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宁写于2010年5月28日)有智慧有阅历的老人在孩子的成长中往往起到至关重要潜移默化的作用,曾在看《亚特兰蒂斯之心》时,感慨鲍比小小年纪就遇到启迪开慧的人,“在泰德(安东尼·霍普金斯饰演)那里,鲍比体会到了书籍的美妙、知识的乐趣、思考的意义、勇气的价值和纯爱的珍贵,让5岁时就失去父亲的他终于获得了部分属于父亲才能给予的东西……更重要的是,泰德在鲍比成长至关重要的时段,促使他摆脱了他那个心智平庸母亲的负面影响……(摘自本人影评《亚特兰蒂斯之心》:开阔的眼不沉沦的心)。
英国影片《有人在吗(Is Anybody There)》也是一部讲述孤独聪慧的男孩在经历和感情双丰富的老人那里获得成长启迪和乐趣的影片,其间也将风烛残年的身不由己以及寂寞孤独适时传递出来,且整部影片蕴含了很多“欲辨已忘言”的隐含,关乎灵魂,关乎归属,还关乎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在孩童心智成长方面又有着奉献智慧的价值,于剧情行进间还散发出悲伤与快乐携手而行的气息,只是在节奏方面倘若再紧凑流畅一点就更佳。
上世纪80年代的英国,10岁男孩爱德华(比尔·米尔纳饰演)有着那个年纪孩子的小想法和小脾气,父母忙于经营一家老年公寓,整天忙得焦头烂额,还要设法应对捉襟见肘的家庭经济危机,对爱德华的感受无暇顾及。
整天闻着老人味,隔三差五看到老人离世的爱德华,对鬼魂和超自然现象有着超乎寻常的着迷,他想知道灵魂究竟去了哪里,便在老人床下安放了录音设备,以求从声讯上得到答案。
老人克拉伦斯(迈克尔·凯恩饰演)的出现起初并不讨男孩喜欢,因为老人的入住,让男孩想要回自己房间的愿望再度落空。
经过几番磕磕绊绊的接触,特别是在男孩及时发现了有生命危险的老人后,这两个明显不合于群的老少成了朋友。
爱德华将自己所收集的有关鬼魂的“证据”拿给克拉伦斯或看或听,沟通观点,前魔术师克拉伦斯则教爱德华变魔术,接他放学,帮他搞生日聚会……然而,有过花心历史、失败婚姻和丧妻阴影的克拉伦斯,心情并不总是很好,往事和内疚不时侵袭着他,他常沉浸于坏情绪中不能自拔,每当此时,爱德华都愤然离去。
“生活总是在变,而且并不是越变越好,你一生中的后悔总是不断累积,而后悔又不断打击着你的旧伤……”克拉伦斯的人生经验总是多多,在讲给小孩听的时候,也仿佛在清点自己的旧伤。
在将老爸的秘密揭发给老妈之后,在看到被迫老爸离家之时,爱德华对这些话似乎有了切身感受。
影片还原了上世纪80年代的风貌,不论衣着家居,还是涉及内容的视影,不论影片配乐,还片中人所唱,在视听上营造出一种明丽的回溯感,仿佛戏剧舞台的流动化。
而在戏剧舞台上颇有建树的导演约翰·克劳利在讲故事方面显然有着系统而全面的功力,此次,他联手多位英国最资深的老演员带来了一部真诚有滋味的电影。
不可否认,这部影片阵容惊人,除了始终奋斗在影坛第一线的迈克尔·凯恩,多位英国戏剧老戏骨登场配戏出演老人院里的鳏寡,退伍老兵鲍伯(彼得·沃恩饰演)、可爱的埃尔希(罗斯玛丽·哈里斯饰演)、糊涂的艾娜(希尔玛·巴洛饰演)、专横的莉莲(西尔维亚·萨姆丝饰演)、自命风流的雷吉(莱斯利·菲利普斯饰演)……即便镜头不算多,但他们四两拨千斤的表演,已然成就了这部影片的特定氛围,如影片伊始,圣诞节的“老年之家”,围桌而坐的一屋子老人和一个孩子,老人的老态龙钟、自说自话,和孩子的稚嫩童颜、无聊落寞相映成趣,于不着痕迹间铺就了整个故事的走向。
该片是现年75岁的迈克尔·凯恩的第103部电影,在片中,他的表演极富感染力,举行神情在威严庄重与心碎混乱之间游走自如,将人物的性格层次挖掘得深刻,赋予了克拉伦斯这个角色丰满的形象,既经历丰富又情感脆弱,可以关心贴心又时常脾气暴躁。
饰演爱德华的比尔·米尔纳,年纪不大,表演出色,和凯恩的互动令人感叹又感动,令一种美好的情愫渐渐弥漫萦绕。
在《无处的男孩》中饰演列侬生母的安-玛莉·杜芙,出演了爱德华的母亲,戏份不算多,却表演细腻到位,令人印象深刻。
片名取自这对老少做“鬼魂”游戏时,克拉伦斯说的一句话“Is Anybody There”。
在片中,爱德华的录音以他意料之外的方式录下了一段他最珍贵的录音,录音里克拉伦斯说再见的声音让倾听的小孩泪眼朦胧。
人生总要彻底走完才发现不过如此,即便曾经轰轰烈烈,最终也都将重归自然,克拉伦斯曾对爱德华说,如果有转世的话,来世的他不愿做人,而选择做一只獾。
片尾,爱德华去捡球时,在树林里见到了一只獾,微笑溢自爱德华的唇边……http://nicolew.blog.hexun.com/50838998_d.html
以往总是对喜剧收场很排斥,会不屑一顾的发个鼻音,然后说“自娱自乐”!
这部电影的完满收场却让我觉得很安心,哭一小下,笑一小下,然后心里很满足。
英国电影,英国人的幽默和阴郁,没什么新鲜的。
和那部获奖的法国影片《蝴蝶》的主题很相似,古怪老人和怪癖小孩的忘年交。
有人在吗?
这是每个孤独灵魂都常常在问的问题吧。
Is Anybody There ?
這是一部大英帝國80-90年代社會的縮影, 講着上一代和下一代經驗傳承和情感交流的電影.早婚的中年夫妻, 沒機會上大學, 為了還貸款, 開了老人療養院, 把兒子的房間也挪出來給來來往往的老人. 整天忙得打陀螺, 一晃到中年了 眼看萬事將休矣~上有老,下有小,中有房貸,夫妻話越來越少.院里住了走過二戰的老兵, 習慣偷東西的皇室退休女僕, 掐塑料氣泡布的老太, 想跳舞少了一條腿的優雅女士, 滿懷愧疚怒氣的老魔術師, 從1917年起手就抖個不停的老頭, 女兒遠嫁 ‘腦子平得像盤子’ 的加拿大人的老太等人物, 都意有所指. 男主角小朋友在學校很吃鱉, a misfit. 在家裡每天接觸老朽和死亡, 充滿對死後世界的好奇. 與壞脾氣愛哭的老魔術師幾經周折交上了朋友, 劇情推進, 開始對話: 隔代/親子/夫妻/現世與過去/愧疚與原諒....老魔術師 Michael Cain, 說了不少佳句給不是自己孫子的little lad (小傢伙) 聽 (你們這些小輩觀眾?
). 逝者如斯, 不舍晝夜啊 ~全片不矯情, 值得一看.
伸出你的手,观察它们.温暖,鲜活,柔软的是你皮肤,整齐光泽的是指甲,透过光,金黄的汗毛隐约可见,手指的边缘与相连的部分透出的那般鲜红是正在流淌的血液.而这一切熟悉亲密的身体,在历经一天天的老去,变得陌生之后离你而去,终将死去.这就是生命.我会想象死亡,从8岁开始,现在20年过去了.天堂,轮回,复活这种事儿从来无法让我相信. 最近的夜晚,枕边人已经熟睡,那么的安静感觉孤独的时候,当又想起死亡,痛苦到窒息.即便是这样也是要死的啊,我也不会例外,生命如此的残酷.永远见不到植物的翠绿,嗅不到花的馨香,感受不到冬天的严寒,夏季的火热,爱人的抚摸,母亲的目光.昨日里美味的食物,碰到床角痛到心里的脚趾,所有的感觉,在死后皆为零,会是什么样子?也许女人对生命的感受尤为深刻于男人,生来为物种占据的身体发肤的生理疼痛如此频繁.而情感的敏锐又使多少女人在爱情中痛苦翻腾.生产时被撕裂的身体就是对生命深刻的感受,同时也是对死亡的提醒.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我觉得自己老去了.有一天,镜子里的自己好像不同与往日,但又不确定是具体变化还是神态.频繁的对过去的怀念,每束午后的阳光,每段古老的节奏,越来越多的照片都会见到过去的样子.每当开心的时候总希望时间停留的更久,久到足够停止它在无情流逝时使我恐惧与无助的哀鸣.生命亦如此的,我能怎样呢?我不想碌碌无为.当我老去时有人让我不恐惧,也许这样会好点吧?不知,真不知.
住在养老院里的男孩儿,经历了太多死亡,即使还没有搞清一切都是怎么回事,糟糕生活中的一幕一幕还是不停的上演。
直到一个刻薄怪异老头的出现,两个孤单的心找到了一点依靠。
一段忘年交就在吵闹与碰撞中不知不觉滋生,相互改变,相互慰藉,相互温暖,相互帮助去完成生活中的不完满……像其他出现在男孩儿生命中的老人一样,老头也去了,意料之中,却又还是突然。
也许男孩儿仍就不能明白这一切是怎么回事,生命本来就像个魔术,不是吗?!
然而,他已经学会面对,生活,也正在变的不那么糟糕。
有人在吗?
在,所有人都在。
瘦弱倔强的男孩儿,古怪孤独的老流浪汉,昏黄怀旧的画面,浓重地道的英伦口音,平静却沉重的死亡……一切一切自然而然的融合在一起,得到的却是不期而遇的温暖,温暖人心。
我的名字叫Edward,妈妈喜欢叫我Eddie或者是大耳朵。
我从小在老人院长大,我生的很可爱,可是我只对临终的人有兴趣,因为他们的灵魂会出来。
我的爸妈很恩爱,只是他们从来不出去约会。
因为他们除了要照顾我,还要照顾很多很多的老人吗,而且我发现了爸爸有新欢了。
大人们啊,他们都是很麻烦的。
只是我知道我生来就是如此与众不同我有一个可以自动升降的专属座椅我没有自己的房间我只对灵魂感兴趣而且我的周围全都是等死的老人我最好的朋友是个脑子时常糊涂的大混蛋!
他切掉了同伴的手指他一直会胡言乱语他背叛了他原来的妻子他很难相处还尝试自杀可是天呐,我是这样喜欢他也许是因为他是一个神秘的魔术师他教会了我玩把戏还说掌握了就给我五英镑哦,当然了,他怎么会给我呢?
说说罢了……可是就在我和爸妈和老人们的关系开始变好的时候Clarence,我最好的朋友,他死了我很伤心同时也感到安慰因为他不用再背负着罪恶感生活了我为他感到高兴于是我把我的收录机改成了记录机用来收获身边的人和事因为他们是那么的容易流逝……你好,我的名字叫Edward,你们可以叫我Eddie.....hey,is anybody there?
我是一个被困住的灵魂……
影片中的主人公,是一个还在上小学的男孩爱德华,他的父母经营着一家老人看护院,从照顾老人饮食起居到老人过世,母亲全心经营着这个事业,由于母亲的忙碌忽略了父亲的感受,爱德华的父亲走上了中年危机。
片中的主人公爱德华,有一个爱好是用摄像机记录老人们生前的影像,同时还用麦克探寻老人去世后是否还有灵魂存在。
直到一个老人魔术师一天出现在老人院里,魔术师因为年轻时对妻子不忠而离婚,最后妻子去世也没能看上一眼,在人生最后阶段一直懊悔不已,直到去世前才得以解脱。
爱德华以一个小男孩的身份来记录老人们的生前及去世,在它看来,这都是难以理解甚至神秘的,但我想他应该会记住珍惜当下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父母,魔术师。
片中魔术师希望有一句话可以刻在自己的墓碑上:我长大了,成熟了,然后我去世了。
我想这就是再简单不过的真理,我们不必探寻自己去世后的生活,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让自己的人生不后悔。
在2008年的英国电影《有人在吗?
》(Is Anybody There?)当中,十岁的小男孩爱德华的生活环境非常特殊。
那是80年代的北部英国,爱德华的父母经营一间家庭养老院,在那所充斥了死亡气息的老宅子里,他是唯一的小孩。
爱德华没有朋友,妈妈拼命打理养老院的事物,竭尽全力清偿贷款,无暇顾及他的感受;爸爸中年危机,整日里琢磨着怎么勾搭来打工的时髦少女。
小小的爱德华养成了个奇怪的嗜好:每当有老人去世,他便偷偷潜入死者的房间,安插录音机,记录灵魂离世的声音,寻找另外世界生命存在的证据。
有一天,养老院里住进来一位面目悲伤不爱说话的老头子克拉伦斯。
这老家伙实在令人讨厌,又凶又傲,还动不动就哭,爱德华完全没法理解。
但这老头有一样本领很厉害:他曾是个了不起的魔术师。
在教爱德华学魔术的过程中,一老一少倒也形成了某种奇怪的友谊——克拉伦斯帮爱德华寻找灵魂的世界,而爱德华则默默见证克拉伦斯那不能释怀的,早已消逝的爱情。
厌世的克拉伦斯非常害怕衰老的过程,曾一度拒绝入住那个弥漫着健忘、伤痛、行动缓慢、不能自理,或一句话都不说便栽倒在地板上突兀而死的悲伤老屋。
妈妈安慰小爱德华死亡并不可怕,年龄也是神奇的财富;但四围的景象却让人提不起精神:老太太们坐在电视机前虚等光阴一点点消失,老头子们要么酗酒,要么手抖如筛糠,什么也做不了,个个愤世嫉俗冷漠尖刻。
感谢导演约翰·克罗利,影片没有刻意美化衰老,再多的温馨小曲,再逗趣儿的机灵笑话,再欢乐的聚会party,也抹不去电影那一层青灰的冰冻底色。
我非常喜欢英国巨星Michael Caine扮演的克拉伦斯,常常他只是坐在那里,一个凝固的眼神就表达了心底埋藏的深切忧伤。
克拉伦斯有很多的秘密,很多无法启齿的过去。
他在阴灰的海边对小爱德华直言生命没有轮回,死亡到来,帷幕降落,万籁俱寂,什么意义、无奈、悔恨、情爱统统消失,人生最后诸事皆空。
但在无人的夜晚,这个悲伤的老头子却会对着镜子一遍遍呼唤死去前妻的名字,期待通灵,只为了跟她说一声对不起,对不起。
每次他一哭,我也忍不住要掉眼泪。
生亦何欢,死亦何苦?
生死之间最后那几步踉跄蹒跚,才最叫人心疼。
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开篇便讨论生命轮回与人生不可重复的观点对立,他说人生一旦转瞬即逝,生命便无比轻盈,一切皆可被原谅,却也因此丧失意义。
《有人在吗?
》中的小爱德华却不会思考这么深奥的哲学问题,小小年纪的他在衰老与死亡中慢慢成长,他固执的相信生命轮回,相信——甚至强迫——生命尽头另一个世界的存在,相信一切都可重头开始,错误会被改正,遗憾得到弥补。
但影片并未如愿以偿的让克拉伦斯得到生命最后的救赎,至少不是照预想的路子。
他的记忆终是慢慢消亡,人生一切的过往缓缓隐入黑暗。
归根结底,人生没有回头路,所谓意义种种,若前路已尽,往生无望,又何须执著?
那么小爱德华呢?
他将继续成长。
他背着扑克牌魔术指南的手册,带着对家庭和婚姻的困惑,怀念着有关克拉伦斯的记忆,他将继续成长。
他也许会度过一个孤独的人生,在生命的小径上犯下这样那样的错误,刻下属于自己的爱与伤;又或许,他的未来平稳通达,喧腾热络,充实又满足。
而不管怎样,我都希望这个不相信圣诞老人的孩子能继续寻找他的灵魂世界,继续去爱、被爱,继续相信人与人之间的情谊终将超越死亡,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Open》杂志2010年4月刊稿
在这间屋子里,一个十岁的小男孩的出现反而会破坏应有的平衡。
没错,就是这样一间家庭养老院,穿梭于各色老爷爷老奶奶中间的小男孩。
不得不佩服,从这么小开始就见证死亡。
对于一个成长中的人来说,这实在是非比寻常。
也许正是这种年轻的青春和暮老的夕阳,才会形成影片中鲜明的对比,才会让人在碰撞和不和谐中寻找那微妙的链条。
一个不愿意住进来的魔术师,一个探寻死亡后灵魂的小男孩,他们的思想在摩擦中成熟。
也许没有人理解他们两个的思想,他们却可以在对方那里寻求慰藉。
老人其实和小孩子一样,他们总会有一些无法无天的想法,他们会专注于自己认准的理。
就是这样,两个“小孩”互相搀扶着成长。
但是人终究斗不过自然,人老了还是会死,小孩子也终于长成了大人。
作为一个大人,男孩子仍然在追求死亡后灵魂的存在,梦想的寄存,其实在老魔术师死的那一瞬就定下了一生的约定。
我们究竟是从何处来,最后又去向何处?
轮回存在吗?
如果可以轮回,你还想成为人类吗?
这些问题,至今没有人回答我。
小的时候没心没肺的,思考的问题都是吃什么,玩多久,回家晚了会不会挨骂,这次考试没有考好怎么办,诸如此类的肤浅问题。
但是我庆幸我得到了肤浅,没有失去我仅有过的不假思索就能回答的,是的,我很幸福。
如果你现在问我,也许沉吟许久我也不能做出极肯定或否定的答案。
而那个小正太,姑且这么称他,住在一个满是老人的房屋,喜好研究鬼魂,被经历着平静的生死,这些,对他太不公平。
直到他的忘年交出现。
这个老人性格乖张暴戾,出场就对我们的小正太一顿吼。
之后又提着两个黑色垃圾袋闹着要走,更过分的是还和小朋友抢遥控器?!
实在让人喜欢不起来。
但是当他无助地背过身哭泣的时候,我跟小正太一样震惊。
他太孤寂了,曾经拥有的一切都只是曾经,现在的他一无所有。
满头白发并不优雅,是真的沧桑。
就这样两个分别活在各自平行世界里的人,成为了朋友。
老的接小的放学,像一个祖父那样;小的陪老的追忆过去,像一个成年人那样。
他们对彼此没有要求,可以开怀大笑,也可以翻脸吵架,他们真好。
没有过多的要求真好,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存在需求的时候,也就是该结束的时候了吧。
老人总要离开,小朋友总要长大,但是,你能回答我最后他们都去了哪里了吗?
温暖 michael caine和小男孩都很不错
配乐好
老魔术师对着镜子喊“安妮 安妮”的时候,无奈啊。
凯恩爷爷要是真像电影里那样走的一天,我一定也会和爱德华一样伤心极了,呸呸呸。
太温馨了,看着都难受!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暖暖
一家家庭养老院,一群有着不同缺陷的老人,一对感情不完美的夫妇,一个好奇心很强的小孩和一个年轻时风光无限却在年老时无限懊悔的老头。一个普通的故事,由死亡开始,也由死亡结束。
当我们老去,我们也会如此孤独吗
u can see them as two kids, or two old men.
555人之常情,感人至深。好的东西都是深入浅出的,重要的不是人设和情节,是你怎样讲出来。
Michael Caine演技超好,故事是感人的。有人在吗?有。有人肯呼应已经足够了。
life is a brief moment. a one-off trail of journey. you can only follow your heart and make the choices accordingly. there is no best way to spend the life, but you can always live to the fullest and not die with unfinished passion.
谆谆教诲老人言,改变了正经历婚姻危机的中年夫妇,改变了不谙世事的小男孩。老人也重新获得了活力。砍掉手指那一段有点逗hhh
这样的英式治愈不适合我,太!闷!了!
温暖。我也好想有个忘年交。JM老婆像reese
原来这就是生死啊
老人和孩子都是宝
虽然是凯恩大神演的。。。但故事有点闷啊
以为会是很感动自己的剧情 看后也只是老人带来亲切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