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上我不跳舞,但我却很难对Alyssa说不。
”刚听到这句话时,我的心口像突然被一只猫爪轻柔地挠了一下,不疼,但痒痒的。
从此,这部小甜丧剧就在我心里种下了一颗奇异的种子。
它随着时间的流逝肆意生长,在平淡的日子里闪着暖暖的光。
相比于现代几乎模式化的“爱你”“宝贝”之类的字眼,这句话的每个字都不甜不腻,平平淡淡。
细品却发现它带着一个“冷血变态”所能给出的温暖与他爱而不知的懵懂。
这是一个独特的告白,专属于James对Alyssa的告白。
因此它打动着我,打动着每个见证了他们彼此救赎的观众。
伴随着别具一格的音乐,故事从James的自述开始。
“我叫James,今年17岁,我很确定自己是个冷血变态。
有次我把手放入油锅,因为我想让自己有所感觉。
Alyssa是新来的,这学期刚来,我觉得杀掉她应该挺有趣的。
所以我假装爱上她。
”
刚出场的James抱着一块滑板,孤僻,冷漠。
为了让自己有活着的感觉,他九岁时把手放入了油锅里,十五岁开始虐杀小动物,十七岁他把目光锁定在了新转来Alyssa身上。
影片采用双视角叙事手法,其中有大量的人物内心独白。
这些独白细腻地展现出人物的内心活动,更奠定了一种孤独的抒情的风格。
接下来是Alyssa的自述,她的父亲在她八岁时离开她,母亲重新嫁人并生下两个孩子。
继父总是朝她开一些有性暗示的玩笑,而母亲对此视而不见。
在这样糟糕的环境下长大,Alyssa浑身带刺,满口脏话又有些神经质。
这个家里她就像是一个多余的人,就在这时她注意到了食堂一角同样孤僻的James。
急于逃出这个冷漠无情的家,也为了找自己的生父,Alyssa带着James离家出走开始了疯狂的公路旅行。
而两人的合拍使James推迟了自己的杀人计划。
一路上,他们抢了男孩老爸汽车,吃霸王餐,入侵民宅,反杀了变态教授,抢劫加油站……变态男孩遇上了叛逆女孩,碰撞出了奇妙的火花。
这是一部藏着甜甜夹心的小丧剧,大多数时候,他们始终面容沮丧,做出许多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从表面丧到了骨子里。
“丧”是整部剧的底色了,要理解这部剧,免不了去了解究竟什么是“丧”。
从2016年“葛优躺”现象后,丧文化越来越被大众熟知和使用。
丧文化是一种有着颓废,悲观等情绪的文化,它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西方的嬉皮士运动。
80年代日本的“宅文化”也和丧文化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无论是过去的嬉皮士运动,还是今天的丧文化,其实都是个人精神对于主流现实社会的反叛。
今天人们对丧文化的理解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把丧当做懒惰的借口从而放弃努力,另一种则是把丧视为一种反向的积极。
这部剧里的“丧”无疑是第二种。
我们总是被要求积极向上,笑对人生。
但当现实压力已经压到人喘不过气来,将这种委屈和压力表达出来何尝不是对自我的和解,对客观现实的清醒呢?
在我看来,不论是接受式的“丧”或是鼓励式的“积极”都只是一种面对糟糕现实的方式。
男女主都明白这个小镇是无趣的,现有的生活是糟糕的,于是他们遵从内心出逃了。
就像导演借女主的父亲的口说的:“在一个错乱的世界疯狂,不是疯狂,而是清醒。
”17岁时,我们不懂很多成人世界既定的规则,没有社会地位或者能力对现有的糟糕生活说不的权力,有的只是像Alyssa一样想改变的满腔热情。
也正因为没有权力也没有束缚,才可以更加直率地表达着自己的观点。
体现在剧中就是她随口而出的脏话和对什么都无所谓的态度。
回望我们的十七岁,James和Alyssa做了我们大多数人敢想不敢做的事。
而最让人羡慕的是,他们正当青春就遇见了那个灵魂伴侣。
男女主行为如此特别是有原因的,那就是原生家庭带来的创伤。
如今我们总是讨论起原生家庭,并不是把它当作为错误行为开脱的借口,而是对某种行为背后原因的重视和反省。
Alysaa的家庭问题文章前面已经说过了。
在剧的结尾,她一直崇拜并觉得唯一爱着自己的爸爸为了举报费打电话给警察。
得知被骗后,她用刀狠狠扎向了父亲的大腿。
其实,Alyssa是一个总在假装坚强和镇定的人。
反杀变态教授时,她明明内心慌乱得很,脸上却没有一丝害怕的表情。
她原以为世上唯一真心待她的亲人——那个每年都给她寄生日贺卡的爸爸(其实是妈妈偷偷寄的),原来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混蛋。
她的家人没有给予她半分温情与爱,于是Alyssa也不懂爱。
她用冷酷伪装着自己,内心却还是那个渴望亲情的小女孩,直到遇到了给她温暖的James。
James的无感则是因为小时候亲眼目睹了母亲的自杀。
而父亲总是用笑话和电视节目掩藏自己的悲伤,忽视了对James的关怀。
父亲其实是爱他的,只是还没学会表达。
无感的James想要感受活着,于是他虐杀小动物,甚至想杀人。
遇见Alyssa后,她和他拥抱,教导他可以拒绝他不想的事情。
跟着Alyssa,他对生活的感觉逐渐苏醒。
于是我们看到,这个男孩闭着眼睛快乐地跳舞,面对Alyssa的生气不知所措地手捧了一盆小黄花,在夜晚轻轻触碰Alyssa的手。
“本来想杀了你,没想到却爱上你。
”有感觉的James终于确信自己不是一名冷血变态,他为他虐杀的动物们感到难过和伤心。
开头那个冷酷的男孩竟然这么脆弱又温暖,还有着隐忍的勇敢。
剧的结尾是个开放性结局。
警察赶到Alyssa的父亲家包围了他们。
James想揽下所有责任,他用尽力气跑向海滩,伴随一声枪响全片结束。
她唤醒了他,而他始终保护着她。
旅途结束,他们终于在陪伴中完成对彼此的救赎。
“我们在变好,世界却觉得我们在沉沦。
”多么讽刺的结局,多么残酷的导演,把所有的心疼和难过都丢给了观众。
男女主逃亡过程中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
剧集通过对这些人的展现,拼凑出一个更为完整的真实世界。
James和Alyssa在逃亡途中遇到了一个总被经理压制的加油站小店员。
小店员受了男女主行为的影响说:“我不喜欢我现在的生活。
”他们回答他:“那就做点什么。
”然后小店员就真的把经理反锁最后逃跑了。
他和男女主一样,都是对糟糕现实不满的的人,对应着现实世界中具有反叛精神的被压迫者,也是这段旅程的同行者。
另外一些人则代表了较为复杂的成年世界,与纯粹的青少年世界发生了剧烈的碰撞。
比如Alyssa的父母和继父,他们都有自己的私心,甚至为了自己的利益伤害了Alyssa。
作为大人,他们同时拥有了掌控,教育和伤害青少年的权力。
面对这种权威,孩子们是很难去反抗的。
又或者James的母亲,她当着他的面自杀,带着无奈的残忍。
让James此后的人生中都缺乏温暖的母爱。
也有坏得彻底又虚伪的大人,比如那个被反杀的变态教授。
他空有名誉和财富为人皮,内心却是扭曲的野兽。
第三类就是旁观者了,处于评论者位置的两个女警察。
她们因为调查教授死亡原因而卷进事件里。
两个人对于James和Alyssa表达出不同的态度。
一个只看他们的所作所为,另一个却说:“我为他们感到难过,我觉得他们是可怜,糟糕又愚蠢的孩子。
”这对应了剧里的旁观者甚至是观众对于男女主的两种看法。
正是这些人的设置,才使得本剧在如此特别的故事的外壳下拥有更多的现实意义,不至于成为一部空有噱头的悬浮剧。
作为一部公路片,《去他*世界》的每个场景都浪漫得让人心醉。
当他们穿过雾气缭绕的树林时,阳光逆着照射下来,光束四散,给本来死气沉沉的树林带来了唯一的暖色。
当他们穿过原野时,风轻云淡,那抹蓝像是淡淡的水痕,而原野的绿是那么清新动人。
当他们来到海边,相对而卧,黎明的曙光缓缓铺满海平线,天空将明未明。
只剩澄澈的蓝色和橘红色慢慢接轨、交织。
即使是杀人现场,猩红的血也在地板上流成了爱心的样子。
颇有暴力美学的感觉。
另一个特色就是贯穿全片的背景音乐,每首歌都在恰到好处时响起,而歌词写出了男女主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这是一部极美的剧集,无论是男女主颜值,造型,还是场景都是一场欧美风的视觉盛宴。
他们互相救赎的感情也像那些自然的风景一样,美妙动人。
这些东西,无一不让我一次次沉沦。
我不知道那么多看过这部剧的人们都几岁了。
但我看到一个评论说,如果他再年轻十岁,他一定会喜欢这部电视剧。
我想是的,因为当你在十七岁的时候去看这部剧,你会觉得非常的感同身受。
十七岁是什么?
应该是所以意义上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
十七岁,代表着寻找的过程。
有的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有的人过了这个年纪就停滞不前了。
十七岁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与世界格格不入,你觉得自己可能是荒诞、怪异、孤僻、不合群的,大多数的时候,为了躲藏在“合群”的保护罩下,你会隐藏起自己的内心,把自己伪装成最适合生存的样子。
然后你就慢慢忘记了自己原来的样子,你就变成了一个大人。
James和Alyssa并没有这样去掩饰自己。
所以大人们会觉得他们weird,会觉得他们stupid ,也就是所谓的不成熟,在他们看来小孩子的稀奇古怪的表现都很幼稚。
然而,人不就是在寻找,在成长的一个过程吗。
你总是会在经历了少年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矫情做作”后,才会长大成为克制理性的大人。
十七岁的少年们在寻找一个成长的途径,一个在这个他们看来fxxking的世界中存活的方式。
他们总是迷茫的,特别是在父母无法给予很大的帮助的情况下,他们只能自己横冲直撞地去闯入成人的社会。
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大人们总是帮不上任何忙的。
他们的记忆太糟糕,总是会忘记自己也曾年少的经历,或许那段经历太糟糕,所以他们试图将孩子的人生限制在非常正确的轨道中,然而这条轨道,真的是非常的无聊吧。
少年大多是叛逆的,是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倔强。
他们尽管不怪,但他们也并不坏。
Alyssa把小女孩带了回去,James不忍心把小狗弄死。
你永远不能否认,少年内心的美好,毕竟他们是带着对这个世界的美好向往而来的。
所以,原谅他们对这世界的失望,或许你当初也曾这样的不安。
在世人眼中怪异孤独的我们,遇到了在彼此眼中美好的对方。
在最好的时光遇到对方,是美好的幸运。
“在一个错乱的世界中疯狂,不是疯狂,而是清醒”。
她的父亲十分认真的说出这句话的时候,Alyssa满心欢喜,开心的想“他简直就是甘地”,一个酷炸的解放领导者。
Alyssa的父亲看似自由,乐观,他裸着身子在海边撒尿,有一艘小船,拿来零食和啤酒,收留逃亡的他们。
这看上去简直太美好了,好的不真实,果真也就不真实。
开车碾到半死的狗,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生的连新校服都穿不起的弟弟,十年里的贺卡也是假的,甚至看见有偿举报基本没什么犹豫就打了电话。
他只是一个不负责任混蛋透了的父亲。
他爱Alyssa吗?
爱的吧。
毕竟最后他说要把责任推给James,毕竟他为他们提供了几天美好的假期,但这爱也仅限于能提供几天无需责任的假期了。
几杯啤酒,几个笑话,几个拥抱和晚安。
一场可怜的,Alyssa满心期待的父爱仅仅如此。
早在少年时期,他们就早已知晓,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对错,或者干脆全都是错的。
Alyssa性骚扰的继父,视而不见的母亲,十年未曾见面的生父。
James当面开车跳湖自杀的母亲,脸谱化式的好父亲。
恶之花在轻轻招手,你势必会被推着成长沿着愤怒屈辱而行走。
James以为自己最愉快的事会是杀人,而感情总是可以轻易脱离。
不真正的遇见一些什么人,不真正的面对一些事情,我们都以为自己可以冷酷无情,都以为自己可以随时抽离,觉得自己只会爱上自己。
然后为了保护Alyssa而杀人,呕吐感抑制不住的涌上来,杀人的快感呢?
甚至帮那条半死的狗结束痛苦都忍不住哭泣,那个面无表情虐杀动物的少年呢?
那个在脑海里把尸体一条条清醒的记着,期待着下一次终结的冷漠少年呢?
Alyssa也以为自己什么都不在乎,随时甚至主动的和James上床,毫不避讳的问:你舔过么?
sex到底是个什么狗东西,让继父露出恶心的嘴脸,母亲却视而不见。
在和随便拉来的黑人小哥到最后一步反悔了,在变态房主意图强上更是心生无限恐惧,答案早就在前一晚出现了。
James搂着她入睡,她想,或许James真的值得爱上。
Alyssa只是渴望安全感,渴望爱。
其他人也很有意思,两个妹子警察。
白妹刚开始对黑妹心生爱慕,而爱慕在对两个少年的处置中逐渐退却,在黑妹高傲施舍般的勾引下,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还有便利店帮助男女主的小哥,那是他第一次叛逆吧,那是他第一次反抗吧,沉默的笑点。
回到最初的地方,Alyssa走向James,她开口撒的第一句谎开始。
两人并不知晓,在下一个瞬间会成为彼此的英雄,然后和所有人一样,被这个世界打败。
在一个错乱的世界中疯狂,不是疯狂,该是逃避。
看完了,有一点震撼,开头男主虐杀小动物看见女主就想杀了她的心态看得我很难受差点离开,但是越往下看越喜欢。
两个家庭破碎的孩子,两个精神状态都不太好,自闭,疯狂,行为古怪,心理变态,道德感很低,但是他们同样天真,缺乏关爱,自卑,胆怯。
抛开故作坚强的大人面具,他们其实只是两个心智不成熟的未成年孩子。
这逃亡的一路两个孩子都在成长,艾米丽越来越懂得控制自己的言行,不再用狠心的话伤害他人,她帮助男主赶走恋童癖,帮助警察找回走丢的小孩,她想寻找她的父亲,只是因为在她冷漠不被家人重视的环境中每年的生日贺卡是她唯一的慰藉,可惜讽刺的是,连生命中仅剩的这点光亮都是假的,她甚至可以为了这一点点关心和感动欺骗自己原谅父亲是毒贩子的事实,因为没有体会过温暖,那么一点点的关心在她眼里都是珍贵的宝物。
吉姆更甚了,他的形象转变是最大的,沉默寡言根本没有情绪,欲望全部体现在虐杀上,其实对比女主他的处境会好一点,至少有一个爱他的父亲,但小时候亲眼见到母亲的自杀给他留下了很大的心理阴影,他虐杀小动物,甚至脑海里时不时会有杀人的念头,几乎不开口,对一切都漠不关心,但是到后来,他无法忍心对受重伤的小狗下手,脑海里再也不会时不时闪过杀人的片段,甚至他懂得用自己的努力保护另一个人,都是很大的成长。
这个世界真的烂透了,可是无论如何,都要好好地活下来。
最后James夺过了Alyssa手中的枪,还一直的向前奔跑就坐实了他曾在加油站持枪犯罪,真的成了警察严重的暴力持枪犯,并且他还成年了。
想想很心痛,他们从来没有机会倾诉,直到找到了彼此。
不会有第二季了,James was gone. 他们从来没有机会解释他们的遭遇,也不用解释,在这样世界,他们是不会被理解的。
我觉得这个结局足够了,不需要后续,不然第二季演什么,被抓回去关进监狱然后在里面继续叛逆?
关进监狱想要好好改造出来跟Alyssa 一起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不,不行。
在我心里James 已经被枪击穿,满身弹孔,仍旧蹒跚着向大海跑去,离无聊的小镇越来越远,离肮脏的成人世界越来越远,当然,也离Alyssa 越来越远。
不过这又怎么样呢,他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认识到“自己并不是真的想杀人”“自己并不是真正的变态”“自己有了想要用生命去保护去爱的人”这难道不是人一生的追求吗。
说实话,我认为人,就是为爱而生的,以这样的经历结束在18岁,虽然说对以后可能会有的更多的可能性来讲会很遗憾,不过在我心中真的是一个非常完美非常浪漫的结局。
说说Alyssa ,我觉得她应该跟James 一起被枪射中然后拥抱着死去的。
不然现实对她来讲未免太残酷了。
既然主题就是“丧”,那就丧到底吧,不要什么主旋律了,不要什么真善美了,不要什么美好的明天和未来了,就他们俩,那就是他们的世界。
The best end of “THE END OF THE FUCKING WORLD ” is death.
当无情的枪声萦绕内心独白时,一切落下帷幕。
詹姆斯浑身浴血,搭配着花纹衬衫,宛如再次绽放的黑玫瑰。
在我的幻想中,便是这样罗曼蒂克式的终幕一舞。
然而残酷的伤痛根本无法抹去,哪怕是最后温情脉脉的内心独白也无法治愈——那来自童年和身边人的伤害。
我只能寄希望于仿佛呐喊般的奔跑之中,希望这样的努力能够让人类回归至原始的状态,生出自由的羽翼。
我很喜欢这个结尾,也不希望再有什么下一季,不是所有的故事都要从头到尾讲好。
James已经做了自己的选择,后面的故事也不再重要了,无论入狱还是被枪杀,这种讨论并没有什么意义。
一直以来James都困在母亲自杀的阴影中,而Alyssa的出现对于他来说,就是一场心灵的救赎,这是Alyssa对他独一无二的意义。
在James花钱让人打他的那场戏里,他说:一直以来都不是我保护着Alyssa,是她保护我。
在最后满十八岁的他决定把美好的未来留给她,做她的保护者,仅此而已。
(分享我最喜欢的一张截图)
慕名而来,二十四小时内结束,爽感不言而喻。
如果我们知道明天会更糟,要怎样对待今天呢?
本片给出的答案是,fuck off。
丧,似乎不是整部剧的重点,却穿插各个角落,这是它的气质。
带着些许荒诞的流程展现了方方面面的社会问题,家庭缺失、不良继父...来点说教吗?
当然不,仅仅展现就足够了。
我们多多少少会遇到类似的问题:会觉得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这是两人的共通点,也是本剧赖以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
起初两人都是独立的个体。
如James一般的,脑海中的自己拥有一套完美的说词,每天愈加入戏的扮演这个角色,手法熟练,信心良好,每个阶段都会有一个小目标,一步一个脚印,遇到瓶颈便会有各种各样的解释,直到遇到习惯解决不了问题才发现,我该咋办?
而Alyssa作为另一种类型代表完美的补足了这个缺憾,你说这是月光宝盒,我偏说它是个指甲钳。
因为通宵喝酒没写完稿?
于是假装忘了日期。
莫名其妙被领导骂?
立刻骂回去。
面对问题,总会立即给出方案,解决不解决问题我不在乎,爽就可以了,毕竟生而为人,没理由总让别人爽。
于是在James在杀人意识缺失后,Alyssa及时插上,故事继续,又是重重困难,又是难以完美解决,两人的设定开始转变。
Alyssa弥补James心理上的空缺,James填充Alyssa技术上需要,两人照着青少年版雌雄大盗发展,渐渐的似乎也没那么丧了,于是boom,结局来了。
我难以忘怀的莫过于,当警官Eunice的及时出现,能给本剧带来一个正能量结局的时候,Alyssa问道“如果自首的话我们会坐牢吗?
或者少管所什么的?
”“可能会...”“可我们不会被关在一起对吗?
”“不会,但是...”“不会?
”“不会。
”“那么对不起。
”Alyssa这一枪托下去,砸懵的不仅是Eunice的脑袋,也让我恍然大悟,这xx是个爱情故事啊。
默默接过两个青少年递来的糖,发现自己的心态兜了一圈又回到最初的起点。
而且让我感觉最丧的,莫过于这一切的问题在我们生活中都似曾相识,他们可以为所欲为,而我却连句fuck off 都得捂着嘴接一段bbox才能说完。
如果我们知道明天会更糟,要怎样对待今天呢?
fuck off(捂嘴
It’s strange. A lot of time, you don’t register the important moments in your life as what happen. You only see that they were important when you look back.When you have silence, it’s hard to keep stuff out. It’s all there, and you can’t get rid of it.I think i understand what people mean to each other.
太对胃口了,我对这一对young couple ——f **k this world,leave this shit,kill those dickholes充满信心!!!插曲无限好评!!!
外部的疯狂下是内心寻求平衡和慰藉的渴望。讲到底,多么羡慕他俩,那么早就找到了彼此。
其实就是一部电影的时长吧。原声不错,其实不像年轻的克莱和邦妮,因为他两太傻了,既丧又傻。
如果我没看过杀死伊芙我可能会来个五星,可惜我看过了。不好意思我就是这么喜新厌旧,同样的套路一遍就腻。而且我随便点开看了一点,也没发现任何文学性,还不如杀死伊芙。
丧到我心上了
少年版的 natural born killers
真的老了,我满脑袋“why?”,矫揉造作堪称当代郭敬明
两集还是没忍住放弃了。他们的亲人做错了什么?
The girl is one of the most unlikable character in the history. Done! I'm really unsatisfied without seeing her live in her whole life in guilt! Dumb fucker girl!
且丧且珍惜。
前两集也蠢得太过了 可不可以有尊严的喜欢垃圾青少年啊 三星给歌单(
丧丧的加神经质风格很有意思了阴郁的感觉 BGM好听/这是年少的爱情 让我们知道一个人对我们是什么意义
什么导演想写酷酷的反社会青年却拍成了俩drama大傻逼,明明本来就是俩drama大傻逼好么!十几岁的时候觉得全世界都无聊到操蛋,动不动就憋屈到想大哭,总以为会有人带自己上天入地,后来…就没有后来了。其实所有的丧骨子里都是不甘与反抗,里面的音乐都好喜欢!
丧到惊天动地,绝望深入骨髓,两个无法融入社会的人蜷缩在一起,一起面对冰冷的世界,当错误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当生活一次次事与愿违,当意识到时间已晚却早已不能回头,大喊一声去他*的世界,连走投无路都充满着大义凛然。
18岁之前你就可劲儿作吧,然后赶在成为大人之前死个痛快!
和你一起呀(●'◡'●)
身边的人都不会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他们只会带来更多的问题。于是我们走向世界的边缘,与人群保持距离,制造自以为是的“安全”。“当我满十八岁那天,终于明白人对于彼此的意义。”
【两集】蠢少年叛逆迷茫期是每一个人都经历过的吧?反正我已经经历过了我的,实在懒得陪别人再过一次
《作逼女主是如何一步步坑死自己男票的》青少年正当防卫杀了人顶多蹲几个月少管所的事硬是被自己越作越大最后作成了死刑简直蠢到MMP
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