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披萨

Licorice Pizza,甘草比萨,湿底,甘草薄饼,Soggy Bottom,The Night of Counting the Years

主演:阿拉娜·哈伊姆,库珀·霍夫曼,斯凯勒·吉桑多,玛丽·伊丽莎白·埃利斯,约翰·迈克尔·辛吉斯,克斯汀·埃伯索尔,哈里特·桑塞姆·哈里斯,西恩·潘,汤姆·威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加拿大语言:英语年份:2021

《甘草披萨》剧照

甘草披萨 剧照 NO.1甘草披萨 剧照 NO.2甘草披萨 剧照 NO.3甘草披萨 剧照 NO.4甘草披萨 剧照 NO.5甘草披萨 剧照 NO.6甘草披萨 剧照 NO.13甘草披萨 剧照 NO.14甘草披萨 剧照 NO.15甘草披萨 剧照 NO.16甘草披萨 剧照 NO.17甘草披萨 剧照 NO.18甘草披萨 剧照 NO.19甘草披萨 剧照 NO.20

《甘草披萨》长篇影评

 1 ) 极具男性视角的“幸福结局”

保罗·托马斯·安德森(PTA) 的新片#甘草披萨# (Licorice Pizza)(B) 虽然浪漫幽默,很有70年代时代特色,但是这个爱情故事讲得好俗套,仿佛回到了很久以前的爱情喜剧:以男性为视角的爱情喜剧。

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类电影里的女主角多次拒绝的男生,却总是又不断在她生活中“阴魂不散”,营造“缘分”的假象。

而她自己随着年纪增长也是没有找到更好的,多次经历感情挫败后,到电影结尾,失望的女主角一转身, 决定:还是原来那个算了!

这叫幸福的结局吗?

也许在男性视角里是,“谁叫你眼高手低!

” ;但在女性视角中,这明明就是将就 ! 为什么说是男性视角的爱情故事呢?

大部分的男性都认为曾经追过的女孩没有追到,她们有一天一定会后悔。

同时他们也认为只要坚持不懈,一直出现在这个女生的生活里(不管是作为朋友关怀还是就死缠烂打),她早晚会回心转意。

But darling , this is not how the world works。

这两点男性的fantasy始终出现在过去的好莱坞电影中,因为那个时代,即使是爱情故事,也是男性编剧、男性指导、男性高管绿灯拍摄。

在过去男性视角的爱情故事里,女主角看不上、拒绝的男生,一直默默无闻地作“好朋友”,有时还会一直跟踪她,时不常干涉她的人生,最终心上人终于发现他的好。

但是现实就是,这样的男性在生活中就是跟踪狂和偏执狂,对这些女生来说是很危险的。

具体参考Netflix 剧集:《You》. creepy.如果一个女生当初看不上这个男生,而且过了一段时间依然看不上,肯定是有原因的,大部分时候是因为男方不够成熟,不够值得信赖或无法给予安全感。

女生觉得希望再找找看,越是优秀的女生越希望能走出去多见见世面,多尝试不同的人。

然而一些女生没能得到这个机会,就被说服将就成家生子,最终她永远都没办法意识到自己究竟错过了什么。

在保罗·托马斯·安德森( Paul Thomas Anderson) 的新片 #甘草披萨# (Licorice Pizza)中,女主角Alana无法接受男主角是因为他年纪太小,后来即使作为朋友也多次让她陷入险境,担心受怕,她不断地告诉自己:这个人只是个孩子。

而且她知道自己值得更好的,于是不断在寻找其他机会,也有真的让自己变得更好,受到很多男性青睐。

可是在几年中,她遇到的“年长”的男性都很烂,不尊重她,或者根本是利用她,确实没有一个人像那个小男孩一样看起来最单纯。

可是这就可以说明她找不到更好的人了吗?

那个追过她的单纯“小男孩”也在这些年里多次试图去追其他女生。

女主角完全可以离开自己的家乡,继续寻找新的机会,随着她年纪和阅历的增长,她会遇到合适的人。

但她没有,25岁的她,就觉得被打击太多,干脆接受了那个曾经对她好过、正好也单身的男孩。

这不就是很多女孩悲剧的开始吗?

本来可以走出去闯闯最终还是跟了只距离自己几条街近的邻居,一辈子生活在同样的地方,接触着同样的人。

她也许会认为她自己不够好,所以没得选,但其实她只是没有再给自己机会而已。

这个70年代的爱情故事其实现今也不断在发生,依然有男性导演们自以为是地拍摄#甘草披萨#这类电影,自以为是地给年轻女性安排着他们心中的“幸福结局”。

什么时候这些老男人才可以清醒一下,意识到,曾经那个你没追到的女生,就是因为你不够优秀?

而且她一定可以找到更合适她的人,才不会回来找你。

非常有趣的是,早年一直不太喜欢PTA电影,除了因为节奏慢、比较长外,主要都是因为觉得女性角色塑造得不好,总是特别男性视角。

这次他也顺应潮流拍摄了一个女性为主角的故事,有在片中讽刺一些不怀好意的男性,也有呈现出女性地位对她们造成的不公,原本以为这次终于可以看到他对女性角色的全新尝试,结果最终,还是以“25岁了,别再做梦,就将就算了”为结局,还营造得像是一个happy ending。。。

只能说是相当失望了。

他应该像其他男性导演学习,如果想拍摄女性故事,就去找个女性编剧。

而不是自以为是地认为:“这样就是她的幸福结局”I hope that he is being ironic。

也就是,如果这部电影的“幸福结局”被当作是一种“讽刺”的话,倒还说得通。

Old male Hollywood film makers should stop making love stories only make sense in their dreams . Of course they will still make them but we don’t have to like them .演员倒是十分出众,还有Bradley Cooper和Sean Penn客串好莱坞专横跋扈、脾气暴躁的男演员,演得十分滑稽。

故事并非完全没有优点,在讲述一个爱情故事的同时确实勾勒出70年代洛杉矶的风景画,而且带有对那个时代流行内容及好莱坞明星的各种嘲讽。

PTA显然对那个时代极其着迷。

相比之下,这部至少比“Inherent Vice” 对女性友好些,没让任何女性露点,虽然女主角也是穿着内衣在镜头前走了很久。

这算进步吗?

如果你看过他指导的其他70年代电影、就会觉得那个时代基本上在他眼中就是“情/ 色时代”故事的结局究竟是美好浪漫的还是令人难忘失望的,相信观众会有不同的看法。

我很期待女性观众如何看待这部电影,是否能看出电影处处充满了男性视角 补充最近好几个亚裔影评人对Paul Thomas Anderson 的#甘草披萨# (LICORICE PIZZA)提出质疑,因为里面有明显的一个角色调侃日本人的口音和语言,带有明显的种族歧视。

至少我知道我所在的HCA(好莱坞影评人协会)和CCA(评论家协会)已经都有人公开在谈论这个事。

看起来不仅这个片子冒犯了女性,也冒犯了亚裔群体。

我们会长亲自来找我问这电影是否有让我觉得offensive , 可见大家都很重视。

而原因就是PTA的剧本很明显是与时代脱节的,就是在70年代也许可以,放在今天,各种offensive , 人们的观点在变,而且其他电影人都在调整和改变,如果你不改变,还是一意孤行、按照自己那套,最终就给人一种倒退的感觉但是很奇怪的是,因为他本身德高望重,在很多男性影评人心中有很高的地位,因此最初出来的评价极少谈到这些。

不过目前看的人越来越多,有这样想法的人也会越多,影片的问题应该不会被忽略掉

 2 ) 边看边吐槽

15岁时从解开的第二颗纽扣看到的春光那种骄傲的傲气的小姑娘,purely asshole, but they just are able to....有些要直到35岁才能开始收敛呢现在不过是少男少女把彼此作为生活怨气的发泄口。

而我一个中年人偶尔还不明就里地要去争辩一下25岁小姑娘被15岁kid撩,啊,当然会又自得又不屑哦,这种说服自己服从感性的禁忌之恋感,心跳像是下一秒就会接吻让我想起我的小学时代,性懵懂的时候,也有过幻想的女老师。

她们来自另一重世界,是成熟的代表。

谁不想去接近她们,幻想与之存在更亲密和私人的关系呢?

但是现在,站在34岁想一想,啊,其实她们也只是刚毕业的小姑娘而已。

日本人微笑听。

直到little doll然后正色情窦初开?ok,你成功唤起我的中学记忆了但是sorry啊,我没法同情这种总觉得“i deserve better”的心比天高的little bitch是不是想起中学时代那些总说着“要是没有喜欢的,我就随便嫁个有钱人”的女生?

然后又掉头回去找小孩子,这不就是一种卖货心理吗?

愚蠢的互相较劲难道一定要在互相挑衅和角力中,才能获得自我满足吗?

fuck,这个女的是不是贱啊!!

每次有个其他同龄人过来说一句话,就立刻不要小正太了那段互相错过又互相奔跑然后以接吻作为大团圆的故事手法,真的太70年代了真的,和男女互相cheat互相screw然后浪子回头沧海桑田的90年代,再到根本谁也不能信更不会有美好生活只有咬着牙互相撕扯的10年代男女关系片。

啊,真是一股怀旧的美好。

一瞬间突然想到的是墨西哥往事里,朱莉和皮特的样子。

 3 ) 保罗·托马斯·安德森:根本没有什么「彩虹之上」,彩虹就在你的房间里【译】

作者:Yohana Desta / Vanity Fair(2021年11月23日)校对:覃天译文首发于《虹膜》保罗·托马斯·安德森从圣费尔南多谷打来电话,「不然我还能在哪儿?

」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洛杉矶的这片土地上,并在那里拍摄了几部颠覆类型、令人着迷的电影,包括他的最新作品——70年代的成长故事《甘草披萨》。

这是一个可爱的冒险故事,讲述的是15岁的少年加里(由已故演员菲利普·塞默·霍夫曼的儿子库珀·霍夫曼扮演)和25岁的女孩阿拉娜(由摇滚姐妹乐队哈伊姆中的小妹阿拉娜·哈伊姆扮演)之间一段短暂而不寻常的情缘。

加里的魅力和忙碌——基于制片人(曾是一名童星)加里·高兹曼的真实冒险经历改编,与阿拉娜的能言善辩和闲散作风相得益彰。

这部电影充满了欢乐和阳光,以至于安德森都不想让它在隆冬时节上映。

「我真的希望这是一部夏季上映的电影,」安德森哀叹。

但是电影公司高层希望这部电影能入围奥斯卡,因此选择在11月点映。

「这就是这场比赛的本质,至少就我和电影公司所合作的电影类型而言,」这位导演补充道,他之前的电影包括《不羁夜》《血色将至》和《魅影缝匠》。

「他们希望成为其中的参赛者。

我不能对此说不,因为我已经拒绝了其他很多事情。

」问:在你决定拍《甘草披萨》之前,还有没有其他创意在构思?

安德森:我一直在写点东西,同时重温我这些年写过的东西,没什么特别的。

但每隔两到三个月,我就会想起这个已经产生了20年之久的想法,那就是:如果一个八年级的学生约一个成年女性出去约会,而她真的赴约了,会发生什么?

这是前提。

这总是一种古怪的喜剧背景。

在我与加里·高兹曼和阿拉娜的友谊中,我很幸运地同时将这三件事结合在了一起,这让我意识到我需要开始写剧本。

而这是两三年前的事了。

我是按时间顺序写的,这样写起来非常容易,因为我已经确定了前提。

但原材料都是加里告诉我的那些比小说还离奇的故事,比如,「有一次我和露西尔·鲍尔去纽约一起宣传《欢乐满堂》,我有一个女伴!

她的名字叫琪琪·佩奇!

」那真是一个有趣的故事。

问:这个名字也很棒。

安德森:琪琪·佩奇!

她还有本不错的传记,名为《独轮车上的琪琪》(暂译,Kiki on One Wheel)。

她是一名滑稽戏舞者,专长是独轮车。

书中甚至有一章是关于加里和她们的纽约之行的。

问:加里一直都知道你在搜寻这些故事吗?

安德森:当然,因为我反复问他一些细节。

我觉得他心里很清楚,只不过假装我对此没有那么认真。

问:阿拉娜和库珀是这部电影的核心。

你和阿拉娜的乐队合作过很多次。

我很好奇你什么时候意识到想让她出演你的电影。

安德森:哈伊姆姐妹2018年在科切拉有一场演出,就在碧昂斯举世闻名的那场演出之前登场,这太棒了,因为碧昂斯在索尼影业有三个摄影棚,而我们只有一个幕布和一些该死的皮影木偶!

(笑)当你为这位女王做开场表演的时候,难免想要表现一点技巧。

无论如何,我们拍了一些可以在舞台后方的屏幕上播放的镜头。

正是在那段时间里,我有了关于《甘草披萨》的想法,看着阿拉娜,我心想,「她就在你面前。

」一大家里最小的孩子总是一个有趣的角色。

她们要为生存而战。

她们可能比其他人更聪明,因为她们一直在观察其他人,但她们没有得到同样的尊重。

要想不被当成家族里的小孩是非常、非常困难的。

因此,从这个故事的角度来考虑,这似乎带有某种意义,甚至可以推动故事的发展。

模糊现实生活中的阿拉娜和这个角色之间的界限对我来说很有趣。

问:你为加里这个角色试镜了很多人,不过库珀也算是你很熟的人。

安德森:这个角色发挥了库珀的很多优势。

库珀很会交际,很有魅力,也很自如。

但在一个特定的时刻,这些都不复存在。

有趣的是,当青少年一只脚踏入成年,另一只脚还留在青春期时,他们太脆弱了。

他们总是在试穿各种尺寸不同的衣服,看看真实世界是什么样子,这就是他所扮演的角色。

很难再找到另一个演员——既是一个有经验的童星,又什么都不是,早熟而敏感。

也许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接受过演员父母的训练,试图在电视节目中获得一个角色,或是做一些情景喜剧表演,这更接近职业演员——但并不适合这个故事。

问:参演了《甘草披萨》后,他对表演有了更深的兴趣吗?

安德森:他可能还在思考这件事。

我认为他倾向于继续做这一行,不过他也很明智地想要继续学习,在投入到一项需要耗费巨大精力的工作之前,后退一步。

我希望看到他继续演戏,但这得由他自己决定。

他已经长大了。

问:我想谈谈这部电影的其他演员,因为这部电影里有很多了不起的人。

似乎每当电影进入不同章节的时候,都会出现一些不同的角色。

扮演乔恩·彼得斯的布莱德利·库珀表现非常出色。

安德森:我见过布莱德利几次,也很欣赏他的作品——《美国狙击手》,我认为他的表演非常生动、真实,也很骇人。

当我在写这个角色的时候,我突然想到,如果他有合适的胡子和发型,他会把这个角色演得很好。

而且对此颇有帮助的是,这是我们休息了几个月后拍摄的第一个东西。

由于疫情,他也休息了6个月,无所事事地留起了头发和胡子。

我们拍这部电影的时候,有很多被压抑的能量。

这也是阿拉娜和库珀第一次拍电影。

他感觉到了那种能量,并且很好地转化了它,当然我也对他说了些鼓励之词,比如「这是他们来到电影片场的第一天。

我希望你能向他们展示一下什么是演戏,并以凶猛和欢愉的状态来演。

」最后,他就像把打火机油喷得到处都是,然后划了根火柴说,看看这个。

你可以从他的表演和能量中感受到他是多么精神失常。

但是,要想做到这种精神失常的状态需要非常多的技巧和控制,你不能单纯表现得像个野人。

问:本·萨弗迪也参演了这部电影,扮演真实存在的政客乔尔·瓦克斯。

这个角色将70年代的偏执与那个时代的氛围烘托了出来。

而你选择萨弗迪来出演这个角色很有趣,也很令人意外。

安德森:我又要不无遗憾地说一遍,我找了这么久,却没有意识到合适的人选就在我面前。

我对本尼有一些了解,包括他和他哥哥的作品,以及他和亚当·桑德勒的合作。

我第一次看到本尼作为一个演员是在《好时光》里。

我当时是在家里看的,然后我停下电影去找他。

他们是怎么找到这个角色并把他放进电影的?

他的眼睛能表达很多事情。

它们就像无声电影演员的眼睛那样,非常富有表现力,他能在一个瞬间表达很多不同的讯息——这正是我希望这个角色所具备的,他非常讨人喜欢,意图正当可敬,但地位尴尬。

乔尔·瓦克斯是圣费尔南多谷的一名市议员,也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人。

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不知道出柜是什么意思。

我在一个非常自由的家庭中长大,但我没有想到,有人必须隐藏自己的私生活。

但你是对的,我们对70年代的浪漫看法——到处都是迪斯科和鲜花,伟大的音乐和穿短裤的女孩,但如果剖开表面,你会发现一些更邪恶和黑暗的东西。

不要忘记,那并非多遥远的历史,有人如果透露自己的私生活就可能会遭到报复。

那是真实发生的事情,甚至让人感觉它就在昨天。

这个人为同性权利、同性立法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进展,但他本人在很长一部分时间里都没有享受过这些权利。

他是一个伟大的人。

我现在有点了解他,把注意力集中在他生活中难以看到的部分确实有点奇怪,但至少结果是好的。

问:从制作的角度来说,这部电影的主题似乎是关于这些就在你身旁的人,以及这些有着真实故事的人。

他们以这种方式与你的生活紧密相连,这是一种非常微妙的感觉。

安德森:谢谢你。

我有一个作家朋友,他总是说解决方案就在你面前。

打个比方,假设你在森林里散步,你患上了毒藤病。

大自然的方法是,在十步之内,就会有一种解药。

你捡起那种叶子,涂抹在某个地方,或许就痊愈了。

(笑)我希望我能说得更有说服力一点! 重点是,一切都在你的面前。

根本没有什么「彩虹之上」。

彩虹就在你的房间里,笨蛋!

问:这句话很适合做标题。

安德森:(笑)问:说到生活中的人,你的女友玛娅·鲁道夫也在这部电影中扮演一个试镜加里的选角导演。

她怎么会来参演这部电影?

安德森:她和导演关系不错(笑)。

大概有两大原因,但我只记得其中一个,因为她的生活中有很多事情要去做,如果让她拍超过一两天的戏,是不可能的。

我喜欢她和库珀以及洛杉矶的电台名人小蒂姆·康威(扮演另一位选角导演)的那场戏。

他小时候很喜欢看《卡洛尔·伯纳特秀》,所以爱屋及乌,也很欣赏玛娅。

他们俩作为选角导演二人组待在一个房间里,让我觉得很开心。

我知道他们会很有亲和力,同时也会让加里感到害怕。

问:在你创作的时候,玛娅会给你一些反馈吗,还是说你倾向于独自工作?

安德森:在创作的过程中我们很少交流。

这件事很微妙。

任何父母都会有这样一种时刻,当他们准备揭晓新生儿的名字时,非常担心有人会露出尴尬的表情。

换句话说,他们很担心别人对于宝宝的名字的看法。

而这种忧虑会一直困扰着你。

所以,和一个极富创造力的人一起生活,意味着你会竭尽全力先完成好自己的工作,等到一切就绪,你才会把成果给他们看,从而得到一些真诚的反馈。

我不会在过程中分享太多东西。

问:你对于奥斯卡或整个颁奖季的看法是什么样的?

这让你兴奋吗?

还是说感受复杂?

安德森:我觉得,这就像是体育赛后更衣室采访的谈话。

比如,「我很高兴成为这个俱乐部的一员。

试着去争取胜利。

听从教练的指挥。

试着得分。

重新防守。

」从我嘴里说出来的一切听起来都像是糟糕的体育采访。

我在这一行待得太久了,可能都快到了退役的期限。

我只是试着去不断上场比赛,执行教练的战术,回到防守位置。

我认为这是现在的比赛的本质,我并不介意。

我唯一有点生气的是,我看到一些关于电影的文章变得态度轻蔑,好像这是一场选美比赛。

谈论一部电影时,就像把它当成一个女人,「嗯,她永远不会成功——臀部太大了,还有点下垂。

」诸如此类的事情。

这对任何人都不健康,而且让我起鸡皮疙瘩。

人人都在谈论一部电影挤进颁奖季的概率几何,这有点让人生厌。

我们可以为此感到兴奋,也可以为之感到荣幸,但当它开始变成一场选美比赛时,就会开始让你感到不快了。

至少这对我来说感觉不太对——人们谈论电影作品的方式。

问:现在有什么新片是让你特别期待的吗?

安德森:有很多,我准备周一去看《法兰西特派》。

我很想看华金的新片《呼朋引伴》。

我也很想看《国王理查德》,因为我是威廉姆斯姐妹的铁粉,当然,我也是威尔·史密斯的影迷。

问:你是真正的网球迷,还是只是塞雷娜和维纳斯的球迷?

安德森:我是个网球迷,有一次我和塞雷娜·威廉姆斯拍了张照片,玛娅就在旁边,她说:「我从来没见你这么高兴过。

」这可能就是追星吧,我从来没有追过星,或遇到让我变成粉丝的人。

我还没看《永恒族》。

我很期待《蜘蛛侠:英雄无归》,还有《犬之力》和《斯宾塞》。

对我来说同样重要的是,我如何去看这些电影。

如果一部电影的片长只有一个半小时,我可不想只抽出1小时40分钟的时间去草草看完。

我对自己看电影的方式很挑剔。

原文链接: https://www.vanityfair.com/hollywood/2021/11/paul-thomas-anderson-licorice-pizza-interview

 4 ) 甘草比萨:青春期与好莱坞的双重怀旧

保罗·托马斯·安德森(Paul Thomas Anderson)的新片《甘草比萨》于2021年圣诞节当天登陆北美院线,上映至今已收获了海外影评者们的大量好评。

毋庸置疑,这部酸酸甜甜的青春类型喜剧与PTA的前作风格似乎迥然相异——尽管有着类似《不羁夜》的70年代怀旧与成长主题,以及与《性本恶》一样的洛杉矶城市空间设定,但影片的视听风格既非《血色将至》的苍劲冷峻,也并无《魅影缝匠》的复古华丽;没有如《木兰花》一般充满隐喻的多线叙事,也没有《大师》中充满张力的“父与子”式矛盾冲突,以及笼罩在战后创伤下的50年代美国复杂的文化语境。

在习惯了PTA式的沉郁叙事,历史指涉和宗教隐喻之后,《甘草比萨》的青春怀旧题材,在南加州明媚的阳光下未免显得轻飘飘了一些,但这种“螺蛳壳里做道场”,对青春期与好莱坞的双重怀旧与现实指涉,或许正是《甘草比萨》的魅力所在。

《甘草比萨》的男女主角都出身艺术世家,也是第一次出演电影,因此导演将剧本设定得更贴近两位主演——除了使用他们自己的原名Alana和Gary以外,他们也有着真实的年龄差。

男主角的父亲是著名演员菲利普·塞默·霍夫曼,而女主角Alana Haim出生在一个犹太音乐世家,她和两个姐姐共同组建了海慕乐队(HAIM),而她们的母亲就是PTA的小学音乐老师,影片里Alana的父母正是她的亲生父母。

影片中年龄差十岁的青春期姐弟恋是一段充满情感张力的暧昧故事。

这种15岁的小弟弟对大姐姐懵懂的欲望与笨拙的追逐,与《阳光灿烂的日子》异曲同工——影片甫一开场,在学校工作的女主角Alana,穿着短裙与高跟凉鞋,用熟稔的推拉态度应对着小男生的热情邀约。

在校园阶段,女主的态度是居高临下且矜持的,Alana陪同Gary去纽约出演音乐剧时,一面在飞机上撩到后来的犹太人男友,一面又不忘在台下骄傲地自称自己是男主的监护人。

而女主与犹太人男友告吹的段落,也颇有好莱坞经典青春性喜剧的色彩:一面是拒绝祈祷,自称自己是无神论者的犹太男友,一面是女主气势汹汹的反驳,“如果你受了割礼,那你就是犹太人!

”诸如此类令人会心一笑的青春性喜剧片段,还有男主质疑女主为何观众都可以看她的胸部而自己不可以,以及女主好友调侃女主“那我把接力棒交给你了”等等。

如果说“性”是典型好莱坞青春片中的解毒剂,那么《甘草比萨》中的青春戏谑则因其美国70年代经济萧条与1972年油气危机的历史背景,而隐射了一种类似《爱尔兰人》中的文化政治动荡性。

十岁的年龄差,使女主在情节中经常以男主危机时刻的保护者的形象出现。

无论是Gary被警察误抓,Alana飞奔去警局领人的段落,还是Gary击碎布莱德利·库珀扮演的好莱坞明星Joe Peters的挡风玻璃后,Alana驾驶着耗尽油的卡车成功倒车驶下山坡的场景,这种性别反差都证明了女主是这段感情中更有力量的一方,也正是因此,女主才坚持以生意伙伴的身份陪伴男主,而不是女朋友。

与此同时,女主始终没有放弃对自己的事业的寻找,但女主的寻找却往往以依附更有权势的男人为前提,并被更有权势的一方视作工具人,而最终失败(这正是影片受到女性主义批评的原因)。

Alana先是背着吉他,以一个父母双亡的乐手的身份参加演员试镜,但却在摩托车表演的一开始就被从后座上甩了下来,成为一个对少女明星梦的讽刺。

之后Alana又试图在帮助洛杉矶议员Joel竞选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并且在与Gary争吵时说出令人哑然失笑的“你只不过成天想着你那点小生意,而我是个政治家”。

女主的迷茫与寻找,正恰恰是1970年代美国青年人精神危机的缩影。

经历越战失败和水门事件之后的美国青年人,对政府的信任值降到冰点,新自由主义思潮抬头,而传统价值观则随着性解放,摇滚乐,以及电视的普及,趋向某种意义上的崩塌。

尽管电影中对日式口音的戏谑不免招来对影片种族主义倾向的批评,但影片所投射的文化转型动荡期,在《甘草比萨》青春喜剧的外壳下以草蛇灰线的形态展示,也使影片具有怀旧之外的深层意蕴。

洛杉矶的城市背景,以及对1970年代好莱坞的指涉则为影片本身添加了空间上的怀旧色彩。

除了对Joe Peters的精神问题以及他与芭芭拉·史翠珊恋情八卦的戏仿之外,在怀旧色调下,影片对1970年代加州的描绘则让人想起昆汀的《好莱坞往事》,明星既游离在社区之外,同时又是小镇青少年追逐的对象。

而影片中1972年的洛杉矶,则让人想起波兰斯基的《唐人街》。

在新黑色电影《唐人街》中,城市的调子是晦暗和危机四伏的;而在青春喜剧《甘草比萨》中,加州的阳光是温暖宜人的。

不同的类型风格设定背后,是同样的政治动荡和文化转型,以及同样的美国新好莱坞。

 5 ) 关于《甘草披萨》的二三事

本文搬运自IMDB的《甘草披萨》Travia页面1. 片中那位试图向Gary推销水床的老板,是小李子的父亲——乔治·迪卡普里奥所饰演的。

他是70年代南加州地下艺术界的知名人士。

2. 片中扮演女主家人的演员们,就是现实中女主Alana Haim的家人。

在现实中,他们有一支入围过格莱美,以她们的姓氏Haim命名的摇滚乐队。

PTA在之前曾经为这支乐队拍过几支MV。

而PTA初中的美术老师,则是这一家人的妈妈——Donna Haim。

3. 片中那位暴躁制片人Jon Peters 现在还在世。

当PTA拿给他看剧本时,他回复PTA:“我不会朝Gary大喊,但我会和Alana搭讪”。

所以PTA在电影中加入了相关的情节。

4. Jon Peters是1976版《一个明星的诞生》的制片人,也是他的扮演着布拉德利·库珀那一版的联合制片人。

5. 片中女主Alana参与试镜的那部电影,是东木老爷子1973年的电影《春花秋月未了情》。

这部片子的主演William Holden,就是电影里表演摩托特技的Jack Holden的原型。

6. 甘草披萨,是俚语中黑胶唱片的别称。

因为甘草同样是黑色的,而披萨则和唱片碟一样是扁平的圆形。

7. 男主Gary Valentine的原型,是好莱坞著名制片人 Gary Goetzman(《极地特快》,《 我盛大的希腊婚礼》)。

片中许多情节都是Gary Goetzman亲口跟PTA讲述的。

8. 真实历史中Joel Wachs竞选电视广告的导演是乔纳森·戴米,PTA的偶像,导师和好友。

PTA的上一部电影《魅影缝匠》就是献给他的。

 6 ) 我不理解为什么6.8(短评放不下了只好发个不正式且话语幼稚的长评)

【甘草披萨(Licorice Pizza)】(感谢“看电影看到死”写的长评对我的启发,说出了很多自己感受到却表达不清的东西)拖延如我终于看完了,多么热烈动人啊!

这怎么就成了令PTA老粉心碎之作了?

一个是童星出道但热度不在却自以为是世界中心的15岁小大人Gary,一个是生活寡淡却潜能十足但对当下与未来充满迷惘的25岁女青年Alana,配上以PTA童年记忆标签“甘草披萨”音像店为代表的上世纪70年代那迷幻又迷人的时间点,一部以炫技般的连续越轴长镜头为序幕的非典型性大年龄跨度姐弟恋青春片就此展开。

男女主显然是全片的绝对核心,而二人的人物弧光都如此清澈明了且极具说服力。

很喜欢的一点是影片以Alana说出“我爱你”而没有继续给到Gary的回应为结尾,即便那是在那二人经历了分分合合经历了数次人物弧光的飞跃经历了第n次日剧跑(论PTA突然爱上日剧跑这件事hh)又重新相拥而聚的时候,即便贯穿了全片的奇绝又鬼魅的视听光影再次暧昧地洒向他们的时候,一切依然是那么不确定,就如同他们当下与未来的人生一样是那么的不确定。

但,不确定,才是青春本就应该有的样子吧。

整个观影的过程就好像是不断惊叹PTA天才又熟练的镜头调度与视听呈现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我也没有觉得突兀觉得他真的在炫技,这大概就是把一切技巧完美地融汇在了故事推进的结果。

所以,所以,我真的真的不能理解为什么甘草披萨能只有6.8分。

大概看了一下评论区觉得不好的理由有两类:一类是觉得PTA拍了部回忆式的“小妞片”格局变小了很失望;另一类是觉得影片里开了亚裔的玩笑。

对于第一类,我想说怎么连格局大小都能成为评判影片的标准了,而且为什么自传式的怀旧故事就是格局小了?

我们的生活难道不就是由这些小故事所围绕的吗?

还是说人们已经把理性克制供奉为神灵,以至于连本性使然热烈而纯粹的情感了都已经接受不了了?

对于第二类,不要试图和没脑子的人争辩【抱拳】

 7 ) 疯狂愚蠢的爱和怀旧情结

和背景融为一体库珀·霍夫曼和阿兰娜·汉姆刚刚在洛杉矶看完点映。

忍不住这部保罗·托马斯·安德森的新作五星好评。

甘草披萨是什么意思呢,甘草指的是甘草糖,一种苦味和甜味混合,透着一股草药味的软糖。

爱吃甘草糖的人爱不释手,不爱吃的人比如我就一口吐掉。

说回甘草比萨,其实是一个俚语,指代黑胶唱片。

黑胶唱片在电子时代已经变成了一种收藏品,但是在电影发生的七十年代,那时所有的音乐都是刻在油亮的,圆圆的像是披萨大小的黑胶唱片上。

阿兰娜·凯恩(由Haim乐队的小妹妹阿兰娜本色出演)和盖瑞·瓦伦汀(由菲利普·赛摩·霍夫曼的儿子库珀·霍夫曼饰演)都是生活在七十年代洛杉矶的有梦想的青年;不同的是阿兰娜25岁,盖瑞16岁;相同的是两人都在爱做白日梦的年纪,都在寻找自我的路上。

盖瑞是一个童星,他的妈妈是他的全职经纪人,因为他进入青春期变高变大,很多角色已经不再适合他。

他给自己的出路是决定改行创业,什么不靠谱的东西他都愿意尝试,卖水床,开弹珠厅。

阿兰娜的梦想是做一个演员,她试图争取工作机会,但是她在当时普遍厌女的好莱坞频频碰壁。

阿兰娜在盖瑞的高中帮助一位摄影师为学生们拍照,摄影师在她走过时趁机揩油,她的脸色一变,但是只能无奈地把怒火压了下去。

盖瑞在第一次见到阿兰娜的时候就深深地爱上了她窈窕的身影,他觉得她是他见过的最性感的女生。

盖瑞邀请她共进晚餐,本来兴趣盎然的她在听说盖瑞是童星以后决定赴约。

在晚餐上阿兰娜虽然觉得盖瑞幼稚,她和他有着说不完的话。

盖瑞说,以后我会一直记得你我就像你会一直记得我。

阿兰娜告诉他他们只能当朋友,而且他年龄太小了,她想找一个让她犹太父母满意的犹太小伙。

盖瑞得到了一份出演舞台剧的机会,他带上阿兰娜和他一起去,在飞机上阿兰娜和一个犹太帅哥打的火热。

两个人你依我浓,盖瑞只能在一边生闷气。

阿兰娜把帅哥带到她的父母面前吃晚餐,在餐前祷告环节帅哥表示自己虽然是犹太人但是坚决不信犹太教,所以他拒绝做祷告;餐桌上的气氛一下跌至零度,而阿兰娜和帅哥的恋情也草草结束。

盖瑞靠他在好莱坞的关系给阿兰娜找到一个演员经纪公司,并告诉她待会试镜只要所有问题都答是就好了。

女经纪人对她的外表肆意评价,故意给她穿小鞋。

阿兰娜最终得到了试镜的机会。

盖瑞做起了水床生意,他邀请漂亮的阿兰娜做店面的比基尼女郎给店铺招徕生意。

她的垫胸令她感到别扭,盖瑞让她勾引顾客的话术也让她直翻白眼。

盖瑞在店里勾搭到一个和他同龄的少女,这个少女给他破了处。

洛杉矶发生了汽油荒, 靠树脂为原料的水床自然停产,盖瑞的店面也打了样。

肖恩·潘饰演了一个魅惑的成熟大叔角色,他在好莱坞有一定影响力。

天真的阿兰娜以为被他被她的魅力吸引,哪知道他是一个猎艳高手,专门以潜规则年轻小姑娘为乐,而小姑娘们也愿意被他潜规则。

(音乐家和诗人Tom Waits在这里饰演了一名及其有感染力的导演角色)布拉德利·库珀饰演的芭芭拉·史翠珊的男友是一个喜剧角色,他不光是个深柜,而且貌似精神有问题,像美国街头的流浪汉一样自言自语;但是他见到像是阿兰娜一样的小姑娘,他便像是一条嗅到肉骨头的狗一样凑过去。

水床就像一个液泡,也像是个承载着浪花的橡胶容器。

这些浪花推动着两个心怀大志的年轻人向不同方向推去,又将他们拉回来产生碰撞。

两个人在一次争吵后开始冷战。

盖瑞做起了弹球厅的生意,阿兰娜也在寻找自己的方向。

她之后开始为一位犹太议员服务。

在那里她继续寻找着自己的爱情。

这位符合阿兰娜标准的钻石王老五的议员对她表示了兴趣,在一天工作结束后邀请她一起喝一杯。

阿兰娜欣喜地赴约,却发现议员也是一个深柜。

同时,弹球厅的生意十分兴隆,盖瑞却不停驱赶着店里青少年,告诉他们年龄太小了;他给自己定制了一身很配色浮夸的西装,在店里雄赳赳地像一个大老板一样走来走去。

阿兰娜的姐姐们来店里玩耍,她们鼓励他去找她;阿兰娜在送走议员的深柜男朋友回家以后突然意识到自己的爱情原来就在她的身边。

两个人在城市里寻觅着对方的身影,直到缘分将两个人带到同一条街道上,他们紧紧相拥着。

甘草披萨的内核是一部爱情喜剧,导演保罗·托马斯·安德森也抨击了好莱坞的一些问题。

每一个人物都是有血有肉的,给我的感觉他们的感情都是十分的真实。

这部电影如梦如幻,从一对欢喜冤家的爱情看到了那个美丽的,缥缈的怀旧年代。

文/李草

 8 ) 不是专业人,看完被丧气到了

2倍速看完,看完感受就是:好烦。

女主一共遇到四个男人,男主,摄影师,政客,顶尖男演员。

摄影师在公众场合粗鲁拍女主屁股,尊敬的政客私下并未如表面那么正直,顶尖男演员相当自我,每次遇到这些男人就会把女主推向男主。

但这些负面情绪始终是累积的,这才导致了开倒车那天女主的情绪失控场面。

男主就是个小孩,尤其在失控那场戏简直烦人小屁孩,这也会把女主推远,但被别的男人伤完又跑回来…不管结局是什么,只记住了女主情绪失控那个晚上,是女主遇到的所有烂事集合体现,我感同身受了,好烦。

 9 ) “男性视角”?大概您是真没看懂。

《甘草披萨》里面有一幕让我印象深刻,西恩潘扮演的过气明星撩到女主之后,一起骑上车,在众人面前表演杂技,不料女主从摩托车上直接摔了下来,但西恩潘还是完成了自己的表演,于是群众跑上去众星捧月,唯独男主角第一时间冲到女主身旁,扶起她,关心她。

这一幕其实就实在交代给观众,PTA本人的创作思路:我不要宏大叙事,不讲集体,只想关注这两个个体的故事。

但PTA并非滨口龙介那种空讲大白话的导演,他把对美国社会的反思和批判都深深埋藏在了这部恰似轻松的爱情喜剧之中。

不管影史经典,还是近十年的热门电影,只要是爱情类型,在讲两个人情感的时候,只会从两性关系之中的单一视角出发,比如《泰坦尼克号》从女主视角出发,《爱乐之城》则更偏袒男主角一方。

但《甘草披萨》则是真正把两性关系给“五五开”了,但有没有刻意追求“五五开”的形式,这是给我很新鲜的一点。

美国70年代,虽然是最混乱动荡的时代,越战+石油危机+各种平权运动,但同时也是充满活力,充满无限可能的时刻,随处可见商机。

在此之下,15岁的男主,在童星梦破碎之后,依然和自己的同学朋友合伙做生意,说话做事都像个小大人,因为美国梦就是讲究公平,努力和收获是能成正比的,与年龄无关,那个时代就是美国梦的时代,男主就是美国梦的正面代表。

女主角是个25岁的大姑娘,故事有趣的地方就在这里,因为男女主角在生理年龄的差距,他们的关系保持着朋友关系,总是若即若离,却并没有捅破那层窗户纸,因而女主角开始跟其他男性开始交往,在一段段交往的过程中,便可以看出社会如同一头野兽,用它那野蛮逻辑去残酷地对待女性。

女主角的第一段恋情中,她带男友回家吃饭,而她的家庭是犹太教家庭,这场戏的构图焦点和打光都聚集在父亲身上,画面肃穆庄严,可想家庭的保守氛围,男友说:“自己是个无神论者,支持越南(当时正在发生越战)。

”之后便被赶出了家里,她的第一段恋情就此结束。

女主角的第二段恋情是文章开头就提到的她对一位过气明星所产生的情愫。

当她想和这位明星合作的时候,他却让她陪酒,之后也是用完即弃。

女主角的第三段恋情发生在她来到市长竞选人办公室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她和市长竞选人互相之间产生了好感。

但这段情愫在后来发生了反转,原来这位竞选人是个同性恋,竞选人找对女主角的好感,也只是为了掩盖自己同性恋的身份。

她在竞选人甩掉自己的同性恋人之后,给了这位被甩的同性恋人一个拥抱。

而在讲述第三段恋情中,PTA甚至还反写了《出租车司机》,特意也安插了一个越战退伍老兵的角色,他一直在竞选办公室外张望,让女主角感到非常不安,女主角鼓起勇气跑上前去把这人劈头盖脸地骂了一番,这就是在解构《出租车司机》中的直男视角或者直男思维——女性被偷窥反而莫名其妙爱上了偷窥者;只要你看过《出租车司机》,当退伍老兵在《甘草披萨》的后半段随时出现的时候,你都会对女主角的人身安全感到担心,这也完全是在重构女性视角,所以它就是在反《出租车司机》,反你马丁斯科塞斯。

三段恋情看下来,女主一直都是处于被利用的地位之中的,PTA便在这个基础上讽刺男权和父权,甚至是教权,这就是女性视角,当她和那个同性恋人的拥抱也就充满了现实意义和力量感。

女主角和男主角闹矛盾又和好之后,到第三段恋情之前,有一段超级精彩,超级疯狂的桥段,整个桥段的调度真的是展现了PTA大师级的水准,看得我提心吊胆的,但并非为了调度而调度,而是用情节去铺垫之后,发展到了这一步。

引子是他们的合伙去卖水床的故事,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客户是布莱德利库珀饰演的嬉皮士演员,说起话来疯疯癫癫的,像磕了药,一遇到不爽就打人砸别人店。

他们想整蛊这位大明星,蹭他不在家,给他的水床接满水之后,故意不给盖上。

结果在他们回去的途中,恰恰遇到上因汽车没油而把车停在路边的这位大明星,他要他们送他去加油站接油,在去的路上,他对女主进行了性骚扰,到了加油站之后,因为油量紧缺,加油站更不允许他去插队,于是他威胁工作人员不给加油就把这里点爆。

男主一伙人见此状况,掉头就跑,结果发现他们开的卡车也没油,才发生了后来那场闹剧(在这就不多剧透了),而这一连串的闹剧,是因为一个嬉皮士而起的,也是对嬉皮士的讽刺,往深了说也是反映石油危机。

你可能会觉得女主早应该在这场共同冒险之中爱上男主了,但就是恰恰就是在这一场疯狂而紧张的桥段之中,导演不仅有一个大的场面调度,还有很小的景别切到男女主双方的反应,小男主是那么的没心没肺,而女主至始至终在这场惊险的意外中绷紧了神经状态,从那时其实让她意识到了,眼前这个小大人再怎么成熟也不过个是小男孩而已,远眺他那幼稚地身影,年龄已将他俩拒之千里,所以她一个人坐在街边,孤独,惆怅,甚至她通过参政来与稚气的男主角进行割席。

不过她经历了这些复杂问题之后——家庭是不可信的,政治是不可信的,成人世界是不可信的。

男女主年龄上的隔阂也不再是问题,她选择和这个15岁的男孩走在一起,去拥抱真诚。

在看之前,我收到的反馈都是PTA这次拍得很“随意”啦,“这是个爱情小品”啦,甚至还各种唾骂这是部大烂片。

的确这部和以往他那些充满多义性的文本很不一样,这部里面的情感是那么的单纯,但是PTA提纯的方式并不是《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里,选择异国他乡作为一个架空的社会背景来讲一个岁月静好的故事,而是把美国社会的众生相刻画得淋漓尽致,一篇文章分析下来,你会发现,电影中每一个情节的推进,主人公的动机都可以从那个复杂的时代中找到一定原因,并且把嬉皮士,政客,保守的宗教家庭,明星世界的潜规则挨个给讽刺了个遍,最终让观众宁愿选择最为纯真的方式看待世界。

把时代的作用力在个人身上,这本就需要超高的观察力和编剧能力,这并不是谁都能有的,这大概就叫天赋吧!

 10 ) 石油危机年代的梦幻姐弟恋

作品少而精的保罗·托马斯·安德森有着鲜明的导演风格:群像复调叙事、70 年代洛杉矶背景与浪漫愚蠢的爱情故事,这几个标签在他不少作品里轮番出现,随意组合碰撞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年前,一部讲述欧洲高级裁缝与女服务员的《魅影缝匠》让人看得如痴如醉,没想到四年后的新片竟然是一个轻松愉快的姐弟恋故事!

期待另一部《私恋失调》的影迷估计会失望,因为《甘草披萨》并不是纯粹的爱情片,而实质是一部非常规的群像电影。

导演在男女主角的爱情线索里穿插千奇百怪的人物(节目主持、电影明星、制片人、嬉皮士、议员等等),这些短暂出场的角色由大牌明星或实力派客串扮演,寥寥几场戏便引出令人捧腹的笑料:风光的电影明星在一场飞车表演里摔下女伴浑然不知、好莱坞顶级选片教母在面试女主角时妙语连珠、暴躁的嬉皮士在约会路上车子抛锚窘相百出……安德森用幽默的笔触还原出 70 年代洛杉矶城镇生活的点滴回忆,偶尔撕开历史政治的背景:石油危机、越战、竞选,令私人记忆影像显得斑驳不堪,混乱中夹杂着青春的气息。

类似的题材,安德森早在《不羁夜》里出色地示范过了。

那部成名作的结构和人物关系更复杂迷人,立体生动的一众角色让人感受到成人电影工作者的辛酸。

安德森是否太久没拍群像题材而导致生疏退步见仁见智,不过片中 70 年代美国的中产生活离我们当下太过遥远,难以引起强烈共鸣则是有迹可循。

那些光怪陆离的次要角色更像是漫画卡通人物,供人莞尔一笑后消失无影;相比之下,男女主角的爱情线被这些零碎抢眼的配角分散了注意力,无疑削弱了情感力度。

这种碎片式叙事模拟出大脑中对遥远记忆的下意识反应,其散乱的情节结构也契合着青春期萌动的情感,某些情节单独拎出来更是趣味十足,比如男主角被警察无故逮捕而释放后两人奔跑的一幕,以及两人驾驶大卡车中途没油而急中生智在山路上倒车的惊险情节。

这些MV式的设计有助于调整沉闷的节奏,却无助于观众了解两人心理和感情演变的过程,这种反爱情类型的处理似乎有欠考虑。

尽管如此,影片的摄影、美术和音乐品味依然魅力无穷,这和安德森长期拍摄MV的老本行是分不开的。

开头介绍男女主角出场的行云流水的长镜头、前后呼应两人欢乐奔跑时配上的怀旧音乐等等,足以展示出这位导演的深厚功力。

事实上,这个私人化意味浓厚的故事和颁奖季的另一部作品《贝尔法斯特》颇为相似,同样利用私人回忆重塑特定年代的环境和人物,流露着梦幻甜美的复古色彩。

《甘草披萨》短评

+ 意外地喜欢,像在梦幻漩涡里穿梭

7分钟前
  • Shortcuts
  • 推荐

喜欢彩色的七十年代感画面,但这个故事(特别是结尾)我实在黑人问号

10分钟前
  • phoebe
  • 还行

那个想触碰又收回手啊!什么是年轻人的我爱你呢,这就是

14分钟前
  • 撒野
  • 推荐

American Graffiti or younger Punch-Drunk Love.PTA一如既往著迷那種不對稱性/錯位的兩人組人物關係。親密的流動的卻又互相折磨的情感糾纏。以『監護』為核心構建的角力。把握住了年輕人的微妙情感,不僅是70's世代,也是當代的。攝影機的運動真美妙!喜歡兩個人躺在水床上的那場戲的克制,「愛是想要觸碰卻又收回的手」

16分钟前
  • 阿树
  • 推荐

日剧跑在美影里的正确运用

19分钟前
  • 凉风扫尘
  • 推荐

并非基于年代想象的青春描写(太多同类题材依赖这种过于刻板的怀旧),而是提炼出荷尔蒙的年代故事。同时又是一部彻头彻尾的romcom. 如果说小霍夫曼的puberty刻画还比较可以预料的话,Haim 小妹的那种懵懂已过成人未满的性拉锯就非常妙了。看到评论有人说“完美结局”的,其实两人的分歧和裂痕无处不在,对待商业和政治的态度可见一斑,我觉得终究是要掰的…

20分钟前
  • Methy
  • 推荐

复古色调,长长运镜,那个时候的洛杉矶真美,随处是充满希望的美国梦叙事。故事有些老套,奔跑的场景也在青春爱情类型片中出现了无数次,但这部电影里就运用得很好,那种不顾一切的奔赴的冲动,把众人甩在身后,把洛杉矶甩在身后,一切都沦为他们爱情的背景板,太动人了。

23分钟前
  • 李濛Lemon
  • 还行

失望,故事太糟糕了。15岁自我且幼稚的男孩只有在女孩被人“夺走”的时刻展现出了动物般的“占有欲”,28岁陷入“boyfriend crisis”的女孩尝试外寻无果后只能将就这个stick around的傻逼。在被性侵,开车脱险后坐马路边心有余悸的时刻,女孩的不安和委屈是不被宣泄和分享的。一个只有表面的故事。看完phantom thread我以为pta懂得爱情,现在只能承认他够变态@DGATheater

26分钟前
  • alittlenervous
  • 较差

一个安德森喜欢色彩斑斓的东北乱炖一个安德森喜欢流光溢彩的川渝火锅不解释∪・ω・∪

28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喜欢pta拍的爱情,总是那么不正常又很身在此山中。那个年代的色调配上胶片真是绝,但也不得不承认两位主角都不太吸引人,显得片子也冗长了起来。结尾好像麻将。

32分钟前
  • 小溪笑嘻嘻
  • 还行

不是我的菜

35分钟前
  • Vivian
  • 较差

那是大家都在听黑胶唱片的年代

38分钟前
  • William H D Lee
  • 推荐

PTA果然就是PUA代名词。用这片鉴定豆瓣友邻是否真女权那是一览无余的清晰。

42分钟前
  • Kill tcyxzmy
  • 较差

又臭又长,莫名其妙的故事。

44分钟前
  • babudo
  • 较差

2022-3-4. 好老套的剧情,导演似乎太想表达自己的女权观点了,so American~

49分钟前
  • momo
  • 较差

太过于熟悉pta的电影语言了,他的怀旧情怀是可在骨子里的,不用任何文化符号就可以轻易的给你掀开属于某个时代的风景,这部电影像是PTA又一次私心发作的抒情散文,《私恋失调》的爱情变奏也好还是《性本恶》的麻味冲天的嬉皮,在讲一个好故事这个命题前好像PTA越来越不在乎了。片名是pta曾经最爱的唱片店名,男主角是已逝好友霍胖的儿子,女主角是自己喜欢的本地乐队女成员,潘子、库珀、汤姆维茨、萨弗迪客串,色调、配乐完完全全的一整个体系的PTA私人情趣展出。我理解很多人的失望和不理解,也突然理解粉丝滤镜为何,就像我如此喜爱pta,即使他用这样的方式在自己的乡愁情节又自我抒情了一次,我也是乐意享受那些奔跑以及男孩和女人之间徘徊、犹豫的情感,而那些串联其中奇怪的水床、演员、竞选看似是pta风情画里不和谐色彩却又是时代最真实的遗珠。

52分钟前
  • 甦醒 Nostalgia
  • 推荐

2.27 依舊彆扭

55分钟前
  • sleepwalker
  • 推荐

不羁夜的怀旧感加上私恋失调的怪咖恋爱就构成了PTA这部可爱作品,其实从剧情上看是随性的,甚至有些失控,但镜头的流畅度和一些场景调度设计上就很走心,比如女主和议员以及议员男朋友三人的餐桌戏,议员开始不出镜代表了其想躲避人群,同时也是深柜指代。当然最好的还是男女主的气质,有些路人,但又有自己的魅力,霍夫曼的儿子也长大了,延续老爸志愿和导演合作,这个角色也适合他。

56分钟前
  • 超cute侠
  • 推荐

笑死怎么会有那么多看不起小鸡片看不起讲自己故事的影评人fuck y’all

58分钟前
  • F
  • 推荐

松散的质地囊括了太多表达,肢体掩盖于事件下,难以碰撞。尽管有些太过美国,但,或许真是最好的青春片

1小时前
  • 黑色的伯劳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