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大年初一,重看了一遍我心目中的经典动漫作品《终将成为你》,才恍然大悟,这部剧真的是太深刻了。
看第二遍的时候,才明白《终将成为你》的你,原来是指你自己,不要成为别人眼中的那个她,而是做自己。
《终将》一部可以反复回味的经典作品,百看不厌的作品,每一次欣赏能够给人带来不同的启发。
转自小破站。
为最终话写的完结感言,如果可以还请帮忙顶一下,想与更多人分享“我知道真实的你,即便如此还是想与你在一起,想变得能喜欢上你”——小系侑相信很多人都曾有过这种心态: 即便从小受到各种媒介的耳濡目染,但“爱情” 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抽象概念。
尤其看到同龄人早已进入了谈情说爱的阶段,那股劣等感与不安是难以言表的。
但是我们也必须正视一个事实:成熟的爱情需要时间的打磨与考验,切不可急于求成,因为它本身也是一个建立在平等尊重的前提下,双方相互了解,相互忍让,并相互接受的过程...“终将成为你”就是这样一部诠释着如上主题的“深度百合”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与许多优秀的同类作品一样,“终将成为你” 并不要求观众带入主人公视角来接受对方的爱意,而是单纯作为一名旁观者来见证剧中角色的成长;在人物塑造方面,与其生搬硬套着“男人属性”,我们则有幸看到了多位虽性格迥异,但无不充满女性独有魅力的人物。
如果说“终将成为你”有什么特别之处的话,那就是它的重心并不在于相互倾慕的双方如何跨越世俗阻碍云云,而是如何跨越多愁善感的青春期中所特有的心结与迷茫,逐渐成长为彼此非她不可的唯一...与许多对浪漫一知半解的同龄女孩一样,我们的主人公小系侑对少女漫画式的完美爱情心驰神往。
不过这份憧憬反而让她对现实的爱情感到无所适从。
幸运的是,与她文静的表象相比,侑是个温柔得让人心疼的热心肠。
说到做到,不善拒绝的她在遇到灯子学姐后才愕然发现,命运的红线早已让她本应停摆的时间再次得以流动...如果说侑的成长课题是探索何谓恋爱,那么灯子毫无疑问是“找回自我”。
才貌双全的学生会长只是她拼命角色扮演姐姐的面具,为了回复沉甸甸的期待,她将内心画地为牢。
只有与侑独处时,她才会露出爱撒娇的小女生一面...可能有观众会对灯子微妙的“天平”恋爱观感到难以理喻,其实这都源于她内心深处的自我厌恶。
她渴望被爱,渴望被需要;但却害怕别人爱上的只是自己的完美形象,害怕自己与侑的感情只是各取所需而已,所以她偏执地选择了维持现状。
不过灯子终究会发现,侑的爱是无条件的,她喜欢上的是自己的一切...故事远没有结束,虽然世事难料,但我们有理由相信敞开心扉,相互救赎的二人能找到满意的答案忆往事, 空恍惚, 高岭之花作茧自缚百合情, 荆棘路, 两厢情悦风雨无阻
故事是由侑的视角展开,看似侑是第一女主,但总感觉灯子才是故事的核心人物,很难想象灯子如果不是这样的人设,还能不能成为一部神作。
貌似有挺多声音说灯子渣,可我一点也没觉得,如果非要深究的话,那侑不主动不拒绝,欲拒还迎就不渣了吗?
全剧唯一让我觉得确实渣的,只有佐伯沙弥香的前任。
而且灯子喜欢便不加思索的脱口而出,这点我还挺钦佩的。
而侑比较慢热,因为灯子略微扭曲的爱情观,所以不敢确定自己对灯子的喜欢,其实第二次接吻被槙看到,作者已经通过槙告诉观众,侑已经喜欢上了灯子。
厉和槙两个角色也挺吸引我。
厉真的很敏锐,演剧剧本真是神助力推动剧情。
槙真的能一直不会喜欢上任何人吗?
真希望能像槙那样甘于寂寞且乐在其中的成为旁观者,好奇如果灯子先遇到槙,并知道了槙也是不会喜欢上别人的人,会不会喜欢上槙呢?
剧中有几场戏,另我印象深刻。
第二集铁轨旁初吻戏;第六集铁轨桥下的对话戏(这场戏个人认为全剧最佳);第九集前后呼应的两场仓库戏,这三场戏声光画、运镜、剪辑各方面都很出色,还运用了风、信号灯、警报声、鸣笛声和火车飞驰的轰鸣声来烘托气氛、营造氛围。
侑脚离地飘起来的梗,补完漫画也没能圆上,这点有点可惜了。
胡说八道的总结一下,这其实是一个复仇故事,女主被学姐掰弯后,为了报复决心一定要把学姐扭曲的自我认知掰正。
大概几年前从热血番入宅的我,肯定不会意料到有一天我会对一部百合番如此痴迷。
说起来,十月新番开播的时候,冲着『终将成为你』这样一个带着诗意的名字便点了追番。
开始看了几分钟后,我便退出跑去看“秧歌star”、哥杀、马戏团、朱丽叶和古利特。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十一月,新番播放初始的热潮消退一些,见到动态关注的up主推荐以及漫区的讨论,我才再次打开这部番。
起初的抗拒是因为从简介和评论得知这是一部关于同性题材的“百合番”。
『终将成为你是一部恋爱番』当我向朋友推荐终将或者讨论终将的时候,我总是这样告诉他们。
一个星期前基友叫我推荐恋爱番的时候,今年的作品我想到的第一部是『终将成为你』,第二部是『擅长捉弄的高木同学』,第三部是『恋如雨止』。
入坑之后,在我看来,终将成为你并不是一部限于讲述少女之间轻松快乐日常的轻百合作品,也不是一部靠杀必死噱头迎合市场的卖肉番。
这是一部讲述两位同在黑暗中向彼此伸出手的恋爱物语。
相对于其他爱情故事而言,只不过恰巧这是一个打破性取向界限,讲述少女间的恋爱罢了。
舒服,这是我看这部番最直接的感受。
怎么形容这种舒服呢,大概是类似于七海灯子呆在小系又侑身边整个人一下子轻松下来的那种感觉吧。
这部番的节奏把握的太好了,一个场景一个场景的转换,回过神来,我已经沉浸在这个讲述少女间从『未曾心动过』与『不明白什么是特别』到彼此互相喜欢的故事了。
因为只是普通的动画爱好者,所以作画演出分镜音乐之类的都无从谈起,也只能一言概之——舒服。
这种舒服也是我看宝石之国,月色真美的时候体会到的那种舒服。
而其他能聊聊的,也就是剧情,细节,角色,个人想法之类的。
『身在黑暗中的你向光伸出手的物语』其实,不管小系侑还是七海灯子,都是很寂寞的人,所以她们才会彼此向对方伸出手——类似于替身使者注定会互相吸引?
不明白何为『特别』的感觉与至今为止并没有『心动』的体会。
侑一直想弄清楚什么是『特别』的感觉,对于身处黑暗中的她而言,恋爱是无法触及的星星。
所以,当侑觉得七海灯子与自己有同样感觉的时候,那个看似对什么都很冷漠的她居然会迫不及待想要进一步了解。
而七海灯子呢,失去姐姐,失去依靠的灯子只能让自己成为依靠。
她对自己姐姐的爱已经可以说“扭曲”到了否定原本的自己,想让自己成为『理想中的姐姐』这样一个角色。
原本的自己被关在黑暗之中,一心只想着活成姐姐的样子。
但是理想中的姐姐并不完整,而且自己有着『变成姐姐』这样一个目标,所以当别人对她表达好意,期待,愿望,她都不能回应也不会去为了他人改变『自己』。
在他人面前扮演、逞强的她,自己真实的一面囚禁在黑暗中的她,遇到侑之后,『自我』才得到一些喘息的机会吧。
情感溢出,所以言语才会在未经思考之前便脱口而出,行动也是出于自己内心最真是想法的表达。
告白不知道什么是特别,所以也不会用特别来束缚和要求他人。
对于处在『真实的我』和『姐姐』矛盾中的七海灯子而言,侑就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能让自己喘息和放松的地方了。
所以七海灯子会在侑面前流露出真实自己的一面。
习惯一个人的灯子开始向『光』伸出了手。
回应侑,真的是太温柔了。
只陪在需要她的伙伴身边,不会特意亲近,也不会远离,只要朋友有需要就会上前去帮忙。
但太过温柔也许就是侑的“扭曲”,所以她不仅只是接受灯子的一切在灯子身边,而且会进一步去回应灯子的声音。
相比于七海灯子“一见钟情”,侑的更像是“日久生情”。
即使重看了几遍,我仍是没弄清楚侑是什么时候开始喜欢灯子的。
从不抗拒到接受到享受?
大多数人或者该说大多段的感情应该都是这种模式:起初自己并没有搞清对对方的感觉,只是单纯的觉得呆在对方身边很舒服,等回过神才发现已经不能离开对方,已经无法呼吸了。
『两条平行轨道的相交』被选中,而自己也选择呆在七海灯子身边,这是侑的温柔。
擅自认为七海灯子离不开自己便是侑任性。
虽然侑嘴上一直说着不会喜欢灯子,但内心情感一直在变化。
我在想是不是其实侑对灯子也是“一见钟情”,只是情感上“迟钝”的她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随着两个人的亲近和升温,自己对自己内心感觉的认知才慢慢明显。
普通正在慢慢成为特别不知不觉间,两个人之间互相影响,两条轨道开始相交侑对自己情感正在“质变”有认知要等到第六集,七海灯子对呆在侑身边很安心,侑其实应该也是的。
所以当侑发现灯子并不是那么“依赖”自己,会离开自己的时候,侑第一次手足失措。
到这里,怎么也不能说是“普通”了吧。
而且为了能继续呆在灯子身边,想要做出改变的侑不得不说谎。
好像对什么都超无所谓的她开始有自己要在乎的事情了,想改变自己和改变自己在乎的人。
七海灯子的“狡猾”和“扭曲”在于:既一心不接受他人的心意只想成为『姐姐』,『真实的我』这一面又渴望被他人接受、肯定。
灯子也很“任性”的擅自认为侑不会喜欢她,会包容如此矛盾的她,所以她很自然的在侑面前撒娇,流露自己软弱的一面。
既渴望触碰『光』,但也绝不容许自己沐浴在『光』之下。
仅仅只是触碰便满足于当下。
正常来说侑可能没办法改变这样的灯子,但是学生会戏剧演出这正常来说侑可能没办法改变这样的灯子,但是学生会戏剧演出这样一个楔子的出现让七海灯子有了改变的可能性。
与姐姐同届学长眼中的姐姐与灯子眼中的姐姐形象的不同,第一次让七海灯子心中的深信不疑产生了强烈冲击。
暑假回家的扫墓时的漫思:完成姐姐生前未完成的学生会戏剧之后何去何从,让七海灯子第一次不知所措。
既然自己扮演的姐姐并不正确,而戏剧也即将谢幕,那自己又该去扮演谁,又该何去何从?
“喜欢”和“想”既是灯子对侑的束缚,也是对“自我”存在的确认『属于特定观众的私密演出』
即使终将成为你取得再好的成绩,再多的赞誉,我仍会觉得有所不足。
“百合”、“同性”这种字眼在主流中总是带着些“不好”,很难让人坦然接受。
入宅以来的几年,从轻音少女和摇曳露营这种讲述少女们的轻松日常,到少女终末之旅和比宇宙更遥远的地方,再到吹响吧上低音号和前进吧登山少女中细腻情感的描写,这一系列的铺垫才让我放下最开始的抵触,而有进一步的尝试。
正如开篇提及的,『终将成为你』是一部恋爱番,只不过恰巧讲述了少女之间的恋爱故事。
但本质而言,他和月色真美还有Just Because这两部恋爱番并无差别。
他们都让重温了恋爱时的那些感觉:清新和美妙,干净又纯粹,与『特别』相遇的那种怦然心动。
记得几年前大学,老师在思政课上播放了《费城故事》这部同性题材的电影。
其中有个场景我一直念念不忘:出于工作为安德鲁作法律辩护的米勒在安德鲁伴随着音乐演奏的心声独白中,第一次正视他的辩护人。
相比于电影的时代,我们当今这个时代已经对与我们不同的声音有了更多的包容。
但也仅限于此,我们虽然不会想去消灭这些不同的声音,但也绝不会想去有更多的了解和接纳。
更多是把他们当『空气』无视。
也许有一天,我们去了解,才会知道这些声音中蕴含着的与全人类并无二致的属于真挚的心声。
遗憾的是,在我们进一步了解前,已经被世俗和偏见隔断了。
期待是一种束缚,因为被周围的人期待着,灯子活成了自己姐姐的样子,但是自己却清醒自己是在逞强。
灯子不喜欢自己原来的样子,因为害怕,害怕失去所得到的认可,最害怕失去对自己的认可。
但是也同样对喜欢着自己伪装的众人保持着戒备,这毕竟不是自己的本来面目。
灯子在两种状态之间,反复横跳。
这时候,小侑的出现就是她问题的解,既然你不会有所感觉,那么你就是最好的依靠对象,能够包容我的不自信,包容我的反复横跳。
与其说这是喜欢,不如说这是一个避风港。
灯子这种不自信的家伙最容易寂寞,毕竟总是戴着假面,伪装是很累的。
佐伯女士一开始的路线就错了,明明看清了灯子的本来面目,却选择默默支持,但是默默支持对于灯子这种自我意识膨胀的家伙是没用的,灯子只在乎别人眼中的自己,所以不会看到佐伯女士的付出,越是选择沉默,伪装的外壳越是无法被击碎,越是触碰不到。
相反,小侑就很主动出击,直接坦白,我看穿了你的所有假面,但是即便如此,我依旧包容你,因为你可能是我唯一会有感觉的人,而我,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但是灯子却在两人走得越来越近的时候,对小侑作出了新的期待:我希望你能永远不要改变,我喜欢这样的你。
灯子的动机是什么呢?
灯子也觉得自己的反复横跳不是回事,但是自己也是无解,那就看看小侑的解法吧,你会如何回应别人的期待。
没有截止日期的期待,最后大概都会变成施加期待者本身的一项情愿吧,如果有一天,你若能改变,那么我也会结束我的反复横跳?
你会以什么样的方式结束我对你的期待呢,我很好奇。
灯子是不幸的,姐姐的死亡给了她无法挽回的愧疚,强迫她必须活成姐姐的样子,而失去了自我;灯子也是幸运的,感谢小侑万恶的亚萨西,因为小侑的存在,她也有改变和走出阴影的契机。
那么灯子所期待的本我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她自己也不知道,她可以继续保持完美,但是其中苦楚只有自己知道。
七海灯子也绝对不愿意回到一无所有的自己,“就算死也不想被这么说”。
回不去的自己,和被姐姐死亡压得死死的自己。
那么唯一的救赎就是小侑了,最后七海灯子的解脱形还是会保持优秀的习惯,但是也不会再那么勉强自己,这家伙在小侑面前明明是个受,本性就没有多少攻击力。
当然这都是个人的猜想。
她最后的结局中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呢?
十分期待。
第六集截图 期待第二季。
侑:剧本结局这么搞,是卖不出BD的!
历:哈?
成为恋人面前的那个人就行了,卖卖百合就有饭吃了啊,搞那么复杂做甚?
侑:知道别人为什么总说百合番卖不好吗?
“百合”标签不能当作销量差的遮羞布,不是因为是百合就卖不好,而是因为我们拍得不!
够!
好!
历:行行行,给你笔你来写侑:我昨日拜访了干妈仲咕咕,得一编剧之精髓,且看!
blabla......历:握草好强好惭愧好想死好不甘心,你是仲谷的小号吗?
咱们二期有希望了!
当片尾曲Hectopascal响起,最后的剧本探讨惊艳得叫出声来,“让剧中的时间具有意义”,此剧亦是彼剧,剧和剧中剧相互映射,经过十二集的“剧中时间”,观众已经看到了灯子的每一张面具,灯子要“成为”的那个人,已经完完全全地展现在观众眼中,唯独灯子自己没有知晓这个答案,更确切地说,是她不愿接受这个答案。
在灯子看来,面具是虚伪的,只会带来束缚的。
诚然,也许一张面具带来的只有束缚狭隘的“喜欢”,但无数张面具重叠起来,构成的便是一个真实的、立体的、活生生的人。
将一个人所有的面具全部接纳,便是无所不包容的“爱”,对于灯子,侑正是这样爱她的人也许作品名“终将成为你”有这么一层意思:套用罗伯特•麦基“人物塑造”和“人物真相”的概念,从“人物塑造”(指角色一切可观察的素质的总和)的层面上来说,“你”作为一个客观实体,其实已经存在,指的正是现下的灯子,这个第二人称的“你”透露出当下灯子对自我的疏离感。
而“人物真相”是潜藏在人物塑造下的本质的动机和欲望。
第一流的作品不但揭示人物真相,而且还在其“剧中时间”中展现了人物内在本性的变化(也有例外,但极少,例如马尔克斯的《迷宫中的将军》),作品名中“成为”指的便是灯子自我认同的过程,当灯子重塑了自我价值感,不再自我疏离,“你”才变成了“我”。
这之后,灯子依旧能以成为自己眼中的姐姐为目标,只是不再是因为受制于他人的期望而勉强自己,而是昂首自信地主动出击。
灯子也依旧可以蜷缩在侑的怀中撒娇,但不再是自卑地乞求片刻的避风港,而只是一对恋人的再平常不过的举动。
这时,剧中的时间便具有了意义仲谷参与了动画的全部脚本制作与改编,十二集了,越发觉得仲谷是个bug般的人物,她似乎并不应早早地出现在我们这个时代,某种程度上说,如今她的作品《终将》让我们有幸得以目睹未来的百合作品究竟是怎样的形态。
摘下百合的标签,将同性之间的恋情作为一个纯粹的爱情故事来讲述。
同志亦凡人,爱是没有面孔的,仲谷用她的超凡实力,一句台词一个分镜地告诉所有业界同行“牛逼”两个字应该怎么写。
(终将初动BD销量虽为预测的七成,但相对业界其它作品而言成绩已相当不俗,笔者也贡献了生平第一套BD,原作漫画销量增速稳定提升,依旧保留着制作二期的希望)1月5日,第一卷BD累计3723(O榜),涨幅接近三分之一,后劲相当可观,最后两集功不可没近来又听闻终将荣获niconico动画年度大赏第十,以及不死鸟奖,日本地区的漫画原作销售也由于过于火热而发生了大规模断货现象,这说明动画拉动原作的效果很可能强大到超出角川的预期。
如果只靠硬百的那点受众,终将绝无可能达到这样的社会影响力。
终将有个bug般的撒手锏,就是跨越了性取向的界线,回归了爱情的本质。
将同性关系单纯地作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来刻画,青春气息扑面而来。
许多不吃百合的观众也因此对终将好评有加,终将真正做到了面对受众市场的开疆拓土,成为了有史以来女同百合番进军主流社会的最强音。
如果说citrus是时代进程下的必然产物,那么终将就是推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的跨时代之作。
边缘女同番剧去边缘化的历史进程,已经由终将来开启了。
记录一下看剧的心路历程:9.11看了两集,剧里各种定格(接吻那里,这个定格好惊艳)、转场都做得特别棒!!!
(比如小系脚下的地板变成潮水,把自己和朋友冲得很远/学姐的眼睛里都是星星,转瞬变成波光粼粼的湖面)。
这个情感线挺有意思的,终于不再是互相暗恋,而且有一方是没有过“喜欢”的经验,期待后续!
9.12今天看到第五集。
这部番真的有种浪漫和真实结合的感觉,人物个性很有意思。
喜欢真美好,已经很久没有了。
9.21中秋节追完啦。
这部不仅仅讲的是同性,亦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还有成长。
故事好像还没说完,我们也很难很快地就变成自己喜欢的人。
但是我会陪着你,以后有我了。
心疼女二。
她又何尝不温柔呢,喜欢的人就在眼前却抓不住的样子,真的泪目了...(女孩子之间的情感真的太太太太太美好了...相拥,相吻,一切都纯净得像刚被滴过雨的花瓣,清澈动人,温柔至极...)就是心里有点空落落的,也许还是想看到一个完满的结局。
这个世界上不是所人都会与他人相恋的。
有人生来是旁观者,有人没办法喜欢自己,有人迟迟没遇到能让自己动心的人。
陪伴是多么重要的东西,让你心里还会有一份依托,再无助的时候也可以投靠那份温柔...其实有些地方看得挺难过的。
不够喜欢自己,大概也有一点吧。
想弄明白恋爱是什么滋味,“特别”是什么感觉。
领悟得或早或晚,有些在初中时就已觉知这种滋味,旁人在羡慕之余,也在好奇,在探索。
完全勉强不来,要无比细腻的情感的积累,才能慢慢学会心无杂念地在意一个人(?
)。
我身边离理解恋爱最近的人,高中三年级才有点明白“特别”,明白“在意”,而且还是在好多电影动漫音乐的三重刺激下才懵懵懂懂懂得的,目前还在严肃地对自己的情感进行试验,所谓“暗恋”,试验执行到第十个月。
《终将成为你》第一集的小糸让我看到了过去的自己,只不过她更优秀,冷静,几乎就融入了懂得恋爱滋味的群体。
但每个人对恋爱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小糸其实有误入歧途的风险。
幸好学姐把她从“错误道路”拯救了出来,告诉小糸,不在意就拒绝。
而学姐的“迄今没有对人有特殊感觉”这样的相似点让小糸嗅到了同类的味道,好感的积攒从此开始了。
学姐真棒。
学姐说,仅仅只是喜欢对方就已经很满足了,不渴求对方同样喜欢自己。
真狡猾,小糸因此接受了学姐的“恋爱邀请”。
完美的缓兵之计。
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姐说得对。
再者,这话很对“对恋爱无感却又无比渴望”者(神啊,恋爱到底是什么感觉啊)的胃口,所以“就让我喜欢你吧”对小糸同学的攻势来讲是显而易见的,满足了她一部分的好奇心,却又不过分。
“只是接受喜欢就够了哦。
”带着这样的暗示,小糸接受了。
小糸是一个努力让自己往正常少女路线上走的女孩,有主见,适时的胆怯。
还好,学姐及时地停在了底线之上。
(11.17.p3)朋友们对小糸的评价是:开始做了就会沉浸进去的类型呢——喜欢小糸这个类型,觉得这样的小糸也很适合学姐。
而学姐,细节中体现温柔:长假要旅行,找点读的书,体现学姐温文尔雅爱好阅读有文学气息不愧为年级第一;给小糸带旅行礼物,非常增加好感度的行为且非常符合常理一点不强硬,只会散发出温柔和爱的美妙气息,诱导小糸问出了那句“前辈你是有多喜欢我啊”。
尽管小糸收到礼物后辩解是“普通的挺高兴,并不是特别的”,但我觉得,这就是“特别”的开始,“特别”也是要从“普通”开始的呀。
特别喜欢动漫里对普通和特别的讨论,很在意。
小糸的应援演说是她的感情的一大跨步,实在是质变啊,开始主动接受学姐的“喜欢”了,并且敏锐而冷静地察觉到了学姐对她的“喜欢”的理由:在小糸面前,学姐可以不用变得特别。
既然已经摸清楚了理由,那就能喜欢得更加“心安理得”吧。
另外,小糸的应援演说很令人感动(当场落下泪来),已经不再是“普通”这么简单了啊。
为了能帮到学姐,“所以,我想要成为学生会的一员。
”这时候,小糸抬起头来,呆板的表情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她微微抬起头来,充满笑意,露出了一张鲜活起来的小脸。
而一旁的学姐,眼睛突然流光溢彩。
(11.23p4)「喜欢」虽然还没有成为我的东西,但是已经决定在这个人的身边,为此我不得不放弃某些东西,这时我还未察觉到。
——小糸(p5「选择问题,续选择问题」)来自小糸的学习启示,“去图书馆一起复习吗?
一个人不容易集中注意。
”理由很不错哟。
而且还很有道理。
“找到人一起复习是好,感觉会特别在意呢。
”但是小糸还是甩了甩头陷入了学习。
小糸于是问了学姐很多学习问题,在放学回家路上表示了歉意,学姐给出了满分回答。
“那就算是无偿的爱。
”小糸:“这就有点困扰了。
”“这份爱是我擅自给你的呢,希望你能习惯吧。
……明天也一起学习吧。
”高级技能,把在一起逐步培养成习惯。
向灯子学姐学习。
“我只是想要一个一起学习的对象,就是不是七海学姐也没问题的。
我不会去选择,也没有感到心动。
” “不过,被选中也并非不高兴。
可能是被任何人选中都会高兴吧。
即便如此,现在在身边的也是这个人。
这也还算是不错的关系吧。
”小糸的话让我想到另两句台词,“认同感是无论怎样都不会觉得多的”,“被需要是一种深沉的幸福感”。
感情的基础,是需要和被需要关系的建立。
非常和谐、自然而然的一组对话: 学姐:“好担心。
我是非你不可的,可你不是这样的。
” 小糸:“的确,我没有理由非七海学姐不可,不过最需要我的是七海学姐,这我是明白的。
学姐想要让我一起的话,我就会这么做的。
” 学姐:“就是最担心你这一点呀,不过,就是最喜欢你这一点。
” 有一幕是学姐抱着小糸的照片突然发疯。
好恐怖。
不过这是喜欢的最单纯体现。
(p6「束缚语言/被语言束缚」)
说好要早睡结果还是熬到了3点quq,期中周要更更更努力才是啊。
还是挺喜欢这部剧的,典型的日本高中生活——文化祭、体育祭、电车、合宿、光影交织切割下的美…我发现日本高中生活真的给我很大的治愈感,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我对蓝白色中国式高中的不快回忆。
这种东亚文化的相似性和具体的差别竟给我一种安心的感觉。
说实话我不是很懂学姐的爱,几次心动都是光和影的诡计,尤其第一集就一见钟情了……而且,她好像没有“看到”侑,没有看到她作为主体的特殊价值。
她和我是那么的相似,看上去光明磊落坦坦荡荡,其实有那么自私,想借短暂的心动来安抚自己,至于对方具体是谁其实真的没有那么重要。
我也不是很懂侑。
这到底是怎样一份感情?
作为老好人的责任感?
还是好感?
还是自己也难掩精神和身体上的欲望?
我认为这部动漫的亮点甚至是最后侑没有爱上学姐。
这部动漫到最后以水族馆为终,好像也没有解决什么困境,这甚至有点难得——因为不管是什么作品,最终好像总导向一个蜕变一种转折,有的时候其实挺疲惫的。
而这样结尾的处理反倒让人感到青春的隽永。
女孩子之间的感情真细腻真微妙啊。
压力大的时候看看纯爱日本动漫还挺快乐的啊哈哈哈。
尤其在房间里的吻足够浪漫,橘子冰棒化在手中,葡萄味道的吻。
没有那么多性取向的挣扎,没有那么多爱而不得的痛苦,一切都是轻松且愉悦的。
她俩的爱让我想起了我的真实生活,但是幸运地是,当我发现我看百合剧不会再过多自我代入时,我感受到自己在一点点move on。
(但是很多地方还是会想起她hhh)
最后,希望下次我能在学业轻松的时候花时间慢慢品味,不然会有些仓促。
很久前过这部,看到一开始就表白接吻之后就莫名认定这是媚宅动画。
后来终于拖拖拉拉地直到今天才看完,和这部动画相见恨晚。
优秀的内容配合优秀的作画分镜更加优秀,跳脱了恋爱、百合、jk等等表面上的标签,探讨了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活之上的自我。
灯子的困境固然有戏剧化的成分,不过在本质上也是我所经历着的:我们朦胧地知道真实的自我是怎样的一个人格,不过还不尚确定自己究竟是怎样的,究竟想做什么;处于种种原因,我们都厌恶着自己,想要剥除这个朦胧的自我。
剥除掉自我后,灯子有一个理想中的姐姐的形象可以模仿,勉强可以自洽。
那我呢?
我好像并没有一个参考,我只一边被自我驱使着,一边又厌恶着自己的一切延伸:语言、动作、思想。
另外,最终灯子在侑的帮助下寻找、认可到自我,终将成为一个自己。
那我呢?
现实没有二次元那么浪漫理想,引导我的绝不会是他人,那又会是什么呢?
药物、书籍,还是我自己?
或许现在关于我是谁的答案并不是那么明了,不过一直问、一直想、一直接收外界的信息,如此下去,我乐观地相信我会找到答案。
发现自己居然能打出这么多字,感到略微有点惊讶。
回看了一下我写下来的东西,忍不住习惯性地开始批评自己:你是自我中心、自恋、傲慢;你总是在思考自己;你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想谩骂自己:你是下水道里的蟑螂,要被鞋底板拍死的,为什么要想这些?
好像刚刚增长回一些自信和乐观的时候,又控制不住地摔到阴沟里。
我想我很难信任自己,放任自己做一切事情,就算是思考这样简单的事情也不允许。
总是谨慎地蹲在原地发抖,时不时举起来手背擦擦脑门上的油和汗,然后又像鼠妇一样蜷缩着,恐惧地躲在某个角落里。
据说描写细腻才找来看的,看了觉得特别一般....主角之间关系很微妙,路人也比较奇特,偷窥两个女孩子搞百合而亢奋的路人这种什么鬼设定...
感觉过了看这片的年纪😂
看了两集,居然是GL片。。。
合格。沒有聖母沒有綠茶沒有矯情造作,雌激素正常。就是第6集以後根本看不懂了,女人多了劇情就開始燒腦,女性的心理動機真的很難理解。
Get不到呢,或者说获取不到什么情绪价值😢
补标
新意有限啊.
哔哩哔哩#动画远胜于漫画,鉴于先看漫画,这样就能对动画更加具备敬佩之情对动画更加崇拜!
可能我真的是直女吧...
天了,这一开始我还以为是个暗恋番,才一集就错了,自己认为的暗恋者被告白了。这几集看下来,硬核百合番无误了
我有点老啦
好久没看到这么细腻这么别致的番了
我行善积德多年,就该看点这样的好东西。⸜₍๑•⌔•๑₎⸝
两集弃 设定无聊 心理刻画牵强
2019-12-25 侑的配音很喜欢很有特点。就如凉宫春日的声线一样过耳不忘。第一次看百合作品,庆幸能遇到这部。这种两人边界模糊的互动,男女之间不可能有吧。要是男生一见面就表白强吻,只会被打脸,直接定性为 变态 毫不为过。女生如此做,却能让当事人和旁观者都有莫名其妙的高容忍度。
就爱得很突然,人物也很单薄,结局也很突然
我不理解。
总算看完啦,两女主都好让人心疼呜呜呜呜呜结尾学生会的演剧真是点睛之笔!就这样不要结束多好😭
侑 好有安全感
https://www.tokyonothot.com/archives/2246依赖了弹幕半恶意效果少了自己的思考,过几年再刷一遍吧 #flag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