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扑直男喜欢打羽毛球,在官微上刷到了羽毛球和自闭症,觉得题材不错,呼吁大家来关注自闭症。
因为他们真的是需要被人们关注,让我们大家一起鼓励他们,希望他们可以和我们一样被人喜欢被人当朋友,大爱羽你同行!!!!!
是个成长与爱的小故事,看完像喝了一杯热茶,特别舒服。
之前因为工作原因接触过一些自闭症孩子,总得来讲还是不错的,官微基调很温暖内容很戳人。
说实话很久没有看国产电视剧了,每次想尝试都是前面几集都吸引不了我继续看下去,,但是这部我意外的看进去了。
说点简单的看法:1.心疼自闭症的哥哥,很多人说演的像个傻子,但其实自闭症很多就是这样的,希望无脑抨击的人能够了解了自闭症再说。
2.更心疼弟弟。
弟弟的懂事与隐忍,还有对哥哥的照顾,感性的我真的光第一集都心揪了好几次。
还有妈妈的无奈,压力,真的是很能联系到现实中的事情,感觉很难受。
3.画面的风格也是很喜欢的,没有太过分的滤镜,整体很自然。
4.希望接下来的剧情能够一直吸引我,不要有毒点,或者有不是太多就好。
5.另外我觉得,既然是电视它肯定会有一些艺术加工的成分在,只要不是太假就好。
演技的话对我来说不是很在意,毕竟演技太差我也不可能还看得下去,有瑕疵但是剧情吸引可能比有演技都是剧情不够吸引更能让我愿意看下去。
第二集看完了,弟弟太难了,我太难了T﹏T真的如果我是弟弟我肯定没有这么好但是哥哥也好难啊,弟弟是哥哥生活的光吧,小小的世界,为弟弟打开了口子……妈妈们也都好难,生活的重担,对哥哥弟弟的心疼啊!!
我语文为什么这么差,讲不出来那种揪心的感觉,反正才两集我就哭辽T﹏T我太难了
看到“极限17羽你同行”顺利播出,作为这部剧的运动指导,有很多观后感受、幕后故事,想分享给大家。
去年接到的剧组电话,知道有一部涉及羽毛球运动题材的网剧,想邀请我指导演员打球,了解了详细情况后,其实我有些纠结,因为参演这部剧的主要演员都没有羽毛球基础,接触过羽毛球训练的都知道,羽毛球专业性很强,训练周期长,像剧中平安、子豪的运动水平的设定,在现实中是要从小就经历系统训练,参照他们的年龄,起码已经经历了差不多十年的训练,演员想要短时间达到他们的水平是非常困难的。
当我看了剧本后,马上被剧情、题材吸引,在国内羽毛球题材的影视作品不多,像这样的连续剧性质的,我更是没有看到过,羽毛球运动虽然在国内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但在影视作品中确是凤毛麟角,我很希望能够通过这部剧,对羽毛球运动起到良好的推广作用,所以我决定尽力一试。
一系列的沟通,剧组和演员都很积极安排训练时间,年底剧中子豪的扮演者祝子杰,第一次到我的俱乐部训练,见面后我们的第一句对话让我印象深刻,当时我的俱乐部学员们已经开始跑步热身,这些队员都是来自全国各地,将要参加高考的羽毛球特长生,我怕子杰不好意思和他们一起跑步,特别说了一句:你能和他们一起跑吗?
子杰说:教练我是一名演员,我没问题!
当时我就觉得这个孩子陌生环境不犯怵,有点运动员的精气神。
当梁靖康到我这边第一次参加训练,我心里在想,这个身高又这么瘦虽然很帅,但会不会接受不了高强度的训练,没想到后边训练还是蛮拼的,从这以后主要演员就陆续加入训练的队伍,浩然的扮演者钟易轩相对好练一些,因为他小的时候参加过一段羽毛球训练,而且还有些运动基础,让我感到头疼的是剧中平安的扮演者梁靖康和郑宇的扮演者段志豪,因为剧中的平安是天赋很高的善于进攻的选手,剧组当时的要求是平安最好能够双脚跳杀,在我与梁靖康当时的教练沟通后(节前梁靖康在其他剧组拍戏,无法到北京,在那边有教练同步训练),觉得完成这个任务有些困难,因为跳杀不只是动作问题,对身体的能力有极高的要求,不是从小系统训练的后期很难达到,为此我们特别安排了体能训练,梁靖康也积极配合。
段志豪同样是零基础,他的难题在于自己是右撇子,但剧中郑宇是左手球员,所以段志豪要用自己不惯用的左手来练球,据他说练到后面,自己回家做饭拿厨具都是握拍姿势。
其实还有很多困难因素,比如平安和子豪剧中不但是双打搭档,也有单打的比赛场景,单打和双打从技术特点上来讲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项目。
根据训练时间和演员的情况、剧中的需求,我设计了一套针对性的方法,以规范基础动作,突出练习剧中涉及到的动作,提高演员身体的基本素质着手,争取在观众面前呈现出相对专业的打球动作,这样的训练持续了几个月,虽然不是每天都能练,但演员也是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时间参加训练,球馆一开门我们就开始训练,有时候晚上训练到十点,这样下来平均每周也有近四次,每次三个小时的训练量,这期间子杰练吐了好几次,靖康和易轩一休息就坐到地上起不来,段志豪拉伤了腿,那段时间没一个人不是浑身疼的,到了后期为了能让演员体会比赛的感受,训练结束后我经常让我的队员带他们打比赛,帮助他们尽快进入比赛时的状态。
这段训练的时间,经过大家的努力,演员进步蛮快的,我的队员都是从小训练到大的,看到演员这么短时间的变化也都觉得很惊讶。
2019年三月进入拍摄期了,我是第一次进剧组拍摄现场,剧组需要我在涉及运动场景时作为运动指导和辅助拍摄,也就是进组后开始见到了我一直非常喜欢的几名演员,刘琳老师的微笑让人如沐春风,杨童舒老师仿佛具备复制能力,从北京特别看过我们的训练课,剧组在次见面时,竟能把教练的一些习惯动作,做的像直接拷贝一样,李建义老师让人感觉和蔼可亲,这几名资深演员的敬业精神和演技自不必说,大家有目共睹,还有很开心的事,就是见到了我队员心心念的,特别嘱咐要合影的杨超越。
本来以为现场还可以带演员接着训练,结果发现剧组太忙碌了,大家忙时一天甚至只睡三四个小时,根本找不出多余的时间,而且现场拍摄时演员还得考虑怎么演戏,这种情况演员想做出标准的打球动作时就更难了,因为短期学会的动作还达不到肌肉记忆,还得需要思考着控制动作,因为每天超负荷的拍摄任务,演员都想让自己做到最好,运动场景时很拼,体能消耗很大,梁靖康膝盖受伤了,祝子杰肩膀和手臂也受伤了,但还是一直坚持着。
这段时间其实我很感动,感动导演和剧组各个部门对专业的严格要求,和那种认真的态度,感动每个演员的敬业精神,能在另一个行业遇到一群同样认真和专业的人,心里很温暖。
剧集上线热播,我也是一直跟着追,也是想看看运动场景时演员的状态如何,观后感觉大部分特写场景演员的击球动作相对标准,拉远的镜头加上了移动击球还是有一些小遗憾,总的来说超过我的预期,也许就像这部剧想表达的,在这部剧里,羽毛球的陪伴意义要大于竞技的意义吧,就像这部剧的名字羽你同行。
极限17羽你同行运动指导 赵志超赵志超旭日星空副总教练国家二级羽毛球运动员一级裁判员教龄12年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羽毛球专业2006级学员(2010年毕业),现任旭日星空副总教练,教研组组员,丰台体校羽毛球队教练。
培养国家一级运动员11名、国家二级运动员28名。
看过原版的再对比中版真的有点不忍直视,tor果然是视帝级的,演技惊呆了让人完全忘记之前霸总屁桃的样子。
同样是自闭症,陈靖康的平安感觉是脑子不聪明的弱智。
不知道是不是平安和音(泰版)两个人的人设性格不一样身高体形也不一样,让我觉得平安真的实力弱,脑子也不聪明。
自闭症很偏执,有自己的世界,但也不是傻。
反正哥俩的演技让人看得尴尬,打羽毛球的动作感觉真的太太业余了,虽然只是电视剧。
而且我只看了五分钟但和原版对比真的有点相形见绌的感觉。
建议大家愿意的话看原版更有感觉。
初为人父,看到这部片子的时候,哭了好几次。
以前一个人的时候,也看过很多类似的自闭症(孤独症)患者的报导,但远远没有在有了小孩之后的感触深,。
平安妈妈对于平安的爱恨交织,子豪对于自己理想和现实的妥协和坚持,子豪妈妈对于平安一家人的愧疚和对于子豪的亏欠。
这些复杂的情感被这些优秀的演员诠释的恰到好处。
平安已经比大多数孤独症患者来的幸运了,有一个深爱她的妈妈,有一个因为种种原因对他比对自己亲生儿子还好的阿姨,有一个为了哥哥在梦想和现实当中不断徘徊的弟弟。
平安还懂得很多知识,会自己吃饭,有自己喜欢做的而且不会影响社会治安的事情(羽毛球)。
最重要的,还有小娜,一个天使般的可爱女子。
现实中,一个自闭症小孩可能除了自己的亲身父母兄弟姐妹,很难碰到一个真正愿意去和你沟通的同龄人。
大多数人对于这一类的特殊群体是同情的,是怜悯的,又或者有一小部分人是带着嘲笑的和避而远之的心态的。
但是对于自闭症患者和他的家庭来说,他们需要的可能不是你的同情或者怜悯,他们更需要的是有一个同龄人小孩能够把他当作朋友,把他当作自己的同龄人,这个很难。
如果真的能多一些这样的人,围绕在自闭症患者的身边,我想自闭症或许会更容易治好吧。
我只看了6集,因为工作和带小孩的关系,还没来得及看剩下的6集,但是我衷心希望平安最后能脱离自闭,慢慢的,和正常人一样的恋爱,结婚,生子。
刚看完了前两集,画面手法场景和叙事很像文艺片的风格。
从自闭症人的故事讲起,最后获得和解应该是这样的,挺有意义。
剧里有老戏骨,有新人演员,老戏骨可以给影视剧兜底,又可以在表演的时候给予指导,这种挺棒,符合正常影视剧的正常创作手法,新人演员重要是不出戏,要善于学习,前两集看起来剧情挺好,比较丰满,再看看。
看了三集 本来自闭症是一个好题材 但剧本过于平淡 起承转折都没有,基本是杯白开水 拿奖的雨人阿甘在单独领域表现了非凡的才能,而生活上趋于白痴。
这样的戏剧冲突抄也抄来了 可惜本剧的平安没有 他可能有近似于常人的水平,但这在戏剧上远远不够。
小女孩打球都不理解,有点难以接受。
观感是为了打而打,而不是因为他有这方面的才华。
(梁靖康演的其实还可以) 男二全程司马脸,低配黄子韬,不说我还以为两个智障。
他和男一的感情冲突打球选择都太流于表面,缺少青春期荷尔蒙,缺少叛逆期的自我认知。
没有棱角,整个人是圆的,这样的角色怎么让人记住。
杨超越影视剧规划的很好,先从配角演起,不抗雷。
这部剧也是普通的网剧非大ip,演绎难度也不高,治愈系女孩,不面瘫,有灵气就够了。
当然杨超越也有用力过猛的地方,比如搬箱子眼睛转的太多了。
不过起码从青春狗血剧的角度看,杨超越还是能驾驭的。
这部剧整体叙事平淡不抓人,戏剧冲突流于表面,运动题材不热血,自闭症题材不感动。
我最多给3分,满分10分!
额!
剧里唯一可以夸的就是两个老演员了,演技很棒,叫什么名字我不知道!
这剧情比较日本化,故事情节也比较像日剧,以前的一公升眼泪相似。
这剧里面男女主颜值高,中国播放这剧,剧情内容受关注度没日本高,日本自闭症比较多,中国看的人应该不多。
再加上前几集内容太沉淀,中国人喜欢些轻快节奏的剧,但在日本播放应该能大受欢迎。。。。。。。。。。。。。。。。。。。。。。。。。。。。。。。。。。。。。。。。。。。。。。。。
我仔细想过之后发现,羽你同行其实就是标准的日式晨间剧:故事主线是家庭伦理情感和自闭症,所谓的青春和运动元素都是点缀,其实超越演的什么样对这部剧影响并不大。
这部片子的目标观众也不是豆瓣的使用者,而是晨间剧的标准客户:婆婆妈妈等家庭妇女,很适合她们在上午的时候拿着纸巾守在电视机前一边抹眼泪一边看,场景太完美了我确实没想到杨超越拍的第一部剧居然是一部典型的晨间苦情剧所以这部戏为什么要网播呢?
应该上星啊,填补一下空虚的上午。
看了内容还行,各位演员演技都在线。
里面好多我喜欢的老戏骨。
杨超越的演技也还行,但是貌似db评论里对她的恶意挺大的。
其实杨超越戏份不多的,而且演的还挺舒服的。
杨超越的流量挺大,本来没听说过这部剧,看这部剧也是粉丝给力宣传,在榜里看到的。
其实演技确实不输大部分的小花吧。
剧中男一男二一开始让我难以适应,看了几集之后开始习惯,可能一开始不太能体会自闭症患者的对话方式吧。
ycy第一次演有点让人惊喜啊
题材立意是好的,只是主创心有余力不足,演员还是多努力,也希望内娱创作环境能好起来。
梁靖康演得挺好的,他真的不上相,以前来过我们学校,本人比电视好看的多,杨超越也不尬啊,怎么就那么多黑……目前兄弟二人的关系有点迷,平时打发时间可以看看
杨超越都能演电视剧了???
看你们无脑打一星,我就觉得不太好,这剧本身不算差。
兄弟情很感人呀
某些人还是不要演戏,不然我会出戏的
感觉还行,剧情不太好,男主演演技有点差,女主演演技感觉还可以!
本来是想给3星的,但是看到那么多辱骂与尬黑,还有条甚至连这部剧拍的是羽毛球还是网球都没弄清就开始黑,也能有70多赞,不得不给五星中和一下
... 看不下去...
…
意外发现的良心剧,纯熟,轻巧,像泉水叮咚。真实的感情,自然能撩人心弦。就在我们可以直视痛苦的一瞬间,枷锁就已经解开了。
不是,你告诉我你演的啥玩意?我低估了你翻拍烂的程度,本来剧本很好的,硬加的独白不尬吗,音乐过后突然说台词,哥哥声音格格不入,完全融入不了,请人家原版主角,不觉得差距摆在那里了吗?
冲着超越去看的,没想到演技在线。就是剧情单薄了些,自闭症题材还是不错的。
无语
前两集麦麸?/自闭症演得跟傻子一样,演员不做功课导演不深入了解一下吗/太狗血了,同夫的两个女人住一块不会别扭吗/看到都在夸杨超越才看的,杨超越要背黑锅了
前五集看完感觉和女主没啥关系,超越妹妹这个角色接的好,本色出演人设讨喜还没多大挑战。服化道在线,两个男主也算清秀,感慨自闭症患者家庭太不容易了,聒噪的母亲看得我也憋屈……
要不是翻拍,直接可以四星了。泰剧对狗血情节的使用太猛了,“一夫二妻”衍生出了极强的催泪效果,不管是两个母亲,还是两个孩子,都有了血脉相连的情感能量。再用一个运动题材包裹这个内核,兼带对自闭症的关怀。于是,这能量就在积极阳光的外衣下慢慢释放。杨超越对少女情动的呈现挺自然,诚实点,给她三番就好了。
超越以后转行演电视吧😂比两男主角强多了团队能不能多用一点心了解羽毛球啊😐
羽毛球这样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