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搞笑的一部片子,但是结果很残酷。
之前95%的时间都在哈哈大笑,突然被最后那4声爆炸炸得一愣一愣的。
这是最残忍的事情吧。
在你欢乐的时候给你痛苦。
2015-5-22超出我想象的棒!
特别是最后,恐怖分子也只是普普通通的人,他们会害怕,也会迷茫,有时也只是身不由己的去做他们已不想去做的事情,最后奥马尔带着茫然,无奈,和早已承诺的微笑着走进他所不齿的药店时,正是对于人生的无奈而做了不想去做的事情。
恐怖分子也有卑鄙的人,胆小的人,天真的人有良知的人 2017-7-1真正的喜剧往往才是最刺痛人心的,像一柄利刃刺透社会的现实与荒诞。
没有担当的政府,愚钝的警察,自娱自乐但又无可奈何的恐怖分子以及永远都不明真相的普通人构成了我们每天置身其中的世界。
但电影戏谑的这个世界中不是只有荒唐与可悲,美好的事情往往也会在最不可思议的地方偷偷生根发芽。
天生智商不在线上的瓦伊自始至终相信着他的朋友,相信着朋友们能给出自已通往天堂套房的道路,这种信任可能是我们都所无法给予的。
这四个人像极了我们自己,总有一个能使我们对号入座,但希望生活给予我的只有生活的欢乐没有选择的苦恼。
药妆店。
人生就是这么荒诞。
你信仰的,你实际做的,你被人评价的,都在以自己无法控制的速度被各种偶然性事件控制着前进。
到最后也忘了自己当初为什么要这么做。
PS 拿RPG轰错地方的桥段实在太搞笑。
各种死法也好暗黑。
三个配角都是我的爱。
小毡帽警察BC,高个子二货保安(Parkinson叔叔你的正职是演绎各种变态罪犯喂),官僚专业户秃头alex macqueen大叔(幕后危机里首相的顾问julius nicholson)。
配乐也都好有爱。
这个颠倒的世间,无边的寂寞,空虚日夜啮心。。。
一朝撞见幻亮,怎不甘愿陷落,乃至虽脑已破障,但举身心而轻赴。。。
如果人世苍凉,裹挟着你杀死理想的同伴是否是最后的安详居所?
如果光焰无非光焰,如果现实终究现实,你能泰然说出:“I quit!”?
也许他们疯了?
显然和我一样你知道他们并没有疯,一切都是真的,伪善的教授、精于掩盖的条子、真武士、假丈夫,一切都是真的,一直都在身边和心底。
这个时代的黑色幽默,你我都不脱罪责。
PS:注意四大猫之外角色的画面语言,讽喻到底:英国佬的得意技。
假如我是穆斯林,我会寄子弹给这导演及一众演员的。
无论圣战战士的行为有多荒唐,用这肆意的态度取笑他们,在我这异族人看来都是太过分了——谴责也比嘲笑来得尊重他们。
死,却死得不得其所,也许是导演想攻击的,还有官僚机构的低能无力,政治的荒诞,也许也是导演想攻击的。
这反而造成这电影虚无的基调——既然所有的态度,信仰,行动都是错的,那什么才是对的?
ANYWAY,这电影cracks me up,又能让人思考到这些,不管有多虚无,它依然不失为一部好电影。
看来,我的基础阿拉伯语对于理解一些,比较基本的对白,还是很有帮助的,毕竟,那一口标准的海湾口音,听起来还是那样的悦耳。
当电影以非常典型的“半岛电视台”的新闻片段,引入正题的时候,那正襟危坐,看似凶悍的恐怖分子,可谓是吊足了胃口,而那句标准到不能再标准的‘Bullock’,突然让这几个所谓的恐怖分子,活灵活现了起来。
三个生于英国的阿拉伯后裔,加上一个虔诚的伊斯兰教白人信徒,还有一个颇具说唱功底的大学生,组成了,令人“生畏”的人弹,目标直至“伦敦马拉松”。
如果说《三角猫部队》是对于美国反恐战争的一次强而有力的反恐的话,那么这部《四个狮子》则完全是站在一个“恐怖分子”的角度,来诠释恐怖主义。
影片中,有两个段落值得回味,一个是在大学演讲之时,一个所谓的白人学者,道貌岸然的宣称这西方已经烂熟于心的所谓“普世价值”,倡导所谓的“平等,民主,自由,博爱“而我们的五号恐怖分子,站起来,用一段混杂着阿拉伯语和英语的说唱并拉响身上的”礼花“时,这位宣称学者,可谓是,”花容失色“,藏到了桌子底下,刚才,还口口声声说,看到阿拉伯人不会联想起”人弹“的评论,可谓,早已变成,过眼云烟,是落在漫天飞舞的纸屑之中。
如果,所谓的,平等博爱,仅仅是建立在肤色和外表的立场上时,这所谓的平等博爱,不就是彻头彻尾的谎言吗?
第二个值得玩味的桥段,就是男主角Omar(非常西方化的阿拉伯语名字)的弟弟,来哥哥家串门时,表现出来的态度和举止,一看便知是严格遵守《古兰经》教义虔诚的穆斯林,而这位传统意义上的”人弹”“恐怖分子”所表现出的却是“平和,谦逊”,反之,受过西方文化教育,一周只去一次清真寺的男主角,却表现出了对于“祖国”种种的憎恨和“消费主义”的厌恶。
而莫里斯先生在《灵通人士》之后,又一次的向全世界展示了他的犀利和锋锐,所谓,宗教都是宣扬平等和博爱的,其最终教义都是人与自然的互利互存。
无论是《古兰经》也好,《圣经》也罢,到头来,都是说一件事情,我爱你,你爱我,主爱人,人爱主。
不过,到最后,圣贤之书,并没有为我们这些庸人所用,想想,现在愈演愈烈的9.11烧《古兰经》一事,就觉得好笑,一个所谓,服务上帝的牧师,都能做出如此离经叛道之事,想必,那些信仰没那么坚定的芸芸众生了。
不怪原教旨主义的苛刻,只是基督教太不懂什么叫做”平等博爱“,也对,当主教忙着娈童的时候,那里还记得什么,人人爱我,我爱人人。
说句题外话:那支吟诵《古兰经》的泰迪熊真可爱.......不愧是”祈祷熊“
四头狮子四个笨拙的模仿者,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由想做出点扬名的事情,圣战组织更像是一个遥远的梦想和遥远穆斯林国度的模糊印象。
然而本片主人公并没有被所移民国所抛弃,相反很好的融入进去了,并且有幸福的家庭。
但媒体报道和对遥远国度故乡的偏见和穆斯林的生活惨状都让奥马哈对西方国家充满仇恨,大家为什么不能在一个地球上平等的生活和繁衍我想这是他的梦想。
他的精神故障的朋友瓦伊和他一样憎恶同胞受苦的巴里纯粹为了好玩的摇滚小子,还有神神叨叨的费舍尔。
为了一个自己都不知道的目标而走到一起,只想炸出点名堂,然而意外的到来让他们离自己的计划越来越近,却也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到后果的严重性及即将面临的死亡,尽管谁都不愿意承认是害怕了想退缩了,矛盾和分歧却实实在在的产生了,目标最终开始实施,奥马哈意识到普通民众是无辜的但又不能背弃目标,他只想尽量减少伤亡甚至取消袭击,最后这一切都没来得及,最初的梦想和理想都没实现,只为了朋友间的承诺和些许为遥远穆斯林谋福祉的决心而去了。
fuck圣战,fuck西方歧视。
悲怆的喜剧,只希望欧美政府和民众媒体不要误解穆斯林给予平等待遇,不要暴力干预他们国家的内政,而陷民众与水深火热之中。
他们对正统的穆斯林教义是鄙视或者其实没什么概念的,或者为了心中看不见摸不到的信仰,或者只是为了叛逆的刺激,或者人云亦云的,报复这个疯狂的世界,秀逗的让人忍不住笑骂,在人生的马拉松上,在十字路口的迷茫,困惑着,生死不过瞬间,人命就是轻贱,如果真能微笑着死去,还真算是不错的结局。
应该和“这就是英国”一起看。
什么伟大的理想,什么高尚的主意,到最后,不过是。。。。。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两个月前看完了这部电影。
昨天在微博看到豆瓣网友制作的电影特辑里有一个画面是源自这里,才想到要贴一篇影评上来。
本意是为BC一分半的戏份看这部电影,可在观看途中不可抑制地联想到约翰·肯尼迪·图尔的那部小说,《笨蛋联盟》。
书中的主人公赖利,那个活在自己世界中的大胖子,他的言行举止、思维方式都与常人不一样。
他活在自己的世界,蔑视所有人,不愿与周遭为伍。
他看上去那么笨拙,神神叨叨得厉害,但他是一个有思想的人。
他领导黑人工人闹革命,组织一群“乌合之众”政党,这和电影里五个荒诞的年轻人多相似。
策划圣战的青年不是让人生畏的恐怖分子,而是五个笨拙得可笑的模仿者。
信仰多伟大,可它同时也带来毁灭。
全片充满荒诞和毫无意义的争论,以黑色幽默的方式将激进分子与”极权国家“的矛盾讽刺得淋漓尽致。
巴里说的好,伊斯兰已经崩溃了。
这是时代的结束。
有时候嘲笑比哭喊更显无情和残酷。
这几个愚蠢的“恐怖分子”,唯一聪明点的奥马尔却只会鼓吹和盲目说服。
他们没有明确的行动目标,也没有计划,反侦察手段居然是拼命摇头,这样敌人“拍出来的照片就是模糊的了”。
他们只是为了“圣战”而“圣战”,这是他们所认为的正义之战,为自己所受的歧视和屈辱而战。
可谁能说他们是傻子?
他们的荒诞是源自社会的荒诞,所有的一切都是出自对现实的不满。
他们对社会不公有充分的体验,对变革有炽热而真诚的信仰。
当马里在会议上愤怒地高喊“极权国家”,质问道“你认为我们都是人体炸弹,就因为我们是穆斯林?
”时,我突然对这群人心生怜悯。
他们的战争是场闹剧,可是片中英国民众对穆斯林的猜疑和歧视从未停止,现实中也是如此。
他们期待的平等与公正,要过多少年才能实现,才能不靠那些自杀式爆炸求得一点点关注。
(当然我并非是为恐怖行动开脱。
只是电影中这五个人,确实是让人同情又觉得悲哀。
)悲剧意味从费舍尔莫名其妙炸死自己后开始蔓延。
那三个男孩子嬉笑着冲他喊,嘿,费舍尔兄弟,跑快点儿。
然后眼睁睁看着他摔倒,手中拎着的易爆品轰然炸响。
随后一个接一个。
每个人死亡的方式都极具讽刺。
这是部喜剧片,可是在笑容尽头潜藏着浓郁的哀伤和眼泪。
疯子的视角往往最能刺穿现实的迷雾一语中的,就像赖利,就像堂吉诃德,就像这五个年轻的穆斯林。
导演莫利斯真是别出心裁。
他花费一年多时间,决定拍摄这样一部处女作。
他想通过电影呈现的,看过电影的我们一定体会得到。
片中奥马尔给儿子讲狮子王,却违背真相编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
但正如他所说的,狮子辛巴虽误杀了自己的父亲穆法沙,却还是要带领其余的伙伴们勇往直前。
他得同刀疤抗争,说出真相就意味着放弃。
辛巴不会放弃,就算被炸成碎片,他也会微笑着死去,因为......“橡皮艇激流勇进”!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评价这部电影,最好的莫过于《笨蛋联盟》里作者的那句话了:荒诞的底色从来都是残忍,就好象笑容的尽头从来都是眼泪一样。
那些自称幽默或者深刻的片子看到这部片子该多内疚!
个人不喜欢这两类片。。。
伊斯兰的人肉炸弹确实挺傻逼的
无措式喜剧。
看不下去
四个(其实是五个)极品的圣战之旅,表面塞满笑料,实则潜藏悲剧,有一定的深度,五星佳作!
还不能完全听清楚阿拉伯口音和他们的宗教名词。几个笑话不错,内容也在冒傻气的喜剧中有所提升。
看来我对英式黑色幽默还是不大感冒,忒闷骚了,另外,这样的把宗教意识拉到一个极端,看起来也是不大舒服的
不太搞笑,也不应搞笑
BC打酱油~挺黑色幽默的片子~每次爆炸都充满喜感~过后又觉得好悲哀的说
不太喜欢这类型,或者说,还是不理解穆斯林。#20200524
可怜的乌鸦&可怜的BC那点出场时间!!!这帮狮子们显然不知不觉中已经习惯了伦敦的生活方式,即便做起人肉炸弹也还是抹不掉本土化的影子,简直就是胡闹导致的最悲剧的结局!这片剧情很有张力,后半段快节奏的悲喜交加让人很过瘾!
丑化别人就是丑化自己,傻逼英国佬
完全get不到笑点
有一个好点子,但缺少了扎实的铺陈来支撑。黑色喜剧的要诀是用笑声裹藏悲凉,这点做的很不错,特别是自杀袭击者准备过程里充满了大师级的冷笑话。然而片子调错了二者的配方,一步步走向悲剧的步伐过于浮躁,以致最终悲来时还像胡闹,让人懒得向深处分析,本来可以很深刻的讽刺最终失去力度而流于浅表。
恐怖分子是这样炼成的 3.5分
无法欣赏
这里面的幽默真是太傻逼了,我没感到有什么可笑的。。。。
败絮其外,金玉其中。
不是我喜欢的喜剧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