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没打算写长评,结果在刚开播没两天上来一看,全是披皮黑,想着良心好剧不该被埋没,就从多个层面简单介绍一下观剧两天的看法。
1.演员选角层面:并非现在网络剧流行的流量演员,而是多位老戏+实力派演员的搭配。
85❀刘诗诗算是里面流量比较大的,但本身也处在转型期,这也是为什么黑子在开局就下场的原因。
2.演技层面:全剧都非常有代入感,不止是权谋剧中微表情心计的体现,也有各种角色之间互飙演技,看得很过瘾啊,不愧是八百个心眼子。
3.剧情层面:权谋剧中的仙品,逻辑性完整,而且一而再再而三的反转真的出其不意,这种内容其实对受众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剧本底子够硬、角色演绎得都很不错,口碑绝对好。
4.服化道和布景层面:柏杉导演的拍摄有自己的一套风格,再现了大唐武周时期的风貌,不止是服化道,还有各种拍摄手法、场景布景真的一绝,很值得细品,单独拎出来都是教材了,各种转场也非常有巧思。
掌心口碑开局真的非常不错,更多自来水路人下场后应该能有更高的热度,也期待剧情接下来的走向。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看剧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去感受,作品那头的主创是什么样的人,在用什么样的心态给我们讲故事。
这也是我写下这篇长文的原因。
看《掌心》的时候,我很肯定,首先,主创中有很多是女性,因为这个剧有太多的尊重和包容,其次,她们有一些理想主义、浪漫主义,是我喜欢的类型。
她们有太多想表达的东西,有太多有意思的人物、故事、情感、文化、感悟瞬间想要分享,所以诞生了这样一个有着明确内核,饱满情绪,生动人物和庞大细节量的作品。
我也几乎是第一次,在近几年的国产剧里,看到如此黑白难分的人物群像。
这不是用“全员狼人”“全员恶人”“复仇者联盟”这些营销概念所能描述的。
任何一个人都是复杂多面的。
更新了六集,很多人物的性格已经可以窥见一二。
可明明才六集,有些人物我都看出感情了,怎么回事。
(我会持续更新,记录每一个喜欢的角色)叶平安 · 浊水荡乾坤对叶平安来说,死是最容易的,安睡是最难的。
死,无法终结罪恶,更无法消弭罪孽。
所以她复仇的每一步,好像都刻意选择了最难走的那条路,第一步竟然是,置自己于死地,入圣上的眼。
而“叶”这个姓,似乎也是因为,第一次见杜梁时,杜梁给了她一片叶子。
在自虐这个赛道上,叶平安可以载入影史。
儿时她犯的罪,我认为还要怪当时女子教育的匮乏,因为任她再有一对好父母,也冲破不了时代的局限——她识了字喜欢看书,却没有引路人。
若是现在,纵是生在贫苦山区,也能盼一个张桂梅这样的老师,告诉她是非对错。
她也会早早明白,大人是不可能向一个孩子求助什么的。
元少城说过一句话,“浊水方可濯青天,清水岂能荡乾坤”。
海宜平听了,会心一笑,将元少城视作了片刻知己。
为官者,把它当作一贪再贪的免死金牌,而叶平安这浊水,却偏要荡荡乾坤,洗尽天下污浊。
叶平安,本可以平平安安过一生,是有权者不作为,逼她走上九死一生的复仇路。
但很奇怪,我不觉得叶平安会死,她强大到让我相信,她会过的好。
唯希望在剧终时,她能被人唤一声,顾清。
元少城 · 老鼠病了吃老鼠药能好吗这本是一句没什么特别含义的俏皮话,我却觉得很适合元少城。
打下这句话的时候,甚至有些泪目。
第一集龙门赛,邙沟一对亲生兄弟被迫相残,拍的很克制,只闻权贵笑谈“可惜没打死”。
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啊,老鼠,连想吃点残羹剩饭、在阴沟里好好活着都是奢求吗?
元少城,就算做到大理寺卿又怎样,叶平安不也一眼看出他的衣领不舒服,杜梁不也照样觉得他是邙沟贱种么。
在元少城身上,没有黑白,只有灰。
他对权贵是钻心蚀骨的憎恶,又不得不笑脸攀附。
在权贵的视角,他一次次的侃侃而谈,该是多么滑稽和凄凉。
我最担心的就是他的结局。
老鼠病了,而真正该吃药的,绝不是老鼠。
厉俊 齐君山 · 做狗又如何这俩都不是很聪明,但乱世生存,谁说一定要做人?
做狗做得好,一样能求得一席地。
谁不想要一条,听懂人话的好狗呢。
别看厉俊搜山搜成那样,他的杀手锏就就是硬搜到底,咬住一点肉就绝不松口。
在第六集结尾,元少城正是利用了厉狗的这个特点,死死咬住了叶平安。
狗有不同品种,齐君山和厉俊也不一样。
他明明是礼氏杜梁的义子,却勾搭上对面阵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伍显儿。
哪里有肉,他就在哪里。
杜梁以为,齐君山是看家护院的一条好狗,忠心耿耿,胃口又不大。
谁想,齐狗不馋,是因为他在别家吃饱了。
圣上 · 权力巅峰并无权杜梁犯下御史案的时候,是通泉县的县尉。
一个九品芝麻官宛如地头蛇,为所欲为,仿佛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可真正拥有这权力的圣上,被“权衡”绑架,明知御史枉死都不敢查。
恍惚间都分不清,县尉和皇帝,到底谁的权力更大。
御史案,圣上是一定知晓始末的,没有下手无非是因为没有适合的人。
无罪的官太小,官大的罪太多,而罪即是把柄,亦是镣铐,就算扶上了道也寸步难行。
可叶平安无权也无财,官场规则不仅对她无效,她还能成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
叶平安肯定也深知这一点。
第一集大殿之上,看似是叶平安和元少城的较量,实则是两个女人默契的试探。
看完前八集可以说有这个发言权和信心这么说了吧。
理一理前八集第一集乱,信息量非常大。
朝代背景要介绍(架空有些姓氏改了),出场人物多,官职多,但是作为电视剧的创作基本理念,这一集又要遛钩子看下去 有的人根本坚持不下去,但是基本看到第一集结尾被钩子留住的都能开始看第二集。
甚至看第一集你会觉得有BUG,因为信息量太大了,主角团做事太顺了,观众会觉得不理解,但是也会想继续看下去看看这些坑会不会有解释。
第二集开始收束但散。
第一集的bug大部分得到了解释,女主复仇团体依次登场,霓裳出场,陈年往事开始展露一角,这一集开始对第一集出现的人物加深印象了,现在就是观望阶段,感觉有点意思,但是还有地方觉得儿戏,不对劲,再看看。
第三四集是承前启后的大递进。
对人物有基本了解后军饷案得到了一个进一步的展开和收束,为了这笔钱各方开始数个交锋,伍派,厉派,武皇派,男主这一部分氓沟的底层派,女主这一部分要复仇的人。
在势力范围这么错杂的情况下,散而不乱,整个军饷案这笔钱又是失踪又是出现又是被当做栽赃的钱,男女主步入棋盘,厉俊不停搜山,氓沟势力初现端倪,妇仇者往事不断闪现。
五六集的时候完完全全就是大转折。
女主叶平安作为顾清的往事完全揭开,她身上的矛盾点,她气定神闲的“bug”完全得到了解释,前四集的运筹帷幄来自她们多年的筹划,前四集的嬉皮笑骂来自于她骨子里的自毁侵向 (我对人物的理解就是她之所以表现那么轻松是因为她不怕死,叶平安不一定每一步都算到,但是她一定是除了复仇无所谓自己被如何对待。
对她来说顾清的那部分已经在以前家毁人亡那一刻坠入地狱了,现在她是一个寄托了无数冤魂讨回公道的厉鬼,她没有正常人的喜怒哀乐,朋友对她的信任是心上的荆棘,每加深一份信任,她的自责就会更重。
她和陆丹心就算睡在一张床上,她也不敢面对叶丹心而眠。
人间是她的游戏场,地狱才是她的安魂殿) 在五六集节奏人物故事线全部在线的情况下 依托于前六集信息量大,主线逐渐清晰,人物逐渐丰满,七八集简直起飞!
七八集叶平安受刑,跟厉俊交锋(不巡山了改找鱼了原来你是全剧唯一一个喜剧人)。
海好官身份反转,背后的人戴面具出现,元少城的身份反转了!!!
叶平安的筹谋也开始了,前面是准备充分用几年时间走到女皇面前,从这一刻开始她真正是见招拆招。
有恐怖,骷髅到处游荡;有血腥,龙门赛底层人互相搏斗;有女性视角的权力争斗,有女帝以天下为棋;有女女互助,伍显儿美救英雌。
这么多线条理清晰,不紧不慢,甚至副CP还抽空表白开始互诉衷情。
这就是前四集信息量大人物众多这一弊端带来的好处。
五六集情感高峰,用过去的因来解释今日的果。
七八集剧情高峰,用今日的果牵动未来的局。
掌心播到18集,关于女主过去的故事线终于交代完毕,佩服编剧和导演都敢把底留到这么后面,也佩服刘诗诗有这样强大的勇气接一个前半部都在争议中心的角色,这不仅是平台和剧组的自信,更是他们对观众和市场的相信,相信这个时代的观众已经不需要虚假而又扁平化的圣母女主,而是真实的一个“人”。
第一点进步:抛开性别的优劣势,只讲“人”掌心全篇从未讲述过某个女性角色或男性角色的外在,即便是养面首的伍显儿也从未有过多的内容去强调一个人物的性别优势,比如ta是不是美或者帅,去性别化而强调角色性格和走向,这就是进步。
叶平安被说“巫女”,但往常影视剧中一般说“巫女”“妖女”一定会强调其美貌过人蛊惑男人,但是本剧没有。
伍显儿养面首,面首的形象反正我是没太强烈的印象。
伍安康英雄救美也没有过多的滤镜或者描述去说他有多帅,公主也没有仗公主身份有太多“性缘脑”行为,她是欣赏也是尊重,表达心意但无明显强迫(至少目前是)。
其他老中小登,提到叶平安也从来没类似于“一个女人能掀起什么浪”这样的话,这就是进步,我们不再去说性别时,性别才是真的平等。
第二点进步:允许不完美的人是主角叶平安是受害者,也无意中成为了加害者,她不是好人、也不是坏人,而是罪人。
无法用一个标签去定下她是谁,她就是叶平安,小时候是熊孩子被利用也受到了很大的惩罚。
父母被杀、好友跳崖,从小就有天赋并且热爱的“心医医术”,她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敢再继续,无意中害人这一罪已经从她意识到的那一刻就在惩罚自己,而好友跳崖让她醒悟,不能逃避而是去行动、去复仇、去改变、去减少那样的悲剧、去弥补过去的错。
这还是一个孩子,能有这样强大的内核,怎么可能做不成功呢?
观众怎么可能不心疼她、不佩服她呢?
有几个人被按进地狱还能再崛起?
狂飙的高启强就是不完美主角,放到叶平安上难道不一样吗?
人无完人,而且没有人是只有一面的,社会环境和其他人的影响是很强大、很不可控的。
第三点进步:每个人从自身出发而非为了推动剧情的npc虽然主线是以叶平安的视角为主展开,但是出现的每一个配角都有种自己完整的形象,没有谁是工具人。
丹心、采莲,受害者愿意追随叶平安,采莲的故事很明晰,受害者无家可归但也继承了父亲的能力“驯兽和卖猪肉”,面对爱人她有犹豫也有坚定,面对仇人她干脆出手,即便死了也不后悔。
丹心的故事目前不多但性格也很清楚,多年增强武力值,各种cos场合都能轻松搞定,她就像自己说要做一把刀一样,这么多年真的把自己磨成了一把怎么用都好用的“刀”。
(感觉丹心后面也会下线)姑母,黑市讨生活,从别人描述可知,姑母是一个一直以来都为自己而活的人,所以她出现的并不多也非常合理,她爱护、养育叶平安也不等于她就是叶平安身边的挂件。
元少城,贱籍改命所以痛恨权势,伍安康说过早年几乎要大败的仗,因为他有了赢的希望,具体怎么说的我记不清了,但可想而知元少城从来都是站在谷底却视死如归往上爬的人,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我觉得他是真正的光脚的,他利用能利用的但不代表他真的向谁低头过。
顾文宇,元少城身边最忠诚的人,虽然他剧情也不多,但是我愿意称之为“小甜豆”,他是会害羞表达爱意,也会坚定拥抱爱人的引导性恋人,就是因为他很温暖、所以那个卧底才会找上他,因为他就是一个很好很好的人啊,虽然因此栽了大跟头,但不难看出他不是圣母没脑子,就是人很真诚而已。
厉俊,搜山哥,虽然一直在搜山,但是人物性格描写的也不错,心狠手辣、急功近利所以容易被说动,更准确的说法是容易被更大的诱惑带走。
海公,截止目前还不确定他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但明显是孝子,早期也会“打抱不平”救过平安,感觉心里是有自己认为的公平公正的,但不太确定他具体是如何,期待后面剧情。
总之,就想到这么多,掌心确实是匠心之作,但也需要观众静下心去看,我觉得唯一可惜的就是现在的社会浮躁之人太多了,网络环境也乌烟瘴气,算是一种遗憾吧。
掌心值得被更多人看到。
终于是有机会细品第一集了,真的要夸夸所有演员、导演、摄影以及台前幕后的工作人员们,感谢你们贡献了这部剧:掌心,以下均为不合格剧粉的胡言乱语,后续有误见谅。
我猜测这部剧更多应该是朝堂争斗,但不乏味,因为导演用了一种比较新颖的拍摄方式吧。
有对故事背景的交代:伍礼之争(后期应该会贯穿始终成为判断和解释剧情走向的依据),也有叶平安以身入局搅混局面(尤其感兴趣的是男女主之间莫名的搞笑cp感),更有结尾处最前面如何布局的解惑以及下一步的钩子(我很喜欢这样的手法,因为会有种豁然开朗好有意思的感觉,猜对了果然如此,猜错了下次继续,有点类似剧本杀,也是如此感觉复仇斗权贵的斗权贵应该才是重点)。
其实是有些很有意思的细节在里面的,比如叶平安入狱假寐,元少城吩咐拿水,叶平安看要泼自己赶紧醒,元少城看你醒还要泼,叶平安直接一个喷嚏,元少城拿认罪书捉弄,叶平安老鼠变狗官论,两人你来我往暗示两人睚眦必报,这种对手戏其实无形中调解了剧的紧张压抑气氛。
还比较惊喜的点在于:刘诗诗对叶平安这个角色应该是仔细琢磨过的,我觉得目前她有三种状态及音色,一是正经心医时,一是纨绔布局时,一是窥梦刀人时,但又隐隐觉得她这些都是浮于表面的,底色很悲凉,像是通过这些事情就可以麻痹自己告诉自己过的很好。
这集的标题“生当败局,死局亦败”大概是叶平安对自己复仇第一步的注释。
叶平安早早盯上了郑元,提前一年开始布局。
郑元活着的时候,就留下了证据,无论是郑元将证据交给好友还是陆丹心使计得手,杜梁都有暴露的风险;郑元被灭口后,叶平安将计就计,将凶杀案闹到女皇面前,杜梁依然难以脱身。
这就是叶平安给杜梁设置的必败局。
l 右相之死一位宰相因梦获罪,这样离奇的事件在故事开篇就悄悄为观众下好了钩子。
“会是什么梦呢?
”观众肯定会在心里画出这样的问号,从而在后面听到梦的内容时,并不会觉得信息出现得突兀,反而会良好的地接受并产生豁然开朗之感。
l 叶平安出场白衣红伞的装扮在一片昏暗的背景里尤为引人注目。
这样的造型既在视觉上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也在剧情内同样起到引人注目的作用。
此时化名为心儿的陆丹心正引着坐在轿子上的郑元向叶平安走去,而装扮出众的叶平安也悄悄改变了行进方向。
虽然胡生的发狂打断了这场蓄谋已久的“偶遇”,但叶平安对胡生的准确剖析还是成功引起了郑元的注意,也为后面让心儿邀请叶平安入府看病做好了铺垫。
l 胡生之死胡生这个角色有两个作用,一是补充叶平安的设定,让观众了解叶平安这个心医的工作内容;二是补充剧的时代背景:既有与外族的战争,也有王朝内部藩王的叛乱。
这样的背景交代,使后面朝廷征收军饷的剧情发展顺理成章,也为皇帝多疑敏感的性格做好了铺垫。
l 不愉快的初见元少城与叶平安的初见是在一个失败的“猎巫”场景下,面对叶平安一副混不吝的样子和装神弄鬼欺负“老实”百姓的嘴脸,元少城表现出了咬牙切齿的恨意,这大概与他的过去有关,他也许曾被狠狠地欺骗过,因此才对一个事实上被欺压的女人表现出巨大的恨意和偏见。
这是编剧放下的另一个钩子,只等在合适的时机把元少城的过去钓出水面。
l 看诊心儿(陆丹心)与叶平安的碰面百合花香四溢,在没有看到后面时观众会根据前面剧情中叶平安的表现误以为着又是她混不吝性格作怪引发的小调戏,但后面我们就知道了这其实是两姐妹熟悉的小游戏。
在两人表演的推拉中,叶平安又树立了新的人设:爱财,这个设定肯定会在接下来的剧情中不断强化,但这是叶平安故意为之的表象还是她重重面纱下的本质,我们拭目以待吧。
看诊时,叶平安①先要了酒,然后用酒杯熄灭了蜡烛,手势轻柔,行为却很霸气(果然有能力的人面对当官的甲方也照样可以摆谱)。
接着②转动葫芦铃铛,③走到郑元面前摆动葫芦,“你在怕什么”语言引导。
不同于前面胡生发狂的镜头,这里只展示郑元的梦境而没有给到现实中的镜头,所以叶平安是真得在窥梦还是只是冷眼看着郑元冒冷汗此时观众是并不知晓的。
这段“治疗”与前面的胡生和后面的元少城都是一个对比,导演其实是通过三个人的情况一步步解释叶平安的“工作原理”,我们会在接下来元少城入梦的部分更清晰地了解。
l “被陷害”和上热搜的叶平安叶平安回到医馆后先是给出了打更人报时的剧情,紧接着就叶平安受到了杜梁的追杀,这样明显地给出时间就是为了后面的不在场证明。
通过后面陆丹心的讲述观众会知道这是叶平安早早布局的结果,但此时观众可能没有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以及可能会被前面郑元的话误导,以为这是郑元派来灭口的人,这样在发现郑元被谋害时才更具反转效果。
叶平安仓皇逃出(看惯了任如意,不太习惯刘诗诗这么不抗打的样子),往郑元住所而去,因此杀手顺水推舟坐等嫁祸成功(这时肯定有观众在吐槽杀手的业余)。
叶平安轻松进入郑元的房间,管家发现了屋内叶平安故意吹亮的灯光后,进入屋内成功现场缉凶。
其实这是叶平安震惊的表情和面对胡生死亡时镇静的表情又是一个对比,一个人能在一天的时间里性格变化这么大吗?
这样再次为后面揭露叶平安的计划反转加码。
进了监狱的叶平安一直在激怒本就对她有偏见的元少城,增加元少城对她的蔑视,从而使他在面圣时能轻易落入为他编织许久的陷阱。
于此同时,由于巫女的人设和官员被害的双重八卦属性,叶平安成功在营销号陆丹心的助力下登顶热搜榜,得到了“相关部门”领导请喝酒的待遇。
而在梦寐已久进入体制的机会下,叶平安也一改自己轻浮的面貌,树立起自己专业学科带头人的形象,成功得到了女皇陛下的青睐,获得利用工具人元少城的机会。
叶平安又是①要了酒,偷拿出药粉,转动葫芦铃铛;②走到元少城身边,拍了下肩膀;③“不要想火”语言引导进入梦境。
这里叶平安的动作就比引导郑元入梦时更加详细,至此,第一集通过三个人的入梦过程逐步揭开叶平安“巫术”的面纱,基本可以确定叶平安的“三步走”方针。
此时只是不知道酒的作用了,到底是用酒掩盖药粉的味道,是用酒精激发药性,还是用喝酒来掩饰取药粉的动作,或者只是因为叶平安是个小酒鬼?
l 光天化日下的阴暗交易在大殿上叶平安与元少城在女皇的面前悄悄达成了一项交易。
叶平安:我在说谎,我也知道你知道我在说谎,但我就是要在你面前胡说八道,因为我知道你不敢让女皇知道我在说谎,所以你也得帮着我说谎。
元少城:我知道你在说谎,但我不能揭穿你在说谎,所以我只能跟着你说谎。
两个人默契地完成了第一次欺君合作。
叶平安还借着这个机会暗戳戳埋汰元少城,我们跟着一起笑话他吧。
还有另一项更隐晦的交易在女皇和叶平安之间达成。
女皇并不关心叶平安是装神弄鬼还是真有窥梦的本领,她更想借此调查此事是否与叛王有关,所以女皇命令叶平安一日内破案(叶平安好惨,少年包青天一般都有三天呢,叶平安只有一天),只要叶平安带给她满意的结果就能活命。
虽然这里像是叶平安设局成功借助女皇的力量,但这对于女皇又何尝不乐意看到一颗小棋子自己跳到棋盘上呢?
l 总结:复仇大幕缓缓拉开第一集是叶平安复仇的序幕。
第一步,叶平安借助女皇对于梦的敏感(开篇右相之死的伏笔)设立自己能窥梦的巫医人设。
第二步,与陆丹心里应外合,勾引郑元、杜梁上套。
第三步,利用元少城的野心以身入局,借势女皇的疑心为自己争取便利。
现在叶平安终于如愿以偿进到了旋涡中央,但这已经是她算计了挚友陆丹心(脖子上的伤疤就是片头血花的形状,暗示了她受害者的身份)、伍显儿(作为女官一定具有很强的事业心,一定看不惯女子被男人欺压)、元少城和女皇的结果,那么当她想要接着搅弄风浪时有要付出什么呢?
**女性群像:从破碎到重构的集体觉醒** 《掌心》最令人惊艳的,是对女性角色的多维刻画。
女主角叶平安并非孤胆英雄,而是“妇”仇者联盟的核心。
她与顾二娘、陆丹心、采莲、霓裳等角色因御史案结盟,背负血仇,以不同姿态在浊世中求生,她们或隐忍蛰伏,或飒爽果决,既有市井的侠义,也有权谋的冷厉。
这些女性角色间的信任与默契,既是对“雌竞”叙事的颠覆,也是对传统性别权力结构的解构。
这种群像塑造,让复仇不再是个人恩怨的宣泄,而成为一场集体创伤的治愈仪式。
**女本位叙事:以人心为棋局的优雅颠覆** 《掌心》的“女本位”内核,不仅体现在角色设定上,更渗透于叙事策略。
叶平安的复仇不依赖武力,而是以心理学为武器,通过催眠、白熊效应(越是压抑某个念头,越会强化其存在)等现代概念,操控对手的心理弱点。
例如,她以一句“不要想到火”击溃元少城的心理防线,迫使其直面童年创伤。
这种“优雅解构”的复仇方式,将封建语境中的“柔弱”转化为锋利的智慧,既呼应了当代女性主义的议题,也赋予了古装剧新的表达维度。
剧中权力关系的倒置同样耐人寻味:叶平安虽为“巫医”之名的江湖游医,却通过窥梦之术,让高高在上的权贵沦为精神困兽。
而女帝作为最高统治者,既是对叶平安的庇护者,也是权谋博弈的旁观者,其复杂立场映射了女性在男权体系中的生存策略。
**反转与细节:悬疑剧的“局中局”美学** 作为悬疑剧,《掌心》以“反转”为骨架,却以“细节”为血肉。
开篇的“窥梦杀人案”看似是传统密室杀人套路,实则是叶平安精心设计的心理陷阱——她借杜梁之手除掉郑元,再以坊间谣言引圣上关注,最终以“掌心使”身份入局朝堂。
剧中的案件线索如蛛网般交织:军饷失窃案牵出融银库贪污,昙花烙背后暗藏权贵虐杀少女的旧案,而御史案的真相则串联起所有角色的命运。
视听语言的细节亦为剧情增色:低饱和色调中点缀的朱红,暗示权谋的血腥底色;窥梦场景中跳动的烛火与诡谲铃声,营造出虚实交错的梦境感。
甚至片头以围棋拼成“权”字的隐喻,暗合了“掌心”二字——执棋者与棋子,仅在一念之间。
**结语:掌心之外,皆是人性** 《掌心》的野心,远不止于讲述一个复仇故事。
它试图以盛唐的繁华与暗涌为镜,映照出人性的复杂光谱:元少城对权力的饥渴源于底层创伤,杜梁的贪婪源自体制腐败,而叶平安的复仇则是对正义的另类诠释。
当镜头扫过长安城的街巷,那些被历史湮没的女性声音,终以智谋与血泪重获回响。
正如剧中所言:“真正的悬疑,从不是猜凶手是谁,而是看人性何时崩塌。
” 《掌心》正在以大胆的叙事与深刻的女性视角,为古装剧开辟一条值得期待的新路。
已经很久没有让我这么有表达欲的剧了,谁懂啊,第一天看完剧看网上评价看到凌晨3点!
轻剧透分享目前4集《掌心》很让我惊喜的几个点。
1.刘诗诗饰演的叶平安初登场白衣面纱红伞铃铛巫女,瞬间就在我这里奠定了一个神秘莫测的江湖高人形象,但后续和姐妹私下的互动,和窦骁饰演的元少城探案的博弈,却展现出了非常可爱的狡黠,也可以说是有的欠,很有反差萌(谁懂啊我看琅琊榜的时候也巨爱长苏和晏师傅那几段互动),骑马划进宫门那里打破我刘诗诗角色都会武的思维惯性,还有点冷幽默哈哈哈。
这抹性格底色给复仇权谋这个沉重主题下带来一下鲜活轻松的情节。
2.同时也引出了第二个很戳我的点,就是剧里主角团的女孩们,虽然他们遭受过那些伤害艰难的存活下来,独立担当非常大任体现女性主体意识的同时,她们也在积极生活,而不是因为复仇把自己的生活过得压抑沉默,这种在深渊里开花的生命力比纯爽剧高级一百倍!
比较轻松的互动又给快节奏强剧情多反转的主线插入气口,一口气干4集一点不累,爱看多更!
3.虽然设定上是架空背景,圣上和伍礼自己之争背后的历史原型不言而喻,但对圣上的塑造还是惊喜到我了,近几年剧中对武皇角色塑造更多地侧重刻画她善用酷吏威严的一面,有些甚至过于刻板地喜怒无常,不够有君王的权谋手腕。
但叶平安初面圣剧情里,在叶平安展现“窥梦”能力时,圣上先冷脸威慑再施恩放权,把帝王心术玩得明明白白!
而这里的叶平安也没有立即为自己辩驳,表现得很弱势,一定程度上缓解忌惮的同时,让上位者产生能够掌握利用的感觉,合理后续获得“掌心使”一职的动因逻辑,已经第二次面圣,叶平安对”赤子“和”狼子“的阐释,进一步落地地塑造了叶平安洞察人心利用人心的能力,两大心理学博士在搞高端局!
🤯。
题外话联想到若曦第一次面圣的“沁园春”,若曦更多地是让人心跳加速急智,而叶平安是把控全局算无遗漏的安心感。
剪辑大佬速来产粮!
我要看叶平安x梅长苏的跨次元权谋battle!
4.除了主角团女性向压迫者复仇的女本位主题,剧集另一个副主题,我认为是以元少城为明线,郭义悲惨命运做补充的唐初阶级差异,熟悉历史的朋友应该了解科举制是隋朝创立,唐朝发展的,但在唐朝初期比如门阀的力量还是很强大,剧情开始是圣上刚即位,结合历史武皇后续对科举制多项改革,剧集里底层人往上走的渴望和挣扎也是吸引我的很大的一个亮点。
所以,《掌心》不只是女性向剧集,受众还是挺广的。
5.以及很多观众都有共识的,反派不降智,不糊弄观众,逻辑合理等优点,比如第一个案子也是心儿提前潜伏1年,虽然作为主角团肯定会开“金手指”,但编辑也有在合理化主角的谋划前期准备,不装 B尊重观众智商,让这个权谋剧显出了几分清爽。
再夸夸导演调度老练基本没有废镜,画面构图转场真的很仙品!
质感很妙!
看完一遍,又在重刷,如果说这剧的优点,处于top水平的,群像刻画必占一位。
世家高位的,贪钱的、抢功的、卖官的,各个嘴脸刻画的栩栩如生,有的披着人皮,有的漏出獠牙,时不时的以各种方式凌虐底层人,享受底层厮杀、哀嚎,再加上周围人对他们生前身后的阿谀逢迎、高唱赞歌,别提多讽刺幽默了,也不意外会成为女皇的心病,让女皇执意革除旧弊,剜掉这大唐的附骨之疽。
底层的,努力的向上攀爬,不管是否有底线,没有懒的,各个积极做事挣功,兢兢业业完成业绩。
元少城和厉俊这俩人,打工人实录了属于是。
大哥、大嫂,彭义、胡生等等,简简单单几句台词或者几个情节,就把人物交代的清清楚楚,感慨这些小人物哪怕被当做蝼蚁,哪怕不完美,也有情义、理想、爱国护民之举、也是活生生的。
叶平安等这些女子复仇联盟里的人物,身份过往已逐渐显露,虽未完全展开,但因为刘诗诗这些演员演技好,人物也已经立住,很难不喜欢她们,跟着她们视角一起看她们刺激又爽爽的斗权贵。
整部剧可以说没有任何尿点,讲的是个复仇故事,镜头语言却生动有趣,只要看了就立马会被拉进去,美美的享受一番视听盛宴。
身为曾经的骨灰级淑芬和追剧人,过去我曾入坑过很多或有名或冷门的小说/影视剧;同时身为cp爱好者,也曾经于熬夜追更中花式上头各种男女cp、男男cp。
虽然不敢自诩多么精深,好歹也是见过了各种世面,见识到了各式各样由读者和观众赋予男性纸片人的魅力。
女性作者和女性观众,出于对感情的更高层次需求未能在现实中的异性身上得到满足,便寄托于男儿身女儿心的“纸片人”,创造出了数不尽的美好异性角色。
美强惨、战损破碎感、背负着沉重过去而踽踽独行、以不正经的表象掩藏起内心实质的痛苦,这都是一些相当常见的设定,引得无数粉丝为之心疼、着迷、怜惜。
这也是为什么,掌心这部剧甚至在刚上线的当下便为我带来了深深的意外之喜——它竟然敢于史无前例地 将这一切默认给予言情男主角和耽美主角的套路,赋予到女性角色身上。
叶平安(曾用名 顾清),一个用嬉笑怒骂的表象掩盖内心噩梦的女人,一个身在囹圄仍能操控棋局的棋手,一个不惧于以蝼蚁之躯尝试撼动大象的草根,一个在酷刑中反而找寻到内心平静的自毁者。
她有多么鲜活、多么复杂,就有多么令所有人爱恨交织。
很难用寥寥数语道尽她给予我的惊喜,这一切是一种激进的、跨越式的尝试,是巨大的冒险,其中的勇气无法不令我倾佩。
她身上凝聚了编剧、导演、演员本人最诚挚的祝愿,愿有朝一日,从作者到读者、从编剧到观众,都能自然而然地将这种创作的满足感着重投射到女角色本人(而不是女主的男人,更不是男男关系中的一方)。
她有知己,有劲敌,有忠犬,有引路人,有百折不挠的韧性,亦有让我们共情的真实的脆弱。
惟愿有朝一日,女频的“叶平安”不断涌现,想必那会是一个更加百花齐放的文艺环境。
我真心期待这一天早日到来
看了两集,剧情很快但有些乱,挺喜欢刘诗诗的,但原声听着不太习惯,台词还需加强,剧情总是片段化不连贯,很难入戏,感觉背景也很糊,一些老演员还不错。
2025还能看到如此尴尬的开头,还有刘诗诗不许自己配音。
从《山花烂漫》到好东西》《出走的决心》,我们需要更多女本位的作品,讲述女性的故事。没有高贵的出身却有高贵的灵魂,没有美貌华服却有美丽的精神,没有性缘纠葛却有市井的侠义。
叶平安有勇有谋还有美貌和帅气,爱了爱了!!
制作精良的鸡肋,表演都油油的,也不准确,剧本在故弄玄虚,人物动机还在藏着掖着,没意思。
做梦都想不到一念癫山后俺居然还能和mouse和解,我还能说出鼠鼠(仅限元少城)很可爱,鼠鼠可吞象的话。这一切都要感谢刘诗诗的豁达与大气,是刘诗诗选择了掌心,是刘诗诗治愈了观众对mouse的PTSD
两集,反转盖我一脸
有匠气也有烟火气,有逻辑也有情感戏,编剧有两把刷子。
装着与端着···· 简称端装
看了几集我还以为又打开了一念关山 这面无表情的男主和故作神秘的女主
案中案局中局,有细节和服化道,总体平的很,女主能窥梦,男主想改命,都为底层,但是第一集就全见了圣上,草率了。
挺好看的啊咋这么低
挺用心的剧,一把伞,一抹红,一片叶子,一桌菜里一盘断了头的虾,一个喝酒、腿软的动作,连剧名的英文名也有精心设计过的含义,全员在线的演技和智商,巧妙的转场,有质感的画面,圣人之下,嬉笑怒骂的女心医也能参与到这场龙虎斗,实在精彩
刘诗诗是真的美,剧也是真的烂
剧本和故事都不错,但编导和拍摄很一般,节奏和观感大打折扣。前面剧情可以,后面就很拉胯,流水账。台词和对白很俗,配音也出戏,大家的演技都很拉低分,以刘诗诗为代表。
高智,坚韧,聪明,谋略,这些以前只出现男频和男角色身上的品质终于也出现了女频和女角色上。
第一集局中局,节奏明快,没有故作玄虚,而评论区那么多直接古偶的,但凡看了一集都说不出这种话,三星起步,因为有烂心肠的多加一星
女本位复仇悬疑剧,只有女皇登基受害者复仇才有希望,太残酷也太现实了
刚开始挺有意思的,但是剧情不抓人,啃着比较容易疲惫,后面就不爱看了
两集弃,刘诗诗装装的那个劲,看多了真的难受,这是其次,主要是这个反转又反转但是很套路的剧情真是看不下去,故作高深…又没多高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