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中有一个传统的短打武生剧目叫《三岔口》,说的是宋朝年间的一个漆黑夜晚,围绕发配途中宿于一家客栈的焦赞,所发生的一场夜战,两个武生在黑暗中相互摸索,拳打脚踢,却又看不到对方,只能凭借感觉短兵相接,既惊险刺激,又机巧精彩。
这部黑色喜剧片《提着心吊着胆》,也是讲述了一个有关夜战的故事,来自各方不相干的人马遭遇到一起,你方唱罢我登场,围绕着一次暗杀计划和一具神秘的尸体,开启了惊心动魄又匪夷所思的冒险历程,也是同样精彩。
蛮遗憾的是,因为时间关系以及要照顾宝宝,所以只能通过电影图解来看,感受不到屏幕上的精彩,但觉得还是很有意思,想起以前看过的《疯狂的石头》《夜战》《无人区》,这些都是小成本电影,演员表演精彩,剧情经得起推敲琢磨,自然也能留下深刻映像。
还看到了《驴得水》里的女演员,自带三分喜感。
听名字就感觉是黑色喜剧,看完意外的还不错。
又是非常讨巧的并线叙事法,各怀鬼胎的几路人马,在一个农家乐饭店上演令人哭笑不得的故事。
除了警察舅舅之外,本片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好人,谁都有私心,都想着占尽便宜还不用付出代价,算是浓缩的人性社会,有点《心迷宫》的感觉。
几处悬疑点设计的挺有趣的,印象最深的当然是毕见效尸体的“离奇”失踪和重现,观众先被吓了一跳又接着被解谜,笑点和冲突点都有了。
还有就是几段默剧式的剧情快进,避免了血腥画面的出现,还增添趣味性。
最后任素汐那对倒霉的临时情侣,一晚上咣咣咣净撞人了,男生最后说你们没事晚上瞎出来溜达啥的时候真的笑出声了哈哈哈哈哈。
虽然是小成本电影,但看得出导演和演员都挺有诚意的,有喜剧的壳子,也没有玩弄观众智商,该揭秘不故弄玄虚,总体观影体验是不错的。
提着心吊着胆这种叙事结构无疑是我喜欢的类型,打两星是为叙事结构。
同类型的有追寻者也,心迷宫都是不错的国产类型片。
提着心吊着胆更像是一部无脑的喜剧,导演也曾谈到喜剧的感觉是来自人物的性格和事件的交织,不是刻意之举。
但影片的多出bug让人尴尬。
在电影院看的时候,作为观众,没有跟着电影的剧情走,更多的是尴尬。
想笑想不出来,我觉得观众的智商没有这么底。
影片的第一幕是杨百万因自己硬不起,有了心里阴影。
自卑心的作祟使她怀疑自己的老婆偷汉子。
因此起了杀心,因为自己不打女人而去雇杀手杀自己的妻子。
先不说剧情合不合理,人物都没有立住,让我想起了科恩兄弟的成名作电影,雪迷宫,同样是处女作。
柯恩兄弟最善长的就是讲故事,他们的故事看似很平常,但往往在观众理所当然的情结点上突然转向,造成一种黑色幽默的效果,而且这种黑色幽默所带出来的那种无奈是令人感同身受的,这是我看完柯恩兄弟影片的感受之一。
其实这两个片子的故事核还是挺相似的。
也许导演李玉禾借鉴了这部电影。
但他学到的仅仅是走马观花的形式,我看这部电影的感受,不是剧情带着我走,而是我超前了,下一分钟该发生什么,我上一分钟已经知道了。
看到了很多电影的影子,很多电影的套路。
而自己电影的故事跟着别人电影的套路和剧情走了。
就默片的那部分东西,很多人说很创新?
很有意思?
这早在姜文的一步之遥里早都出现过。
我觉得这是电影的倒退,不是创新。
是创作者的投机取巧,在影片最关键,最让观众入戏的时候,也是你电影最出彩的地方。
你让观众看最简单,最容易增添喜剧效果的黑白快镜头。
这是拍学生作业最惯用的伎俩。
我觉得这不是喜剧片,这是恶搞。
而后面各种巧合更是生搬硬套,没有一点根据。
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何努力带着顾小姐去杨百万的仙客来大饭店去吃饭。
说明他以前肯定来过这,他肯定认识杨百万。
但为什么杨百万找他的时候,他那么轻松的就把他老婆的事情告诉了杨百万了,是不认识,还是明着在人老公面前说人家老婆偷汉子。
正常人会这么做吗?
这种情节影片中很多。
这句实话,作为处女作也不容易,但这样的国产片确实是浪费资源。
电影是创作者的精神食粮。
是观众抒发情绪,感受别人精彩故事的圣地。
不管是创作者还是观众。
我想每一个热爱电影的人首先会尊重电影本身的力量。
同样是印度电影的摔跤吧爸爸,给了这种打着喜剧的旗号,想捞一把金的国产脑残喜剧一记耳光。
拍的非常好的一部电影,1.一部看似荒诞搞笑的电影,既有搞笑幽默的风格,又有针对性的去反映、讽刺社会现实不好的部分。
2.虽然用了多段故事平行讲述的手法,但是影片剪辑出来的效果不失逻辑性。
3.最喜欢的的一点,加入了三段默剧,去讲述故事发生的过程,这一点创新还是很不错的。
总体来说,是一部良心剧,我来点赞的!
哈哈
原以为能给观众带来无比激爽快感的往往都会是好莱坞顶级制作的动作视觉特效大片,但没曾想,这部小成本的黑色幽默喜剧也把人看的爆爽的不要不要的。
影片无论从结构到内容再到演员表演,都非常行云流水、自然舒畅。
剧情的架构与角色的设置十分饱满,让人观影后笑得酣畅,爽到淋漓。
作为一部纯色十足的黑色幽默爆笑喜剧,《提着心吊着胆》的喜感,是油然而生、由衷而发的。
人物角色的矛盾冲突,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叙事节奏的快慢结合,都让观众在接二连三又惊又喜的过程中,真切体验到了影片的诚意与走心。
情节驱动笑果,节奏加持笑意,矛盾冲突营造笑弹,让观众在“提着心吊着胆”的状态下,全程爽爆,笑炸,《提着心吊着胆》简直了。
作为演技与实力同辉的演员,高叶以强大的爆发力,不俗的可塑性,将马丽莲从外形到内心都演出了活性。
一如玛丽莲梦露附体、上身,成为影片爽爆五脏六腑,笑炸四海八荒的最大动因之一。
最后,希望这部走心的小成本国产电影能像《摔跤吧!
爸爸》一样,口碑飞起,票房大捷。
起初泰戈尔的话,让我很感动。
后来,嗯,全是槽点。
我不知道为什么男主会突然地想会杀妻子?
一被绿就被这个?
什么逻辑。
为什么一个快退休的老警察在追捕嫌疑人的时候看到一辆被撞坏车灯的车时,第一反应不是抓?
结尾也是潦草完事。
唯一亮点就是胖子吃面的那一段,但是后续呢?
你告诉我后续呢?
本来期待着的胖瘦两人直面之后的冲突居然没有?!
最期待的任素汐也乏善可陈,反而我觉得玛莉莲姐姐演的不错。
主创的起点很高,但是你玩崩了这部电影。
故事没有讲好,人物不够丰富,冲突过于牵强。
电影的基本就是故事,基本没有做好,别的自然都是空中楼阁。
我还有一个疑问,一个想不明白的点。
编剧的电影修养明显比我这种小孩子高得多,我所能看出的漏洞,他不会不知道。
那么为什么会拿着这种片子四处宣传?
我不懂。
可能话有点伤人,但是我真的想说,有点后悔看了这个片子。
真是一部有追求但没有野心的国产小成本电影,像是一个年轻导演带着自己得意的作品自信满满的跟大家打了个招呼,心想着拿不拿奖倒是次要,拍成这样是因为我喜欢。
不像《心迷宫》那样来势汹汹野心勃勃,势必要给国产悬疑片开路,《提着心吊着胆》用的盖里奇式的多线叙事结构虽已屡见不鲜了,在不算长的时间里制造了足够的冲突和矛盾,抖出了精彩的包袱。
没有批判没有讽刺也没有值得深挖的点,让我觉得这部电影显得特别没有野心,也不一定是坏事,如果没有那么高的完成度,没了野心会让我觉得很接地气(反观《驴得水》《你好,疯子》等等同样的有追求的小成本电影,就会让我觉得有点用力过猛)。
而且在最近这片档期里,反正有没有野心都得死。
《提着心吊着胆》身上有很多《心迷宫》的影子,两部影片皆是由一具尸体离奇消失引发的荒诞喜剧,《提》故事内涵不及《心》严肃厚重,在情节的环扣上略显牵强,但整个画面的质感,镜头的调度上,相比《心》来说还是有所提升,《提》应该是继《心迷宫》之后的又一部低成本黑色幽默悬疑电影佳作,很难相信这是一个导演的处女座,导演很成功地向我们展示了他对于电影叙事的精妙掌控。
六个章节段落化地将内容很好进行分割,交错的平行叙事空间、断裂的线性时间轴、环境与时空的极速切换。
三组人物,两两碰面,巧合与误会巧妙游走与人物之间,大胆前卫的创作形式,流畅而紧凑的叙事风格,逆序和顺序的完美融合,将观众带入到了属于导演的复调叙事迷宫之中。
在《提着心吊着胆》 中,导演对人性欲望进行了深刻的探析,侧重人物精神层面的挖掘与表达,着意探讨特定时代特定环境下人物的生存状态和命运的变迁。
终究而言,电影还是想让观众知道,最终人在做天在看,循环因果,万物皆有轮回。
这部《提着心吊着胆》凭借扎实的内容足以从烂片中脱颖,但近些年类似结构影片的泛滥,多了也会让人腻,真的希望能在这个浮夸的市场中,会出现不走寻常路的惊艳之作。
“我们把世界看错了,反说它欺骗我们”以杨百万的手持拍摄来展现他的着急主观镜头拍摄上楼梯,摇晃,心神不宁黑白画面拍摄毕见效翻东西,黑色幽默,滑稽搞笑,语言都是通过字幕表达出来的嘴上说着相信,手上不停翻找的动作,两人各怀鬼胎移镜头拍摄两车相遇,与前面的故事连贯起来了通过车上的各个玻璃拍摄警察,很慌乱害怕
写在前面:没见过这么不正经的首映,没啥可记的全是嘴炮。
不过现场听任素汐唱主题曲还是很开心的。
在回答朋友“扑街了吗?
”得问题的时候,我回了句“欲扑不扑”。
新一代导演全是迷影者的好处就是你能看到很多有趣的致敬,比如回环多线叙事,比如三段快进节奏的默片,比如黑色喜剧里打的市井擦边球。
但影响观感的因素也很多,比如前75分钟莫名的冗长,后三章节在悬念的维持上又有一种重复带来的泄气感。
笑点涉及得也有点太陈旧。
全话剧演员班底的表达,比之前的几部话剧电影看上去适应多了。
任素汐唱的主题曲好听,但曲风和调子真是太“定做”了,一看就是服务于推广的。
也一定会被类比《心迷宫》和《疯狂的石头》。
面对“昆汀学徒”是欣慰还是不屑,面对东北风味是亲切还是消化不良,面对新人处女作是亲妈还是后妈,决定着评分的两极吧。
=====以下是“话剧演员太特么贫了只能乱七八糟随手写”的笔记=====曹瑞(客串主持):之前我们也看到过《疯狂的石头》和《心迷宫》类似的片,你做这部电影的想法是怎样的?
导演:早在上世纪,昆汀就拍过《落水狗》和《低俗小说》,还有黑泽明的《罗生门》。
我受他们影响更多。
我希望对一些团体做一些讽刺。
所以做一个复合题材的视线,有通俗喜剧也有悬疑剧。
主持人:你演的是一个阳痿的男人,请问你这是久病成医,还是怎么着?
陈玺旭:我这方面还是挺强的吧。
主持人:问一下高大夫,您对待病例都是撕大胯吗?
高叶:我是被导演忽悠过来的。
我在北京活了久了,一江南女子活串了。
主持人:董博,你是怎么塑造剧情的?
董博:人物是我演的,词儿是导演给的。
人物就是把我董博这个材料,放到情景里。
我不会塑造呀。
主持人:生活中你就这样的啊?
任素汐:我觉得差不多。
主持人:这个是小成本小制作,感觉所有的费用都花你身上了…任素汐:我去你的吧。
我这个拍摄进度特别紧,这些假的加起来一百来块钱,我假发和假胸都快掉了。
我们剧组真的特穷,都没肉。
老吃素的。
有一次看到土豆丝,一激动,发现是咸菜丝。
董博:剧组也没故意骗你。
那就是咸菜丝。
我们有时候就没觉得我们是来辟谷的。
任素汐:我们没什么大野心,也不想说影史留名。
就拍个让大家开心的能笑到的电影。
曹瑞:我觉得我是最轻松的吧?
任素汐:全片97分钟,你躺了90分钟。
到最后你都归道具组管了。
(最后送了演员礼物…给了尔冬升一面“变硬变强变阳刚”…😂😂😂)
故事小气,人物塑造不真实,演员表演过于戏虐,不好笑
说实话,不好笑呢...
只有套路。
讲真,一水的大咖很专业的6分,让我真的有点怀疑人生。电影院里看了点映,好看到超乎我的想象。总说国产电影不好,我看你是要求太高跟风太猛……姿势不对吧。明星阵容是你们想要的,宣传水军也是你们想要的,别口口声声说你想要好电影
不是很喜欢
三星半,形成类型的中国农村西部片,从男人下半身的尊严开始的故事。有惊喜也有局限,抖荤段子偶有过头,故事圆得还算顺利,可以看出在设计环环相扣时的用心,但这些元素如何磨合得更自然隐形意外而不那么人工痕迹会更好,以及对话台词不够简练,方言逗趣并不是唯一捷径。以及东北妞真虎啊…
一般吧
科恩盖里奇宁浩路子的片都还挺喜欢的,本片整体差强人意,有些细节转折之类略突兀,而且在服装道具布景方面还是犯了不少国片通病,考证不严谨。想想如果骗子中医脚上如果穿得是一双361,而不是片子里的VANS(还是没有旧化的新鞋),显然更符合情理。
不错,像《心迷宫》但比后者简单一些,尸体失而复得的故事,前半段非常精彩,后半段有些过于追求结构稍显凌乱,收尾太猛。浓郁的地域色彩,搞笑色彩不错,黑白默片是妙笔,几位演员非常出色,最喜欢眼镜小弟,任素汐毁容式浓妆笑掉大牙,佳构式喜剧是国产片比较稀缺的类型,剧本好,值得鼓励
路演来学校。好故事,好演员,会是中国电影的新力量。没有心迷宫那么惊艳,但演员嘴里满口溜的东北话着实有趣,那几段默片似的片段也恰到好处。
跟追凶者也一個套路的荒誕犯罪喜劇,可惜更無趣,bug也更出戲,段子表演都不算高明,東北話更像是在講相聲,不能算好看17.5.14港匯永華with小郭
男主蠢笨如猪的智商,仙客来了也救不了。
三星半吧。环形叙事,挺逗的。看完回味有点少,像加长版的东北小品。不知道为什么演二舅的警长,明明是正宗辽宁人,讲话却全是福建口音,平翘舌音不分的。
评论都是刷的不要信。
约定当晚,杨百万药倒了马丽莲后离开,却在无意之中发现了妻子的清白,而彼时杀手已经默默的来到了马丽莲的身边。心急如焚的杨百万赶回家,没想到眼前出现的竟然是毕见效的“尸体”和昏倒的马丽莲
拍得害行的微电影,强凑的巧合看得尴尬
片名虽然叫,提着心,吊着胆。可这片子类型比起犯罪还是更加偏于喜剧,过程中各种黑色幽默总会让观众会心一笑。也是年轻导演喜欢玩转的章回环形结构,很讨巧,也很考验编剧功力,比起《心迷宫》和《追凶者也》,这部片子更有趣,更欢乐。算是看到现在,今年国产电影的惊喜之作。
画虎不成反类犬,学错了。
章回体,嗯,也就还行吧
选材有点像《心迷宫》但多角度叙事不是主结构,在线性推进中多次运用,链条式,蛮爽的,并且更加娱乐化,也善用了东北方言的魅力,人物语言还有冷段子笑料。接口令接得特别有趣,有点情景喜剧的激冷。“-下车 -算了吧。”我爆笑了足有半分钟。农家乐小成本电影,拍出这样处女作的编导前途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