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狂舞派

狂舞派,The Way We Dance

主演:颜卓灵,蔡瀚亿,杨乐文,范颖儿,Tommy "Guns" Ly,黄贯中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语言:粤语,英语年份:2013

《狂舞派》剧照

狂舞派 剧照 NO.1狂舞派 剧照 NO.2狂舞派 剧照 NO.3狂舞派 剧照 NO.4狂舞派 剧照 NO.5狂舞派 剧照 NO.6狂舞派 剧照 NO.13狂舞派 剧照 NO.14狂舞派 剧照 NO.15狂舞派 剧照 NO.16狂舞派 剧照 NO.17狂舞派 剧照 NO.18狂舞派 剧照 NO.19狂舞派 剧照 NO.20

《狂舞派》剧情介绍

狂舞派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阿花(颜卓灵 饰)从小就展现出了过人的舞蹈天赋,长大后,怀揣着对舞蹈的一腔热情与热血,阿花加入了大学舞蹈队BombA。队长戴夫(杨乐文 饰)十分看好阿花的才能,两人相约挑战在舞蹈界称霸一时的Rooftoppers。没想到,这一举动却让阿花遭遇到了一生中最巨大的失败和挫折。 伤心的阿花离开了BombA,之后偶然遇见了太极社社长阿良(蔡瀚亿 饰),阿良用太极带给了阿花启发,令阿花悟出了全新的舞步,同时找回了对舞蹈的热爱和自信。之后,阿花再一次向Rooftoppers发出了挑战,然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她却因为脚伤而无法行动,一直以来坚定的梦想眼看就要破灭,就在此时,Rooftoppers的队长飓风(Tommy "Guns" Ly 饰)找到了阿花,向她透露了一个惊人的秘密。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一路朝阳试探咱们结婚吧卫道金刚邪教招魂浪浪山小妖怪人类清除计划4电锯惊魂2鬼魅有道理濒死之眼社交网络我的老公是小白斯威湖之歌狂野不羁武士弥助异形:地球第一季南家三姐妹久候多时养育者第四季遗梦京城今晚带我回家日落七次夜之路标-围绕某嫌疑人的记录-黑袍纠察队:劣迹我们大家的河合庄小剧场窗台上的男人我家有个赵大咪火龙帝国战地对焦北上新甘十九妹

《狂舞派》长篇影评

 1 ) 《狂舞派》:「武」出真我 「舞」出一片天

到底什麼是本土電影,在《狂舞派》身上可以看到社會大眾對一些議題的投射。

有些人認為本土電影是純香港製造,只要不是合拍片就可以。

有些人則認為要回應香港目前的社會環境才可稱得到本土。

對於「本土」一詞,在這部電影上映後引起了一番的討論,也值得思考。

而對於香港電影也同時出現了合拍片與純港片之爭。

過去十年,多數的影人北上發展,香港電影進入艱難時期,同時觀眾也對於合拍片產生消化不良。

於是,近年又興起純港片的復興,所謂復興是多了觀眾願意付費入戲院。

《低俗喜劇》、《寒戰》的票房都收得不錯,但港片不能永遠靠擅長的片種生存,同時電影都需要有深度與質素。

開發新的類型片,讓新導演、新演員上位是很重要的事情,特別是在合拍片的潮流下香港女演員似乎沒有多少個能跑出。

《狂舞派》是一個嘗試、是一個有血有肉的熱血故事、也是一個奇蹟。

有無數的文化人與影評人在社交網絡上宣傳這部電影,全城一致好評。

原因,無它的,就是它跳出了青春與活力。

的確,近年的香港電影都少見這種全由年青人擔當的電影,每一個演員更不是什麼經驗豐富的,女主角顏卓靈所參演的作品也不多,同時也是第一次擔當主角。

他們的演出未必是專業,未必沒有瑕疵,但他們有的是青春,青春就是要有夢想,肯嘗試失敗,在成人的目光與嘲笑下,他們有的是要衝破框框的志氣。

我們都知道夢想與現實是兩回事,當走出社會,發現與自己所想的會有出入,有人會放棄,有怨言,但無論戲裡戲外有的是跌倒再爬上來。

導演黃修平的作品,無論是短片作還是前作,都給人一種未成熟與處境劇式的風格。

當這樣一個沒太多人認識的導演拍出這樣的作品時,的確是奇蹟,票房也即將進貢四百萬。

《狂舞派》的夢想或者看起來是不切實際、是逃避、是互相指責的,叙事上是有缺陷的,但起碼能完整把故事說好。

在如此的港片市道下,能有這樣的一部正能量電影鼓勵人心,在炎炎夏日把青春揮霍,來得合時。

講到舞蹈題材的電影,過往香港不是沒有,有邱禮濤執導的《給他們一個機會》也有紀錄片作品紀錄著一群跳街舞的青年人。

但要講到青春熱血的暫時只有《狂舞派》可以做到,它所代表的不只是舞蹈的本質,而是追夢的本質。

有人堅持要耍太極,玩一門別人都取笑的項目,有人堅持跳舞,沒有舞蹈就會迷失。

以「武」入舞,而「舞」入武。

把兩種運動連繫在一起,學懂剛柔並用,學懂專注的態度。

而戲中最突出的是莫過於把街頭文化帶到當中,例如是跳躍的危險動作、塗鴉文化,當然少了不街舞。

現實的問題是不少人都認為街舞是「爛仔」所為,誤解太多。

甚至最真實的是在理工大學裡的舞蹈學會也沒有認受性,導演與監制看到了校內的這一個畫面,萌生了劇本的原型。

這部電影的誕生更不容易,用了三年時間挑選舞者,再到各電影投資會融資,終遇上伯樂。

故此,黃修平的確去得很盡,他的導技是有限的,但可看到他的努力。

同時,在舞蹈方面運用的元素可謂是多元化,未必如坊間文化中心的國際級舞團般絢麗,但在編舞上與太極的指導上卻是認真,有創新與肯嘗試之處,拍出來效果稱不上是完美,但有節奏。

不想替這部電影說太多好話,的確缺陷的地方也不少,對大學生活的描述也過於縮短,對位不夠全面。

但整體來說,舞者能夠發揮所長,再加上額外添加上去的小清新情懷與浪子回頭情節,這片還是有故事的。

運動使年輕人找到目標,這樣說好像很主旋律,但也是正確的導向。

至少,他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總比無所事事好。

至於戲中的女角顏卓靈飾演的阿花,活潑可愛,一臉的天真與傻氣,相當討好。

這部電影到頭來為香港帶來了什麼,或者不重要,當看到台灣的小清新愛情電影、一眾賣著青春的電影在市場成功俘虜人心時。

香港這邊也放手一搏,正如影片一樣,盡了努力就可以問心無愧。

在電影的宣傳句字中很強調這一句,「為了夢想,你可以去到幾盡?

」夢想,其實你與我都可以擁有。

文/Dorothy

 2 ) 不是谁的青春都狂舞

一向喜欢等热门电影晾凉之后才看,所以现在才看《狂舞派》。

之前看金像颁奖典礼时心里纳闷这电影真有这么好?

推销青春的电影近年来充斥大小屏幕,但鲜有佳作,更何况是关于舞蹈这门我并不是很感兴趣的艺术。

狂舞派?

谁的青春不狂舞?

无非又是一群年轻人为了跳舞的梦想而奋斗付出,中途必然杀出程咬金,结局必然happy ending 。

晾到今早心血来潮早餐都没吃就开始看。

一开始就被花吸引。

不漂亮,台词功力不好,甚至有点路人;可是当她舞动身躯时竟有说不出的魅力,连我这个舞蹈的门外汉都被感染。

这才明白心理学家说的“抑郁的反面不是快乐,而是活力。

”每个人都有他的青春,也几乎每个人都认为他的青春是热血沸腾的,所以他们在那些年、致青春们里找到共鸣,回忆无疑给时光镀金,青春时刻尤其。

可是对比剧里的男男女女们,无论是所谓作为主角的花以及其所在的BombA, 还是其“死对头”Rooftoppers,再检视我们自己走过的那段路,真的没有几个人能说自己曾狂舞青春,尽力二字也未必够得上。

就像影片中Stormy对脚受伤的花说的,“为了跳舞,你可以去到几尽?

”为了梦想,你又可以去到几尽?

不是谁的青春都狂舞。

有些人连自己的梦想是什么都不清楚,谈何追逐?

戏里Rebecca虽为博上位不惜露点走光背弃朋友团队种种不堪,但至少有一点我是佩服她的——她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从小她就知道自己喜欢舞台,属于舞台。

哪怕曾行差踏错,但是她在路上。

这份勇气可能鲁莽可能急进,但比什么都不做来得强。

更何况青春本来就要允许尝试允许犯错;如果一直走在试验过安全无误的正确道路上,我的青春跟你的青春有什么不一样?

我的生命跟你的生命又有何异质?

我们的文化里太宣扬正确了,年轻人冒出来的不一样的想法立刻被冠以异类加以打击改良。

而所有被堵塞的青春必将在以后的某一时期爆发,狠狠报复不曾狂舞的青春。

只是,所有被牺牲了的梦想以及情绪,又有谁能轻声安慰呢?

青春容易只看到自己,傲视群伦舍我其谁。

而真正登上大舞台狂舞的青春能够看到别人,允许对手比自己强大,甚至欣赏他们的优秀。

青春,应该是最能够为同伴的特立独行鼓掌的时期。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Stormy是我最欣赏的。

他选择优秀,也鼓舞优秀,更欣赏优秀。

真正强大的人从不惧怕对手的进步,遇强则强能成为自我提升的最大动力。

没有对手的寂寞是青春的死敌,是更大的残酷。

遇到好的对手,争强也酣战。

同样是青春,大陆拍出了《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台湾人是《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而香港则有这部《狂舞派》。

无关优劣,不分雅俗,本来各自的侧重点就不同。

只是再次验证勒庞在《乌合之众》里所说的,不同群体有不同的内在气质,一旦聚在一起一下子就使它与别的区分开来。

 3 ) 香港文化和节奏,果然差别很大

1.港剧这种闹的风格,还是有那么点不符合逻辑。

2.港影的配音真实让人无奈,好出戏3.舞蹈排的是非常精细,对从躺在地上能一下顺势起来的动作非常佩服4.剧情结构不大细致,香港文化和大陆文化差别好大。

不大理解他们的对话5.香港的高校风格还真是没get到点,越播越不贴切实际6.好吧,很有激情,激发了我打字的飞快节奏。

我还是没有融入进香港电影的节奏中去。

我还是乖乖看美剧去吧

 4 ) 值得鼓勵,但不必吹捧

首先,黃修平不算新人導演,不存在處女作一說,因此他當時拿新晉導演其實挺莫名其妙的。

這部電影前30分鐘是災難級別,導演用了一種最俗套最低級的敘事方式來交代人物和背景,拍得過於學生作品了,以至於我在一開始是完全出戲,甚至想關掉屏幕的。

但在女主角加入太極社開始,故事才變得有趣起來。

太極跟街舞是個很好的概念,太極是慢,街舞是快,太極是東方,街舞是西方,太極代表老派,街舞代表新興,最終將這種南轅北轍的文化結合在一起,是一種大膽的創新。

夜晚男女在樹下搶氣球的舞蹈,以及最後一場太極舞都拍得非常有意思,看得出導演還是很有想法的。

問題就在於對夢想的表達還是有點淺薄,夢想不是用口說的,其實就是斷腿的男生一段舞蹈比什麼都有說服力,電影里這樣的戲太少了,大多數的表達都是靠演員說出來的,這個就很低級。

最後再吐槽一下表演,演員那生硬的表演再搭上那幼稚的對白,實在是太糟糕了。

 5 ) 狂舞派

看了电影之后的感觉就是很想学街舞。

喜欢她的阳光向上的性格,有活力永不停止不放弃梦想的性格。

我们需要行动起来,要有目标有计划的实现梦想。

她的坚持不懈实在很感染人。

电影的另一个关注点是阿花对两个学长的选择。

一个是街舞,一个是太极;一个是自己喜欢的,一个坚持地喜欢着自己。

她最后看清了自己的感情,也学会了把太极融入街舞,学会坚持。

 6 ) 当青春在狂舞

香港校园青春街舞片,讲述一名大学新生的街舞爱好者所在社团及参与舞林大会的一系列故事。

而电影始终是电影,在更好地在银幕上呈现了各种街舞酷炫动作之外,在剧情推进上也有所制肘,例如到电影中段,就大概已经了解到了结尾应该是BOMBA Plus 太极以创新编排battle roottoppers。

剧情上对比美国荷里活街舞电影无太大创新,倒是太极7良为电影提供的笑位颇多。

预告片及海报提及的:为了跳舞/梦想,你可以去得几尽。

当时心里也想会有多努力刻苦呢。

当真相揭开时,确实感动了,相信也会感动到其他观众,这是一个很好的煽情点,也是导演想告诉大家的为梦想而坚持。

而这词在香港这个繁华的弹丸之地,很难立足。

也许青春是任性的本钱,但却是创新的动力,更是下一代、未来的希望所在。

看到结尾,想到最后输赢的结果已经不再重要,因为他们已经战胜了自己,当然最后的压轴舞蹈确实也很精彩,手影battle也是眼前一亮。

而电影最后也没有告诉观众结果,相信也是想表达这个意思。

PS:感觉女主有薛凯琪的影子,哈哈。

番外:想起自己曾经也在大学校园参加过街舞协会,虽然幼稚园水平实在是不值一提,但是其中的汗水、快乐、友谊却是实实在在并千金难得。

而昨晚刚好与当时的协会大佬碰面聚旧,虽然主要的话题已经从街舞、酒精转移到现在的生活情况,但也依然会对当时十分感慨。

 7 ) 中国版的舞出我人生?NO!

中国跳舞的,尤其是街舞类的电影,总让人不经意的和舞出我人生系列比较,就好像中国歌曲类的电影比之歌舞青春系列一样。

看了开头舞蹈部分,模仿痕迹挺重,以为这一部又是毫无新意,毫无剧情。

可是看下去会发现这部电影的与众不同,中国元素的加入,双节棍、皮影戏、太极拳,原来这样的混搭也可以。

跳舞是一种信仰、是偏执的梦想、或者仅仅是一种喜好,其实不那么重要,能让人感动到的还是那无悔的青春。

 8 ) 香港的细节之野火 以《狂舞派》为例

今年香港金像奖颁奖典礼上,王家卫的《一代宗师》以十四项奖项领跑,最终斩获十二项大奖。

可令人唏嘘的是在《一代宗师》出征好莱坞奥斯卡金像奖的时候,香港电影在内的中国电影在一次颗粒无收。

这种究竟是喜剧还是悲剧呢?

从这种现象中我们可以看到香港电影乃至于中国电影在国际影坛的尴尬地位。

但是这并不是说香港电影已经无可救药。

你看,那些星星之火不是在燃烧吗?

总有一天它们将会成为燎原之势。

希望这不只是幻想。

在金像奖颁奖典礼上还有一匹黑马,也就是之前一直被人们看好的黄修平的《狂舞派》。

电影结合街舞元素展现了香港年轻人为梦想奋斗的故事。

据说导演为了筹备电影,准备了五年之久。

电影中炫酷的舞步,技艺精湛的舞者更是经历了长久的打磨。

电影中最感人的Rooftopers的队长Stormy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令人敬佩的舞者(Tommy Guns):他由于疾病不得不截掉一支大腿,但是为了遇到梦想,他一直没有放弃。

在电影中我们可以领略他精湛的舞技。

而影片的女主角阿花的扮演者并不是性感动人的大美女,而是一个长着比较难看的虎牙的平凡女孩。

为了梦想她每天坚持跳舞,将舞蹈与节奏融入了自己的生命。

平凡人也可以不平凡。

这或许便是导演选择这样的演员的原因之一吧。

的确,中国电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电影人还需要向观众展现更多的诚意。

但是,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你不欣赏平凡生活的色彩,那你只能拥抱暗无天日的明天。

做一个好观众,其实就是为中国电影的成长最诚挚的呐喊。

 9 ) 跳到跛

(劇透) 《狂舞派》是一齣值得推薦的香港電影,既有信息也有豐富的娛樂性,若單純因為沒有大明星就被觀眾忽視,就太不值了。

當然,「好看不好看」的觀感是跟觀眾本來的期望有關,也許因此《狂舞派》才會讓人感到驚喜。

以舞蹈為題材的電影其實並不少,荷里活的《舞出真我》(Step Up)系列拍到第四集,會因題材而進場的《狂舞派》觀眾,大概都曾看過《舞》系列,也難免作出比較。

筆者本來也只是預期看到一齣本地版的《舞》,但導演黃修平拍出來的卻不是生硬地模仿外國類型片,反而滲透著地道香港電影的味道。

《狂舞派》一開始是熟口熟面的青春片格局:主角阿花在傳統的家庭長大,自小在家族荳品店幫忙,但她最熱愛的卻是街舞,考進大學的主要目的不是唸好書、找好工,而是可以加入舞蹈團。

新生註冊日,她的舞技讓舞團領袖Dave感到意外;而毫不意外地,俊俏的Dave令阿花深深傾慕。

但原來真正的男主角不是Dave,也不是另一個舞者,而是修習太極拳的良,顛覆了一般舞蹈青春片中男、女主角共舞又相愛的公式。

舞蹈和愛情兩條故事線在中段分拆開來,後來才再度結合在一起。

良的角色設計是最能體現香港電影味道的:他甫出場時是個丑角,令人想起《少林足球》裡的「醬爆」說話煞有介事地文縐縐,給人老套古怪之感,阿花當然也不喜歡他,拒絕他的追求。

後來阿花因為舞團內爭風呷醋的事情而離開,卻使她與良有更多機會共處,繼而對後者改觀,良的缺點就變為「大智若愚」的表現,他的形象就變得接近周星馳自己在戲裡的角色設定-- 那種看來愚鈍,其實深藏不露的人。

在這角色和劇情的設計上,編劇把習武的良和練舞的Dave作對比,豐富了類型電影的公式化格局。

街舞是勁度十足的,而太極卻是以柔制剛。

街舞給人的印象是屬於年輕人的文化,而太極是老人家的運動,在戲裡其界線卻模糊了,相互對比的兩種元素揉合在一起,算不算以太極的方式來拍電影?

太極不是老人家的專利,良和其他修習太極的都是年輕人,只是有過歷練-- 他們都曾年少犯事,進了懲教所,遇上一名懲教員,以太極拳感化他們。

太極拳社這部份,對於阿花來說,雖然同樣在大學的空間裡,但其功用差不多相等於武俠片中,年少氣盛的主角受過挫折後,遇到高人指點和鼓勵,經歷一段自省自覺的過程,繼而重新振作。

另一方面,良也能看到阿花作為一個舞者的突出之處,就是當別人跳舞都在裝酷之時(為了別人看來有型),阿花卻是全身投入地享受舞蹈(她是為了自己而跳)。

故此阿花也越來越清楚,太極並不是她的歸宿。

電影的另一主線是Dave的舞團曾被街舞團體中的強者Rooftopper擊敗和奚落,要在最後的比賽中爭回一口氣。

但其舞團的成員並不團結,Dave又求勝心切,後來差點要解散-- 當然主角阿花就是反敗為勝的關鍵。

在太極拳社的一段日子,阿花認清了心裡對街舞的熱愛,回到舞團是遲早的事。

可是良無法教阿花跳舞,阿花倚靠的還是Dave,結果引起另一段爭風呷醋,阿花更受傷了,可以說未比賽便已經失敗。

這時候,啟發阿花的另一高人出現,就是Rooftopper的領袖Stormy。

他一開始便看到阿花的潛質,認為她是「超新星」;當Dave一直只把阿花視為舞團勝出的關鍵時,Stormy卻關心阿花對舞蹈的熱情有多大。

當阿花抱怨當她越愛跳舞,腳傷則意味著她的挫折越大之時,Stormy卻抽起褲管,露出義肢-- 而他是不管有沒有義肢都能跳舞的真正舞者。

他更道出他在傳聞中的絕招「Storm Your Mind」並不是招式而是一種意識,令人想起《倚天屠龍記》裡忘記招式才能掌握心法的太極拳,以及李小龍截拳道的「以無法為有法,以無限為有限」。

阿花也因此受啟發,要把最軟弱的地方轉化為最優勝的地方,再發展出太極拳和街舞的結合,進一步使街舞和太極拳兩個主題互相呼應。

《狂舞派》不會是港式翻版的《舞出真我》,就是因為它繼承了歷來香港電影的地道氣息,特別是功夫和喜劇的元素。

Rooftopper出場時,在工廠大廈內跳到上天台的一段帽子爭奪戰,結合了街舞和Parkour的動作,在天台疾走和跳躍的動作設計更令人想起成龍的電影。

太極拳結合街舞當然是「少林功夫加足球有得做呀」和「溝埋嚟做瀨尿牛丸丫笨!

」(加上阿良的角色設計),則有周星馳的味道。

加上戲裡中出現的南亞裔人、說英語的Stormy、過百年歷史的荳品廠等等多種文化元素,凸現出香港文化中多元混雜的特色。

另一香港文化特性則繫於其夾縫和邊緣上的位置(不是只金融商業,而是文化意識)。

當街舞這種生存在城市夾縫的次文化被視為「邊緣」之時,太極這種被視為「老人家的運動」也是另一種「邊緣」文化。

《狂舞派》的台前和幕後都不是大卡士,又不是中港合拍的「大片」,這齣電影的製作本身就跟其內容和文化處境契合了。

那就是把弱點化為優點,「以無法為有法」的狂舞精神。

那不是所謂「獅子山下」保守意識所能包括在內的。

Storm和阿花那種「跳到跛,跛都要跳」的鬥志是很Radical的「匠人精神」(Craftsmanship),是社會學家Richard Sennett所指,在全球資本主義文化中日漸消逝的「為了做好一件事而做好它」的信念。

若要以獅作喻,那更像是一頭面對惡龍也不畏懼的幼獅,而不是古老石山。

(原載於《時代論壇》#1349期,2013年7月7日)

 10 ) 狂舞派

一、谈主角#狂舞派# 从去年颜卓灵入围台湾金马到最近入围香港金马最佳女主角,就一直好奇这部片到底有多好,能获得两马评委的青睐,今天终于如愿看完。

确实不错,这是部充满热血的青春片,在年轻人的街头舞蹈中融入传统太极与皮影的元素,是极好的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尝试。

只不过相比颜卓灵,更看好蔡瀚亿,金像新人实至名归。

虽然此片在青春片中确实不错,但女主角的演技略显幼稚,也不至于入围两马的最佳女主提名。

可能是台湾金马参与了投资,也许是香港真的找不出什么新人,才让其入围借此鼓励。

二、谈音乐一部舞蹈片,精彩的舞蹈表演当然至关重要,但是本片的舞蹈如果没有恰如其分,调动气氛的配乐,舞蹈会很难看。

尤其是最后一出超长舞蹈,hip-pop加古典,尤其古典乐激动人心,音和舞配得太好了。

给配乐师点一万个赞。

三、谈舞蹈说实话,结尾有点不中意,瘸腿也能跳舞,这种精神是好的,不过有点鼓励“提倡残疾人去跳舞”的倾向,就有点烂俗,尤其还是对手跳出来去补给心灵鸡汤,就觉得有点莫名其妙了,也许是对手确实欣赏她的舞蹈天分?

但是此片的编舞及演艺舞蹈的演员确实都受了很多苦,才给我们带来视觉盛宴。

向这些编舞者及舞蹈者点一万个赞。

《狂舞派》短评

好希望继续拍剧啊,能一直看一直看

6分钟前
  • 漩涡虫子x
  • 推荐

We live life in chapters. One closes and the next begins. 最后一次集体活动,palais de congrès看唐顿grand finale,也是很应景了

9分钟前
  • kimliuzaixi
  • 力荐

虽然说整个主题都在表达1930s离婚女性受到的歧视 但非得给Lady Mary加一段被陌生人勾勾手指几杯whiskey就轻易被睡的桥段 真的很恶心 咱们大女主才不会接受这么廉价的诱惑…. in many ways The writers are the stars of the cinema Our lives are lived in chapters and nothing is wrong when a chapter is written and new one begins Sometimes I found the past is a lot comfortable place than in the future We just had to be patient

14分钟前
  • Yizhi Yu
  • 还行

You didn’t realize so many years have passed and yet there is the end of an era. @UES和老爷爷老奶奶一起看完,听到旁边阿姨的抽泣。 依稀记得看一季时的我。

19分钟前
  • Fan要坚强
  • 推荐

唐顿庄园3盛世终章,作为唐顿庄园系列的终章,我个人是非常期待的,但今天看过之后,略显失望,基本上和前两部的大致情节走向差不多,但是我有看到了玛丽夫人的华丽蜕变,整个剧情前半段铺垫稍微过多了一些,讲她面临离婚丑闻,庄园大部分人在不看好的情况之下,一步步成为了庄园的主理人,同时侯爵也从当初对玛丽的否认一点点到接受认可的过程,作为终章,电影的情怀还是在的,特别是结尾看到已经离世的老夫人,我眼泪止不住往下淌,真的一个时代的落幕就此结束,电影的服化道还是做的很美,十分华丽,公爵与夫人,家仆的气质都完全呈现在观众面前,都是举止非常优雅落落大方,总得来说还不错,但是还是没有前两部作品那么好,给7分

20分钟前
  • liulexuan123
  • 还行

看得超级沉浸超级感动,开始有前情总结,对于没看过第二部的我非常友好。很温馨的故事,服化道养眼的没得说,Edith越来越沉稳美丽,我依旧喜欢Mary。当年Matthew领盒饭的剧情给我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创伤,直接弃剧。结尾闪回Matthew和Mary跳舞的时候,直接泪目,依旧记得Matthew雪夜求婚的场景,真的是浪漫又动人,一直期待后续M&M的剧情,只能说可惜了。最后,这是个很棒的Finale电影🎬

23分钟前
  • 未央
  • 力荐

十几年前电视剧第三季大表哥被写死之后就没再追后续了,这次应该是final finale了吧,刚好看到在影院上映就(和老年人们一起:)来怀个旧。到这个地步电影拍啥内容其实已经无所谓了,太多年过去有一些角色已经记不太清了,但是看到各种老熟脸儿们出现在银幕上瞬间感觉爷青回,这帮人的存在和可爱的表演塑造了一个多decade生动无比的Downton Abbey,感人🥲 M&M CP forever最高!

28分钟前
  • Untitled
  • 推荐

不能更幸福圆满熨贴的最最盛大的告别与谢幕不愧是GRAND FINALE那就暂此 含泪挥手告别

29分钟前
  • 无端
  • 力荐

基本延续剧版质量 但也就是剧场版的意义 但是最后一分钟很难有人不哭吧 我反正哭成狗

34分钟前
  • 一棵芹菜
  • 推荐

扣掉一星因为没有字幕。第一次在国外电影院看电影,没有想象中的难懂,起码没有奇怪的口音。女主很勇敢,小厨娘很勇敢,还有巴罗。最终大家都开开心心的分手了。

35分钟前
  • ChuckTheRed
  • 推荐

电影本身的解构其实非常松散,不像前两部有一两个主线故事。这一部虽然有一个继承问题的主题,但几乎没有什么主线故事。作为粉丝向的片子,看着是真的感慨,但作为一部电影,是真的没啥意思。整部电影其实可以看作是整个庄园从上到下的一次继承。剧版的一些主要人物在这一部反而是没什么戏份。老实说,我想看的是anna而不是daisy。是bates而不是都忘了是哪一季加入的仆从。我觉得,如果整个系列能在第一部电影版后就停下,可能会是一个更好的安排吧。唐顿对我来说就是一个童话故事,没必要非要把故事放在新老接替这个环节结束掉。我希望的是一个永远像剧版那样发展下去的家族。作为粉丝向,我可以给5星。但实际看下来,我觉得也就是2-3星的实际水平。

36分钟前
  • CaseyD
  • 力荐

"The hereditary system can't afford to be sentimental."

41分钟前
  • 全自动NinGyou
  • 力荐

很难描述送走这样一部英剧finale的心情,最初就是因为它毅然选择去🇬🇧追梦的。周末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来电影院这场浩大的告别,看着男主闯荡美利坚,女主在现实生活里的起起伏伏又结婚生子。十五年的青春啊,那些熟悉的面庞一一出现的时候,会心一笑又眼泪汪汪。

46分钟前
  • Hey Nana
  • 力荐

实话说蛮无聊的,情怀硬撑。每次有男演员罢演Mary就要经历一次婚变多少有点地狱。最后实在太冷清了,

49分钟前
  • 滞云流
  • 较差

主要看服装、场景。结尾的回忆还挺感人。

53分钟前
  • 洛杉矶的小麦
  • 还行

因为syqkddeb kx

57分钟前
  • myyysg
  • 力荐

2025.09.10 Early Access:又一段青春结束了😭新一代终于从老一代手里接了棒,结尾回忆哭瞎了……Long live Downton Abbey

1小时前
  • 加一份奥利奥碎
  • 推荐

看完感觉回味了青春 很幸福

1小时前
  • 卡三爪
  • 力荐

竟然还能看到Matthew,老夫人和Sybil的镜头啊啊啊啊,我瞬间哭出来,最后打了字幕In loving memory of Maggie Smith!这部电影讲了点啥吧又没讲啥,就看着每个角色继续他们的生活,感觉比上两部电影更接近电视剧,回归本源,我爱你们每一个人,不过真的是完结了!

1小时前
  • Cherry樱桃之远
  • 力荐

太美了

1小时前
  • zaza
  • 力荐