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很多人一样,看这部电视剧是因为吴秀波;还记得吴秀波在电视剧《心术》里的台词,我有两把刀,一把拯救别人的生命,一把剖析自己的灵魂。
整部电视剧最让我感动的地方是当马向阳站在大槐树下的那一瞬间,我最看不起你这种暴发户了,以为有点钱就能目空一切买房买地,我告诉你,你给我听好了,这颗大槐树是您的祖宗,今天你要是想把大槐树挖走,你就让挖土机从我身上压过去。
很难想象,一个市里长大的孩子竟然会有这样的勇气和气魄,是什么能让他有如此大的力量来保卫这颗大槐树?
我想这就是一个人的本质,一个人内心最原始也是最真实的东西,也是一个男人应该有的尊严和本色。
这是我认为整部电视剧最伟大的地方。
关于吴秀波所饰演的第一书记马向阳我想在最后在说说我的看法,我主要是想说说被豆瓣上很多人忽视的那些看起来不起眼的配角。
第一个经典配角 二桥媳妇 凤安 曾培这个来自山东菏泽的演员之前也演过一些电视剧,然而凤安是我知道她的第一部作品。
关于她的镜头不是很多 而且每次场景的设置都不是直接关于她的 这也是我正要说的,一个看起来毫不起眼的角色竟然被这个曾培给演的活灵活现,尤其是在和刘玉娇对骂的部分,真实性自不用说,最重要的是在没有任何抢戏的情况下让观众记住了这个整部电视剧里最美的女人,凭借的是实力和那份真心,我相信很多观众会通过凤安这个角色记住这个非常有潜力的演员,也希望她能在演一些这样真实而又美丽的角色。
第二个经典配角 刘玉娇我在说这个人物之前 想批评一下豆瓣和百度百科或者那些视频网站,为什么不把那些配角的名字加在演员表里,这是对演员非常的不尊重。
我找了好长的时间,才找到了关于刘玉娇饰演者的信息。
盛喆 来自吉林长春编剧老师把刘玉娇写得那么好玩,张永新导演 让刘玉娇肆无忌惮的在镜头前得瑟。
但是作为一个配角而言 刘玉娇无论是在关于她的戏里还是她之外的镜头里都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角色 尤其是在大槐树下那深深一抱更能展现出她给刘玉娇这个人物赋予的灵魂所在。
第三个经典配角 梁守业来喜 来自山东 对于这个人物最喜欢他的那种真实的两面性 ,西装运动鞋这个在农村非常常见的穿衣风格配在了 这个梁守业的身上在好不过,尤其是在和刘玉娇他的妻子的那段对话中更能提些出这个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男人,我在外人面前听你的话,给你尊严 ,让你觉得你的形象很高大,所以当你每次在外人面前骂我的时候,我都会听你的,别人会以为我怕你,其实我那是因为我爱你,但是我爱你并不代表我没有我的底线,如果你要是触碰我的底线了,那我只能对不起了。
这是一个简单而又真实的农村人的爱情 看到那个情节的时候相信很多观众都哭了。
未完
好多朋友都说《马向阳下乡记》不错,出于对农村题材电视剧的一贯不感冒,就一直都没有兴趣看看。
最近,在电视台的播放中断断续续看了些片断,不由得迷上了这部电视剧,抽空一口气看守了全部40集。
先不说剧情怎样、不说演员的表演怎样,就说现在对待一部电视剧,已经很少有可以这么认真的了。
以前常听说,演员演戏都要体验生活,这样电视拍出来才能真实、才能打动人。
现在的各类型电视剧,空有一副架子,要么空有几个甚至十几个颜值颇高的师哥靓妹,要么是靠着绯闻和炒作上位和各路“明星”,至于这个剧有多少能够说服人,制作方和导演都不在乎,仿佛只要有话题,不论多烂的东西都有观众买帐。
《马向阳下乡记》没有走这个套路,里面特别有名的演员不是太多,可能除了吴秀波,很多人观众都不太熟悉,可是这个剧让我看到了什么叫演员体验生活,什么叫对观众负责。
开始时,我以为里面的很多演员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都有干农活的经验,可后来才知道不是。
每一个主要演员都让我找到了自己那些农村亲戚、朋友的影子,这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且不说剧情和人物,就冲这份认真,我们就该点一万个赞。
现在中国的电影电视市场充斥着各种浮躁和矫揉造作,请大家能像这个电视剧一样,认真做一件事,努力做好一件事,而不是把观众当成傻子,以为即使扔出的是一坨shit,也有人为你喝彩叫好。
看这部剧,老实说,最开始是因为吴秀波。
可是看着看着突然觉得不仅仅是在看吴秀波了,而是纯粹的在看这部连续剧,而且是现在唯有的几部不快进的连续剧。
怎么说呢,首先这部剧给人的感觉是真实吧。
虽然我没去过农村,但是觉得农村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家长里短,有农活的时候大家下地干活,闲下来的时候走街串巷,唠唠嗑。
但凡大事小事,不一会的功夫,保准传遍整个村子。
但是这个农村又是那么的现实,贫困,两垄地一年才挣50块钱,我到现在还记得刚开始的时候马向阳说如果要不回地,就陪丁秋香十年二十年的钱,也不过是几千块钱嘛;留守儿童,年轻的劳动力都去城里打工了,留下了老人孩子相依为命,更留下来一堆的俏媳妇。
不知道是不是这些演员演技都很好,起码他们塑造的人物形象都是那么的鲜活。
以前看连续剧总是黑白分明,好人啊他就一直是好人,坏人就坏到底。
而这里面却将人物的多样性格展示的分外分明。
你说这二叔到底是好的还是坏的啊?
你说他是坏人吧,还真有几分地头蛇的意思,霸占丁秋香的两垄地,欺负她孤儿寡母的,要给她介绍个50好几的老头子;第一书记来的时候各种使绊子,要让马向阳服软,求着他,要让马向阳知道不讨好他,就不能在这大槐树村办好事;处处挤兑李云芳,要让一直没露面的村主任陪大家伙的钱;全村的男女老少都怕他敬他,就连他孙女也是孩子头头,想欺负谁就欺负谁。
可是修完了路,他又去检查这路结不结实,会不会又跟前几任书记一样做个面子工程,干完了就走人;修路这事,是为了村里好,他也一直在支持;马向阳失踪了,他号召全村的人一起村前村后的找人。
他也是一个可怜人,儿子儿媳不在,他和老伴一起带着孙女,儿子托人给他带东西回来,表面上不在乎,心里面乐开了花。
年轻的时候也有自己的事业,结果却被城里人给骗了。
这方方面面才造就了这个鲜活的人物,他的身上有我们父辈的投影。
正如很多评论所说的,农村题材的电视剧也可以走偶像路线,这本身是一种突破,单从故事情节,农村事实的描写,剧情有多处失实。
让人感觉是把八九十年代的农村经济状况嫁接到二十一世纪的城市,两垄地50块钱;但正如创作的特点一样,为了突出某种效果,这种强化突出的确也不算为过。
但不知为何,自从看完这部剧,对马向阳的个人魅力却是钦佩,商务局的科长的背景转变到大槐树村的第一书记,对付农村一帮人,的确是游刃有余。
最重要的是,其身上体现出的真正的人性的魅力和为人处事的风格,当然偶像剧毕竟是偶像剧,虽然现实中很难有这样的人,也不可能几天开个超市,一个月修条路,但还是让人看完大觉舒畅。
追山影看的这部剧.挺搞笑.总算出了东北也有其他能看的乡村剧了.虽然这里好些人还是东北口音都不知道是咋回事乡村感情戏写的挺好.玉龙齐槐真般配.就秋香和小宝不太搭……但是城里几个人的感情戏就较差了,基本上我跳着看的。
不过好像很多人不喜欢女一?
我觉得还行啊,优酷评论里说讨厌女一对院长不喜欢还勾搭着。
但男一不也没和小曼说清楚么,还勾肩搭背的。。。
最后两个人的备胎自己玩儿了,说明这两对儿还是挺配的不过这剧还是虚了点,靠演员朴实的表演和一些章节的塑造让他看起来真实一些。
所以只能打三星,我特别佩服刘世荣的演员,演白家大爷就像个堂堂正正的东家,演葛尔丹就像个蒙古爷们,这次演这个角色就像个乡下的老头子。
玉芳(我老听成元芳)确实挺漂亮,特别后面穿西装了,还以为是央视的那个李小萌客串的………………
央视一套上映的电视剧《马向阳下乡记》热播后,作为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我颇为认可,该剧涉及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所表现的农村现状、农村生活、农民心理、农村发展等问题都比较贴切。
最初看该剧是冲着主演吴秀波去的,觉得这哥们演戏还可以,所以就一直看下去,看着看着被里面真实贴切而不失幽默的农村生活所吸引,仿佛演得就是我所认知的农村的人和事,对剧里的情节感同身受,因而更多了一份不一样的感触,在此和大家分享一下。
《马向阳下乡记》这部剧是我迄今为止,看过的最好一部农村题材的电视剧,不像以住农村剧太悲情太说教,宣传色彩太浓,太主题了。
(像赵本山的乡村系列我一集都没完整看过,没什么想看的冲动,总觉得就那么几个演员家长里短的逗乐,格调不高,无新意无活力)。
该剧中马向阳作为一个从市商务局抽调的下乡干部,一个开着越野车、爱户外运动、新潮时尚的主角,有别于以往刻画的农村村官好像就是朴素、无私奉献、只会工作无生活情趣的道德楷模。
他新潮时尚、眼界开阔、有思想有头脑有口才、敢想敢做但又考虑实际情况,面对接踵而至的问题不抱怨,讲方法,能直接解决的就解决,不能解决的就先搁置,先把其它问题解决了,用马向阳的话说,先把气理顺了,难啃的骨头自然而然就化解了。
比如:马向阳刚到村里解决二叔刘世荣占寡妇丁秋香两陇地的事、本想上任就立马解决,舍命喝酒,结果碰得一鼻子灰,但他没有灰心,有耐心有信心,其实他后面还有机会可以直接去让旺财带领镇土地所的人去重新丈量,给刘世荣一个下马威,找回自己的面子,可是他没有这么做,而是理顺人的心气,让他自己最后主动交出占的地,让刘世荣心服口服,又树立了自己威信与地位,让村里的人彻底信任他这个村官,整个村子人心齐、泰山移,以后任何困难都不怕。
还比如解决李云芳拆小卖部的事,直面做工作解决不了,就侧面解决,另开一个超市;和该村首富刘玉彬争夺大槐树这样的事,则直接表现出一个正常人的反映,就像他说的:我此刻就是马向阳,不是村书记,就是三个字“看不惯”,带领村民成功保卫了村魂大槐树。
像这种例子举不胜举,总之,解决问题讲方法,而不是动不动拿上级压下级、找镇上、市里甚至派出所,农村解决问题首先就得把握就一个字“理”。
该剧涉及农村现状,空心村、老人、寡妇、留守儿童、如何留住人才、村文化设施、农村民主等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带领全村人发家致富,办超市、农家乐,办煎饼公司、搞旅游开发、搞土地流转,蔬菜大棚等。
农村的发展需要有能力的带头人、年青人,同时也需要国家的支持,剧中如果没有国家领导干部下乡的政策、商务局、市领导的支持、配套农研院的支持,我想马向阳的工作也很难开展的如此顺利。
农村的各种问题要解决,需要一步一步一个脚印去脚踏实地的解决,任重道远,但我想信随着国家的富强,农村的各种问题会逐步好转,逐步解决。
说说该剧主要人物,剧中人物冲突、心理刻画的很到位。
马向阳新潮时尚、睿智有能力、不具困难,与来大槐树村搞技术支持的农研院博士周冰是工作搭挡,但结局有可能会成恋人;二叔刘世荣德高望重但又有点小私心;祖奶以前是支前模范,妇救会会长,有一手烙煎饼好手艺,有一个惹事的小孙子花小宝,后来与寡妇丁秋香好上了。
村干部齐旺财搞土地流转被骗未找到骗子一直不敢回村,与二叔刘世荣争夺村主任成了死对头,他老婆李云芳开一个小卖部,在村里妇女中有一定号召力,后任煎饼公司经理,小姑子齐槐与二叔刘世荣儿子刘玉龙搞对象,随马向阳回村搞大棚蔬菜,因两家不对付,两人谈朋友家庭阻力很大但最终喜结连理。
村会计梁守业工作兢兢业业,怕且爱老婆,有幽默感,有私心但也有原则,老婆咋咋呼呼的,最初招人烦,但最终也不那么讨厌。
剧中从开始占地风波、土地流转被骗、修路拆房、村主任与二叔刘世荣恩怨纠葛,开煎饼公司、保卫大槐树、土地流转之争等等矛盾冲突中不断发展,情节紧凑,跌宕起伏。
刻画的第一书记、村主任形象、会计形象、村霸、小村民等形象生动贴切,表现出农民即想富但又着重眼前利益的矛盾心理。
再说现实中的农村,像剧中表现的大槐树村这样有几百年历史的大槐树、山青水秀同时又有历史底蕴的村落已经不多了,剧中的大槐树不就是人造的么,原来的农村确实需要一个德高望重的家族长者来维系乡村社会秩序,现在随着大量年青人进城打工,各种原有风俗习惯也慢慢改变,依靠道德体系家族长者维系的农村社会也逐步瓦解,随之而来的思想多元与开放。
但现实中农村怕是比剧中表现的更为复杂,人与人之间关系更难处理,就说剧中人与人之间矛盾与纠葛可以沟通解决,打打闹闹又不断化解,好像人与人之间不怎么记仇,现实中农村人有矛盾心里有结怨时最缺乏沟通与理解,不易化解,也缺少那么一个有沟通能力、能主动化解矛盾的村主任。
再说农村土地流转的事,这个我倒是有亲身经历,我们村有一个如剧中刘玉彬式的先富起来的人物,也回乡搞土地流转,与剧中不同的是,他流转成功,将村里一百多亩土地以30万价格承包50年,村里每个人分到了1500元,我无意评价这是好是坏,但我觉得应该会有更好的结果。
为此我作为一个从村里走出来的局外人,因说了为村民争取更多利益的话而得罪了他,可惜我无法像剧中马向阳一样,为村民争取合理的利益,再说村民每个个体也不愿甚至不敢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村里更缺一个一心为村民着想,敢于力争的村主任,农村的民主发展更是任重道远,这就是现实与剧中的差别,令人唏嘘。
总之,《马向阳下乡记》是部好剧,题材现实新颖,贴近生活,主演吴秀波有足够号召力,各配角演绎的角色也淋漓尽致,天时、地利、人和想不火一阵都难,值得大家一看!
咱们国家一直有大城市里的机关干部甚至大型国企的部门领导,被派往周围的农村乡镇扶贫帮困的传统。
由于城乡收入和生活水平差异巨大,这种扶贫活动从上个世纪一直延续至今。
下乡的干部要么带钱,要么带物资、要么带项目、要么帮助消化农副产品,反正核心内容就是一条帮忙改善乡村的经济状况,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换到如今的农村跟上世纪的状况相比又有了新的问题,我们的主角马向阳同志来到的大槐树村,就是21世纪新贫困村的一个典型,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几乎全部前往各大城市务工,留守故乡的只剩下老的老、小的小,以及各位照顾老人孩子的妇女们,“真空村”这个新词藻被用来定义这种新出现的现象。
几乎失去劳动力的村落却依然有着大量有待耕种的土地,于是将土地承租、流转出去,每年可以获得相应的收入,但这大槐树村也就是这么个土地流转出了状况,本就不富裕的村子因为被骗,更是陷入经济困境,而恰恰在此时马向阳来到了这个村子,成天吊儿郎当,闲散惯了的他,突然间来到了这个困顿的农村担任第一书记,将要面对什么样的困难?
一个略显轻松的故事,终于出现在这个惨烈而沉重的9月,本剧的故事类型有些类似《乡村爱情》,同样是一个山村将因为招商引资而脱贫致富,有所不同的是,故事围绕着一个主角书记马向阳展开,一位城里的机关干部突然之间来到了农村,面对陌生的一切,将会闹出怎样的笑话,而兼具着老于世故却有赤诚一片的他,在面对农村的各种张家长李家短、以及自己的个人感情问题,一年的时间他将如何处理并解决这些问题,将这个村子带上致富的道路,让老槐树下长出金字,着实值得一看。
故事的主角马向阳由吴秀波出演,这位大器晚成眼看年届50的他,在褪下律师袍之后,转眼之间又转战农村,可谓是瞬间完成了从大律师到村官的算不上华丽的转身,不过虽然角色有所转变,但他的表演风格依然基本定型,出演这种正面角色的他,貌似总是那种异常忠厚、厚道到令人发指,面对各种困难、刁难、甚至是身边女人的背叛,他的选择永远都是以德报怨,报复这个词貌似在他的字典中就不存在。
一位绝对意义上的经典好人,被他一再的塑造,一位位拥有海一样宽广胸怀的男人,被他一次次的重新定义。
我只能说,中国好男人得再添一人。
我想写一个比以前要更长一点的,因为我也说不出什么专业上的话来,所以我从来不会从技术上来说事。
我看到了马向阳分方便面换点子的那一集,这个真是很可笑,从这一点来看马向阳的能力只能是一般,要我给他评分,就给个6分吧。
但我确实很喜欢这个角色,因为他很真,其实有时能力还是次要的,“真诚”在我看来真的更重要。
我想说的有几个关键词,「真诚」算一个,不过顺序也许会乱的。
在方便面这件事上二叔又“发威”了一把,不得不说,二叔是个有手段的人,但他那些能力能算什么呢,照样在城里被骗(怎么说的好像城里都是骗子似的……),那么精明的一个人怎么能被骗呢?
我觉得这个背景的设定特别的好,二叔在眼界上是有他的局限性的,他的那些手段如果算作是种能力的话同样也是受局限的。
与于书记的那场谈话,在他看来是天上掉下来的好机会,在很多村民眼里也是那样的,即使马向阳这边的人也会认为二叔与于书记的交谈是会对马向阳不利的谈话,但我看到这点时我就在想,如果这是个现实中的事 那绝对不会是件对马向阳不利的事,因为一个没有眼力的人是不可能做到书记那个位子的,我想在二叔面前,即使二叔全说坏话,真有能力的人是能准确的听出话里的真相的。
后面看完了剧情也完全如果想象的那样,我觉得编剧还真是不错的。
「能力」算第二个关键词的话,这个话题其实是不好说的,其实我也无法说清楚,要让我给马向阳支招吗?
如果考别人可以的话,那干什么都容易了,当然了,马向阳不是完美的人才会有精彩的电视剧的存在。
如果是个完美的人呢,当然也可以成剧,那就成了传记了。
这 让我想起了王守仁,想起了知行合一。
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也不是由阴谋阳谋组成的,但这个世界还是有他的道理存在的,有规律的,出了问题也会是有最好的解决办法的。
怎么来解决,这就是一个人「能力」 的体现。
当然,别说做好了,就是了解一下,这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很费脑的。
假设成了,这算大智慧,有大智慧就有小智慧。
这剧里就有很多,就是那些“点子”,有时甚至是一句话,一个表情。
例如我刚看过去的,林小曼去周冰的房间,假装肚子疼然后说了一句话。
这也是我看中马向阳的地方,我看那些“小智慧”真的很累,「真诚」,不做作比较起来真是让人很舒服。
只要人真诚了,即使做一些欺骗的事也不让人难受(例如藏垃圾的事)。
说点题外话,我自己的事,我到目前为止,在事业上还是很失败的人,同朋友聊天也会说起来,很多人也给我提这样那样的意见,我也会自我剖析一下,(当然很多我也是没脸说出口的)不过有一点我说过几次,我说我可能是一个比较适合做学术技术的人(当然学业不精),我这么说就是我感觉这些东西是单纯的,是「真诚」的,用真诚这个词是因为这些东西根本无法施展他们的“小智慧”,当然这么形容还是不很合适的,真诚这个词毕竟是用来形容人的,有选择才是令人珍贵的。
很多东西我其实看的特别真,有时候我也不是不能,我只是不想而已。
当然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我好像是很难成为前面我提到的有「能力」的人了。
不过,我想插一句我只是说成不了王守仁一样的人物,想提拔我的人可千万别对我丧失了信心啊!!
(我怎么感觉我前途堪忧啊)我本来好像有好多点要说的,不过写到这里有点断片,反正此剧还没完,再想起来再说吧。
很不错的一个剧,我以前评价一个剧有两个歪点:1.如果你记住的是角色名而不是演员名,那这个剧应该是个不错的剧。
2.如果你会对其中的情节有了一些思考,即使会有一些不合理,那么此剧对自己也是有意义的。
山青水秀却贫穷落后的农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充满各种农民式狡黠的村庄能人,土里巴即的地方话,以及各种奇奇怪怪的农村风俗,这或许就是传统农村剧的主题。
长期以来农村在娱乐荧幕中都是一幅素颜到惨白的面孔,似乎永远都无法摆脱物质的枷锁。
如果说都市下层人物是传说中的吊丝,那么农村就可以称得上吊丝中的战斗机。
由山东影视传媒集团等多家传媒公司联合制作的《马向阳下乡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农村时代,通过城市与农村的双向互动向我们还原了真实的农村世界。
《马向阳下乡记》没有回避当下农村的问题,诸如空心村、扶贫等话题成为该剧的基本时代背景。
然而,该剧却向我们传达了一种新的农村理念,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农村剧。
墨镜、短裤、探险帐篷、山地自行车……一系列武装到牙齿的装备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时尚达人的形象,这不正是当下都市青年最喜欢的娱乐方式吗?
没错,马向阳(吴秀波)就是以这样一幅时尚达人的形象开始了他的农村第一书记的旅程。
不靠谱的外表与其工作性质的强烈反差让观众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期待,因为相对以往土到掉渣、穿上西装也忘记带领带的农村形象,马向阳的这一身装扮简直就是直奔颠覆主题而来的,即使是二十四K钛镁合金的狗眼也难免被亮瞎。
或者,这就是装了一身极品装备来打怪的超级高富帅。
然而,农村虽然不是怪兽森林但也绝不是装备一身上品武器就能开挂的游戏场,马向阳所面临的仍然是一场智慧与理想的考验。
对于吴秀波来说,挑战这样一个角色是对自己戏路的突破,毕竟在以往的作品中,吴秀波一贯以都市好男人形象露面,那种略带沧桑味的形象是其标准版。
《马向阳下乡记》则脱去了这种沧桑感,其阳光帅气的外表展示出逼人的活力。
下乡是一出高富帅的冒险,从第一晚上的与蚊鼠大战,最后无奈溃退村子支起帐篷,吴秀波展现了都市年轻人跳脱的一面,而这种跳脱在农村人眼里则充满了“纨绔”的味道,全村人围观的盛况则更是加深了这一印象。
然而,跳脱只是马向阳的一种保护色,在跳脱的背后还有他不动声色展开工作布局的能力,以及如何在复杂的环境中借力打力化解危机的手段。
与村中强人刘世荣(李洪涛)的几次暗中交锋即展现了他处理问题的能力,纨绔而又豪放的作风让他显得既热烈却又冷静。
马向阳以一种高富帅的身份来到农村,但却没有那种盛气凌人的作风。
他的各种糗事是因为对农村生活的不了解,而不是心存傲气。
所以尽管村里人有时会不理解,有时会善意地嘲笑,但却一直在亲近他。
或许文化之间有落差,但心灵之间永远没有高低,只有自己的真诚才能获得别人的理解,而吴秀波特有的吴氏幽默也给他刻画这一角色添了诸多光彩。
吴秀波出色地把握了这一角色的性格特点,也巧妙地掌握了农村与城市的文化落差,将马向阳这一充满现代都市气息的形象表演的活灵活现。
农村生活对马向阳来说既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挑战,来到农村固然要解决大槐树村的各种问题,可是也让他摆脱了复杂的城市人际关系,在一种全新的生活中改变自己。
最初追这部剧是因为吴秀波,最早看他的电视剧是一部谍战片,里面吴大叔演的刘新杰真的太好了,演技没的说,看了好几遍。
(好像跑偏了)这里面的人设马向阳在现实生活中真真的太少了,为老百姓造福,和老百姓一起发家致富也就只能在电视剧里看看了。
追剧的过程中对于2叔真的是恨的牙根痒痒,就在想怎么会有这么讨厌的人啊,自私自利、搬弄是非,涨着他那一丢丢的势可着劲的欺负人;然而他这种人在现实中一抓一大把。
里面最搞笑的就是小叔了,有时候感觉傻里傻气的,他为人正直,善良,应了那句傻人有傻福吧 。
总体来说这部电视剧值得观看!
可取之处不多
农村片我也能看,哈哈,一群脸熟的配角。
这三星纯顺给吴秀波的。
家常冷暖,农村百态,好演员演绎好故事,非常值得一看。
看过的最好的农村题材作品!
把以前看过的电视剧都打一遍卡,咔嚓。
不知道为啥对于波叔演的农村题材故事还挺想看的。先两星看过再评。
现在看到他不太得劲
在电视上和家人一起追着看的,家长里短挺有意思的,可惜了。
本是为了吴秀波,哪知从第一集开始就一发不可收拾,轻松幽默的对白和层层递进的剧情,每个人物性格都那么鲜明,家长里短之中酝酿着“大智慧”,不落俗套,绝对是诚意之作!让我对农村产生了好感和理解。就像有人说的,把一部农村剧拍成了偶像剧,也是一绝!
舍不得看完的一部让我对国产电视剧有所改观的好作品 恰逢有机会下乡做村第一书记 结果扔不下老婆和娃 带着遗憾看了这部球友推荐的优秀佳作 意想不到的剧情环环相扣 致富路上困难艰辛 所有角色都演的那样自然到位 感谢马向阳代替我去实现理想 人生总是充满着遗憾 用一句台词概括全片“马书记 大智慧啊”
三星半。真实又鲜活地反映农民和农村,确实优秀但是节奏又实在太慢了,许多部分我是2倍速快进看的。还是希望这样的题材越多越好,为此加一星。
陪老公看的,他俨然成了吴秀波的脑残粉,每天坐等零点网上更新,于是我便伴着这剧的背景音入睡。
还可以,但是偶尔觉得吴秀波还是更适合离婚律师那种类型的剧。
吴秀波是一个强大的演员,因为他有自己的编剧团队!任何剧本都需要经他团队从新改编,他才能出演!而央视的剧他都接了,我就想知道那他改了嘛!而这部电视剧来说也的确一改“赵本山”的“低俗”系列乡村片!片子本身以轻松的基调展开,不过故事依然有些松了!不够紧凑!并不算成熟的好片子!有待改进
当喜剧看看的。没有切身感受不知道
农村题材,迎合现代主题,分数比较高也很正常,内容上就是发家致富,一路坎坷,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怎么说呢,这个类型的影片其实挺多的,可能个人意愿问题,不太喜欢这种类型的影片吧,但是剧的质量还是有的。
会计两口子很有意思,不知道的以为看的是乡村爱情故事。
拍的很真实——既有“穷山恶水出刁民”的一面,又有“原汁原味出深山”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