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人和其他人
Chuva E Cantoria Na Aldeia Dos Mortos,The Dead and the Others,雨是死者之乡的歌
导演:蕾妮·纳德·梅索拉,若昂·萨拉维扎
主演:Henrique Ihjãc Krahô,Raene Kôtô Krahô
类型:电影地区:巴西,葡萄牙语言:葡萄牙语年份:2018
简介:今天晚上,宁静笼罩着环绕村落的森林。人们入睡时,森林却醒来了。在巴西北部Krahô生活的年轻人Ihjãc自从父亲去世后就一直做噩梦。他在黑暗中行走,浑身是汗,每一个脚步都小心翼翼。突然间,一阵歌声从远方传来,穿越棕榈林。这是他去世的父亲正在召唤他。为了使父亲的灵魂能够得到安息,前往亡者的国度,他必须组织一场丧葬仪..详细 >
不是纪录片吧!少数族裔的电影总是以浪漫的神秘”作主题,能否有所突破
位于「原始」环境下的民俗才是观众们更加感兴趣的部分,由此产生了一种有趣的电影内外矛盾——不甘于原始(传统)文化下的青年所追逐的「现代生活」反而是大部分观众所鄙夷的,文化差异或者「一体化」的矛盾并不仅仅在于观念与意识形态的差异,最终却还是一种经济追求。
。
不是纪录片,但讲述和拍摄方式都很像弗拉哈迪的早期搬演式人类学纪录片。
葡萄牙导演去拍的巴西原住民Krahô人题材,试图逃离家族-命运与最终的回归,拍出了人类学纪录片的感觉……虽说不是所有有鬼魂有丛林的片都是邦哥门下,不过这个原住民语言慢悠悠的调子真的跟泰语的感觉好像啊!丛林和小镇的对比体现在现代医学与萨满体系,原住民语言和葡萄牙语乃至姓名-身份证上面,里面废墟那段又以“记忆之场”的方式带出了原住民被屠杀的历史(这就是戛纳一种关注单元颁奖时导演和主演团队的政治声明的要点)。
模仿人种志纪录片的剧情片,但比真纪录片更沉闷。每当我要睡着时却能丢出惊艳的奇观场面,森林、皮肤、火焰交织在现实、梦境、神秘中。可以理解形式的选择,但也白人视角,“阿彼察邦可以阿彼察邦,是因为他来自第三世界”
平均分:0/4
专心拍狩猎采集民族的民族志纪录片多好,为什么要给男主的电波这么多戏份…
我从未认真考虑却一直坚守的人生信条就是绝不成为别人的麻烦
被人类学批评裹挟的伪纪录片。
没有特别吸引我的点。有点没看进去。
就像之前看过的亚马逊丛林的纪录片
这种差异的对照实则有些拧巴,直接的实体仪式及城林景观与插入性符号交代互斥。
在巴西密林里流动的朦胧影像,它关于原始力量的一种闷热式表达,整个观影过程宛若同山中幽灵会晤,最后只觉是梦一场。
Cannes 2018
2021 #022# 误入忧郁的热带
本来是冲着片名去看的,因为wanwan字幕组翻译的很诗意叫“雨是死者之乡的歌”。感觉第一次看这种类型的电影…没有很get到…像纪录片…
O nome dele é Henrique Ihjãc Krahô
还是另一个译名好听,《雨是死者之乡的歌》
介乎于剧情和纪录之间,摄影主控,土著生活很原生态的,萨满、咒语和与死者交谈都是村里生活的日常。他们对自然的态度是万物有灵论,能让观众沉浸其中,几乎看不到现代化的迹象。但讲的仍是部落不要现代化。戏剧性很弱,沉闷无比,仅通过诗意的视觉概念传达,绝对在考验观众的耐力。对于掠夺巴西腹地、屠杀土著部落的白人殖民者也做出了含糊其辞的批评姿态。这类纪录片见的还是挺多,它没有太出类拔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