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以减肥为切入点,探讨了年轻人在面对生活困境时如何通过“做减法”来实现梦想和自我价值。
一部2016年上映的青春励志喜剧电影,由黄燕和马林执导,魏大勋、徐璐主演,讲述了胖女孩闫丹(徐璐饰)在人生的低谷期遇到暖男关晓康(魏大勋饰),两人在共同奋斗中实现自我成长的故事。
虽然故事简单,但导演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展现了小人物的成长,传递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然而,部分观众认为剧情略显单薄,情节设置不够自然,例如房东轻易赶走主角等情节显得有些牵强。
演员表现徐璐和魏大勋的表演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徐璐为了角色不惜“增肥”,成功塑造了一个从自卑到自信的胖女孩形象,展现了角色的成长和转变。
魏大勋则将暖男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为影片增添了不少温暖和幽默。
制作与风格影片整体色调较为昏暗,被部分观众认为缺乏活力。
不过,影片的配乐和旁白设计较为出色,尤其是旁白在推动剧情和表达情感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影片中的烘焙场景和美食元素也为电影增添了不少色彩。
电视剧《欢乐颂》里,扮演女强人,女精英的刘涛看着因为失业买了一大沓励志书籍的杨紫,特别严肃认真地告诉她,别浪费时间看这些书。
杨紫本来因为爸爸送了她这些书很开心,也想从励志书籍里找安慰,突然遭受刘涛的“教训”而感到委屈,于是就态度不好起来冲刘涛发脾气了。
大部分人会觉得刘涛是好心,说的没错,但当我们站在杨紫那时候的角度来看,也会觉得自己也没错呀,失意时靠励志书籍来振奋,又有什么错呢?
最近很丧,日常丧,每天怨天尤人,想减肥又贪吃,想早睡又放不下手机,每天上课不听,玩着手机碌碌无为,又一边抱怨即将出去实习的自己真是什么也做不了,想学习却老提不起劲来,就是在这样的情况刷到了电影《减法人生》几句台词。
男主对女主说:“我们不嫌弃你胖呀。
”女主回答:“可是我自己都嫌弃我自己。
”于是冲着这句台词而去看了这部三年前的国产电影。
最怕的事情不是被别人嫌弃,而是自己都嫌弃自己,自己都看不起自己。
这样的生活,无论别人跟你说多少句你很优秀你多棒,都没用,唯一能让你自信起来的,就是真的去变好,或者说,去变好的过程。
本来对电影并没有抱着多大的期待,只是单纯看到那句台词能猜测到这是励志的,能蹭点鸡汤喝的。
果不其然,在2倍速加快进情况下一不到一小时就看完了,心情也会好丢丢,计划好了明天开始跑步,开始排学习时间。
丧的时候,生活失意的时候,真的也没什么大不了,去喝点鸡汤就行啦。
有时候真是简单到不行的心情呀,一点点安慰就可以让自己满怀热情去度过明天了。
决定要变得更好再去遇到那个对的人,决定在每天迎接太阳的时候都能自在地微笑。
运动减肥,努力学习,努力工作,早睡早起,把自己的人生当励志书籍来过就是喝了鸡汤后最好的结果。
相信努力就会成功,即使失败了,总比不努力还怨天尤人完全没尝试过要好吧。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梦想,要爱情,要事业,要金钱,要……我们要的太多,反而容易失去自我,因为在“要”和做加法的过程中,会碰壁,会产生许多负能量,尤其是在当下竞争激烈而且浮躁游离的年代。
显然有些年轻人已经不堪重负,至少感到很累,这个时候我们就该给自己的人生做做减法了。
减法人生不是抛弃梦想,而是要减去身外之物,减去负能量,减去阻碍我们实现梦想的各种障碍,用敢于失去的方法让心灵轻松自然,从而发挥出最大潜能继续追逐梦想的一种人生哲学,那种哪怕一无所有我依然可以逍遥自在的心态反而更容易成就梦想。
电影《减法人生》于全球狂欢节11·11上映,影片中,徐璐和魏大勋饰演两个大都市中的“loser”,一个是因肥胖失去工作并被房东赶出家门的北漂闫丹,一个是在追求梦想过程中一度陷入迷茫的烘焙店老板关晓康。
两人相遇,并相互温暖,暗生情愫。
然而这并不是一个灰姑娘+白马王子的故事,而是一个胖妮+落魄小演员的故事,但是同样温暖励志。
徐璐为了赢得魏大勋的爱情拼命减肥,天天跑步,跑完了自己人生的第一个马拉松,还“自虐”打拳击减肥,根本就是一部减肥血泪史。
片尾减肥成功的闫丹与已经成为二线小明星的关晓康再次相遇。
“减去七十斤,你再和我一见钟情一次成吗?
”这是闫丹在片尾想对关小康说的。
“不减去七十斤,我也依然对你心动”,关晓康的深情微笑不言自明。
这也许就是每个胖女孩的梦想之一——减肥成功,收获爱情,闫丹做到了,每个胖女孩都可以做到。
另一位主演魏大勋青春正年华,也是第一次主演大银幕作品。
他的完美外形和暖男性格在影片中都得以全部展现。
魏大勋在影片中经营了一家烘培店,烘焙店的烘焙工艺给本片增色不少。
魏大勋一边甜美的微笑,一边教大家制作蛋糕小甜点的画面,足以将少女融化,恨不能将蛋糕和魏大勋同时收入囊中。
再加上,徐璐和魏大勋日久生情,惺惺相惜,那甜蜜的爱情充满生活的气息,返璞归真清新自然。
魏大勋在影片中也经历了烘焙店的艰难时期,甚至去开了黑车,最后再成为一个二线小明星。
在这个过程中,魏大勋更将“运动男”、“暖男”、“励志男”几个角色融为一体,成就新一代“暖男”,给自称“暖男”的同胞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如果仅仅是性格好,已经不能称为“暖男”啦,新一代“暖男”更是妹子的巨大福利哦!
不得不提的是,演员徐璐首次献声主题曲《夜空中最亮的星》——越过黑暗走向重生。
相比逃跑计划的原版,徐璐版更加温和柔美,也唱出《减法人生》独有的味道。
追逐仰望的人儿,谁没有在路灯下孤独和叹息的时候,谁没有徘徊踌躇的时候,正如影片徐璐的独白“每个人的故事都是一部长篇小说”,每个人的故事都曾热泪盈眶。
徐璐胖到被房东扫地出门,小演员关晓康经营蛋糕店生意惨淡,面临关门的危险。
人生往往不尽如人意,但是梦想就如夜空中最亮的星,带给我们勇气和光明,不要放弃,勇往直前。
提及为什么选择《夜空中最亮的星》作为主题曲,导演黄燕表示,在这个信息爆炸浮躁奢华的时代,我们都需要安慰和指引,“这首歌曾在黑暗中给很多人带来一点光亮的安慰,它表达的内容跟影片的主旨非常贴合,都以纯粹且简单的方式表达积极向上的东西,而徐璐嗓音很独特,温和且有感染力。
”“光棍节”上映的这部都市励志清新电影《减法人生》,关于减负、放下、奋斗、积极前行,大家在剁手、吃土的同时也能被《减法人生》温暖激励,说不定下一个双十一就能给购物车做减法,从此不再剁手吃土,走上人生巅峰呢!
有人说:“三杯酒下肚,每个人的故事都是一篇长篇小说,不是各自精彩,就是各自平庸。
”在这个城市里,没人关心你正在经历什么,搬过几次家,有没有钱。
学会接受你无法改变的现状,是人生当中很重要的一课。
人生悲催指数排名第一的是缺钱,第二是缺爱,更悲催的是这两样赶一块了。
有人说,上帝在这个世界上安排了好多天时,以便在你困难的时候出手相救。
你相信么?
不在乎别人眼光的大道理,每个人都懂,但你都感受骗不了你。
我喜欢骑摩托带她出去玩,也特别特别希望她能跟我一块儿骑,可是她就是到现在连自行车都学不会,我觉得爱情啊,你拥有它的时候,你就得珍惜它,要不然要他干嘛呀?
你知道我说的失恋是怎么回事吗?
就相当于你的哥们儿和你的初恋好了,作为胖子我们根本就没有竞争优势,作为单恋者没资格生气,我们胖子世界啊,只要和平就好,反正每天都一样,今天和明天也不会有太大差别。
看起来似乎每个人都需要你,但是你永远都成为不了自己人生的编剧。
关晓康说:“只有你敲碎了坚硬的外壳,才能发现真实的自己。
”你就比比我吧,人在不开心的时候,就应该找一个更惨的参照物,来做对比,我今天就当活雷锋了。
我觉得这个世界上不幸人有三种,缺钱的,缺爱的,我就属于第三种,两个都缺。
小的时候我总觉得,人生就应该是,爸爸妈妈永远都宠着你。
然后吃不完的好吃的,爱情就应该像韩剧里面一样浪漫。
可是你知道我现在怎么想的吗?
人生就是一场为你自己的尽力。
喜欢就要去争取,我看不是别人给不给你机会,是你自己给不给你机会,你嘴上都说没关系,可心里却没有勇气。
生活似乎总是这样,偶尔出点小状况,又总能很快恢复原样。
我决定做一个励志的胖子,我要开始新的生活。
在这个城市里,第一次有一个人居然连你的呼吸和你每天吃什么都关心。
想好好干是一码事儿,能不能干好是另一码子事儿,这个理想跟现实是有差距的。
努力也改变不了你们生意不好的现实。
社会很复杂,年轻人,我忽然就明白了,无论工作还是爱情,你想要就该为自己争取,然后坦然面对那个结局。
有时候你总要硬着头皮,又一次开始新的生活。
然后告别过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在不断的奔跑中,你最常想到的是要不要放弃。
跑还是不跑,是每一天都要纠结的问题。
当你一旦迈开腿,问题似乎也就迎刃而解。
一次次的咬牙坚持,我终于明白了,在困难面前,你可以选择放弃,也可以选择面对和挑战自己。
两小时五十一分,我跑完了人生的第一个半程马拉松,没有欢呼,没有掌声,我以为我会大哭一场,结果却很平静,如果每一段爱情都有一份珍贵礼物需要你去发现。
马拉松也许是关晓康给我最好的礼物。
因为,我不怕输了。
谢谢你没放弃,成为更好的你自己。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见鬼了呢。
说到今年最火的网络语,王健林那句“先实现1亿小目标”的火热度无疑可以排进前三。
没错,实现财力上的目标固然重要,但有时候去追求爱情的大梦想同样重要,即将于11月11日上映的电影《减法人生》就讲述了这样一个追求瘦身小目标,实现追爱大梦想的励志故事。
在这个档期,最大的热点无疑就是双11购物节,它是剁手党的盛宴,购物狂的天堂,但如果在这天你带上你的TA来看这部电影,来一场追忆往昔的艰辛,回想曾经的初心,说不定就能从几位主人公身上找到自己曾经的影子,或者还能在反思过后节省下一笔不小的开支。
故事以一个事业无成,内心自卑的胖女孩闫丹展开,她在自己最落魄时遇到了男主关晓康,走头无路的闫丹最终住进了关晓康开的蛋糕店,并在这里开始工作,还与男主以及另外一名店员老马上演了一场逐梦寻爱的励志故事。
显然,这是一个关于小人物的故事,不同的是这个故事并不是灰姑娘+高富帅,或者男屌丝+白富美的老套路,而是一个并不漂亮的灰姑娘+落魄公子哥的人物搭配,这样的人设非常接人气,同时又会让整个故事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戏剧冲突,很容易引起观众的情感互通和内心共鸣,做到这点很难得。
影片走的是一种暖心励志风格,它并没有刻意去渲染励志过程中的苦情,也没有形而上学的去说教,而是以最轻松幽默的喜剧方式,来表达这个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
从女主闫丹开始时的自暴自弃,到后来发奋瘦身、努力赚钱和勇敢追爱,如果这个过程中带有强烈的利益动机,那以她的性格很难实现后来的人生高度。
但恰恰是她的那份善良,那份勤劳,才让她慢慢成熟、成长和成功。
这种小人物的励志故事被呈现得非常真实,很接地气,达到了有笑有泪的观影效果。
此外,这部《减法人生》还道出了许多北漂者的内心世界和现实状态。
当这个群体走在为了梦想而出卖梦想的路上,就像影片中的三位主人公一样,他们除了经营蛋糕店之外,各个都还有着自己的另外梦想。
男主关晓康的梦想是做演员、老马的梦想是做歌手,闫丹的梦想是减肥和收获爱情,他们的无奈代表了北漂人的无奈,他们的梦想代表了北漂人的梦想,但作为北漂的自己又是否能像影片中的他们一样放下一切,勇敢的去重追梦想呢?
这就是影片所传递的主题:梦想的能量,这种满满的正能量恰恰是如今北漂人所亟需的。
如果说人生是道数学题,那很多时候人们总是去追求加法,梦想+,爱情+,事业+,金钱+,但又有多少人去尝试过给自己的人生做减法呢?
看完这部电影,相信正在为这些加号奔波的你,也可以试着像故事中的主人公们一样,去对自己的压力,对自己的负能量做一次减法,去回归本真的自己,重拾快乐,重返初心。
当心态改变后,或者你面前的所有压力,也会变成更好的动力。
前半部分太平太干了,虽然也有逗人一乐的笑点,但是还止不住地摇头啊摇头。
但是后来突然感觉情绪起来了,虽然个人非常不赞同‘一胖毁所有’这种歧视观,但是整体感觉片子并不是很浮夸的。
说的也是你我身边真的会发生的事儿。
谁初入社会没有经历过那种憋屈的曹淡的人生啊?
今儿中午拼桌吃饭的两女一男对着各自眼前的一碟子盖浇饭讨论着各自租房问题的那些真实细碎的纠结,那不就是20多岁时的我自己吗?
有一个镜头我特别喜欢,是老马站在天台上,背后是横亘在通惠河北路之间的铁路,以及铁路上呼啸而过的列车。
远景是繁华的CBD。
哪个北漂没有站在相同的一个地方纠结过去留?
挣扎过人生?
魏大勋演得太努力了,几位客串特别是连吃带拿的房东叔叔很萌。
片子里的音乐很好听。
做自己的圆梦天使文/黄燕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难中,也是欢欢喜喜的.因为知道患难生忍耐.忍耐生老练.老练生盼望,盼望生不至于羞耻的心…… ——罗马书 五.32015年8月28号。
我们的电影开机。
去创造一个“更美更简单更能让人得到安慰的世界”,梵高的这句话基本上可以算作我的电影观。
关于这部电影本身,退到最基础想讲的首先是一个试图寻找独立的个体。
一个女生在跌跌撞撞中的成长。
更具体一点是想讨论普通人在无法回避的困境面前的态度。
希望这是一个新的女生形象:她是从混沌到清晰的,是从依赖到独立面对的,是柔软又不失强大的,是在失去了爱情工作也没有放弃而是去挑战自己的,是生生不息的,是打不死的小强……闫丹是一个普通平凡的姑娘,她没有显而易见的优势,也因此缺乏被这个世俗世界的审美。
但在我眼中,她真实,温暖,肯于付出,有混沌迷茫敏感脆弱,也有坚强朴素勇敢坚持,像我们每一个人。
而每个人一定有独特的部分,只是需要我们有发现的眼睛。
她遇到的对于她来说非常重要的关系,比如感情或者朋友。
关晓康的设定是一个暖男。
你可以说是一个女生YY的角色,就是每一个女生都希望在你的世界里,有一个男生审美过你,在你困难的时候曾经一起面对过人生……我喜欢那种“勇敢去爱吧,像从没受到过伤害一样”的感情态度,也旗帜鲜明地鼓励女孩子去YY自己的理想男生,只不过,你要清醒,清醒的认识到,YY和现实的区别在于你自己是一个怎样的女生,如果你想拥有更好的,你首先要足够好。
而老马是一个更成熟一些的男性,他是一个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怎么平衡的角色。
有点像你生活里带给你一点影响和触动的那种老师的角色。
然后是她生命里遇到的各种人,那些对于她重要的或者不重要的:父亲、上司、闺蜜等等……每个人各自独立,带着自己的历史,互相帮衬互相纠缠互相伤害互相原谅……然后,他们也必然会分开,走向不可知的未来,像我们每一个人……这个电影是关于三个人形成的一个乌托邦,但这个乌托邦是基于现实的正面面对,面对失败或者冲突,他们寻找突破尽心尽力,并且即使经历所谓的失败也没有被打败。
这是我的个人观念,我觉得人要保持独立和自由,多多少少要有一个乌托邦的所在,无论是独自一人还是有小伙伴,这个地方可以安放你营养你,然后你成长,才能更好的往前走。
从最初的设计图纸到最终的施工完成,电影工业背后是一个一个的人。
每一个环节上的每一个细节,电影作为文化作品需要人的温度。
演员徐璐要在三十多度的高温里穿着厚重的肌肉服辛苦一天还要保持角色的状态、魏大勋不犹豫的支持、毛川给我们贡献了电影处女秀,还给了我们最好的音乐支持……其他主演主创都是各自放弃了其它机会,拿着更少的钱为这个不一定有未来的作品付出心血和时间;从早上六点出工到凌晨三点收工,大家都困成一只狗急着回去睡觉,但场工道具组的工作人员需要善后收整,第二天他们还要最早出工布置现场……作为处女作,由于不成熟和不完善,必然准备不足和漏洞百出,时时充满挑战,这就需要每一个人的职责承担以及有更多的担当。
所以电影在我眼里像个小孩子,需要太多家长老师政府七大姑八大姨兄弟姐妹陌生人的一路扶持才能长成今天这样。
这其中也有我作为创作者对每一个参与支持者的深深感谢。
关于制作比较想解释的一点是闫丹这个角色的脸部特效化妆的问题。
因为闫丹是一个两百斤的胖姑娘,而演员徐璐本人不到90斤,所以除了笨重的特效服装之外,我们在拍摄前做了特效倒膜制作、试验等一些列脸部特效的前置准备工作,但在开机拍摄两天之后,因为效果问题有可能造成巨大的后期修脸工作,这是我们这么小的制作成本没办法承受的局面。
只有忍痛做出调整,损失两天的拍摄素材,选择了用演员本人真实的脸部效果。
这是一次事关经验金钱的理性选择,解释这个是想说我们对于电影的拍摄态度是认真的,考虑和准备也是相对专业周到的,只是因为经验问题带来了效果上的损失,如果让大家不便甚至不满,希望谅解。
你若能信,在信的人,凡事都能。
——马可福音.九.32016年11月8日 。
我们的电影第一场公开放映。
这个作品更多是一个新人按照自己的理解、价值观、以及力所能及而作的实验作品或者学生作业。
几乎用尽我们所能付出的一切,尊重市场规则但按照自己的方式,有惊无险的完成。
无论知识、专业技能、眼界、合作能力,以及没有足够的才华天分和良好的内外部支持……整个过程特别像一队小青年的荒野生存真人秀:按下游戏开始按钮,在自身操作系统的落后不足、弹药粮草都很寒酸的自卑、天真固执践行美好的盲目自信、黔驴技穷的恐慌、和学到真本事的窃喜,从最初的本能天真、到付诸行动的一路希望失望、再到眼下的在每一件小事上的脚踏实地清醒自知,不仅不完美,还缺点和遗憾众多……有时感觉仿佛有一只命运的大手兴致高涨的在大搞创作,你除了专注眼下怎么把一手烂牌打好之外,似乎并没有更好的经验或办法。
然而也是在这样的过程里,你最大化的完成了成长和更新,大体上成为了一个独立的人。
能够跟自己的内心对话,相对更加了解自己、别人、和这个世界,有了更宏观的看待自己和这个世界的能力,也有了在细节上准确朴素的建立的耐心和办法,在为你自己所相信的世界和价值观去坚持和付出必要的代价,这大概是我学习到最重要的财富。
要说不在乎结果不希望有一个好的票房那一定是假话。
只是在这个过程里越来越清醒自知,也更愿意面对一个真实客观的自己(远远没那么好)和市场环境(也没好多人说的那么糟),结果谁都没办法控制,需要完成的功课却有很多,所以趁着难得的实践机会去尽可能的认识和学习,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和应对似乎更靠谱。
因此,经过理性的考量之后我们选择不举办首映礼。
就像那种精打细算又不宽裕的家长把钱省下来,给孩子用到更实在的地方去。
本质上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解决自身问题。
如果你在解决自身问题的过程里碰巧又能产生对别人的价值,我觉得这就是最完美的部分。
我始终相信人在付出得到上的公平。
每个人都在受该受的罪,享该享的福。
最重要是“经历过战争,身心都健康如初”。
眼下我更加清晰确定的是,被“有某种特权的人才拥有做梦的机会或权利”所定义的世界不是我想要的世界。
同时我也确定:要用更好的质量去回答你的不满才显得有力量。
遗憾的是,我们都不足以轻而易举的给出有力答案。
我可以保证的是用心、温暖和一点力量,因为,那是我理解的我希望活在并愿意为之坚持的世界。
在一个偏重于相信实际的环境里,追求梦想常常变成了一种叛逆或者被嗤之以鼻的存在,个人认为这是有失客观的。
我理解的梦想也只是你人生中的一个选项,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你有权利选择它,而不是由别人来定义你该怎样;梦想更不是让你去做一件疯狂的事,其实正相反,是你在真正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之后,能够更加脚踏实地耐心笃定竭尽全力的帮助自己去实现自己。
人生往往不尽如人意,而实现自己应该是你爱自己和他人最好的方式。
这个世界也许很少有人为你鼓掌,重要的是你可以听从内心的声音,如果没啥梦想也不用纠结做自己就好;有梦想的话想清楚做选择了就不要轻言放弃,你跟它交易的有可能是你全部的时间、精力、才华、经验、能力、金钱……无论发生什么,准备好自己的心理、身体和能力,专注的去建立你与这个世界对话的角度和方式,能在悲观的情况下依然去相信和坚持,纯粹而彻底的去承担你自己的选择所造成的一切局面(尤其是不好的局面),并且尽你所能做到极致,在不放弃的过程里去学习,有可能一不小心就成了自己的圆梦天使。
经过这个所谓实现自己梦想的过程,现在更多的是开始思考,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应该建立起一个怎样的自己,以便对自己和这个世界负责;以及我们应该建立一个怎样的世界,以便对他人和我们的后代负责。
这个功课似乎才刚刚开始……最后,一定要感谢这所有的一切:感谢我自己,一路上一起战斗的所有小伙伴们,一直无论怎样都支持我的家人。
感谢给我们无限自由的最最最大气投资方、发行方对我们的支持和给予的自由空间,你们简直就是中国好家长感谢每一个参与:阅读、转发、点赞、支持鼓励、肯买票的、费心批评的……在所有跟这部电影有关的信息上有所投入的每一个朋友,感谢你们肯花时间读完这篇絮絮叨叨的文章……希望你们所有人在这部电影上付出的时间金钱精力情感没觉得浪费。
最最后,拐多少弯儿,这篇文章的出发点也是为了安利电影《减法人生》,11月11号,喜欢的我们电影见,希望这一年的光棍节因为《减法人生》让你多一点值得留住的记忆;不喜欢的就快速把我们放下忘掉,我们各自珍重好好继续……黄燕2016.11.6
影片是三个人在相遇后,从对梦想的毫无指望,到互相鼓励,不再放弃,去实现生命的美好的过程。
大概我们中的很多人都是这样,我们年少的梦想已经被封存着,我们想,就这么生活着,将就着也挺好。
我们其实没有勇气去追寻,追寻需要付出太多,需要舍弃太多。
面对梦想结局的未知数。
我们害怕失去一切的代价换来都是一无所有。
现在的我们总是说的太多,想的太多。
做的太少。
影片还不错,许多温暖的元素。
追寻梦想,多老都不迟。
勇敢跨出那一步,不要自卑。
感觉很久没看国产电影了,被减法人生四个字吸引,看简介是减肥有关的。
然而坚持看下去,还真的只是有点关系,而已。
减法人生这四个字太大了,剧本如果不足够好,这个戏导出来就很尬。
我坚持看下去的原因就是,既然这部电影说的是现实,但是情节好尬,我就想看看到底有多尬,然后真的好尬。
主演是徐璐和魏大勋,因《爱的理想生活》魏大勋和宋轶搭档而特别喜欢魏大勋。
电影里,演的是别人。
第一点很尴尬的是,竟然有一句话就被房东赶走的人,交不起房租,也有缓冲时间吧,这个时间总该能借到钱吧,何况女主她爸也有钱的,不会随便出现这种扫地出门的事情。
第二是女主就拉一个行李箱,背个包,然后就是所有的家当。
这让我想起了从小看电视就有的疑问,为什么电视里搬家这么容易呢?
好吧,我记得那时的解答是,电视里不可能一个小时都给观众拍搬家,这么多行李只能简化,好吧,这是个很好的理由,毕竟是拍戏。
第二就是祸不单行的梗太老了,女主被简简单单的炒鱿鱼了,没地方可去还失业,哇哦,真巧。
在健身房遇到男主了。
我真想说健身房是个好地方。
以后有条件也想去健身房办个年卡,说不定遇到另一半了。
第四是整个电影色调很昏暗,导演那么不喜欢阳光吗?
白天的戏为啥也那么暗呢?
我想调亮点,可惜不会,哎。
虽然有点失望,但是还是坚持看完了,因为是一部作品。
这个电影里的旁白很重要,要是没了旁白,看剧情会有点看不懂呢。
但是仍有吸引我的地方。
烘焙课上魏大勋讲述的提拉米苏的故事,提拉米苏,“带我走”。
故事听了很多遍,但是百听不腻。
提拉米苏是我一开始最喜欢的甜点。
一开始不知道叫提拉米苏,就深深的喜欢上了。
是闺蜜带给我吃的,那时很饿,点心很甜,所以记忆很深刻。
还有第一次知道闪电的直径是5米。
哈哈哈。
以前常听到人说要瘦成一道闪电,但是没想到闪电的直径是五米。
可能图片上画的闪电都是瘦瘦的斜线,要瘦成那样子吧。
虽然这个笑话有点冷,但是很搞笑。
还特意百度了,说是闪电电弧直径是20厘米。
各有说法,也不想去探究了。
一般成年人也不会瘦到20厘米吧。
看这个电影就是想偷师学点减肥有关的技巧,看看别人的经验,然而除了跑步之外,到最后女主都没有减下来。
都是不要放弃,不怕输等等的心灵鸡汤,好吧,我最后也确实被徐璐说的旁白感动到了。
只能说旁白很重要。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随着贺岁档的渐近,内地市场也越来越热闹,不仅是《奇异博士》、《比利·林恩的中场休息》或《我不是潘金莲》之类的高概念影片相继入市,也有像《减法人生》之类的比较朴实无华的作品面世,意味着市场的多元化。
其中,这部《减法人生》既不同于同期影片《比利·林恩的中场休息》的昨天与今天的双重困扰,或者是技术上的翻新野心,也不同于《航海王之黄金城》的热血动漫叙事,而是以朴实无华的手法描写一段混合着汗与泪的日常生活的奋斗史。
影片《减法人生》是由《熊出没之夺宝熊兵》的幕后编剧黄燕执导,魏大勋与徐璐联合主演。
故事讲述的是因为体型较胖而内心自卑的女孩闫丹(徐璐饰)在人生低谷时偶遇曾经的演员关晓康(魏大勋饰),求助之后闫丹被热心的关晓康收留在烘培店里打工,而烘培店的生意有些惨淡且面临着关门的危险,为了守护这份小小的事业,也为了追求内心深处的那个小小的梦想,他们决定要使出浑身解数,而完成原本是自以为“不可能”的人生目标……简单来说,这是一个比较现实而励志的都市寻常人的故事,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一个人也都有内心的脆弱一面,每一个人也都想在这个万家灯火的都市里寻求得一片小小的栖身与心灵的停泊港湾,而每一个人也不得不面对着现实的冷酷。
就以影片的女主人公闫丹来说,体型上的肥胖带来了内心的自卑,再加上自己所暗恋的男孩却是与她的好闺蜜走到了一起,工作上也是不顺心,几乎让她失去了在这个城市继续奋斗的信心而想要离开,即使是刚被关晓康热心收留时,她的内心也依然充满着困扰,不过,随着接触的日久,特别是她在关晓康的身上看到了努力坚持后可以自我改变的影子,也在同事小马的身上看到了他即使在困境里对于梦想的坚持,慢慢的得到了信心,并一步步的走向自己的梦想彼岸。
在人物追梦的路上,友情、亲情、爱情都是这类励志片的几乎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过影片《减法人生》采取的是“减法”叙事,尽可能克制的刻画这些普通人的情感,也不像一些国产商业片那么的刻意煽情,比如闫丹与关晓康相约见面的那场戏,因为种种的缘故两个人错过,而影片交代的是两个人在同一时间的表情、心情、行为等,比较含蓄的表现了这份真情;而闫丹与父亲之间的亲情,也在老戏骨韩童生的演绎下,戏份不多但是将一个父亲对女儿的关怀与关心之情表现的十分的动人。
嗯……闲着没事看得……大勋确实适合喜剧
非常有正能量的一个电影,爱死了徐璐,也很喜欢毛川,谢谢你没放弃你自己,让你成为更美好的你。
是我第一步看哭的电影,可能因为女主安慰男主那一段很戳心
有点励志性,只是拍摄的有点粗糙,后面徐璐的自诉很感动的!人生就是一步一步自我成长,自己敢于直面自己了,才能迈向未来。
徐璐挺好看的,演个胖子也是难为她了,没见过这么漂亮的胖子
这个故事我看进去了
后悔就是非常后悔,开始看之前为啥不先来豆瓣看看评分……可以说是非常无聊了,为什么有人能写出这么无聊的剧本,还有人把它拍出来啊…学生作业都拍不出这么烂的镜头…就是无语,很无语
160斤的体型,80斤的脸,没钱就别拍了行么,那么不走心真是让人无语
让我继续减肥就行
还行,虽然居然整篇都是胖子,至少让我认清了时尚的完成度最终还是脸,脸长的好看二百斤其实也问题不大。
不要对比什么电影,单看电影和演员的表演,我觉得这剧不错,还蛮励志的,我觉得这里关晓康就是大勋自己的故事,减肥,热爱拍戏
努力就能成功的故事,关于减肥大概就五分钟。剧情松散突兀没有高潮,作为商业片观赏性不强。亮点是徐璐漂亮,哭戏挺好,魏大勋耐看,演技自然。剧中关于男主关晓康减肥的内容正是魏大勋的亲身经历,在未成名前跑剧情的心酸应该也是真实体会过的吧。
综艺小咖的水平
有人说三杯酒下肚,每个人的故事都是一部长篇小说,不是各自精彩,就是各自平庸。人在不开心的时候,就应该找一个更惨的参照物来做对比。人生就是一场你为你自己的尽力。
我觉得是这样,减肥拍不好,还不如去掉,直接写人生的困惑不行吗。歌还不错。
青春就是不怕输,生命就是永远绽放的青春...喜欢一个人,就变成更加努力的自己。因为他一定喜欢你,喜欢现在的你,喜欢未来更优秀的你...
垃圾
很真实,不狗血,但是太平了或许,所以有些些励志,不是打鸡血式的。开放式结局,有一个彩虹般的开始。人总会因为某些原因开始改变,就像开始阎丹说自己其实不怎么胖,即便知道胖,也从未行动去减肥。然后因为关晓康,她开启了人生第一场马拉松。
从头尴尬到尾逃跑计划的所有歌都好好听
2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