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来的某一天,爱情,真的可以买卖,爱人,也真的可以订购。
影片《程序恋人》就将我们带到了并不太遥远的2036年,彼时的人类社会,人工智能已经高度发达,在全面覆盖的信用体系之下,高分值的公民也将获得更多的生存权益,比如,住在高档社区,比如,订购完美情人。
有关人类与机器人的共存方式,有很多种设想,我们理想化的希望是,它们能为我们人类创造一切的便利,而悲观的看法,则是在人工智能泛滥的时代,人类将陷入到被机器人反噬的恐怖境地。
在1940年由科幻作家阿西莫夫所提出的“机器人三原则”,也成了众多影视作品所津津乐道的人类护身符和机器人紧箍咒。
由此,大量的讲述人类与机器人相处、相爱、相杀的故事,满载着我们的幻想纷至沓来。
但《程序恋人》所呈现的角度,却非常别具一格,在片中,我们不仅能订购到的机器人,还可以让我们在一粒药片的“掩护”下,完全忘掉自己曾经的订购行为,从而迎接一个完美的情人,迎接一段天作之合般的爱情。
在这里,你无法分辨真实和梦境,你以为的真实,也许都是被设定的未来。
从这一点上来看,《程序恋人》是用一个特别商业化的视听外壳,包裹了一个非常有哲学辩证思想的剧情,当我们惊讶于未来的机器人,已经与人类难分伯仲的时刻,也不禁有些心向往之,毕竟,那是我们所有人都期盼的温柔乡。
由此,一个更现实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
如果我们在情感的选择上,会面临向左和向右,左边是普通的人类,与七情六欲,有优点缺点,右边则是最先进的机器人,外观与真人无异,却又极度能体察人性,体察感知,找不到任何瑕疵,你会选择哪一种?
是接受有缺点的同类,还是迎接天衣无缝的由程序管理的完美?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对于战台烽而言,仔细思忖下,却不易即刻来决定。
人类的生存,正是因为夹杂了各种情绪,铺陈了各种未知,才显得如此丰富多彩,若只是一味生存在美好之中,会不会也有对美好有厌倦的一天?
当我们在谈论人工智能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我想更多的应该是人性。
未来的机器人,被设定的再完美,再有自己的逻辑思维,也是程序化的存在,一切都有因而行。
而人性,是个难以捉摸的东西,尽管我们已经能够探索几亿光年的外太空,但对于人类本身,仍有太多的未知,而人性中的善与恶、美与丑,却都是一直难以揣摩出规律的存在,但这也正是真实的人类的迷人之处。
《程序恋人》用一个相当有脑洞的故事,为我们呈现了匪夷所思的高科技未来,又用一个完全意想不到的结局,让我们的迷梦戛然而止。
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往往是这样,《程序恋人》也不例外,篇幅很短,只有20分钟,故事简练,视听绚烂,迅速将我们带入到高科技的生活情境。
该片的主创都由国际化的团队担纲,因此在服化道,以及众多的特效制作层面,也呈现出科幻大片的气质,连奕琦的执导,明道、叶青、莎拉·伯格、马赛罗·欧根的主演,又让作品对于国人而言,相当贴切和友好。
总的来说,全片的故事却在天马行空中,中止得很干脆,给观众留下了太多意犹未尽的回味,这也是这部作品的迷人之战。
目前《程序恋人》已经在腾讯视频上线,看过之后,或许你对爱情和未来,以及未来的爱情,会有不一样的期待。
2019年中国科幻电影发展如火如荼,光是“开门关门”就折腾了好几回。
但我们似乎都忘了,大开大合的大制作大片,并不是科幻电影的唯一出路。
所谓概念先行,主题深刻,这部《程序恋人》就是如此。
这是一部短片,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部电影汇聚了明道、叶青等明星阵容,导演则是《破局》的连奕琦,可见这部作品的体量之大,但本片并不是观众想象的那种硬核科幻,而是一部软科幻。
而软科幻就是将畅想中可能的未来/过去科技为背景,重点关注人文、生活的科幻作品,这些电影基本上不会把CG作为主流,其中有未来人性预言如《1984》,也有科技对人类生活方式产生影响的如《永无止境》。
更有如《这个男人来自地球》这部对人类发展史进行设定颠覆的电影,场景几乎只有一个,几个男人面对面扯皮,就扯出一部神科幻。
可见,科幻电影,并非只有大特效和大爆炸,关键在于故事性和主题。
用句大白话来说,几个人扛几袋面凑几天馒头钱就能拍一部科幻电影。
《程序恋人》也是这样滴,故事选取了科幻电影中最为常见的“人工智能”的题材,将一个后现代的人机之恋故事,变成了一个寓言式的成人暗黑童话。
《程序恋人》的故事很简单,人类在未来发展出了具有高度的人工智能,被称为智能人,甚至连人类本身都被限定了级别。
智能人但不被人类社会接受,而且被禁止进入上层社会社区。
叶青饰演的女主角作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达到了等级8,可以进入上流社区,她在明道的邀请下,为了一点点虚荣和好胜,去定做了一个智能人男友,出席酒会。
这种在科幻电影中是属于典型的“no zuo no die”的行为,而且故事模式似乎很熟悉,很多人想到了《她》的人机恋或者《机械姬》中的机器寓言,其实上这个的概念很早就有,比如《银翼杀手》。
智能人禁止进入社区,但女主角却铤而走险,而且电影中有个设定很有趣,就是你定制了智能人男友之后,为了达到理想的恋爱目的,主人需要服下药品,忘掉自己曾经订购的行为。
可见,电影中的世界,就是一个完全混淆了真假的世界,甚至连主角都不知道对方是否是智能人,只有上帝视角的观众,默默地审视这一切。
就跟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的道理一样,与真人别无二致的智能机器人,本片并不具备恐惧元素,但电影中以明道为主的角色行为,也产生不了人类与机器人这样的二元对立关系,但随着故事的发展,这样的二元对立关系逐渐从人机对立,过渡到人与人之间的对立,而在其中起到决定性因素的,就是情感。
因为在很多同类电影中,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机器人总动员》甚至早期的《霹雳五号》,机器人的单纯令人类汗颜。
我们以自我的完美形象创造人工智能,机器人不但具有真人的外表,还有拥有人类不具备的纯天然无公害绿色环保“心灵”。
科幻作家和编剧们按照完美的形象塑造了机器人的形象,他们拥有人类的一切特质,但很少具有人类的缺点。
电影的片名,《程序恋人》中的“恋人”是一个双关语。
可以是那个众所周知的“恋人”,也可以是个动宾短语,即“恋上一个人”。
可惜就连电影中的角色,也无法知道自己所恋的对方,是人类还是机器人。
在这个亦幻亦真的世界,“机器人三大定律”成为电影的决定因素。
在电影中这个二人世界充满浮华,非常有仪式感。
但这样浮华的表面,奢华的人类生活,就像带着面具,淡化着四周的冷漠。
外表的冰冷,却有温暖的内心。
机器人与人类之间的对比,转化成为莫大的讽刺。
电影的结尾一次顺理成章的反转,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
有些时候,机器人要比某些人更懂得什么是“情感”。
电影的主创却通过这个故事,传达了一个我们都懂的道理。
科技次时代,冷漠的人际关系,冷漠的世界,所有人依靠虚假来麻痹自己,情感元素的缺失,一切都那么冷冰冰,而机器人的出现,像一面镜子,映射出时代下的悲剧,好似中国版的《黑镜》。
作为一部讲述人类与人工智能关系的科幻短片,《程序恋人》虽然只有20分钟,但是却短小精悍,有着完整的故事结构和世界观设定,故事里面涉及到了科技、人性、权力、爱情等主题,算是一部完成度还不错的科幻作品。
影片的世界观设定很有意思,故事发生在2036年的未来世界,人类与智能人并存,但是人类却反对智能人,明道饰演的Ming就不准智能人入住纽伦堡社区。
影片一开头就展示了人类与智能人水火不容的紧张关系,数位智能人遭受到攻击,攻击者在依法处理罚金之后无罪释放,而受害的智能人则被回收处理。
以往关于人工智能的科幻片,大多探讨的是人工智能的发展反过来对人类的威胁,比如科幻片经典《2001太空漫游》中的机器人“哈尔”9000已经具有了自我意识,可以自己做出判断,对人类造成致命威胁;《黑客帝国》系列中,“母体”已经彻底征服人类,并且即将取代人类文明,在这些科幻片中,人工智能被看作是人类的梦魇,人类呈现出对于科技进步的恐惧。
然而,在《程序恋人》中,导演并没有将镜头聚焦于人工智能的发展给人们造成的威胁,相反,智能人在片中是以弱者形象呈现,他们可以任意被人类毁灭,不受尊重,人性的虚伪、肮脏被毫无保留的展现出来。
片中,不仅人类对于智能人是排斥的,就连人类自己也都划分了不同等级,只有社会评价达到8分以上的优秀人类才可以成为纽伦堡社区的居民。
这种等级的划分便滋生了权力,产生了不公平,也让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种冰冷的等级关系。
整部影片的室内场景设计大都以白色或者蓝色等冷色调为主,呈现出一种冰冷的氛围,这也正契合片中人类的社会关系,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同时,人工智能已经与正常人类没有什么区别,人们对于情感的建立也选择更为简单便捷的方式,不用走心,只要花一点点钱,就可以订购智能人回来,当我们的完美朋友、家人、情人,这种依靠定制的情感关系本身就预示着人类生活的冰冷、空虚。
整部影片中唯一一处暖色调,就是女主角chole与男友之间的亲密互动,还有着人类之间的正常情感交流。
科技越进步,人类之间的关系就越冰冷,沟通越少。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每天都抱着手机,即使同在一个饭桌上,也是机不离手,将近在咫尺的距离拉远。
片中chole利用大数据定制了一个完美男友,那如果回到现实,人类会不会跟一个近乎完美的智能人来一段美好的爱情,相信每个观众都可能会有不同答案,这个是这部影片带给观众的思考。
在此之前,科幻片这一类型一直是华语电影的短板,处于缺席地位。
2019年,华语电影才拍出了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片《流浪地球》。
有了第一部的经验积累,未来华语片中,会有越来越多的科幻片会出现来丰富这一题材。
而《程序恋人》虽然只是一部短片,但无论是科幻设定还是故事的讲述都相对完整,是对科幻题材的一个勇敢尝试,特别是结尾的剧情反转,让观众意想不到,很具有讽刺意味,也让这部科幻短片更具有深度。
不得不说,当今科技的发展实在是越发日新月异了,5G手机风头正劲,关于6G的研究就已经紧锣密鼓地开始。
人们追求越来越快的网络速度,也逐渐对快节奏的生活感到麻木。
科技毋庸置疑已经走到了时代最尖端,但人类需要扪心自问,是否已经对这一切做好了准备?
于9月29日腾讯视频独播的爱情概念电影《程序恋人》将故事背景设定在2036年的近未来时代,在经历了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和科技风暴以后,人类社会终于实现了生活的全方位数字化——只要你能想到的事物,统统可以被数字化被量化。
阶级用评分区分,智能人可以随意选择身材个性和身份。
这些思虑周全、运算精密的社会规则看似使得社会运行更加井然有序,实际上在表面的平静下早已危机暗涌:智能人应该获得应有的人权吗,以假乱真的智能人和人类之间的界限在哪里,智能人能否和真实人类结婚生子?
当科技走到了思想前面,出现问题其实是一种必然。
在《程序恋人》中有一段剧情令人颇为心动:设计师克洛伊向往美好单纯的爱情,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总是求而不得。
一次机缘巧合下,她登陆perfect-lover.com,通过选择长相、身材和人格特质,为自己订购了一位专属完美情人安杰罗,但根据契约规定,克洛伊对安杰罗是智能人这一点失去了记忆。
从邂逅安杰罗的那一刻起,克洛伊便深深陷入这场私人订制的完美爱情中无法自拔……像这样完美无瑕的爱情,任谁都会忍不住有些蠢蠢欲动吧。
当然,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也因此摆在眼前:你是要一个完美无瑕的程序恋人,还是依然跟真实人类谈传统恋爱,又或者说,这根本容不得你来选择?
也许终有一日全世界绝大多数事物都可以被量化,唯独爱不能,因为爱只能被感知,不能被滥用。
凡是涉及到情感的问题总是将人置入两难境地,爱从来不存在什么标准答案,人只能根据自己的思考自行作出选择。
“这是个脆弱的时代,人们太脆弱。
”《程序恋人》中的这句台词一下子击中内心,科技越发达越日新月异,人心反倒越脆弱越不堪一击。
当程序恋人可以替代真实的爱人,究竟是让感情更可靠还是更可悲?
如果你说《程序恋人》中的剧情是大开脑洞甚至不切实际的,也没有问题,但无论身处哪个时代都没有办法规避爱情这个话题。
科技的发展没法解决人心孤独的处境,甚至可以说是让这种孤独愈演愈烈,因为我们越来越缺乏见面的机会和言语的沟通。
此时若是从天而降一个方方面面都符合你内心标准的意中人,就算明知道是程序恋人也会想要获得一点温暖一个拥抱吧,即使这样的爱情注定too good to be true,如此美好却又如此不真实。
2036的故事讲起来遥远的充满科学幻想,但其实算一算也就是十几年以后,所以我觉得很远又很近。
会有一些带入感,比如啊可能这就是我以后的生活,我可能评分到不了8之类的吧哈哈哈…并不是遥远到与我无关的故事。
人和人,人和AI,AI之间,以及AI对待人,算法不能代替真情实感,那AI是不是可以有感情?
很羡慕可以量身定做一个完美爱人,但是当所有情绪和相遇都被设定好,没有误差的满足欲望可能会让人类失去一些最原本的东西,这种失去是一种进步吗?
处在一个谈不上缘分不用磨合也不会出现矛盾的世界,什么是真实,爱又会是什么。
本身的格局挺大的,期待有长片~在解决人类感情走向的同时,能够拥有一个对于科技进步和人类发展矛盾点的观点立意,引发大家对于未来讨论和思考。
❤️
一个关于感情与现代化科技的故事,时间只有20分钟,好象有点太短了,有点可惜了这么多优秀的演员。
20分钟的影视作品,就像一个短篇小说一样,才进入剧情,就要走出剧情,如果大火后是不是就可以加长呢?
期待!
看了预告片,场面让人震撼,却略微少点情节上的爽点,就像小说的开篇一样,制造出悬念,才让人有期待。
优美的画面,精湛的制作,帅气的俊男靓女,倒是值得人们去观赏。
29号在腾讯上映。
主演明道可以说是霸道总裁的鼻祖,那部《王子变青蛙》成为了经典。
经典不是那么容易的成就。
他帅气俊郎的容颜留给人们深刻的记忆。
为了这位霸道总裁的鼻祖,也值得去看一看,希望这部剧能火起来。
20181110杭州《来自你的瓦伦汀》主创见面会短短20分钟试映短片,给大家留下了深刻而又深思的问题之余,还十分让人期待看到正片,而留下了开放性伏笔。
试映后,主演:明道、马塞罗·欧根;制片:李诗翔。
共同和同学粉丝讨论答疑。
并且介绍了他们各自对影片和角色不同的看法。
还有对于高速发展后未来的AI完美情人看法。
期待正片上映!!!!
人工智能啊 6666啦咯啦咯啦咯啦咯啦啦咯啦咯啦咯啦啦咯啦咯啦咯啦啦咯啦咯啦咯啦咯啦啦咯啦咯啦咯啦咯啦啦咯啦咯啦咯啦啦咯啦咯啦咯啦咯啦啦咯啦咯啦咯啦咯啦啦咯啦咯啦咯啦咯啦。。。。。。。。。。。。。。。。。。。。。。。。。。。。。。。。。。。。。。。。。。。。。。。。。。。。。。。。。。。。。。。。。。。。。。。。。。。。。。。。。。。。。。。。
人类有关人工智能的研究,在2017年1月阿西洛马会议上,来自全球各地的顶级行业领袖也讨论并制定出23条原则。
其中安全性、人类价值观,以及风险等问题都在这23条原则之列。
《程序恋人》通过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发展,关注未来爱情,通过人类和人工智能的情感表达,触动到了观众最柔软的内心。
原来,真正的爱情,是一种长久的陪伴,至于对方是人还是人工智能,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没有所坚守的道德底线,为了爱全力以赴,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去守护这份爱。
未来爱情,可以私人定制,大数据可以准确按照个人需求定制恋爱对象。
听起来挺不可思议的,但从我们当下的日常生活就可以发现,这是发展的必然,也是未来科技带给我们的最温暖回报。
这种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甚至包括整个恋爱经历,都可以设定重重惊喜,让人既能享受到爱情带来的愉悦,也可以通过大数据,满足个人的最大需求。
《程序恋人》为了表现这样一种美好,通过定制和遗忘,来戏剧性地处理人工智能为人类带来的惊喜,丰富了整个故事,也让画面显得精致而又令人浮想联翩。
同样,这种逻辑缜密的剧情设计,调足了观众的味道,通过定制和遗忘,让爱情变得美好而又纯粹。
人工智能的无所不能,让我们的未来生活充满了科技感,也更有幸福感,而这,也是《程序恋人》所要表达的理念。
人工智能的运用,一直备受争议,到底是合理运用,还是充满隔阂,这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合理利用人工智能,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即便是人工智能走进我们的感情生活,依旧会带来许多积极的且正面的意义。
而没有原则性的研究,势必也将会给人类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消极意义。
影片关注到了这一点,通过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来挑战人类所制定的入城准则,同样也通过这样一场恋爱,让人看到人类的自私,人工智能的底线。
《程序恋人》既有对未来人工智能的期待,同样也提出了一个更加充满人情味的反思,是无限放大还是遵循原则,这是一个值得人类思考的问题。
而看似没有感情的人工智能,远远超越了受不确定因素影响的人类情感,这样一场感情戏的出乎意料,也给观众带来启迪。
连奕琦执导,国际智名班底的参与制作,是这部影片的质量保证。
画面的未来感十足,人物充满棱角的表演,也都为剧情增添了许多神秘色彩。
明道、叶青、莎拉·伯格、马赛罗·欧根等中外演员的混搭,都让这样一部爱情概念电影更加国际化。
科技是人类共享的,是没有国界的,爱情也一样。
《程序恋人》打造了一个穿越时空和国界的爱情概念,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近了,大同世界成为了一个地球村,每个人置身其中,都在享受着人工智能带来的愉悦和品质生活,同样又害怕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也正是在这样一种紧张而又充满节奏的氛围里,让人感受到未来爱情的美好与不足。
如果人工智能拥有了情感,那才是人类最大的敌人,而人类所面临的挑战,其实也是要研究有准则,提前规避风险,不能被人工智能左右,还是要更好的运用,提高人类的幸福指数,也让我们的生活更有意义,让我们的爱情是惊喜而非惊吓。
2019年中国科幻电影发展如火如荼,光是“开门关门”就折腾了好几回。
但我们似乎都忘了,大开大合的大制作大片,并不是科幻电影的唯一出路。
所谓概念先行,主题,这部《程序恋人》就是如此。
这是一部短片,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部电影汇聚了明道、叶青等明星阵容,导演则是《破局》的连奕琦,可见这部作品的体量之大,但本片并不是观众想象的那种硬核科幻,而是一部软科幻。
而软科幻就是将畅想中可能的未来/过去科技为背景,重点关注人文、生活的科幻作品,这些电影基本上不会把CG作为主流,其中有未来人性预言如《1984》,也有科技对人类生活方式产生影响的如《永无止境》。
更有如《这个男人来自地球》这部对人类发展史进行设定颠覆的电影,场景几乎只有一个,几个男人面对面扯皮,就扯出一部神科幻。
可见,科幻电影,并非只有大特效和大爆炸,关键在于故事性和主题。
用句大白话来说,几个人扛几袋面凑几天馒头钱就能拍一部科幻电影。
《程序恋人》也是这样滴,故事选取了科幻电影中最为常见的“人工智能”的题材,将一个后现代的人机之恋故事,变成了一个寓言式的成人暗黑童话。
《程序恋人》的故事很简单,人类在未来发展出了具有高度的人工智能,被称为智能人,甚至连人类本身都被限定了级别。
智能人但不被人类社会接受,而且被禁止进入上层社会社区。
叶青饰演的女主角作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达到了等级8,可以进入上流社区,她在明道的邀请下,为了一点点虚荣和好胜,去定做了一个智能人男友,出席酒会。
这种在科幻电影中是属于典型的“no zuo no die”的行为,而且故事模式似乎很熟悉,很多人想到了《她》的人机恋或者《机械姬》中的机器寓言,其实上这个的概念很早就有,比如《银翼杀手》。
智能人禁止进入社区,但女主角却铤而走险,而且电影中有个设定很有趣,就是你定制了智能人男友之后,为了达到理想的恋爱目的,主人需要服下药品,忘掉自己曾经订购的行为。
可见,电影中的世界,就是一个完全混淆了真假的世界,甚至连主角都不知道对方是否是智能人,只有上帝视角的观众,默默地审视这一切。
就跟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的道理一样,与真人别无二致的智能机器人,本片并不具备恐惧元素,但电影中以明道为主的角色行为,也产生不了人类与机器人这样的二元对立关系,但随着故事的发展,这样的二元对立关系逐渐从人机对立,过渡到人与人之间的对立,而在其中起到决定性因素的,就是情感。
因为在很多同类电影中,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机器人总动员》甚至早期的《霹雳五号》,机器人的单纯令人类汗颜。
我们以自我的完美形象创造人工智能,机器人不但具有真人的外表,还有拥有人类不具备的纯天然无公害绿色环保“心灵”。
科幻作家和编剧们按照完美的形象塑造了机器人的形象,他们拥有人类的一切特质,但很少具有人类的缺点。
电影的片名,《程序恋人》中的“恋人”是一个双关语。
可以是那个众所周知的“恋人”,也可以是个动宾短语,即“恋上一个人”。
可惜就连电影中的角色,也无法知道自己所恋的对方,是人类还是机器人。
在这个亦幻亦真的世界,“机器人三大定律”成为电影的决定因素。
在电影中这个二人世界充满浮华,非常有仪式感。
但这样浮华的表面,奢华的人类生活,就像带着面具,淡化着四周的冷漠。
外表的冰冷,却有温暖的内心。
机器人与人类之间的对比,转化成为莫大的讽刺。
电影的结尾一次顺理成章的反转,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
有些时候,机器人要比某些人更懂得什么是“情感”。
电影的主创却通过这个故事,传达了一个我们都懂的道理。
科技次时代,冷漠的人际关系,冷漠的世界,所有人依靠虚假来麻痹自己,情感元素的缺失,一切都那么冷冰冰,而机器人的出现,像一面镜子,映射出时代下的悲剧,好似中国版的《黑镜》。
还可以吧
黑鏡S4E1+銀翼殺手
AI恋人,20分钟短篇。没有想象中的甜宠俗套,故事发生在科技感十足的未来社区,原以为获得了完美爱人,但是最终却发现他是AI,而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渴望完美爱情的自己。稍稍提出了是否应该赋予已经发展相当于人类的人工智能人权的问题,不明白为什么好不容易获得资格进入上流社会的女主硬是要打开订购网站选择AI伴侣花式作死(AI禁止入住上层社区,女主的举动被发现了会被除名),就算被邀请带男伴赴宴,大大方方说没有男朋友或者找一位男性朋友一同去不是也很好吗?哦,其实还是期待一场他拨开人群走向她的完美艳遇吧。
如果机器人那么完美,我原地不动,他就可以自动匹配满足作为恋人的所有需求,成为完美恋人,那生活也太无趣了!对我来说恋爱最重要的一点是相爱,而机器人……很难说的上是相互的关系。
个人观感较差的《银翼杀手》+《黑镜》式科幻短片。
一个伟大又辉煌的时代,一场浪漫而梦幻的爱情,关于人类与人工智能,关于你也关于我。影片虽然不是很长,但内容很精彩,制作很精美,值得一看!
在这个科技迅速发展的年代,智能人早已不是幻想,而他们的智能也已超出我们的想象。我们在智能和人类之间选择,权衡,但共同的期许,是更美好的未来…
是一部角度不错的,可以无限延长的电影。
汽车没有普及之前,就有科幻小说认为汽车的发明会让人类安上轮子,再也迈不开腿,但事实证明,汽车越来越普及,人类重新爱上了跑步健身。情感机器人同理。
明道和叶青!!两个我都喜欢!这是什么神仙合作啊!必追必追!
被海报的发际线吸引进来!我曾经的明道啊哈哈哈还是更适合拿高脚杯,不要拿枪了~20分钟信息量还挺多~
故事是五部短片里我唯一能接受的。但是它的特效和调色等等的实在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金马奖参展作品,评分社区已经完全不新鲜了,最后cue阿莫西夫机器人三定律那段,也是太明显太容易被猜出来了
人类本身就是机器人,由上亿的神经元和各器官组成而已。只要给到合适的神经合适的刺激,那么,身体和情感的满足就是真的。
很酷
个人信用评分SCP会决定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与阶级,所谓的真爱,是命中注定?还是一场能买卖的交易? 你愿意为这个完美情人赌上她所有的分数吗?
还是黑镜更胜一筹!期待Perfect lover可以成为现实,我一定会记得喝下那粒遗忘的药丸
还可以的。虽然模仿但是拍的不尴尬,比多数大陆电影要好一些
想象一个场景,如果和AI谈恋爱的人数超过了一定规模,制造恋爱机器人的公司完全可以通过向AI植入某种目标意识,再让AI向它的客户吹枕边风,来达到洗脑客户的目的,哈哈哈哈哈,太可怕了
封面以为是王凯。看开头知结尾系列。低配黑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