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设定是24对染色体可以放大基因中的黑暗面,好人变超人,恶人变恶魔。
可是,整体基地几十个人,全是科学家,都是暴力分子吗?
全员变恶魔?
人类基因这么黑暗吗?
………………………这样的设定不合理…………………………不合理……………………………………………………………………………………………
差点又吐了。。
我玩过DOOM,在386上就玩过。
我实在搞不明白,为什么外国人对僵尸那么感兴趣。
一个个连路都走起来摇摇晃晃的,居然还是被感染了第24条染色体而强化过的,个体差异还真是大。
如果你是对游戏过场动画感兴趣,那这部片子我建议你把它切成2分钟一段的,看看开头的两分钟和最后的两分钟,我是说的出现标题前和出现“The End”之后的那两端,其他的部分,丢进废纸篓,安全清除好了。
如果你对找科幻片的漏洞感兴趣,那这部片子的漏洞大概像个竹篮,漏洞多得让你躲都躲不开。
如果实在要找些优点,只能说是那支大枪了,毕竟是我曾经最喜欢的武器。
差点又吐了。。
为什么说“又”呢?
玩这个游戏,玩多了眼睛受不了。。。
单说这部电影,电影的剧情还是类似《生化危机》的病毒泄漏致使生物变异,有点老套。。。
但电影在科幻度上还是有些创新的,比如那扇“透明门”。。。
电影的新意还体现在最后十几分钟的第一人称射击,这完全和游戏同步。。。
电影的反面角色是前美摔明星“THE ROCK”担任,他的外形气质与这个角色搭配的很好。
但从电影的票房看,它的投入与产出是不成比例的。
美国影评界对这个电影的评价是比较糟糕的。
《毁灭战士》这是一个电子游戏的名字,估计投资方看这部电子游戏卖的挺火爆,玩的人也挺多,面前又有《生化危机》成功改编的案例,于是乎找来编剧和导演,将这个电子游戏也搬上荧幕的计划就诞生了。
这类影片的故事情节往往都非常的“骨干”,看多了这类科幻题材电影的我在选择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就没有在这方面抱太大的希望,冲着那时候刚在大荧幕上混迹不久的“巨石”强森,就整了张碟回来看了下,也确实没太出乎我的预料,也没让我太失望,虽说故事没有太大的悬念跟曲折,但火爆的场面和激烈的战斗,却还是令我看的非常的过瘾,想想看很多影片就是这样,有时候看之前就没抱太大希望的时候呢,反而会在看完之后觉得还不错,但往往某些著名演员或者导演的作品,在你满心希望能看到什么惊艳的饕餮大餐的时候,却落得心情沮丧,失望万分的结局。
其实呢这令我失望的电影,真的也不差,只不过是自己所抱有的期望值太高了而已。
仔细一琢磨人生中的许多经历也同样如此,太多的无奈何令人没落的事情充斥在周遭的世界里,很多事情在过去之后,静下心来一回味,也许当时令自己激动不已,或者颓丧万分的事情,也不过就那么回事,万事看的淡一些,处理很多事情的时候慢上一点,哪怕是半拍也许结果就不一样了,古语说的好: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一切随缘吧!
2005年电影刚出来的时候,一直以为是根据我大一的时候玩的游戏《雷神之锤 QUAKE》改编的。
到今天才知道原来DOOM是DOOM,QUAKE是QUAKE,俩游戏,晕电影看着挺舒服的,110分钟过的不快不慢,情节虽不出众,但也算合我胃口。
很喜欢巨石The Rock在片中的角色“队长”,做事雷厉风行,虽然最后变异成怪物,但感觉比那个所谓的男主角Karl Urban顺眼多了。
而且我一直认为“队长”坚持干掉“方舟”内所有人的决策是对的,既然关系到整个世界的安危,何必为了那些个不知道是否已经感染了病毒的人而冒这么大的风险呢。
巨石从摔跤界跳到电影圈,已经拍了不少的电影了,感觉最入戏的就是这部,各方面都很符合他的形象,尤其他那代表性的贼笑。。。
5分多钟的“第一人称视角”片段,拍的很不错,很有游戏的味道。
更多电影评论,我的博客:blog.sina.com.cn/bluesliver
游戏改编的电影,一般都是恐怖暴力片,将人们从虚拟世界的尸横遍野变成现实生活中的血肉模糊。
本片也不例外。
不喜欢玩第一人称的射击游戏,太过暴力了,不利于身心健康。
又是实验基地,又是基因变异,又是敢死队冲锋,又是个人英雄。
游戏改编电影由于题材的局限,只能是在视觉和特效上做文章。
可是太过花哨的特技也会造成视觉疲劳。
一直以为The Rock是主角,没想到居然变异形。
男主角演过《指环王》,应该也不是泛泛之辈。
影片最后的第一人称视角有借游戏聚集人气之嫌,不过拿来主义运用的不错,只是恐怖气氛渲染的有些不够。
片子还可以,拿来消遣解闷还算不错。
终于等到《DOOM》的碟出来了,失望大于期望,完全算是个好莱坞的二流科幻动作片,对不住游戏和岩石的盛名,最后唯一一段拳脚打斗也不怎么样。
故事背景是火星的考古科研基地受怪物入侵,地球方面让岩石等8人组成特别行动队去增援,去了后发现怪物其实人变的,科研基地隐瞒了研究的真相,其实给人注射药物增加第24条染色体后有的人可以变成超人有的人能变成怪物,怪物咬死的人也会变成怪物,据说火星人就是这么灭亡的,因为不能确定哪些人会变成怪物,岩石执意要杀掉基地所有的人,美女科学家不同意,另一个队员卡尔·厄本也不同意,怪物再次攻击,除卡外所有队员被咬死,岩石也不例外,美女给卡注射了药物,卡变成了超人,这是岩石已经变成怪物,成了电影中最强的BOSS,卡杀死岩石,剧终。
电影前半段还是很棒的,一群勇士在岩石的带领指挥下在黑暗中狩猎恶魔,刺激紧张又有悬疑,可惜后面转变太突然,岩石变成了恶魔,那个不起眼卡成了主角,实在让人接受不了,相信很多人看这片是冲着岩石去的,而且片中的正义方的举措实在不能让观众附和,我是赞同岩石的做法的,至少从电影前半段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真正的勇士,而卡和美女的做法最终不也是导致所有队员和基地成员都被咬死吗,甚至卡和美女面对自己队员岩石等的死亡一点悲伤情绪都没有,好象自己真是TMD大英雄一样。
卡变成超人后那段很多人称道的第一人称视角射击的虽有创新,但在影片里来说,其实造成了整体节奏的不协调,前半部那种风格其实很好,很刺激,而到这里简直太轻松了,第一人称视角在游戏里会很刺激很紧张的,因为是自己操作,而仅仅看电影画面反而没有这个感觉,导演没有考虑到怎么用摄影拍摄手法来弥补不足,仅仅做到了形似而不是神似。
最后的打斗据说是林迪安做的武术指导,两人窜上平台的动作明显是吊威亚的,打斗很短,动作普普通通。
我的BLOG:http://www.donnieyen.net/blog/u/2/archives/2005/139.html
00018《毁灭战士》2006.02.19 4打打打,从头到尾一直都在打,对时间你根本就没有了概念怀疑这是类似半死那种游戏的宣传或是什么小时候喜欢那种血腥,可张大就怕了好人活命,坏人死去啊……那那些无辜的人呢?
文/梦见乌鸦凡是游戏改变的电影,一旦推出,至少要受到两类人的高度关注,即专业影迷和狂热游戏迷。
当上映之后,两方人马难免会有一连场激烈的唇枪舌战,各抒己见,异彩纷呈。
真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柳暗花明又一村。
就目前为止来看,游戏电影获影迷和游戏迷双重肯定的案例实在凤毛麟角。
电影《毁灭战士》(Doom)改编自同名经典系列游戏,在推出之后自然引得双方人士争论不休。
俺作为一个非专业影迷,同时也是一个Doom系列的铁杆fans,自然免不了对这部电影进行一番评头论足。
(一)影迷谈电影一个影迷说,本片依旧具备了游戏电影的几大特性:一流的特效,二流的人物,三流的情节。
暂且不提获得千古骂名的《马力奥兄弟》和《双截龙》等烂货,就连票房大卖《魔宫帝国》和《古墓丽影》在影评家眼里依旧够得上二百五。
本片虽说没有一烂到底,但充其量也只是好莱坞商业片的泛泛之作,距游戏电影的典范《寂静岭》还有一定的距离。
抛开游戏不谈,本片可以说是一部中规中矩的科幻恐怖片。
其具体情节内容大可参见米国大部分B级恐怖片,而噱头仍然是好莱坞隔夜的冷饭。
本片要在内容上划分的话,大致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是恐怖片,僵尸、黑屋、血浆一个都不能少,但基本上是在故弄玄虚,一惊一乍的没有太多内涵,对于看惯美式恐怖片的朋友来说对此也是见怪不怪了。
如果你能坚持往后看,真正的惊喜则来自于影片的后半部分,枪林弹雨,血肉横飞,典型的动作片风格。
而其中最引人瞻目的就是片子结尾处的第一人称射击场面了,在电脑特技的帮助下,这大约5分钟的战斗堪称经典,不仅是全片唯一的亮点,在精彩程度上,不亚于任何动辄过亿的大制作电影的场面。
在这短短的5分钟内,本片的观众好比化身为主人公,抄起了种类繁多的各种武器,像超人一样横扫千军,颇有一个火星小马哥的风采。
但这并不代表整部影片,在这一段high过之后,本片又回到起点,最后的决战味同嚼蜡,同时也定义《毁灭战士》电影版的主色调:乏善可陈。
还要说一下本片的两位主演,岩石和卡尔厄本前后的转变让人有些莫名其妙。
在影片的前半部分,饰演队长沙加的岩石是绝对的主角,出尽了风头。
而卡尔厄本则表现得极其平淡,在众多配角出彩的情况下,我们几乎忘记了这位前骠骑国统帅的存在。
而到了后半段,二人来了个乾坤大挪移,岩石变成了杀人如麻的嗜血狂魔,卡尔厄本则摇身一变,成了决定成败的关键人物,不仅强了岩石的主角地位,最后还一颗手榴弹搞定后者,简直是陈佩斯与朱时茂《主角与配角》的美国版。
相对于主演的乱套,本片配角们则奉献了不错的演出,包括山羊的老谋深算,公爵的插科打诨,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还要数色鬼波特曼了,而这也更加衬托出主角们的平淡了。
而那个戏份吃重女科学家,俺在花絮里才发现这厮就是007《择日而亡》里的邦女郎。
本片的导演是波兰籍的Andrzej Bartkowiak ,中国影迷应该对此君不太陌生,李连杰的《致命罗密欧》和《坟墓摇篮》还有史蒂芬西格的《危机四伏》便出自此人之手,另外还有今年的无敌大烂片《街头霸王,春丽传》可见这哥们是一个功夫迷。
鉴于其几年间的质量,本片可以算得上他在好莱坞的最好作品了。
(二)游戏迷看电影一个游戏迷说,游戏电影,顾名思义是根据游戏改编的电影,重点是改编而不是瞎编。
Doom作为PC史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游戏大作,以这样一部B级片的身份登上大银幕实在有些不负责任,游戏中那黑暗的氛围,金属的质感,庞大的世界观在这部电影中荡然无存,绝对有应付差事的嫌疑。
可以这样说,本片基本上借用了Doom的外壳,不要说表现出游戏的精髓,就连一部合格的影片都算不上,不由得为这样一部经典的游戏大鸣不平。
首先,本片被游戏迷指责的最大诟病就是世界观的改变。
虽说场景依然选在了火星,可是游戏中我们要面对的是被上古神器所封印的地狱怪兽,是一群真正来自地狱的军团!
而这一最基本的设定,在电影中被恶作剧般的按上了个基因变异的帽子,来自地狱的军团摇身一变,成了一帮DNA变异的妖怪,不知道的还以为正在上映《生化危机》火星版。
本来,行动迟缓的僵尸是游戏中的杂兵,怪物则占据了半壁江山。
电影中,僵尸反而大唱主角,只是点缀了几个零星的火怪和一个人般大小的缩小版地狱骑士。
在目前电影中最后决战被设计的越来越壮观时,本片则安排了一只跑来跑去还半残废的肉头怪来独挑大梁,最后竟然让主角来了场与岩石的自由搏击大赛,像小孩过家家,令人窝火。
另外,影片由游戏中的单兵搏斗,变成了多兵种协同作战,还在主角身旁安插了个美女以便沿途解闷,少了游戏中的孤独恐惧感,多了一份无章的混乱。
唯一令人兴奋的就是结尾处那第一人称射击场面了,只有这里才找到了游戏中的少许影子,也值那么一半点票价。
无奈篇幅太短,只能望梅止渴,令人意犹未尽。
话又说回来,造成上述原因的罪魁祸首空怕是资金有限了。
Doom是一款恐怖游戏,会对心理承受能力差的玩家造成阴影。
并且不像《光环》《波斯王子》这样的大众游戏受到不同年龄段的广大玩家们热烈追捧。
Doom本身就限定了其狭窄的fans群。
电影公司老板不可能为了这样一部面向部分群体的游戏电影砸大把银子的,资金不足自然无法表现出游戏中的宏观的世界观了。
再者说,电影总共100多分钟的片长,根本无法表现出游戏里内涵。
而且,为了表现出游戏中的大量信息,编导们大都急功近利,意图在有限的时长中交代更多的内容,往往造成了叙事混乱不堪,前后不着调的难堪局面。
这也许是到目前为止游戏电影屡屡受挫的一个主要原因吧。
可是,以上充其量只能算是客观原因,电影拍得不知所云恐怕是由主创人员能力有限造成的。
本片上映后虽一举夺得北美票房冠军,可是高开低走,票房只赚了工本费便打道回府。
如此虎头蛇尾的原因只能怪罪于影片本身质量不高,在被一众游戏fans追捧之后,便乏人问津。
总之,这部电影只能算是一部中规中矩的游戏电影。
再看片过程中不会让你昏昏欲睡,也难得有令人振奋的地方,只有第一人称射击场面算得上一个创新。
作为一个Doom游戏迷当然要捧场了,即使拍得再烂,俺在看片过程,依然是一边骂着一边欣赏的津津有味,在这里可以感受到非fans影迷无法体会到的乐趣。
集外星,飞船,异形,丧尸,怪兽,血腥,暴力,枪战等众多元素为一体的充分的影片。
只因手法老套,剧情单薄使它没有给我带来更多的惊喜。
没玩过同名游戏,改编的怎样不做评论。
不过作为一部爆米花电影元素足够了
虽然会打游戏,但是看了还是觉得头晕。
2009.3.1在寝室看的,洛汗王子最后变超人,大战蝎子王,靠,居然直接把游戏画面搬出来了,真他妈牛逼,还有,怎么一变异就变成生化危机了...
6,完全没看头
05.12.08
根据游戏改编 还是满新颖的
5.2分。想学《生化危机》没学明白,昏暗的场景+快速的剪辑就是一坨狗屎,和两年后的《异形大战铁血战士2》是远房亲戚了属于是。
满恶心的,晚上看了做恶梦。想起生化危机 只是没想到最后强森也变成O(∩_∩)O哈哈~ 我是女的 不喜欢最后苏醒后游戏的感觉
片尾还原不错,还有那个轮椅也很好玩
MD再也不相信迅雷的推荐了
想象力也就止于此了。
越肩视角多范儿呀……FPS如果不是剧情出色只是为了表现FPS的话那估计只能是死路了,至少看到后面那段FPS我就跳过了,也就唬唬不玩的人吧。
垃圾死了。对不起这么经典的游戏
不知道看什么
像个游戏而已。。。
这个电影的最后直接变成了RPG第一视角射击类游戏,还带红外线瞄准镜....
读书时候在录像厅看的吧,基本没剩啥印象。没啥好说的,那时候还没看过多少片子,都觉得片子不好看。
普通情节。。。无创意套路
两星半
忘了是哪年看过,消遣还是不错的
電玩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