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
Bølgen,惊逃骇浪(港),大浪,The Wave
导演:罗阿尔·乌索格
主演:克里斯托弗·约纳尔,安妮·达尔·托普,乔纳斯·霍夫·奥夫特布洛,伊迪丝·哈根鲁德-桑德,弗里迪夫·梭哈姆,莱拉·古蒂,亚瑟·博宁,赫尔曼·伯恩霍夫特,艾
类型:电影地区:挪威语言:挪威语年份:2015
简介:在盖朗厄尔山体滑坡监测站工作的地质学家克里斯蒂安准备辞职并举家搬迁到斯塔万格。当他们收拾好行李准备前往渡口时,克里斯蒂安发现了周边环境的一些细微变化,于是他返回监测站告诫他的同事们山体滑坡的危险即将来临,但大家认为他的担心为时过早,无奈的克里斯蒂安只好离去。他带着女儿朱莉娅回到家度过在盖朗厄尔的最后一晚,而儿子桑..详细 >
峡湾地貌真是令人惊叹啊。这导演在白天就不能提亮一下暗部吗,外面大白天,镜头一转室内白种人黑得跟非洲老铁一样,到晚上就正常多了。这个片子花一半时间讲监测站事前预防,花一半时间讲天灾发生,很好地解释了灾难片“政府事前为什么没有通知”的问题。男女主都是超人,我说蚁人应该找你两口子来演,杀伐果断体力惊人,女主绞杀倒霉男把我惊呆了,男主是惯例圣父女主却是冷心冷肺,好特别。倒霉夫妻下辈子别再做好人了不值得。男主光环也太强了,同样是绑车里被洪水搅拌他活蹦乱跳甚至还能上天入地,大巴车里就全员死亡。酒店里面道具做得不好,80米巨浪破坏不了结构还破坏不了软装吗,酒店内部跟应有的效果比太过整洁了,说实话80米巨浪下酒店真的不会被夷为平地吗我很怀疑,特别是看了地震遗迹之后
还行 2019.4
挪威语好难听
对于评分不过六,我是万万没想到。前半部分确实拖沓,但山体滑坡前后还是很给力的。这种效果的片子,怕是大陆也没人能做到吧,而且是小成本灾难影片。
不错的电影,如果能用家里的投影仪和家庭影院看就更好了。不是烂片,还是推荐的。虽然有的地方演员演得不好,比如公共汽车里死去的女服务员被主角扒拉头的时候眼睛动了,漏水的地下室铁门在外面都是水的情况下能被人用人力推回去。
我真是没想到这部电影和那部大地震不仅主演一家四口没变连角色的名字都一样,这是系列电影的意思吗? 也就是说这一家四口在遭遇了2015年的海啸以后又在2018年遭遇了大地震?这是何等的悲催啊………这个系列电影的套路就是铺垫一个半小时,大场面10分钟,每次一个孩子来拖住父母避难的脚步,海啸的时候是带着降噪耳机听不见报警的儿子,地震的时候是不听老爸话瞎跑到楼顶的女儿。由于熊孩子的造作才有后续的艰难求生。电影铺垫太长,大场面太少,这一点在大地震的时候稍微有了点改变,特效还可以,剧情稀烂
还是第一次看挪威电影,呵呵,😃,看的很紧张,大浪很震撼!
挪威首部灾难片,好莱坞套路新意欠奉。拿这个申奥其实就是去挣点小钱
不喜欢
普普通通的灾难片 第一次看挪威电影。真是风景宜人,北欧是个令人向往的地方,不过相比灾难片拍的就一般了。可能看惯了美国特效灾难片,一下有点适应不了其他影片。
挪威太美了~
翻破了百度才找到这个电影名 原来是挪威自家出品 倒是挺不错的 紧凑不累赘
唯一感觉激情点的就是海浪发生的那十分钟,灾难片都比较传统,以家庭入手,而灾难片传达的也应该要是正能量,让人在灾难中学会些什么,本片有几个情节并不好,可能本片中唯一喜欢的就是那个小女孩了吧=_=.
我觉得很好看啊!灾难片➕风景片~果然还是儿子力气大,敲醒了⋯⋯所以说不能放弃,记得有次看一个什么说手术台上按了40分钟才缓过来
并无太大亮点的北欧灾难片,毕竟以前没有尝试过这个题材,拿出来的成品却一股好莱坞味。避难所里护犊心切的女主杀死陷于焦虑的同伴,算是一点微弱的亮点。对丑陋人性的批判只能说点到即止,最后的大团圆更是太落俗套。
在自然面前,人类真的很渺小,不过本片表现的一般,故事也老套,没什么新意,灾难镜头的震撼感基本没有。
小语种片,还是事前人类不重视,小群体的呼吁没有用,歌颂亲情,个别情节值得讨论,比如避难所里妈妈,儿子和同事,同事在水里惊恐之下听不进去话,死命按着儿子的头托起自己,妈妈制止无效的情况下,溺毙了同事……可是不这样,挣扎的同事很可能把儿子和妈妈都按到水里……所以……
为何不从47分30秒处展开故事? 挪威的低成本灾难片。6.1/2616 短评986 %20/54/26 【IMDb6.6/3.8万 预算600万美元,北美票房17.74万美元,全球票房1297.51万美元】
人蠢不能忍 多一星给美景
对不起(눈_눈)除了风景好看真的好墨迹,不太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