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来到第五季 整场剧情就是精心刻画的道别 和过往埋下的每个伏笔对应 倒叙和插叙 的时间线填满25年跨度的改变 终于到最后其实谁都没变 之前总以为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会像破产姐妹里那样一直昂扬向上走 遇到困难曲折之后继续 终于在事业一片大好爱情光明的时候迎来剧情的终结 但转念一想这样的戏码其实在第三季的结尾已经上演 于是编剧决定讲述之后的故事 midge还是那个midge 她聪明风趣幽默 但有时不计后果 编剧不偏爱她 因为她的很多挫折是自己造成的 但最终或许还是偏爱这个角色 在最后一季终于下定决心 要做一个成功的comedian 下定决心搞事业 susie也还是那个susie 她讲义气忠诚为达目标不择手段 但也爱赌自负 也终于在最后一季看到更多的女权元素,在male dominated industry里女性想要出头,只能break the rule 她曾经play by male’s rule结局是哪怕她的风趣幽默已经折服对手也无法折服不愿去冒险的制片人 结局是哪怕所有人都知道她的愿望、愿意接受一个三流的喜剧人也不愿意让她上场 总以为gorden offer她上节目的机会时她会因为不是靠自己的努力与表现争取来的而感动复杂 但她其实千千万万遍证明了自己 但是当权者决定视而不见 成功,没有前人走过的成功,对于女人这样的成功,就是要不择手段 break every rules 最后 了不起的麦瑟尔陪伴我整个大学四年 我对她的感情 对剧情的接受就像我这四年的心理一样 大一对于前夫哥的厌恶 对于midge的怜爱与欣赏 正像那个爱恨分明期望重创这个世界的年少的我 到后来不理解midge离开医生的原因 到又悲又愤于midge亲手毁掉自己的全球opening机会 直到这一季 我才感觉到将要进入社会的我 和Midge是多么的共情 感情哪里来的那么容易 又哪里会那么单纯与简单 爱本身就是复杂的 参杂着欣赏与依赖与讨厌与信任 对于事业的追求 从原来满足于做opening guest到自己想要build a fame 想要go forward 背后是持续的自驱和对其他无关紧要的东西的舍弃“i want a big life. I want to experience everything. I want to break every single rule there is”起身推开窗去过自己想要的美好人生 谢谢你 The magnificent, the magical, the marvelousMrs.Maisel
今天,新配发的架子开始要佩戴了。
一通拆、装、钻、拧、粘等操作之后,把外面五颜六色里面满是窟窿的衣服挂在衣架上,看着各种表明身份、地位、资历、荣誉、水平的东西挂满领子、胸口、左膀右臂时,出了神。
人,真是个奇怪的动物。
本是碳基的一组细胞,他与他、她与她的不同,早已写在每一个细胞和细胞与细胞的组合中,却乐此不疲地用各种人为的代码定义他或她,用表格,用文字,用框图,用一串串数字,用一个个方块,用抽离了过程、经历、情感、体悟的时间和空间的三维坐标定义自己、定义别人,并称之为干货。
像这样“出了神”的时刻在我的印象里是有一些的,而记忆最深的是几年前在机关的办公室里,看着自己的领导和另一个单位的领导坐在离自己不到两步的另一侧,听着她用她所知道的最好的名号和言词向对方介绍着我,而对方一直微笑着颔首表示赞同和认可。
那一刻,出了神。
能非常清晰地感觉到另一个我脱离了这个躯壳,从另一个视角看着屋里的这一切:这边的这个出了神的人就是我?
那边的那个被反复提及的就是我?
而那个不停地点头并时不时看我一眼的人此时心里慢慢建立起来的“我”就是我?
其实,这样的反问本身就是伪命题。
相同的事物,在不同的时间、空间、个体、视角、认知、经验、状态下本身就会呈现出不同甚至是完全迥异的样貌,讨论甚至纠结于哪一个自己才是自己是无意义的,但出神的那一刻让我可以脱离自身,站在第三方的角度看人看物看事看自己,这样的感觉可能才是有意义的。
而能够意识到自己“出了神”,并反观自己“出了神”,可能才是我对这一次“出了神”印象深刻的原因。
前面说了这么多自己,其实都源于S05E08里那两个让我分外有感的“出了神”。
Midge去参加同学会。
看得出Midge很喜欢这样的聚会,面容姣好、打扮精致的她在这样的聚会中游刃有余,不存在融不进去或者是格格不入的“社死”状态。
而且,她也乐于因穿着被恭维,因与众不同的工作状态被羡慕。
只是,当众人羡慕她有工作只是因为羡慕她日后可以以如此丰富的经历作为人生回忆时,她表面上喝着饮料,继续应和着众人的八卦,其实出了神。
剧集并没有展现此时此刻的Midge在想些什么,只是用喝饮料的动作做了留白,却在几十分钟后Midge与Susie的车站对话中用台词泄露了Midge的深深触动:这一切都不是为了在自己的人生华章上增加浓墨重彩的一笔,站上舞台,无所畏惧地站上舞台,只是因为喜爱,因为只有在那里,才能感到无比舒适。
不经意间,Midge用Lenny最初对她说的那句话说出了自己。
在剧终即将来临的时候,编剧用如此的方式实现了Midge与一生中唯一懂得她的Lenny打破时空的互文,不禁让荧屏外的我戚戚然:“I’m gonna hold you to that.”“I won’t blow it.”
Abe参加一个中年男人的聚餐(可能,看似热闹的餐桌非常适合诠释“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所以,不想灵魂出窍,请远离餐桌!
)。
到了五六十岁的年龄,工作、生活,可想而知,各种鸡毛,已经不是“烦恼”二字可以概括的,更多的是一边步入老年的恐慌、一边面对各种状况却无力改变的沮丧。
而更为无奈的是当你已然有惊无险地度过大半生,衣食无忧,看似中产,却发现你看世界的方式并不如你所想的那么正确,你最爱的人原来一直是在你毫无帮助甚至是你纯粹添堵的方式下独自完成了成长,她的执着、她的强大、她的优秀竟与你无关而你却一直无视这些,甚至潜意识里觉得这些都是因你而有。
可想而知,当60多岁的Abe终于意识到这些,并发现为时已晚时,他在那样的聚餐中,出了神。
剧集让Abe极为艰难地说出了自己的所思所想,然后用众人点餐的话外音特写了Abe出了神。
很多人说Abe对传统的性别歧视的反思并没有引起同桌的注意,他的反思那些老男人不懂也不关心。
其实,我相信编导此处的处理如果只是为了展现老白男的性别漠视,那未免太狭隘了这部剧在剧终季截至目前为止所展现出来的不同以往的广度和深度。
人生观本就是个人化的、极主观的,就像这餐桌上的四人,各有各的困苦,你可以说他们在自说自话,但这难道不就是人生对于每个人的意义吗?
人生,就是你看到的那个样貌,有人看的多看的远,有人看的少看的近,你只能基于你的视角你的位置想你能够想到的、说你懂得的明白的,你永远无法切身体悟另一个人即使是最近的人的所思所想所懂。
我们只能基于自身共情、共不情,反思、反不思,这已经是人感性和理性的极限了,更不要提那些无法共不情甚至是无法共情、不会反思的人了。
没有办法,人就是这样狭隘的三维动物,我们永远都只能是毛姆笔下那自身囚牢的孤独个体。
两次出神,两次游离,非常电影化的方式,让《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跳出Midge个人成长史、脱口秀发展史和欧美女性自强独立史的窠臼,对人、对人生有了更有意蕴、更为深入的思考,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都超出了前四季,虽然远不及《广告狂人》这样用几个人侧写整个行业、继而辐射整个社会、整个时代的杰作那般有力度,但贵在在美仑美奂的高饱和复古风下有一颗真实有趣又坚韧不拔的心。
如果说,《生活多美好》中那失神的一刻让我们能亲眼看见“if”之后的可能,从而更好地理解和面对现实,与世界和解、与自我和解。
那么,《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中这出了神的瞬间则让我们更加笃定“Don’t”的意义非凡,从而更好地见世界、见众生、见自己。
许是这样的电影、这样的剧集看的越来越多了,发现自己也变得越来越电影化了,而这种变化若不是与人交谈时总被人说“这么有画面感”,自己竟毫无察觉。
剧中,Midge对Benjiman解释逃婚的理由时说脱口秀演员会把自己的生活拿来做段子的素材,会在大庭广众下讲家庭糗事、卧室笑话,这样的事情是任何丈夫都无法忍受的。
可能,这就是演员这个身份的一种残忍吧,但仔细想来,这也不啻是上天对演员的一种馈赠。
以我为酒,必先干为敬。
而人生如戏,全靠演技,谁又不是演员呢?
第一季我觉得是神剧,第二季是爽剧,第三季、第四季都有点没苦硬吃的感觉,第五季突然开始回顾两人牛逼的一生。
本想打三星,但是这部剧仍是无可替代的,四星给她用来消解荒诞的现实的幽默。
中间一度弃剧是因为看腻了midge因为口无遮拦无数次不长记性地搞砸演出,以及不知道为啥突然对前夫余情未了,然后抛弃了牙医。
你要写她经济窘迫吧,她每天几套衣服,住着六居室,维持着中产的精致生活,借钱买房是问前公公借,甚至可以对演出offer挑挑拣拣。
suzie则是另一个极端,不知道为啥她会在gaslight,做一个服务员,明明有一个业内很牛的经纪人师傅,却身无分文,和两个男人合住在一个厨房间。
所以我看她们的奋斗总觉得很出戏。
父母的觉醒过程也是,abe为了追求自我一定是要以放弃终身教职为前提,而他甚至连一套自己的房子都没有,rose为了争取更多的家族信托回了家,却因为家里的重男轻女怒而放弃了原本的钱。
一切仿佛就是为了增加midge的负担。
lenny他到底磕的什么药,m和牙医其实也挺搭的,搞到最后m还是更喜欢前夫的样子,结果第五季突然来一句她有4段婚姻,还有一次在婚礼现场反悔,看得一脸懵,这个剧情已经崩得不能再崩了。
那场suzie吐槽大会也看得好尬,怎么可能专门搞个本人都不一定到场的马屁大会,然后剪辑的时间线也很乱,补了一些她经纪人师傅的剧情,仍旧不知道她为啥第一季开始的时候会在gaslight。
最最无语的是加了一段suzie和gordon老婆的关系,非得正确一下是吧,看吐了。
本来可以是girl help girl的故事,结果变成suzie前女友求自己老公让女主上节目这么一个狗血剧情。
梅林补齐了亚裔元素,性格也很棒,结果说怀孕就怀孕,说孩子没了就没了,接着强制下线。
joe和梅相处的过程中,也有他原来的问题,在梅搞定了酒证后和她吵架。
但是到最后他却是给m兜底的人,他的成长线没女主的这么夸张,却更让我感慨。
最后我想说无论关系多么好,远离赌狗,尤其是一犯再犯的。
看到一部这么好的女性主题,结果至少两次因为suzie的赌博或黑社会兄弟,让joe来做保护者,这个剧情设定的真是无语了。
第五季的时间线比前几季跳跃很多。
第六集Miriam给Susie拍的小短片不过几分钟,却串联起了二人之间几乎所有的重要回忆:Jackie, Gaslight, Suphie Lennon……既是讲给台下的Susie,同样也在说给荧幕后的我们。
前几季频繁出现的“舞台”与本季中多处设置的“镜头”,仿佛都在不断提醒观众这始终是一场“show”,而所有表演都有收尾的时刻,随着进度条缓缓向前,这场盛大的闹剧也终将落幕。
第一季以为是大女主爽剧,后来发现剧中出场较多的角色几乎都是优缺点并存的“圆形人物”,和剧外的我们一样过着有起有伏,偶尔抓马的生活,后面几季越来越多的故事线铺开,也更接近群像剧了。
剧情设置某种程度上还挺反直觉……每次以为有所起色之时又会急转直下,心灰意冷之际却遇枯木逢春,别太写实。
最后一集女主看向舞台上的麦克风那一幕,第一次如此共情一个角色,切身感受到了那种在重重打压与阻碍下仍旧蓬勃着的渴望:我有能力,这是我应有的,谁也不能阻挡我去得到它。
私心上也很喜欢女主,在服饰选择、感情处理上有着龟毛又可爱的一面,在大是大非上杀伐果决,在事业上有一种执拗的疯劲,魅力无敌(。
"My daughter was dumped by her husband out of nowhere that was her saber tooth. Instead of collapsing from the weight, she emerged stronger. A new person, so I thought. But now I think perhaps that was who she was all along. I never really took her seriously. My son, Noah, I took seriously. I would take them to Columbia with me every week so he could dream of what he could be. I don’t remember if I ever did that. I don’t think it ever occurred to me," Abe continues. "And as unfathomable as this career choice of hers is, she’s doing it on her own with no help from me or her mother. Where did this come from? This strength. This fearlessness that — that I never had. That my poor son never had. What could she have been if I had helped her? And not ignored her; ignored who she really is. My daughter is a remarkable person. And I don’t think I’ve ever said that to her."真正意义上的大女主剧!
Truly Marvelous! Mrs. Maisel! 致敬!
微笑着勇往直前的女人!
世世代代被忽略,被遗忘,被轻视的女性们,Tits up!
一句话概括就是:s1怎么表演,s5就怎么表演;s1怎么搞砸,s5就怎么搞砸;s1有多心智不成熟,s5也是一样。
s1女主就展现出了天赋和努力,在有了经纪人做规划以及自己下定决心要走这条路之后,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在完善自我的同时寻找、抓住机会,不断登上更大的平台,提高曝光率。
s1里最好的机会就是给Sophie Lennon做开场,但是演出前的会面让女主心态受到影响,导致她情绪上脑,搞砸了这个机会。
在这个时候我就认为,女主最需要的是心理上成熟起来,要对情绪有控制,至少不能被情绪影响工作,要能理智地认清情景,不能任性行事。
她的随心所欲的不稳定性是双刃剑,能带来灵感也能毁了机遇,我觉得如何认识自己、控制自己、让心智变得成熟应该是女主成长的主要任务。
s1讽刺Sophie是问题暴露比较明显的一次“搞砸”,但在这之后女主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够理智的。
s3-4被shy开除是给女主造成影响最深的一次“搞砸”,虽然我觉得这一次主要是因为shy那边比较敏感,但没办法,无法改变他人。
这一次女主反思了,而她得出的结论竟然能是:不做开场了,我只说我想说的。
我看到这里是真的为她天真的理想主义感到深深震撼。。。。。。
这还不如不反思。。。
🚬然后s4被Lenny点醒,说醒了好像又没有醒,她知道自己的决定有问题,她会修改这个决定。
但她又依然没意识到自己“能做出错误决策”本身是不对劲的,根源是自己天真且不成熟。
于是,都到了s5最终季了,女主还在因为失去一次演出机会而心态爆炸,搞砸另一个比较重要的演出。
s5e4真的给我人看麻了,从女主个人成长的层面来看,最关键的问题整整五年都没有得到解决,甚至没有被意识到。
五年是什么概念呢?
懵懂的高三学生一个大学都读完了,已经是感知社会险恶的社畜了,而女主关于认识自我的心理成长竟然完全还在原地踏步。
ps:截止到目前为止,s5的事业线推进靠的是意外,是戈登偶然来strip club,那这个桥段要是放在s1,戈登在女主开始表演后不久偶然来到gaslight,是不是一样的结果?
是不是中间几季都不用看了?
ep4实在给我整得有点恶心了。。。。。
幸好这是最终季,搞砸的演出也不是主业相关,不然岂不又是前几季里最熟悉的“一夜回到解放前”呀嘻嘻:)
她站在舞台中央,那个原本不属于她的位置。
许多观众本来不是冲着她来的,但他们被她的魅力所吸引。
掌声和笑声涌向她,她终于得到了她想要的机会。
有人曾以为她是凭借私人关系,但终于被她的实力所折服。
一束追光亮起,试探着打向了她。
她抬头迎向那追光,脸上的表情灿烂而无畏。
追光停下了,然后再也没有移开。
她成功了,在那么些年的努力之后。
屏幕前的我泪流满面,全然忘记我眼前是一个虚构的女人,她正身处六十二年前一个并不存在的演播室。
那束追光穿越漫长的时空射向我的眼睛,让我情难自已。
我看过有人说,她是一个传奇,所以她可以不完美。
但我要说,正因不完美,她才光芒四射。
她就像歌中所唱的孤勇者,无论身披破衣还是华服,都将它当做战袍,一往无前。
是的,她不完美,这故事不完美。
兰尼是她的知音和导师,但是这个脱口秀天才最终潦倒而逝,生活的毒箭最终击垮了他。
她回头是岸的前夫为了支持她的事业进了监狱,而她居然正如自己所言,成为了一个让子女怨恨的母亲。
她晚年的那所房子,有水晶吊灯,有品味不俗的摆设,有长长的餐桌和华丽的烛台,只是比她从前萦绕着家人喧闹的公寓更大、更豪华,也更冷、更孤独。
当生命中的亲人和伴侣一个个离开,她只能隔着电话和从前的经纪人苏西一起分享看过时的娱乐节目的快乐,她们在电话两端哈哈大笑,灵魂靠近却又形单影只。
然而那又如何呢,她早就知道这一切,从那天站在兰尼演出现场的侧幕时就知道。
她一旦投入这一行,义无反顾地走下去,无论顺逆,她都知道自己将要面对什么。
成为一个糟糕的母亲又怎样,至少她拥有了独立的灵魂,而不必每天早起晚睡涂脂抹粉,用一个美丽的假象来取悦自己的丈夫。
住在空荡荡的大房子里又怎样,至少这房子里的每一件东西,都是她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华换来的。
被人认为是失败的女人又怎样?
她会在舞台上响亮地告诉那些男人,女人的价值从来就不该由你们定义。
当最后的最后,她一个人站在舞台,容颜已然老去,身姿不再轻捷。
然而追光亮了,掌声响了,她迎上前去,如飞蛾扑火,如凤凰涅槃。
那一刻的光辉和快乐是因为热爱,热爱过的人也会独自伤神,但绝不会轻言后悔。
她是一个传奇,那不是因为她容颜姣好,也不是因为她衣品出众,甚至都不是因为她才思敏捷妙语连珠。
人们爱她,是因为他们从她身上看到了自己,那些可爱或不可爱的部分,她都具有。
中产阶级的高高在上和想当然,千金小姐的任性和虚荣,还有几乎是与生俱来的亲和力与幽默感,以及关键时刻的一点点傻气和爆发力,这些都是她,一个有血有肉的女人,一个可爱的女人,一个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
烟火盛开,流星飞驰。
这世上没有什么能够永恒闪耀,但总有一束追光打向你,只要你愿意用生命的火焰燃亮自己,你可以相信,那追光终将汇入星河。
——那一道追光,是你来过的证明。
要在我不多的阅片量里选择人生剧的话,麦瑟尔夫人应该能上榜。
过去总是可以在经典的六人行生活大爆炸等美剧下面看到其他世代感叹青春和时间的留言,不禁想要学舌一番。
2017年至今的6年时间中,麦瑟尔夫人陪我走过中考、高考,到大学。
倒不是她对一个年轻女子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了多么巨大的推动作用,只是她就在那里,陪着你走过不同的人生阶段。
从第一季震惊于服化道的精美程度,到现在开始共情Midge身处all-man-world职场的艰难,每年打开新一季的麦瑟尔夫人,就像从自己的时间线中抽离出来,去往那个未曾谋面的黄金年代,在时代的echo中找到一些相似性。
现在回想,和她的家人们总是在打破和重构的过程中,和每一次的打破后总会出现短暂微妙的平衡。
从Midge脱口秀演员的身份向家人们暴露开始,就撕开了体面的中产阶级生活。
原本以为Abe和Rose只是Miriam实现自我认同过程中需要攻克的NPC,没想到,他们也有各自的认同需要寻找。
当Rose依旧优雅地叼着根烟坐在巴黎的漏风出租屋里,Abe在犹太社群中撕下虚仂的人情往来时,油然而生一种因打破和毁坏之后的快感。
曾经那个去度假要带上一卡车行李的中产阶级家庭也因每个人的改变而更加亲切可爱。
如果一定要说我从这部剧中得到了什么,那可能是用于冲破现状的勇气。
梦回摩天轮吵架,你们这一家别太好笑昨晚一口气看完了现有的三集,依旧是熟悉的快节奏吵嘴架和明快鲜艳的风格,通过片头80年代的伪纪录片和访谈也可以预见大致走向,仍然期待Miriam可以走出刁钻传奇的人生之路。
經紀人、藝人明星、制作人、專業人才、導演編劇們 必看的一集美劇。
《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5 》第六集以經紀人「蘇西.邁爾斯」在功成名就後的三十年,演藝圈業界為她舉辧的吐嘈大會為故事藍本(原型為傳奇經紀人蘇門格斯),講出了我們演藝圈經紀人和首位藝人的愛與友情⋯⋯⋯和衝突⋯到分道揚鏢。
真的非常共情!
我們的行業除了才華,其實機遇佔了很大的成份;能進這一行,一定有第一個視你為寶石的人,然後用信仰幫你爭取機遇,當然過程不見得總是光明。
但往往合作到最後時,我們都會忘記和彼此說一句:「謝謝你造就現在的我。
」
从在看时的五星改为四星。
为了女权而女权,脱口秀大佬宴会那集拍得很精彩,叙事效率很高,但是第九集,按理说应当是女主一战成名的演出,居然说的还是她喝醉冲上煤气灯舞台时说的那些说辞,米琪你从业三年精炼出的高光段子居然还是小三多么的不如自己那点破事,让观众吃点好的吧,段子的水平还没有玛格丽特公主来的那期做的有意思,居然让我看出内娱小生小花抢饼的味,水平不是那么重要了,有个好平台就能飞升。
本应是高光的段落变成了一段没啥意思的八卦和宣言,前面她环顾四周那段烘托的气氛以及之前一整季的期待都白瞎了,很失落,漂亮的衣服,好笑的段子,与 Susie 、lenny 、 Joel 的温情,所有沉淀的瞬间都被有些玛丽苏的结局变得苍白,现实中你来这么一出很有可能被全行业拉黑。
前八集零40分钟看得都很开心,但是我不能容忍米琪用这样的表演迎来事业的起飞,女权的每一个点我都 get 到,但是编剧你不能这样只是让女主站在台中央说"我要得到一切"这种口号就真的得到,那不是女权,是做梦。
该死的五月的尾巴,最快乐的片段。
收尾草草,有点乱套
yes,Midge is a bitch
看第一季的时候差点弃剧,好庆幸我还是点开了第二季,到现在是我最喜欢的电视剧之一。倒数第二集abe反思自己一直没有重视midge,最后一集abe和rose赶去电视台我大哭,她终于做到了。这一季的插播未来也特别聪明,在有限的时间交代很多后果,就这样完结也不会让观众觉得拖沓反而更加不舍。以前我觉得她做什么都不要和前夫复合,剧终我也对前夫释怀,有什么比一个人和你一起笑更重要呢,当然陪到最后一起笑的还必须是susie。2018-2023,thank you and good night😭
第五集的结尾让我给了满分!头脑清醒不恋爱脑的女人是我的偶像!!
从第四季开始就对话和表演变填充肿胀了,注水严重,重复内容来来回回,小品风格越发废话连篇,主线内容狭窄幼稚中二,第五季更是没得编了。还是开头几季比较娱乐下饭
已经get不到了
感觉从头到尾都在硬嗨
有这么个前夫谁不想离婚呢
好难给评,实话说有点乱,只能有个大概印象:前夫哥自以为是,和黑帮合作,结果混到牢里;MM和Susie闹翻(就因为几句话的事情说不明白?!)然后在生日宴上和好,最后俩七八十的人还能跨洋同步看综艺;Bruce吸毒人吸傻了,但也没有强行扭送rehab或者给他养老。还有中央公园男是怎么回事?在肯尼迪夫人宴会上搞出那么大篓子就没后续了?最后一集Ford的反应转折好怪,too good to be true……但真好看qwq喜欢他们父母那辈
你们都他妈的疯了吧。写的什么狗屁不通的剧情啊。好好的大女主成长时代剧活生生变成爱回家,咋的了,晨间剧上脑啊。midge的编剧水平怎么样我不知道,亚马逊你们的编剧是真的懂怎么把一手好牌打稀烂。我真的不敢相信上一季那个站在大雪里看着“向前”广告牌的midge被你们写成现在这个婆婆妈妈家长里短的样子。well,thanks a lot,你们是懂怎么戒我的电视剧瘾的。顺便,9分?豆瓣网友瞎了吗?
难看得很平静。这一季从第一集开始就看得出来编剧在赶进度,通过过去、现在和未来穿插的形式,企图将前几季拖拉未推进的剧情在这一季里全部补回来,然而混乱的节奏和符号式的人物并没有带来预计的精彩效果,只留下了平闷、混乱、僵板的感受。然而作为一部大女主剧(同时也包括其他大女主剧),女主身边围绕了那么多品性卑劣的男性,最后却总有那么一批人专注于表达对女主的愤懑,而对剧中可供吐槽的男性置之不谈甚至选择原谅。这现象真是诡异。
I want a big life. I wanna experience everything. I wanna break every single rule there is. You know what’s really unattractive? Waiting around for something to happen. Staring at a window, thinking life you should be living is out there and not willing to open the door to go get it. Being a coward is only cute in the wizard of oz.
后面几集的真的看的触动很大 从女主爸爸从小抚养儿女偏心的意识觉醒 最后一集上戈登秀的4min表演看得我砰砰大哭 🥲
1、没想到这竟是最后一季,怪不得要剪进那么多日后功成名就的片段,原来是要收尾了。从2017年底到2023年,感谢这五六年的陪伴!非常舍不得说再见~!2、这一季接着上一季的结尾,工作场地换到了Gorden show,以及和电视台的人事纠葛。虽然这一路来女性争取真的不易,但是看着她一路打怪升级,坚持不放弃,还是很感动。当然有拒绝,当然有关在厕所里抹泪,但热爱就是热爱,坚持就是胜利!3、配角line太funny啦!爸爸妈妈太搞笑了~!
可以不喜欢这里主角的人设,但是把满满正能量励志剧拍的不让人反感本身就是超厉害厉害👍🏻
ep1的相遇;ep6的and i hope to see you soon
最后一季,我越发被苏西打动,这个剧很好的一面是它会试图跟观众交代每个主要人物的一生,她是如何成为她的,前四季大概交代了苏西的原生家庭,那是一个破碎混乱的家庭,一个酗酒的妈妈,一个失踪的父亲,一群没有得到好好照顾的兄弟姐妹,第五季则交待了苏西的爱情,她曾被爱人抛弃,爱人背叛了她们之间的约定。第五季第六集,20年后的苏西成为好莱坞金牌经纪人,她的同行办了一个Party主题是关于苏西的故事,苏西淡定的走上舞台上的座位,那一排座位只有她是女性。米琪作为女主角虽然漂亮耀眼,但她喜剧事业的成功离不开苏西的发掘、帮助、鼓励、支持,可以说没有苏西就没有米琪,而苏西真的抛开了所有对于女性的规训和枷锁,竭尽全力成为她自己,成为一个金牌经纪人,成为一个行业的顶尖人物。
第五季有种流水账的感觉,一如既往,米琪说得段子我几乎都get不到笑点。但是她依然是我最爱的角色之一。米琪说她想要a big life …… 我还在活一天算一天,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Don't! You deserve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