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之后觉得网飞到底给了多少钱,作画力度是真大,因为是跑酷题材动作场景很多,基本上几分钟就一场,文戏也搭配着很复杂美丽的画面,但影片整体感觉更像个概念性的广告片而非一部完整的动画电影,最后来个”安踏跑鞋,冲出未来“作为结尾都不突兀。
世界观之下所谓的”泡泡“以及带来的”废土“感也不是很强烈,泡泡本身也没啥威胁就是背景板,说是废土但片子里的人物都吃喝不愁而且也仅仅是东京一个城市受影响,也导致跑酷争夺食物变得没啥紧迫感。
片子生怕观众不知道安徒生的美人鱼故事一样一直强调美人鱼的悲剧故事就是本片的基调,但也相当于直接剧透结局,而且结局也确实是女主角消失了,但女主角从出生到消失的过程却没啥带入感,形象也仅仅是因为看到了路边美少女海报,如果路边海报是大叔的话岂不是尴尬了233. 迪斯尼那边1989年就做出了不一样的小美人鱼剧情而且传承至今,而本片作为2022年的片子却还在原封不动的走老路。
女主角的声优表现也不太尽如人意, 其中反复哼唱的曲子有种第三类接触的既视感,女主这个角色要是在好莱坞动画里估计就是非人类了,而且可能还比美少女形象更灵动更成功,有时候觉得日本动画是太为了美少女而美少女了。
其他角色也没啥记忆点,时长都被各种跑酷占据了。
跑酷部分动作倒也酷炫,各种反重力操作也是日本动画常态,说起来跑酷其实也是有些过时,已经很长时间没在欧美娱乐产品里出现过了(反而是Office里的梗活了下来。
音乐方面主题曲出现的过于频繁了,导致后期反而有点儿厌烦,而且第三类接触里音乐的作用是循序渐进的最后达到高潮,而本片没做到这一点。
p.s.,本片对磁共振扫描的刻画倒是非常准确少有的把那个笼子画出来了,很多电影为了让角色露脸都省掉了那个笼子。
看了第一场的运动戏码,我确信自己绝对是在看奇幻,幻想类,因为那样开玩笑的跑酷只有这样才解释得通,女主诗在上船前就给了观众一种人鱼公主故事的暗示,之后更是明示,哎对就是个悲伤的结局,选泡泡作为标题也属实是呼应了变成了泡影的事实,在得出了这样的预期后也大致能猜测到剧情的发展,虽有瑕疵,但一想到我跟幻想故事较什么劲就算了。
比较遗憾的是只是借用了故事梗概,并没有在此人鱼公主这个故事上进行更多有意思的原创和演绎,做出一个“另类”的人鱼公主。
在观影体验上有一点点无聊,这大概是因为故事中并没有特别激烈的故事发生,电影的剪辑节奏以一种较为舒缓的感觉进行着,就算是跟送葬人比赛也毫无悬念,因为你已经知道男女主要开挂了,无需担心。
于是我说,音乐不错,画面也很美,但我大概不会再看一遍。
片中并未通过泡泡星人的口中进行设定补全,所以缺失部分内容只好通过脑补。
1.泡泡星人的星球面临崩坏,需要分组寻找适合生存的星球,而女主和姐姐就在漫长的宇宙探索中,五年前来到了地球,拥抱了全世界,即第一次降泡现象。
2.泡泡星人的泡泡形态有且仅有一次机会可以变成接触过的物种的形态后,有且仅有一次机会与该物种的个体订立契约,可以以该物种形态触碰五分钟,之后再次与该名个体触碰便会化为泡泡形态,触碰五分钟以上便会完全消失(死亡)。
3.族人曾经交代过,不能跟其他物种有所联系,以免产生未知的危险,需要通过长时间接触和观察,分析出最适合生存和繁衍的物种后,才能决定变成哪个物种。
4.女主和姐姐的泡泡是接触过全世界的物种的,包括人和猫,可是女主却对男主一见钟情,姐姐担心女主此刻便把机会用掉,情急之下引发了第一次冲击。
此时女主以泡泡形态救了男主,并用自己的泡泡包裹住了东京,使得冲击范围降到最低。
5.之后的五年里,女主一直用泡泡形态陪在男主身边,直至本片开头男主溺水时,女主使用了这个唯一一次的机会。
事已至此,姐姐为了女主的安全,只能呼唤女主离开男主,并且引发第二次冲击,试图阻挠男主纠缠女主。
可是事与愿违,男主还是闯了进来了,所以姐姐也没必要对外面造成影响了,只想着快点弄死男主。
6.两人皆愿为爱牺牲,姐姐其实应该早已猜到,女主肯定会舍身救男主,所以在最后一刻,连女主的大泡泡也要破灭之时,姐姐把自己的所有力量全都倾注给了女主,红色泡泡瞬间全部变成蓝色泡泡,并引发第二次降泡现象。
而力量殆尽的姐姐,消失了!
她代替妹妹消失了!!
最后女主得以以微弱的泡泡形态活下来,并留在了男主身边,全赖有姐姐的牺牲!
虽然剧情发展还有不少尴尬之处,不过脑补到这,应该至少可以算是解读了最莫名其妙的部分了吧!
被主创团队名单深深吸引,在一个酒足饭饱的夜晚看完,然而我的感觉像吃下了什么恶心东西一样,不吐不快。
不想摘抄句子,甚至不想截图。
看了10分钟,就掏出了记事本。
因为我预感到这是一部不随时吐槽就看不下去的电影,沉浸感和代入感别说荡然无存,根本就完全无法建立。
所以这不是那种严谨工整的影评,这就是一个弹幕的合集,是观影体验版的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关于剧情】好的,又是末日,又是蓝天白云,还是跑酷,你以为是严肃的生存or毁灭讨论?
对不起,这就是俗套的BMG(boy meets girl)。
30分钟了,主线矛盾还没体现。
他们到底在争什么?
跑酷输了也不会死,赢了就能开趴体,说好的末日呢?
这不就是个大型实景真人秀吗。
男主装逼做谜语人,女主又是个语言能力不足的哑巴,一群厌世的问题儿童不知道在做什么,不用上班上课,生活物资来源不明,甚至还不像《东京复仇者》那样搞帮派去争夺地盘,每天除了健身和跑酷,就是对着东京塔若有所思。
有这么强的身体能力,直接去特工部门求职啊,做什么ヤンキー。
原来《泡泡》是《小美人鱼》的parody啊,安徒生怕不是要气得变成英灵活过来。
跑酷元素真的过于莫名其妙。
跑酷版的《雄狮少年》吗这是。
这男主看起来酷炫拽屌,还以为是什么强人,结果也是个连妹子贴上来都会脸红的弱鸡啊。
日本人这么喜欢这种软蛋吗,害羞成了一种美德?
大概一个半小时的时长,剧本工整地分成三段:前30分钟,莫名其妙的邂逅,捡到莫名其妙的“流浪猫”中间30分钟,莫名其妙的绑架,展现莫名其妙的跑酷团队友谊,萌生莫名其妙的“爱意”最后30分钟,进入了标准的“危机-灾难”高潮部分,但同样让人莫名其妙。
铺垫过于松散,动机让人费解,一群人看不出和女主有什么羁绊,却争先恐后冒着生命危险,冲进漩涡中心去找一个不确定是否一定在里面的女主,情绪煽动得莫名其妙。
别说女主和其他人了,我愣是没看出男女主的羁绊在哪里。
莫名其妙的溺水,莫名其妙的相遇,一来就匪夷所思地亲吻,一声不吭地相处,稀奇古怪的牺牲,毫无互动的爱意。
比起《乐园追放》真的差了几百个《天气之子》。
泡泡为何出现又为何消散?
泡泡为何会化作人形变身为歌?
响听到的所谓歌声又是泡泡通过何种方式传达的?
泡泡为何要在爆炸中保护响?
什么叫“因为见到你,我才成为了我”啊,你们哪来的缘分啊,几乎没什么共患难就谈爱了,这和旅个游时看到个漂亮背包客然后就说爱上人家一样,是一种情欲的冲动而已。
最后还扯什么大爆炸、能量守恒与永恒轮回?
尼采怕不是也要掀桌了。
概念是挺酷的,但是这又和泡泡有什么关系呢?
女主莫名其妙爱上男主(初见即初吻),莫名其妙牺牲,让男主莫名其妙地意识到了人生的意义,你告诉我说这就是爱?
【关于分镜】转场太生硬,太莫名其妙了。
像是没有润滑剂的简单拼接。
本来镜头跟着角色走,然后一个镜头莫名其妙插入,之后又转回之前的镜头,很割裂。
就像读书不是一页页读,读完一页然后跳过两页,再翻回一页,感觉很怪,不顺畅。
莫名其妙的特写太多了,还会突然变成精致立绘,仿佛明摆着告诉你赶紧截图。
虽然我知道是为了突出小畑健,但图像不为剧情服务,我为什么不直接去看画集?
莫名其妙的无言对视,莫名其妙的静止帧,只有草木和泡泡在动,有种“我知道啦你要讲什么就快点讲”的焦急。
当然WIT的动作场景还是在线的,跑酷就像没有立体机动装置的飞翔。
但是,这又如何呢?
【关于配音】这也是本声豚最不满的地方了。
为什么要请这种缺乏配音经验的演员来配男女主啊,棒读明显,拿捏失焦,本来观众就无法建立对角色的理解和共情,如此生硬的演技,则把观众推得更远。
而且最违和的,是除了男女主和广濑爱丽丝,其余主要角色,都是一群WIT御用实力派声优。
在职业声优的降维打击下,剩下那几位真的高下立判,相形见绌。
不是说请演员配音不行。
吉卜力那种追求“对话感”,并且几乎全员都让演员担任配音,就不显得违和。
要么就像鬼灭之刃,纯粹面向二刺猿受众,做到彼此适配。
就算是演员主役+专业声优辅助的片子,也有《普罗米亚》珠玉在前,那都比这自然啊(松山研一和堺雅人的台词功底可见一斑)。
这个りりあ。
毫无配音经验竟然也可以担任主役,让人满腹狐疑。
别以为无口少女就容易配,哼哼唧唧那几声也很看得出功力的,看看隔壁古见同学就知道了。
但遗憾的是,翻唱歌手出身的りりあ。
完全配不出那种收放自如的层次感。
54:13那句最调动情绪的“ヒビキーーー!
”居然喊得如此棒读,让人白眼都快翻到天上了。
你不能因为男主女主都是无口角色,就让几个不擅长配音的演员来担任吧?
我这里给出几个参考人选,你们自己脑补一下,是不是效果就好得多了:男主参考人选:花江夏树,岛崎信长,内山昂辉女主参考人选:早见沙织,林原惠,茅野爱衣,小仓唯真琴参考人选:小清水亚美,日笠阳子,坂本真绫【关于音乐】泽野弘之的配乐没得说,好听。
65:10开始,高潮音乐,起!
普罗米亚味儿来了!
但问题是,泽野的配乐离开了画面和剧情仍然能听,但这屎一样的剧情,就算是莫里康内、约翰威廉姆斯、坂本龙一外加贝多芬莫扎特巴赫全都来了,也救不回来啊。
就谈这么多吧。
豆瓣的热门差评里有更多搞笑的吐槽,看他们的会更有趣一点。
浪费了100分钟,看了一部逼得我不得不写一篇东西抒发一下情绪的烂片,感觉一晚上都被玷污了。
(因为没有4.5星就打5星了)泡泡的作画显然是一流的水准,色彩明亮鲜艳但是并不觉得浓腻。
在画风方面,一些承载男女主角相互吸引的地方,转换了画风。
这种明显的画风转换突出了人物的情感,是一个不错的花招。
不过对于不喜欢这种“特别美”画风的人可能有点过猛(比如我),不过还是很有冲击力和有趣的。
作画上对跑酷的动作表达非常流畅,跑酷期间的音乐也非常贴合。
现实中跑酷是一件快速、精准的运动,动画中在准确表达的基础上采用突然的慢动作等技巧赋予了新的“丝滑”的感觉。
动作的描绘在再现跑酷的基础上,利用重力混乱这个设点,将跑酷加入的梦幻的色彩。
在动画中表现跑酷这一点应该是完成的很完美了。
音乐上,并没有特别为剧情服务,反复表达作品的人物情况,所以没有如《你的名字》、《龙与雀斑公主》等动画电影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但音乐与画面、跑酷结合的非常好,音乐与画面的结合让人感受很美。
世界观。
本人是世界观控,泡泡的世界观是本人未马上想到的所以加分不少。
在宇宙航行的“泡泡星”人是一种生命形态完全不同与人类的智慧生命。
其个体到社会组成完全异于人类,或许是意外或许是有计划的降临了地球,造成了特别奇妙的天象。
其中对生命是星尘、螺旋的表达,虽然不是很新奇但是也贴合和理顺了世界观,所以也算加分项。
总体而言,世界观有趣。
剧情平淡。
除开世界观,剧情不出彩。
讲了一个普通的青春期男女生的故事,其中已经用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明喻了故事的开始与结局。
主观总结:一流的作画与音乐美的让人享受,有趣的世界观让人觉得有意思,跑酷结合的不生硬,普普通通的剧情没有爆点。
如果不是只看剧情的人,推荐观看。
终于有时间补泡泡了,非常非常好看好听,但非常非常可惜、或者说不是滋味。
主要这制作阵容豪华到我都不知道怎么形容了,虚渊玄、小畑健、荒木哲郎、泽野弘之、wit studio合作,作画的精湛也不知道有多少原画大牛在里面,但这剧情效果怎么说呢?
类比一下简直是把the shy、明凯、faker、uzi拉到一个队伍打了一场30分钟0人头的比赛;或者是让毛姆、海明威、詹姆斯·乔伊斯、弗吉尼亚·伍尔夫凑在一起来写出安徒生的《海的女儿》。
还是得强调,作画、音乐、AE特效;顶中顶,没得说,几个运动镜头也相当带感,泽野弘之是唯一水平在线的大佬,音乐是为数不多的亮点了。
但这片子看完给我一种看完一场好莱坞大片的感觉,就是你乐呵乐呵,乐呵乐呵就好。
很多片子都是套路,观众不是不吃套路,问题是你套路得用心;而不能只为了套路而套路。
更何况这是这么牛的团队做出这种片子……我在怀疑网飞把他们找在一起大撒币对业界是……有利了呢?
还是白白浪费天才们的时间精力的了呢?
不过这些大佬近几年好像都在摸鱼(泽野弘之除外,86是真的好看)好像领一份养老金也没啥…………不过奈飞啊奈飞,你这千金买马骨咋每次都只能买来马骨呢?
我从不会被动漫电影的低分吓到,因为一般圈外人很少能get到它们的好。
在此之前我曾给多部低于7分的动漫电影打过五星。
所以虽然这部片子评分很低,我依然报以期待,在今天六点b站一上线我就准时花了三块钱看。
然而这片子属实把我的脸打肿了。
短评都在说「画面很好,剧情拉垮」(这基本是动漫电影的标配了)然而事实是,抛开剧情,这部片子的制作也是相当垃圾的,堆叠的色彩、低劣的三渲二,人物作画放在tv动画里还算不错,但远远达不到剧场版的水准,很难想象这是网飞投钱wit来做的(近期来看,或许“霸权社”的帽子该摘一摘了)更不要提这粗制滥造的剧情,人设人设烂大街,剧情剧情不走心,情节的推进看不出一丝感情色彩。
我可以这么说:我瞅着浏览器里7篇知网凑出来的论文都比这片子走心。
或许在将来用一套ai做出来的动漫就是这样的。
总而言之,从监督,到脚本,再到作画,但凡有一个人有一点诚意,用一点脑子,这片子都不会是这样。
即使是看番从不带脑子的我,也顶不住这么冲的工业化味道。
上一次让我打低分的动漫电影是《你好世界》,然而我给那一部打的是3🌟,因为那一步的缺点是 乱,而这一部的缺点是一无是处。
我一直对人们对大数据做电影的批评嗤之以鼻,因为我从不会纠结于故事情节的逻辑性。
但这部片子属实给我上了一课。
我醒悟了,如果我们不对这样的片子持以最坚定的抵制态度,那么可能在未来,我们所看的一切文艺作品,不管是电影、电视剧,还是漫画、动漫,都将会变成这个样子。
因为这是一条不用动脑子的捷径。
希望以后的从业者们在进行创作时要多一些诚意,多一点自己的想法,多一些新海、森见、三浦这样的人。
网飞也是,我们也都看得到网飞制作的上限有多高,希望吃一堑长一智,回归到「只管投钱,让创作者自由发挥」的模式,而不是惦记着你那大数据不放。
最后吐槽一句,可以理解动漫电影为了追求票房号召力而选用一些演员来配音,但是效果真的一言难尽。。。
这部片子就是失败的典型。
看来二次元在霓虹的影响力还是相当有限🙏
第一次相遇人云亦云,有些人说这部剧的剧情、感情、内容空洞,没有一个合理的架构。
可是,为什么不能就静下心,好好地享受一下。
无论响与歌,是友情、少年少女的情愫、还是爱,都已经不重要了。
这部剧打动人的地方,不再仅仅是纯爱与最后的消失。
里面伙伴们之间,相互陪伴,不再畏惧曾经害怕的,跟随响去追逐梦想——歌。
追着光走,去感受泡泡的细腻与温柔。
红色与蓝色的交融,构造的世界,也许并不是那么空洞。
小时候的响,听力异常敏锐,对声音的厌恶也许我们感受不到......但是直到他遇到了歌,他终于能够摘下耳机,不再纠结于过去和声音,便放声与歌起舞。
穿梭于生死之间。
泡泡是脆弱的,一触即破,转瞬即逝。
可它的洁净透明,便是无法触及也无法感受了。
歌为了救响,响为了救歌。
他们相互救赎最终相拥。
谁说这不是一种幸福、一种爱呢?
在宣传之前,可以说对此抱有过高的期待,汇聚了行业的顶尖实力做出来的东西一文不值,根本无法接受这是一部电影,更多像是浓缩版动漫,剧情上一如既往地日漫风格,末世题材,热血,爱情最后无疾而终,爱不可得。
节奏太快,给人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让人看不下去,就好像把本该十二集的东西给你1小时40分钟强行灌输。
人物设定也平平无奇,无法叫人眼前一亮,像是粗制滥造的圈钱之作,整体画风自然十分舒适且高大上,但也只能是迫于形势才在这点上做出的让步,应该是新海城的压力所致。
简单来说,情节不能算太烂,但没新意,画风很好,但也只能算常规,节奏和人物则是完全崩坏,让人看到不明所以。
好活就是有点烂。
看完了叠buff的Bubble,评分在我这差不多是6/10左右,多位大佬的结合没有得到我想象中的1+1>2的效果,只能说堪堪达到及格水平。
单从音乐、作画和演出效果来讲绝对是一场视觉和听觉的盛宴,不愧是泽野弘之!!
配乐大抵是这部电影里最为值得称道的地方,无论是战斗时燃向的bgm还是女主哼唱的bgm都很优美且有记忆点。
作画场景极为绚丽,很多场景都可以直接当壁纸,爆炸的场景好看绝了,跑酷的部分镜头非常流畅看得很爽。
但近处的画师和远处的画师画风不太一样,有时候切到近景特写的时候人物轮廓和表情会有点奇怪(?
Eve和りりあ的音乐也很抓耳,不过没太想到主题曲会直接以op的形式开头放送,还以为会作为插入曲在剧中播放,减少了一点惊艳的感觉。
(如果没有这么好的作画和配乐的话大概只有4分吧…)再说说剧情,一开头堪称经典的东京又又又沉没爆炸毁灭了()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剧情都很单薄,单用语言来表述大概5分钟就能讲完,大抵就是围绕人鱼公主的剧情展开,人鱼为了救王子而变回泡沫,好多地方属于是经典复刻了。
或许是受到片长的限制,感觉没有太铺垫好人物之间的感情线,中间的小反派机器人纵观全局只起到了工具人的作用,最后的反派boss出现仿佛也只是为了刷个脸,没看懂为什么要叫“姐姐”。
而且主线剧情实在是太典了,基本知道女主的身份就能猜出来最后的结局,最后男主在那暴喊“不要走———”,女主说“一定会再见”的时候给我看笑了都,什么经典剧情。
最后想吐槽一下这电影的物理引擎,牛顿的眼泪了属于是。
重力失常我能理解,但是为啥周围建筑物废墟的碎块都飘得满天都是了,所有人还能在地上正常行走啊!!
直接给我看傻了…总之要看的话不要带脑子,不然会变得不幸:/
什么神棍片?一头雾水,一脸黑人问号❓全程谜语人,不明所以。莫名其妙地开始了,莫名其妙地结束了。?????
一开始让我想起一个古早游戏兔子跳铃铛,看完我想说:剧情俗套老土无聊+设定乱七八糟+全程光污染+过度密集的泡泡十分恶心像癌细胞,长在身上脸上更是让我生理不适… 画得很美,下次别画了。
环艺爱好者工业城市病得治
正 正 得 负
画面还蛮美的...就是泡泡有时真的很密恐...顺带人家女主缺了条胳膊你们居然谁都没发现的麽...( ̄▽ ̄")
一个结局稍微好一点的人鱼公主
大型mv 主要就是听个响 不要在意那些剧情
op ed 还有画风还不错 6/10
极限美学?画面真是美到我都要无视剧情了!小美人鱼本体和宇宙大爆炸客体,然而我全程都是抱着外星人入侵地球结果转成纯爱本…
事实证明,强强联合的作品不到成品出来的那一刻,你永远都不知道是会叠buff还是反向出debuff。如果你是被预告PV骗进去就亏了。画面是霸权社给的,音乐是泽野弘之的,除了阵容强其他一无是处。喔,主题的哼鸣很好听。什么?你问其他?一个嫁接跑酷强行刷时髦值结果节奏崩坏的东京限定妄想版“人鱼公主”的老俗套罢了。我想对还没看但准备看的家人们说——快跑,.jpg
除开配乐很好听以及男女之间感情让人酸的掉牙让无数肥宅在屏幕面前感动希望自己也有个喜欢自己的泡泡之外,什么都没有,姑且叫它日版美人鱼吧
好喜欢啊。人有一颗会感到寂寞的心,也有着一颗会去爱的心。
这么说吧,《泡泡》叠的 buff 从来不是什么什么荒木哲郎虚渊玄泽野弘之小畑健,而是:“后你名”时代的拙劣模仿印记 + 网飞典型噱头 + 商业至上的东宝嫡系 STORY. 制作体制 + 没有一个是稳定要素、空有名气的主创 + 演员配音已经无法满足引流、直接请 TikTok 网红为主角配音,可谓集齐了当今日本动画几大最新最 in 的投机取巧,酿造年度最大的车祸。顺便,开头从宇宙拉近到城市、结尾再反拉回去的片,我只记得还有一部叫《超强台风》。
莫名其妙的两个主角
整个故事由动画版刺客信条+海的女儿组成 但最后由ou ji sa ma来救ou na dou kou 泽野的音乐很明显 总体就是把海的女儿改编了下 一般般
大家都好严格啊,经费爆炸,作画爆炸,光动态镜头可以给三星,我觉得日本的动画人还是不能有心理洁癖,有钱又不干预你创作,不要抱残守缺了,固守日本动画的破规矩,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好好打磨故事是真的。
完成度是顶级水平,作画和音乐的盛宴;想表达一个很不常见的主题,但在剧本上没怎么融合好
于20220430
海女这旧瓶新酒里,甜蜜和苦涩底蕴犹存,新增了狂奔和对抗的热烈味道,最后沉淀在即使宇宙爆炸都还相信会再见面的坚定信念里,发酵之味的酸涩被撞击,共振。跑酷元素融合得恰到好处,画面配乐赏心悦目。“那些日子,比所有的一切,甚至比自己的生命,都更重要。因此,即便知道自己的身体正化为大海的泡沫,她依然没有一丝畏惧。” “即使未来这个世界结束生命,地球迎向毁灭,我们到时候仍会成为巨大螺旋的一部分吧。所以,总有一天 再见面吧。“WIT Studio Netflix
还行吧,但没必要拍这么久。反正每个大佬各干各的,放一块儿就白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