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看到那个小孩子走电磁石的段落,我脑海里面就浮现出了电脑游戏的画面。
这部片子分明就是一个横板过关的闯关游戏。
全3D的画面的确很爽,画面精美并且效果逼真。
三人模式的出场方式很容易让人想到同类题材的片子,可以说,这部电影在创意方面上,除了画面和关卡之外,基本上很俗套。
最后的结尾依然是皆大欢喜。
这是一部适合全家人一起看的轻松的电影,看完之后你会大呼过瘾。
这就行了,我们还奢求什么艺术享受?
先看2再看1的,所以倒觉得1的3D效果要比2更加强烈些,只不过不在电影院看不到两部中只有那个小男孩没有换人,其他都换了,当然是因为跟不同的人去冒险的关系话说还是比较喜欢这种冒险类刺激类的电影的还是支持的
故事很简单,大家一起去地心冒险。
过程很惊险刺激啊,1个多小时无了点,感觉自己就像坐着云霄飞车一样,很过瘾,唯一的不足,就是故事太短了,没有看过瘾。
那个矿车的片段很不错,《生化危机4》里面有一模一样的场景,不知道谁借鉴的谁。
从开头的氛围,以及演员的表演方式就知道这部冒险电影是以轻松幽默为主,而非紧张刺激。
因此在放松心态之后便可以好好体会本片的一大噱头,3D。
我承认我是在家用电脑看的,但却错误的下载了3D的版本,导致所有景深在我看来全都是色彩斑斓的重影,看完之后,晕晕沉沉着实是不甚舒服。
看不到应该看见的效果,观影质量自然大打折扣,而作为也许是本片唯一的看点,这种缺失着实是遗憾的。
对于演员,由于我对木乃伊系列并不热衷,所以Brendan Fraser的确眼熟,但印象不深。
相反的小朋友Josh Hutcherson的电影我却几乎全都看过,怪不得一见到就有亲切感。
冰岛美女Anita Briem有一种清秀的美丽,给人不错的感觉。
片子总体来说中规中矩,但看不到3D效果,无法感同身受,的确是一大遗憾。
这是十年前的一部3D影片,虽然我几乎每次在电影院看了3D都觉得是糊弄,但对于这部电影,如果能以3D的方式观看,应该会挺刺激,我都能想象到了。
极大怀疑这部片在很多年前就看过了,不过剧情基本忘光,重温依旧新鲜,过程很紧凑,虽呈现的地心世界还不够光怪陆离,但也算有不少看点了。
可以学习到很多熟悉又陌生的地理知识,而且还有位地质学教授做解说,真不错。
不过,那是别人家的叔叔。
很多神奇经历的发生,就在于总有人相信传说。
就像不少科学家,相信有外星人的存在,所以不断在某个领域探索研究,只是还无法用实事来论证罢了。
人还是要相信很多眼见为实之外的东西,还真说不定,那些科幻小说的作者其实写的是自传呢。
第一次看儒勒 凡尔纳的作品是在小学,那时舅舅和表兄都是科幻爱好者,当然,现在他们也是,订阅《奥秘》,不过现在的《奥秘》上的专业插画成为美术考生速写的极好临摹品。
舅舅儒勒 凡尔纳的海洋三部曲,《神秘岛》《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海底两万里》,是很古老的版本,上面印着维多利亚时期风格的插画,很有意思。
第一本书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一开始我就被其猎杀鲨鱼的情形吸引住了,遂借下几本,于是蓝色印度洋和南美神奇草原的故事伴我度过一个暑假。
后来大概是高中,看到《地心游记》,那时的知识构成足够让我对此书进行评判,众多的低级科学错误,但是若将自己摆放在作者那个时代的科学发展程度相对落后的历史背景下,不由自主地钦佩起想像。
布里维格和华纳兄弟现在出新的《地心游记》,一个下午的惊喜,绿屏下的科学实验。
实物的出现局限了文字的想像空间,现代的装备使我觉得有些奇怪。
有些东西是影像无法代替的,不是文字,而是你的想像。
原文地址:http://www.huangzhelun.cn/20081211/10.html
作为一个伪科幻迷,我不太计较软科幻硬科幻的区别,《银河系漫游指南》喜欢,《三体》也喜欢,《ET》喜欢,《人工智能》也喜欢。
所以虽然很多人吐槽《地心历险记》的特效太假,happy end也让人没兴致,我的观赏体验还是很愉悦。
在我印象中,美国人的影视剧中不讲家庭亲情的实在少之又少,不管怎么样祸害过家人的浪子,只要肯回头,统统都是金不换。
这部片子里的max,虽然仅仅出现的一次还是在trevor的梦里,但对自己弟弟和儿子的影响却都是无处不在的。
max的读书笔记给了trevor重要指示,而sean的发现也是关键,所以能够去冰岛,就是三个人的通力合作实现的。
max的笔记中记述了对儿子的思念和期许,好吧,这些桥段都太常见了,但还是会打动每一个人,就是因为这些情感是我们所有人共有的。
兄弟情,父子情,以及共同赴险中涌现的爱情,只不过包装上了熔岩,恐龙,还有吃人鱼这些元素。
hannah说自己的父亲和马克斯都是vernian,也就是凡尔纳迷,相信凡尔纳小说中的描写都是真实存在的人们。
这让我想起《生活大爆炸》里面那一群死宅科学家,沉迷于《星际迷航》和《星球大战》,对其中的角色、演员和情节如数家珍,甚至能够用克林贡语对话,也算是一种vernian。
我在好几年前开始看《星际迷航》,却还是在看了《生活大爆炸》以后才努力把11部星际迷航电影看完的,但还是搞不清楚data出现了几集。
我想,做一个vernian挺好,能够如信仰一般去沉迷一样东西,相信在这世俗生活中还有很多不解之谜存在,这样的人会获得更多快乐吧。
三个人在大肆破坏了意大利一户人家的菜地后,终于平安归来了,并且,带了好几磅的地质标本——钻石。
每次看木乃伊系列时都感慨,那么多珍宝都留下了,好可惜啊,而这次终于可以满足地看着肖恩手上blingbling的钻石了。
该视频主要讲述了Trevor和同事因存储空间不足面临工作难题,Trevor的兄弟传感器被关闭,但他需用这些传感器工作。
同时,他接到姐姐电话,得知即将去加拿大开启新的冒险旅程,他兴奋地规划行程并期待与侄子共度时光。
视频还讲述了有人发现古老矿山发电机,存在危险化合物;一对父子进入美丽世界,发现地下海洋和写着父亲笔记的便条;主人公表示自己从未真正了解过父亲,并希望自己能写出和父亲一样的笔记。
进门时每人领3D眼镜一副,全程戴头有点晕,但是效果还不错,看得我一直哇啦哇啦乱叫,想象着如果是和平IMAX一定更好故事很普通,取材于凡尔纳的地心游记,没看过原著,想来应该是不错。
早前看过正大综艺放的海底两万里,感觉比这个好。
两个多小时的戏有些草率,很轻易到地心,很轻易再回来演员小孩子和女主角都眼熟,搜索后其实也没看过,大概外国人长相都差不多。
男主角就是mummy同学了,壮男
我还是觉得那部老的好看,呼呼过于简单,过于紧凑,一般般的,给孩子看看的片子吧。
不过,能让久未进电影院的老爸哈哈大笑,也是快事一桩吧:)
原来是翻拍 怪不得情节那么老套 马基老师几乎没上课 一鼓作气给我们放完他在一边看报纸。。。
故事性比较差!
记得看的时候睡着了两次
蛮好,成也效果败也效果, 儿童片
太奇幻,而且太多不现实的地方
我和导演一样,是凡尔纳的fans,幻想凡尔纳预言的存在。磁石那场戏很有想象力
没看到3d版的- -。
在一个没落的电影院看了场人生中第一次的3D---伪3D,毕业前跟三一起玩啊玩的。那个夏天,37℃,真的很热……电影,情节全忘了,真是很垃圾。
很不错的电影。
自家电脑虽然不能3D,可这科幻片除了地心平静海水和橙红落日的温馨画面让我觉得俗了点之外,其它都很好,都很好。心得之一是,看来我得学会基础的求生技能,否则,就算好运被送到地心也只能困在里面作恐龙饲料。
又找到小时候看立体电影的感觉了。
逻辑上过不去,就连场景都是那么假。
没觉得特别好看,那颗凡尔纳之心早已泯灭了吧……中段女猪凸点,加一星。
布景假特效假布光假,典型的各大游戏城顶楼5D电影院喜好的片子,就是那种座位会摇晃还会喷水刮风的那种电影院
没什么特别
想起来了标记一下,当年和新娘一起出去玩的时候看的,4D效果还不错。。。
无功无过
没什么营养
哇晒哇晒哇晒!!就剩我的尖叫了!
几年前看的一直没评分,当时看完觉得还挺好的,其他不记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