不可能的,这种不可能性的否定性是一切伟大的先决条件,即现世人的自我否定性。
威廉与珂朵莉在结尾疯狂地追寻命运的真相,这与俄狄浦斯王在后半段疯狂地追求真理有何不同?
而当珂朵莉和威廉姆彼此知晓了命运与神谕的真相时,也就是他们的命运走向终结时。
知晓了真相的珂朵莉也就知晓了自己的命运,她过于神圣的眼睛与俄狄浦斯一样不能过久直视人间的苦难和罪恶,于是自行戳瞎了自己的眼睛(生命),将自己献祭给了神灵。
这样解释可能有点牵强,但是在苦难世界追寻真理的基本结构是不变的,只不过末日时又多了一层基督教的皮,在生来就是罪恶(威廉姆生来就背负着毁灭世界的罪名,他作为人类,要保护的对象和他的种族毁灭的对象是同一个,珂朵莉爱上的人和他真正要杀的兽是同一个,命运总让最神圣的人忍受最大的不幸)的世界里,追求救赎。
所以结尾珂朵莉并没有选择击杀威廉姆来终结这一切,也没有选择击杀艾尔梅莉亚(当时还没有找到,艾尔梅莉亚就象征着圣经里的莉莉丝,或俄狄浦斯王里的斯芬克斯,引人堕落的感性),而是选择自行献祭,正如俄狄浦斯王并没有选择杀掉克瑞翁或预言家,而是选择成为俄狄浦斯王或耶稣,把自己奉献给了上帝(或理性)。
因为罪恶的源头(是珂朵莉的前世弑神,但是她的现世又是由神的碎片制成的,所以不幸的轮回必须再次降临到她的头上,她不停重复着自己杀自己的命运)就是珂朵莉自己,所以知晓真相的珂朵莉没有选择杀任何人,而是自我献祭(喻指近代日本的两次核爆)洗刷了大地的罪恶与污秽,带来了新生(身体政治与清洁污秽)。
正如生命在最开始的地方结束,弑神者屠戮了上帝,上帝又屠戮了弑神者,因为最高价值的废黜,正是由于形而上学导向虚无,而自发实现的。
耶稣死了,但世界得到净化,核爆发生了,但日本得到净化,上帝死了,但人类得以新生(在形而上学阴影下)。
人义论杀了神义论后又杀了自己(的身体),革命弑杀革命,启蒙扼杀启蒙,余下全是沉默的唏嘘。
她死后当然也并不缺乏泪水,因为正如安提戈涅哀悼她的父亲,她的继承者们也如是说:“他死在异邦,他心爱的土地上,永远躺在地下的阴凉的床上;他身后享受的哀悼也不缺少眼泪。
因为,父亲呀,我这流泪的眼睛正在为你而痛哭。
”哀悼的正是西方文化里那个至纯至善,最崇高的追求至高真理,理性,救赎,求知的精神。
为什么末日时所描绘的世界那么苦难?
或者说世界为什么那么苦难,日本贵为发达国家却如此压抑?
你当然可以说正如百年孤独的光怪陆离就是南美人的真实生命体验,那压抑日本作品也是日本人真实看到的,正如妖精兵就是战时学生兵的比喻,但有没有可能扭转?
——在万延元年的足球队里大江健三郎为日本指明的方向——将救赎与解脱轮回诅咒的希望寄希望于鹰四的外部引入革命性,不要死于蜜三郎作为压抑性格所被鹰四三次指控的,“你为什么要恨我?
”正如耶稣问彼得你为什么三次不认主。
——已经经由渡边信一郎在东京残响里所解答,日本之所以迟迟无法建立起真正的革命叙事,真正推翻天皇制的形而上学诅咒,——正因此永远无法建立丸山真男所说现代民主精神之国民,——是因为被外部大他者所压抑,——从而引出了另一个惊天一问,——“究竟是谁在扼杀日本的革命性?
”为什么基督教的革命性率先在西方发生?
而不是在中国或日本?
因为在索福克勒斯悲剧中,刺瞎双眼后的俄狄浦斯分清了此世法律的违反和宗教超越的欠然,正如为命运所犯罪并不算犯罪,而是与生俱来的命运,因为不知道真相而自我实现弑父娶母的预言并非犯罪,而是虔诚与无辜的表现,在这个角度上,俄狄浦斯只承认宗教的欠然,不承认克瑞翁对他违法的指控,克瑞翁将重蹈俄狄浦斯前半生因不能分清欠然与违法而导致的悲剧,而正是在俄狄浦斯分清了欠然这一意义上,他真正独立承担了自身的命运。
分不清欠然的结果,就是把肉身犯罪也当做灵魂堕落,从而沉沦。
东亚历史上无法产生基督教式革命,而是只有治乱兴亡循环,与道德失败后的虚无,本质都是因为分不清法律犯罪和宗教欠然,缺少救赎神学的指引,并未完成真正与世界分离独立之使命。
尼采说“只有作为审美现象,存在和世界才是永远正当的。
”——《悲剧的诞生》,回归大地是回归什么?
回归希腊悲剧爱命运的大地悲情!
“我对自己的人生全然满意,这就是人生吗?
好!
那么,再来一次!
”怀抱着都灵之马时尼采在想什么?
回归希腊悲剧时尼采又是在押注什么?
是谁从那极寒之地升起,远眺尚未黎明的天空?
是谁住得离深渊那么迫近,住在无人之地?
啊,上主死在十字架,从基督教中赎回了我们,他都背负了些什么啊!
然而正当世界哀悼和哭泣时,主却欢笑!
“现在,世界欢笑,灰幕拉开,光明与黑暗的婚礼,即将到来...”“伊丽莎白,你哭什么呢,难道我们不幸福吗?
”当人们哭泣时,当人们哀悼十字架上的重负时,自由的精灵却耻笑人们,“我不在那里!
”是啊,这是一位怎样的主啊,在即将离世时,还在规划光明与黑暗如何交织的婚礼,规划人类的未来,尽管他自己的生命都已经油尽灯枯,没有未来!
这是一位怎样奇妙而不可思议的君王啊,在他的丧礼上,世界哭泣,而他却笑了!
他说世界欢笑!
葬礼却是象征狄奥尼索斯黑暗的尼采,与他隐蔽同情的在世苦难象征的狄奥尼索斯的,耶和华式的,耶稣的婚礼!
正是在从形而上学与彼岸救赎脱离出来,回归艺术(悲剧与史诗)独自承担命运(而不通过彼岸中介)的基础上,人类才真正诞生,所以悲剧的诞生无疑标志着新人类与世界史的开端,人类真正从神学独立。
基督教说借由神(必然性)我们得以自由,也就是把肉身看做拖累灵魂堕落的重负(灵魂是轻盈的,西方思想史正是在轻与重的张力下得以运动的),但索福克勒斯悲剧却告诉你经由对必然性的反抗我们得以在命运注定的毁灭中得以救赎,类似狄奥尼索斯与赫拉克利特的“醉生梦死”。
说什么尼采只是指出了虚无的现状而并没有给出解决方案纯属扯淡,艺术之为存在的正当性(直面命运而非借助终结为此世而非彼岸正名)不就是最简洁有力的答案?
海德格尔的知与学,悲剧与史诗,施密特的雅典耶路撒冷传统,阿多诺的哲学野蛮论不都是基于他们恩师这一最早最深刻的论断?
梳理完日本近代史之得失,为什么末日时所描绘的世界那么苦难?
因为苦难才是这个世界的真相,当你睁开俄狄浦斯或珂朵莉的眼睛,知晓了残酷命运的真相,——你眼里看到的尽是苦难与罪恶。
历尽苦难,说明你没有白来这个世界一趟,在你短暂的一生里,救赎历史与理性历史同时在你体内发生。
因为,“虚心的人有福了!
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哀恸的人有福了!
因为他们必得安慰(马太福音 5:3-4 和合本)”这个日渐日薄西山,又看不到任何希望的残酷世界欢迎她脆弱肉身的到来,但她仍能不怨恨世界,而是以充满着神谕般的口吻,如耶稣般抹去了奈芙莲眼上的魔力,救治了门徒,“他诚然担当我们的忧患,背负我们的痛苦;我们却以为他受责罚,被 神击打苦待了。
哪知他为我们的过犯受害,为我们的罪孽压伤。
因他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他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
我们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耶和华使我们众人的罪孽都归在他身上。
(以赛亚书 53:4-6 和合本)”当你在屏幕前为珂朵莉的死哀哭的时候,正如尼采在一百年前的意大利都灵,如何抱着那匹马,或喻指人类生来难以承受的形而上学苦难重负,死去的上帝哀哭啊!
莉莉娅与艾露可死后,星神的同伴带走了她们,而如今珂朵莉又背负了浮游次大陆群的苦难!
圣洁只是预言和描述了弥赛亚的出现,但启示录里的异象还没有得到证实,于是迟来的救赎被永久性地推迟,而作品则展示了如果弥赛亚会回来,祂会怎样回来?
但这日子如今到来了,瞧!
这个人,她是谁?
“哀哭的,要像不哀哭;快乐的,要像不快乐;置买的,要像无有所得;(哥林多前书 7:30 和合本)”而尼采已经点明了,弥赛亚时刻,或超人时刻,不在于世界如何如启示录般自行崩塌,而在于即便人注定毁灭,世界注定毁灭,你仍愿意全然肯定,确定,知晓自己的命运,一种绝对理性,绝对知晓,绝对清明的时刻吗?
这种时刻正是悲剧里的命运时刻。
人注定毁灭,而在逆流而上,逆境而生,在注定毁灭的途中努力抗争努力生存,才是热爱自己苦难的命运,世界要你屈服,而你仍然抬起热爱生命的高昂头颅!
而她敢于说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孩的全然完美,正如查氏在结尾回顾自己同样短暂而璀璨的一生时所说的,“我的朋友们啊,你们以为怎样?
难道你们不想跟我一样对死亡说:这 就是——生命吗?
因为查拉图斯特拉的缘故,好吧!
再来一次!
”“永不凋谢的娇美花儿,怎会博得人的欢心,温柔雨无情打落枝头的,人们才将它怜爱 只因它短暂的一生。
”而珂朵莉(神)与威廉姆(兽)的结合,不就正印证了尼采诗歌里神谕一般的预言么?
——“我们欢庆必定来临的共同胜利,这节日中的节日。
朋友查拉图斯特拉来了,这客人中的客人!
现在世界笑了,可怕的帷幕已扯去,光明与黑暗举行了婚礼……”主中之主,普救世人。
耶稣尝(原文是受)了那醋,就说:“成了!
”便低下头,将灵魂交付 神了。
(约翰福音 19:30 和合本)主必再来!
阿门!
~ようがない/~ようもない「動ーます形」+とうがない/ようもない~する方法がない・手段がなくて~できないしょうがないなぁ、もう...日语二级语法句型,于是想起了一部动漫,想起了一个场景... “アニメでこんな泣きそうになってるの久しぶりなんだが” 大家都是同感,很久没有看动画而哭成那个样子了。
剧情一步一步走钢丝一样走到最后,结局超越想象,渲染的无比凄美虐心,特别特别特别感动... 寄刀片是对作者最大敬意。
いつまでも一緒にいるよと誓った。
誓えたことが幸せだった。
このひとのことが好きだなと思った。
思えたことが幸せだった。
幸せにしてやるよと言ってもらえた。
言ってもらえたことが幸せだった。
こんなにもたくさんの幸せをあの人に分けてもらった。
だからきっと今の私は誰がなんと言おうと世界一幸せな女の子だ。
涙腺崩壊 http://www.anikiji.com/article?article_id=1078
《末日时》世界观看起来庞大,其实主线是日常感情线,主题是追求幸福——有限时间内。
不过末世题材又精灵人设,TV剧情也紧凑,到最后一两集还在补设定,会让观众分神思考多余的坑问题。
这方面精简点就更好了。
精灵设定在本作中相当重要。
如果是传统的人设,有个两三季,后宫装备统统有,根本不适合这个主题。
或者也是比较卖惨,看着相当痛苦。
当珂朵莉问古书控精灵“什么是幸福”时,古书控精灵举了多种栗子,对不同人来说幸福是不同形状的。
当然这些幸福在人类看来微不足道,不过本作中人类灭绝只剩后宫王威廉了。
但对于生命短暂、没有生命观、随时毙命的精灵来说,却是极其珍贵。
然而末世是消耗,威廉和珂朵莉的设定必将面对死亡或消失。
但这不是虐。
从完成约定,达成婚约,到最后拿感情记忆换守护威廉,对珂朵莉来说,拥有过感情,已经是最幸福的女孩了。
这是她幸福的形状。
本作的BGM很棒,作画也很复古,剧情节奏安排也好,除了看后感觉有些坑。
但是作品角度很好,非常值得品。
打分宽,给个5分吧。
漫改的比小说好,可惜经费和作画一般,要不还能再上一个档次。
十二集之前能算得上一部不错的异世界番,不是打怪升级开挂的俗套故事。
是仅存的一个人类找到了一群类人类,相互扶持补全成为对方生存意义的故事。
精灵给了男主活下去的意义,男主给了精灵们生活的意义。
动漫第十二集直接提高一个高度,女主提刀冲向兽的时候,配上《斯卡波罗集市》这个BGM,本身怀念心爱的姑娘和反战的寓意,用最温柔的曲子配上最心痛的场景。
效果出乎意料的完美。
这种心痛又感动的糖做的刀。
上一次还是在异度侵入感受到。
再存一张豆瓣上找的,每集中间的插图,预示珂朵莉的变化。
只说动画很多人推荐,带着比较大的期待看的,结果有些失望。
男主塑造的是个人比较喜欢的,有能力有思想有脸(。
)女主就属于我欣赏不来的倒贴系了,不过除去感情线的话,性格还是比较喜欢的。
整体故事讲的有些云里雾里,设定没有讲详细,人物关系有些模糊,看完了找了小说概况才明白怎么一回事。
画面和音乐很不错,两次波尔集市把气氛渲染的非常好。
整体觉得看了不算亏,但也不会向朋友推荐的水平吧。
珂朵莉是个好女孩。
可怜的威廉,失去了老婆孩子,失去了喜欢自己的师妹莉莉娅最后还是失去了珂朵莉威廉才是最悲伤的人吧毕竟莉莉娅和珂朵莉都得到了威廉的爱被幸福包围为了威廉带着幸福和满足离去的到头来威廉才是承受一切悲伤的人啊。
珂朵莉和莉莉娅都得到了幸福,男主威廉才是这个世界上最悲伤的人。。
珂朵莉和莉莉娅都得到了幸福,男主威廉才是这个世界上最悲伤的人。。
珂朵莉和莉莉娅都得到了幸福,男主威廉才是这个世界上最悲伤的人。。
剧情很一般,甚至算得上平庸,但是那个《斯卡布罗集市》一响起我就成了狗,怎么成的狗?
当然是哭得。
看完以后我一时不知道该为谁流泪,不管是威廉还是珂朵莉都过得太苦了,好不容易有一丝甜,却没有结局,全程就是玻璃渣里找糖。
作为曾经的勇者,在时间长河里流浪,没想到自己竟然跨越灭顶之灾一直存活。
他的过往辉煌又悲痛,现在存续的他伶仃孤独又温柔。
曾经他用心守护他身后的人,现在却只能被人守护,把守护者的伤痛和被守护者的无能为力体验了个淋漓。
他从一开始守护珂朵莉的时候,聪明的他怎么会没有想到结局,在遭遇了无数的灾难以后,在用心守护的同时结局的模样,他也早已应该看到,我不知道他到底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教会珂朵莉新的战斗方式,看着珂朵莉一点点没有记忆被吞噬,最后死在他面前。
威廉只爱珂朵莉,威廉一定要给珂朵莉幸福。
可是造成珂朵莉妖精一族悲剧的也恰恰就是人类。
珂朵莉你幸福吗?
你含着泪水说出那些幸福的语句的时候,是为了安慰自己,还是真的幸福。
身为年长者,舍弃了许多,无论是任性还是后来想要活下来的愿望,最后只能说我很幸福,我很幸运,比起很多妖精来说,你确实是幸福的。
然而上天对你最大的残酷是,给了你希望,却又残忍泯灭;给了你家人,却被迫拆离;给了你美好,却让你忘怀。
就连崩坏都是悄然的,就连落泪都是微笑的,怎么能不心疼?!
珂朵莉如果你还活在宇宙的哪个角落,你一定要幸福,最好再一次遇到威廉,好好结婚,好好做一个妻子,好好任性,不要背负,不要痛苦。
珂朵莉永远活在在我心里。
疫情在家,难免片荒。
突然想起那珂学家舍友,便想看看这番究竟有什么魔力这么吸引他。
当开头的《Scarborough Fair》响起,似乎已经暗示了悲情结局。
我泪流满面,好久没哭的那么过瘾——但这不是悲伤,而是感动,甚至还有些羡慕。
虽然短暂,但却已是完整的一生——她完成了使命,拯救了心爱的人,实现了自身价值;她获得了完美的爱情,早已被幸福围绕。
不曾奢望拥有幸福,命运馈赠的这份羁绊,终于在天高地远的末日时分,使刹那变成了永恒。
“世间最动人的爱仅是一颗独行的灵魂与另一颗独行的灵魂之间的最深切的呼唤和应答。
” 不是相濡以沫,而是忘我地互相救赎,这正是深入灵魂、深入骨髓的爱情史诗——或许只有悲情结局才能深刻地体现爱情的宏阔伟大。
可自己的人生呢?
难以避免陷入庸常,难以避免人生困境,或许该悲的是自己。
生命虚无地延长,不如灿烂绽放的一瞬。
看到短评有不少人说威廉死了,是个悲剧等等,其实不然,这是个开放式的结局,威廉可能没死,在动画前期已经有过暗示。
前世男主作为勇者,和怪物战斗后石化,那个白胡子法师,聆听威廉的心跳,确认威廉死了,后来我们都知道他判断错误。
动画结尾同样是白胡子法师确认威廉和女主没有生命迹象,这种刻意的重复暗示着白胡子法师再次判断错误,也就是说故事的一种结局是威廉和女主幸福地在地表生活。
这种用与开头相呼应的元素结尾,制造未完待续的感觉一般被称为“环形结构”。
🥇伍星❄️❄️❄️❄️❄️致郁番。客观评价的话,还没有到伍星的水准,不过,这是一部早年对我影响很大的动画,在我心中的地位属于最前面的几个之一……我于高中同学之间,自己起的称号“末日”,贯穿整个高中两年多。 以及苦练这两字签名的日子,便是我对这部作品的重视
还好吧。。评分偏高了
精彩的异世界主题。超级喜欢,让人看的又哭又笑。一些场景设定还有bgm和《Hey Ho》的pv特别像。妖精兵器。人间勇者。蜥蜴人。食人鬼。无征种。兽。悬浮岛。圣剑。幸福。
背景吊炸天男主+人间兵器女角色们的后宫故事
意味わからん
輕改中的藝術品
看不下去,没意思啊
不想说太多,真的很多年没看过这样疼到心里的动画了,日常的温馨与战斗的残酷,反差之下才显得那些日常是如此珍贵,让人忍不住带着微笑反复重温。
细腻、温暖的情感。万事终焉、残破的美感。没有了过去,没有了未来的人们,只想把握住当下稍纵即逝的幸福。
斯卡布罗集市印象深刻
7话弃。。。。
第一集的配乐斯卡布罗集市,真的是震撼到了,音乐和画面在一起太美了。听了这么多年的斯卡布罗集市,看到他们相遇游逛于集市中的场景,脑中才对这首歌描绘的场景有了个大概。
慢慢看下来其实还行
2019年回头来看,这两年仍然没有任何作品在打动人心的程度上能超过这部。
太男了
一般,从开篇就在不断暗示悲剧,结果最后全员存活,已经崩了好多次的女主也暗示尚未结束,到头来看来其实并不是一部悲剧,估计发便当应该也是快大结局时才集中发或者通篇主要角色只发个位数。作为轻改动画算还能看,但以世界系悲剧来说的话去和同类型的最彼、EVA之类的去讨论还是醒醒吧。
时隔已久,柯学家前来报道!还记得是在懵懂无知的时期里看的这部番,当时虽然看不出太多内容,但也记得难受了很久,一首斯卡波罗集市让我印象深刻,在玩闹开心的日常过后迎来的却是珂朵莉与威廉的生死爱恋,意难平!如果幸福有颜色,那一定是被终末之红染尽的蓝色!
看了前两话就知道这后面一定虐妹,结果还是被虐惨。最后一集非常煽情,我觉得可以为全篇加一星,斯卡波罗集市一出来让人想起第一集两人的邂逅,眼泪哗哗止不住。
又是这个烂梗啊……首话的音乐还不错,先追着看吧
悲伤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