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之痒,如同其他韩国电影一样,有着温暖细腻的画感,但缺少出人意料的情节。
仅从片名便可猜知,它记述的不过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故事。
一对相爱并同居六年的恋人,几乎在同一天,突然意识到自己不再为对方脸红心跳。
他们不再热衷于性爱,不再依偎着一起吃冰棍。
女孩敷着面膜若无其事地奚落男孩,而男孩则宁可坐在电视机前观看足球比赛也不愿多看女孩一眼。
你现在是否看不见我了?
女孩问。
男孩沉默。
其实那个时候,男孩已开始与公司的女同事偷情,而女孩亦差点把情感交付给另外一个男人。
当高个子男人向她告白,她犹豫着拒绝了。
她说,她有一个交往六年的男友。
她了解男友的一切,甚至知道他哪颗牙是蛀牙,还有他头上的疤是怎么来的。
男人追问,我不是问你对他有多了解,而是问你,你爱他吗?
女孩于是感到惘然。
男人大概是问出了女孩心中的疑惑。
而这个疑惑亦随着恋爱时间的累积渐渐存在于许多恋人心中。
我们开始不停地询问自己,相爱多年后,热烈的爱情是否被一种叫做习惯的东西所取代?
现在的我们是否还深爱着彼此?
回想当初的感情,充沛而自白,无所畏惧。
两人在一起四处去的时候,即使是平常一日,亦会觉得雀跃快乐。
可激情在时间的打磨中退了场。
爱情似乎成了不可抑制的滑落与平淡。
于是彼此视而不见,一边把对方当成理所当然的存在,一边又不禁感叹,究竟是谁从虚空中捕捉线条,用恢弘壮阔的臆想织就了爱情,挥霍着生命去眷恋,最后又将它扼杀?
电影以六年作为男女主人公爱情的冰点。
“我好喜欢六年前的你。
”如果说六年前的那是爱,那么六年后呢?
如果不是爱,那又是什么?
爱情路上荆棘满布,坎坷而百转千回。
爱情之瘙痒并不只是存在于某个特定的阶段,如人们常迷信的七年,或是影片中的六年。
面对外来汹涌不止的诱惑和内心难以安抚的倦厌,有的人选择放手离开,有的却坚持下来。
坚持爱一个人,不仅仅是美德,支撑这份信念的力量,便是当初第一眼就已决定了的那份深爱。
男孩在女孩毅然离开后终于明白这个道理。
所以当他再次遇见女孩的那个晴天,他把一张照片发到女孩的手机,那是一对满脸皱纹但绽放着幸福笑容的老夫妇。
女孩亦在此刻原谅了男孩,看着眼前这个男子,她像是看见了诗经里的爱情。
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携老。
有人说,爱情是场阑尾炎,而时间是一把手术刀。
但女孩在影片结束的时候道出了自己对的看法:断过的骨头重新接过后会更加牢固。
爱情是坚定的守候。
我希望你总是在我身边,即使在我情感枯竭之际。
即使在我拥挤的脑海里,还能留着陈旧而完好的形象。
我们曾经动摇过,但也更坚定了。
觊觎很久的Some it like hot听不懂原版一直拖着没看完的重庆森林双声道听着难受,无奈选择了一部棒子戏。
片名翻译的不尽相同,但不管是六年之痒还是六年恋爱中,表达的都是一个意思:我好像更喜欢六年前的你。
金在荣,男,电视台编导。
李达珍,女,出版社策划人。
他们从大学期间如胶似漆并且成功从校园恋情过渡到成熟爱情。
他们目前住在一起。
他们相爱六年。
故事的一开始就是纪念日的庆祝。
温馨的,不张扬的,缓缓向前的。
就像整部电影的基调,就像男女主角此时的关系。
女友嗔怪男友不会送礼这种情况不会出现感情刚刚开始中,那时关系没好到可以说出这样的话。
也不会出现在热恋中,那时哪怕你只送我一张纸,我都会觉得这是世界上最珍贵的纸。
唯一的可能就是像他们一样,长久了,稳定了,平淡了,习惯了。
每一对恋爱中人大概都或多或少会想着天长地久吧(如果这种念头一次也没有闪现过,那我觉得这恋爱也没必要继续了)。
长久带来稳定带来温暖也杀死新鲜感杀死火热激情。
我们一开始在爱人面前会拼命精心维护形象甚至连喝水也不敢太大声(至少我是)。
到了最后,李达珍敷着白色面膜可以自在的和金在荣说话。
刚开始睡在一起总是希望抱得紧些再紧些恨不得融化在一起,慢慢的变成相对而睡再然后只给对方一个背。
金在荣不是也用嫌恶的表情对女友说:“你呼吸太响了”…过去看对方怎么看怎么好就算是生气时板着的脸也是各种可爱,可是现在吵起架来就想诅咒对方是雪人,阳光一照能立刻溶化就好了!
相爱六年。
在一起到底是爱,是情理,还是最最可怕的习惯?
相处多年的恋人,早已把自己的人生渗进对方的人生中去,激情和甜蜜耗尽。
就连做爱也是“亲切而平和的”,毕竟不管是多美好的身体,连续看个两年谁都会没什么感觉。
矛盾渐渐在柴米油盐中产生,女人为男人忘记买东西回来而抱怨男人不理解女人为什么这么多抱怨……这时美艳热情的女小三出现了,家里那个女人现在看来就显得有些怨妇加黄脸婆了。
这时沉默浪漫的男小三出现了,家里那个男人现在是越来越粗鲁没文化并且无趣了。
让我深深失望的是,不管是理由是两人酒后乱性还是女人投怀送抱还是男人是下半身动物,男主角都和小三儿上床了!
这样看来女主角只被艺术家小三儿吻了两下实在太亏了。
更何况她还说出了如此深情的话:艺术家:你爱他么?
李达珍:我和他在一起六年了。
我知道他嘴里哪颗牙是蛀牙(个人感觉有点恶心,棒子好奇怪)知道他头上每个伤疤是怎么来的…艺术家:这是你熟悉他,但是你爱他么?
李达珍:爱的方式有很多种。
当牵手已经像左手牵右手当悸动已经成为往事,当身边出现新人比爱人更动人更贴心,当爱情不止是风花雪月而首先要考虑牛奶面包……爱情是不是早就不纯粹了是不是就该重新再来了?
还是我们相爱时就该考虑到当光鲜的釉质层褪去露出爱情的泥胚,我们是不是应该尽力保持新鲜并且和人生来就有的厌倦感做斗争?
我想我是老了开始喜欢温情的大团圆结局。
最后的最后,他们分手了他们又相遇了他们搀扶着离开了。
这个结局不是赤裸裸的happy ending却可以供人无限意淫。
时间是不是很容易让我们忘了如何思念对方,让我们忘了最后分开时有多后悔?
写到最后,我想知道答案,可我连问题都忘了…
微凉的夜看完了一部温馨又讲述着两个恋人间六年相爱后的情事。
豆友们都认真看了这部戏,并记录下了这部电影中比较经典的台词, “有黑眼圈的女人最性感” 当看到因为工作关系喜欢上女主角Da Jin的设计师说出这句话时,我想他一定打动了她。
而我也想到自己的亟待解决的黑眼圈。
一句话的力量有时真的很大,特别是真心话,他们的关系从此跨越了一般同事关系。
我相信,有黑眼圈的女人也一定是很努力的,她是性感的。
“你对我来说就是理所当然的存在” 相恋了6年的Da Jin与Jae Young决定分手,此时Jae young很平静的对Da Jin说出这句话,她也表示很认同。
他们真是因为了解而分手的,在缆车上,Da Jin的那位追求者问她有多爱Jae 时,她的回答是,我们很了解对方,我知道他哪颗补过的牙齿,头顶伤疤的形状,可是还是不了解他。
“你到底爱他吗?
”“爱分很多种的,我们现在像家人一样了。
”听过朋友说过这样的话,牵她的手就像我自己的左手牵右手,当有这种感觉时,彼此真熟悉到一定程度了,但熟悉就一定是了解吗?
了解就是爱吗?
“骨头碎了,重新长好,更坚固” 分手许久后,Da Jin和Jae Young不期而遇,他们决定重新在一起,影片以happy ending结束。
可是,经历过多次分手,最后下定决心分开后再复合,真能更加牢固吗?
彼此会遗忘当初对方的欺骗、伤害、对对方的无止境想念。
Da Jin和Jae Young在平淡的相处中,诠释了相恋6年的一对情人相爱的路程,他会帮她买卫生棉,他会在惹她生气后说抱歉,她会用她的小伎俩讨他欢心,她会在床上主动向他示好……这些都是恋人间大同小异相处方式。
因为相处产生的厌倦,又正好天时地利人和,Da Jin遇到了他,Jae Young遇到她,验证了那句,出来爱,迟早会遇劈腿,好在两人劈腿的时间前后不久,不存在谁欠谁多一些。
比较佩服他们能相处6年没有分手,我身边都没见到这样持久的爱情,这部片很淡,淡到像水,没有更多其他的味道,却又如水般能包容很多元素,《六年之痒》用清爽的画面,单纯的人物关系向观众讲述着发生了大家身边的不再有激情的6年的爱情。
有位心理学家曾写倒, 一份成熟称的上真爱的恋情必须经过四个阶段:共存(codependent) 反依赖(counterdependent) 独立(independent) 共生(interdependent)看了韩国电影《6년째연애중》(中文名:恋爱6年 / Lovers of 6 Years),一向不待见韩片的我居然没有快进的从头看到底。
男女主角是一对从校园就开始恋爱的情侣,到了第六年,激情不再。
纪念日上面部扭曲的自拍照片,仿佛预示着两人今后要面对的种种艰难。
再也不会有同吃一包冰棒时那种单纯的开心,甜蜜回忆的片段后,衔接的是女主一人坐在家门口吃冰棒的镜头。
很短的几秒钟,却充满无可奈何的悲情。
随后男主预料之中的开始找起了“新鲜”,单位里的兼职小MM显然比半同居状态中的煮面黄脸婆更诱人一些。
于是蹬鼻子上脸的借帮忙工作的名义,和小三一起拍起了单位里的电视广告。
然后女主在电视上看到了广告,哈这个镜头怎么让我觉得这么生活化呢。
我真心的佩服女主的涵养比较好。
广告后的私会、谈心、ONS,也是随着最俗套的预料发展着。
在鄙视男主三心二意的同时,忍不住分心佩服一下小三们欲擒故纵的本事。
贱是无下限的,没有他们做不出,只有你想不到。
随后女主也有了支撑她心灵的男人出现,却觉得这是编剧为了安抚看电影的女同胞而设计的。
男女主吵架,女主出走,女主回家,两人企图和好。
很长的一个镜头拍的是女主要拿高处的盘子,男主却忙着自己的事情完全没有发现,直到失手盘子摔碎,也预示着两人的裂痕已经到了难以弥补的地步。
我始终纠结的是,男主在质问女主和男配一起看夜景而意外受伤的同时,始终没有反省自己曾经的ONS。
直到分手的那天,两人在屋顶平静的感悟:“虽然听起来像个借口,但是对我来说,你在我身边就是理所当然的。
”“恩,对我来说也是这样的。
”贴心的编剧并没有这样结束电影,如期望那般安抚了我渴求世界和平的心。
若干年后,他们还是很有缘的相遇。
冷静过后,男主似乎有那么丁点明白了女主眼中幸福的定义了……“我们很可能会再次相互欺骗、争吵、伤害对方。
然后厌倦了,再分道扬镳。
忘记我们曾经如何地想念对方。
忘记我们曾经如何地后悔。
”好现实的固执但她真正想要表达的潜台词,相信每个爱过的人都会懂吧。
生活不是电影,爱情也不是童话。
电影中的悲喜我们只是浅浅的体验,瞬间的感动着。
渐渐懂了些什么,渐渐知道该如何去做。
不让别人的错误在自己身上发生,自己身上的错误,尽力让它不要再次发生。
偶尔说一些大道理和漂亮话,也要记起身边最重要的小事。
一切都让它慢慢的来把……相爱的人,都希望能渐渐走向共生。
渐渐的,也是一种收获。
前几天,大学时很好很好的朋友告诉我她要结婚了,新郎不是那个人。
我愤怒然后沉默。
毕业后,间或的联系让我了解了她和自己曾经一样的痛苦,如果最爱的人不爱自己了,那么就找一个爱自己的人吧,可是,即使这样就一定会幸福么?
我不敢问,因为我希望她幸福。
一段爱无论怎样开始的,似乎都会走向相同的结局。
校园里青色的初恋,没有物质的浪漫,却因共同的梦想和誓言而变得璀璨;成熟后相知相恋,那份理解,那份心有灵犀令人感动而沉醉。
两小无猜,一见钟情,人生中的种种邂逅,因时间、空间和经历者的不同而有千千万万个版本,然而到头都是一个柴米油盐。
永恒,我们想象的幸福并不是短暂浪漫的无限延续,而是另一种生命模式的开始,那里像一条没有光亮的迷途,我们站在路中间,不能退,却亦不知如何进。
心中的对爱的理想是唯一的指引吧,然而一个信念在平淡生活的炙烤下究竟可以坚持多久?
爱情诞生时伴随着浪漫,他们是孪生子,有爱,即使破屋陋巷都是美的,粗茶淡饭也称得上人间美味。
于是,慢慢的我们将爱和浪漫等同,但真的等同么?
争吵的情侣往往因为在对方身上再也找不到曾经的浪漫,所以怀疑对方的爱,怀疑自己的选择。
男人的冷漠和女人的歇斯底里,彼此了解的一切到头来竟只是生活的习惯,这是电视剧里家庭危机的主线,俗到让人恶心,可生活却就是这样。
我们如此不甘心,那些记忆夸张地向我们昭示曾经我们爱得多么轰轰烈烈,那种幸福是除了我们无人享有过的啊?
为什么,一夕之间就变化如此?
曾经共同生活的记忆,即使分手了,也会沉淀在两个人的心底,因为那时爱情,是我们一起追寻过的幸福。
爱情或婚姻中,一个人先放弃了,另一个人就会永远活在被背叛的阴影里,这是悲惨;而如果两个人都放弃了,那么则是无奈。
有没有人坚持下去呢?
有吧,像我们的父辈,他们默默地接受这种爱情的死亡,将曾经的恋人慢慢视为朋友、亲人、同志或者人生的伴侣。
然而我们更执著追求永恒的人,能接受么?
不能,所以选择一段段短暂的浪漫,却发觉在爱情的狩猎中没有赢家。
所以爱成了年轻时的幻想,历经沧桑后的奢望。
当短暂的浪漫遭遇永恒的幸福,就像现实的肉体满足挑战超现实的精神磨砺。
我们都是凡人,所以有欲望,所以难以抗拒诱惑,如果一种快乐来的更简单一些,我们会不会放弃要痛苦跋涉又不一定能得到的幸福呢?
因为想爱而爱了,也因为想爱而放弃了。
1、对有些人来说,还是能别结婚就别结婚,能别同居就别同居,能别上床就别上床好了,否则,后果不严重,但是很麻烦2、觉得两个人的发展已经由某阶段步入另某阶段,就算不是痒,也会有痉挛3、“痒”这件事,还是得挠啊韩剧,嗯,我的意思是韩影,有时也是能正经的深刻一小下的。
注:本片适合单看(且宜准备好纸笔以作总结),肯定不适合情侣档,否则,影响情绪是小,觉得“痒”了事大啊
深夜看完这部平淡的电影。
六年。
激情退去升华的感情我们都不满足。
争吵,吼叫,沉默,厌倦。
你现在已经看不见我了吗?
爱的是六年前的你吗?
到底还有没有爱情?
可是每次想要离开时,却有无数的回忆自动播放。
100天的纪念日,记得你的蛀齿是哪个,大雨中你赤着脚痛哭出声要我道歉。
分手的时候,在各自的房间,抽烟痛哭。
若是分手,拥有那么多回忆又有何意义?
多么讽刺又让人倍加痛苦。
插曲Because和着电影的情节,缓缓奏出,心也随着微微抽痛。
不自知,你已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再相遇时,是命中注定。
我的心依旧为你怦怦而动。
断过的骨头接上后会更加牢固。
看着你发过来那张我所感动过的照片。
心一下子柔软了。
回忆夹着所有的想念涌入心头。
我想我们会白头偕老吧。
电影还是电影,设计好的两个人同时劈腿,同时爆发,同时悔悟,现实中哪会呀!
它只是很生动的描述了恋爱中的一段,接下来会怎样又是会留给人们困惑,所以说它拍的不到位的地方,就是并没有完全真实的反映生活,归根结底,还是一个爱情的童话。
不过在电影结尾之前都是不错的,起码让我有心随而动的感觉,本来想在其中找到六年后是否还有爱情的答案,却是看到结局心还在悬着,像写一篇论文,绕来绕去的又绕了回去,论点并不清晰。
就像男主角说的,我们女生一直不知疲倦的质疑这还是不是爱情,可他们已经厌倦了,厌倦了陪我们一起质疑,厌倦了我们乱发脾气,厌倦了一次一次的先跟我们说对不起……,可是当他们厌倦的时候,我们又开始了质疑。
有圆满的爱情吗?
有至死不渝的爱情吗?
有不会吵架的爱情吗?
有彼此会一直爱下去的爱情吗?
恋爱如人生,都是在漫漫的旅途中尝尽酸甜,长久相处的恋人共同的经历象相册一样制定好的散文式的情感弥漫......这是一部没有华丽外表,淡淡的真实的电影,仿佛记录着我们不知不觉中经历着的生活。
影片记录了度过六周年纪念日的男女主角,他们是门隔着门的情侣。
爱情,永远像那捧假花,娇艳动人。
六年的,相知,相依,相爱。
让他们像亲人一样熟悉,她知道她哪颗牙齿是蛀牙,他头上的每道伤疤是如何而来。
或许就是像亲人一样熟悉,让他不会像以前一样去迁就她,了解她的小脾气背后隐藏的潜台词。
是时间冲淡了往日的热度,还是我们始终跨越不了六年之痒埋下的时间的长河。
所以,当她的女同事,在即将飞往巴黎最后一次来找他时,他还是跨过了地上那条隐隐约约的白线。
等到失去的时候,他们才会在各自的房间伤心流泪,隔着紧紧只是一堵若有若无的墙。
其实他们还是那么在乎对方,有些东西,一旦失去了才懂得珍惜,而得到后,又会渐渐的淡漠。
不断的重复,不断的前行。
而女主角,最后的旁白,就是导演真正要告诉我们的:爱情就是这样,没有什么道理的缘散缘聚。
六年之痒也好,七年之痒也罢。
缘分还是天注定,依旧可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已经不记得,是有多久,没有写影评了,只是突然很想写,写一些真实的感受,真实的存在。
没有蒙太奇,没有分镜头,没有任何的局限,只有有感而发的心悸.
上午去开了个会,人一进去就被调侃说院里进童工,咋来了个高中生,领导尴尬地说都是个老员工了,都过25了疏忽一下,原来来院里都这么久了 董回家了,隔了2天吧应该是,没见着她男人了。
想到之前的自己,一天不联系他就想少了什么,联系了却觉得也没什么可以聊很久的话题。
乖乖地去上了课,却拗不过内心的情绪,早早回了住的地方,翻起了电影,翻起了曾经看过的片子。
大抵是因为经历过某些相似的东西,意外得看完了整部片子。
谈恋爱不能谈太久,一年到两年是为最好。
不然七年之痒哦 细细想来,却不尽然,身边谈了五六年、六七年结了婚的,不到一年就离的不是没有。
只是当激情褪去,生活恢复平淡,不想说爱只有转变成亲情才能走得更长远,但是少不了的是宽容与妥协。
不再会为了对方的某个小毛病挑三拣四,一再地降低要求,平平淡淡得牵手相依。
曾经笃定地以为,破镜不能重圆,片子的最后,女主说断过的骨头重新接过后会更加牢固。
有时候的坚守是相信,即便茫茫人海,还是能轻易得认出对方,只是一个眼神就会旧情复燃。
有时候经历过后的成熟是为了找回失去的自我,勇敢地往前行。
普通的故事。
忘了我们曾经如何思念对方,忘了我们曾经多么的后悔。
冲着金荷娜去看的。。。
全无看点只有荷娜美脸。
如果我们和好了,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人们都说,断开的骨头再接上会更牢,我们的关系也可以更牢固吗?我们很有可能会再次互相欺骗,争吵,伤害对方,然后厌倦了,再分道扬镳,忘记我们曾经如何的想念对方,忘记我们曾经如何的后悔。
没有办法看完。。。金荷娜难得的败笔
无非就是各自都有出轨的心,不过细节处理还不错,感情不就是这些
长成的爱
古早电视电影既视感,完全没必要看
看了三遍的韩国电影。跟《他们生活的世界》一样,真实地反映了现实中情侣相处的点点滴滴,让人莞尔之余不禁反问自己:相处久了,了解深了,感情就变了?
“痒”
非常无聊乏味……
没勇气谈那么长时间的恋爱。8年之后再看,感慨万千。经历过的人一定会懂。
都忘记剧情了
头一眼看那个第三者看成赵允熙。。
看到一半看不下去,拼命快进。
倒不如各自另结新欢重新开始,旧情复燃的结局通常都是重蹈覆辙。
擦,这最后的反转真是快,我还以为两个人劈腿劈的这么合适是要分手呢
有些电影不关乎剧情而是生活
比日子还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