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1162

辛弃疾1162,Fighting for the Motherland

主演:谢苗,南笙,郑文森,高名扬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0

《辛弃疾1162》剧照

辛弃疾1162 剧照 NO.1辛弃疾1162 剧照 NO.2辛弃疾1162 剧照 NO.3辛弃疾1162 剧照 NO.4辛弃疾1162 剧照 NO.5辛弃疾1162 剧照 NO.6辛弃疾1162 剧照 NO.13辛弃疾1162 剧照 NO.14辛弃疾1162 剧照 NO.15辛弃疾1162 剧照 NO.16辛弃疾1162 剧照 NO.17辛弃疾1162 剧照 NO.18辛弃疾1162 剧照 NO.19辛弃疾1162 剧照 NO.20

《辛弃疾1162》剧情介绍

辛弃疾1162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161年,大宋国土幅裂,金主完颜亮侵占中原,并再欲大举南侵。中原百姓不堪严苛压榨,奋起抗金,年方二十一岁的辛弃疾聚集乡众参加了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战功赫然。1162年,力主驱逐侵虏、收复失土、实现统一的辛弃疾,奉命南下说服南宋朝廷北伐,在他完成使命归来,却见主帅耿京被叛徒杀害后义军溃散的乱状。侠义所使、激愤所驱和再凝义军士气所谋,辛弃疾率五十多骑突袭数万人金军大营,生擒叛徒南归,写就一段悲壮的峥嵘历史。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谁为梦想买单化妆马拉萨尼亚32号鬼宅极主夫道爆笑!找碴SP神秘代码虽然只是弄丢了手机2失宠王妃之结缘北京爱情故事离婚快乐第二季新少年包拯安乐死医师的遗产最后征战蔓延扫毒风云之因货起的祸日落家园第七季捆绑我爱着我哭泣的女人血之友安妮·李斯特的秘密日记邮购怪兽大脚怪传说潜艇总动员:环游地球80天拳拳到肉如果我留下啥人顾性命娃娃屋寻找马拉的奇幻之旅当你沉睡时行尸走肉:外面的世界第二季蓝色圣诞节

《辛弃疾1162》长篇影评

 1 ) 史实虚构并重,坐失绝妙佳构

完成度较高的历史片。

作为网络电影来说,已经超出个人预期了。

文戏方面,人物性格鲜明,有充分可信,逻辑清晰的情感纠葛。

武戏方面,场面调度游刃有余,火爆,镜头感强。

尤其辛弃疾舞剑一段十分精彩。

近些年来武侠片中都已见不到的个人才艺表演桥段,反出现在一部历史剧中。

谢苗是功夫童星出身,舞剑有节奏,有劲,其他演员演不了。

说句题外话,谢苗好瘦。

印像中的苗,还停留在婴儿肥。

眼前的苗,还是一个人吗?

大惊失色。

脸颊上没有一两肉,是练功练偏了吗?

还是婚后生活太幸福。

要注意劳逸,不可操切。

南笙据说是豆瓣红人,古装扮相倒不违和。

角色定位大致相当于雅典娜或者桔梗,拔剑为弟复仇令人印象深刻。

史实与虚构的处理较为合理。

大体还原了辛弃疾早年在北方起兵的经历。

耿京起义,辛弃疾投诚都有刻画。

张安国为金人收买,杀害耿京等都是史实,影片中只一笔带过。

风格处理得较轻,更娱乐向,史诗感更加弱化。

作为网络电影也不必苛求。

义端和尚也是史实人物,在宋史辛弃疾列传中记载: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游。

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

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

弃疾曰:“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

”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

义端曰:“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力能杀人,幸勿杀我。

”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

义端在被辛追击擒获后说辛弃疾是青兕下凡,大拍其马屁,也是蛮有意思的。

义端的名字很蹊跷,正好谐音”异端“,容易给人造成虚构的幻觉。

其实不是。

开头结尾采用老年辛弃疾的视角,增加凝重感,值得赞赏。

片中刻画陆游泛舟西湖的段落,为整片风格添加了一抹虚无飘逸,更凸显东方特色。

以上史实的处理多中规中矩,但还是有一点遗憾。

关于辛弃疾题材,”辛党“间若即若离的友情是值得大力挖掘的。

辛弃疾少年时,与党怀英同窗就学,当时北方齐名”辛党“。

后来金人南下,辛归宋抗金,而党怀英却留而事金。

两人从同窗变成了民族敌人,这一点剧中没有借以发挥,白白错失了一个绝佳题材。

如果从辛党少年同游写起,着重刻画两人各事其主后,在民族大义与个体友情间的艰难抉择,最后面临两难绝境,将令整片格调再上一个台阶。

当然,那就完全是另一部戏了。

就酱

 2 ) 且以为祭,后人略瞻先生之英豪柔情尔

今日刚刚看过,仅从个人角度评价一二。

总体来说,还是一部中规中矩的电影。

如果从电影艺术角度评价,目测分数不会超过4分(10分制),但对于喜欢那段历史、喜欢那些诗词的个人来说,绝对值到8分左右。

2017年,有幸拜谒济南大明湖稼轩祠,游人聊聊,几可罗雀。

不禁慨叹,世人但知大明湖,不晓稼轩祠;但知夏雨荷,不明铁公堂。

是想如今影视如此发达,稼轩先生如此传奇的前半生,竟然鲜有影视问津。

想来未必是影人不削,多半为政治正确尔。

未曾想,2020年初,得此新片,聊以自慰,权祭先生之灵,再塑国人风骨。

对于电影不想多说,基本上描述了稼轩先生青年时期的一段“传奇”故事。

基本尊重了史实,在某些地方增加了部分虚构人物,但不损害整体结构。

其中,耿京、义端、贾瑞、张安国等人都是比较尊重历史描述的。

此外,电影对服饰道具方面也是花了一些心思,虽然算不上“考据派”,也看得出颇有心思。

比方说,电影中虚构的人物“榔头”,多数时候使用锤、斧一类的钝器兵刃。

这一点除了塑造人物的需要以外,也是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特色。

自五代十国以来,重甲兵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发展,金军精锐“铁浮屠”就是其中极致化的代表。

重甲对于刀剑等刃器有着很好的防御作用,但对于钝器的防御就较差了。

钝器在这段时间比例大增,只不过钝器对使用者不是很友好,要求使用者在力量和技巧方面有较高的修为。

再比方说,最后一段俘获张安国桥段,张安国一直手持金军授予的印绶。

在打斗中,印绶跌落,展现出较为完整的印绶、印匣制式。

恰恰是金元时期的典型印绶样式。

这一时期的印绶较汉唐时期更大,较明清时期略小。

中低级印绶多以铜铸,部分配以印匣。

此类印绶多有出土文物可以参考,也可见剧组是花了心思的。

还有一个比较容易忽略的地方:居中虚构人物完颜速拔,身边时常有一只“海东青”陪伴。

这一点是对女真人贵族性格比较符合史实的一种个性化塑造方式,只不过大众未必买账而已。

再次感谢导演没有用根据视觉冲击力的金雕代替海东青。

理论上来说,海东青多数为动物分类学上参与我国东北地区的阿穆尔隼,电影中的“海东青”更像是参与我国西北地区的阿尔泰隼,不过这种小细节,也不必苛求了。

真让导演搞一只阿穆尔隼也是强人所难。

书归正传。

历史在很多时候总是比影视更加传奇,稼轩先生的青年时期就是这样的。

导演很讨巧地选择了这一段故事来讲述故事,可以说是颇费心思了。

不太了解历史的人,觉得先生一介书生,武功了得,不太靠谱。

不过历史上的稼轩先生却恰恰如此,20出头兴起义军,单骑追杀义端、万军之中生擒张安国,转载千里归宋庭,都是历史上真正发生过的事情。

至于先生晚年的寂寥,影片头尾也略有交代,大抵只能“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了。

在故事层面,导演只要做到综述史实,也就足够精彩了。

略加入一些虚构的人物和事件,突出人物性格,增强故事性,倒也无可厚非。

其中需要说明的其中的女性人物霜花的塑造,可为褒贬不一。

这个事情,个人从两个角度来看:其一,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这就是一部“男人戏”。

女性人物在中国历史上的登场频率素来与男性是不成正比的,以至于寥寥几位历史女强人,屡屡被翻着花样搬上银幕。

全部都是男性角色,对导演、对制片方、对投资方,甚至对观众都是一种挑战。

故事片毕竟不是纪录片,还是需要考虑一点市场和大众口味的。

从这一点上来说,加入一个女性人物也可以理解;其二,霜花虽然为虚构人物,但这个女性角色的加入并未对稼轩先生的人物塑造造成过多的负面影响。

大家对稼轩先生的诗词直观感觉更多是金戈铁马,万里豪情的,殊不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也是老先生的佳作呀。

不知道这一句的,请自行百度,并向稼轩先生认错。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稼轩先生的诗词,跨越千年,直接与中国互联网时代挂上了钩。

历史上对稼轩先生的情感生活记载不多,没有陆放翁那样的“错错莫莫”。

不过依据先生的诗词来看,也是一个情感细腻,铁血柔情的人物,否则哪里来的千百度?

好在导演也没有忘记这一点,在影片最后,让两世恋人隔空相望,一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诉尽半世哀思,一句“蓦然回首”道了一生寥落,一句“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圆了阴阳情缘。

半是电影化的点题,半是诗歌化的浪漫;半是青春的回忆,半是老年的寂寞;半是酣畅淋漓的金戈,半是浅吟低唱的诗书;半是青史留名的笔墨,半是虚幻缥缈的光影……也算是对稼轩先生一生的概论了吧。

总体来说,这部电影虽然算不上佳作,但也是吃透了稼轩先生的风骨。

且以为祭,后人略瞻先生之英豪柔情尔。

 3 ) 拜托!

没看完,感觉没你们说的那么好。

首先一直不喜欢绑架英雄主义,绑架情怀得电影,因为这样的电影太有赚影迷同情的可疑,某些人根本就不是冲电影本身去看的,评价也不客观。

第二,拜托不要听不得差评与意见,我相信大部分留下评语的观影人都是很认真在看,辛辛苦苦写下一些意见与提议只是为了让电影变得更加完美,毕竟姓喷的人少!

最后,电影看什么,我的看法是看细节。

这样说太笼统了,我举个例子,绝命毒师里有一集 毒王车子前玻璃撞烂了,后面连续几天车子都是新换的玻璃,很明显的看得到固定胶带,又过了几天,玻璃护膜才没有的。

很多很多,这些东西无关演技,无关化妆,无关剧情,但是我看到了远不是评分!

所以,拜托电影人,不要以7分,8分为傲,所以拜托,观影人不要以还不错的态度,老好人的态度去评论那些没做好的影片!

 4 ) 谢苗

这段时间谢苗拍了不少这类的戏,像大汉十三将,还有这个。

值得鼓励。

谢苗还坚持走硬汉路线,而且这类戏也在现代夜店酒吧这种靡靡之戏里算传出另一种高亢的声音。

缺点说下,编剧太差,或者说导演,我看的时候就感觉剧情 似曾相识。

另外常识太差,说几个,一,剑再好也是文人装饰,武人舞剑用的,或者侠客比试也可用。

战场杀敌不好使,而且三两下都能弄断或者缺口,主角大战小战,全程用一把剑,跟人家狼牙棒,大刀,什么的硬钢,看的我好尴尬呀,关键是怎么打剑都好好的。

战场兵刃和平时的刀剑是有区别的,这点常识希望注意,二,大宋臣民管皇帝叫官家,这里弄错了。

别的就不说了这俩是真硬

 5 ) 胡扯八道

除了打打打、杀杀杀,剧情弱到爆。

贾瑞一心想到金朝做官,怎么转眼就变成抗金义士了?

辛弃疾500人打爆金人5000?

事实上是金军6万人孤军深入,长驱一千多里, 过黄河、破坚城,连续击败50多万宋军,直接灭了北宋。

而剧中完颜拨速的原型完颜拨速离在太原保卫战中曾以八千人击败15万北宋援军。

注意,这里是指是的北宋正规军。

义军就不要说了,金军曾有过200人击溃2万义军的战绩。

一个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累积击败过几十万宋军的金国名将,被一个事实上从未在与金军的战斗中取胜过的书生斩杀,这算不算是抗金神剧?

这让我想起了《杨家将》,历史上北宋一直被辽国吊打,年年给辽国进贡,在《杨家将》中却是杨六郎、穆桂英等宋将把辽军打的哭爹叫娘,甚至最后将辽灭国了!!!

在YY方面,中国和棒子真是有的一拼。

另,男、女主角真丑!

谢苗不用说了,和骷髅似的。

女主的脸整的和塑料娃娃似的,真恶心。

剧中人物的盔甲造型不错,战场氛围很真实,打个两星吧。

 6 ) 他不只是豪放派词人,他是个战士!

这部电影总的来说,剧情比较一般吧,不过还算符合历史,服化道也还行,演员演技也算在线。

主要值得一提的是,终于有人拍辛弃疾了,也让更多的人知道辛弃疾不只是一个豪迈的词人,他更是一个杀敌千百英勇无畏的战士!

了解历史或历史人物确实应该从不同的维度去观察去衡量,这也是这部片子我认为最大的亮点所在。

说说辛弃疾的饰演者谢苗吧,不得不说演技很好。

作为一个喜欢辛弃疾多年的读者,其实我并不认为谢苗是扮演辛弃疾的最佳人选。

如果从五官外形上来说,年少时的幼安应该更有凌厉和锐气,而谢苗稍稍缺乏。

但他确实演的不错,至少在神态动作上,以及台词功底上都是做的很好的。

所以即便外貌上差了一些,但并不会让人觉得跳戏和不适,是一位很优秀的演员。

最后说一句,如果是喜欢辛弃疾的同仁,大家还是可以去看一看的啊。

毕竟很难得有人来拍了,虽然还是少了一些什么,但真的是更全面地认识辛弃疾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吧。

我永远为辛弃疾热血难凉!

驱逐外虏,生死不惧!!!

 7 ) 好导演 遭遇 烂编剧。(金军不是日军,这不是抗日神剧)

先喷后赞。

故事结构 以辛弃疾的视角讲述整个故事(其间虽添加了一些反派描写,但只是作为主角行为的反应而已), 从头到尾平铺直叙,略显单调。

主要事件 难度过低,完美继承了抗日神剧的敌我强弱设定,很多情节不合理。

比如四凤闸一战,辛弃疾带领本部义军防守,几乎被全歼,此战金军兵力2000人,相信辛弃疾的防守部队人数肯定不止500人。

而在截粮一战中,辛弃疾却率领500人 完胜5000金军。

若是奇袭导致金军大乱,尚且合理。

但影片中虽然金军遭袭,但代到义军冲至阵前之时,金军已然列阵完毕,而金军主帅也能镇定指挥。

结果辛弃疾正面杀死主将而胜。

请问如此战力,此前四凤闸之战是如何惨败的。

再之 辛弃疾摔50精兵闯营斩将。。

大白天,金军过万,营寨高磊,正面进攻。

呵呵,别说辛弃疾,就是50名手持M16的特种兵进攻,也万无成功之理。

那个王爷也是塑造的老谋深算、精通兵略之人。

依凭营寨一阵弓箭,还不都成刺猬。

本片编剧抗日神剧的剧本写多了吧!

也因为主要事件没难度,相对于辛弃疾的人物形象也相应削弱。

某些段落有为了发生事件而生事之感。

故事主题隐晦不明。

故事主题的表达,并没有在剧本中体现出来。

影片更多的在堆砌事件,而影片展现的角度也引导着观众关注事件设计,而很少察觉出事件所表达的影片主题。

辛弃疾所代表的家国情怀更多的是主角的嘴巴讲述阐明的。

(这个问题,编剧与导演都有问题) 故事的人物设计有大问题。

人物纸片化,且没有深入的挖掘。

而人物间的情感与矛盾没有起到推动故事发展的作用。

很多时候人物性格和动机的前因后果也没表达清楚。

也就耿京、贾瑞这个人物鲜活些。

影片节奏干净利落,没有拖泥带水之感。

导演对于各种场面的掌控力很强。

快慢得当,深浅有序,称得上专业级。

但缺陷也很明显,影片过于工整,欠缺惊艳之设计。

影片在展现人物情绪方面略显欠缺,很多地方略显生硬,未作精心打磨。

主角辛弃疾的几处表达还是相对到位的。

作为一部历史人物影片,希望编导们在创作之时,作更多功课,设身处地站在历史和个人两个方面去描写历史人物,如此方能让观众信服。

本片综合来看还是优秀的,推荐大家观赏。

 8 ) 为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那些年少时囫囵吞下的词句已经刻在了一代代人的脑海里,也总能在某时某刻击中了你的心,豪放派,壮志未酬,这是对辛弃疾的初印象,南宋背景,抗金义士,看片过程都是带着惋惜担忧的心情,怕后面岳飞式悲剧收场,电影中的情节的是英雄气盖,壮志豪云,感觉辛弃疾被神化了,网上一查竟然史实还就是如此,这样一个有文采有豪情金戈铁马的历史一流人才早该有属于他的影史作品了,但这么燃的人物这么燃的故事为什么整个观影过程又是不够燃的,小黑必须死吗?

需要与霜花的吻戏吗?

要一个飞枪杀死金军主帅的情节吗?

 9 ) 爱国名将辛弃疾

人们所知道的辛弃疾,大多是那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辛弃疾;是与李清照并称为“南宋二安”的辛幼安;是“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的稼轩居士。

然而这是不完整的辛弃疾,是无可奈何的辛弃疾,是遗憾的辛弃疾。

公元1162年,金主完颜亮率军大举南侵,天下肖烟四起。

辛弃疾投身抗金义军,与金人对抗,几战大破金军。

面对反叛,他率领数十骑星夜兼程,深入敌阵,活捉叛贼。

电影就是描写了这段历史。

说实话,我有点失望。

电影对战场打斗情节描绘了太多,而对辛弃疾的谋略与胆识刻画的太少,而辛弃疾恰恰在这方面是有过人之处的。

电影没有展现辛弃疾埋坑破重骑的情节,而是用埋伏滚火球的一战战出威名,这一点有点遗憾。

生擒张安国居然是光天化日之下明抢,这一点也太离谱。

再有就是感情戏的刻画,实在有点多余。

整部电影情节没有侧重,都是一笔略过,看得有点赶,有种生拼硬凑的感觉,实在难以让我满意。

当然,我同时很欣慰这部电影的问世,因为它展现了辛弃疾一生最好的时光,为家国殊死搏斗的时光,为光复抛头洒血的时光。

再之后,辛弃疾南下进入南宋政坛,献上《美芹十论》等军事论著,训练虎贲军以备北伐,一度也官居高位。

然而整个南宋都安于江南半壁,一心光复旧土的辛弃疾数次沉浮,无奈在四十岁的大好年华归隐山林。

余生只能在青山绿水间,用一首首豪迈篇章中慰藉悲愤的心。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而如今,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答道: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影片最后,老年辛弃疾吟着“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无疑是辛弃疾最著名的一句词,而多少人把它当作一首爱情词?

殊不知这蕴含了辛弃疾这位爱国名将一生的无奈。

知我者,二三子啊!

 10 ) 为越来越棒的制作点赞!

本来以为网络电影会是随便拍拍。

没想到画面精良,很有质感。

能看出来制作团队诚意满满!

期待更多国产IP。

期待张导的下一部大作!

演员演技在线超出预期。

辛弃疾这真是文武双全,魔武双修,可叹可敬。

宋朝这玩意儿经济这么发达,武力却是战五渣,让当时的游牧民族随便收拾来收拾去,北宋,南宋的最后还是狗带领盒饭。

《辛弃疾1162》短评

挺好看的,只有经历过边疆战事,以后辛才写的出那些气势磅礴、流传千古的诗词啊。“少年握槊,气凭陵、酒圣诗豪余事。缩手旁观初未识,两两三三而已。变化须臾,鸥飞石镜,鹊抵星桥外捣残秋练,玉砧犹想纤指。”

6分钟前
  • 茄子酱
  • 推荐

这网剧不是太差

11分钟前
  • Chenghuan007
  • 较差

我见青山

15分钟前
  • 魔石爱上鱼
  • 还行

挺喜欢谢苗的。90年代香港历史电影的味,有所不足,但已足见诚意。比现在院线一堆烂片强的多。

19分钟前
  • 童年的流星
  • 力荐

制作算是精良了,在众多“网大”里,应该说是非常精良了,动作戏也好。皇上说准奏辛弃疾的想法的时候,我竟然有种热血沸腾的感觉。关于感情戏,我觉得这个感情戏恰到好处,我从点开这电影的时候就知道这电影不会以感情戏为主。但是我承认,最后一段“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时候,我真的泪目了。

22分钟前
  • 推荐

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辛弃疾夜晚挑灯看剑。

27分钟前
  • Fighting
  • 推荐

不会主动选择观看的片子,观影完毕后觉得还不错,有剧情有排场(BGM见龙卸甲)以及有喜剧元素(决战前回头和女主说嫁给我,标枪射杀金人头目)。剧情被灭团的辛弃疾去投靠曾经的伙伴贾瑞,投名状成功后被义军头目耿京认可,又经历了被曾经朋友义端的试图策反,前往帝都面圣,回城后头目被一直不和的张安国杀害,前往金人大营击杀完颜速拔,失去妻子霜花和兄弟榔头

32分钟前
  • 65437988758
  • 推荐

看了几分钟,金人居然要砍死年轻女人?然后女人突然爆发手撕鬼子?

34分钟前
  • 璀璨
  • 较差

完成度较高的历史片

36分钟前
  • 虫蠹
  • 还行

舞刀二十秒精彩,空中拦截引爆,笑。余下乏善可陈

40分钟前
  • Rey
  • 较差

霜花 嘿 那个瘦脸真有点意思 但是回想起来有点烦

41分钟前
  • MaggiePp
  • 较差

前半段拍摄的很不错 后半段开始全面崩盘 女主的儿女情长非常影响本就支离破碎的剧情 镜头量很大 耗资不菲

44分钟前
  • 景阳冈虎园园长
  • 较差

群演太垮了

49分钟前
  • 夜航西飞
  • 还行

电影质感还是有的,打光构图起码是电影的样子。但是情节和演员有点难受…两星的水平,多一星是给真的辛弃疾的

51分钟前
  • 杨帅 Harry
  • 还行

网剧老是用一个主角,何必呢,谢苗演辛弃疾感觉不合适。

56分钟前
  • 双城记
  • 较差

三星是及格 算不上 两星又感觉是较为严厉的差评 也不至于感觉好多故事情节有模仿《投名状》的痕迹

57分钟前
  • jjbggywoxnry
  • 较差

挺好的剧情,动作,都毁在脸谱化的人物刻画上了。但整体还行吧

1小时前
  • Imalion
  • 还行

编剧的问题,没写出辛弃疾的那种感觉来。

1小时前
  • 岁月何须溪上记
  • 还行

真实历史改编,南宋辛弃疾字幼安山东人,节奏太慢,这辛弃疾不喜欢,,,圣母婊啊,也是高宗时代、高中老师讲过的复仇千军万马里抓张国安演成这样啊

1小时前
  • 很差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1小时前
  • 朱祯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