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人告诉我,如果自杀,如果是跳楼,一定要挑选一身品质优良的内衣,因为从高空落下,空气的阻力会让你的衣服四分五裂。
我没有亲眼目睹过跳楼自杀的现场,也不知道经历短暂飞行过后的身体是否能完整无缺,在接近地面的最后一秒,努力摆出一个有关面子的姿势。
患有恐高症的人,显然是不大适合选择跳楼的,在颤抖如泥的一刹那,激发更多的也许是求生的欲望。
据说如今大小城市的摩天大厦纷纷采取封顶,在缺乏鸟群飞翔的城市上空,仰望与俯视之间都充满了沮丧。
1958年希区柯克的《迷魂记》上映的时候,人们对恐高症有了一些形象思维上的认知。
故事情节大致是这样的,一个退职的探长斯科蒂受朋友之托跟踪他的妻子玛德琳,一次,玛德琳突然跳入河中,被斯科蒂救起,并从此对她产生了爱恋之情。
但是玛德琳最终还是摆脱了斯科蒂的追踪,从钟楼坠地身亡。
斯科蒂因为患有恐高症,没有在关键时刻及时阻止玛德琳的自杀,从而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
可是有一天,他在街头遇到了一个名叫朱迪的女人,长得竟与死去的玛德琳一模一样,于是,斯科蒂开始探询她的身世和来历。
整件事情原来是一个早已布好圈套的阴谋,目的就是要利用斯科蒂患有恐高症的缺陷。
希区柯克的电影总是存在着精神迷恋气味,偷窃癖、偷窥癖、恋尸癖,还有一位爱德华大夫对条纹状的东西,会产生莫名其妙只能以达利的画来描述的恐惧。
我不能确定蹦极这项游戏就是在这种情形之下发明的,隐匿的身体羽毛蜕变成一根弹力惊人的绳子,从这一端到那一端,大概可以体验到驾驶无人公路的非常速度。
坠落可能代表了某种意义上的结束,不顾一切将自己像一颗石头丢下悬崖,在内心翻腾之中找到一点平静的临时生命停电。
如果有人请我去蹦极,考虑更多的应该是地点的选择。
在没有看到《爱的蹦极》这个韩国电影之前,新西兰停留在我的印象中的就是牛羊遍地,从来没有想过,那也是个模拟跳楼的最佳地点。
据一项不甚可靠的调查资料表明,有78%的男性与61%的女性,希望在第一次约会的时候,就能天旋地转发生性爱关系。
爱情管不住身体的冲动,午夜场,僻冷街道,原来蓝色月光中也暗藏着甜蜜的杀机。
徐仁友和泰喜就是在一个催眠般的雨天结识的,伞下的世界阻隔了外界嘈杂的声音,天气似乎是电影爱情必备的一个道具,借助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使得恋爱中的人更加坚信,他们的相爱是命中注定。
《绿光》中曝晒的海滩,《循规蹈矩》中一个炎热的纽约早晨,《熟食店》中一场突如其来的水灾,《情人》中雨季绵延的湄公河渡船。
几乎每一种天气在电影里都有不同寻常的喻意,堆栈在眉宇间的积雪,有时需要一点温度的亮光将它推开。
《爱的蹦极》并没有出现下雪的场景,但这仍是一个充满冰凉寒意的电影。
当新西兰的幽长峡谷在片头出现的时候,滑翔摩擦干冷空气的细小声音,我已经知道这是一个关于生命轮回的无奈故事。
韩式爱情都有一个有情人无法终成眷属的不成文规定,《触不到的恋人》、《情迷话报机》、《八月照相馆》、《春逝》、《伤心街角的恋人》,总有一场意外适时出现,中断了一段感情的发展,而追忆再也赶不上时间飞快的速度。
如果泰喜没有遭遇那场注定的车祸,服完兵役的徐仁友就会顺理成章在车站等到自己的恋人,然后相约去新西兰完成一次爱的蹦极。
所有往日恋爱中的动感小细节,都将成为这个电影过目即忘的片段,紧张地打嗝,弯腰系鞋带,一把汤匙,一只打火机,一根小指微翘的握杯手势,爱情的魔法居然施展一次就能大功告成了。
许多年以后,通常这样的叙述方式总是不负责任的,短短的五个字就可以交待了时间的湍急。
没有人会去关心一个伤口愈合的过程,却更愿意看到溃烂或者再度撕裂,所有人注视的目光都像婴儿一般轻柔。
把《爱的蹦极》归入同性电影,同样也是不负责任的,它更像是同性之间相爱的完美借口,我爱的不是同性,只是这一刻我爱上的,不巧是我的同性。
许多年以后,泰喜以同性的轮回身份出现在徐仁友的眼前,那个十七岁的高中男生,骑着单车捉弄自己最喜欢的女生。
我似乎在另一个韩国电影《梦精记》中看到过这个名叫吕贤洙的演员,同样是一个半熟少年,玩着无伤大雅的性游戏,对自己身体的兴趣其实远远超过对于他人。
跨越不可容许年龄段的师生恋的确是很难让人快速接受的,不管是哪一方的情感主动,童贞在这个浪费越来越正常的世界,仍然半买半送略占着一点价值的底线。
而这一次是一对同性的师生,每个人都无法抑制眼睛里的匪夷所思,同时,他们又是好奇的,对陌生感情无法亲身体验的缺席窥视。
我喜欢这个电影爱情的方式,不经意间忽略了寻常道德的苦苦追问,在一开始,就是甜美的绝望。
我相信这样的一种说法,在万千人当中,你并不是爱上某一个人,而是将你曾经爱过的一个人寻找出来。
当徐仁友泪流满面,大声问着自己的学生你是谁,你到底是谁的时候,他已经把死去的恋人再次找到了。
似曾相识这样的词语一定是为这种寻找的爱情方式量身度造的,当你觉得记忆已经淡忘得差不多的时候,又以死而返魂的技术力量慢慢深海浮现了。
在手机铃声中哼唱着同样的一段音乐,同样的语气,同样的手势,同样的一种烟草的味道,只是四周都是悬崖,与心爱的人不能分手,那么就一起共赴死亡的蹦极。
爱情不是那么一瞬间的,而是认出你所找的那个人,是遇见你的终身伴侣。
学生贤宇说的话引起了我的注意,之后一次上课,他提的一个问题勾起我对太熙的思念,我于是有了不祥的感觉。
不经意间开始对他特别的关注,而他的身影会不由自主地吸引我,甚至运动会时我在他的身边会不停地打嗝,一如当年我与太熙亲近时的发应……我开始心神不宁,常常会望着他发呆,我甚至会怀疑自己的性取向……我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他身上有着太熙的影子,难道这是太熙对我的召唤?
17年前的初恋情怀被再次激荡,太熙失踪前我曾在她的耳边说过:下辈子,我也会认出你,因为我只爱你一个人。
难道这是太熙回来找我了?
这重新扑面而来的情感让我深陷其中,恐惧,挣扎,抗拒,否认……但是“我对你施下了魔法,所以你用手握东西的时候,小指会翘起来。
”只有太熙知道这话,贤宇握着东西时也会翘起小指;太熙当年送给我的打火机又出现在他的手中……我感觉自己快要崩溃了,我该怎么办,眼前的这个人明明就是太熙,我确认自己的感觉,我哭倒在贤宇的肩上“为什么我能够认出你,你却已经忘记了我是谁?
”现在的我,既已打开心结,就只能放下所有,离开这个被我惊动的中学,离开被我惊动的妻儿,离开被我惊动的男孩——贤宇。
我再次来到当年等待太熙的车站,她说过会来陪我,我相信她,我会等待,哪怕等到我消失……火车一辆辆地消逝,我坐在那张椅子上,虽然身体麻木,可是我却听到太熙赶到的脚步声,是贤宇,他说:对不起,我来的太晚了!
我早已泪流满面。
我说过“我爱你,不是因为你是女人或者其它,而是因为你是你,不管你是男人还是女人,是动物还是植物。
我所爱的就是你,是存在在这个世界上的你这个个体。
”是啊,我爱你。
——就这么简单。
为了看李恩珠,又翻出《爱的蹦极》,知道故事情节,却真的没想到以此结尾,不停地对自己说不要这样发展下去。
可是,当看到最后那句话的时候,我才明白这样的安排是电影要说的“等我找到你之后,要跟你再次相爱。
”“真的?
可是你怎么知道那个人就是我?
”“我可以知道,绝对可以。
”“怎么知道?
”“我下辈子不是也会跟某个人相爱么?
那么,那个人就是你”“那随便喜欢一个人之后,就说以后那个人就是我,就可以了嘛”“不,我可以认出你。
因为,除了你之外,我不能爱上任何人”“你说过,在人生的拒绝壁往下跳,也绝对不是终点。
我要再次与你相遇,那不是因为爱你,而是因为我只能爱你一个人,我爱你”你,能认出你爱的人么?
你,这样爱过一个人么?
他和他并肩站在一起,他似乎有点紧张。
他握住他的手,十指交缠,手心温热。
他们对视了一下,然后面带微笑纵身跃下悬崖,像去赴一场盛大的欢宴。
他记得她(他)说,那里不是终点。
这是《爱的蹦极》的结尾,可它并不是一个关于gay的故事。
仁友和太嬉是一对一见钟情的恋人,互相承诺永远都只爱对方。
仁友入伍前太嬉说好要来车站送他,却不幸在车祸中身亡(超典型的韩片风格)。
十七年后,仁友成了某高中的语文老师,他对待学生亲切随和,很快受到孩子们的爱戴。
但他却莫名的对一名男生产生了复杂的感情。
因为,即使没有那些似曾相识的细节,仁友也能听见自己心中共鸣的震颤,这个十七岁的男孩就是他当年挚爱的太嬉……又是一个转世与轮回的故事。
不同的是,他们错位了身份。
他和男孩面对面的站着。
他像一只发了狂的野兽,嘶吼着问他:“你到底是谁?
”眼神里写满了凄楚。
他们是爱人,是针尖对麦芒的遭遇,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生生世世纠缠在一起。
他们分享着只属于两个人的微妙灵犀,没道理的字母,伸出的小手指,火机上熟悉的脸,都具有刹那间令他泪流满面的力量。
于是他妥协了,像第一次遇见她时那样,彻彻底底的沦陷,不断坠落,绵延而来的只是无序的空白。
他以为又将是一场无尽的等待,可是她醒了,在一个男孩子的身体里用力拔出记忆的活塞。
他也没有别的话,只是说:“你来了就好。
”和张氏女子的那句“于万千人之中……”可有异曲同工之妙?
新西兰的峡谷吹荡着细而冷的风。
他们将手搭在彼此肩头,空气温柔的充满四周。
下一瞬间我不知将会抵达哪里,但一定离你的心很近很近。
首先说明:我不是哈韩族,所以对很多韩剧并不是很痴迷,或者说不会刻意的看,更或者说会有些逃避。
为什么要逃避呢?
并不是韩剧本身有什么不妥,而是自己无法承受韩剧中的爱情……韩剧的爱情,总是那般纯粹的让人窒息……所以,一再告诉自己:看韩剧的都是小女生,自己已经是大人了哦!
终于如愿以偿的看完了朋友介绍的这部电影。
http://www.oneleo.com/2006/01/bungee-jumping-of-their-own.html
徐仁友说:“因为我爱上的那个人肯定是你。
除了你,我不可能爱上其他人。
”王家卫说:“当你不能够再拥有,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记”。
而我一直相信:没有忘不掉的记忆,只有不想忘的记忆。
因为,我知道,如果自己选择去忘记,或许会平静如许,但自己的人生将有个缺,一个回忆的断链,也不再是盈满完整的自己。
星期天的下午,阳光晴好,正适合躺在床上静静看电影。
旁边的桌上放着话梅,怠倦的时候含上一粒。
阳台上的金色一寸一寸地褪去。
恍惚间天色已全黑。
《爱的蹦极》。
在欣赏之前就已经预知剧情。
两个小小恋人之间的纯真情意。
然后某一天相约见面的女孩忽然消失不见,男孩在苦等一日一夜后黯然离去。
而后他工作结婚生子,过着平凡日子。
直至某一天他发现班上一个学生身上有着昔日恋人的影子。
言语,动作,举止,和她太相似。
只是,这个学生是个男孩。
整部电影荡漾着温暖的情怀。
如同初春的阳光,毋需灿烂,毋需炽热,淡淡地,轻轻地洒进心房,周身舒泰。
那些琐碎的平淡的细节,正是阳光中漂浮的细小颗粒,折射出五彩光芒。
他看着忽然跑到自己伞下的美丽女孩,一路沉默无语,任凭雨水打湿肩膀。
他看着她跑上公车,却忘记问姓名,于是每天在遇见她的地方痴痴地等待。
他不惜旷课,而去她所在的雕塑系串课。
他在教室远远眺望她的身影,然后跑下去,傻傻地蹲下身子给她系好凌乱的鞋带。
他对她说,我对你失了魔法,当你拿东西的时候,小指会微微翘起。
他是羞涩木讷的男孩,连表白都慌张到不知怎么开口,跌跌撞撞懵懂如幼童。
也许,正是这样打动了她。
她低下头,看见自己拿杯子的小指,自然地翘起。
她纠缠着国文系的他,问有关“t”“d”的问题。
她送他自己制作的打火机,上面雕刻着自己的画像。
她说以前也交过男朋友,但总是担心会分开,就始终没有舍得送出去,这次不一样。
他为了她送的打火机学抽烟,姿势笨拙的一塌糊涂。
【他们彼此之间的爱意,好比春天的树木,单纯质朴,伴随着暖风,无法抑制地疯长。
】 一个大雨滂沱的夜晚,他们发生争吵。
他愤怒的把伞摔个稀烂后离去,她则站在暴雨里啜泣不止,车一辆辆驶过眼前,直到整个街道都渐渐沉寂下来。
他又跑回来,紧紧地抱着她,不停地说着:“谢谢你,太嬉,谢谢你没有走,我对自己说,只要你还在,那以后我什么都听你的。
”她哭着说:“你为什么抢着我的台词,我刚才对自己说,仁友求求你回来吧,只要你回来我以后全听你的。
”他们去开房间,她决定将自己交出去,他因为紧张而不停地打嗝。
然后干座着等到天亮。
他们约好,在他服兵役前在车站见面。
可是,他没有等到她。
她就此消失,不见。
十七年的时光将他打磨成一个平凡的男人,家有贤妻娇儿,生活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
直到他遇见他。
他是他的学生。
十七岁的少年,连身体都散发着青春和阳光的气味。
可是,他说的话,他的举止,他的动作,是那么的像她。
这些犹如丝丝蛛网,一点一点地粘起他的回忆。
他挣扎,就像坠入蛛网的小虫,是那样无力,反而被包裹得更加严密。
他去看医生,他问妻子我是男人吗,他酗酒,他已经无法将自己拔出来。
他的手,停在他的后背,他多么想,抚摸他,却最终,无力的垂下。
谣言像疯草一样蔓延。
他知道,他是她。
她再次回到他身边,却什么也不记得。
他独自一个人站在情感的旷野,声嘶力竭。
他只能选择离开。
一个人来到曾与她约定的车站,静静地坐着,往事像潮水般将他湮没。
然后,他抬起头,看见他。
他终于打捞起前世的记忆,那些破碎的影响折叠在一起,构成十七年前的往事。
她在去见他的路上发生车祸,从此天人相隔。
男孩走到他的身旁,说:“对不起,我来晚了。
”车窗上倒映出她的身影。
新西兰的高处,山峦叠嶂,他们紧握着双手,凝望着彼此,眼中有欢乐有爱恋却无恐惧。
纵身一跃,投身于青山碧水间,从此完完全全生生世世不离不弃。
【镜头缓缓穿过树林,穿过溪流,穿过山川。
在一片绿意融融中想起他们的声音。
】 “下辈子我要是个女儿身,是吧?
”“那要是我也是女的呢?
”“那就再下辈子吧。
”从人生的绝壁往下跳,也不回是终点,我要再次与你相遇,不是因为爱你,而是因为爱的只能是你,只能是你一人。
有一个关于蹦极的测试,当你在下坠前想起的那个人,就是你最爱的人。
也许,只有达到极限,我们才能懵然醒悟,看见自己内心深处的烙印。
爱,也似蹦极。
站在高处时的瑰丽风光,让人忍不住想去拥抱。
迈出一步,享受下坠的快感,即使跌落至最低也不会是终点。
因为有粗粗的绳线,一直一直牢牢地牵引着。
【耳旁有风呼啸而过的声音。
永远,或许就是永不永不说再见。
】
在新西兰的绝壁上“下辈子我要做一个女人,对吧?
”“要是我也是一个女人,那怎么办?
”“那就再等下辈子吧。
反正,我只能爱你”语毕,两个人牵着手一同跳下绝壁。
两个男人。
“等我重新诞生,我一定要找到你。
等我找到你之后,要再次与你相爱。
”“真的,可是你怎么知道那个人就是我?
”“我下辈子会爱上的那个人就是你。
”“你能认出我吗?
”“我可以。
除了你之外,我不可能爱上任何人。
”两个相爱的恋人之间的誓言,可惜,他还没等到下辈子,她就离开了他。
阴阳相隔。
“一见钟情,那代表喜欢你的身材或相貌。
但是,爱情不是那么一瞬间的,是认出你所找的那个人,是遇见你的终身伴侣。
”如果他和她是一见钟情。
那么,他和他就是认出自己所找的那个人,认出自己认定的那个人。
“你说过,在人生的绝壁往下跳,那里也绝对不是终点。
我要再次与你相遇,那不是因为爱你,而是因为我只能爱你一个人。
”童话只存在于梦幻中,所以,让很多人沉醉,甚至执迷。
这也是韩剧之所以广受欢迎的原因。
我不喜欢韩剧,但看过的几部韩国电影却会让我实实在在的感动。
比如《中毒》、比如《假若爱有天意》、比如现在的这部《爱的蹦极》。
有时会纳闷,为什么韩国的色情电影可以如此欲望化,韩国的纯情电影又可以如此地柏拉图。
偏偏,两者一样极富胜名。
一部电影又一次的激发了我的浪漫情怀,谁叫我本来就是浪漫的双鱼呢?
即使外界对韩国电影褒贬不一,童话般的爱情也会让人觉得不切实际,那又如何?
如果生活中的美好已经所剩无多,那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在银幕上去瞻仰它们呢?
喜欢韩国电影的“唯你”,非你不爱。
如果一个人一生中只能强烈的爱一次,那么,这种爱只能给予那唯一的一个人。
所以,除了你以外,我不可能会爱任何人。
我不知道守望爱情有多凄苦,我不知道等待爱人又多悲凉,只要心中的意志坚定,就能找到自己的理想。
上面说的三部影片的表现方式有些类似,《爱的蹦极》和《假若爱有天意》都是两个不同的时代相互穿插的,最后结局让人豁然开朗。
我不喜欢那种从开始就可以看到结局的电影,悬念固然吸引人,但更重要的是,除了有“悬”,还要让人“念”,惦记着念念不忘。
这才是一部影片的真实魅力。
看了《爱的蹦极》,你就可以明白到:真心的爱恋真的可以超越年龄,超越性别的。
因为你就是你,是我所爱的那个唯一的你。
“在人生的绝壁往下跳,那里也绝对不是终点。
我要再次与你相遇,那不是因为爱你,而是因为我只能爱你一个人。
”我对很早以前喜欢过的电影,都是抱有很深的感情,这部《爱的蹦极》也是。
有人把它归类到同志电影,但我想并不算是,这是一部唯美的超越现实的童话般的电影。
童话般的开始,夏日的雨天女主角太嬉闯入了徐仁友的世界,两个人都是大学生,一段纯真的恋情日渐升温,两个人都爱的很真爱的很深,也对彼此都很认真......就这样,爱到了仁友要去当兵的前夕,浓的化不开的两人约好要在车站见面,可太嬉却再也没有出现....... 镜头转向了17年后,徐仁友已经成为一位高中的教师,他有着正常的人生,正常的家。
新的学期他成为新的班级的导师,他正直幽默,处处维护学生,同学们都很敬重他。
可是,渐渐的班上一个17岁的男孩子吸引了他的注意,仁友在男孩的身上竟处处看见太嬉的影子:思考问题的方式,喜欢的事物,习惯性的小动作...这一切的一切都像是那被仁友深埋在内心深处却从未忘怀的太嬉。
仁友全乱了,他开始心神不定,见到男孩就坐立不安,晚上踌躇半天给男孩打电话,却不知道要说什么。
渐渐的,他越来越觉得男孩根本就是他深爱的初恋,在别人看来仁友变得更加不正常,总是用哀怨的眼神看着男孩,他甚至嫉妒男孩的小女朋友,上课时处处为难她...他对男孩的爱已经是不加掩饰了,学校同学老师都发现了,他们背地里咒骂他,当面讽刺他,“这哪里是一个老师看学生的眼神,这分明是对爱不到的恋人”......而这时,男孩的心里也起了很大的变化,他愤怒,为什么自己崇拜的老师会变成这样,可是真的仅仅是愤怒吗?
还有些什么早就在那里了,那些很遥远的记忆,还有不自觉的也会被老师吸引的那份感觉又是什么......如果有来生,你爱的人完全变了样子,相貌,身材,甚至是性别都改变了,只有ta的灵魂还是ta,你还会爱这样的ta吗? 这是一部并不现实的电影,说它不现实并不是因为电影里出现的转世,来生这些情节,而是因为电影里过分美好而执着的爱,只爱一个人,只能爱一个人,在这么大的世界上我只能爱你......记得曾经和一帮男性朋友神侃,在听着他们不着边际的夸大其词的感情史时,附和着说:是呀,天下何处无芳草,不多交几个女朋友真是浪费资源,浪费人生呀。
他们听后都只是开心的笑,兴奋的附和着,在我面前表达着各种更加露骨的看法,而就在他们当中竟然还有几个对我有意思......看着他们的样子我知道的,我绝对不会把这句话的后半部分告诉他们,绝对不会......我还是一直认为之所以很多人会对感情不忠,会拈花惹草是因为他们没有找到真正的爱。
就像古希腊剧作家阿里斯托芬(Aristophanes) 讲的那个神话“我们现在的人只是原本的半个人。
最初,人有两个脑袋、四条胳膊和四条腿。
众神感觉受到了人类的威胁,就把他们分成了两半。
因此,人类不得不去寻找自己的另一半。
他们不觉得自己是完整的,只有跟自己的另一半结合成一体的时候才感觉到是完整的.......”那一半就是你的soulmate,你灵魂的伴侣。
如果这是神对人类的惩罚,那我们势必是要用尽一生去寻觅世界上的另一个自己,势必要尝尽一切苦难与波折后也未必能使我们的爱开花。
如果,寻找爱情的旅途,是需要这般的痛苦,你还会铤而走险吗?......再回到电影里,仁友最后失去了家庭,失去了老婆孩子,失去了工作,失去了尊重...但这次,他的爱却找到了他。
同样是童话般的结尾,相爱的恋人站在高处,他们双手紧握,他们相视而笑,就这样,然后,如蹦极般的,幸福的纵身而下 ——嘿,如果有来世你还会爱我吗?
——不论你是什么,我都会爱你,因为我只能爱你。
我想,如果有一天,我爱上的你竟对我说你喜欢我,我会笑着告诉你,你的路还很长,你的爱还可以很多.......可我没有告诉你的却是,的确我们会遇到很多人,但,亲爱的,你只是你,只有一个的你,你是世界上唯一的你。
电影一开始就带着我们在雄伟浩瀚的新西兰大峡谷中穿梭,仿佛背后长出了翅膀,自由地翱翔在半空之中,就连万丈之下的河床也都仿佛松软得如同母亲的子宫温床。
“爱情不是那么一瞬间的,是认出你所找的那个人,是遇见你的终身伴侣”,这是那位17岁的男孩对一见钟情的看法,也是贯穿影片的线索。
大多数人都不相信所谓的一见钟情,因为它更多是发生在帅哥美女的身上,而且在深入了解对方之后,也往往会褪去激情,分道扬镳。
但若是如此轻易就能放弃感情,那又怎么算得上是爱情,更不可能是钟情了。
一见钟情是什么?
至少不是外貌协会的特权,就如同那天太嬉突然来到仁友的伞下躲雨之后,仁友就无法忘怀,她长得不过清秀,也谈不上漂亮,甚至胸部看起来小得像汤勺翻过来一样,究竟喜欢她什么,仁友也回答不上来,或许这才是一见钟情的奇妙之处,尽管你曾经觉得它是那么荒唐。
作为韩剧经典三宝之一的车祸,在这里使剧情发生180度的急转弯--仁友将登上去服兵役的火车的当晚,太嬉死了。
没有描述恋人离开之后,仁友有多么悲伤和痛苦,而是直接跳到17年后,他已成为深受学生爱戴的老师,妻女温柔体贴的丈夫、父亲,似乎把当年的山盟海誓忘得一清二楚,印证了常被用来安慰失恋者的一句话“这世界不是没了谁,就不能活”。
“如果我变丑了、胖了、老了,你还会喜欢我吗?
”“不管你变得怎样,我都一样爱你”,在这一语境里,说话人应该没有考虑到还有一种情况,即对方变换了性别。
这听起来是有一点重口味和狗血,但如果身体只是一具皮囊,恋人之间已成为对方的灵魂伴侣,那换个性别也应该不过小事一桩。
17年后,班上的男学生贤斌尽管外表与太嬉毫无相似之处,但他的一动一静却与当年的女孩惊人相似,无论是独特的爱情观、提出的奇怪问题还是握住东西时会翘起小拇指,都让仁友无法自拔,摧毁了他的生活包括家庭。
遇见命中注定的另一半,认出了对方特有的标识,才有了一见便足以钟情,因此,“一见钟情”还当被贴上“永恒”的标签,是唯一,是永远,而不是短暂的好感,随便哪一个人。
最后,不被世俗接受的“太嬉”和仁友来到蹦极胜地--新西兰大峡谷,不等套上绳索便纵身一跳,镜头又回到电影之初在雄伟秀丽的峡谷中自由驰骋,这对恋人坚信哪怕是在生死轮回的长河,也能在人群里一眼便找出对方。
奇幻爱情电影。这部电影拍出来就凸显了那句话吧,我爱你是因为你,不是因为你是男是女。
更像是同性之间相爱的完美借口,我爱的不是同性,只是这一刻我爱上的,不巧是我的同性
夸克
很早的时候看过的,这次捡起来才发现是这个故事。其实剧情设置的猎奇意味大于探索两性爱情的意思,一个矢志不渝的爱情故事套了个意味不明的“现世性转”。总之是冲着李恩珠来看的,可是角色有点酱油。
这无关于同性不同性,是永恒的爱,爱的是灵魂,而不在乎这灵魂之外包裹着的肉身,这是一种境界,从一而终,永恒的爱。
很扯的剧情,没办法,韩国电影的硬伤。要不是李秉宪,这片一无是处。为李秉宪加五颗星。
爱到极致成了变态,感觉只是为了这个创意而拍的电影。这个创意如果交给郭在容甚至马楚成会有趣和感动的多。
那些年李恩珠真是很红吖,可惜了。有点gay片的感觉,但是其实不是,你前世的恋人转世变成了你这一世的学生,但是和你同性别,你们要不要爱?韩国人说,要爱,但是我们死了再投胎。开始很感动,现在觉得很白痴。
当年就听说过。13年后因为某部棒剧翻出来看。跳下去并不是结束。唉,30多的人了不会为对方想一想么?这么哀怨小受的样子。也许是因为性向太直,即使是那个人的灵魂,也不能生活下去,才需要寻找来生吧。如果是现在,剧情走向会否不同?时间都去了哪里?
明明就是一部搅基片,非要给美化成转世轮回。。那个学生取向本来很正常啊,非要给掰弯。。
只是把爱都装进了另外一具躯壳……
这电影真的怪怪的,韩国人的创新思维似乎不比日本差.
我当然不想选下辈子。
附身說實在不夠說服力
恩珠的离开
因为它开始关注韩国电影
如果爱你就一定会找到你。无论前世今生,无论天涯海角。
从人生的峭壁上跳下去并不是结束,只是个开始。 下辈子,我一定投身成女人来找你。 那假如我也是个女人呢? 那就再等下下辈子。 我和你跳下去不是因为我爱你。 而是今生我只能爱你一个人。
其实现在看起结尾很舒服
李孝利在真人秀《孝利家民宿》中告诉朴宝剑和林允儿最喜欢的电影是《爱的蹦极》,并且墙裂安利。拍的挺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