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不知道怎么写下去……想来又会引战啦,肯定会有人来喷,你不支持国产了啦,应该要鼓励了啦之类。
抱歉,现在我一脑子港台腔……这配音还真是TM洗脑啊……我是一个资深二次元死肥宅,老婆好几百个,但是这部吹嘘了主创到底有多用心,画面截屏率到底有多高什么什么的肆式青春,我觉得,不行。
先说说我的看法,日本动漫发展的那么好,我觉得人家NB的地方有这么几个,画的很好,剧情很好,人设很好,声优很好,音乐很好先从画的开始说 肆式青春请的是《你的名字》的队伍,大家肯定要说画的没话说啦。
看B站那期专门介绍这部动画视频,人家日本主创说的如何如何还原中国人,完全画出中国人的感觉。
视频地址传送门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28525409 可是,事实是:
日本吃面看了这么多年的动漫,我知道日本人吃面会用筷子一段一段护住这样吃。
如果看图不太明白的话,请大家找任何一部日本吃拉面的动画或者真人电影,这种吃法,很日本 可能有人就会喷我啦,中国也有这么吃的!
没问题啦 可是在我印象里,大家吃面吸溜吸溜面汤溅一身才很中国嘛。
八字胡大叔对于第二个故事的经纪人大叔,人设上就很不中国。
别问我为什么,因为我们渊源的历史背景。
我们一般叫这种造型XX鬼子。
还有中分啦 虽然也很帅啦,但是在中国也会被叫狗汉兼的。
后面很多,不一一列举了,真正想要做中国自己的形象,请主创大大们来一下我们社会的底层,看看我们可爱的大妈大爷大叔大婶小姑子小姨子熊孩子……这才是活生生的,就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中国人。
而不是穿着黑丝袜超短裙的可爱女高中生(虽然我超爱哒哒哒……)。
不过说到底还是希望多多和日本这样的顶尖团队合作,有朝一日,我们中国也能画的这么棒!!!
大大们加油!!!!
再说说剧情,我的天,我知道肆式青春有四个小故事衣、食、住、行组成。
我就知道会完蛋。
本来电影一个来小时,很多东西都没时间表达,你再分四个独立小故事……而且旁白能占一半……我的天那!!!!!!!!
眼睛雪亮的观众大老爷们现在可是越来越不好糊弄了啊喂!
想一想,小故事能打动我的上一个还是QQ群里疯传的GIF雨后小故事吧……看看火影忍者,看看海贼王,这么长的民工漫,故事真的超吸引人啊!
要说漫画电影,千与千寻。
你的名字,故事的叙述上也做的很不错啊!
可是肆式青春就做的不太好了,没个好本子,为什么就敢做电影啦!!!!?
拍个好电影第一步不是应该找个好本子的嘛?
难道先找个好的绘画工作室,就觉得齐活了,剧本后攒吗?
剧情实在学不会,看看每月新番,来日常啊。
这就该说道说道编辑了,别说中国没有好编辑,我是不相信的,不过编剧这些老油条肯定是想赚比快钱就撤,所以什么猎奇来什么,露个胸露个腿,找个流量明星,炫富堕胎打架找小三不就是中国电影的日常了吗?别和我说你行你上,垃圾不让人说吗?
好的电影我也都花钱支持了,垃圾电影……我TM也被骗进电影院支持了……我……我……我不能骂吗!?
第三是人设,日本人设做的真好,一个物件,一句台词,就能让人清楚的记得这个角色,而且一直忘不了,看着鸣人的拉面,炮姐的钢镚,一米六的兵长,爱吃鱼子酱的超能力女儿,老公老婆一个一个根本停不下来啊。
咱们咋不能学学人家呢,看完国漫记不住几个人啊……国漫,努力吧!
第四是声优,我的天哪……日本的声优完全就是怪物啊!
中国的动画没有发展起来,我觉得很大一部分是中国的声优行业还没有起来,等哪天,中国的声优也都变成了怪物,我觉得发扬国漫的日子就到了。
说道国语配音,现在的中国配音还在玩对嘴型这一套。
有多坑呢?
比如这部肆式青春,我看的国语配音是港台腔,很多台词和底下的字幕完全不一样,意思表达的很奇怪,想了半天,因为尼玛动画里的嘴型是日配的嘴型啊!!!!!!
你能想到我们中国话说一半还带倒装的吗?
乖乖,配音演员不受重视啊!!!!
不管,应该让配音大大们好好发挥,然后让他们再画嘴型!
都说中配不好听,日配好听、美配好听,是因为我们听不懂外语,你们错了!
事实并不是这样,大老爷们请听听下面熊猫人的CG配音,三语版,(跪求!!!
)请务必都听一遍!!!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336927?from=search&seid=15928766749256789270没错!
国配不好听,真的是因为配的不好听!
好听的国配有的是!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大多数国配听着很不舒服呢?
原因有好多,其中很大一本分原因是我们的语调。
为了让大家好懂,我们就列举我们普通人常说的播音腔。
一个刚考上传媒系的大一新生,尤其男生,一般播音腔就会很重,给人的感觉就是,我C,怎么听着这么想打他呢?
那种装13的调调听着很不舒服,但是学习播音的同学错了吗?
一点都没错!
因为我们国语就是这样的,阴阳上去,每一个字都有一个音调。
这就注定限制了我们的发声。
可能大家有点听不懂了,我举个例子, 卡哇伊内请各位脑补一下日本动画里都怎么发声的,那请大家在发一下,你好可爱!
(没关系,大家请尽可能的把你好可爱发的羞耻一些!
)结果大家发现了什么?
中国版发音让人觉得羞耻,可是日语版的,在日本好像不管男生女生那么发了,也没有那么违和,感觉都可以接受。
所以总结来说,中国天朝大国,我们的语言说起来也有那么一股子帝王之气,庄重,霸道。
每一个字都是一个音,给人不可侵犯之感,日本语每个字都短促而且轻快,并且没有我们的语调(1、2、3、4声)每个音再我们国语里来看,都没有调。
所以可以改变的非常多,每个声优的演绎都可以改变的非常多。
英语也是这个道理,所以很多萌萌哒,甜到你心里的日配,我们普通话不太能驾驭的了。
那咋办呢?
国配的希望再哪里……就在融合我们的方言和外来语上……(敲黑板!!!
方言和外来语啊喂!!!
)比如我老婆(真老婆!
活的那个!
)在家和我撒娇有的时候就会说,我四一个公↗举↘,一口长沙话(跟天天向上汪涵学的……)简直甜到心里,虽然我老婆是一个四川人,不过她用四川话撒娇也意想不到的可爱啊!
这里给大家贴一个B站上看到的小女生,我觉得说话就不错,可以用到国配里。
传送门→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0373352所以说,国配不是只有几个学过播音主持,义正言辞字正腔圆的配个角色就觉得自己上了天的这帮人引领的,真正的国配需要我们五湖四海所有人的努力才能发扬光大!
每个不同地方的各位能有一个好点子,让我们看到,慢慢的,这条路就越来越NB,越走越宽!
以上我说的这些,希望大家多多指正,骂我也不怕,唾我也可以,只要大家能多多帮忙,共同让国配越来越NB,让我们国产能出更多好作品,所有的一切都是值得。
配音说了这么多,是因为我是播音主持专业,从业6年,我看到我们的种种问题,怎么骂都没问题,因为我们都希望国产能越来越好,越走越远。
好了,说的有点多,这个话题就到这吧。
最后谈音乐,每次看日漫,好的作品的OP、ED都超级惊艳的!
海贼王里每个人物的过场音乐BGM也都感觉超好中国的好像差点……不过,肯定会越做越NB的,毕竟中国牛人还是多嘛!
喷了这么多肆式青春,也不是就想按在地上弄死,所有我能知道的国产动画电影我都是花钱买了电影票支持的,魁拔众筹的时候我也参与了,不管怎么骂,我还是会一无既往支持,只希望我们越来越好!
打四星,少一颗星是因为不太喜欢第三个故事。
还好没有先看豆瓣再来评论,那样我可能会被豆瓣主流的观点带偏。
开始看的时候不知道是国产剧,日漫的人物脸确实比较突兀。
但是因为影片里有太多中国的元素,后来也就慢慢习惯了。
最喜欢第一个故事,然后是第二个,最后是第三个。
我不是湖南人,但是第一个故事很让我感动。
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从现在回忆过去,现在的都市是灰暗色调的、下着大雨的。
高楼大厦,完全流水线式的产品、甚至人也是标准化生产的。
无数的人麻木地行走着,就这样一天一天地重复。
只有在回忆里,在老家,生活才是有色彩的。
主人公的童年太过美好,一碗碗米粉承载着他的满足与快乐,米粉将他童年的很多元素串接在一起,有奶奶,有米粉店的师傅,有暗恋的女孩。
随着他慢慢长大,这些事物也慢慢变迁,远离他的生活。
最后主人公的奶奶去世了,时间过地可真快啊。
而他也明白,他的彩色世界,已随着奶奶,一起消失了。
第二个故事也很真实。
模特的行业在我们眼中看起来光鲜靓丽,但是这个故事线让我们看到了每个行业的挣扎。
姐姐为了维持美丽,会低血糖晕过去;工作的安排要订很多个闹钟,不能迟到;职场里勾心斗角,会担心自己的另一半是否还是忠心,担心自己容颜老去而新鲜的面孔还是一个接一个地出来。
姐妹的关系描述也很真实,会因为一两句话就闹地不愉快,但是在碰到大的事件面前总是对方最坚强的后盾。
第三个故事线也还可以。
就是和我的青春不太一样,所以可能没有感同身受。
我的青春是羞涩腼腆的,没有所谓青梅竹马式的玩伴。
而且长大以后大家都变化太多,不会隔了很久见面还一如往昔。
不是很喜欢的原因是故事的冲突太强了,男生和女生为了彼此选择了对方的学校,却没有互相沟通好,所以错过了。
这个没有沟通好感觉有点牵强,毕竟还有第三个男生会互相传递消息。
男主顺利考上了也有点牵强,有这个努力和毅力为了女主考上一个很难的学校,却没有勇气去告白,或者哪怕透露一点也好啊。
总体来说挺好的,看这部电影的过程是一种享受。
片段一:“我看到银色的时间在流淌,我在路上学会了遗忘,只是有一些东西你永远也忘不掉”“你总是向前走,记忆在原地驻足停留”记忆中那碗米粉永远也忘不掉,味道鲜美,不添加味精。
老板走了,乡愁也随着没入时空缝隙,再也不见。
在这人潮拥挤,快速发展的时代,很难再看见人工制作的三鲜面。
面里加了味精,再也没有了小时候的味道。
即使再怀念也只能化作淡淡的乡愁,只是再也没有了当年的憧憬。
片段二:做好事业,照顾好妹妹。
这是依琳的愿望。
模特,吃的是青春饭。
谁都喜欢年轻的,依琳也不例外,受到了一次重创。
当她不想再坚持这个行业时她的家人,同事给了她力量。
她也继续坚持了所爱。
片段三:讲的是互相喜欢的故事,但都没有说破,青春那些事。
互相喜欢对方,最后还是错过了。
有时候仔细想想,有一些事情你做了是可以告诉对方,比如李墨考复旦附中,就可以告诉夏小雨,也就不会错过对方。
如此也可见,爱情的力量如此伟大。
你为了你的那个人,那个人也可能会为你而放弃了呢!
总之,青春不要留下遗憾。
一,每段记忆都是有味道的。
湖南米粉是儿时的味道,是奶奶的关爱,是少年时期那懵懂的爱,是长大后渴望却再也找不到的味道,是回不去的童年,回不去的时光。
二,一步步继续走下去。
似乎遭遇背叛,摔倒,失业,没有什么比这个更惨的了。
然而却忽略了那个和你有着相同梦想的人,一直陪在你身边,一直等着你再次远行。
三,向日葵,小雨转晴。
你是否还记得那个满怀抱负的自己?
是否还记得为了梦想而奋力拼搏的你?
长大后才发现友情可贵,真情难得。
那个放在床底旧纸箱里的录音带里或许藏着一直找寻的答案。
“雨会停,但人等不了了。
”,“剩下的路,我就自己走吧。
”,好在导演仁慈,天各一方的人终于相聚,然而现实中又有多少人的青春是没有遗憾的呢?
兜兜转转,我还在这里啊。
肆式青春,逝式青春。
(我的青春里没有米粉,没有为了梦想拼尽全力,也没有哪个男孩或女孩给我录音带。
好无聊……)
我也是身在海外无意间看到这部电影,我是真的被感动到了!!!早餐粉的情有独钟,小时候的玻璃球,滚铁圈……我现在还是历历在目!
看到了@何打发的评论我终于忍不住注册了豆瓣,我决定把这个推荐给几个认识的老朋友,看看他们的反应。
同时对于差评的人,有些是网络上不喜欢叫兽的,有些是故意要打压,我们不需在意,但确实日本人和其他国家的人对我们中国人的研究和认识高于我们对他们的了解!
我们的喜怒哀乐大多都在小时候的环境里塑造的大同小异,就连兴趣爱好都是相当的类似,像这种表达真性情的平和的手法就像沙拉健康味道gentle,我们习惯了战狼的热血就像每天吃超重口味饭菜,网评也就可想而知!
可每天火锅加烧烤,就算再强的胃,时间长啦,也会出事!
我们能做的就是让这些小蔬菜让大家看到,选择吃什么,自己决定吧……补一下,不是很多人的中学生活都像电影里的那样,而是很多代人的生活……
看了朋友分享给我的这篇文章,找来了这部电影看。
刚看完第一个小故事有点小惊喜,就想来豆瓣上瞅瞅大伙对这电影的看法,结果发现清一色的差评,仿佛跟风似的。
豆瓣上点评跟风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不过看到吐槽第湖南米粉的故事我就有点坐不住了。
我觉得第一个小故事就是导演的成长记忆,没有波澜壮阔的大故事,一个个温馨的小章节非常能感同身受:儿时早饭一起吃米粉的奶奶慈爱的目光, 长大了学校路边的米粉店,毕业工作后,街边的手工米粉店变成了连锁化、流水线产品。
在这部电影里,我找到自己的影子,共鸣着湖南人一生对米粉的挚爱。
小时候对米粉的记忆就是家门口的三家粉店:一家炒粉店,两家汤粉店(一清淡,一重口)周末睡懒觉起来, 捧着自己的小铁碗按心情选择吃哪家。
还记得当时候肉丝粉是一块五,多点余钱会点个豪华版的加鸡蛋两块钱。
碰到熟悉的叔叔阿姨问个好卖个乖,长辈们不是送我个煎鸡蛋,让老板夹到我碗里,要不就是帮我结账了。
我通常吃完自己的,还要帮还在赖床的爸妈拿大盆点一碗,送回去。
长大了一点,周六上午去老师家学钢琴。
我下课的时间差不多是10点左右。
老师太忙学生不断,给老师打米粉的重任就交给我了。
每次下课老师都会给我几块钱和一个铁碗,告诉我要吃什么粉(一般是牛肉木耳),然后我给他打回来。
现在还记得,实在是受不了米粉罩子的香气的味道,每次在进门前都要偷偷用手拿起几块木耳塞进嘴里,还不敢吃多了,怕老师看出来。
现在想想钢琴老师一直来对我这么好,估计也是看在我给他打了这么多年米粉吧。
上高中之后,早自习开始得特别早,所以我们通常是把早餐带到学校,自习结束后吃。
我妈为了加强营养给我做了丰盛早餐:八宝粥,大包子有时候还有豆浆蛋炒饭,这就让我失去了吃米粉的机会。
庆幸的是,我同桌每天都会用保温饭盒在校门口不同的粉店打包米粉做早餐,当然有一大半落入了我的嘴里哈哈。
后来她都自觉到开吃前总是先把筷子给我,让我猛吃两大口她再开吃。
现在旅居国外, 每每听说有新的粉店开张,总是要积极的前去尝鲜。
吃了这么多国外米粉,总是觉得没有家乡米粉的爽劲Q弹。
每逢休假回国,下飞机回家第一件事总是要出门嗦碗粉才算完成了一件要事。
开心的是,在外地这么多年了,好多粉店的老板依旧记得我。
谁说要有波澜壮阔,生死离别的故事才能拍电影了?
这就跟小学写日记一定要以‘今天真是有意义的一天啊!
’之类的话做结尾,不搞点纪念意义的里程碑式结局不算结束似的。
可是大多数人的一生就是由这平凡的一天天组成的,你要说有什么大道理吗,没有。
可能有人说,这也活的太肤浅了吧 -- 爱恨情仇呢,家国情怀呢,宏伟壮业呢?
那些是书里的故事,我拥有的就是平凡的生活 -- 但这不等于平庸和肤浅:在一天天的普通生活里,感悟与体会浓浓的人情味,感知自己对家乡一方水土的眷恋与联结,这多年后成为在千万里异乡最温暖而柔弱的温存。
‘You're what you eat' 食物是一种文化最原始和直接的表达,它的质地,气味,烹饪手法以及人们的食用方式(湖南人吃米粉都叫’嗦粉‘,大家脑补动作)都显示这一个地域人们的脾气,心态与性格。
反过来,食物本身又在塑造着这一方水土与人民。
就像《鱼翅与花椒》这本书写到的一样:我们吃的东西,代表了我们做人和自我认知非常核心的一部分。
美中不足的两点:一是故事对暗恋女孩的故事处理有些生硬, 二是配音既不是湖南话也不是普通话,感觉有点港台腔, 从旁白叙述看出来导演文字功底还需加强。
不过瑕不掩瑜,画面唯美,故事真实温馨动人。
“老板,我回来了。
今天来碗排骨粉加个蛋。
”
前两个故事实在太平淡太造作,看得我在影院里都忍不住想睡觉了,如果只留最后一个故事然后多加点细节描写,我相信我会愿意为了它再打一星。
如果硬要说前面两个故事给我什么印象,大概就只有里面的方言配音了,广州人对粤语好评。
第三段故事真的很美,是那种能引起人共情的学生时代的悸动与友情,最厉害的是bgm配得刚刚好,我记得我那时候听那个bgm都热泪盈眶了,但是结尾强行大团圆结局反而让我觉得不够完美了,有些时候遗憾不反而是最美的吗?
除了电影故事剧情的过于老套平淡这一缺点之外,我觉得最不能忍的还有叙事实在太碎片化了,每个故事也就20多30来分钟,放到动漫里也就一集的时间,怎么可能描述好一个故事营造好一个角色。
同时,时间短还要讲完一个故事的限制下,就会导致角色情绪递进变化得特别快,上一秒她还在笑,下一秒她已经直接跳过了震惊与缓冲,直接情绪冲突到对骂,反正我觉得我特别接受不了而且非常出戏。
还有这部电影的配乐我要夸一下,比隔壁晚几个月上映的昨日青空的bgm符合我的审美多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时的记忆可能会变得渐渐模糊,可能到最后,我们能记住的,可能只是儿时寥寥无几的场景,或是儿时的某种味道。
可能是分享零食的乐趣,可能是在一起的某些味道。
每个人的青春都是不一样,深埋在心里的和常挂在嘴上的大概也不一样。
《肆式青春》这部电影,用三个故事,讲述了最值得我们怀念的青春回忆。
可能青春都会有遗憾,但是青春里的美好的回忆是任何东西都不会代替的。
肆式青春讲述了北上广三座城市,三个年轻人的故事。
而之所以以“肆”为名,应该也是把看电影的我们的那一份青春也算了进去。
作为一部日本制作的动画电影,画面制作堪称上乘,所选取的背景也具有很浓郁的中国味道:蓝白色的运动服,墙上的挂历,老街的米粉。
但是,因为是日本制作,所以作画上还是流露出非常浓的日漫风格,就会给人一种非常强大的违和感。
再加上,三个小故事里出现的角色的脸都是非常正宗的日漫脸。
几乎每个角色的脸我都在别的动漫里见过,像第三段的男女主主角,像极了君名里的男女主角。
这种强大的既视感和违和感打破了电影极力塑造出的代入感。
说白了,就好像是站在一个老外的角度去看中国的日常,他看到的东西没有问题,但骨子里并不亲切,隔着一层文化积淀的深度。
电影由三个独立的小故事组成,介绍了三个年轻人的青春。
前两段故事做的很失败,尤其是第一段,男主一口一个米粉,从头到尾都在讲米粉。
第二段故事情感把控非常糟糕,从姐姐和妹妹吵架,再从姐姐摔倒到退役到复出。
中间没有铺垫,转折非常生硬。
而且介绍的还是模特这一职业,让本来就不高的代入感消失殆尽。
再重点说下第三段故事,第三段名字叫上海恋,男女主角的脸都特别像君名里的男女主角。
这算是三段故事里做的相对较好的那一个,但是,也是被我一眼看穿的那个。
女主男主情投意合,女主父亲要求女主考到市重点,学习差的男主为了追随女主考到了市重点。
但是女主却失败了,被父亲打进了医院。
多年后,男主从磁带里得知女主原来是为了他故意没考上市重点,泪流满面。
最后两人见面,故事结束。
老实讲,这个故事不出彩,这个题材,这个内容在意林或者花火上已经被写了无数次,所以并不有新意。
但在前两个故事的衬托下,这个故事总算是能看的进去。
电影选取的三个人也不具有什么特别的代表性,所以很难产生代入感。
如果满分十分的话,我给四分吧。
两分给制作,一分给这个题材,一分给第三段故事。
这是一部被低估的动漫电影,丝滑的动漫质感,整体节奏慢得舒服,以年轻人的视角,在北上广展开三个人三段人生小节。
长大路上,青春所遇到深刻的人事物,平淡的,细节的,新颖的,接地气的,少见的展现出来,积极且温暖,在我看来它就是一股清流。
不亚于《你的名字》等众多优质动漫。
快节奏时代里,看到这么用心的创作作品,实在很开心,真的很欣赏,很喜欢。
4/10。明确告诉了大家:任何一种创作,尤其是需要围绕都市影像展开的创作,务必须要对这一城市的准确的经验。几部作品,任何一部都是类型化的堆砌,是常见的非自身感知的复制誊写,以完成一种青年疲乏的症候和青春回忆的内在自我,这两者间的二元对立化的象征体系。
1.5倍速播放也觉得看了150分钟。
果然已将新海诚沦为滤镜,放再多的地标都不如真实的人生有趣,虽然是指向生活流的故事,可是这故事是死的,完全无法流动起来。第一个故事,并不算散文,散文的铺排没有这么明目张胆。第二个故事,姐姐的人设是很有意思的,却要强行鸡汤就很尬,第三个故事,只有设定,不存在矛盾和拉锯。
刻奇现场。我真的佩服能拿三个完全没有关联的故事恶心我三遍。看得我真的好反胃,字面意义上的生理反胃。我之前朋友圈吹这部的人是不是审美有问题?
由三个故事组成的电影,内容简单,剧情比较老套,画风和音乐还不错。
看的国语版,旁白听起来怪怪的。画面是美的,湖南的三鲜米粉,广州的CBD,上海的石库门,彩蛋把三个零碎的故事稍微串联在一起。但就故事而言,三段都非常老土,顶多及格,但画面确实可以加半星,里面的大广州熟悉又繁华~
你从晋江啊随便找个网作,随便给你编一段小资文,写得可能都比这个“剧本”强。乏味可成。
也就第三个故事能看 前俩一个就和米粉杠上了 一个连故事都讲不清楚 第三个故事值个三星 错过和后悔 才是真正的青春
看的日文版,有点儿不伦不类的感觉,还是应该看中文的,三段式小品,北上广,可惜北没有展现北京,不像另外两个故事都发生在本城市,命题作文既视感强烈,三个故事都很平,没有任何代入感和共鸣,所以并不打动人,还不如同期的昨日青空,随便看看吧
剧情平淡感人真实有味,就像自己回忆。画面漂亮,有日漫的样子。
这么多年,国漫无论从画风还是技巧,都逃不离日漫的影响,这部片子咋一看完全就是新海诚,但是剧情还是那样的【作】和【俗】,中国孩子的青春真的只有考试和堕胎了。而全篇类似榕树下的散文独白更是令人昏昏欲睡。6.1
日式小清新的画风配上中国风的怀旧青春,三段情感回忆温婉、真挚,倒是别有一番风趣。再说,现在的国产动画越做越好了,视效美到可怕啊!
★★☆,感觉就是导演没能力拍长片又想赚钱于是拼了三个短片。另一个私人化的减分项就是:我不喜欢听方言,头疼
别的不说,这是国内动画产业的一种新尝试,比某些贴热作品做营销还东抄抄西抄抄把好好一个动画做成流量明星新歌mv的所谓情怀作品好得多,赚钱没错,能赚得有担当一些吗某些国产动画!!!
三星半,看了有被煽情的剧情画风感动到
新海诚都不玩大段旁白了好吗。
童年的米粉是基因的记忆,儿时的理想是沉淀的愿望,而成年的寂守是回归的本心。我喜欢喜剧的结局,我喜欢雨后的彩虹,哪怕是现在的情绪不高,我想找寻两全其美的智慧,但是否这种想法本来就是一种错误?
真诚、别让你青春的续集后悔!... ^ w ^
剧本不喜欢。作画一般。
过于真实,太感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