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之前就知道有一部大戏《铁梨花》,最近,刚刚看完,整个过程中,无不被演员们精彩的演绎倾倒,更被编剧、导演郭靖宇折服,趁着热乎劲,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眼中的人物个性与命运。
首先,铁梨花徐凤志,全剧的核心人物,她的命运也是整部剧的命运。
虽出身卑微,家境贫寒,但却不在乎金钱名利,为了救父亲,一片孝心被赵元庚看中,抢进赵府,但她不忘挚爱,出逃后一心想与爱的人相依相伴,可现实有太多太多的阻力,以至于漂泊一生。
这个女人的一生虽风风雨雨,轰轰烈烈,但我想,结局是孤独的,她的一生经历了太多太多,没有和自己爱的人相伴到老,对于一个战争年代,她一定是英雄的一生,可对于一个女人来讲,她失去的太多。
她是一个传奇,但她却给不了自己一个完整的家。
有一个显赫的低位,一个名望的家族,一群妻子太太,一个白发老娘,赵元庚是足以令多数人羡慕的,但却为了给赵家留后与铁梨花纠葛了一生,从一个强抢民女的军阀到一个抗战英雄,他本身还是一个孝顺儿子,赵元庚骨子里透着一种大男子气概,直至最后对秋香能不计前嫌,不得不让人觉得他有情有义。
而在他假意失手打死乔营副时,又不免让人觉得他的可怕。
他戎马一生,充满智慧,更重要的是一种爱国主义情怀成就了他最终的形象。
张吉安这个人物吸引了无数的观众,他可恨,可怜,可爱,他一生的挚爱只有铁梨花,不能说他一切的出发点都是铁梨花,但都与她密不可分。
他与铁梨花似乎像是前世缘今世果,如果他不在赵元庚手下,或者铁梨花不被赵元庚发现,他们真的有可能在一起。
在剧的前一部分,他唯命是从,一身军装下带着些痞气,让人觉得可爱;后来,为了名利不惜买过求荣,甚至残暴的对待小玲,让人觉得可恨;到最后,他疯疯癫癫,是命运给他的惩罚,有不禁令人觉得可怜,总之,张吉安这个角色真的给人的印象最深,杨志刚把张吉安这个觉得演绎得入木三分。
柳天赐,铁梨花一生的挚爱,为了他逃出赵府,为了他,拒绝了梁飞虎的爱。
柳天赐真的像铁梨花一生的牵绊,如果当初不是因为他,铁梨花在赵府做五奶奶,会享一世荣华富贵;如果不是他,铁梨花一定会幸福的和梁飞虎在一起,与其说 他是铁梨花一生的挚爱,不如说他牵制了铁梨花的一生,也许正是因为那个年代,真爱永远留给人的是遗憾吧。
梁飞虎,老虎山的大当家,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同时,也是铁梨花一生最敬重,最钦佩,也可以说是最爱的人,他永远站在铁梨花的立场,你幸福,就是我幸福,是她对铁梨花最真挚的情感。
为了国家,可以与仇敌赵元庚并肩作战,只可惜,最后死于日本人的暗算,他的一生算得上光明磊落,这样的男人值得去爱。
提到这本书,就要讨论书的作者,究竟是严歌苓还是萧马?
两个人都有,但是以萧马为主。
电视剧每部片头曲结束就写了原著肖马,并没有严歌苓的名。
所以应该是萧马著,严歌苓写的部分不多。
电视剧和书的情节,最大的区别当然是书里的铁梨花真的有特异功能,主要吸引人的点也是特异功能而不是美貌人格魅力。
书里的冲突也主要是围绕着盗墓而不是爱情。
电视剧里,铁梨花的一切故事都是她老爹徐孝甫编的,几十年过去成了民间传说,但恐怕只在盗墓圈里有人知道,不盗墓的谁关心这个。
当然,赵元庚肯定不信。
他最晚在迎娶五太太的时候就知道铁梨花了,还去铁梨花晕倒的地方挖出了宝贝鸳鸯枕,可他并没有让五太太帮他挖疙瘩,试都没试过。
电视剧里传说中铁梨花的特异功能被用过两次,一次是她爹骗盗墓的老朋友,一次是她骗鬼子。
不过后来才知道,第一次她老爹也真有本事,看中的那个地方下面有他念叨了一辈子的鸳鸯枕,要是开挖成功他们这伙人这辈子都吃喝不愁了,而且徐家肯定分大头。
不过这民间盗墓贼哪能干过官方盗墓贼啊。
我特别反对神神鬼鬼的东西,所以我看了剧情介绍之后只看了电视剧,并不打算看小说。
电视剧对铁梨花传说的介绍特别符合我的三观:整个铁梨花的传说都是徐孝甫和别的盗墓贼吹牛胡扯的时候编出来的,谁信铁梨花存在谁吃大亏。
前面也分析过,赵元庚不信铁梨花,他觉得那块地肯定是老练的盗墓贼指的地,再请个小姑娘过去故弄玄虚。
以下都是分析电视剧剧情,小说怎么写我不管。
前面讲了一堆神神鬼鬼的事,所以我顺着前面的来,第一个分析的角色是马道士。
马道士说难听点就是给赵元庚捧臭脚的,他的核心技术不是什么算命,而是察言观色。
比如赵元庚想娶徐凤志当五太太,道士就扯了一堆瞎话说五太太一定能给他生儿子。
其实这道士哪是说给赵元庚听啊,那是说给赵元庚的老母听。
再有吉星灾星降临府上的事,这段确实有点玄乎,但我觉得马道士肯定早打探清楚赵府那点事了:四太太怀了孩子,但不是赵旅长的。
最后儿子被毒酒毒死,马道士没看明白赵元庚的心情,往枪口上撞,就被打死了。
女主角徐凤志女主角究竟爱谁?
首先她绝对不爱赵元庚,不然结尾她就不是去老虎山,而是在赵府继续当奶奶。
赵元庚的六房太太当时就剩她一个了,她要是留在赵府就是正房待遇。
但是她这辈子又只和赵元庚结婚上床生孩子了。
说到这个孩子,赵元庚的前三房老婆都想给赵元庚生个孩子结果只有老二怀了个女孩。
这第五房是最不想怀孕的偏偏还怀上长大了。
她最爱的人肯定是柳天赐,不然她就上梁师长的十六抬大轿了。
即使柳天赐都成老瞎子了,她也最爱柳天赐。
但我觉得这段情节不好。
柳天赐和她一起在大罗镇生活了十年,怎么可能没见过面?
怎么就那么巧,非要等梁师长来这休整他俩才见面?
完全可以安排他们早几年见面,然后让柳天赐赶紧病死。
或者让柳天赐说一句自己老了,就是个废物了,让铁梨花赶紧找个好人家。
后来柳天赐出现那几次都很多余。
或者不让她和柳天赐见面,借凤儿之口说出实情也可以。
梁飞虎和她也是真爱。
可惜终身未娶。
他两次想娶铁梨花都被拒绝了,也是个悲剧。
如果他娶了铁梨花,不管什么时候娶的赵元庚肯定马上就知道了。
那他们会不会拼命去呢?
如果是接受招安前娶了就会,因为当时鬼子还没打进来,仍然是军阀混战时期(联合讨蒋),为了爹、五太太和儿子和部下拼命简直太合理了。
赵元庚没立刻杀了梁飞虎有两个原因,一是只是派轿子了事没办成,二是梁飞虎当时对他太有用了。
如果是上了那不请自来的十六抬大轿,那估计就不会拼命了,但肯定是又结一道梁子。
在赵司令心里,打鬼子比什么事都重要。
女主角别的能力也不错,干活也是个好手。
徐家那个窑洞应该是她爹和她一起挖的,她家就有一条往外通的地道,她这挖洞的功夫应该就是在这练的。
剧中这个窑洞最后一次出现是杀奸夫救爹,整件事都是她一个人办的。
虽然是有枪对无枪,但能亲自杀掉一个壮年男性也是本事。
说到这个窑洞,赵旅长给了她爹三十亩水浇地,她爹也算是个富户了,竟然不花钱把这家扩建一下?
后来的奸夫淫妇也不把家扩建一下?
挺不合理。
铁梨花一共挖过三条洞,自家窑洞往外通的洞、赵府救四太太的洞、大罗镇备用逃跑的洞。
别说挖洞,挖坑都是个技术活。
这能也说明她干活的能力很强。
结尾铁梨花回老虎山了,其实也可以回这个窑洞或者跟着牛旦去。
铁梨花本人确实是个传奇人物,该有的本事一样不缺,该善的时候善,该狠的时候狠,该忽悠人的时候忽悠人。
男主角赵元庚在我眼里,赵元庚主要是个坏人的形象。
娶了六房老婆,女主角凤儿还是明抢的。
平时作为一个军阀横行霸道欺压百姓,儿子被毒酒毒死了就溢杀无辜。
不过他也有好的一面。
最大的亮点就是孝,虽然整个家都是他弄来,但家里还是老妈最大。
打鬼子的时候毫不手软,别人都撤了就他不撤。
最后那段老子投降儿子的剧情不好。
不投降吧,好像是鼓励军阀负隅顽抗。
投降吧,他前面干的事就是要指挥国民党军队决一死战。
如果非要写,可以参考傅作义:赵司令镇守多座城,有一座城的守军看共产党来了就投降,有一座城他预判能守一个月,结果几天就被攻下了。
但凡他这个军阀讲点道德,他就不会明抢徐凤志,这一切悲剧就不会发生了。
再说,他老妈最恨五太太。
我想过,如果老太太知道了赵锁是五太太真正所爱之人,她会怎么做?
如果五太太没怀上孩子,她或许会立刻把五太太赶走吧。
赵元庚抓间谍居然是李淡云办的,这事很怪。
赵元庚一直怀疑井三的身份,他就没想过如果井三是间谍他在哪传递情报?
那肯定要去他的卧室查查啊。
还得请个人(估计会请肖四或者张吉安)跟踪他,发现他和妻子用日语交流。
不过李淡云这事办得挺妙,她一看就发现这洋玩意不对,却故意装自己没发现这玩意有问题。
井上三郎也不怀疑一下,她听过打字机,就没听过打字机只能打洋文打不了中文?
(日文也能打,只能打假名打不了汉字)赵司令最后结局挺惨,六个太太就剩一个了,而且也没陪他。
孩子就剩一个了,还不认这个爹。
解放之后兵权也没了,丫头也全散了,只能守着大宅子孤独终老,最后整套宅子给国家。
也算是给这位军阀一个惩罚了。
剩下的事我就想到哪说到哪了。
说说胖丫的事吧。
胖丫投敌其实是必然的。
看看小时候府上的事,只有亲娘是真爱她,奶奶只想要孙子,爹其实心里有女儿,但是不会表现,她一直没觉得爹爱她。
大娘凭自己是正房,欺负亲娘(电视剧没有表现,但正妻欺负没生儿子的妾太正常了)。
五娘和她有感情,但是五娘已经被爹害死了。
所以她对家里人都没什么感情。
她应该是去上海才遇上了井三。
日本可能在东部大城市派出大量间谍,专门接近国民党高官的亲人。
再者,日本人去上海比去西安方便多了。
井上三郎先以井三的身份接近胖丫,和她产生感情之后把他的真实身份说出来。
赵嫣然开始肯定不愿意叛国,但当时井上三郎已经完全了解她的家事了,大概会说家里没一个人喜欢她,我们日本人也恨赵元庚,为什么不帮忙呢?
经一番劝说赵嫣然就投敌了。
这段情节不加上是个遗憾,或许因为换演员之类的事不好处理。
也有不少观众认为胖丫被调换了。
其实不太可能。
要是被调包了,赵嫣然能知道胖丫是二太太生的,肯定使劲对二太太好,但不能知道五娘和她之间的事,而电视剧里赵嫣然去大罗镇找鸳鸯枕再遇五娘之后明显她们有感情。
写故事的人肯定没往这个方向上想。
后来的间谍活动也有漏洞。
比如井三这个身份,估计是他初次接近胖丫的时候编的。
给胖丫听,能编出来热河人,保定军事学院就够了。
可你讲给赵元庚听,居然不编一下自己是几期的?
最后铁梨花打死赵嫣然那段剧情,简直太脑残了。
两边互相拿枪指着,谁也不开枪?
赵嫣然临时绑个人当人质,她不绑老爹不绑大娘绑自己亲娘?
柳天赐一个老瞎子,能那么准确地撞枪口上挡子弹?
赵嫣然给李淡云下的药应该是吗啡。
这才40年代,没几个毒品。
毒品按效果可分为兴奋类、镇静类、致幻类。
这药能止痛,吃完了也没出现人疯了的症状,所以是镇静类。
镇静类毒品当年主要是鸦片类。
毒瘾发作的感觉也符合鸦片类毒品的特点。
鸦片类毒品主要是鸦片吗啡海洛因,已经说了不是鸦片,还能一粒粒的吃,还能一吃好几粒不死,那就是吗啡了。
栓子的性格真不知道哪来的。
他爹妈都不懦弱啊,他爹敢和旅长的小老婆偷情,他妈亲手砍死了井上太郎中佐。
一直陪在他身边的铁梨花性格更刚强。
怎么他就成了这样的人呢?
栓子这个角色最大的特点就是坏,尤其是对牛旦坏。
然后还贪生怕死,张吉安一天就给他唬住了。
其实不必把这人写得那么坏。
牛旦人挺好,只是我想不明白,张吉安不比赵元庚更坏?
赵元庚是军阀的坏,但他打鬼子啊。
张吉安不但是军阀的帮凶,而且还是汉奸。
这老丈人都能认,亲爹不能认?
张吉安和肖四,都是赵元庚的亲信。
但这两个人明显不同。
肖四是真的忠诚。
去大罗镇抓五奶奶,结果他们从事先挖好的地道跑了,张吉安说消息有误,肖四却把实情告诉了赵司令。
张吉安就不一样了,他最优先考虑自己的利益。
除了这件事,还有小少爷死了,赵元庚杀了一堆人被叫到西安之后,张吉安觉得赵元庚肯定完了,要带大奶奶跑。
之后赵元庚没办他,估计是考虑他最了解五奶奶。
然后张吉安还真就找到五奶奶了,还救了她一命。
但是张吉安把避孕药换成保胎药的事我实在不能理解。
他是赵元庚的亲信,他编个谎谁能知道这是什么药?
那个鸳鸯枕估计也是张吉安帮忙卖出去的。
估计他自己也贪了点,他不贪赵元庚也得赏他点。
没有张吉安到处忽悠这鸳鸯枕也卖不出这么高的价。
张吉安和小玲吧,张吉安救小玲就是救来当丫鬟的,他想娶什么样的?
大家闺秀。
他一直和女儿说她娘是大家闺秀,生孩子的时候难产死了。
李淡云就很符合他的眼光。
像凤儿这样的他并不喜欢。
如果没有铁梨花盗墓的事,他张吉安能和凤儿结婚吗?
不能。
凤儿最爱柳天赐,张吉安也嫌弃她的出身。
就算没有柳天赐,他俩真成了,婚后张吉安也得一直嫌弃她。
杨志刚在这剧里演得还可以啊,也没有念台词时奇怪的感觉,后来怎么就变成那样了?
再说说赵元庚这六房太太。
大太太管家不错,抓间谍也有水平,就是没生孩。
但是她支持赵元庚娶小老婆,娶小老婆的事还是她主持操办的。
要说问题,就是这药变成一次两粒才够的时候居然没发现异常,可以理解为没见识过。
这个死的时机非常恰当,要是让她活着吧,你说是让她戒还是不让她戒呢?
不戒就是赵元庚养着她磕药,戒了也太看不起这吗啡了,而且她为了药连洗脚水都喝了,她哪有戒的意思?
二太太戏份不多,不过死法太离谱了。
但她确实最好这时候死。
不然她女儿是汉奸,她能有好果子吃?
三太太不但戏份不多,而且在家里最不受重视,还是妓女出身,地位最低。
赵元庚娶她是因为长像不错,觉得能生儿子。
可是三太太根本没怀过。
最后用那一计,实在是心狠手辣。
四太太。
赵元庚说乔营副在西安和一个财主的女儿好。
这事不知是真是假,但即使是真的,应该也会带四太太走。
财主的女儿是财,旅长家的四太太是色,这能一样吗?
最后她也算是自甘堕落。
当了十年的暗娼,竟然不找个戏班子唱戏?
杀井上太郎倒也不算离谱。
她一是有备而来,二是有武器,三是熟悉地形。
这也算导演给个表现的机会。
不然井上太郎晚点来,赵司令的部队早点杀回来,就没她的事了。
只是最后日本鬼子竟然不补枪?
人竟然没晕过去?
她结尾没必要跟着儿子寻死。
赵司令完全原谅她了,她可以陪司令度过晚年。
留到最后牛旦打进来的时候或许还能派上用场。
五太太就不重复了。
六太太这一辈子都挺惨的。
但是她已经从丫头荣升为六奶奶了,儿子也不是她害死的,她就不想着再生一个?
直接寻死不太好吧。
再者,这八年竟然也没怀一个?
毒酒是谁送的?
酒应该就是冯玉祥冯大将军送的,但是有个仇家买通了冯玉祥派来送酒的人,往里下了毒。
冯玉祥派人往里下毒怎么也说不通,那还会报是冯大将军送的酒吗?
在场的客不少都是冯玉祥的手下,挑这个时候送毒酒不是逼部下联合造反吗?
毒酒事件有个细节没处理好。
这毒酒好几位大人喝了都没事,医生都没请,小少爷一口喝下去就直接死了,连抢救的机会都不给?
片头曲里一句话“迷离乱世情”就道出了整个故事的本质。
迷离是说徐凤志和柳天赐、张吉安、赵元庚、梁飞虎都有单方面或者相互的感情。
乱世既指整个时代背景,也指赵元庚强抢民女。
片尾曲里“爱总会有一别,情会依依不舍”算是对整个故事作了个诠释吧。
本来应该是女主对抗强权、追求自我、自由恋爱的主旨,但是4个有感情戏的男角色戏份失衡,巍子演得又好,在现在这个女性权益开倒车的时代,女主不幸沦为观众苏男主的工具人了。
张吉安,徐凤志生命中出现的最早的适龄对象。
因为家道中落曾经逃荒乞讨,被女主好心救助,后来投靠表姑一家,给表哥赵旅长当狗腿子副官为生。
身份的转变,让他坚信娶大家闺秀才能重振家族荣耀。
所以虽然真心爱慕凤儿,却嫌弃她盗墓贼女儿的出身,不肯求娶,错过了最好的机会,使得自己大半辈子都只能反过来追寻她。
很多女观众轻易忽视了女主最初的大恩和张吉安主观导致的错过,盯着女主走投无路时对张吉安反反复复的哄骗利用,心疼他。
幸好有小玲这个角色提醒大家,他并不是什么好人,舔狗舔不到也是活该。
柳天赐,第一个不介意女主身份,不嫌弃她,教她识字,平等爱她愿意娶他的男人,即使他只是一个外乡来的文弱贫困教书先生,被很多观众嫌弃憎恶,依旧做了女主的初恋白月光。
只是军阀混战、日军入侵的年代里,他的力量太弱了,未婚妻被夺,自己被强行征兵,父母被气死,想要复仇却无还手之力,大半辈子颠沛流离。
但即便处境这么艰难,他也一直信守对女主的承诺,终生不婚,收养孤儿,瞎了也努力赚钱求生,最后为了爱人牺牲自己,是座没什么用但确实善良的泥菩萨。
安排瞎子书生柳天赐上战场遇上赵元庚有机会复仇却先打日本鬼子这个戏码,能够理解是为了表现柳的大义,但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他上战场只会添乱不能帮忙,画蛇添足了。
梁飞虎,4个男人里唯一有力量且愿意与男主抗衡的,可惜戏份太少,出场晚,下线早,演员长得又很正气,对戏时的暧昧与张力都不及赵元庚。
作为虎头山大当家与徐凤志相遇后,俩人的戏份集中在赵的割袍兄弟杀夫仇人与被赵强抢怀孕却跑掉的小老婆身份的矛盾,8年的朝夕相处和10年的分离思念都略过了,只有告别重逢两段戏流露出这两人之间的深情厚谊。
他们的身份经历给他们提供了相遇相识相处的机会,但也阻碍了他们及时更进一步。
梁飞虎是个有能力的好男人,他尊重珍惜敬重爱护“梨花嫂”,算得上良配,可惜有缘无分。
赵元庚,全剧最丰满立体最出彩人气最高的角色,有头脑、能打仗、说话直接、粗中有细、脾气急却能忍耐、孝顺义气、恩怨分明、有家国情怀。
刑场上看中了徐凤志就逼柳家退婚强娶,新娘大闹婚宴于是干脆对宾客承认自己就是强娶了这个仗义的好女人。
独宠五奶奶的同时一点都没放下对她的提防,威逼利诱绝不含糊。
但是除了徐凤志无意间说中赵的秘密激怒了赵被打耳光和凤第一次骑马突围逃走赵要开枪被表弟女儿拦着两次,戏里展现的更多的是赵对凤的疼爱和在意,两人对戏时火化十足,总有糊涂观众被迷了眼,劝女主好好和男主过日子,或者诅咒她早点死自己想要进入荧幕里当赵的“小六”。
一个三妻四妾、追生儿子的军阀大将在意新欢的时候,必然忽略了旧爱。
纳了五奶奶,直到十天后,老太太因为新姨太太不来请安发了火,大太太不得不来五奶奶门口堵人,才能见到自己的丈夫和他说上话。
他在大老婆面前毫不掩饰自己对新姨太太新婚生活的满意,还让大太太给自己锤腰。
他理所应当地认为大太太早没了吃醋闹脾气的资格,要她前清二品大臣女儿的出身,倚仗她上上下下打点一切,却不肯提供一丝一毫的爱意怜惜。
曾经迷恋的四太太也早被抛到脑后,和新人闹矛盾进不去门的时候才能想起来她,却不能容忍她红杏出墙,没像真实的军阀那样毫不留情杀了,但也先困住她锁住她后派人下手。
生了唯一女儿的二太太和不会说话讨他欢心的三太太仿佛透明人,一个整颗心扑在被全家人忽略的女儿身上,一个不死心伺机而动只想要侍寝怀孕。
因为《寄居者》喜欢上了严歌苓,喜欢上了近代故事。
于是当看到热播剧《铁梨花》是严父女合作,自然找原著来看了。
刚开始以为这是一部及其普通的民国女子励志文,看到后半段发现完全想错,这是个倔强女人为一生命运的抗争史。
也许光这么说太过假大空。
其实这个故事讲的是活生生的小人物,每个人都小的可怜,一不为国二不为民,都是为了自己和自己所爱以及兜里的那点银票。
当铁梨花最终发现,追逐自己一生的两个男人不过是看中了她那莫须有的特异功能,当她发现她的儿子越来越像他的父亲,为了金钱不惜夺取兄弟的性命,这时铁梨花那小人物才真正闪出了大光芒。
她会为怕儿子上战场而买人替儿子充壮丁,她会为儿子的事业不惜“利用”自己的美色,但她决不允许她的亲人一个个为镂花枕头而丧命。
于是,他将最后一命让自己儿子来丧,亲手将他推向死亡,又亲手摔碎了毁掉她一生的镂花枕头…… 看过全书不禁为铁梨花悲苦的命运扼腕,这是套话,实话是,我被她那七分人间三分阴间的美完全镇住了,这也许才是一个民国女子对自己命运的最终抗争。
于是看了几集电视剧……丫的,你确定这是铁梨花?
前半段完全是狗血的民国大院戏,原著里不到一章的大院生活被无限拉长,后半段又莫名其妙成了抗战戏,完全脱离原著。
原著中小人之心的诸位主角配角全成了高大全的抗战英雄……我就纳闷了,民国戏不加点战争就会死啊?
不加个gcd就会死啊?
不让敌军投降我军就会死啊?
于是,铁梨花活脱脱成了中年版刘胡兰,外加十项全能劝降官……活活是“被抗日”了!
原本在之前,我一直很期待《寄居者》可以拍成电视剧,,现在我双手合十祈求导演编剧开恩别相中它,否则一定会出现这样的场景—— 女主人公May是个美籍进步青年,纯自愿抗日,而非原著非自愿,爱上某犹太医生,为了他脱身至美国,找来进步犹太青年杰克布,后得知犹太医生的丑恶嘴脸,毅然决定离开他,与杰克布共同为抗日伟大事业而奋斗…… 如果是这样,我宁愿它永远是本小众小说。
———————— P。
S。
我真没指望张艺谋把《金陵十三钗》拍出我心中的样子,看张艺谋选的那两个男主角……你就全都懂了…… P。
P。
S。
我猜《金》会变成众人齐斗日军片…… 2011.2.21
《铁梨花》从十几二十几集偶然开始看一直看到40集快大结局了,想想精神支柱快结束了,也该说些什么了。。
可是从何说起呢,这部剧的人物形象都很丰满(胖丫除外,太让人失望了。。
)。。
昨天中午特别想从大奶奶这个豆瓣影评上鲜有提及的人物开始。
今天却满脑子都是赵元庚的“爷们”理论,真英雄,不能不让人爱。
赵元庚是坏人吗,也许吧。
可是他霸气,血性,爷们,仗义,对女人好;他正直,嫉恶如仇,有勇有谋,浑身上下充满胆气;他心胸宽广,明辨是非,容别人所不能容;他身强体壮,中气十足,60多岁上战场仍然举枪冲锋,他是个响当当的中国军人,即使是以60岁高龄和那个20多岁的小日本井三单挑,也不占下风。
杀了那井三后,浑身是血的他对着过来扶他的铁梨花,还微笑着举臂示力,那表情很可爱很爷们。。
这样的男人是英雄,太男人了,我都觉得要个人崇拜了,不得不爱。。。
不过做老公,我还是喜欢张吉安那样温柔深情的。
虽然这家伙,不是什么好东西,畏强权,虚荣,爱财,最后还勾结日本人。
可是作为那个年代的小人物,就不多说了。。
无关人品,单从他的深情来说,还是很让人心疼的。。
从第一集开始,他一个愣头青,一个小小副官求赵元庚不要砍铁梨花的头,到赵元庚强娶铁梨花的路上,得知铁梨花割腕自杀时他跳到轿子前紧张心疼的表情,深深的体现了他是很喜欢铁梨花的,只是他还是顾及身份,没有早早去铁梨花家提亲,这致使铁梨花与他终身错过。。
他深情,他以自己的方式想要为铁梨花好,他愿意放弃他所拥有的一切和她私奔,他虽然有个女儿,却为她终身未娶,他很多次救了铁梨花的命,对铁梨花对他的怨恨却始终不放在心上,还明知不可为而之,恳求铁梨花和他一起退隐深山,他老了的时候依然会站在20年前和铁梨花分别的地方,向她的方向深情眺望。
还有到最后,张吉安已经疯了,谁也管不住,可是铁梨花一句“张吉安”就把他叫醒了,这个女人这个声音是在他心中多重的分量啊。。
这些都让我感觉很心疼他,和一个喜欢自己的人过一生未必不是一个幸福的选择,可是铁梨花注定是一个有个性的女子,且与他道不同不相为谋。。。
柳天赐,我觉得没什么大出彩的,也许在现在这个年代,文人是一种优势,温文尔雅也是我喜欢的。
但是相比较而言,在那个混战的年代,我只有一个感觉,就是百无一用是书生。。。
加上赵元庚太男人太有血有肉,张吉安太出彩,他则相比较显得太文弱也太沉闷了。。
不太喜欢他的发型,老了的时候,也不整整头发。。
但是为铁梨花档的那几枪确实有点让人心疼和感动。。。
这也是据网友说,他做的最对的一件事。。。
他是挺可怜的。。。
捡了个女儿,结果嫁错了人,最后也很惨。。
挺可怜的,抱抱。。
色子,长得很可爱,人很仗义。
只不过他有点神奇,到哪都那么多拜把兄弟,也不知是怎么当得丐帮四袋长老,且因为几个包子就跟了铁梨花一辈子。。
几个包子引发的兄弟情义。。
牛旦,就不说了,几乎完美,年轻帅气,仗义忠厚,正直善良,武功高强,集合了爹娘的优点。。
只不过最后两集让我比较讨厌他,像是被洗脑了一样,他要打自己亲生老爹,还学栓子那样威胁他娘要当大头兵,流血流汗碎脑袋。
这让我很是生气,对不认的爹就罢了,对亲娘也这样说话,够了。。。
再说说赵元庚的几个女人吧,终于轮到大奶奶了。。。
大奶奶,那可是名门闺秀,家世显赫,她爹是清二品大官。
他和赵元庚也算般配,想来当初嫁赵元庚也是明媒正娶,风光无限。
只是无奈,入门许久都不曾有一男二女。
于是赵元庚一而再再而三地纳妾,想生个儿子出来,传宗接代。
这里想说说人家大奶奶的气质,气度和精明。。
大奶奶精明置家,毋庸置疑,老太太放心把这个家交给她不是没有原因的。
大奶奶知书达礼,精明能干,孝敬老太太又一切以夫为主。
可以说在铁梨花之前,她撑起来赵家的大后方。
她和赵元庚是老夫老妻,他没能为赵元庚生下孩子,反而鼓励赵元庚纳妾。
为帮夫娶五奶奶,跪着请求老太太,言辞恳切,那心胸让一般女子汗颜。
最后,她偶然发现了女婿的可疑,但当时也没立即表现出来,反而装作什么事都没有,硬是把密码机说成报纸上说的打印机,然后紧接着找了赵元庚,帮赵元庚找到了奸细,从而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当时我只想说她真的不楞啊。。。
赵元庚出城前,特意拿下眼镜和大奶奶对视,那表情特可爱深情,表示大奶奶没白跟他四十多年,他们俩的感情也不仅仅是表面的夫妻而已,他们更是相互理解和支撑的吧,像伙伴像知己,默契十足。。。
只可惜,大奶奶精明干练了一世,最后却被胖丫和日本人给算计了。。
她怎么也没想到从小看着长大的胖丫竟然会给她吃毒品吧。。
随着她最后的落魄,老赵家一场血雨腥风也悄然而起。。
那个破井三,要不是最后他把大奶奶刺死,大奶奶完全可以戒毒,重新开始生活,陪赵元庚走完最后一程的,可惜啊可惜。。。
二奶奶,算是个老好人,再普通不过的封建妇女,心地也算善良,只不过没想到生的胖丫最后竟然成了那样一个东西。。。
三奶奶,唯一一个什么用都不起的坏人,我觉得。。
就知道扭啊扭的。。。
不过也怪可怜的,十四岁进赵家,却一直不得宠爱。。
四奶奶,名伶。
不太知道她为何背着赵元庚偷男人,但是其实她还是很个性的一个女人。
我还是比较喜欢她的,敢爱敢恨,心眼也不坏。
看多了也比较有气质,她和铁梨花是两种气质,妩媚。
那一排牙很齐,有时感觉她像罗海琼。。
五奶奶,主角,就不多说了。
还可以,有个性,像赵元庚说的那样她骨子里是个爷们,正直仗义,又敢作敢为。。
老太太也说了,徐凤志,有男人的志向。。
六奶奶,太配角了,就不多说了。。
老太太,这个对赵元庚至为重要的女人,不得不说演得太好了。。
老太太是老戏骨啊。。。
她绝对是强角,一个很厉害的奶奶。。
他们老赵家遗传,都身体很好,精神矍铄,还有气骨。。
赵元庚的孝和她的说不出来的一种什么感觉(敬吧,可能)配合的天衣无缝,这俩演员这俩母子简直是太绝配了。。。
老太太临走的时候,把只有两颗子弹的手枪交给了老五,这个她从一开始就不喜欢的媳妇,却成了她最后的依靠。
这两颗子弹最后一颗给了她孙女胖丫,一颗给了她以为是孙子的栓子,给他们老赵家清理了门户。。。
胖丫,不屑的说了。。
就是最后她死的时候,太不过瘾了,这么坏的人,最后怎么能才一颗子弹就死了呢,她打柳天赐还三四枪呢,太狠心了。。。
这一大家子,这么多人,费了我不少脑细胞啊。。。
最后说说这结局,太凄凉了。
老五为什么就不能陪赵元庚终老呢?
如果大奶奶没死,或者四奶奶没自杀,陪陪老赵也可以,但是为什么要让老英雄一个人生活那么久呢,很可怜。。。
那一大家子其实真的不必死光啊,挺可惜的,老太太是不是到死都不知自己有个那么有出息的孙子啊。。。
唉,不想了,头都疼了。。。
爱如梨花 有太多的相逢和分离,每一次都仿佛隔了千千万万的山痕水迹。
理想国里的爱情,是一个盘旋的迷宫。
一路彷徨,却总相信出口就在离自己最近的地方。
陈数,有人说,她穿旗袍的样子,比张曼玉更美。
我记得她曾是那个勘破尘缘的观音,与黄海冰饰演的唐僧有一段近乎神圣的暧昧。
现在她是一个女人,有一段被捉弄的命运。
命运也捉弄了所有的人。
美如梨花,坚强似铁,正如她的名字铁梨花。
她的爱,让男人失色。
尽管所有的爱都如此认真。
这是一种对爱的诠释,一部女人的史诗。
书生、军阀、草寇。
可怜书生纯情,却遇到了杀人如麻的军阀。
军阀杀人如麻,爱像脱缰的野马。
她逃出了军阀的深宅大院。
书生依旧纯情,她却在一座空坟前了断了前缘。
她错过了十六人抬的花轿,却甘愿被大当家抱一回,只因此生无缘……爱总会有一别,情会依依不舍。
再没有年轻的爱情,再没有如雪般的笑容。
只愿融化的心,不再如铁。
这是一个人性的寓言。
审美的标准忽然变得不堪一击。
据说美丽会在枪口和军刀下开出一朵恶之花。
每个人的心中都对人性的反叛抱着怀疑与好奇。
但当超人的意志如金丝一般穿过天际,人们都会疯狂地顶礼膜拜。
于是有这样一种戏剧,在那里人们不再执着于罂粟一般的现实审美,而是期待从镜头中自我反射出净化心灵的光芒。
这同样是一幅性别的图腾。
每个时代总有一个形象与之对峙,我们相信一个女性形象再合适不过。
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女性形象总是如一具具木偶,被男权话语贴上种种标签。
只有在屈指可数的文学作品中,女性才成为一种具有神圣意义的符号,投射出时代的价值所在,赋予一个时代某种明亮的色彩。
如同海伦一出现在特洛伊的城头,便让主宰时代的勇士们热血沸腾地前进。
时代就这样被改变了。
史诗、寓言和图腾,严歌苓用一本《铁梨花》完成了一次文化和性别意义上的回归。
我欣赏严歌苓跨文化的视角,和现代性的笔触,总是能在各种文化语境中一语道破玄机。
同样欣赏她凌厉的语言风格,唯有如此,才能一针见血。
这是一部很棒的电视剧,从电视上匆匆瞥了几眼,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了。
最近才从网上陆续地看完全剧。
首先人物都很有个性,演员的演技也都不俗。
几乎个个出彩。
曾经看过相关演员做的一期访谈节目,里面有导演,张吉安,老太太,了解了一些内幕,不知大伙有没有发现,凡张吉安出现,他都带了手套,那是因为他曾经被烧伤过,手上有疤。
这显示了一个演员的敬业。
相信他这个人物让很多人又爱又恨,爱的是他对凤儿的真情,恨的是他后来的功利。
这个人物塑造的真的是很成功,所以本来他是一个小配角,但是导演、老太太发现他很出彩,一次次加的戏。
演员中有许多是对原来的颠覆,像陈数、魏子、张少华。
陈数原来给人的印象是大家闺秀,个性温婉,我们从来没有发现她还有这么有性格的时候,但是塑造出来的铁梨花,有勇有谋,敢作敢当,令人印象深刻。
同时与几个男人发生情感的纠葛,里面有她爱的、恨的,还有爱她的。
其实这几个男人都还不错。
柳天赐对她痴心不变,最后为他而死。
但是说句实话,我不太喜欢这个人物,个性软弱,不是真爷们。
张吉安,对她由感激生爱,跟她也是纠葛了一辈子。
大当家的梁飞虎,是条好汉,不计较她是赵元庚小老婆的身份,肯用十六人抬的花轿娶她,在她说出柳天赐还活着的时候,忍痛割爱,还为她说谎遮掩,是条汉子。
他也不计较栓子可能是仇人的儿子,肯收他为义子。
赵元庚,也是魏子形象的一次颠覆,正义形象化身的他演了一个军阀,从形象到举止,都让人看到了当年那些军阀头子的影子。
虽然他做了不少坏事,但是够义气,重情义,爱他那些女人,爱国家,也是个响当当的人物。
最后我要说一说色子,这个人物,我觉得从造型到表现也相当出色。
够义气,重情义,虽然有些爱夸口的小毛病,但是绝对是可交的朋友。
对这部剧有些失望,说实在话,当我看到赵元庚儿子被毒死他滥杀无辜,杀害那个因为给母亲过忌日,而没去参加赵元庚儿子生日宴的男人的时候,我真的有一种想掐死赵元庚的冲动!
就因为赵元庚怀疑,这个男的为了报复自己给自己儿子下毒,这种因为武断杀人,而自己丝毫不知收敛的军阀,最后居然成了抗日英雄!
就算是最后赵元庚能投诚解放军,最后也会因为是军阀出身而被挖坟掘墓!
小时候和爷爷奶奶一起追过这部剧,看过几集有点印象,2020下半年才重新一点一点看完,可以说这部剧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女主戏,凤儿一辈子遇到的这几个男人,都对她有情或是有义张吉安,口口声声说爱她,可是凤儿也早看透了他,张口闭口说爱凤儿其实为了利益随时可以背叛舍弃,凤儿救过他的命,他也救了凤儿好几次,这两个人可以说是一世冤孽,一个跑一个追的斗了一辈子柳天赐,他爱凤儿,凤儿也爱过他,只可惜可叹两个人一辈子都差那么一步,当初是因为一头牛凤儿不得已嫁到赵家,可就在凤儿逃离了赵家的时候两个人却彼此失散,后来当凤儿爱上别人的时候他又出现了,哎,他们不是没有情谊,只是人这一辈子早一步晚一步都注定是无缘赵元庚,我对这个角色一直是平平淡淡的,就像凤儿对他的态度一样,不爱也不恨,他们两个人也可谓是在一起斗了一辈子折腾了一辈子,赵元庚也是真的爱了她一辈子,如果没有那段强取豪夺的婚姻,或许他们能做成知己,可是凤儿没有像有些小说里电视剧里女主一样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发作,对这个对不顾她的意志一直想要把她占为己有的男人,她一直不爱不服,一直在顽强的和他做对抗,因为她内心一直坚定的是,她是自由的是只属于自己的,对于这个一开始就把她看成一件物品的男人,她是不可能去爱的骰子,这个人物可以说是一心一意只为凤儿的人,他敬重凤儿,佩服她跟随她,他也是唯一一个从头至尾跟在凤儿身边的人,两人没有男女之情,更似亲人,相依相伴一生梁飞虎,这是我最最最意难平的一个角色,他是真正懂儿凤儿真正爱她这个人真正尊重她的人,他愿意八抬大轿娶她,对她的儿子好,真正无私的爱她的人,如果说柳天赐和凤儿从一开始就差着缘分的话,梁飞虎和凤儿就差就差那么一步啊,就差那么一步,梁飞虎是不逊于赵元庚的英雄,他的死令我太意难平了,张吉安、柳天赐和赵元庚都不懂真正的她,可是梁飞虎懂,他和凤儿是正真天作之合,可是就差那么一步,天人永隔
巍子老师演的太出色了,整部影片最吸引我的就是巍子老师的演技,我觉得不应该叫铁梨花应该叫铁汉子,巍子老师简直就是康熙大帝里的陈道明亮剑里的李幼斌希望巍子老师能拿最佳男主角
编剧肯定是个女权主义吧;男演员是长得都很粗犷,要么大男子主义要么怂货孬种;后来没再看了,值班时候略微看看吧。
全家一起看
漫长
只看陈数大美女,剧的话emmm
广东高清的电视剧,3集联播无广告
感觉陈数有点过大了,孙俪又太愣撑不起来,蒋勤勤也不知道去哪儿了,演员剧本都非常不错,耐看
和原著大不相同,彻底颠覆了书中凤儿的形象,剧中的凤儿像是一个抓到一点把柄就无限威胁利用张吉安的任性小妞儿
看到梁飞虎送来十六人抬的大轿,抱拳和铁梨花告别,心里那个堵啊。。。
上海还真是一个出汉奸的地方
非常好看,热评第一那个地摊文学看多了吧,居然还那么多赞,你脑洞挺大呀,就算你想的是真的这部剧是这部剧,演技好剧情赞,可惜了一部好剧被打这么低的分
其实全片到赵元庚在抗战硝烟中扛着大刀,身后呼啦啦飞扬的青天白日旗那一幕就该打住了。结果,硬生生扯回一个河蟹结尾。总的来说算大陆剧里少有的好剧。杨志刚演技比N年前在《龙虎人生》里成熟很多,把张吉安演活了。
我真的受不了杨志刚,当年觉得他像陈冠希呢,剧好看。
不错,我先看了原著再看了电视剧,虽然名一样内容却不一样,电视剧更有震撼力,我用了24小时,眼睛都没眨一下的,一口气看完43集,前20集一集都没跳,就演到栓子和牛旦挣媳妇的时候跳了一段,有史以来第一次这么被一部剧这么吸引。
一件事非要墨迹好几集吗?如果是穿插与整部剧也还好,但是割裂感太强了。
当有情人终得相机 都已两鬓斑白
43集,两个小时完事。
栓子好像于荣光
毫无疑问···我就是冲着张吉安杨志刚小朋友去看的···仍然是虞小白大于黑桃Q大于蒋小鱼大于张吉安大于梅贤祖~!
天天陪媽媽一起看。
总是那么一身衣服。。。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