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老炮演技特别棒,看的过瘾!
没有流量的戏真的很爽。
我看有些人说剧里有些人物很蠢,让人生气。
但就我个人观点来讲,生活中的蠢人我们还见的少么?
电视剧里面把一些脑子拎不清的人物,或者一些人性的弱点搬到荧幕上,提供一些反面教材,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反思自己平时的所作所为,也增加了剧的现实意义。
不过,这种戏加太多也不好,应该以三叉戟的老三位为主要内容。
我印象最深的一幕是田队长进医院瘫痪那一段,真的觉得缉毒警察工作太危险了,越是这样越觉得不应该对任何吸毒的公众人物宽容,不论任何时候毒品都是娱乐圈的红线。
他们吸毒背后的供应链,踩着所有禁毒人员的生命和他们背后的一整个家庭的牺牲。
这条红线不应该对任何明星宽容,哪怕你再喜欢这个明星也不行,这应该是所有人的底线。
这个剧从真实感的案件出发,从有血有肉的角色入手,平衡了娱乐性和教育性,没有用什么流量演员或者花式营销。
整部剧就写了四个字,尊重观众。
看完大结局更新:原来观众只是被短暂的尊重了一下……
一个干了十几年的缉毒警察会为了自己的私欲要求参加任务,而不管自己会不会拖后腿(事实证明,站岗时在玩手机)。
一个干了十几年的缉毒警察会不知道毒贩身上没有藏武器?
跑的跌跌撞撞的还要勉强抓人……说实话,不是我不尊重警察,他们舍身取义是英勇的,但是老夏这个被杀的桥段实在让人很难再追下去了……太魔幻。
我看很多朋友吐槽这剧进展慢、没有特别激烈的矛盾冲突。
但这就是它的真实之处。
现实中的警察就是这么办案的,虽然剧情需要会有夸张,但整体架构是真实的。
三个警察才能摁住一个犯罪分子。
这太正常了,现实中哪有警察和对方单打独斗的,飞檐走壁的功夫高手在警队里凤毛麟角,都是些平时吃着药顶着疲惫的身体夜以继日工作的汉子罢了。
人到中年,腰酸背痛,谁都不是超人,跑个300米就已经上气不接下气了。
还想身手矫健瞬间制敌?
做梦吧。
还有,实际探案,就是这么一点点地去摸排线索,利用自己十几年内建立的社会关系,打探消息、寻找蛛丝马迹。
不然你以为线索从哪里来?
莫非你问对方就会乖乖告诉你吗?
预审就是这么斗智斗勇。
犯罪嫌疑人都是人精,会轻易吐露实情?
一问三不知或者插科打诨或者胡言乱语或者装死充傻或者口吐芬芳太正常了。
不然他们是犯罪嫌疑人?
预审完全就是技术活。
让一个狡猾的犯罪分子吐露心声和实情,太难了。
警察也是人。
混得不好的会吐槽、埋怨,但很多中年警察,有了案子仍然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往上冲。
除了职责所在,还有就是心里憋着一口气,凭什么让你们触犯刑律为所欲为?
看到年轻干警做错了不会安慰,嘴上狠心里疼,就是怕对方吃亏。
但都是直男,又不好意思,所以都是以批评的口气说出来的。
别看他们抓贼的时候气喘吁吁,但这帮老东西站在你背后的时候,像是一道钢铁长城,让人放心。
年轻干警办案的时候旁边站着这么一个胖乎乎的师父,心里马上就有了底。
因为你说错了话、办错了程序或者没领会到眼神,他会冲你狠狠地戳一指头,点醒你,让你不会犯错误、耽误事、倒大霉。
这就是真实,也是这部电视剧的诚意。
当然了,也有不真实的地方。
比如那个破无人机,整天耀武扬威的在天上苍蝇一样飞来飞去。
当警察吃干饭的?
分分钟搞定操控者好吗?
出现第一次就给摁在那了。
还有,预审其实非常枯燥冗长。
不可能讲讲人情世故、打打感情牌嫌疑人就热泪盈眶地招供,这个的确夸张了。
还有,最终集大棍子是打不过一个年轻壮年男子的,现实中这种情况大背头也不会弃他而去,否则以后在警队别混了。
该回避的时候,就得回避。
郭局出面,也不能违反纪律,所以违规让三人介入夏静怡的案子这也是不现实的。
另外,刻意制造的车祸物证鉴定人员会发现不了?
尸体烧焦了外伤骨折可是掩盖不了的,肺部的烧伤烟尘含量位置都不同好吗?
不过为了剧情推进需要,可以理解。
我个人希望这剧能够大火——它也有这个质量——让普通群众也知道警察到底是怎么办案的。
没有美女警官相随、更没有胡子拉碴的颓废造型,不是说是个帅哥就能让犯罪分子束手就擒的,更不是到哪里都一身笔挺的警服戴个警帽一脸正气的。
你见过这剧里三个老警察外出办案的时候穿过警服吗?
没有吧。
动不动穿警服外出办案那不叫警匪剧,那叫披着警匪剧外衣的偶像剧。
犯罪分子也不是什么逻辑高手,动不动就跟东野圭吾培训出来的一样搞个烧脑大案,更不是警察到什么地方亮一下证件就可以畅通无阻。
正相反,一个小保安都可以拦住你。
人家不让你进,你能怎么样?
很多时候,他们甚至都不敢在家人面前说出实情。
想要办个案子有时得赌上前程、得罪上司,还得防备来抢功劳的同事,也有明枪暗箭的办公室政治和溜须拍马的曲意逢迎,以及中年恍惚的初心自问。
这不是矫情。
因为要是想当个合格的警察,尤其是业务能力强的警察,面对社会其他职业抛出的橄榄枝,没有点初心,还真是坚持不下去。
这剧已经非常贴近现实了。
可以说从剧情的精彩和与现实贴合的平衡点上完爆所有的警匪剧,包括近几年呼声非常高的几部。
比如,那部都在等着拍续集的。
因为都脱离现实太远,而这部剧,简直就是复刻了很多现实中的工作现状。
随便举几个例子:第一,剧中警察喝酒得报备。
没错,纪律要求,只要是喝酒、不管是不是下班了,就得报备。
剧中只要是三个人喝酒就有人不停地问是不是报备了,这都是常态。
因为这是纪律,现实就是如此。
不报备,发现了要处理的。
有人可能说我碰见的警察都随便喝,但纪律要求,就是要报备。
你碰见的警察,不合格。
而且现在的警队纪律,也没人敢随便喝。
见过哪部警匪剧里出现过这个?
没有吧。
但这就是现实,现在的警队就是这么严格。
爱信不信,纪律要求,得报备。
第二个例子,小吕的发型。
小吕的发型很还原现实这就是警校生的常见发型,圆寸头,在学校更短。
小吕刚从学校毕业,留这个发型非常符合实际,因为习惯了,留了好几年,所以一般毕业之后都会留一段时间。
即便是老警察,也不会留那些大刘海、披肩的夸张发型,就像其他警匪剧里经常出现的那些浪子发型,分分钟被督查处理好吗。
第三个例子。
禁毒队的田队单打独斗没打过贩毒分子,一起坠楼了,有人质疑禁毒队的队长打不过毒贩。
谁规定禁毒队的队长就得是武林高手的?
别说对方的人设是个泰拳高手,就是普通青壮年毒贩,打不过也正常。
有人说禁毒队都是受过特殊训练的,一看就是外行。
特警队才有体能和擒敌训练,禁毒队就是专职禁毒的警察而已,受过训练不假,但都是关于毒品知识和禁毒工作要求等内容,和格斗没关系。
禁毒靠的是情报、胆识、智慧和一往无前舍生忘死的牺牲精神。
论体能和擒敌技巧,和刑警队的没什么区别,因为事务繁忙和生活不规律,可能还略低。
以为禁毒警是散打队吗?
每天几个小时的格斗训练?
单单搞情报一项就累死你,哪有功夫去训练体能和格斗?
这都是影视作品看多了的弊病,以为警察都是成龙一样身手敏捷、所向无敌,谈笑风生就把对方打得跪地求饶。
想多了。
他们不过是一些职责所在的普通人而已。
只不过,穿上警服,就是有着义不容辞的正义感和拼搏的原动力,但要说身体素质和精力,可能比普通人还不如。
毕竟当警察熬夜、蹲守、日以继夜不规律的工作消耗了太多精力,还有文字工作,都不能少。
这种情况下,你指望这些人能够虎虎生风、体能充沛、力大无穷、武功盖世?哪个不是兜里揣着药片、拖着疲惫的身躯咬着牙工作的?
但就是这样,他们仍然能在最危险的时候站出来,在生死关头冲上去。
这段话就是专门说给那些口口声声“警察牺牲是应该的,他们就拿的这份钱”的键盘侠们听的。
说的太好了。
不是没有办法规避危险、更不是怕追责才面对死亡冲上去,事实上,只要愿意,他们有无数种方法在危险面前退却。
但他们就是毫不犹豫地冲上去了,就因为自己是警察。
是警察,就不能玷污了这身警服。
没有人天生应该为别人牺牲,没有哪次牺牲是当事人避免不了的,除非他主动选择牺牲。
所以,能这样做的,都是英雄。
我衷心地希望这部电视剧火。
因为只有这样,才知道现实中的警察是怎么办案的,是怎么辛苦劳累地战斗在第一线,为社会安定、人民安全付出了多大的牺牲。
什么是真实,这就是。
强烈安利。
不管烂不烂尾,都值得所有人看一遍。
董虎这个人物在和小雪谈心的那个晚上彻彻底底在我心里立住了,台词,演技,画面,取景,镜头,配乐,绝了其实早就喜欢董虎这个角色了,他避开了和几个主角一样的,完完美美的好人,却是一个有血有肉,充满正义感的男人,有原则,有魄力,有底线,就像棍子说的在男人的角度,佩服他,仗义。
小雪又是他心底最柔软的角落,给这个刚到骨子里的“坏人”又添了一分魅力。
和小雪在一起的时候根本就是反差萌。
画面拍的是两人坐在床边,眼前就是茫茫无尽的黑夜,父女俩从一开始的对面而坐到后来相依相偎,谈笑间打开心结,太温暖,太幸福了。
镜头由后方给到外面的夜景,再慢慢推到两人近景,二者之间来回切换,温馨在黑夜的静谧中蔓延开来。
配乐,总是能深深打动我的一个元素。
舒缓的钢琴声一想起,让人不自觉地进入故事的情境,随着他的节奏体会那种心情,在氛围的烘托中,声音总是神奇的魔术师。
演技对于这个片段绝对是加分项,从眼神到小动作,细节的处理往往最能打动人心。
他和平日里的粗鲁威风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女儿面前的他耐心温柔,没有一点脾气。
台词也是没有一句话是多余的,衔接完美,每个字都有它的意义,演绎的自然流畅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更多的是董虎这样灰色的,在善恶之间游走的人,也许就是这样有瑕疵的人物才最能打动观众吧,他不完美,甚至不优秀,但他真实,让人喜爱。
最后用一句他自己的话来结尾:希望兄弟们不违法,有钱赚,有命花!
眼含泪光
相视而笑
幸福的侧影
第一集老夏挂的时候我居然看哭,三个性格迥异的老警察因此屏弃前嫌并肩战斗,看他们飙戏很爽,帅过当红小鲜肉,很真实很鲜活,节奏很快不拖沓!
无尿点笑点多!
很值得追,看了四集不过瘾啊,更新太慢,想等养肥了看,但是一更就忍不住点,加油三叉戟,这样的良心剧一定大火!
现在的年轻人成天被各种甜宠虐恋剧洗脑,不是什么好事,这种正能量贴近生活的好剧应该多看看,剧中很多场景都是在天津取景,有些甚至在我家附近,看起来很熟悉亲切,追到底啦!
读于美国名校金融系的高材生夏静怡(何杜鹃饰)毕业前得知,其父在退休当天执行公务时因公殉职,原本打算在美国发展的静怡决定回国发展。
在其父亲的三个好兄弟,崔铁军、潘江海和徐国柱三位熟素的陪伴下,静怡逐渐走出了悲伤并开始了求职之旅。
一开始的职场道路并不好走,被第一家公司开除后,静怡万分沮丧。
幸好还有从小青梅竹马长大的玩伴崔斌(宿丹饰)鼓励,还有三位熟素的仗义相助,静怡得到了xx集团董事长黄有发的青睐,黄决定资助静怡创建D能宝公司,这个项目与静怡在美国学习到的项目相似。
于是,在副总裁赵凯的帮助下,静怡暗暗发誓,必将D能宝发扬光大,让之前看不上她的人都瞧瞧自己的本事。
事业逐渐起步,在静怡的不断鼓励下,一项谨慎胆小的崔斌也向静怡告白了。。。。。。
爱情事业双丰收的静怡并不知道,自己原来已经踏入了一场被人精心设计的骗局。
而在三个叔叔的调查下,向来器重自己的董事长好像也与父亲的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最后,在崔斌、崔铁军等人的帮助下,静怡机智的逃脱了敌人的软禁,并决定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制裁违法犯罪之人,保护国家与人民的财产,完成自我救赎。
敬请收看三叉戟之女总裁的救赎之路。
哦,对了,听说还有第二部,叫三叉戟之女总裁浴火重生。
很久没有遇到这么带感的一部的刑侦剧了。
很长一段时间不要说刑侦剧了,只要是国产的职业剧,99%都是打着职业剧的大旗实则演着言情剧的戏码;而刑侦犯罪类的影视作品大多少了些熟悉的烟火气息。
《三叉戟》给我的惊喜太大了,除去剧中那些真正演员们带来的演技,场景布置接地气的市井气息,还有编剧对于警察这个行业真正的了解。
这部剧是我看完海报就打算关注的一部剧;看完预告片,我开始搜索剧情信息;看完第一集,我决定一定要一集不落追完这部剧。
我对这部剧的预感没错,它的好在于我能感受到编剧一定有深度去了解警察的日常;而事实并不止如此,因为编剧是一名真正的警察。
这么一部生活化又不拖沓的刑侦剧,时隔了好多年终于又重出江湖。
剧中的老三位都有些热血沸腾并且辉煌的曾经,却都因为各种原因自我放逐多年,最终因为昔日老大哥的殉职,所以决定在退休前再燃烧一把当年的激情。
他们认老却又不服老,各自怀揣着绝技却在日常工作中无处施展,偶尔还掉个链子。
但就是这样三位剧中的老警察,时时刻刻都在带给我平凡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感触。
我觉得很真实,这样三位被生活打倒多年的老警察们让我觉得很真实。
我也觉得很踏实,有这样三位在不得志的漫长岁月中混混沌沌坚持着警察理想的老警察们,我觉得很踏实。
在近年来要么浮躁,要么拖沓的国产影视剧中,《三叉戟》难得地把握好了节奏。
期待它不止会成为刑侦剧的复苏,更是国产剧的复苏。
大家好,我是戴着眼镜拿着话筒的阿拉斯加,片片。
最近在热剧榜单上,有一部名字奇怪的剧集吸引了我——《三叉戟》。
说到这个名字——“三叉戟”,大家是不是立刻想到他了。
我还以为咱们内地也有了自己的《海王》,结果一看不是。
咱们这个三叉戟指的是:由三个警察组成的探案组。
这三个警察年轻时都挺有型,而且个个都是柯南。
三个人里最帅的,外号叫“大背头”,专门假扮各种人刺探消息。
他是三叉戟里最会演的那一个。
另一位兄弟,外号“大棍子”,那脾气是一点就着。
谁要和他怼上,基本就是等着一顿怒气值满格的暴捶。
三叉戟里最后一个叫“大喷子”,顾名思义,嘴上活儿很厉害,是审讯的一把好手。
他那嘴,能把你涮得五迷三道,不分南北,问啥说啥。
这三个人办案,就讲究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快、狠、准。
有犯人出现,大背头演戏迷惑对手,大棍子上去拳打脚踢将其逮捕,然后大喷子一顿口活。
你就算是巫妖王,你也得败下阵来。
这三人之外,探案组还有个后勤,主要负责打杂、望风,人称“大撒把”。
这四个人,也有人叫他们 “四大名捕”。
三叉戟+四大名捕,好家伙,我觉得这将是一场实打实、硬碰硬的刑侦大剧。
而且这剧的主演阵容我招眼一看,也算绝对的黄金圣斗士级别。
饰演中年大棍子的董勇,看过国产刑侦剧大拿《重案六组》的人,谁不认识他?
董勇在《重案六组》里出演神枪手 饰演中年大喷子的郝平,听着名字好平,但《蜗居》里那个和海清共度买房风雨的就是他。
咱们聊过的另一部今年大热剧《安家》里,他又跟海清扮了一回两口子。
当你以为他只能在都市剧里演个妻管严时,人家还演了杜琪峰的黑帮片。
《毒战》里的危险笑面虎哈哈哥就是他。
出演中年大背头的,小伙伴肯定最熟悉了。
真硬核影帝,陈建斌。
就这仨主演,就这黄金阵容,我脑海里已经闪过各种紧张刺激的警匪片场面了。
最不济,这也得是加强版《铁三角》吧?
《铁三角》是徐克、林岭东、杜琪峰三位大佬合作的警匪片 我饱含期待看起了《三叉戟》。
几集看完,并没有“开枪啊大哥!
”那种“砰砰砰”的激烈场面。
《三叉戟》原来走的不是肾上腺激素路线,它走的是心。
三叉戟年轻时,确实叱诧风云。
可在二十年前的某次行动中,大背头擅自行动,导致线人意外牺牲。
出了人命,三叉戟互相埋怨,探案天团也就这么散了。
多年后,三叉戟还没过这个坎 正所谓:聚是一团火,散是一盘沙。
散了的哥几个都没成什么大事,如今纷纷退居二线,坐等退休。
当年领导范儿十足的大背头,早就剪去了长发,成了个给警局修车、换灯泡的老师傅。
大棍子也好不到哪儿去。
他因为性格火爆,又没有兄弟帮衬,多次不问青红皂白顶撞这个顶撞那个,职位是不升反降。
大喷子的业务倒是没荒废,靠着一张嘴,他常跑到电视台录制普法节目。
大喷子媳妇早就对老公的警察事业不抱希望,三天两头催大喷子借着名声辞职下海,多赚点钱。
这仨老伙计,日子就这么凑合着,各人顾各人。
三人的共同好友大撒把,一直想让三叉戟复合,重现当年神勇。
谁成想,三个人还没再次聚到一起,大撒把出事了。
他在退休前的最后一次行动中,不幸遇害。
大撒把的死,重新牵动了三叉戟兄弟们沉睡已久的办案神经。
为了揪出杀害好兄弟的凶手,三叉戟一怒泯恩仇,决定重出江湖。
可如今这老三位,早就不是当初的人中龙虎了。
他们三个生活都是一地鸡毛。
仨人身上都是各种病,胃病、高血压、痔疮,一样没落下。
体力上三叉戟也早就没有什么优势了。
过去光大棍子就是一个顶俩,现在仨人摞一块儿,才将将按住一个不法分子。
这也难怪老哥几个感慨自己“心有驴而力不足”。
除了体力上的问题,三位老伙计还有家庭的困局。
大家都不再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单身小伙了,每位如今都拖家带口,都有本难念的经。
大背头老婆担心他的身体,只希望他安安稳稳做后勤,就此退休;
大喷子老婆则不顾一切的给老公折腾,就盼着他转行到更有钱途的法律顾问职业上。
她亲自疏通关系,没事就给大喷子约各种酒局。
大棍子倒是孑然一身,可人到中年也该考虑婚姻大事了。
他有个难得的红颜知己,人家开了个小店,俩人风风雨雨几十年。
大棍子下定决心,要给爱人一个交代,把婚结了。
成为人夫后,大棍子也将要有一份家庭和婚姻的牵挂。
可纵使有着千难万难,他们最好的哥们死了,这案子,三叉戟必须破!
老警察虽然体力不成,各有家庭困扰,但他们可都有着几十年的丰富办案经验。
比如大背头,自己单独上犯罪现场转了一圈,就找到了一个很隐秘的摄像头。
它很可能拍到了凶手杀害大撒把的过程。
大喷子的口活也没荒废。
在审有关大撒把案子的嫌疑人时,他的操作是教科书级的。
先打感情牌,和你热乎热乎,然后再说问题严重性,连哄带吓唬,胡萝卜加大棒。
嫌疑人一要烟要酒,那肯定就是撑不住了,借着烟酒的催化,大喷子套出口供便轻而易举。
而脾气永远暴烈的大棍子,别看老了,江湖威名还在。
就算是年轻的90后小混混,一听大棍子其名就双腿打晃,就要开溜。
而且这帮老炮儿从业多年,线人早就遍布城市的各行各业。
打听个人,打听个事儿,就去洗浴中心。
大家一起泡个澡,江湖各种事都付笑谈中。
这仨老伙计,就这样挺着中年人的大肚子,开始为兄弟的案子倾尽全力。
值得一提的是,这剧我还没看几集,遥控器先让我家老人夺走了。
他们说这剧,比现在很多给年轻人看的电视剧来劲。
说句实话,《三叉戟》在观感上,确实不吸引当下的年轻人。
因为它没有什么大案奇案,就是一个老伙计被害,激发了几个老警察重燃斗志的故事。
它也没有邪恶的大BOSS,就是几个毒贩情急之下杀人灭口。
三个主角也都不是完美的名侦探。
比如大背头,就曾跟踪嫌疑人不成,反被小偷把手机证件给掏了。
但我不得不说,这就是警察工作的日常。
真正警察的生活,不是全程高能,24小时打鸡血。
警察是一门职业,它也是普通人构建起来的。
只是因为警察常常代表正义,所以在影视作品中总如威猛超人,所向披靡。
比如《警察故事》系列,就把警察变成了超级英雄 从商业角度来看,这无可厚非。
若是从写实角度来看,这其实有点让人担心。
因为现实里的警察,并非能从好几楼往下跳。
就像我曾介绍过的《派出所的故事》,真正警察的工作常常很琐碎,甚至称得上无聊。
可也就是这样一帮普普通通的警察,保护着我们。
根据真实民警故事改编的电影《神探亨特张》,可以说是《三叉戟》的老前辈。
电影名说是“神探”,其实里面警察解决的,也都是街道上的小案。
比如全家上阵的碰瓷团伙、胡同口的算命骗子、小卖铺失窃案。
“神探”老张自己也说,一天天的,碰着的除了小偷就是骗子。
闹心。
但老张期待大案吗?
他不期待。
他宁可一方水土平平安安,自己就这么闹着心。
警匪题材的影视作品,玩法太多了。
常常案件一个比一个猛,杀的一个比一个狠,下手一个比一个黑,案件复杂烧脑不说,还必须带几层反转。
有时候这些套路看多了,反而会忘记真实。
《三叉戟》正好让人返璞归真一把。
它既没有大起大落的案件,也没有光鲜亮丽的鲜肉主角。
它有的,只是几个老男人,想给兄弟报仇的一股子倔强。
有句话说得好:皮囊漂亮的流量们就像鸡尾酒,老男人们则更像二锅头。
鸡尾酒固然好喝,但老百姓谁没事天天在家灌这个啊。
二锅头就花生米才是真的生活。
《三叉戟》的这股子朴实,让人踏实。
最后,咱们一起提一杯,敬老男人,敬真实。
喝完这杯,咱们就明天见吧,拜了个拜。
6月23日更新:亏我辛辛苦苦激情写了林队和小吕的文,小雪和铁锹的文,结果夏静怡对就是何杜娟女士注水到最后一刻,呕呕呕呕呕,三星吧,从五星到三星6月21日更新:一直追剧的我越来越生气😡,何杜娟女士,吕铮老师,别那么自恋成吗?
批评的话听不进去,夸奖的话倒是听得开心。
何杜娟,说的就是你,演技太太太烂了!
吕铮老师,承认吧,您真的对女性有偏见,写不好女性角色(🤦♀️)6月12日更新:气死我了😤,夏静怡带资进组了吗?
还有小雪的感情线,看三叉戟破案他不香吗?
非要搞这些膈应人的剧情!
我很生气!
这个剧现在不值五星,只有四星了!
这几集就是注水注水,看三叉戟破案的部分都不香了!
6月8日激情更新:搞笑的片段真的很多,只有看了才知道!
大家都去看看剧吧!
下面是正经内容,三叉戟组合正式出道了,小吕直接代替了老夏的位置
最新的剧情直接给所有说经侦不好拍的人打了脸,案件层层推进,非常精彩。
直接从最底层的小鱼小虾,到上层犯罪人的暴露一开始底层的小鱼小虾,怎么抓,圈出嫌疑人的活动范围,然后套瓷吸引嫌疑人注意,一举抓获,用的是老刑警的土办法,地图上画轴心圆接着就是大喷子的预审,真实展开怎么才能攻破犯罪人的心理防线……接着通过线人蹲点找上一层的犯罪嫌疑人,这中间直接向观众展示了大棍子的线人的人物关系网,各种职业,三教九流都有最后再通过第二级的犯罪嫌疑人找到最顶级的犯罪嫌疑人,最终结案,中间是怎么突破犯罪人心理防线的,这里就不剧透了……还被普及了500万大概是多重的冷知识(狗头)
线人和建斌大叔的对话,满满的江湖气息,但是又很热血从这个大案子就能看出来,三叉戟用的是一些看着和现代技术不是那么搭配的老办法,但是经验真的足够有用三叉戟办的大的案子,其中搭配上搞笑的桥段和日常生活,还有日常三叉戟之间的矛盾,有张有弛,整个剧的节奏就很舒服
建斌大叔吃饼这段能笑死我还有说写经侦警察的歌像黑猫警长的,看弹幕
接下来准备持续更新,目前的两个大案子,一个是老夏之死的调查案,一个是经侦破获的洗钱案之间甚至还可能存在关联,你说精不精彩!
我也被打脸了说剧情不够刺激,还要怎么刺激三叉戟组合的日常和办案我能看一年!!!
6月3日更新:我之前的标题是如果这个剧不崩,四星无疑的,我现在要给五颗星,并且还要继续追剧之前夸赞了建斌大叔,但是三叉戟真的太有人格魅力了。
中老年热血。
简要分析人物性格:大背头,三叉戟当中的智商担当,对于细节处见微知著,对于细节点的分析非常厉害,但是他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为了破案有的时候不够有人情味,从他拜托花姐这件事就能看出来,没有考虑过之后会被报复的后果,或者考虑了但是仍然去做了。
大棍子,武力担当,最侠肝义胆,面冷但是心最暖,最重人情,对于二冬子的死能够在心里谴责自己二十多年,但是遇事极容易冲动大喷子,情商担当,对于人物心理的把握十分精准,完美弥补在语言上略显铁憨憨的另外两位,但是有的时候过于注重一些面儿上的东西,是好事儿也是坏事儿从人物性格你就能看出来人物的互补,三叉戟组合真的牛。
目前的案子不很悬疑,但是看完了还想接着看下去,老警察的日常真的让人白看不厌,特别喜欢他们三个在一起的互动在唱歌的时候能够感受到信仰的力量,一度让我泪目,第一次知道少年壮志不言愁这首歌
峥嵘岁月,何惧风流!
之前就说,如果是刻画人物比剧情重,必改五星。
现在改五星!
希望这部剧能够让更多人知道,这才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国产剧的样子,不是撒撒狗血,也不是悬浮剧,就是人民警察的生活剧,职场剧的样子啊分割线…………………………………………5月28日第一次剧评:(1)建斌大叔在这部剧里真的很可爱啊那一段叼着自己的包翻墙的把我萌到了说实话哈哈哈哈,三个主角,另外两个不熟悉,但是演技真的很自然,他们三个人往那里一站,就很有老警察的感觉,演技真的特别好,台词超赞!
重点夸夸建斌大叔,年轻时候的意气风发和现在的沉稳大叔但是偶尔散发的气质真的很绝~
比皇上更适合表情包吧233333,配上我超努力的,就很可爱(2)老夏去世很套路,但是却是情节安排上的必须 这部剧很棒的一点就在于通过别人的口吻交代很多事情,但是并不显得突兀。
目前看来应该是年轻的时候的各种事情和现在交叉叙述,这是挺好的叙述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单调的案件。
老夏去世得比较套路化,弹幕里大家都猜到了……整体来说并不悬疑。
但是又因为老夏是主心骨,就是为三个人重出江湖埋伏笔的,所以是必须的。
目前还看不出来,这部剧的核心究竟是侧重讲人还是叙事,毕竟只有两集,讲人也挺有意思的,三个老刑警各有个性,讲案子的话目前节奏并不很快,所以要看后面的发挥。
如果是讲人,我会提升至5星,国内很少有讲人的,目前更大的可能还是叙事为主。
另外这部片子的接地气是真的,我个人觉得很写实,虽然我对警察行业并不了解,但是整体非常接地气,看着不觉得怪异。
很久没有从头到尾地看完一部国产剧了,没想到这么真情实感追剧的后果就是化身成大喷子,太多的意难平了。
从十几集的时候开始追,每天守到12点看两集更新再睡,看到小雪和夏静怡这么脑子不清醒的角色,也没有弃剧。
都不知道哪里来的动力,可能是最初对于老三位的期待太高,总觉得能有一个好的结局。
三叉戟最后都还活着,确实是HE。
可一部剧不能只看结局,过程之中有太多遗憾,之前那些塑造得十分优秀的角色,比如铁锹、小青,后面连个镜头都没有了,小青和黄有发的成长之路也三言两语带过,完全没有起承转合的感受。
这么多坑都不解释,仓促完结,不要扯什么都是为了给第二部做铺垫,没拍好就是没拍好。
本来我的预计是给大背头、大喷子、大棍子一个人一星,然后再加一星给剧中人民警察带来的感动,可是!
昨晚的结局太失望了,本来都没多少时长,还要让观众看夏静怡,明明剪掉这二十集夏静怡的戏份,这部剧可以到9分的高度,然而她还不被起诉。
只能履行夏静怡不坐牢,直接给1星的承诺了。
《三叉戟》中的大部分角色都是功成名就的老演员了,他们也不指望着这部剧做跳板,就是可惜小吕、林楠的演技了,不过这种凭实力说话的演员,总会有新的好作品等着他们。
最后,何女士,江湖不再见,以后看到你出演什么作品,我绝对绕道走。
不喜欢看这仨老男人,老夏退休追毒贩被捅死这样的剧情太狗血了吧?这不自己作死吗?俗不可耐!
这能让老树发新芽,枯树再开花
第一集还没看完就要吐了。。。国产编剧。。。逻辑呢?语言与生活的贴合度呢?就闭着眼胡编啊!
老戏骨台词太好了,希望后面剧情不崩,审讯那段太好看了!~~~后面那个干女儿的剧情就……好烦,删了就好了
终于能给叔叔们放心打个五星了。让大家看看没有流量也会有很多人喜欢,投资方们洗洗眼吧。
前面节奏还行,一集破一个案子,后面20多集都是拍静怡是什么鬼?加戏精
不太好看
我的天啊,本来应该给四星的,实在是讨厌静怡和小雪这俩人的剧情,影响我看剧只能不停快进,戏份还挺多
就冲夏静怡1星都多了
这部剧要是能缩减成10集,层次可以上升一个level
三个满脸褶子的老汉凑一起比只会耍帅的小鲜肉顺眼多了
这特么捧得呦,哪里神了?真没看出来,哎呦这帮子人臭屁的哦,真特么尴尬,看到外市刑侦队长给他们吃饭卖唱实在是忍不了了,弃!
人民公安版《老炮儿》。人物塑造和表演挺出彩,戏有些平。原来这项目还有个电影版。
这部剧有点清奇了,我甚至从黑社会虎哥那里学到了哲学“干我们这行就是,边线带球,出不出界全靠裁判,离警察远点”,这真是分分钟教做人,追定了这部剧
对女性角色太不尊重了
燃烧和三叉戟的差距是一个猎狐
情节方面不会给你什么惊喜的电视
题材还是有点意思,就是太平了,没啥起伏。
小雪和彪子、夏静怡和崔斌的戏份一概跳过……
真的挺喜欢这部剧的,小说一出就买了,但一直没看。大背头鬼点子多,大棍子人头熟,大喷子嘴皮子溜,这个探案组合确实有意思。加之插科打诨的搞笑情节一点不尬,简直成了一部独特的警察轻喜剧。就是小雪和夏静怡太二了,看见就烦!有续集的话,一定继续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