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在喷这个剧,其实喷的最主要的是几个女人追男主的这个设定!
其实这个设定有槽点,但是并没有那么差,只不过导演几部剧都是这个设定,观众有点审美疲劳!
加上男一号唠唠叨叨!
抛开这个设定不说,难道吴家大族长吴乾坤(王奎荣)的演技不值得点赞吗?
王奎荣老爷子的演技可谓丝丝入扣,入木三分!
眼神儿,台词攻击十分了得!
本来想打四分的,但是想了想还是只能给三分,因为实在太长了,后半部分都是快进的。
一开始是被这个剧吸引住了,作为一个远离故土的爷爷是抗日老兵的胶东姑娘看到这个剧真的好亲切啊!
里面海草房,虾酱,大馒头,秧歌,海神娘娘(其实就是妈祖),昆嵛山……都好亲切!
族长+地主这种设定也蛮能表现那个时候的农村现实的。
但是剧情编的有点过火,菜里盐加多了齁的慌的感觉。
杰克苏男主不说了,女一和女二也是婊的可以,还有中国好备胎赵大橹(此处应该有表情)。
里面的每个角色都drama好多的感觉,编剧是要这样才能体现人生如戏么😂……真的不爱看这种n角恋加备胎加杰克苏/玛丽苏的剧情。
就不能让男一女一好好恋爱,男二女二好好恋爱,多留点时间打鬼子么!
或者多留点时间跳秧歌也行啊!
剧里的一些台词和细节不是很契合胶东风俗就不计较了。
但是女人能不能扭秧歌这我还真是有个疑问。
因为从来没听说过女人不能扭秧歌,但是如果以前女人裹脚的话,能扭秧歌么?
有懂的小伙伴帮忙科普一下。
杨紫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整容的原因,感觉漂亮是更漂亮了,表情没那么丰富自然了。
其实女一的人设不是特别讨喜,最后听信三浦点炸药也太不进步了,莫名其妙(也可能是因为后面跳着看所以没看懂前因后果)。
相比起来,女二香月显的进步多了,演员长的有点像王丽坤。
至于杨志刚。。。
让我说点啥好,我第一次看他的戏是个现代都市剧,估计是十多年前,叫《完美夏天》,一群青春的男男女女,还有凌潇肃。
那时候杨志刚还是个瘦弱白净留着长发的艺术青年形象,台词什么样没印象了。
隔几年没在电视上看见他,再一出现,就变成傻大黑粗专演抗日剧了。。。
之前他还年轻的时候看见他的抗日剧,还觉得他长的有点像陈冠希,挺帅的。
现在年纪大些再看,感觉尴尬癌要犯。
演技没觉得怎么进步,颜也有点残了,说台词还是那么慢,咧嘴一笑真和个傻子似的……演一个伶牙俐齿的跑江湖的叫花子,看的我浑身难受……其它的演员,我莫名的喜欢海盗老七和革命战士王大壮,不知道为什么看着就觉得好玩(褒义)。
觉得演槐花的演员演的蛮好的,前期的纯情和后期的堕落眼神很到位。
我们无所谓男主角的如同小学三年级的念课本般的语速和生硬的腔调,毕竟,人家和导演是兄弟关系。
但是,这是八十集的电视剧啊,我们不觉得费劲,海猫台词念的费劲,如果换一个演员当主角我相信能压缩一半的时间,怪不得这部电视剧拍了一年多。
这边正折腾的你死我活呢,海猫就上去讲理了,婆婆妈妈絮絮叨叨加上面无表情和不到十岁的小学生语速,使得本来拖沓的剧情更变得水深火热。
口条不好使就算了,愣是把海神娘娘显灵从开头搬到了现在,剧情一拖再拖却不乏离奇和荒谬:两个有教养的女子争一个没爹妈的野种,一个吴家老爷子要那个对自己开枪的吴天旺当女婿。
一个吴家大小姐出入海贼窝易如反掌。
如果这些都是无所谓的话,我相信大家就是去看这部电视剧如同看秧歌那样,就是看热闹。
今天刚回家看到宁波四套在放大秧歌 真是没听两句我就yue了“还不是你那不争气的肚子,一点动静没有”“老爷,我肚子里有了,那可不是没确定,才没给你说嘛?
”“什么?
你有了,那赶紧收拾你的东西。
”“干什么?
”“咱儿子可不能在虎头湾待着,给你换个好地方给你安心养胎!
”?????
大秧歌是部烂片?
在抛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好片,同样的抗日题材电视剧,伪装者、借枪、悬崖、亮剑之类,都可以算是抗日好片的典范,一部好的电视剧,最重要的可以分成三部分:人设、剧情、拍摄。
先来说说人设,就是关于人的性格、生活背景、受教育程度等等一切能够影响一个人判断、行为的因素,人设会影响台词,比如李云龙和同样是男主的明台,由于受教育程度以及个人性格的不同导致了他们的言谈举止也各不相同,李云龙可以三句不离粗话,反而让人觉得豪迈,明台如果这样,却只会感到别扭。
大秧歌中的人设,我先想谈一谈杨紫所扮演的吴若云,这是一个接受过新式教育的女性,从一开始来说,她的性格是具有反抗性的,她愿意为穷人(海猫)反抗自己的父亲,张口闭口都是封建余毒害人,然而三年后,为了争风吃醋,她却不遗余力地贬低穷人,之前的反抗性似乎已经彻底消失了。
且不说大义灭亲到自私浅薄过度之牵强,光是最后变成的那个封建余毒代表的吴若云形象就让人实在是爱不起来。
作为前期最为重要的女主,这种刻画无异于自掘坟墓,若非杨紫魅力巨大,只怕弃剧只在旦夕之间。
而身为主角的海猫,全身圣光近乎亮瞎观众狗眼,胸怀天下到造作虚伪,大公无私到满口国家民族,却不断视妥协为智谋,而更为矛盾的是,他的所思所谋又反而更为危险,举个例子来说,在50多集时,对小鬼子的全歼战术,但凡有任何一个环节出错,就像荣七反水开抢之时那样,不仅海猫死无葬身之地,那群海盗也会受到牵连,再悲观一点,倘若小鬼子抓住了聚龙岛海盗中人,从他们口中知道了计划,那么在虎头湾守株待兔的众人也都难逃被一锅端的结局。
如此还不如在出殡时就将鬼子全歼来的畅快而有利。
再说说剧情,主线是抗日救国,副线是吴若云赵香月海猫之间的情爱纠葛以及吴赵两家之间的恩恩怨怨。
其中小高潮有海猫吴若云逃离聚龙岛、海猫认亲、海猫父母自杀海猫沉海等等,大高潮则是海猫作为共党被枪毙等等,商业爽点少的可怜,令人印象深刻的只有衣锦还乡时的畅快,之后海猫开挂般文能提笔谋天下,武能入海斗海盗,也因为缺乏逻辑而丧失了爽点。
举个反例,以琅琊榜来说,主线是复仇昭雪,副线霓凰梅长苏之情、靖王夺嫡等等,其叙事手法采用插叙,各个地方信手拈来的回忆,恰到好处,而小高潮则有扳倒各部尚书,各种阴谋的结果,霓凰长苏相认等等,大高潮则有朝堂辩论等,节奏极为紧凑,哪怕是商业元素的爽点来说也极多,像是江左梅郎,麒麟才子的褒奖,后来誉王太子争抢长苏,各种计谋的使用等等不仅提高了故事的可读性而且也强化了代入感。
两者比较,我们不难看出差距,前者逻辑混乱,缺乏亮点,后者结构清晰步骤俨然,引人入胜。
假使你在看大秧歌的时候确实的感受到了无聊,那么恭喜你,这证明你也看过琅琊榜。
最后就是拍摄,这个涉及到各组镜头的使用,演员的选择,化妆,道具,场景等等,在大秧歌中,我们可以看到同样的一组镜头,为了拖时间他会故意放上两遍,像海猫父母自杀的镜头前前后后不下三四遍,加上杨志刚那如同读课文般语调舒缓、抑扬顿挫的发言,将一部原本能够20集讲完的故事硬是撑到了80集,从这一方面来说,导演也是非常了不起的。
而就演员阵容来说,大多是杨志刚老团队的成员,都是大家的老面孔,而这也确保了大秧歌的收视率,即使羋月传横空出世的当下依旧在第三的宝座上稳稳当当。
总结一下,大秧歌有着一流的演员阵容,二流的导演监制,三流的拍摄团队,不入流的剧本编剧。
最近打开电视,好多抗日神剧,闲暇陪家人会看一点,只说闲暇消遣,不提什么艺术教育,即使让人消遣,这些神剧能看的也少之又少,大部分鸡肋一般,好看的亮剑、潜伏、生死线大秧歌也是陪家人看了不少,故事很是狗血,基本是武侠小说的结构,我就压根没有把他看成战争片(国内也没什么真正的战争片)把它看成披着抗日战争外衣的武侠片,于是这部片子真好看到爆,演员表演到位,导演水平不错,泪点到处都有(有时候感觉很烦),让人无处可躲,无论男女侠者,忠肝义胆,为情为义,舍生忘死,台词稍有肉麻,但也合情合理,表演都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我从小看金庸小说长大,金庸小说中的生离死别,让人流泪久久不能忘怀回头看看金庸小说中的情节也是狗血的很,但不影响大家消遣一翻,不夸张的说,在的大秧歌中的“情义”的表演,虽说狗血,但演员的表演,尤其几位女演员和配角,超出任何一部已经上映的金庸小说的影视作品,我在想如果金庸相关的影视作品有这样的配角和女演员的表演不更好。
大秧歌的配角伪善者,道貌岸然但内心猥琐,还有表面凶神恶煞,但内心刚直懂大义的,反派角色表面奸诈实际愚弱,惹大家会心一笑,总之不要非把大秧歌往文艺上拉,从娱乐角度来看已经发挥的相当不错了。
平时拿来消遣,不次于亮剑和潜伏(亮剑和潜伏在电视上重复看也不烦),大秧歌韵味少了一点,看一遍足够,没有反复观看的必要。
和老人一起看的,褒贬不一,在观影效果这方面,高低起伏的剧情确实比较吸引人。
剧中的有些方面让人有些过于不适,也有可能是我不适合看的原因吧。
可能是我杠精,我着实觉得剧中的女性没有几个正常人。
三观严重崩坏,唯爱主义,男人至上,重男轻女,尤其是其中对爱的定义,不敢苟同,导演一方面从男性视角宣扬男女平等,但又从女性视角严重贬低女性。
剧中女性没有自我,天天就是结婚结婚,结婚就是不给家里丢脸,竟然觉得将女儿嫁给一个傻子还觉得很不错,只要能嫁出去就行。
这种思想到最后也没有掰正,看完剧就会觉得生儿子就是比生女儿好。
由此可见导演根本就是个封建古板。
更别说里面女主了,我的妈真是见了鬼了,一开始还是个看起来比较正常的人,结果越看越不对,口头上喊着男女平等,结果呢?
天天一副大小姐的嘴脸,趾高气昂,我都无力吐槽了。
智商更是感人到极致。
天,真的是气死了。
香月家那些乱遭的事更是恶心死了。
这剧看的我是在是生理性不适。
无论中国的女权主义者再怎么努力,这种思想还是会根深蒂固的隐晦的埋在人心里,所谓的传统不过是压在人身上的一副牢拷。
无力吐槽,剧情漏洞就不必细说,简单说说这部剧里打鬼子的看法吧。
整部剧抗日的队伍有几个,一是八路军、二是虎头湾的民兵、三是海盗,八路军就不多说了,免得说成卖国贼。
民兵&海盗?
一帮老百姓,简单的受过军事训练就能跟日本兵对抗?
搞笑了吧,要知道日本方面认为一个师团能够对付国军三个师的正规军,抗日战争早期从没有整建制的消灭过日军一个师团级别的作战单位,即使是平型关大捷也只是消灭了日本一个辎重部队,而伤亡人数与日本方面损失的人数基本持平,而且还是我军占据地形优势、提前埋伏的前提下。
把鬼子都写成这么愚蠢、废物,几个拿枪的老百姓就能把鬼子打的找不到北,我们还需要经历八年抗战么?
况且,最终的胜利还是依靠着美帝的原子弹。
把敌人描写的这么愚蠢,是对抗日英雄们的不敬,是对抗日战争的污蔑!
就像亮剑中孔捷说的“后方报道把美国人说成少爷兵,把举手投降当成家常便饭,这种宣传是要误事的!
”我们的电视剧将战争描绘的很童话,完全没有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
郭靖宇的电视剧里,各种狗血,让人恶心的不行,什么洞房啊,娶小老婆啊,一夫多妻啊,郭靖宇你生怕别人不知道你脑子里都是这些肮脏恶心的东西吗?
剧情各种不合理,这样的垃圾怎么吸引投资的?
真不明白郭靖宇这样的人怎么得志的。
也不明白很多老戏骨为什么还要参演他的剧作。
悲哀呀。
文化部这是怎么审核的?
这些狗屎一般的垃圾电视剧为什么能一直在各大卫视反复播放?
另外我还想问,我们的文化市场还能得救吗?
烂剧!
烂剧!
烂剧!
简直想给负的五星。
剧情拖沓,人物性格铺垫的太复杂,乱七八糟拖泥带水。
每次剧情的转折都要铺垫解释很久,而且我发现这个剧的每个演员可以说是每一集人设都不同,什么鬼????
男主人设也是很迷,剧里是个女都喜欢他。。
男主也不拒绝,所以不知道这个剧的三观在哪。
编剧的脑洞也是无力吐槽了。
最重要的是!!
每一集都是吵吵嚷嚷的各种人在声嘶力竭的尖叫!!
吵架!!
嘶吼!!
我们做错了什么编剧要这样折磨我们的耳朵!!??
看着简直要疯,抗日的部分也是鬼子智障男主轻轻松松KO鬼子系列。
坏人都是智障,好人都很幸运。
所以总结,这又是一个把观众当傻子的电视剧。
没有什么价值观的作品。
(不过杨紫演技真的是好,这么烂的人设都hold住了)
革命就给我干干脆脆革命,抗战就给我认认真真抗战,谈屁恋爱,别把男人和女人下体那些事拿到战场上说!而且,屁话太多,干事给我干脆点,别特么说那么装逼的话。《林海雪原》和《智取威虎山》两个榜样就摆在那,怎么抗战片还是拍不好?
【大秧歌】那些年和奶奶一起看过的电视剧
女主演技很好,男主的台词我有点听不习惯
太傻了,偶尔陪父母看一集,每次都看不下去。
难看
剧情太长,硬搞笑,主角演技……有些地方的三观感人
剧情什么都挺好的,只是杨志刚的念白是这样设计的还是他就这样子说话呢?很费解,所以减了一分。
杨紫跟其他人画风差好多。海猫还能演的再用力点么。跟公婆看了几集,今天大结局,据说还收视很高。琅琊榜电视收视很低,网络播放量很大,说明了现在电视收视群体集中在中老年人。
谐星!
年代剧,和爸爸妈妈一起看的
不得不说,杨紫的演技拯救了她看上去非常不自然的整容脸.
看这部剧完全是因为杨紫,尽管一开始就知道剧情会是在伟光正的主旋律下胡编乱造的.但连续五天79集看下来,竟久久感怀.
男一很差,但是剧情不错,符合时代特征。
又是一部老爸喜欢的剧,我纯粹属于陪着他从头看到尾,鉴于杨紫挺好看的,外加杨志刚不再乱娶老婆了,那我就顺了老爸意打五星好了。
之前和爸一起看的,很难评
真的不想再吐槽这几位导演,所指导的作品中大多数都是宣扬封建迷信思想和糟粕文化。这部电视剧也不例外,原班人马快是演烂了这种题材,主演杨志刚念台词式演绎如不是背景关系,怕不是乡村大舞台都难以收留。心疼杨紫,和他搭戏真的辛苦了!
每天上午看看,男主像个木头人
试问谁没在家里过年和回家过节期间受到过郭靖宇的暴击!郭导有三宝:吊臂大全镜、主演杨志刚、直男韦小宝!
我妈妈只要看到这部剧 就一定会停下来追完。跟着看了无数遍
虽然杨先生表演风格有人诟病,但他亲哥在编导上确实是有干货的。别管怎么着,这剧情能抓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