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条的太麻烦我以前总结的从狄仁杰系列电影到射雕三部曲的徐老怪,华语电影的工业帝国。
蜀山折了七剑折了西游折了狄仁杰也要……我愿称其为古装系列半途而废扛把子黄飞鸿当然是成功的,但作为电影宇宙和系列IP来说算不上功德圆满后续没有一直拍下去,影响力不够按理说是可以一直拍下去的。
套用各种元素题材在里面,演员编导一代一代的换,007那种,玩就是了。
反正港片现在也没得拍。
这时候该跟风不跟风了,一直不停的拍香港电影就不会死,更何况这是功夫片武侠片动作片和各种衍生作品。
不敢说带动香港电影产业,但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概念世界,好大一张饼……二十三张概念图。
一年一部也得奔百岁去了如果不拍?
能不能出套书先?
艺术设定集那种,老怪的水平绝对够出书现在回过头来看看,骂的这么凶,但以后这些题材的电影在画面上能有老怪这般水准的可能都没有了估计下辈子也拍不完了,狄仁杰系列的评价虽然不怎么好,但没能看到这个系列真是让人不爽,相当不爽老怪产量也低,很多时候只弄个概念,一时兴起后面就不管了……但是,有N多跟风的网络电影 TM的估计有三五十部了…… 就离谱,逮着一个题材薅到死这块倒是颇得港片黄金时代的精髓,也算是开创了一个世界观宇宙。
(笑)一部接着一部,看着玩玩。
整体水平3~6分。
实在是辣眼睛。
这个IP被消费到死我一直在想,徐老怪一直试图打造的系列电影电影宇宙但凡能成一个……〖其实老怪最想拍最喜欢的是西游,他也确实适合拍这种题材,可惜被郑保瑞毁了几部了,没眼看的水平,远比不上伏妖篇和悟空传〗银河接班人。。。
杜sir趁现在还能折腾尽快再造一个黄飞鸿算是成功了,但是后面并没有延续这个IP的国民价值和生命力商业上面,一年一部该多好。
整成传统观影工业体系没搞起来,但凡这些电影宇宙弄好一个,香港电影商业大片和重工业体系都会有一个质的飞跃过火、快速、粗糙的制作,让整个香港电影都变成了一个快速消费的商品。
蜀山(从八十年代就开整,一个蜀山传浪没了)七剑(亏的妈都不认识)那段时间票房口碑双双扑的老怪怀疑人生,伤大发了。
狄仁杰(票房来说不算扑,但这个剧情啊剧情啊!!看的我想打人)我这辈子大概看不到徐克的下一部狄仁杰了,说真的,当初就该直接找隔壁钱雁秋钱导来个梦幻联动徐老怪负责邪魅灵幻天马行空画面创意构思钱导负责剧本。
看看狄仁杰的剧情,一部不如一部剧本方面太拉胯,现在的老怪太沉溺于电影技术。
那些新奇的玩意儿他总是第一个出来试水,每每都是在玩。。
自己喜欢就不管整部电影了,真是老顽童。
最让我难过的是蜀山七剑烂的都很有水准,烂的同类型作品竟无出其右者“精致的烂片”以前的观众大概不会想到以后的武侠|仙侠|魔幻类作品在画面创意上连及格都达不到,更别提徐老怪的水准七剑的画面、武器创意设计、剪辑动作特技|招式设计|人物服道化取景,有多少分打多少分剧情、人物塑造、叙事。
就是一坨蜀山更是可惜遗憾,提起都是泪画面、音乐、服道化无一不美演员自张柏芝起无一不灵更绝的是视听语言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以及那溢出屏幕磅礴的创意和鬼气灵气谁看了蜀山传不得叹口气看看西游伏妖篇,邪气创意画面想象力,那个徐老怪一直在。
只是徐克老矣尚能饭否?
本来是给别人的回复,觉得不过瘾,就正式评论了,也算作表达自己的观点。
看了几篇点评,认为本部电影有BUG的同学,应该都没有看过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原著。
我觉得本身徐克重拍蜀山,就是为了圆梦。
《蜀山剑侠》这部经典之作诞生在1930年左右的中国,其中的幻想以该年代来说简直犹如瑰宝,可惜解放之风让经典也不得续完。
还珠楼主死于1961. 几大武侠小说名家,包括古龙、金庸,甚至写《卫斯理》的倪匡都深受该作影响,并且现在出现所有所谓修仙小说的鼻祖就是还珠楼主了,人家在1930年就设定了飞剑、修仙、渡劫、元神、转世的诸多规律哦……亲,早了80年哦…… 为什么说徐克是在圆梦呢?
其实电影和小说一样,当你不再单纯为票房的时候,它就变成了你抒发情怀的一种工具,就跟我们平日写日记一样,有时候就是有感而发。
我觉得徐克在剧中不单单表达的是情节或者特技,而是他自己对于释儒道三种哲学的诠释(这种对于哲学的诠释,在一些经典著作中常见),当然也只是我一家之言,诸位可看可不看: 1、“浩然天地,正气长存。
”是讲儒家入世思想,就跟金庸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一样。
蜀山剑侠之所以不是单纯的神仙,而是被称之为剑仙剑侠,身上背负 除魔卫道的责任,就是这个道理。
2、孤月转世,长空无忌转世,玄天宗复活,都是讲佛教的轮回和涅槃重生。
不过《蜀山剑侠》原著里并无太多男女纠结,所有人物都有宿命和轮回,徐克在影片里加入了男女之间的感情,应该是属于他自己对轮回的理解。
廉刑开窍,类似佛教里的顿悟,大师兄用剑打廉刑,类似当头棒喝,很有些佛教典故的影子。
3、双剑合璧成功与否更多是在讲“道”,长眉在影片中也有些道的化身。
什么叫人剑合一?
就是符合了心,符合了逍遥,符合了道,有恐惧、有猜疑,所以会失败。
丹辰子是入魔的象征,道家本就讲究神魔一线间,所以动情也会背弃了道,乃至为人所趁入了魔(《蜀山剑侠》中的一些反派剑侠奸淫掳掠)。
至于徐克自己对这部电影站在凡人角度的理解,我觉得是从章子怡的口中高喊出的那段大道理:“曾经有种正义的力量XXXX,我XXXXX,XXXX。
”(记不清了)本身《蜀山剑侠》小说中极少出现官兵的,在老版和新版电影中都出现了官兵,徐克应该是想从凡人的角度来评价(或者向往)一下剑仙吧,所以章子怡的存在也是有意义的,而且她表现出了凡人对世间名利的执,所以章子怡还是回去打仗,成不了仙……包括老版里的元彪在电影初期也表达了凡人视角,只不过元彪戏份重,是凡人修仙的主线而已。
我觉得这部电影看起来很过瘾的地方在于,所有的台词、所有的镜头、所有的人物,都有存在的意义,徐克故事讲得不错啦,除了他,中国好像还没有导演能够拍摄出“那一代武侠小说”的真谛。
11年前我刚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才18岁,也只知道看其中的情节。
11年后再看,却有很多东西重新看懂了。
所以有人说《蜀山传》拍早了10年。
另外,我同意一些人的观点,像是蜘蛛侠、蝙蝠侠,都是国外的电影哲学道理——邪不胜正,英雄主义。
国内的电影要想走世界级大片,就得学国外的,设定一个邪恶的代表,一个正义的代表,杀,就行了,简单之极。
反倒是像徐克这种,牵涉到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电影,却极少人看得懂,是因为我们早已忘记了儒释道的哲学,中了现代化的毒而已。
而且哦,我觉得香港那边的人信黄大仙,信关帝,信风水,反倒是在某些方面继承了儒释道的思想,可惜放在内地,早已没人看儒家历史、道家典籍、佛教典故了。
最后强烈推荐,爱看武侠小说的同学,《蜀山剑侠》非看不可,否则后悔终生。
徐克01年的作品,上初中或者高中的时候曾经看过。
最近重温了一遍,除了人物有些“脸谱化”过于严重之外,其实还是可以的。
正派与邪派究竟有多大的差别?
正派过于森严的等级制度,相比于处于下风的邪派,似乎总是人们过于诟病的地方。
但是,如果反过来想,一旦邪派当政,还不是那一套?
在电影里面古天乐入魔之后,必然要为邪派“献身”;而郑伊健作为正派的代表,当然要匡扶正义、铲除邪恶。
如果抛开二者,仅仅以A战胜B或者B战胜A的观点来看待这部电影,其实反映的故事远远超出了一部蜀山传的概念,或许这才是徐克想要超越前作的地方。
徐老怪的想法,总是要出新,总是要创造一种新的思维和观点,这一点体现在了演员的塑造上,同样也体现在对于剧本、电影的制造上。
想拍出既叫好又叫作的电影本来就很难,而要在自己的风格和商业的大众口味之间去一个平衡点,对于每一个不想只是“小众”的导演而言,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从商业的角度来看,这部电影很一般,演员很玩偶,只是靠着CG过日子;从点影响反映出的思想来看,这部电影已经算是可以了。
不可否认,徐克是我最认可的拍武侠片的导演。
业界把他当做“新武侠”的代表,只是我这个门外汉对于专业术语懒得理会,就像十年前周杰伦是另类创作,十年后周杰伦是主流代表一样,只要好听好看,就行了。
1993年徐克的《青蛇》是我记忆中的第一部去影院看的电影(年纪巨小),当时吓的不清,印象里除了那条蛇鳞闪闪的尾巴,就是片尾凄凉的大水。
而后懂事了些,又看了一遍,开始贪恋青白二蛇的美貌。
这几年倒好,一旦想看徐克的电影,就会拿出来看,看了不下10遍,自己都觉得神奇。
如果《青蛇》用惊艳来形容,那《蜀山》就只是延续了《青》的流光飞舞,却乏味到了极致。
前两次看都是在电视上,阉割的阉割,断续的断续,今天倒是静悄悄看了个完整的。
第一次有种看电影浪费时间的感觉。
话说看《龙凤店》的时候,大概就是为了消遣,看下来,反而觉得至少还拍的烂模烂样。
《蜀山》真是可惜了,题材不消说,是徐克拿手的。
从《倩女幽魂》的层层递进,到《青蛇》的突飞猛进,徐克对于奇幻故事的拿捏不亚于斯皮尔伯格对于科幻题材的把握。
绚丽的画面且不谈,徐克对人鬼有着独到的理解。
《青蛇》的情情爱爱,你来我往,讲的不是白娘子和许仙凄美浪漫的爱情故事,而是演化成一场人与妖的考量。
徐克的《青蛇》仿佛不在是白蛇传的翻拍,更像是《聊斋》式的演绎,人的丑陋,妖的慈善,法海的混乱动荡,将人性的思考用神魔故事推到了极致,这里有李碧华的功劳,但是徐克用电影放出来了,李碧华的文字我一直觉得华丽,华丽到腻味,华丽到令人毛骨悚然,不忍下读。
只有直观的镜头才能将她的世界真实起来起来,所以《胭脂扣》、《青蛇》才能沁人心脾,让人从脂粉的文字里跳跃到艳丽的画面,喘口气,方有所悟。
回到《蜀山》,蜀山其实复杂的多,用《火影》里常用的词,蜀山里,羁绊太多,网络话就是坑太多。
许多台词说出来,让人觉得很荒谬和费解。
丹辰子很高傲,很崇拜力量,但是他怎么就突然入魔了,虽然我们可以找到蛛丝马迹,但是还是难以说圆。
李英奇和长空无忌加上玄天宗,感觉更像第三者插足。
还有大BOSS到底有几个。
那几个青城弟子怎么看怎么打酱油。
更别提章子怡了,好像就是赞助商为了捧她徐克无奈加了这么个角色一样。
还有五台山的和尚们,是《青蛇》里面的金山寺拆迁了吧。
蜀山是一个架空的世界,架空的世界需要的其实不仅仅画面,不是高超的奇术,而是一个逻辑,这个逻辑不需要像三权分立那样非要弄出什么政治基础和体制结构,也不单单是一个正邪对抗的主旋律能够大而化之的——不然这个就不是电影,不是”传“,就只是一个奥特曼打小怪兽的武侠版而已。
卢卡斯早年拍了三部《星球大战》,大家只要对号入座,用奥特曼的逻辑即可,因为那时候这样的题材很少,画面的追求和英雄主义代入感已经能够满足需求了,故事和特技够吸引眼球就行。
但是为什么后来卢卡斯要拍《前传》,很多人认为前传没有”后传“精彩,我认为那是先入为主,舍本逐末了。
正邪之争我们不感冒,我们关注的是代表正邪的人物,安纳金和卢克起先都一样,为什么父与子选择了不同的道路,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就像人总是会死,世界也总会末日,那么我们是如何殊途同归的呢?
《蜀山传》需要前传,需要一个梳理羁绊的过程,不要拍的和《建国大业》一样,明星四处开花,却不知道花儿为啥要这样红。
我是94年的,打我记事起,我的脑海里总是浮现出一个场景,一个红色的很漂亮的带着翅膀的小人被一个有着尖尖看起来挺硬的帽子的男人推走,男的还跟凶,他有着美国大片里的那种金属翅膀,一片一片看的很清晰,还有就是天空中无数的剑,一排一排,画面感很强烈!
我总感觉我在电视上看到过这个场景,中学的时候想了很久,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中国现在的技术(10年)都很难拍出这样的场景,在自己小时候怎么可能拍的出来呢,我认为自己做了一个梦,做了一个很美丽的梦,自己却把这个梦境记得这么清楚,那个楚楚可怜的红色小人,我认为自己是做梦梦到的场景持续了很多年,直到我同学跟我说他看过得最牛逼的电影的时候,说特效比现在都牛逼很多特别厉害,我尝试着把脑海中仅存的那两个场景告诉他,他告诉我就是那个电影,名字叫--蜀山传!我很激动,真的当你心中有一个那么多年的疑惑几乎陪伴了你近乎一半的记忆,你有机会解开它,你内心会充满了期待和兴奋,因为住校,过了3天放假我回家第一时间打开了电脑,找到了蜀山传,看到是01年电影,发现时间对的上真的是手都有点发抖。
高中的时候开始看小说,想象中修仙是什么样子,仙人们御剑飞行穿越那么多星系是什么样子,原来徐克导演在10年前就给了我答案,蜀山传不像别的电影很多bug看着很尴尬,那些仙人们像白色蝌蚪一样翱翔在天际,那一把把仙剑所有的独特能力,真的我找不到更好的形容词来形容,我觉得他把只可能存在在想象中的世界给表现了出来,居然还是在01年!!!
回首现在的电影2016年,号称投资那么多,爵迹,盗墓笔记五毛特效的电影数不胜数,谁能想想在15年前会有这么优秀的片子,肯定远超当时制作水准,你说现在的钱都请明星了,你看看蜀山传里哪个人拿出来不是可以扛起一部电影,今日豆瓣突然想到这个电影会不会也是9分神作,搜索之后,6分多让我痛心疾首,看着一个个白莲花圣母表的装逼言论,分析画面剧情最后给了2星,来凸显自己的逼格,自己的与众不同,我真觉得可笑,你用今天的眼光和思路对01年的片子给那么低的分,你敢对比一下当年同类型电影的特效和演技吗?!
回首这几年国产电影,我竟想不到哪部同类型电影可以超越蜀山传!
神作需要时间来证明!
孤月的月金轮。
当孤月伫立在昆仑之巅,月精轮环在她身边,背影中群山默然,那份孤傲,那份执着,那份似水柔情,不得不让人感叹,好一枚倾国倾城的女子。
在三元宫前,玄天宗想要洗净自己的前身再造元神时,他缓缓走过,身后扬起长长的尘土,千言万语,欲言又止,都让他们随风而去吧。
大敌当前,或许将儿女情长留在三元宫就是最好的解决方法,太过执着,只会使自己不断地心伤。
玄天宗和丹辰子对立在山之巅准备携手共进退时。
皓月当空,百年的兄弟情谊,却只是淡淡几句,轻轻的表露出来,这份厚重,却让人无法释怀。
孤月和英奇在最后魂飞魄散的时候,娇嫩的面容却一片片碎去,如花瓣一般飘起来,她安然离去了,却留下天宗无奈而深情的凝望。
御剑飞行的世界里的仙人们,可以剑气长空,纵横万里,却仍然纠结于自己的内心。
经历过了一切之后,李英奇又被元神再造,自然不用再纠结于前世的情思。
但是失去了师父和朋友,经历了这浩荡天劫却又生还的天宗,在孤独的昆仑上对望月空回想这一切时,不知又该如何?
他是否也会选择飞升进入天界?
抑或如孤月一样,再等两百年,然后对着自己的徒弟说,“又一个两百年,我还是无法忘记孤月师父......”? 呵呵,浩然天地,正气长存,可我看,除了正气,这荡气回肠的情谊也是永恒的。
ps:嘿嘿,看完这部电影觉得最重要的是两点。
一是不要搞师生恋,二是路边的野花不要采。
嘿嘿嘿。
印象最深的是小时候有个电视台每天都有这部电影的片段预告,可是一次都没看过,今天算是把片子补了。
这部电影的美术画面非常牛,服装跟实体兵器不是很精致。
但是特效兵器、法器的创意跟想象力都非常高级。
剧情方面不是特别戳我,基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剧本,但特效加持,整体可跃升三个等级。
里面好多打酱油的熟面孔,章子怡在里面略显稚嫩,但那股倔强的牛犊子味我喜欢,这部电影要说仙也不是仙,毕竟也没飞升成仙,飞来飞去的灵动轻盈美感十足倒是真的。
为什么要把坏人设计得那么丑,本体可以好看一点的。
台词有两个部分我蛮喜欢的,一个是英奇的重生小姑娘说的话:看那几座山飞来飞去也没什么意思,我不喜欢。
还有廉刑问:你们都说我什么时候开窍,那你们在干什么?
答曰:等你开窍。
非常值得回味,大概就是剧本也不能写得太满。
总之,这片不错不要错过。
首先,不得不说,这是国产电影难得的佳作。
连续两天看徐克导演的电影,真感觉徐克导演的功力不一般,在国内的导演中绝对是翘楚。
《蜀山传》从头到尾通过两条线索贯穿而成。
第一条就是战胜自我,从玄天宗和丹辰子与幽泉造出来的玄天宗和丹辰子的对抗中,一直到最后李英奇在与廉刑的双剑合璧中战胜孤月在心中的影子,可以说,从头到尾,影片对于战胜自我的表现可谓非常到位和深刻。
第二条线索就是影片中反复提到的台词:浩然天地,正气长存。
邪不胜正,正必压邪,这是武侠片千古不变的主题。
对于影片中的人物,几乎每一个人物导演都让他实现了一次战胜自我的超越。
第一个是孤月大师,她摆脱两百年前的情缘,将月金轮交给玄天宗,而自己却在幽泉的进攻中遭到毁灭。
第二个场景当然就是玄天宗和丹辰子与幽泉造出来的玄天宗和丹辰子的对抗中,非常直观的表现了影片要讲战胜自我这样一个不算新颖却十分深刻的主题。
第三个场景是玄天宗与丹辰子一起第一次进入血穴的时候丹辰子说,我们二人只要有一人成魔,另一人就要将其杀死。
这也为后来丹辰子被赤尸所控制而玄天宗杀死了他埋下了伏笔,也可以看做是玄天宗和丹辰子二人对自我的一次战胜。
第四场是由玄天宗希望能操控雷剑而与雷剑一同进入三元池,宁可选择忘记孤月以及曾经的种种,这是其试图对自己的一次超越。
第五场是有长空无忌的继承人廉刑在同门的逼迫下终于开窍,重掌雷剑。
第六场是天剑继承人李英奇即使想起了作为孤月的前身依然战胜自我的欲念而与雷剑成功完成双剑合璧。
第七场是玄天宗为了杀死幽泉血魔连续不得不杀死了丹辰子和李英奇,这需要多么强大的心里和对自身多大的超越。
可以说,这就是讲述一群人不断超越自身的电影,电影的主旨也在这一次一次的超越中得到升华。
“浩然天地,正气长存”,这是多么有力的一句话。
以前的许多电影虽然表现的也都是正义最终战胜邪恶,但是通过这样铿锵有力的话语让电影中的主角反复说出,也许能让观众感到更加的有力量。
还记得看《魔戒》的时候,也常常被电影中一些充满正义的台词所打动。
有些话可以不说,有些话也许是说出来更好。
看电影的时候我也有了一个发现,一般导演拍电影或者电视剧的时候,对于佛道两家通常都有侧重,为了表现一家的强大通常会用另一家的弱小来反衬。
比如《西游记》中道家的神仙总是被打的灰头土脸,而佛家的神仙各个法力无边。
这部《蜀山传》则是感到道家的修行者拥有足以抗衡一切的力量,而佛僧们在与幽泉血魔对抗的时候连抵挡一阵,保护肉身的工作都无法完成。
炫耀一方而贬低另一方在与中国文化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同时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
最后,关注电影中提到的一个细节。
所谓每一个峨眉弟子都应该找到一把属于自己的剑。
乍一看这像一句仅仅为了剧情发展而交代的无关紧要的台词,而就是这看似无关紧要的台词却也被徐克导演拿来做了一把文章。
章子怡饰演的小将军并没有真正拜入峨眉门下,她自然也只有一把普通的剑而没有获得峨眉的剑,但是影片中,在她终于觉悟,心中回荡起一股浩然正气的时候,她的剑再也不是一把普通的剑,一把普通的剑也成了一把仙剑。
导演用这样一个场景告诉观众,其实蜀山的强大并不在于兵器,而在于心中的那股正气。
一旦正气升起,每个人手中就都会握有一把拥有无穷力量的仙剑。
这样一个小小的场景就足以提升整部影片的境界,足以体现导演的功力。
我常常会做一种梦,梦里我不再受物理规则的制约,飘入云端。
天空上钉着一盘金黄耀眼的明月光。
天空被月光照耀成深邃透亮的宝石蓝色,漫天繁星像是手握千万钻石的神明,朝天空中就那么随手一挥而形成的瑰丽奇观。
我飞翔在天际,急速且随心所欲,就那么让清洌的风毫无阻挡地刺穿我躯壳,把自己完完全全沉醉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感受天地浩然之气。
梦中这种场面颇有些类似获野千寻最终忆起白龙(赈早见琥珀川)的名字时,二人所处的那片明净之穹。
沐浴其中,且凭风抚,且任月照,且披星辉。
身下的大地一片郁郁葱葱。
周围是亘古的宁静,只有透彻心扉的感动。
然而有时,则是如鸿毛一般浮于云端,周遭或是迷雾轻绕,或是鹅毛纷飞。
恰如《仙剑奇侠传4》开篇CG的开头,云雾缭绕的仙境中,拨开云雾,群山展现,灵气袭人。
仙山之中,仙鹤群飞,仙人御剑乘风,何其洒脱,快哉!
妙哉!
梦中种种,似水无痕,如仙如幻。
我自12岁接触了《仙剑奇侠传》便一直对仙妖神魔、飞升幻灭、御剑乘风之类奇事心驰神往。
小时候父母管得严,直到我在03年才第一次在地方电视台上看了电影时段播放的《蜀山传》,便彻底沦陷在电影那迷彩绚烂的世界中了。
《蜀山传》满足了我梦想中一切一切的神往:仙境、不死奇人、雄浑壮阔的仙宫神殿,还有令我懵懵懂懂不求甚解的仙道哲学。
多年后的今日再回顾《蜀山传》,更多了一些感触。
为了更深入地体验《蜀山传》,我带着对老徐(这是我对徐克导演的爱称)的敬仰心情拜阅了他的另一部作品——于1983年上映的《蜀山:新蜀山群侠传》。
就我个人的感受来说,老徐一定是带着对83版难以割舍的情怀和些许的遗憾,而再创作了《蜀山传》,并在此片中,将原作者还珠楼主“荒诞至极”的玄幻武侠风格——浅显来说就好比“只见他一运掌,啪一道紫光,喜马拉雅山上的雪都融化了”,又好比“他长剑一挥,嗖一道剑气,太平洋的海水都沸腾了”这种天马行空天纵奇才的气魄——做到了极传神的体现。
曾经的紫郢剑与青索剑,由一真和尚跟西蜀探子耿明奇使用。
正所谓日月定阴阳,阴阳相生相克,在片中双剑宿主均为男性的同时,还融合了第三位宿主,道姑李亦奇的元神,从而达到了阴阳调和。
要对付血魔,必须双剑合璧,然而雌雄双剑不可相碰,轻则宿主死,重则天地崩。
这是道姑李亦奇告诫二人的话语。
最终,她与白眉参透了“碰不可,不碰亦不可”的悖论背后的答案,即若要双剑合璧成功,则用剑二人必须心意相通,合璧时在乎灵犀一点。
后来,紫郢剑变成了天击剑,形态上更是极富柔美之态,蓝粉紫三束互相缠绕的烟云,出剑攻击的剑势恰如一道道柔美云霞,美则美矣,却一击必杀,剑剑中的,真不愧为一把绝世雌剑。
青索剑也变成了雷炎剑,依旧散发着青绿色的幻彩。
在廉刑开窍后重新激发雷炎剑威力之时,廉刑因几近无法抑制剑力而将其插入山头,引得雷炎剑力震出山中群剑,驭万剑纵横盘旋于蜀山之巅。
万剑齐飞,巍然壮观,剑环剑阵,惊艳绝伦。
不禁令我想起《仙剑奇侠传2》中的其中一段CG,已成为蜀山掌门人的1代主角儿李逍遥,施展蜀山绝学万剑诀,大破妖魔剑阵。
一代传奇宗师的华彩乐章与雷炎剑此时此刻的作为颇为相似,这段场景的安排极尽所能地展示了雄剑的风华与威力。
《蜀山传》中,雌雄双剑的宿体也进一步变为了一男一女二人。
雌剑宿主名叫李英奇,与前代同双剑二位男性宿主合并的女性元神李亦奇姓名相差无几。
影片较83版多了一次双剑合璧。
第一次的合璧失败了。
双剑相击导致风云变色,雄剑宿主长空无忌死亡。
如此严重的后果比起单靠口说更加震撼和有说服力。
长空无忌在合璧之际脑海中闪现英奇的脸“一千年,两千年,我们能不能一直都心灵相通?
”正是这句话和那一抹笑颜纷乱了无忌的心智,使其临阵犹豫导致了灾难。
曾年少的我,还莫名为这句话黯然感伤良久。
也许我是对那一份未来不可知的畏惧,对时间流逝而人事浮尘变迁的悲情感怀,世间变数太多,此去经年,你我都不知人面桃花将会变成什么模样。
《蜀山传》的孤月大师仿佛是《新蜀山剑侠传》中仙堡堡主的重生,而由孤月死后元神再造的李英奇,发髻的造型又是曾经的堡主所梳的另一种发式。
《新蜀山剑侠传》中身中血毒行将堕落的南海剑士丁引,在毒发前要求其伙伴万一毒不得解,必需杀死自己,这又在《蜀山传》中找到了一条平行线:丹辰子与玄天宗相约,一旦谁入了魔,另一方要毫不留情地将对方杀死。
丹辰子堕落之后,在片刻的恢复神志之时,斩钉截铁地要求玄天宗“杀!
”。
此时,耳畔似乎同时回响着丁引对自己徒儿声嘶力竭的吼叫“杀!
杀!
杀!
”为了维护天道纲常,人间正义,英雄侠士甘愿牺牲性命,哪怕落得形神俱灭。
更加痛苦的是他们做为行刑者的挚友,原来,行侠仗义、匡扶正义已不再是简单的降妖伏魔,有时,甚至需要亲手毁灭自己心中无法割舍至真至诚的情感。
影片中,有两次出现了相似的场景设定。
玄天宗孤身一人漂浮于天际,四周无所依傍。
镜头由大全景迅速拉为远景,天宗漂浮的身影更显渺小、孤独、不安定,仿佛是一片随风飘零的枯叶,亦或是浮于阴郁汪洋之上的一片羽毛。
他在虚空中独自一人面对苍茫大地,背影尽是寂寥……这样的场景一次出现在他的爱人也是师父孤月大师死时,一次是在挚友丹辰子元神消散的时刻。
此情此景,令我重新回味开篇语“山峦迂回起伏,云海飞卷奔腾,天地间的灵气汇集于川岳之间,相传山中有不死奇人,能吸取山中灵气,突破凡人之躯,御剑飞行,追风逐月,星海飞驰。
他们在这里修炼仙术,目的是希望能参透天地间永恒的奥秘,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玄天宗此时已然突破了凡人之躯,却不能参透自己的内心,掌握不了感情。
他获得了永恒,但身边所爱一一离去,唯有自己独望天地。
蓦地想起《仙剑奇侠传4》。
结局中,曾经那位“瞳凝秋水剑流星,裁诗为骨玉为神,翩翩白衣云端客,生死为谁一掷轻”的慕容紫英,在百年之后,已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
当年随妖界离去,依旧容颜不改的妖族女子梦璃,在百年之后归来看望故人,轻声问候“紫英,这些年来过得可好……”“…无所谓好不好,人生一场虚空大梦,韶华白首,不过转瞬。
惟有天道恒在,往复循环,不曾更改……”随后御剑离去。
梦璃随后伏在早已身故的菱纱之墓前独自感伤。
那么对于得到了永恒的天宗来说,身边故人远去,物是人非,物也尽改……最终是否也会产生“我不过是又做了一场梦”的错觉?
那些爱与痛,情与悲,一切的一切不过是一幕幕终将会醒的梦。
那么醒来之后呢?
无边无际的虚无。
我仿佛曾经有过,我仿佛从未有过。
人生已如枕梁一梦,我们所以为的梦境,说不定仅是梦中之梦,生死则是一场更大的梦。
然而人活着,还分什么真的假的?
现实梦境?
朋友、亲人、爱人离去,内心的悲痛酸楚,一定是真的,怎么会有假?
还有接下来要去做的很多事……如果这些都是梦,为什么还要做?
正当梦璃抚碑长叹之际,身后一扇木门打开,同样得到了永恒,却双目已盲的天河缓缓走出,在微风轻拂中像梦璃伸出手,面容上的微笑,似乎他已经触摸到了风中传来梦璃的香气。
二人相对而立,画面定格,成就传说……回望往事,当年梦璃离去之际,曾对天河说“谢谢你…给我留下了那么多开心的回忆…我们一起御剑而飞,一起跋山涉水,一起在即墨看美丽的花灯…这些事情,我永远、永远不会忘记…今生有缘无分,若有来生……虽然你我寿命相差甚远,你比我先入轮回,但是我会努力找到你的转世,我们来生再见,到那时,我们再像以前一样,跋山涉水,游历天下……”孤月大师的来生——李英奇弥留之际,对天宗说“我现在有孤月的感觉了,天宗,我终于找到你了”,随后离世。
英奇前世的记忆刚刚找回,又再度面临死亡,但是这次影片中并没有出现天宗前两次失去身边之人类似的场景,而是英奇与天宗二人交替浮游于碧蓝苍穹之中的画面,似乎暗示了一个充满希望的结局。
影片结尾,玄天宗用李英奇所御天击剑中残存的元神再造了一个“李英奇”,不知道天宗听见她说“几座大山飞来飞去有什么特别?
我对这玩意没兴趣!
”时是什么感想。
他笑了。
因为峨眉已经度过灾劫,正在重建,处处呈现着生机与希望,他知道,逝去的终将会获得重生,他也准备履行对师父孤月大师的诺言,重建昆仑。
无论是李英奇还是孤月,都会如天雷双剑一样,万劫重生。
正如慕容紫英所说“天道恒在,往复循环,不曾更改”,有道是“浩然天地,正气长存!
”让我用一首诗,来为此文做个结尾:逍遥游意气凌霄不知愁,愿上玉京十二楼。
挥剑破云迎星落,举酒高歌引凤游。
千载太虚无非梦,一段衷情不肯休。
梦醒人间看微雨,江山还似旧温柔。
当看到丹辰子救了那个“蝴蝶仙子”,但是“蝴蝶仙子”的下半身已经开始溶化,看着痛苦的“蝴蝶仙子”,丹辰子的眼中闪着泪光。
可是随即他便被这个赤尸所化的“蝴蝶仙子”乘虚而入,控制了元神,沦入魔道……想一想,我也曾经在看的时候问:“为什么一定要让丹辰子入魔?
为什么不是玄天宗或别的人?
”我有些不明白,为什么有爱的人却要受到这样的待遇?
是不是因为这是一部有关神道的电影,而在我们一贯的以为中,神是不可以有情的,一旦有情就是罪孽,就要受到惩罚?
所以,就算剧中的丹辰子还不是神,却因为他动了心而受到沦为魔道的惩罚?
心动而魔生?
真的是这样吗?
可是天地若无情,不生一切物,一切物无情,不会环相生啊!
最华丽的华语电影,没有之一。
小时候很喜欢 刚才又在youtube上看了一遍 时光飞逝啊
我是你过去的唯一线索 我进去了 这个世上 就再也找不到孤月这个人了。。很抓人心的台词 再重温 还是要忍不住感慨 这是最具东方文化韵味的中国仙侠电影 至今仍无可超越
这是我很小的时候看的一部电影,后来常常会想起张柏芝那张碎裂纷飞的脸,找出来重看。是我很向往的江湖,也是我心中难以超越的武侠玄幻大片。浩然天地,正气长存。宇宙万象,包罗其中。
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这部电影评分这么低。剧情好的没的说,前后衔接很完美,演员虽然演的不咋地,但是相对于电影的剧情以及特效,演员并不足以降低影片的质量。再说说特效,十几年了,我也没有发现中国有那部电影特效超过了这部《蜀山传》。PS:十一年了,与这部电影对不,国内的特效技术反而倒退了
达到当年特技的顶峰了。但是电影中吴京的角色和章子怡的角色看不出有什么存在的必要。
徐老怪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绝对是走在时代前沿的,斥资一亿请来星战特效小组打造新型中国传统仙侠巨制,试问当年也没几个大导有这份胆识和气魄。可也正因太重技术,反而削弱了人物、叙事、逻辑等一系列层面的问题,导致整部影片头重脚轻、语焉不详、节奏混乱。厚重仙侠文本编排浓缩为一部本就相当考验编剧的功力,新蜀山在剧作层面的捉襟见肘和叙事上的操之过急未能详尽而完整地构造出仙侠世界观。PS. 颜值巅峰期的张柏芝真•清丽无双,真美女是无惧鸡腿头的!
其实也不差,关键是跟之前林青霞版的一比就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啦,我都快看睡着了,同一个角色张柏芝没有林青霞美
虽然在特技方面的尝试值得肯定,但是故事未免也太差了吧
确实挺难看的·····小时候居然耐着性子看完了
造型还可以,希望徐克能再拍一次蜀山
这片从头到尾都暗藏隐晦 人物却稍显混乱 虽有百年之交 仍需各奔前程 三星半
徐老怪就是从这部电影开始迷上特效了吧
重看一遍,觉得好很多,可能是因为现在的古装片都太烂了,对比一下,这部简直堪称经典了了!
浩然天地,正气长存么~~想说十几年过去了,可是还是再没有什么奇幻武侠片超过那个时候了。还有,张柏芝实在太美!!!!小时候看的时候记得她一身白衣仙仙,印象深刻的童年回忆
该导演是烂片的标志,还珠楼主会被他气得吐血十斤……
这片子要是放到现在,拍一部3D魔幻武侠,画皮 绝对被秒成渣渣啊!特效实在牛到不行,这想象力,徐克就没想过放下他那些天马行空!怪不得 龙门飞甲 一出,大家都说武侠又回来了。其实早就从这里一脉相承。
不觉得好看,说过多少次,画面特效音乐各种细节都服务于故事,故事讲不好这些东西再好都是堆砌都是空架子都是华丽的催眠音符没有灵魂。
不知道在演什么,然后豆瓣一群人在吹逼,各种4星5星,简直搞笑,跟公知无脑吹灯塔一样。懂了,这是要逼我这孩子大喊“看,那皇帝没穿衣服”是吧。就这剧情?难怪20年后523那么自信《封神2》能大卖。
旧影迟观。新蜀山拍在1983,新希望反而归星战后传?本片与指环王1同年上映,某些关键元素确也很像:白袍师尊离场搬兵、一号男主起死回生或王者归来、奇袭蜀山血滴子造型像强兽兵;视觉上特技远远压倒动作。不过蜀山飞仙本该如此,老版在当年就算武侠异类;表演稍差人意。郑伊健可以再热情点,古天乐缺乏邪派因子,谭耀文更据黑化特质,张柏芝很像李赛凤,吴京顽皮较违和,章子怡的角色纯属硬塞挂名,毫无功能性可言;师尊塑像脸皮剥落与满山群僧木鱼念经,属于徐氏视觉母题复用。差别在于,八年前青蛇借它表达佛道传统势力之迂腐保守,罔顾人情公理,于是脸面无存偶像坍塌。而本片却急转升腾在强敌入侵威胁下的信仰坚贞忘我牺牲(舍身救徒与捍卫肉身)。可见视觉母题与故事题材组合调配之后可构成宏观叙事层面的“库里肖夫效应”:景象依旧,含义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