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香港电影迷来说,《百星酒店》让人兴奋的不是黄百鸣每年的准时到来,而是吴君如和毛舜筠两大香港电影喜剧之后再次聚首。
君如在广州发布会时提到,她和Mo姐对上一次有很多对手戏的电影要数到20年前一部关于疯人院的电影。
昨晚重新找来了这部电影,十分感慨,这就20年了。
岁月并没有在她们的脸上留下多少痕迹,却让她们成为香港真正无可替代的喜剧之后。
娱乐圈有一个潜规则,就是“王不见王”。
1992年的《家有喜事》至今让人津津有味,可是其实君如和Mo姐并没有太多的对手戏,都是各自在自己那条线上发展。
2003年的《大丈夫》,虽然两人再度出现在同一部电影里,可是只有一场对手戏,而且是没有对白的。
真正要数到两大喜剧之后交锋的电影,就是20年前的《傻大姐翻转疯人院》,那部电影可谓是专为她俩拍的,两位香港电影的喜剧之后在里面大斗演技,如今看来还是很津津有味。
20年后,黄百鸣真的再次让她们聚首《百星酒店》。
导演谷德昭说两位喜剧高手的对决就像好莱坞的阿尔柏仙奴与罗拔迪尼路一样,不同门派,各怀搞笑绝技。
的确,君如的搞笑来自于临场发挥,见招拆招;Mo姐的搞笑则是对剧本和每一句对白的吸收与领悟。
两人再次交锋,火花四射,斗的不仅是戏,还有气场,一场酒店大堂的对峙,足以让人看得血脉沸腾,大叫过瘾!
影迷等了20年,终于再次等到她们在荧幕上飙戏,更加收放自如的演技,让她们每一回合的交锋看起来更加好笑,更加有张力。
只可惜,《百星酒店》里演员太多,为了平衡各自的戏份,君如和Mo姐的对手戏并未像20年前的《傻大姐翻转疯人院》般贯穿整一部电影,希望下一次我们不用再等20年,才等来她们再聚首,希望下一次她们能真正在一部电影里从头斗到尾!
谁更好笑,其实已经不重要了,她们各自都有自己的一套武功,各自都有喜欢她们喜剧节奏的影迷们。
说她们两位香港电影喜剧之后,因为之间有间隙,才20年来都再无合作,明显只是宣传伎俩。
《百星酒店》,她们的过招果然是最好看、最好笑的戏码,如今香港影坛还是找不到能接替她们的喜剧女演员,荧幕上也没有别的女演员,能让我们笑足20年。
香港电影金像奖真的欠她们两个奖,虽然君如凭《洪兴十三妹》拿到金像奖影后,Mo姐凭《早熟》拿到金像奖最佳女配角奖,可是那两部电影都不是喜剧。
君如也曾表示,她希望下次拿影后是凭一部喜剧电影。
其实她们的喜剧功力已经毋庸置疑,金像奖真的就那么排斥喜剧电影吗?
她们能凭喜剧登上影后桂冠绝对是实至名归的。
好久没看一部电影能让自己从头笑到尾了。
这实在是一个惊喜,特此纪念一个。
最近发现一个规律,但凡媒体说好,看过后感觉相当奇怪,为啥脑残的人如此多。
而批评说不咋的的电影,但保持了原有一致的水平,至少看得爽啊!
薛凯琪和杜汶泽颠颠废废地演了好多部对手戏,这次和郑中基拍档,终于正常些。
杜汶泽保持一向风格,可惜戏份较少。
郑中基作为男一号,相当出彩啦,不知道是不是以前关注得少,从低俗喜剧始,才觉得他蛮会搞笑。
当然还有毛舜筠和吴君如等老骨戏的撑场,生辉不少!
每到贺岁档,黄百鸣的喜剧电影史每每必到的,有欢笑有夸张,低俗、无厘头、恶搞比比皆是。
“喜事”系列说实话是有点看的不耐烦了,感觉形式相似内容相仿,笑点不足。
题外话少说,回到电影本身。
电影开端,百星酒店是一间位于千岛湖的五星级酒店,但酒店中的工作人员都只有四星酒店的工作经验。
这些员工中有想当经理的副经理包定,觉得自己是明星胚子的餐饮主管兼酒保彭俊,对待工作严谨苛刻的客房部主管桃姐,一心要嫁有钱人的前台嘉美。
但随着总公司遂派不苟言笑的高管人员古黛进行改革促进服务,还有神秘评星员的出现。
影片不乏明星出现,但同时笑料百出,这次观影活动中,观众甚多,在观看的同时,在我看来不算可笑的地方在听到别的观众在笑的同时,自己也会不经意的笑上一番。
感觉这次的贺岁喜剧相比过去的喜事系列来说,有了进步。
但是看电影也不是这么看的。
贺岁吗就是要有开开心心的感觉,这部影片的笑点还是有的,笑一笑十年少嘛!
但是剧情分线众多,主线杂乱分章,略显粗糙,这一点给影片的价值降低了那么一点点吧!
总体来说还算不错,有明星有笑点有喜气对于这个2013年春节前夕就足够了。
还记得,2012的《泰囧》里有一段在酒店两个房间平行发生的故事,因为其私密领域被打扰,并形成交互的作用,因而成为全片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个片段。
现代社会生活当中,酒店因为人员品流复杂,流动性强,在私密与开放之间左右摇摆的功能性,向来都是离奇故事桥段发生的最佳场所,也经常被当做电影故事的重要发生地。
黄百鸣2013年贺岁喜剧《百星酒店》,恰好选取了酒店这一题材,私密、开放、好笑,又令人深有感触。
德国导演维姆·文德斯曾经与爱尔兰音乐家波诺联手合作过一部经典影片《百万美元酒店》,而日本著名编剧三谷幸喜,也曾经有部经典影片《有顶天大饭店》。
甚至是著名的葡萄——刘镇伟,早年也曾经拍摄过一部《金装大酒店》,讲述的都是发生在一间星级酒店当中形形色色的离奇故事,也都算是颇为经典的酒店题材电影。
相较之下,《百星酒店》并没有在吊诡、奇绝、重口味上下功夫,毕竟是贺岁电影嘛,讲究的还是个一家团圆,和气生财的。
但是其中桥段、笑料,却绝对不欺场,甚至颇有借鉴之处。
作为香港乃至如今的华语电影圈贺岁电影的巨擘,黄百鸣前几年张罗的“喜事”系列明显已经令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今年转型《百星酒店》,明显走起了价廉质更优的路线,不选应季当红明星,全老牌戏骨班底,撑起全场,格式工整,节奏明快,表演夸张却不令人厌烦,故事杂而不乱,各条线索穿插交错,进程顺畅,也无赘笔,看下来虽无大惊喜,却也很舒服,尤其是有种久违的熟悉感。
2012年新科台湾金马最佳男配角郑中基可说是黄百鸣的御用爱将,虽然在《百星酒店》中,并不需要他象在《低俗喜剧》里那样重口味出位演出,但是憨傻闷坏小情种也算得上是他惯常的几大银幕形象之一,演起来拿捏准确,丝毫不露破绽,在结尾处的抢婚一段,还颇令人感动。
说到这里,就必须多提一下薛凯琪,作为近两年香港新生代能纯情,也能放下身段搞笑的女演员,薛凯琪在本片中的表现堪称惊艳,很有几分当年郑秀文、杨千嬅大笑姑婆的风范,与郑中基搭得也算是天衣无缝。
毛舜筠和吴君如两位香港喜剧界目前最当红的女丑,一高贵尖刻,一平民鲁莽,互为表里,却针锋相对,火花四射。
再加上杜汶泽,构成《百星酒店》喜剧元素方面最坚强的三脚架,保证了影片的喜剧效果,远胜过往年那些大而无当的当红明星。
《百星酒店》虽然是以一间五星级大酒店里发生的故事为主线,但是最后还是落回到爱情、亲情和友情的主题上,影片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皆大欢喜,各有所得,终究还是回到了贺岁喜剧合家团圆齐观赏的路子上,虽不新鲜,但是至少应景,而且诚意十足,绝对是新年团聚,亲友共赏的一部好电影。
什么才是原汁原味的港式喜剧?
在辉煌时期的大多数香港喜剧都有鲜明的南粤特色,走合家欢的路线,描写的多为现实生活中的小人物,他们用诙谐幽默的动作和语言,以及荒诞夸张的情节制造强烈的戏剧冲突,任何事情都有可能被拿来恶搞嘲讽一番,有人可能会对港式喜剧贴上胡闹、幼稚、夸张、低俗、无厘头、恶搞、不合逻辑不合情理的标签,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尽皆过火,尽是癫狂”,就是对香港喜剧最恰当的概括,许氏兄弟、成龙、周星驰、黄百鸣、刘镇伟等香港电影人都拍摄过大量这种类型的电影,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观众口味逐渐改变,在加上各种原因,港式喜剧盛景不再。
另一方面,随着香港电影人北上开始内地淘金,港式喜剧也以合拍片的形式出现,但对于内地观众们来说,很多香港导演都过于留恋自己当年的那三板斧,表现手法过于陈旧,多看几次就让人觉得枯燥,很多在当年看来好笑的桥段到了今天已经变得相当无趣,混搭的效果其实非常怪异,水平不服被诟病也实属正常。
黄百鸣之前也像大多数还停留在港片辉煌时期中没回过神来的香港电影人一样,总在一遍又一遍在复制着那些他得以成名的喜剧桥段,早两年的“喜事”系列,包括之后的《开心魔法》,黄百鸣确实都是在炒冷饭,到《八星抱喜》与《男人如衣服》已经有了不少创新。
再到了这部《百星酒店》,依旧是群星贺岁式的喜剧,一堆人凑在耍宝胡闹,但老段子明显少了,新东西更多了,黄百鸣加上谷德昭的这对笑匠的组合跟上了时代的步伐,在创作上越来越得心应手,《百星酒店》以巧妙的方式过去一年中那些热闹的段子、词汇、事件、人物以恶搞的方式进行了回顾,既保留了港式喜剧那种无厘头的味道,也打破了香港与内地的文化隔阂,走皆大欢喜的路线,谁看都会觉得好笑。
香港贺岁喜剧还有一个最大的看点就是其强大的演员阵容,不管名气如何,随便一个小配角可能都是那些深受观众喜欢的演员。
《百星酒店》中的毛舜筠、吴君如、郑中基、杜汶泽、黄百鸣、詹瑞文都是香港优秀的喜剧演员,再夸张再无厘头的动作与表情让他们表现起来也显得非常自然,这本来就是他们诠释角色的一种表演方式。
而熊黛林、薛凯琪、吴千语这样秀色可餐的新生代女演员,也都个性十足,在演员阵容上《百星酒店》就已经秒杀了一堆粗制滥造的所谓贺岁喜剧片。
记得早几天看过一部内地的贺岁喜剧片,同样也有不少明星,其中也有来自香港、台湾的,说实话,这一堆两岸三地的演员凑在一起,产生的那种喜剧效果实在是让人笑的很无奈,气场完全不对,演员们的演技也实在不敢恭维,看那样的喜剧片简直就是让人折寿。
《百星酒店》其实也还是港式喜剧的老套路,但胜在情节生动,台词够犀利,演员又够出彩,无需艺术成就上去考量,大过年的,一堆人在看得开开心心,不费脑子,热热闹闹的笑一场,这也就足够了。
《百星酒店》笑龙门客栈胡不鬼/文一帮各怀鬼胎的人,凑到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里,关系交错,各种来事——这其实是电影史最经典的题材类型之一——如果这帮人个个身手了得,聚在一起互殴,那就是《迎春阁风波》、《新龙门客栈》;如果这帮人手无缚鸡之力唯独一人除外,那就是《电锯惊魂》、《人皮客栈》;如果这帮人身处险境,还不忘搞窝里斗,那就是《心慌方》、《风声》;如果这帮人苦海飘萍,暂聚一处,随时又天各一方,相忘江湖,那就是《茶馆》、《大饭店》。
而如果这帮人聚到一起,是来搞笑的,好吧,那就是《百星酒店》。
按照惯例,喜剧基本由情境的设定和演员的表演来联手完成,而香港喜剧电影的强项显然在后者。
本片恰恰网罗了一批曾有过精彩喜剧表演的笑匠加盟——近年来似乎只做喜剧表演的郑中基、连《辣手神探》这样的火爆枪战片都能演出独特喜感的毛舜筠(更别提她是《家有喜事》系列的元老了)、无论什么角色都能演出喜感的杜汶泽(想想《无间道》里他临死的情景吧)、越严肃越让人发笑的吴君如,当然还有让人格外惊喜的熊黛林——其吊儿郎当的太保女明星设定,相信是黄百鸣多年混迹电影圈的有感而发。
影片结尾她错将渔民当大佬,而向他献出自己的身体,几乎就是“恶有恶报”套路的灵活变体了,让人在讪笑之余,颇觉解恨、过瘾。
先说暌违大银幕多年的毛舜筠,作为酒店经理,其“时尚女魔头”般的人物设定让人眼前一亮,反人性的管理理念、冷面笑匠式的母老虎嘴脸、对待乌龙下属猫捉耗子般的狠准稳,像极好莱坞经典动画或歌舞片中的动作精准的角色——虽然有些面具化,却因为毛舜筠的鲜活表演,而具有了独特的魅力。
在她出场的段落中,导演并没有事先交代她的身份,而是着力刻画她对待酒店服务人员跋扈得意的态度,以及她手中高精尖的员工测评软件,然后通过一众员工被“重伤”之后的惨状,来反衬她非同一般的来头——酒店新任女经理。
这种“未识其人,先闻其狠”的手法,让各种笑果顿时有了翻倍的威力。
除了吴君如、郑中基、杜汶泽一贯的水准发挥外,熊黛林这次的角色值得一说。
从前在香港电影中总给人“高个花瓶”感觉的她,这次的角色光设定就让人爆笑——从前的小太妹,现在的大明星。
导演用电梯里一个极为反差的时刻,揭示出她好女孩背后的真面目,更兼有意无意露出的胳膊纹身,直指她“道上混”的身份。
虽然不是主要角色,但其后这位太妹女明星的好几场戏都让人爆笑之余,锋芒直指娱乐圈的丑恶。
如她逼迫两位老人拍慈善广告,镜头前的温婉恭顺和镜头外的鄙陋凶恶形成鲜明对比,让人不禁狐疑,我们喜欢的光鲜靓丽的男女明星中,到底有多少这样的“无情戏子”。
平心而论,本片在剧本下了不少功夫,场景集中、人物众多且颇个性鲜明、纠结的人物关系、复杂的剧情、让人熟悉又不落俗套的笑料、几个悬念的交替进行,如此多的任务裹挟完成后,结尾还能顺畅带出富有人情味又颇为向上的主题,颇为难得。
当然,影片的不足之处也很明显,片中的故事几乎可以发生在任何地方、任何时代,而为了应景而加入的内地元素,也仅仅只是“切糕”、“买煤矿”等博内地观众一笑的点缀元素,当然对于在贺岁档本来只求一乐的大部分观众来说,或许这正是它的优点?
(完)
贺岁档缺少了冯小刚的“冯氏幽默”总觉得缺点什么似的,虽然有众多的片子扎堆挤进这个档期,但是代表作寥寥。
其实是先有的贺岁片,才有贺岁档。
贺岁片概念最早是从香港进入内地的。
近年来,随着港片的集体沉寂,所谓原汁原味的香港贺岁片在内地人气渐弱,但不能否认纯欢乐纯喜庆的港式贺岁片,一直在努力找回大众对昔日的香港搞笑喜剧的兴趣和信心。
前日,在看《百星酒店》之前并没有抱多大的兴趣,因为黄百鸣近两年的片子让观众失落,而当真正的观看完此片,内心却燃气曾经的喜悦和对港式无厘头幽默的敬意。
《百星酒店》讲述了一家酒店为了从四星升五星,总经理毛舜筠率领副经理郑中基及食品部杜汶泽、客房部吴君如等奋力表现,其间遭遇剧组、大牌明星入住,又有假结婚、亲家饭局,还有黄百鸣和吴君如的第N次“在一起”,剧情集合了美女、时尚、无厘头等诸多元素,最后酒店如愿得到了神秘评星员的肯定,其间还促成了多对美满姻缘,欢喜结局。
老牌港星齐聚此片,使本片具有了浓重的港式风格,确实,港片是有风格的。
众星无厘头式的表演和搞笑夸张的造型,为影片大为增色。
最雷人的男一号郑中基,当他一身“狼人”装扮出场,赤裸的双腿,无辜的表情,一身毛茸茸,让观众瞬间笑喷;搞怪的杜汶泽依旧延续他的表演风格,受人追捧;吴君如的“桃姐”与黄百鸣的N段戏都令观众印象深刻。
港片贺岁台词方面亮点十足,如果一部电影能够懂得迎合观众的需要,在台词的设置上让观众能瞬间联想到当下的热点,那么这部电影就一定会受人津津乐道。
《百星酒店》显然很看重剧中的台词,不说是句句经典,也是让人莫名爆笑。
比如“砸烂王晶陈百祥”、“包青天卸了妆展昭也认不出来”、“在10元店,花500块钱买的衣服”等,都引得观众笑声连连。
尤其是片尾处,“乡巴佬”上演重口味一幕,泡牛奶浴直饮牛奶,让观众觉得主创们的居心如此的“歹毒”。
邻近年关,观众们需要这样轻松、幽默,更需要无厘头的心神释放,如果说《泰囧》代表了内地的幽默方式,那么《百星酒店》就是港式的幽默呈现。
两部片子,两种风格,让观众在《泰囧》之后依然能在影院中爆笑,这是影迷的福气。
《百星酒店》中要美女有美女、要谐星有谐星、要时尚有时尚、要无厘头更有无厘头,贺岁片的元素可谓齐全。
看或不看,它就在影院里不远不近;笑或不笑,它还在影院里无厘头的展现着。
完全没有期望值,还以为很难看的 ,结果电影院笑餐饱。
故事没什么好说的,港式喜剧的一个套路就是一个故事大纲,然后把明星放进去,然后靠对白和表演制造笑料。
具体的笑点蛮多,不过有不少地方国语字幕明显和粤语对白对不上,明显粤语对白更好笑,粤语的一个特点,说粗口喱语,或者女生撒娇的缠绵情话,特别有感觉,应该两广的观众更有感觉。
大部分的明星都是老熟人,毛舜筠,吴君如,黄百鸣,郑中基,薛凯琪,吴千雨,等等等等。
薛凯琪和郑中基模拟婚纱拍照一场是我最喜欢的戏,戏假情真,一张事业线照片居然拍的最有效果,薛凯琪这种喜剧演的多,驾轻就熟,表现的很好,希望早日有自己的代表作。
降魔当中的骗子道长冯勉恒在片中也客串了一个助理,编剧之一,导演是谷德昭,片中也客串了导演,国产007的大钢牙郑祖也是老熟人。
不求深刻,但是很娱乐。
“我喜欢他会陪我做白痴的事情,有空又会说些无聊话,他很懂得照顾我,跟他在一起,我什么都不用想,因为你一定都会替我想的嘛,还有他最好的呢,就是整天逗我笑,总之每次看到他都很开心。
”“我在这最大的乐趣就是等你回来,跟我说你去哪里玩,吃什么好吃的,看到什么好玩的,你现在说你不回来,你不在我身边我会很想你的。
”“这种事呢,会习惯的”“会习惯么?
”“如果你要结婚的话,只能跟一个人结,就是我。
如果我要结婚的话,也只能跟一个人结,就是你!
你说跟我一起的人会好幸福,请给我一辈子时间,我要证明给你看,是真的。
”两人拍的那张能看到“爱情”的照片,真的感觉很不错。
背负着网络上的种种差评,怀着忐忑的心情,看了一下《老男孩.猛龙过江》。
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并不像人们所说的那么难看。
由此看来,我感觉欣赏什么东西,自己的心态也很重要,倾注了过高的期望值,往往结果不尽如人意。
有人拿这部片子当喜剧来看,有人当成励志剧来看,有人将其当成歌舞剧来看,当然其中还有功夫片、黑帮犯罪、枪战的成分...面对如此众多的视角,作为一个担负着书写评论的笔者,我只能告诉各位观众:随便你。
这只能说明这部片子比国内很多电影都做出了更大的努力和突破,和创作者付出了更多的心血。
我没查阅过“狗血”这两个字的来历,但是相信很多人都会说这两个字,而且为了彰显自己的欣赏水平高于常人,往往都会把这个词用在自己看过的大部分作品上。
我只能说,有很大一部分人是被这种不经咀嚼便狼吞虎咽的网络文学所“灌”坏了。
如果你拿它当成一部喜剧来看的话,还会在意剧情是否符合逻辑么?
而且,我觉得这部影片最发人深省的是立意很新颖,说这部影片烂的人多半没仔细看结尾。
结尾并不像一般电影那样让主人公梦想成真,阴差阳错地站在最高的领奖台上。
而是以其惨淡的收场,依旧屌丝的造型,告诫如今的年轻人,现实是错综复杂的,坚持怀揣着的梦想,就算再加上坚持着努力,并不一定就能成真,能到达彼岸的人毕竟少之又少。
你可能打破了自己的瓶颈,打破了规则的束缚,但你始终是个有血有肉的哺乳动物,终究难以打破宿命安排的轨道。
那些不属于你的东西,始终难以划入你的天地。
所以这部影片我觉得更像是提倡年轻人应该脚踏实地的活着,能够在这个错综复杂的环境下生存下去,才是迈向梦想的第一步。
这却是历代年轻人所缺乏的一种觉悟,或者说不敢面对的现实。
有多少不具备实力的人,被诸如那个自己都无法上头条的人的蛊惑,在被功污染了的所谓的“梦想”之下,如飞蛾扑火一般前仆后继的年轻人,燃尽了青春,最终仅换来了一个老伴。
(再此向这句话的原创者韩寒及让我看到这句话的同学波波致敬)最后,我再借用电影中的话引申一下:只要你找到了自己适合的角度,认真看了这部电影,哪怕花了电影票,你也能有收获的离开。
每年春节比大姨妈来得还准时的就是黄百鸣的港式喜剧贺岁片,片中必有吴君如、毛舜筠和郑中基,其他演员则走马灯一样换。片子和所有香港贺岁片一样,一帮小人物遇到一个不大不小的困难,大家团结一致克服了困难,最后赢得爱情皆大欢喜。“他们团结起来齐心合力打败了格格巫,他们唱歌跳舞多么的开心!”
吴千语有点像阿SA,怪不得郑中基这么喜欢跟她合作
情节很顺畅,笑料足够,算是多明星电影类里不错的
无聊
这不还算不错,熊黛林长得还真是难看。
每年一部黄百鸣的贺岁港片 喜剧的标准在于开心就好 “知不知道哈利波特七集 组合成一集叫什么名字 哈哈哈哈哈哈哈”
3.5 其實還不錯的,蠻好笑,算我花錢花得值。
贺岁片,就是开心笑笑就好。郑中基现在成熟多了,HOLD的很住。年轻的女孩也开始成熟了。
我觉得还不错啊。正经的贺岁片啊。
还挺好看的。
都系粤语版既搞笑,扮老豆老母果度真系笑到我飚晒眼泪了
只适合在电影院和一大帮子人看才有笑果。
老大说咱们的目标就是票房破亿。当然,这么多明星脸破亿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想要口碑过硬就只能哈哈哈哈哈哈哈了。。。各种植入广告,铺个床单还要给床单上的品牌一个特写这已经算是轻的了。。。剧情线条不够流畅,感情线更是莫名其妙。。。不过看片送礼赚票房神马的还是很给力的。。。
我年少时期的女神有三个 郑裕玲毛舜筠和吴君如。这里出现了两个,怎么也得值个两颗星啊
和誰看得開心就行了
薛凯琪在这部电影里面的妆特别成功,有惊艳的感觉。算是一部除了场景原汁原味的港产贺岁喜剧片吧,里面汇聚了目前香港电影喜剧方面的几乎所有新生代中坚力量,加上钻石级的配角詹瑞文等添彩不少,吴千语算是意外的惊喜,熊黛林是本色演出拜金女十分恰到。加上老戏骨黄百鸣毛舜筠吴君如把舵,值得一笑!
其实看到最后才知道全是大陆企业赞助的。而且整部电影有股浓浓的新生代大陆脑残喜剧味,虽然云集了大量的香港大牌笑星【好吧我承认我是冲着黄百鸣和杜汶泽去的】,但确实没什么可笑点和剧情,该恶俗的地方出乎意料的小清新让我无力吐槽,看似简单的剧情乱七八糟的穿插着每个人物最后奔向了主题
薛凯琪美爆了 郑中基的声音很好听啊
有点无聊
纯搞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