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看了个开头,这片子说真话,感觉打8分不算高。
本来只是为了看丑货,这片子的名字也不吸引人,哪知道看了竟然觉得意外。
不管好人也罢,坏人也罢,不管哪个都是绝对是人精儿啊,斗得很精彩。
里面一个小角色,初看他丑态百出,以为是个窝囊废,哪知临死前在朱元璋面前一番话竟然是头脑灵活、胆色俱佳。
虽然一看就是谬论,但竟然很难辩驳。
其它人就更不用说了,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非常喜欢这部电视剧,秦升那个案子惊得我一身冷汗,如果我是秦升,我也会掉入那个圈套的。
诱惑那么多,对手的手段那么多,还能做到心无杂念真的是太难了。
年龄大的人就一定能不为所动吗?
不会的。
这和年龄多大没关系,和心性才有关系。
什么是心性。
就是当投我所好来临的时候我会做出什么选择,当做一件事情艰难无比的时候我会做出什么选择。
最后敲登闻鼓的画面,是还有续集吗?
强烈的期待着。
10.21 上午11:48那几个监狱长官也是嫌疑人,为什么让他们自由活动?
开济也是嫌疑人,怎么让他参与查案?
找出透露情报的人为什么用刑?
这是要惩罚他吗?
为什么要透露情报的人跟开济这个嫌疑人汇报,不怕开济和罪犯同一伙吗?
而且没有一个安全的汇报渠道,竟然让他们自己走去调查人家里,这路上一点不安全。
皇帝为什么不立刻开棺,难道他也不希望事情揭发?
为什么皇帝能想到开棺和询问囚犯,那两个调查的官员却那么白痴?
开棺后为什么不让受害人家属黄氏看看?
既然那么喜欢用刑,为什么不用刑询问埋棺材的人手,多半能问出点什么?
当然如果埋的人和二埋的人不是一伙人就比较难了。
能让薛强翻出墙逃跑,难道没有事先包围薛宅吗?
片中有句台词,“明朝第一大清官”。
我想,清官应该不分大小吧,清官一分不拿,都一样的。
除非贪得多的叫小清官,贪得少的叫大清官。。。
最后,说说优点,看这个片反腐挺带劲的。
但是现实中不是这样,最高统治者不可能完全消除腐败,因为他需要下级服从上级的内部团结,在不导致被推翻程度下会纵容腐败。
所以这种制度本身模式导致它不可能没有腐败,反而需要一定程度的腐败。
第一集的台词就语惊四座,就差换个年代了,和现代官场一毛一样啊…中国官场里面的那种觊觎龌龊被表现的淋漓尽致,编剧估计是苦贪官久已。
明明一部明初史,楞是明里暗里借古讽今搞了不少私货。
编剧牛,导演牛!
演技这块,主演基本都还行(李立群是老戏骨)。
那个杨什么mi的演员,唉,面瘫脸一言难尽。
这部片子很多人物是虚构的,情节也有艺术加工的成分,但屠戮贪官的事件骨架是有史书记载的。
从小在母亲和继父的培养下,欧阳伦长大成人,他很聪明也很努力人还长得帅,考取功名应该是想好好做个官,将来造福一方百姓,报效朝廷吧。
(从后面能看出来,一身的才华得不到施展,他说太闷了)果然,他自己都没有想到,竟然考了个状元。
(揭榜的时候被这天大的好消息惊晕了)大好的前程已经在向他招手了。
如果一切就这样安安稳稳的向前发展,从小小的县令开始,有实事可做,才华与抱负还愁得不到施展?
可是醒来以后,他得到了一个比中了状元概率还低的大好消息,朱元璋最疼爱的女儿安庆公主看上他了,想让他做驸马。
这是一件好事还是一件坏事呢?
继父帮他分析了一下,说本朝的驸马不能当官、没有实职,只能安心的陪着公主殿下。
如果不去做驸马,将来做到尚书甚至更高的职位也不是不可能啊。
但是,他没有听继父的话,而是义不反顾的退了曾经订下的婚约,选择去做驸马。
他当时是被什么想法左右了呢?
是能成为皇亲国戚的那种荣耀吗?
还是觉的朱元璋说的驸马不能做官只是说说而已,将来不会那么坚决?
还是有其他的想法?
但是他忘记了一件事情啊,那就是他寒窗苦读十几载考取的功名究竟是为了什么呀,反正肯定不是为了当驸马吧。
施展才华,报效朝廷的初心与理想就这样被从天而降的“好消息”砸的无影无踪。
在美物无数,诱惑亦无数的现在,你还能找到最初的信仰吗,你还记得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吗?
希望你能成为一个信仰坚定,不忘初心的人。
共勉!
转载自:https://www.weidianyuedu.com/content/5219195261545.html 在我国古代无数开国皇帝之中,朱元璋算的上是政治能力、军事能力都极为突出的佼佼者。
他自农民起义起家,一路吞并张士诚、陈友谅,同时也没有被安逸冲昏头脑,坚持北上,兼具魄力,勇猛和实力,可谓是一代英豪。
但就是这样一个开创了大明王朝的统治者,他的童年人生却无比凄惨。
……
这里面讲的是朱元璋这个人,夺得了天下,希望利用严刑峻法,来树立一个大明王朝律令严明秉公执法,以及他个人千载明君的形象,但现实,但现实一次一次无情地戳破他的想法。
里面除了韩宜可这样的极少数形象,其他人都是灰色的,灰色并不代表他们是好人,也不代表他们是坏人,而是说当他们需要是好人的时候,他们可以变成好人,当他们需要变成黑色的时候,他们可以变成黑人,嗯,他们是典型的两面派,很抱歉,大明王朝的大官都是把两面派为主。
开头前几集,在朱元璋的老家凤阳激起了民变,原因是因为从京城管钱的开始,到下面,层层盘剥,老百姓活不下去,于是就只能造反,说白了就是,腐败导致的。
结果回手战斗力太差,没闹多久就被抓。
被押解到朱元璋面前,朱元璋问他,他们不守法,你为什么不告官,然后回首呛了他一句,当年大元的时候,你为什么不告官,而是选择造反,朱元璋无话可说,把对方砍了。
然后把主管此事的官员叫上来,那个官还在继续吹牛逼,说自己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其实暗中,朱元璋已经命令胡惟庸把这个人的家查抄了。
直到最后他还在狡辩,在他临死前的时候,朱元璋对他说,你为什么不做一个清官?
狡辩的官员,语重心长地说了一句,千里做官只为发财,他就不信现在站在他旁边的人都是清清白白的。
朱元璋对他说,你放心,我看到一个砍一个。
那其实这部电视剧的主题在这里就已经点完了,后面不过是在重复着增加这一段剧情。
他说的很简单一点就是,由于封建这一套本来就是吃人,它的整个毛细血管,就不提倡清官,也让所谓的大明律,根本不能发挥效果。
所以参与游戏的人全部人都觉得自己很清楚在干嘛,因为整个游戏规则就是有问题的。
老百姓不信,领俸禄的人也不信,包括朱重八自己其实也不信。
这就是一个形象工程。
后面的反复的剧情,不过是在含沙射影的说,这个其实不是明朝发生的事情,后面的剧情涉及到很多和朱元璋有关的亲戚朋友。
有的人甚至在朱元璋人生重要的关头帮过他自己。
电视剧里,朱元璋每次要处罚这些人都很犯难,但是经过反复的权衡,最终显示了朱元璋没有手下留情,而是选择公正严明。
电视剧里像这种朱元璋不方便做的矛盾事情,一般有两派人来表达,第一派是普通官员他们装成好人的样子,给他说饶亲朋好友一命,还有一派是所谓的清关,跳出来说一定要公正严明。
这些其实都是,朱元璋的两个人格而已。
然后由他自己来权衡,这其实是可以甩锅的,如果做错了是你们这些提意见的人,如果做对了,是我最终决策的正确。
总之他是不会错的。
但在实际的历史上面,啊,达官贵人,尤其是和朱元璋有任何关系的,这个是属于古代的律法制度里面的八议。
就是说在审理这些达官贵人的时候,一般,都比普通的批民犯了罪要判的轻。
死刑的就可以死缓,死缓的可以,无期无期的可以减少。
从唐朝开始,这个就已经写写入大唐的律法里面了,这个是有史可查的。
啊,以至于到民国啊,或者后面有些时代这个这个东西也是实际执行的,虽然说没有写出来。
从情节上来说,这部电视剧很多,微服私访的情节都是很没有根据的,或者说比较儿童,如果过于在意真实细节的话,你会觉得这部电视剧索然无味,比如开头有几集在私家花船上,这种地方是非请勿入的,花钱也不一定能进,都是要由中间人引荐,没有那么简单的。
但是朱元璋扮演的袈裟只是扔了一包银子就上去了,未免太过儿戏。
中间的故事还穿插了一些,有的人想做清官,其实只是没有机会做贪官罢了的主题,每个故事其实并不关联,可以独立的看。
最后的结局无非就是这样,朱元璋亲自整死了自己的女婿,自己的女儿为了救自己的女婿,一头撞昏在自己的面前,弄的啊朝臣们也怕,弄的亲人们也怕,就只造成一个别人怕他的形象。
然后在这种情绪里面走到了人生的尽头。
把大棒交给了朱允文。
编剧希望渲染这种氛围,说你太过公正严明之后就造成亲戚朋友都怕你,就没朋友了什么的,就别人不理解你,其实我觉得这个完全没有必要,因为从统治的艺术来说,让别人怕你比别人爱你是要高级高明的多,尤其是处在古代封建社会里面,没有必要让人爱你,也没有必要对别人,只要别人怕你,你就可以实行统治的威力。
这部戏里,李立群先生表演的朱元璋确实是嫉恶如仇,大义凛然。
先后杀掉过本家哥哥的独子——皇侄朱桓;朝中重臣——刑部尚书开济;钦差——秦升,并且没有杀掉他清廉的父亲;开国元勋——侯爷朱亮祖;皇亲国戚——驸马欧阳伦。
随着这些主要角色一起遭到处置的,还有很多官员,数不胜数了。
看起来,朱元璋反贪之心非常坚决,可是,我帮帮不小心发现,朱元璋那么多儿子,那么多藩王郡王,其中不法者相当多,而且朱元璋的儿子们大家都知道,是掌握实权的,是直接控制军队的,尤其是晋王和燕王,是直接掌管当地军政大权的。
他们所作所为,比起上边的那些被处决的贪官,可就严重太多了,可是,朱元璋一个都没处置啊。。。。
再一想,上面处置的那些贪官,朱桓只是一个本家亲戚,欧阳伦只是个驸马,是外姓人,朱亮祖虽然姓朱,但只是个勋臣,秦升和开济就更甭说了。。。。
真是让人感慨,惩贪还是要看亲疏啊
1时间顺序混乱,例如 开济是查过欧阳伦之后才刑部案事发的2史实不符,例如 朱亮祖是被活活鞭死,而不是斩首3爽点直接跳过,好不容易抓到幕后boss,直接就朱元璋一句话斩就结束,多拍一拍百姓的欢呼,或者行刑的画面绝对让观众爽的不要不要的4 前后案件链接太生硬,朱元璋一句话斩又跳到下一个案件,无头无续
前期还可以一看,后期就有点0.0尤其是薛斌案,妥妥的风闻言事,仅凭好友道听就敢告御状。
这也就算了。
案件分明是薛斌经过狱医鉴定,然后死亡,最终发现没死。
那么这个狱医肯定有问题啊。
为何没有查?
只是严刑拷打狱卒?
狱卒那么多,狱医就一个,何况,当时谁负责的薛斌肯定有记录,居然直接查全体?
所有的狱卒都被抓了,大狱谁负责?
拷打的又从哪来,大家都认识,能问出来什么?
明代反腐大剧。朱桓案:官二代贪污乱政秦升案:地方官员围猎年轻干部薛强案:释放死刑犯(参照孙小果案)朱亮祖案:军队高层腐败欧阳伦案:皇亲国戚官商勾结走私
李立群这种才叫演员
跟胡军版的朱元璋比起来,差了几个次元。编剧浮夸,演员看着没一个演技的都像路人,李立群把朱元璋演得一点精气神也没有。总之完全没法看下去,除非是没看过胡军版本的。不知道豆瓣怎么有8.4。
这部电视剧拍的是今天
在我心中仅次于《大明王朝1566》的明代正剧。感觉朱元璋就这样活脱脱地走出来了,走到了我们每个人的面前。
看到16集弃剧,剧本太烂太烂了,逻辑差,节奏拖沓,简直小学生写的剧本
第一遍看的时候,看到道童被斩首的时候哭了,头一次这么共情一位电视剧人物,朱亮祖这样的人什么时代都不会缺乏,但道童这样地位低微却刚正不阿敢于和权贵硬刚到底的好官太难得了
可以说是现代贪污案例的成功转化了。居然还有大幂幂……
这部剧很不错了,保剑锋演技可以,大幂幂眼睛好看。
剧情还可以,是历史题材的探案爽剧。值得拿出来说的是主演李立群,在倚天屠龙中演演朱元璋也就罢了,主演朱元璋确实差点意思。
敢不敢说一下朱家王爷破事
前面的故事还好 后面两个有点又长又臭了
父母看的。看个影视想放松而已。皇帝从头严肃到尾。有演技嘛?有喜怒哀乐嘛。顶多看几眼富大龙
3.5
看了几集,一般般
认真看还是可以的😏
看解说,二棉裤说剧,太好看了
秦升非君子,堪堪庸人,死不足惜。这种所谓明君与清官的剧情甚为恶心,有些台词和老演员们的演技还是不错的,开济徐本等都让人印象深刻。3.5吧
朱元璋应该是最矛盾的君王之一了。为了明朝后世稳定,杀光功臣,稳定基业。但后期太爱杀人。粗人出身,只会用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处置问题。连坐酷刑,令人发指。因为皇帝自己标榜清廉,官员得不到相应薪酬,甚至整个明朝都是历史上官员最穷的朝代。在此之下,各种贪腐,官场黑暗,层出不穷。使整个明朝之于后世评价都是极低的。在这部剧,老朱亲自办案,设登闻鼓。初衷是好的,但这是皇帝该做的事吗?试想一个国家领导人,不去改革和修改制度,不去发展经济,却要用办案来提升在人民心中形象,格局实在不大。所以留下的,也不过是一地鸡毛而已。
明朝反贪案,几乎全男人的电视剧,看的很过瘾。第11集杨幂出来了,和现在差别挺大呀。秦升事件还是挺感慨的,被栽赃陷害时坚持本心,到了苏州还是入套,躲不过字画躲不过美人计,人之初,性本恶,有足够的教育和约束人会向善。 26集胡可出场,选驸马的眼光……驸马为了荣华富贵想都不想要弃了定亲的人,德行有亏以后怎可能成为好官?朱元璋对于贪官,从普通大臣,到自己的侄儿,到自己钦定的钦差大臣,到与自己一起打天下的侯爵,到自己女婿,为了怀孕的女儿已然开始犹豫,不知若是犯事的是皇子皇女他会怎么处置呢。最后一个案子朱允炆上线,也能理解为什么他皇位没做久,太仁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