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说仅代表个人,如有异议不要谩骂。
言论自由,本人85后,97版看着长大的,小说也看过多遍,就评论来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只是说我的想法,你不能左右我,我也不会左右你,ky谩骂好走不送。
正式开始 说说人物主角乔峰我觉得胡军更好,虽然有的地方有一点点过,但是瑕不掩瑜。
黄日华给人感觉还是文气了点,不用说演技,外形不是演技在好也不是,比如黄渤演技好,但是演不了花无缺是一个道理。
赞叹黄日华少年郭靖本色出演。
03胜主角段誉个人觉得97版陈浩民更好,林志颖没有不好,就是有些平。
97胜主角虚竹这个角色03 和97 各有千秋吧,03身高偏高,长相还算贴切,表演也不错97版外貌不太贴切,樊少皇还是挺周正的,但是好在他会功夫,表演也不错,03 97打平主角慕容复本人认为演技两版都没毛病,但是97的演员确实年纪偏老了。
03版胜王语嫣这个怎么说呢,都是平平,主要王语嫣性格也不是很突出,不是很好演,97李若彤王语嫣扮相跟小龙女没发比,扮相偏老,演技不错,看她演王夫人就很好。
03刘亦菲,首先年龄和长相确实符合原著,当年15岁,演技也偏生涩一些。
03 97打平阿朱03版完胜,不多说。
阿紫03版陈好稍稍洗白了一点阿紫,角色编写比原著讨喜一些。
97版刘玉翠,演技确实不错,把阿紫讨厌的地方全部演出来了,身高也小巧,变相弥补了黄日华身高。
03 97打平木婉清这个角色,97版当年是我特别惊艳,但是演员本人在这部电视剧外却没有这个扮相惊艳。
03版不用多说,华妃娘娘当年确实嫩啊,也是让人惊艳03. 97打平钟灵97版稍稍胜那么一点点,其实两个人人演技都很好,长相也都符合,只是长相我更吃97版得颜97版略胜游坦之演技都可以,但是按年纪来说03胜康敏这个角色两版编剧定位都不太对,但是就单看和谐度的话97版稍稍好点,但是03版钟丽缇很敬业,蚂蚁在她脸上爬,她恍若未闻,好演员,她惜败97是因为她配音出戏。
马夫人声音应该是柔情似水,柔中带媚却不腻的那种。
其它配角97出众的 全冠清,坏人专业户,还有阿朱阿紫的母亲,大眼睛我感觉比03版符合一些,王夫人也好过03,刀白凤我也更倾向于97其它配角03最好天山童姥,段延庆,舒畅和计春华老师演绎到完美,稍有不足的是舒畅孩童腮红也太中二了吧。
丁春秋我也喜欢03版的,申军谊老师演的太臭不要脸了,褒义耶律洪基,完颜阿骨打,都是倾向于03版再说故事97版有点节奏掌握很好,连贯,这是tvb传统强项,但是改编过大,尤其我不喜欢萧峰给康敏下跪的剧情,当时我就想说这是萧峰,什么鬼03版把萧远山在雁门关被截的部分演出来我很喜欢,还有最后把慕容疯癫部分提前了,萧峰自杀收尾结局悲壮挺好,但是有的地方台词拖拉,虽然是按原著来的,这点97版稍好一点服装造型97版和03版萧峰扮相我都不特别喜欢,黄日华帽子和条纹衣服挺出戏的。
胡军虽然不是都披头发,但是前期跟批头差不多,后期辽国形象就很好。
风景不用多说03完胜武术指导其实这就是你想看那种风格的了,97港版一如既往记忆中的一招一式03版武打设计尤其是萧峰荡寇鏖兵这个场面确实大气,应该也花了不少钱特效,其实现在看特效97版确实有点花哨,03版强一些场面对比,03版有几场戏我喜欢的,第一虽万千人吾往矣,血洗聚贤庄,萧峰正面擒王,萧峰单骑荡寇鏖兵,还有燕云十八飞骑,少室山大战,虚竹大战鸠摩智,确实大气97版本我喜欢的场面,段誉艳遇木婉清马蹄香幽雅,现在回忆就能想到木婉清一脚把段誉踢下马,还有几处段誉救王语嫣的部分,让王语嫣最后投入段誉怀抱不那么生硬。
音乐97版配乐胜,完全符合97版快节奏,确实很振奋 主题曲03跟97都是由林夕作词97词是世间百态刻画了整个天龙万象,03是由阿朱为视角刻画了儿女情长好听都很好听气势跟包罗度97版真的是难念的经经典中的经典97胜最后97版是我的童年,但是97版出彩的是段誉,当年最喜欢他,疯狂迷恋,多次刷也喜欢虚竹,但是萧峰喜欢不来,跟我看书里的萧峰不太一样 没有代入感。
剧情确实快引人入胜03版喜欢萧峰和阿朱,特别喜欢。
其实主角找好了剧就成功了一半,这部剧突出的是萧峰,闪光点也在萧峰身上,几场武打大戏胡军完成的也好,主要当时胡军年纪正好符合,身高185也正好符合,他还是满族人,还是符合。
据说他本人性格也乔峰。
优缺点都有,整体我更喜欢03版
N年以前的这些天。
电台正在热播纪中版的天龙八部。
由于没有李同学的捣乱以及以前两部戏的经验,有时心想,这部可能算是纪中唯一真的有点钱(可以随便取外景),又没有被各路神仙安插演员(见倚天)的戏了,可以完全按自己爱好,找颜值高的女演员(从主演刘涛天仙到各配角),找跟角色相符的男演员,凑成这部神作。
如果时间再早点,当时制作水平或理念跟不上,也许戏就扑了,如果时间再迟点,赶到现在的鲜肉流量…例子很多就不举了。
一时热情澎湃,就去找原著来翻。
有几个场景很让人神望,寨外牛羊,千万人吾往矣,千秋万世只有一个阿朱。
不管是电视还是小说,都特别喜欢塞外牛羊空许诺那段,听到王菲浅吟低唱着宽恕的时候,阿朱如花的笑靥正在青石桥旁小镜湖边渐渐凋零,乔峰在滂沱的夜雨中泪雨也滂沱。
你给我保护,我还你祝福,你英雄好汉需要抱负,可你欠我幸福,拿什么来弥补。
终是塞上牛羊空许约。
空许约,空许约,幸福永远未完成。
这一段不是在大理发生的,却不知道怎么在印象中就跟大理联系到一起了,然后就跟当时云南之行的回忆重叠到了一起。
上关风下关雪,还有小吃,还有丽江的晚上,大理沿路的石刻,洱海公园傍晚看落日全浮现了出来。
如果没有中计,如果阿朱没死,那也就没有天龙八部这个故事了吧,只是人间又多一对善男信女,即使空有鄙视天下的武功。
如果真的重回大理回到让人怀念的地方,理想中美化的景色一定立即褪去,只剩下物是人非,吹嘘不已。
潜意识里一直告诉自己,还是不去的好,可却可时时按捺不住想念忘不了许诺,非要去撕开面纱,看到残酷的现实才罢 阿朱是相当可惜的人物,但也是上上人物。
黄日华版的时每当看到那一幕就相当感触,经过刘涛的表演后,更加让人印象深刻。
又是离去,又是欠了幸福,空了许诺。
这世间,太少的相濡以沫,太多的相忘江湖。
我们曾经深深地爱过一些人。
爱的时候,把朝朝暮暮当作天长地久,把缱绻一时当作被爱了一世,于是承诺,于是奢望执子之手,幸福终老。
然后一切消失了,然后我们终于明白,天长地久是一件多么可遇不可求的事情,幸福是一种多么玄妙多么脆弱的东西。
其实承诺并没有什么,不见了也不算什么,所有的一切自有它的归宿。
我们学着看淡,学着不强求,学着深藏,把你深深埋藏,藏到岁月的烟尘企及不到的地方。
只是,只是为什么在某个落雨的黄昏,在某个寂寂的夜里,你还是隐隐地在我心里淡入、淡出;淡出、淡入,拿不走,抹不掉。
这版天龙八部大概是大陆的金庸武侠剧的巅峰了。
首先剧本改编得不错,基本忠于原著。
表演方面,胡军演出了乔峰的英雄气概,刘亦菲演出了王语嫣的娇憨,刘涛也演出了阿朱的机灵(只是颜值不够...颜值不够,演技来凑),其他各色角色也很贴合原著。
赵季平的配乐很大气,加分。
在内地各名山大川取景拍摄,场景比港版大气多了,加分。
武打设计很棒,是赵箭导的,该导演执导过98版《水浒传》,也是动作过硬的佳作。
还有很多细节的改编很好,弥补了原著细节不足的毛病。
比如结尾,原著萧峰死得太干脆。
电视剧的结尾就加了很多戏份,把乔峰之死描写得悲壮,极具感染力(或许有点煽情?
),拍出了一代英雄走向末路的悲剧。
令人印象深刻的桥段很多,杏子林危机、聚贤庄一战、阿朱代付受死、少室山聚义,以及结尾乔峰舍身取义,拍得很用心。。。
上面都是溢美之词,这部电视剧当然也有缺点。
缺点是,BGM太密集了,有些桥段略显啰嗦,有煽情过度之嫌。
但是白璧微瑕,我觉得这部电视剧基本已经代表大陆武侠剧的拍摄水准了,也代表了张纪中的最高水准。
06年出品的天龙八部制作精良,可以服众,然而后面一直在走下坡路,大陆没再出产过多少有诚意的武侠剧。
希望国产剧一路走好吧。
段誉,阿紫
金庸武侠,最让我着迷的是跟中国文人自古以来的情怀一脉相承的山水、美人、大义。
天龙八部在金庸武侠里,是主要人物最多最繁复的一部,萧峰,段誉,虚竹三线并行,从苍山洱海到孤烟大漠,大理、北宋、辽国、西夏、女真、吐蕃,皆有所涉猎。
这样广阔的地理跨度,就有了多种多样的文字风貌。
这一部天龙八部电视剧,很好的还原了小说中雄奇险秀的景致,也大致得了书中人物神韵,在我心中可当金庸剧最佳之作。
先来说景少女时代看小说,对“青衫磊落险峰行,玉璧月华明"颇为向往。
大理的无量山,有一个颇具意味的名字。
这景致非实地拍摄所不能有。
剧中苍莽树海,郁郁葱葱,倒真有点看书时候的意境。
无量玉洞中所立塑像,应当是照着当年的天仙的模样雕刻的,比TVB呆板的审美不知道美妙了多少。
又有江南慕容世家,雕栏玉砌小桥流水,烟波太湖浩渺无际,荡舟其上,袅袅歌声,方才得到一点中国式清韵。
再到莽莽塞外,天地为之一宽,壁立千仞,豪情与风声并在。
有柔有刚,深得情怀精髓。
次来说人。
这一版天龙,以萧峰为主穿起许多人物,所以萧峰一定得是能镇住场子的演员。
胡军的萧峰特别让我感动的一点就是外形太贴。
他往林志颖和高虎面前一站,明显就是当大哥的气场。
他这种刚毅无畏的感觉,和刘涛扮演的温柔狡黠的阿朱,放在一起看,恰好又是刚柔并济浑然天成。
以前我看小说,或者看从前版本的电视剧,都没有过分在意峰朱之间的感情,或者说没有很在意阿朱这个形象。
本作中不知是编剧的偏爱还是剧本的需要,阿朱的形象变得特别的生动饱满,不是那么活泼捣蛋了,但是更加聪慧可爱,叫人怜惜。
一首《仰望》一首《宽恕》,足以说明电视剧对峰朱之间的羁绊刻画之深。
然后就是形形色色的美人,大概是这些年来武侠剧的巅峰了。
真可谓环肥燕瘦各有所长,不爱看剧情的,看看这些貌美如花的阿姨姐姐们也是很开心的。
我唯一不满的是马夫人,总觉得她卖弄风骚的时候演技很差……舒畅的天山童姥可以说是童星里的演技巅峰,那份少年戏骨的劲儿,是别人所没有的。
同年龄的天仙,那时候也是美貌巅峰,一颦一笑,都不需要演技,只要她站在那里就是一帧美好的画。
蒋欣的木婉清清丽决绝,从那时候一直到如今,娘娘演技都是在线的。
最后说情义。
段誉的爱情故事我觉得是最没什么说头的,因为当年拍摄的时候还没有修订版,所以我姑且认为他是着迷于王语嫣的美貌,迷了心才会恋上她。
天仙那时候的颜值也是比较有说服力的。
峰朱之情都让仰望和宽恕说尽了,这里也不提了,我倒很想说说阿紫。
阿紫毫无疑问自始至终对萧峰都是单恋,而且她也始终不能像她姐姐那样理解萧峰情义之间的锥心之痛。
因此阿紫到死都是孤独的,勘不破人生有许多的求不得。
她唯一比她姐姐幸运的是她能够和萧峰共同葬身万丈悬崖,而阿朱之墓只能孤零零的立在湖畔。
想说一说江湖大义,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总觉得以我的格局,是不敢随便评价这百十个江湖人物的侠义情仇的。
短短的文字,也是说不尽天龙故事里的情义千秋的。
写烦了,不写了,贴一个天龙八部群像以滋纪念。
【03版天龙八部群像】一首江山美人,带你看尽英雄美人(人生短短几个秋啊,不醉不罢休,愁情烦事啊别放心头)_哔哩哔哩_bilibili
作为85出生的人来说,97版播出的时候,几大卫视联播,又赶上过年,收视率异常火爆。
那个时候是香港TVB时代,无论古装还是时装都是经典的不得了。
当时我很喜欢很喜欢陈浩民版的段誉,喜欢他的痴,他的可爱。
对于萧峰,可能感觉黄日华扮演的太正了,反倒没什么性格。
后来因为这部武侠电视剧看了小说,也是从这开始痴迷于金庸小说,天龙八部和飞狐外传是我最喜欢的两部,天龙尤甚。
看小说的时候才发现萧峰是我的挚爱,越读越爱,敬仰和痴迷。
可惜黄日华并不是我心里的想象,他的乔峰太文,太正,更像个大侠,没有缺点。
(但是黄日华的靖哥哥无人能敌,因为他就是,但是和萧峰还是有很远的距离,因为萧峰不是郭靖。
)其实萧峰是有很多缺点的,他发怒的时候会释放的野性和狼性,他会意气用事,他好斗,但是他的霸气,他身上释放着深深的男性荷尔蒙,他睿智,他大义,他豪放,他独断,说一不二,但是他又很矛盾,同时他又很怕受伤。
本来我对张纪中没有一丝好感,03年播的时候,我父亲看得高兴,我确不屑一顾,看也没看一眼。
直到最近,忽然想起了王菲的《宽恕》,在网上看到这首歌的MV,我立刻被里面的画面深深吸引,想起了那句塞上牛羊空许约。
找来这12年前的03版本看,果然里面的萧峰和书里的一样令我痴迷,和书里面已经很接近了,武打也是精彩万分,相对TVB的快节奏,节奏稍稍慢了一点,但是不影响大场面,好风景,最主要我喜欢的萧峰,我喜欢的阿朱都出现在我的面前。
主角选的好,剧就成功了一半。
但是我依然认为97版段誉要强于03版的段誉。
林志颖的粉丝别打我,但是我也爱林志颖,我童年的偶像。
这是一部被低估的电视剧,只想说有些东西,你不看就不会发现他的好,有些事情老的也未必是精,放下成见认真对比,什么东西都有他的好,他的坏。
从来都不觉得张纪中版的那些金庸剧有什么不好。
香港版有太多导演天才的重构,后来于正偶像剧气息太重。
张版的没有什么导演编剧的灵气在里面,就是老老实实的按照金庸的原著去找景找演员设计招式和服装,真的是最本分的翻拍。
初中的时候有个本子,会画一些侠女,她们的发型有的就像许晴版的任盈盈那样,两个大辫子,有的就像刘亦菲版王语嫣那样温婉低垂,松松的发髻,有的像周迅版黄蓉那样灵巧的盘起来。
还有一些形象,比如说用川剧变脸的余沧海,君子如玉后来翘起兰花指的岳不群,老的像古树树根连须子都枯了的曲洋,用二胡一弦杀人的莫大,聚贤庄喝了几坛子酒打得一身血雾的萧峰,灵气的穿着厚袍子跟在杨过后面的郭襄,曾经妩媚暖香最终却被镜子中一身血污蚂蚁自己吓死了的康敏。
我看过这么多版金庸剧,现在提到这些形象,我能想起来的依然是张版。
新版天龙,今天考完太极拳我看了第一集和第二集,粉嫩嫩的段誉说自己学会飞的时候,我尴尬的截了屏作为近期笑料。
我想我假期还是会坚持把这部剧看完,毕竟我太爱天龙八部了。
我喜欢胡军版天龙八部的所有演员。
蒋欣版的木婉清感觉太对了,黑衣服黑斗笠,身跨坐骑黑玫瑰,红色的耳坠,红白相间的衣服镶边,木婉清是全书中第二性感的姑娘,也是骨子里最清澈性情最真的姑娘,这些她都对。
刘涛演的阿朱,大家回顾剧照的时候都说难不成她那时候真爱上胡军了吧,眼睛中柔的水一样。
我不想说阿朱这样的姑娘注定会牺牲给萧峰这样的大英雄这样的话。
阿朱和每一个感情中善良却自以为是的姑娘一样,自己做出了对对方最好的选择,却让对方陷入更深的不复之地。
舒畅的天山童姥是一个奇想,钟丽缇的马夫人掰弯了我。
书里面段誉出场的那章叫做青山磊落险峰行,不会一点武功的段誉卷入了两派武林人士的斗争。
林志颖表演的痕迹重,但段誉就是一个不太淡定,小矫情,易陷入自身剧情的敏感男文青。
从枯井脱难后赴西夏公主招亲的宫殿时,林志颖并不在画面的中心,但他做了几个玩扇子的动作,瞬间段王子情场得意的感觉就出来了。
修庆演过水浒传里面的花荣,青年帅气武将一枚,演过射雕里面的欧阳克,大配角小反派,演过天龙里面的慕容复。
无论在书中还是在剧里,慕容复在真正出场前都不断被人称颂或忌惮,然而慕容复是个心事极强的人,心计却段数不高,因此需要大量的心理独白,表演出来就要多用神态特写。
修庆眼睛很大,双眼皮很厚,因此这双眼睛就会显得比人的整个状态要老,这正是慕容复的模样。
最后慕容复疯了,只有阿碧陪着他。
语言课老师跟我们分析过这段台词,阿碧给小孩子们发糖说的是明天再来,小孩们笑笑嘻嘻说的是明天又来。
同样是反复意,再和又在这里特意变化出现,琢磨一下,再有企盼的意思,而又有不耐烦的感觉。
而慕容复是不知道阿碧的苦心和孩子们的鬼胎的,他只戴着假皇冕蹲坐在草堆上,嘴里还嚼着草根。
萧大爷就是胡军这样的!
胡军本身就有契丹人的豪气,单脚一跺,金刀飞起,自戕换得宋辽两国数十年平安。
还是初中生的被完完全全的震慑到,后来再看的时候想的是辽王听到结义兄弟自杀了时在千军万马中那一个回头,再低头,再回头,这里面的感情太厚。
陈好长着一双狐狸般媚气的眼睛,她从人群中冲出连喊了很多次别留下阿紫一个人,她看了最后一眼天地就决然挖出双目,她说再也不会有人来伤害我们了,然后抱着姐夫的尸身跑到雁门关外悬崖边纵身一跃。
段誉虚竹们拥上去,山岚隔住视线,镜头拉远拉远拉远,最后是一个山河的画面,全剧终。
很多年过去了,所有的这些片子都有了年代感,画质被新设备甩出几条街,现在看来演员的表演也话剧感显著。
而我依然觉得那些少侠们还青衫磊落,行走在青山竹林,古镇酒楼中,中年的酒客一身酒味,有一酒坛的沧桑故事。
斗笠之下,初探江湖的姑娘剑眉星目。
红烛香榭中,美妇人眼带温柔。
这些画面都是张版带给我的,无法取代。
在看到这个版本的天龙八部以前,我一直不怎么看金庸武侠改编的电视剧,因为之前版本的电视剧根本无法表现原著的韵味,尤其是港台那些粗制滥造又小家子气的版本,简直是惨不忍睹。
还记得《天龙八部》首播时,开始是每天连演四集,我都能不措眼珠的一直看。
我平时看电视总爱吃点东西,或干点别的什么。
但是看这个的时候愣是什么都不想干,就是特别认真地看,找到小朋友看动画片的感觉了。
剧情紧凑,节奏很快,表演到位,非常经典。
唯一的缺憾:主题歌音乐太一般了,完全没给人留下印象。
个人心目中金庸武侠剧到目前为止的排名第一。
这部剧最大的突破,在于首次全方位运用无形真气的形式来表现招式。
纯电视剧观众可能没有意识到,在张纪中版《天龙八部》之前,他们看到的大部分金庸剧,严格意义上来说都并非金庸武侠,而是被带跑偏拍摄成了金庸仙侠。
金书里所描写的打斗场面,无论是绝世高手、一代宗师、还是武当山上的宙斯张三丰,那都是拳拳到肉一招一式打出来的。
而乔峰公放BGM一言不合搓出一条龙、段誉脚踩风火轮身藏六把镭射枪、火球术士鸠摩智、变相怪杰游坦之、毒毒果实丁春秋......这些都是严重背离原著世界观的表现形式。
在这些剧里所体现的战斗体系,压根不是金庸笔下那个由招式和内力构成的世界,武林高手们完全可以无缝衔接地穿越到《全职猎人》的世界里去——所有人的技能都是最典型的放出系和变化系念能力者。
只有当打斗场面回归到了一招一式,离体的最多是无形真气。
观众才会明白:为什么武林全明星阵容都救不下一个乔峰;为什么郭靖不能训练出一整个襄阳城的武林高手切菜蒙古兵;为什么江湖无论积蓄多少年都并无任何卵用,而明教在稳定的领导下短时间内成建制就有资格反攻元朝;才会明白北乔峰南慕容差距如此巨大却可以齐名一世,在于武林高手拼的不是谁的特效更高级,而是实际一掌打在谁的身上,看被打者的受伤情况才能判断谁真的比谁强一个档次。
这部剧另一个做得好的地方当然就是选角的成功,题目里把这部剧叫作“胡军版”天龙八部很切题,因为乔峰这个角色是最能体现这一方面的地方。
在那个把握话语权的人普遍将港版奉若圣经、黄日华形象几乎不可动摇的时代。
基本上一般的剧组即使觉得不对劲,也只能照着前人的路子演下去了。
而这个版本敢于让胡军用截然不同的形式演绎乔峰,然后居然获得了成功,还能让越来越多的观众重新审视原作里的描写,逐渐发现黄日华所饰演乔峰的违和感。
这部剧几乎所有角色都完美贴合原著,但这还不是最强的地方。
更令人惊叹的在于一些演技其实受到争议的角色身上。
其中的代表就是刘亦菲和林志颖。
不客气地说,这两位演员几乎一直都在扮演花瓶式的角色,整个职业生涯中大部分时候演技都受到诟病。
却在饰演王语嫣、段誉这两个角色的时候,让人感觉几乎就是为之而生的。
甚至于他们作为演员的那些重大缺陷,表现得越明显反而越传神地刻画了这两个角色。
不禁让人感叹艺术的神奇。
这部剧上映的年代,面对的压力和敌意是现在根本难以想象的。
看看最近小鲜肉小花出演的金庸剧,居然还能获得不错的评价,而这些主创如果放在当年,估计人身安全都无法保障。
上一个时代掌握话语权的人,全都是在少年时期无选择地只能接受港版金庸剧的轰炸确立起的价值观,俨然早已将港版奉为圣经。
而港版的《天龙八部》依靠优秀的配乐和主演们的个人魅力,占据着这部圣经中的重要篇章。
这就导致这部剧在未上映之时就遭受到了巨大的质疑和恶评,然后它生生地从单纯被关注看笑话,到让观众逐渐接受角色和剧情,到上映多年之后,越来越多看过原著的观众意识到:这部剧拍的才是金书的原汁原味。
而港版在演员的出色演出背后,有着港星人数不够导致的无奈选角,充斥着编剧们自以为是的改编,以及那些——暴走的仙侠特效。
所有的这些,这个版本的主创人员们并没有选择用嘴巴去战斗,而是让你默默看剧,期待有朝一日能像今天这样在心中给他们一个公正的评价而已。
终于费力地追下了这40集的剧。
写下这个算是手记罢。
虽然时而拖沓,不过也不乏精彩之处。
从未完完整整看过一部金庸老爷子的书,此次也只是勉强补完一部剧。
自己看不太下武侠故事,不过天龙好在也不只是侠义英豪,加上了家、国情、缘,场景宏大了许多,故事也有趣了许多。
三位男主角的主线,看似各自分散,却最终合为一体,看到最后着实连贯起来,很多不明之事也一一揭开,恍然大悟之感哪怕被剧透了不少也仍是鲜活。
萧峰,是很有男儿气的大英雄,几乎真的没太大性格的缺陷。
不过私心而论,不太喜欢这种浑身无时无刻不透着豪迈草原大英雄的气质。
虽说重情重义,胸怀大量,也不是只会打不用脑的莽夫,怎么说也都算优秀,但是就是有点喜欢不起来,随口都是极高道德准绳、都是苍生百姓的人,终究觉得遥远。
和阿朱的爱情,虽说对爱情不敏感有时候显得糙汉子也是理所应当,阿朱死了也真是钟情难忘。
阿朱对他不离不弃,温柔贤惠,聪明伶俐,妥妥的刻板的好夫妻的模版。
男性豪气干云,女性隐忍温柔,但这样很强烈的性别刻板刻画,似乎是主流,但又难免觉得陈腐,远不如阿紫这样立体多面的刻画鲜活夺目。
阿紫,实在是喜欢不起来这姑娘,也可怜不起来她。
生在星宿派是缺爱,培养方式是有失,可是这姑娘已经超出了刁蛮任性的范畴,行事总是让人生厌。
说是满眼都是他姐夫,除了后期,前面真的看不出哪里爱了,更类似于喜欢了个新奇好玩的东西,是一个厉害的大英雄,崇拜又新奇,想占有而不是去爱,得不到不甘心,若是得来了说不定就腻了弃之不理了。
游坦之,成了阿紫的玩物,或者说,工具人。
为了阿紫变得毁容又瞎眼,最后搭上性命,看的是揪心,但是他这样不过是说不清为何的执念,总是讽刺,可怜之人,名字却用坦字,可真是误入歧途永无翻身。
再看段誉,活泼可爱,像个孩子一样的心性,有礼貌有爱心,怜香惜玉,虽然有时候有点怂,倒是真性情。
出身优渥,这一生也算是顺风顺水。
王语嫣,便是段誉一直放不下的执念了。
死皮赖脸跟着,豁出命的护着,可是一直融不进她的眼。
这里刘亦菲的花瓶很好看。
不过就真的是个小花瓶。
慕容复,最后下场也真是凄凉。
被一个空梦折磨一辈子,不过他身边的包不同,真真是极可爱的。
西夏王妃那里回答的问题,说是他的宝贝女儿包不靓,也算是这40集难得真心畅快的笑点了。
比起段誉的一票老婆们,更喜欢他爹的一群老婆。
温柔的阮星竹,霸道的李青萝,英气的秦红棉,乖巧的甘宝宝,高贵的刀白凤,还有妖娆的康敏。
特别是阿星,真的是可爱极了。
她们的淳哥,虽然不能专属一人,但是真心爱着,其实有这心,便也是够她们搭上一条命了。
木婉清,华妃娘娘这里依旧不赖。
水木清华,也算无愧于此名了。
像她妈妈,她妈妈也真是英气的姑娘。
四大恶人,延庆太子虽然一直处心积虑,不过其实也是苦命之人,最后道破段誉身世,那句“我有儿子 我也是人”让相貌人不人鬼不鬼的他说出口,真是心酸满怀。
叶二娘更不用说,一个苦命的跌入命运螺旋的娘亲。
岳老三算是最可爱的一个,虽然作恶,也是讲情义之人。
云中鹤这小子倒是坏,不过也并非没做过好事。
恶人、善人,哪有那么清晰的界限呢。
说说虚竹吧。
这小子真是最有意思的小子。
一个小傻和尚,二十四年与父亲日日相见,却不知亲缘。
本身平凡,傻头傻脑,却是不小心赢得满手好牌。
无崖子的真传、天山童姥、李秋水的内力,西夏公主为伴,掌管逍遥派、灵鹫宫、星宿派。
可是外人眼红的种种,这傻小子只想安静的做个小和尚。
破了几重大戒,他满心是苦,他固执想回,却不得不辟入俗世。
色即是空,却不得不住在全是女人的灵鹫宫。
不想学武功,却不得不一再接任。
一知双亲,便是天人永隔。
不得不说,这是命运的玩笑吧。
不过还是难得的善终了。
天山童姥、李秋水、无崖子、小师妹这纠葛了近百年的恩恩怨怨,最后却是依偎着彼此死去,太让人唏嘘。
钟情的情郎真正之爱却连这恶战都未能参加。
一句“是她”一句“不是她”,真的是觉得这一辈子,血海深仇,最后消弭的如此轻易可笑。
有时候,觉得天龙仿佛一个爹不停坑儿子的大戏,萧远山哪里还有爱子之情了,只是被复仇奴役,连现世人都不顾。
乔氏夫妇更是畏惧有甚,怜爱不足,家里养虎狼很难倾心罢。
段正淳倒是爱儿子,给他许多“妹妹”,可是讽刺的是居然不是亲爹。
亲爹延庆太子不知情的时候倒是没少坑自己儿子。
慕容博送了他儿子一场空欢喜的大梦,漂泊大半生自己了断尘缘,儿子却疯疯傻傻了。
虚竹则是因为父亲的名誉难以相认。
仿佛这父子之情,人间的阴差阳错,兜兜转转,隔着地域、血缘、国界、门派、机缘,统统进了宿命的螺旋。
悲哀一代一代的蔓延。
不断绝,也断不绝。
淡淡的宿命感的哀叹,不如学那扫地老僧。
扫尽枯黄落叶,看惯人间风起云涌。
不争不扰,兀自归去。
这才叫经典,香港那些玩意儿叫儿童剧!
这个版本拍的确实不错,很多只看过黄日华版的人,就把黄日华版当成原著了,压根就没看过原著就说此版本玷污原著。我告诉你们,此版本比黄日华版更加接近原著,无论是剧情还是台词。那些盲目排斥这个版本的人,呵呵。
王菲的片尾曲经典至极。
不予评价
我看过的屈指可数的金庸武侠作。
喜欢这一版,可以算是见证了我的童年,最喜欢的女性角色是阿朱,最喜欢的男性角色是乔峰。虽然乔峰离不开鼓风机,我还是觉得披头散发的他很有魅力,很豪迈讲究江湖义气。最喜欢的一部武侠剧。
我乔大爷一点不见老
金庸
大家自备小风扇啊
这版评分比tvb低我是不服的
看完原著后...
最最最喜欢的一部天龙八部了,剧情已经记不大清楚了有些零零落落模糊不清,最记得的是那个和尚破了戒之后练得了盖世武功,还有林志颖演的段世子?被蜈蚣钻进身体里去很痛苦看得心疼,小时候的男神啊
我觉得这版拍得很好啊,很有气概,演员也选得好,偏见太严重了。
崇洋媚外的人拍不出好作品,刘的作品我实名黑,见一部黑一部
你们喜欢就喜欢吧,为什么要给97版的打一星呢?97版我的童年!
大概算大胡子拍的最好的金庸剧了。。
有点凌乱。我心。
张导的电视剧发型一言难尽的辣眼睛
胡军演得乔峰像个傻子,林志颖演的段誉点个白痴
张纪中对于金庸的武侠世界是有自己的看法的,它豪情、神秘、试图打造一部史诗般悲壮的电视剧,可从片头片尾曲体现。但是架子架的太大,忘了雕琢故事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